关于AL横折弯钩时K因子设置多少呢? 内r为0.2mm 哦以前都是用K因子0.32 但是非90度横折弯钩误差有点大

SolidWorks里的折弯系数表,K因子,折弯扣除,折弯系数,折弯计算怎么设置?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折弯系数表就是你事先做好一张表 以后画钣金件的时候插入进去就好了 会根据板厚自动添加K因子多数用于非90°折弯 或者大圆弧的折弯 (可以根据你们单位折弯机折板材的扣除来设置)折弯扣除 就是每折一刀 都要减去一个尺寸(根据板厚和下模宽度来,比如2mm的冷板,16mm的下模,那么折弯扣除在3.4左右;比如一个2mm的钣金件,一边20一边80,那么展开长度是20+80-3.4=76.6) 在你画的零件里钣金选项里面设置 也可以在折弯里面设置K因子通常不用 但是非90度和大圆弧折弯时,折弯扣除显然不大精确,那么就要确定K因子;方法是:画一个直角的钣金件,设置一个正确的折弯扣除,然后点击展开,测量并记录下这个展开尺寸,在退回,设置一个K因子,比如0.25,再点击展开,看展开尺寸是不是与刚才的展开尺寸一样,一样的话说明K因子对了,不一样的话,再回去,调整K因子,直到展开尺寸与之前那个折弯扣除展开出来的尺寸一样,那么K因子就对了.把它记下来,以后同一厚度的板材,就可以使用这个K因子来计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折弯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solidworks中怎么正确的展开 是K因子 还是折弯扣去 应该怎么设置_百度知道
solidworks中怎么正确的展开 是K因子 还是折弯扣去 应该怎么设置
折弯系数表就是事先做好一张表,以后画钣金件的时候插入进去就好了,会根据板厚自动添加。K因子多数用于非90°折弯 &或者大圆弧的折弯 (可以根据你们单位折弯机折板材的扣除来设置)折弯扣除,就是每折一刀,都要减去一个尺寸(根据板厚和下模宽度来,比如2mm的冷板,16mm的下模,那么折弯扣除在3.4左右;比如一个2mm的钣金件,一边20一边80,那么展开长度是20+80-3.4=76.6) 在你画的零件里钣金选项里面设置 &也可以在折弯里面设置。K因子通常不用 &但是非90度和大圆弧折弯时,折弯扣除显然不大精确,那么就要确定K因子;方法是:画一个直角的钣金件,设置一个正确的折弯扣除,然后点击展开,测量并记录下这个展开尺寸,在退回,设置一个K因子,比如0.25,再点击展开,看展开尺寸是不是与刚才的展开尺寸一样,一样的话说明K因子对了,不一样的话,再回去,调整K因子,直到展开尺寸与之前那个折弯扣除展开出来的尺寸一样,那么K因子就对了。把它记下来,以后同一厚度的板材,就可以使用这个K因子来计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如果用k因子的话,必须对应的是内尺寸,扣除法对应的才是外尺寸,你把它们混淆了在用所以出错了
其他1条回答
和你计算的结果。k英子我一般是用来计算圆弧和不是直角折弯的可能是你的计算有误,扣除是用来计算直角折弯,能否发个轮廓图?我也是用这样的方式,非常准确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K因子与折弯系数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K因子与折弯系数表
上传于||文档简介
&&K​因​子​与​折​弯​系​数​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4|回复: 12
钣金折弯及下料问题
在线时间 小时
刚接触钣金这块,对折弯系数、除板厚一直没弄明白,在论坛上搜索看了,用SW画出来长了或短了,如果差个0.3还可以,但有的差1mm左右。; A* R! X. }1 m- p: {
还有在SW制图如何确定折弯半径(是用默认的0.7366mm还是其它的)和折弯系数?希望同仁多多指教,谢谢。( x& I/ |9 t$ G* R- s
) {- }, n( I. B# r4 S- a! U9 O
2 Y! d) c4 J- b* |9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在线时间 小时
你可以先看软件的本身帮助
在线时间 小时
首先 折弯半径是你的公司用的折弯机使用的折弯半径 比如我的单位用的是0.6&&还有不同的板厚 不同的材料 折弯扣除量是不同的 除非你知道自己公司用的折弯机和数控冲床里面这些参数 要不是不会准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lixiaolong2011 于
12:27 编辑
8 I) E5 c1 m7 F7 W
使用 (折弯系数)要考虑到折弯内R角与板厚的,R角与板厚大小会改变零件展开长度,如果非要用(折弯系数),根据不同的板厚,设置不同的内R角。$ K" `- x/ F8 V6 g) z- c9 l' u
3 T0 t! v$ s+ B& i: }4 E. p1 R
通常使用的扣除是:(折弯扣除)与(K因子),3 D& ^. B8 J4 f
1.(折弯扣除)使用它不用考虑板厚与内R角,在折弯90度的情况下直接扣除多少余量即可,很明了!% @7 S) r/ X! r1 @: z( I7 {3 R! F# _4 D
缺点:当折弯遇到折段差时,或者折弯不规则时,零件展开出错。+ Y: q+ ?8 ~8 I" m% V
2.(K因子)使用它要考虑到折弯内R角与板厚的,R角与板厚大小会改变零件展开长度,优点:当折弯遇到折段差时,或者折弯不规则时,零件展开从来都不会出错。
无论使用折弯系数、折弯扣除、还是K因子、或者折弯表等,最终得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使用哪一样扣除方法,看个人喜好!
还有每个单位的折弯模具都不一样,比如同样一副V8的折弯下模,2个厂家生产出来都有一定差距,所以扣除方式要接合现场加工模具!
在线时间 小时
谢谢各位 ,还需要努力摸索
在线时间 小时
对于90度的你可以试下折弯扣除。用一小块板先试一下:1先取一小块板材2测量这块板的长度3折一个90度的弯(尽可能标准)4测量一下折弯后的板材外形长度之和5用测量后的和减去没折弯时板材的长度就是你所需的折弯扣除值
在线时间 小时
lixiaolong2011 发表于
使用 (折弯系数)要考虑到折弯内R角与板厚的,R角与板厚大小会改变零件展开长度,如果非要用(折弯系数), .... U/ W1 M1 A3 G; F0 C8 E
在线时间 小时
lixiaolong2011 发表于
12:11 2 Z* _+ D' i- \
使用 (折弯系数)要考虑到折弯内R角与板厚的,R角与板厚大小会改变零件展开长度,如果非要用(折弯系数), ...
你好,看过你的帖子感觉您是有实际的生产经验的还请高手解析以下几个问题:90度的折弯扣除我们可以用实测的方法获取,但是非90度的我们就不太好实测了。至于K因子就更不好下手了因为R角本身也是一个未知数,R本身也不好测量并且R和K因子还有一定的代数关系这样我们在一个方程式里出现了两个变量,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K因子那?
在线时间 小时
majunran0 发表于
你好,看过你的帖子感觉您是有实际的生产经验的还请高手解析以下几个问题:90度的折弯扣除我们可以用实测 ...
楼主你是使用手工直接输入K因子,还是把K因子做成系数表(方便下次调用)。
如果是手工输入K因子,建议把不同的料厚,把折弯内R角全部设置为统一数值(方便自己好记),K因子根据板材厚度设定。
至于把K因子根据材料厚度,折弯内R角做成office系数表,我没有试过。. U' D$ _5 V/ |1 J
至于非90度的折弯扣除,我通常是按90度的K因子来扣除,没有什么特殊设置。
在线时间 小时
lixiaolong2011 发表于
楼主你是使用手工直接输入K因子,还是把K因子做成系数表(方便下次调用)。8 y7 {2 D+ S9 e6 G/ `
如果是手工输入K因子,建议把 ...
你好,K与折弯内角R有如下的代数关系K=(4XR+4XT-2X折弯系数-3.14XR)/3.14XT基于实际实际生产同一批次板厚,材质都是可以确定的这样板厚是确定的基于90 度的折弯也是确定的这时90度的折弯系数也是确定的。但是R角却是一个随着折弯角度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值这样K因子应该也是一个随折弯内角变化而变化的值。也就是说同种板材不同的折弯角度其K因子应该是不同的。不知道您能不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看下您具体的K因子设置的过程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b096812_Ceg 于
16:32 编辑 7 i* N: ^9 v8 g8 c. i
9 F# P5 K" T' m" P7 E
看材料特性及折彎機所能做的為準!7 _1 U- n( G% Z; M&&E0 j4 m+ d4 K5 _1 x
而大部分板金加工廠商會要求最少,內R 要大於或等於板厚!2 v5 B+ a' Q4 V7 s* N5 n0 d
在线时间 小时
majunran0 发表于
15:12 8 _7 Q6 Q9 L0 M# o
你好,K与折弯内角R有如下的代数关系K=(4XR+4XT-2X折弯系数-3.14XR)/3.14XT基于实际实际生产同一批次板厚 ...
自己电脑没有安装SolidWorks,非90度折弯K因子与90折弯一样。6 ^5 D/ Z0 m0 }/ B; a6 B( g
示意折弯图形如下# w5 m&&?1 E& M#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们是自己计算的-总外包-(2*壁厚*0.87*折弯刀数)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折弯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