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哈尔滨香山路18号附近有开放的免费篮球场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登经济开发区建区20周年巡礼之民生篇
新闻频道:
银海绿洲小区一角。
设施完善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开发区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导乡村医生进行药品管理。
设施一流的开发区实验小学。
市民在启秀汽国际车城的4s店内选购汽车。
◎记者 王鹏飞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年来,文登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
20年情系民生,开发区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强区建设进程变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精彩篇章——“居有所安、行有所便、幼有所教、壮有所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闲有所乐、差有所治、忧有所解”……开发区书写出一份温馨的民生答卷。
民生,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一幢幢崭新的安置房,一栋栋设施完善的校舍,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一张张新农合的报销单据……民生,在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中,在再就业人员的盈盈笑脸上,在城乡困难群体获得救助后的声声谢意里……
“区强民富、区民共富”的梦想能否实现?社会建设的难题怎样攻克?社会保障网的编织如何更周密?民生新诉求如何满足…… 20年来,聆听人民群众的幸福愿望,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期盼,让每一个开发区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成为开发区民生布局矢志不移的方向。
财力大幅向民生领域倾斜
盘点开发区的20年,不难发现,民生俨然已成热词,频繁出现于开发区管委主要领导的讲话中。
“开发区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园区,而是一片统筹发展的新城区,我们期望的是这里的群众既安居又乐业。”
“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民生建设和群众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民生为大,执政为民。这样的理念,贯穿于开发区的各项工作部署中,尤其体现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20年来,开发区发展有起有伏,增速有高有低,但无论压力有多大,困难有多少,对民生的投入只有增加、没有减少,民生工程覆盖的范围只有扩大、没有缩小。
在开发区,提起“居有所安、行有所便、幼有所教、壮有所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闲有所乐、差有所治、忧有所解”这一“十有”民生工程,人们如数家珍;提起包村联户、富民强村,群众打心眼里感激开发区干部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发区挥动如椽之笔,不断书写着人民群众新的幸福、新的未来。
然而,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一个“小财政”基础上的,殊为不易。固然,自己和自己比,开发区经济社会迅猛腾飞,财政收入节节攀高。可是和许多先进省级开发区相比,文登经济开发区的经济总量还较小,财政还是“小财政”。
“小财政”也要办大民生!
开发区把为民办实事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责任干部评先选优、工资奖金挂钩……让民生指标称出执政为民的万钧重量!
至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760元增长到145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2年的1040元增长到18430 元……开发区百姓在温暖中大步前行。
老旧村居变身现代社区
近年来,随着进区项目的迅速增多和企业规模的急剧膨胀,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17个村成了“区中村”。
着眼未来,决策者们按照“企业进园区、村民进社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推动“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建立起“经济补偿、就业扶持、居住安置、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努力让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阳光照亮每个村庄,温暖每位村民。
2004年年初,开发区出台规定:建成区内的所有社区不再批非成套住宅,统一进行旧村改造,规划建设银海绿洲、金山花园、海地·银河苑3个居民住宅小区,计划安置搬迁17个农村社区的人,可节约土地3000多亩。
在推进旧村改造过程中,开发区按照“社区集中、适宜居住、方便就业、改善生活”的原则,居住区内,配备中心广场、购物中心、花园绿地、景观水池、健身路径,就近布局学校、医院、银行、餐饮娱乐等公共设施;居住区外,重点实施路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绿化美化、管网改造四大工程。
旧村改造后,如何让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靠,成功实现由农民向居民转变?开发区的做法是“瞻前顾后”。
就业培训“瞻前”。开发区汇总适龄失地居民的个人特长、就业意向等相关情况,结合居民意愿和企业需求,采取企业“下单”、居民“填单”、管委“埋单”的方法,分类分批对失地居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同时出台规定,凡是在开发区新投资成立的企业,开发区管委根据其用工量和用工结构,与之签订失地居民就业安置协议。区内市政、环卫、绿化、物业管理等公益性工作岗位,优先招聘安置失地居民……目前,2100多名失地居民喜捧“新饭碗”。
各种保障“顾后”。变“土地保障”为“社会保障”,配齐养老、医疗保障。
开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农村社区失地居民发放失地生活保障金和住楼生活补助费的试行意见》,对人均土地不足1亩的农村社区居民,按每亩年收入900元发放保障金额;领取失地生活保障金的居民搬入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每人每年可领取包含失地生活保障金在内的1800元住楼生活补助。目前,全区已有4000多居民领取了失地生活补助。
在开发区,所有失地居民,男46至59周岁、女36至59周岁的,均由各社区集体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包括60周岁)的居民,由各社区按每人每年900元的标准发放失地补助金。目前,全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同时,开发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基金由社区集体和居民各负担50%。目前,全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100%。
“建新居、强服务、兴产业”——按照这一思路,开发区没有简单地拆旧盖新,而是利用旧村改造腾出的建设用地,科学布局二三产业发展,做足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
2011年,九里水头社区与江苏启秀集团联合投资20亿元建设启秀国际汽车城,建成后年可增加集体收入800万元以上,安置360名村民就业。而其先前投资建设的九里建材城已成为辐射烟威、乳山、荣成的大型建材市场。
像九里水头社区一样,营西社区的标准厂房则分别出租给经营木门、陶瓷、装饰材料等公司,为社区居民的福利待遇改善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
旧村改造,改出了村民新生活,改出了村居新面貌,改出了开发区新环境,改出了发展新活力。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2007年9月,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文登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正式启用,集小学、幼儿园于一体,可容纳40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就读、500名幼儿入园。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尽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开发区当仁不让的使命。
步入开发区实验小学,8环道200米塑胶运动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展示着这所学校的勃勃生机;科学实验室、微机室、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等20多个专用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个性成长的舞台。
“目前,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近的有河南、安徽、河北、鲁西南的,远的有云南、齐齐哈尔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建亭告诉记者。
因为学校软硬件条件优越,子女的教育没有后顾之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开发区就业或创业。
在开发区,文登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香水幼儿园、芸祥幼儿园、育红幼儿园及其它幼儿学校,进一步优化了开发区的幼儿园布局,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开发区文登营镇还设有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便于附近孩子上学。目前,开发区正筹备在文登营镇新建一处集学前教育与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于一体的学校,以弥补开发区东部缺乏高标准综合性中学的不足。
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及文登师范学校开发区新校区、外国语进修学院、文登职教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增添了新的筹码。
既“病有所医”又“病有所依”
家住开发区文登营镇东仓村的村民于某,有一个身患癫痫病的女儿,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起早贪黑地挣钱,但高达十七八万元的治疗费如同一块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获知于某家的情况后,细心指导他们申请新农合报销了部分医疗费,之后又指导他们申请了大病救助,最终于某一家又拿到了1.6万元大病救助款,两项相加,数额超过了治疗费的30%,着实令其负担减轻了不少。
于某一家的经历折射着开发区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和提升医保水平的民生幸福路径。
老话说“致富十年功,大病一场空”,“就医难”和“看病贵”是压在百姓心头的一个重负。围绕打造人人“病有所医、病有所依”的健康之路,开发区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在硬件建设方面,开发区在建成区内设立了开发区医院,配备了内、外、妇、儿等20多个重点科室,购进了美国全身螺旋CT等多套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了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要。在乡镇,开发区投资400多万元,在文登营医院、天福山医院建设了医疗楼,在农村建设了9处中心卫生室、28处村卫生室。
在软件建设方面,开发区在积极引导农民加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投保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社区为居民承担每人每年180元的医保费用,或者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目前,开发区新农合参保比例达100%,缴费人数达9200余人。区内居民在定点医院治疗的费用报销比例可达80%,非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也达到30%左右。
2011年,开发区又积极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强化镇村卫生组织合作,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买得起药、看得起病、就诊方便,这些就是老百姓能享受到的最大实惠!”开发区群众道出了切身感言。
“老有所养”晚年不再忧
步入开发区文登营镇敬老院,老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则在下棋、打牌、健身,玩得津津有味。这里集中供养着120多位老人。
77岁的王向进说:“我和老伴儿无儿无女,去年我到商店买东西时摔伤了胳膊和腿,老伴儿本身身体状况差,稍微一动弹就喘不上气,也没法照顾我,俺俩就在去年住进了敬老院,这里不用自己做饭,一天三顿不重样,衣服也不用自己洗。我来了两个月就胖了10斤。”说着,她哈哈大笑。
“来这里的人住一段时间都胖了。”坐在旁边的姜文章插话说,“这里每月还给发15元零花钱,住在这里挺开心的。”
为使区内五保和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开发区所辖文登营镇投资200多万元,把原天福山镇政府大楼改造成了设施完善的养老院。
老有所养,老有所保,老有所乐,是百姓一生的考虑,更关系后半生的幸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为百姓新的民生焦点和开发区的施政指向。
开发区在给予失地居民充分保障的同时,还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全区已有6000名居民办理了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开发区还在区内推行了“银龄安康工程”,为岁的老年人每人办理了一份“银龄安康”保险,以便为老年人遇到意外伤害后提供有效保障。
随着开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百姓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人居环境更舒适
整齐的民房粉刷一新,崭新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草堆、粪堆、垃圾堆”没了踪影,社区花园花团锦簇,健身广场设施完备,村民做饭用上了沼气、自来水……在开发区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过去一个个脏乱差的村庄正渐渐蜕变成“桃花源”,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开发区大地上徐徐展开。
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一体化,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成为开发区的民生大计!
2011年7月,开发区投资2500万元新建的自来水厂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居民和企业的用水质量,日供水能力也大大提高。同时,改造文登营镇域的老自来水管网,并在13个因水源枯竭、水质不好、地势太高太远无法连接自来水管网的村庄新打了13眼深水井。至此,整个开发区形成了规划区内100%用上主管网供水,规划区外可与主网相联者进行联网、不能联网者自供水的格局。
随着近几年开发区区域面积的扩张,一个又一个新建小区拔地而起,供暖需求迅速增加。“一定要尽快满足居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开发区多次召开会议,反复协调配套资金问题,通过大量的工作,使电力、供暖企业和管委达成了协议,先是对龙山路以东区域进行配套,2006年起又重点对居民区密集的香山路两侧区域开始配套,越来越多的居民因此住上了有暖气的房子。
2011年,开发区还投资300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为社区更换密封式垃圾箱152个,增设7台密封式垃圾清运车和垃圾清扫多功能车,将所有社区和村庄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纳入开发区统一管理,保证了垃圾日产日清。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大家对开发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生开发区的题中之义。”开发区的决策者这样认为。
秉承这样的理念,开发区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建设农家书屋与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文艺团体,巡回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今年7月,开发区管委还投资36万元购买了专业舞台车,配备了价值23万元的乐器、音响和灯光等设施,择优录取了60名演职人员成立开发区艺术团,从当月24日开始在全区89个社区巡回演出。
“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村居面貌的变化有目共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更新……开发区村居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收获了坚强有力的环境保障,更凝聚起一份难能可贵的民心和民力。
政通千家福,人和万户春。走过20年,“民生答卷”让百姓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善,体味到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下一个20年,开发区必将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新闻推荐
         
         
         
         
         
         
         
海岬实验室
              商户没有被收录?
您对搜索结果:
非常感谢对大众点评的支持
请勿重复提交
遇到什么问题?
相关榜单: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商户没有被收录?
您对搜索结果:
非常感谢对大众点评的支持
请勿重复提交
遇到什么问题?
相关榜单: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商户没有被收录?
您对搜索结果:
非常感谢对大众点评的支持
请勿重复提交
遇到什么问题?
相关榜单: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香山路18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