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收购百度和谷歌谷歌大家说好吗

为什么 Google 和百度几乎同时成立,发展相差却那么大?
Google 现在做很多科技产品,创新力惊人。反观百度,几乎毫无创造力,而且一直处在争议之中。两家公司的差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大环境?人才?价值观?还是别的什么?
298 个回答
恩, 在时间线上总算看到有人愿意为百度洗地或者说是为百度正面评价了,这值得表扬,虽然这水平还是不够。既然不能光反驳的话,那我就一边反驳 ,一边穿插回答题主的问题。先说观点:反对甄昊元文中的观点,先说观点:反对甄昊元文中的观点,百度发展到今天是价值观导致的,是一种刻在骨髓的劣根性,钱不是根本的原因,即使百度有比谷歌还多的钱,百度也还是会卖假药的,因为赚钱啊:)1.资金区别?价值观区别! 的答案认为,百度之所以今天这样不堪,是因为至互联网创业的艰难,是因为百度没有那么多充裕的资金,所以导致百度不可能像谷歌那样盈利,虽然他也认为谷歌的盈利方式还是广告。(BAT)没有恰当的盈利,就很难继续存在下去。——的答案首先希望大家知道,百度是一家美资公司,于1999年底在美国硅谷成立,其注册地点是英属开曼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然后在国内注册的子公司。的答案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而百度的创业史也没有他所说的那么可怜或者说是不堪,百度在初期就获得了 dfj、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为百度投入巨额资金,为搜狐、新浪等企业提供服务,生活滋润的很,而不是像他所说的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轻松、什么极为艰难。那么,为何谷歌的资金就那么丰厚呢,百度的海外扩张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百度日本的表现说起百度的日本扩张之路,相信大家基本已经忘记了。作为国际化战略的首站,可以说百度对日本业务的投入一直不菲,在百度日本站点于2008年1月正式推出前,也就是筹措日本分公司初期,百度就曾动用了12亿日元买服务器。并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囤积”资深产品规划主管。当然结果是占有率不到1%,关闭后一个月嗯哼,既然百度在中国如此成功,那么在日本为何落了个如此悲惨的结局?恩,我想可能是因为百度的作恶由于百度日文输入软件可能会记录使用者的输入记录,在默认关闭用户数据反馈的情况下,依然将全部输入信息上传至位于境外的服务器,造成机密情报泄漏。不仅如此,一直到后面的几年,百度日文输入法的隐私性也备受质疑,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使用百度日文输入法。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日本网友使用百度输入法可能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根据来自果壳用户的爆料,在PC端百度日文输入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被“无意”安装上 :1.捆绑在其他软件的安装程序里。比如 GOM Player 、金山毒霸、以及一些软件站的专用下载器,如果什么都不看直接点下一步,就很有可能在无意中安装上 。2.误点了网站上的推广广告,比如有日本网友提到,因为上了中国的动画站误点而被装了该输入法。3.日本发售的联想 PC 似乎预装该输入法。另外,有些网吧使用的 PC 也预装该输入法。我们可以想到,百度这个技术主导公司,实际上技术实力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谷歌中国的占有率现在也是在计算范围内的。那么,造成百度可以逃出200亿元支持糯米网的公司不能在国外发展壮大的原因,导致百度在中国搜索时有时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真的是政策的错吗?2.故意混淆概念的背后谷歌的口号”不作恶“,其实很含混。每个企业都可以用这样的口号,我的公司也有类似的口号。然并卵。——的答案我想首先批评一下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前文在说百度的不易,这时似乎又是在说百度和谷歌也差不多,所以百度实际上已经不错了,都是政策的锅。一些人抱怨在百度上搜索不到你想看到的那些东西。这不是百度的错,是长城的错。——的答案真的是这样吗?推广和政策问题我相信, 绝大多数人使用搜索引擎不是为了找到敏感信息,而是为了找到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和敏感内容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所以我们就分别谈谈这些。推广百度被大家诟病的一点,是推广,不仅是医院广告推广,还有类似这样的推广当然,你可以说推广假冒伪劣商品以及诈骗电话是道德问题,但我认为当然,你可以说推广假冒伪劣商品以及诈骗电话是道德问题,但我认为百度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恶劣,乃至违法的行为。用户找不到这些内容,不是因为什么墙,而是百度本身认为这么做是可行的百度认为这么做可行的,是因为百度从未想过所谓的价值观。是的,谷歌并非完美,而百度却从未想过。另外,谷歌被迫退出并不是和百度毫无关系的,所谓百度填补了搜索引擎的空白,提供了我们需要的搜索环境和信息,想想也是可悲呢。3.客户情况不同,你(TM)在逗我!这一大段的回答主要在说,我国国情导致了医疗广告挣钱,而医疗广告放在第一位更挣钱,所以百度放在前面且不明显提示也不是什么多么不道德的事情恩,这逻辑真的是毫无槽点呢。首先,不知道谁告诉你国外做医疗广告就不像国内这样挣钱了,谷歌就被曝光纵容以及鼓励推广违禁药品和处方药(当然被罚了几亿)请听题:百度纵容这类广告以及更甚的药品到底是不是是不道德的行为?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不道德,还是违法,更是谋财害命,所以我真是难以想象敲打这些字时过没过脑子。还有,谷歌现在的广告政策是不做处方药广告了,搜索差别可以看上图,所以不知道你觉得这是不是价值观问题?4.看(xi)百度旗下的产品百度百科它的客观性可能不能让你满意,但是却是这个社会环境下所能获得的比较好的一个产品...至于百度百科被商人利用,维基百科中文版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钻空子利用网络,这个你懂的。呵呵,看这个是什么6998/年,就可以买一个百度百科呢6998/年,就可以买一个百度百科呢你告诉我这叫被人利用,恩,我信我就是甄昊元.百科工具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工具、功能,然而除了百度这些年谁来提供这样一个计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哦,除了你前文说的维基基金会之外,还有恩,但是我知道你想说的是,百度这么好啊,为你们提供这么多免费又好的服务,你们怎么能这样呢?实际上这些产品如果把百度的名字替换成谷歌,你也许会觉得这产品还不错,而冠名以百度,你就开始觉得它抄袭了、侵权了、等等了…因为呀,百度的以下东西就是晚于谷歌呢,你说算借鉴当然我是没意见的网页搜索——Google网页搜索百度Logo涂鸦——GoogleDoodle百度硬盘搜索——Google桌面搜索百度工具栏——Google工具栏爱奇艺——YouTube邮件新闻订阅——Google快讯百度地图——Google地图主题推广服务——GoogleAdSense百度MP3——谷歌音乐百度音乐盒——谷歌音乐播放器公益——百度Hi——Gtalk(Google+)博客搜索G——oogle博客搜索财经——Google财经词典——Google翻译及Google字典常用搜索——Google特色大学搜索——Google大学搜索统计数据、行业报告——Google趋势黄页——GooglePhonebook空间——Blogger盲道——GoogleAccessibleSearch视频——Google视频百度移动搜索——Google移动搜索贴吧——Google网上论坛图片——Google图片图书搜索、国学——Google图书文档搜索——Google网页新闻——Google新闻政府网站搜索——GoogleGovSearch指数——Google搜索解析专利搜索——Google专利百度统计——Google分析百度知道——Yahoo知识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百度文库——维基文库百度分享——AddThisSharebutton百度贴吧我认为,任何一个疾病吧,都不该长久的交由非医疗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如果百度将贴吧的管理权交给一个医疗机构、交给一家医院、交给一位医生,我看不出这件事有什么不妥。即便百度为此收费,即便这医院是付费成为吧主的,我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只要那个医院能够出具国家医疗管理部门提供的行医资格和解答这些问题的专业资格,这就是合法的,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也是相对安全的。哟哟哟,这地洗的真好听,让我们来看看相对安全的贴吧的样子恩,这就是他的逻辑,话说即使这个够出具国家医疗管理部门提供的行医资格和解答这些问题的专业资格,也是不合法的,因为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三条 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第五条 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广告,医疗机构不得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第七条 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形:  (一)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药物的;  (二)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  (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  (四)淫秽、迷信、荒诞的;  (五)贬低他人的;  (六)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  (七)使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第十四条 发布医疗广告应当标注医疗机构第一名称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第十八条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发布医疗广告,应当由其广告审查员查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实广告内容。这些吧主有的不是医疗机构,即使是也没有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明显包含第七条不允许的内容,百度没有进行任何审查就允许发布,这是违反法律的。恩,这张图是央视的,你当然可以说央视恶意抹黑。贴吧是最具有互联网精神的一个产品,它自由、开放、匿名,在当今中国,这种产品已经很少了,我希望这个产品平安度过这一关,能够继续健康地存在下去,而不希望网信办和新华社对它太关注。恩,这种舔贴吧的言论我觉得你开心就好,没什么必要反驳恩,这种舔贴吧的言论我觉得你开心就好,没什么必要反驳但是,你说的健康的存活,是指把贴吧都卖出去,然后继续自由、开放,恩,我只想说妈的**5.覆盖市场不同?首先,你应该同意,在一个真正开放互联网,百度本不应存在,而百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因为习惯和先来的优势,百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好的超大型局域网搜索引擎,而是你最习惯的搜索引擎,仅此而已。我们可以知道百度的恶,是垄断的恶,这垄断得来本来就让人争议,而垄断的恶,可以由法律解决,就百度这么作下去是肯定会被查的,最后,不是什么都是政治的锅,你想联系快播惹人同情,然而中国又不是光百度,搜狗360必应等等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还有,在2002年9月,百度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该公司随即紧急处理了所谓“有害”信息(即“敏感”信息)之后,百度恢复正常。随后,中国大陆网民发现突然无法访问谷歌网站,此状况持续了近2周,此事使大量网民被迫放弃Google而去使用百度。期间域名被指向了百度,后来虽然恢复,但从此在中国大陆变得十分不稳定,其中“”曾长时间无法使用。百度总裁李彦宏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说中被学生问及此问题时,否认百度曾有上述举动。 最后 2010年7月,武汉市公安局经侦处查抄了三个制售假药的窝点,一举抓获了甘俊波等6名犯罪嫌疑人。经过审理查明,这起案件涉及治疗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精神病等多种疾病的药品,受害患者超过3000人,而且这些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在接受调查时,犯罪嫌疑人透露,他们生产的假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全国各地,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利用百度竞价排名,让假药网站“成名”。百度提高的推广链接在2011年8月央视的报道中再次爆出有假冒,屏蔽等问题百度的今天,不是你鬼扯的这些原因,而就是因为百度想这样而已,当然你一个所谓普通的网民和用户,可以完美的写出洗地文,还说他们的成长,是基于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需要和努力。以及所以说好的满屏广告都去哪儿了?如果大家方便,真的出来晒一下百度搜索的结果也是蛮好玩的……我呸,我有公证的结果,你要不要看看?(只要你花钱我邮到你家去:)由此推测其实百度第一屏里的很多商业化信息,我猜未必都是收费广告,不过是这种所谓优化了的算法……不过这事儿肯定被不少人厌恶不少人骂……恩,我给你看张图恩,您看看有V和推广的到底是不是恩,您看看有V和推广的到底是不是最后的最后有个小故事不知道听说过没有这蛋真难吃爱蛋者:隔壁大姨家鸭蛋更难吃,你咋不说呢?靠,光说不练的,没有建设性,有本事你下个好吃的蛋来!你看电视里那个下蛋的,看上去是一只多么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鸡啊!下不好没有关系,重要的下出来的蛋要好看。你就是吃这鸡蛋长大的,你有什么权力说这蛋不好吃?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嫌难吃就别吃,滚到国外去吃洋人的蛋吧。隔壁的鸡给了你多少钱? 外国主子给你多少钱,你在这儿胡说?你竟敢说我们养鸡场的鸡蛋难吃?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端起碗吃蛋,放下筷子骂娘,不知好歹,忘恩负义,无耻!难吃的鸡蛋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鸡蛋是好的,碰巧你吃到而已!这是别有用心的煽动,你想干什么?你管这叫公道话?我管这叫洗地呢:)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请欣赏美图还有,谁来给我解释一下这个是这么回事呢malicious javascript detected on this domain
我认为啊,赞同或同样您这种观点的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屁股有问题:)当然,更让我恶心的是,我在去百度时看到了一位更加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把这些视作理所当然的某V,我从内心深处强烈鄙视你们这种人,谢谢。
11:40更新百度与Google之间的差距,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输在了价值观上,缺乏超越商业的人文关怀、用商业改善世界的使命感这十年里,中国创业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也许是百度,最令人惋惜的也许还是百度。它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唯一一个从创立之日起就最接近世界级公司的,但现状却是失 之毫厘,谬以千里……Google创立于1998年,百度创立于2000年。Google依靠PageRank算法起家,百度有类似的专利,二者的思路也差不多,申请专利是前后脚的事,几乎同时想到了近似的计算网页排序的方法。与其它本土新创公司相比,百度在起点上堪称得天独厚,与世界级公司的初始差距几可忽略不计。然而一路走来,二者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Google市值目前接近1900亿美元,百度仅为200多亿美元;Google 2009年营收接近250亿美元,百度不足6亿美元;Google是公认的全球互联网霸主,而百度依然只是一个土狼。对
百度而言,这样的比较或许并不公平,因为二者所依托的市场背景太不一样了。在创业初期,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用户水平、商业环境和人才资源远非中国能
比,美国网民基本上是社会的主流人群,而当时的中国网民绝对是社会中的一个“草根族群”。网民素质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影响了二者不同的发展路径,十年来
Google不断向企业商务服务方面扩张,百度则更多地偏向音乐、社区、视频等与娱乐相关的领域。不少人批评百度“只会模仿,不懂创新”,
似乎不符合实际。百度是中国互联网界绝无仅有的从创立之日起就以技术立业的公司,并以此为核心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当时是互联网的“圈地时代”,新浪、腾
讯、阿里巴巴等公司只要能圈到一块地未来就可能挣钱,但百度一开始圈到的,是最贫瘠的一块地——用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觉得好才用。这与创始人李彦宏的特点有关,他从骨子里相信技术,相信技术可以改变商业,可以带来商业回报。他做到了他相信的一切,并把这种相信带进了百度的骨子里,建立了百度的“工程师文化”。百
度的创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年,专注于做搜索,致力于改善用户体验、探索商业模式,并创造性地针对本土特点推出了音乐搜
索;二是年,百度开始向社区化转型,推出了贴吧、百科、百度HI等社区化产品;三是2008年至今,百度开始向电子商务转型,百度币、
有啊以及与日本乐天的合作都是这种尝试的产物。第三阶段尚未得到成功的证明,但前两个阶段确实做得有声有色。李彦宏证明了百度确实比Google
“更懂中文”。但批评者并没有错,虽然Google已退出中国内地,在全球范围来看,百度跟Google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国内有种说
法,“中国互联网有两个半巨头,一个是腾讯,一个是阿里巴巴,半个是百度”。从目前的市场价值上来说,百度并不弱于腾讯和阿里巴巴,但是有分析认为百度在
战略布局、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市场辐射能力、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上已开始与这两家存在某种距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度创立时的基因缺失为这种局面埋下了伏笔。李彦宏相信技术能改变商业,能带来商业回报,百度的创立有更明确的商业预期,上市之后迫于资本市场压力,盈利动机更是直接。但Google不一样,Google的创办与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以个人身份无法申请PageRank算法的专利密切相关,当时Google的两位创始人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因此Google创办时就少了一些商业考量,多了一点理想主义。这是一种微妙但极其重要的差异,Google也因此具备一家伟大公司的基因。Google“不作恶”的价值观、“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感,让它能够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并在战略和视野上有了天然的、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高度。
同样也是极其重要的优势,看一家技术公司有没有未来,看最优秀的人才向何处流动就知道了。在战略上,Google进军操作系统、浏览器、手机,看似与主营
业务完全不搭,但“整合全球信息”提供了价值出发点和发展动力—使命是可以通过搜索技术来实现的,实现这一使命不能仅仅依靠搜索技术。总体
上说,百度的价值观和使命没有Google清晰。百度有自己的一套文本,但听起来更像是后来总结出来的。从早期的坚守“不断开发、创新”这一使命,到如今
的“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可以发现这当中反映出技术主义者对技术发展终极目标的迷失,百度眼中搜索就是一切,而在用户眼中,搜索仅仅是一
种应用,一种改善生活的工具!百度早期的发展颇有点像中国版的Google,但上市之后,百度成为人们眼中的“大公司”,或者本身以大公司
自居。人们对百度“缺乏创新”的批评越来越多,进军视频也好,发力电子商务(电商频道)也罢,都给人一种“百度已经失去创新精神,看到行业内什么比较热就
去插一脚,生怕缺位”的感觉。从表面上看,是百度的战略定位和打造生态系统的能力偏弱,真正的原因是——百度在该制定战略时难以超越现实商业考虑,没有一
个坚定的使命感为其战略选择背书。缺乏清晰、坚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还会导致商业伦理的缺位和企业内聚力的不足。饱受诟病的竞价排名,走马
灯式的高层团队变动,都是这一缺陷的外部体现。
Google也陆续有高层离开,但是核心团队——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和埃里克·施密特这“三驾马车”始终保持稳定,这也为战略前瞻性提供了稳定的结
构支撑。反观百度,李彦宏所著的《相信中国》一书封面上五位创业元老,如今只剩李一人仍在百度。与阿里巴巴这样的本土创业公司相比,百度文
化的乖张之处则更为明显。诚然,百度的技术起点要高很多,它有天生的工程师文化,强调宽松、开放、自由,至少在表面上也营造出了类似氛围。阿里巴巴有点不
太像互联网公司,技术型公司的感觉要差一些,但吊诡的是,阿里巴巴更愿意容纳很多不同的风格,更善于学习,能宽容某些与自身文化冲突极为激烈的新东西,在
某种程度上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成就了它的强大内在文化黏性。再看似乎洋溢自由气息的百度,强硬的
“工程师文化”,很难让空降的高管树立起权威,更容易扼杀超越技术局限的新鲜创意。李彦宏本人内向、固执,而他几乎是百度“唯一的大脑”,如果只有这一个
大脑在真正思考全局性的问题—对于身处技术与市场以秒速变化的行业的大公司来说,即便领军者是不世出的天才,也必然走向衰弱。必须强调的是,百度今
天依然是中国互联网界,乃至中国企业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型公司之一;相比大多数企业而言,它决策迅速、针对性强,是少有的高科技、精英型的企业。对于中国
创业者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绝不是一句空话,低头耕地、聚焦市场决定了企业能不能活下来,而抬头看天、拥有超越商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决定了企
业能不能做大、做强、做久。当本土市场逐渐饱和,百度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价值观与企业基因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百度的下一个十年。 13:30更新评论里面想了解百度与谷歌两者相距到底有多远的请看我的另一个回答:(或许也正是这些优点让百度和谷歌两者相差如此之远,今晚继续更新,欢迎关注和点赞)这边的百度像个步入中年的大叔一样整天想着如何靠卖假药挣钱,而那头的谷歌却依然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如果你仔细看过谷歌去年一年的行动轨迹,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为搜索引擎起家,成立的时间也相差不久,两者的市值却差了8倍之多。(谷歌最新的市值是4808亿,百度是597亿)1. 改组 Alphabet谷歌在去年一年里股价上升了将近50%。股价的急速上升源于广告收入的增加以及人员管理开支的减少。但拉里佩奇也知道,谷歌的广告收入正在逐渐逼近天花板。同时,Facebook、Instagram 等这些新贵已经严重威胁到谷歌广告收入老大的地位。所以去年,谷歌做的最大的改变是改组 Alphabet 。Google 变身为 Alphabet,而 Google 成了它的子公司。Alphabet 把不同业务都拆分出来,例如智能家居 Nest、诞生过 Googel Glass 的 Googel X 实验室现在都是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 CEO 们拥有绝对的独立和自主。而与之对应的,是他们需要对业务部门的成本和收入负责。除
了人们熟知的 Google 公司(搜索、Android 系统、YouTube 等互联网服务),与其平行的还有研究长寿药的 Calico
公司、投资公司 Google Venture(现已改名 GV)、Google Capital、医疗技术公司 Life Sciences(现已改名
Verily)等等。2. 生命科学Verily 是 Google 生命科学事业部的新名字,它在独立之后放弃了 Google 的前缀,变成了 Alphabet 集团下的公司。此前经营的项目包括:能检测糖尿病指标的智能隐形眼镜、供给帕金逊患者使用的 Liftware Spoon 智能勺子,以及为了建立健康人体的图谱,从人群中抽取遗传和分子信息的 Baseline Study 研究、健康检测手环等。今年 Google 在生命科学的动作还是不小。7月,Verily 和美国心脏协会一起宣布投入 5000 万美元解决困扰人类多年的心血管疾病。8 月,又和法国医药巨头 Sanofi 合作,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12月,宣布和强生公司合作成立 Verb Surgical,致力于研究更加智能和廉价的手术机器人。此
外,专注于研究长生药的 Calico 也在 Alphabet 成立后正式成为下面的子公司。它们的合作方包括 Ancestry DNA、Buck
Institute、QB3、Broad Institute、AbbVie 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一起研究衰老的原因,以及和年龄有关的疾病。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一直被谷歌视为科技行业的下一块高地。而2015年,谷歌将人工智能渗透到了其各种产品的方方面面。2015年2月,谷歌Deepmind的机器算法学会了49款雅达利经典游戏。DeepMind是一家谷歌在2014年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今天该小组是 Alphabet 下面的一部分。5月,谷歌在Google I/O 2015上公布了Google Now的新特性“Now on Tap”,它可以让Android操作系统的人工助手明白屏幕上发生了什么事,并采取相关行动。5月,谷歌在Google I/O 2015上公布了Google Now的新特性“Now on Tap”,它可以让Android操作系统的人工助手明白屏幕上发生了什么事,并采取相关行动。6月,谷歌人工智能摄像头即时翻译拓展到27种语言。8月,谷歌宣布将在Google Search中开发一个为用户提供目标地点人流情况的功能。用户只要在Google Search的搜索框中输入目标地点,谷歌提供的结果中就包含这一地点未来一周内每天的人流分布情况。据此,用户可以免去排队、等位的烦恼。11月,Google Inbox 也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自动回复邮件。根据每封邮件的具体内容,它能显示三个回复的短句供你选择。12月,谷歌宣布开源第二代深度学习系统TensorFlow。4. 虚拟现实 VRGoogle 在虚拟现实最出名的尝试是 2014 年推出的 Cardboard 纸板眼镜,一个乍一看像是在玩票的项目。价格低廉、简陋不堪、体验低于平均标准,你并不会用很多时间尝试。但
它现在已经卖出了超过 100 万只,Android 版本 Cardboard 应用也已经达到了 1500 万次的下载量。许多公司也选择
Google Cardboard 作为营销的工具,迪士尼与 Google 合作推出的 VR 版《星球大战》预告片、《纽约时报》为报纸订户送出的
100 万个 Cardboard......看起来这只是个开始, Google 显然希望投入更多的资源在 VR 上。它们将会成立一个新的 VR 部门,副总裁克莱·巴沃尔(Clay Bavor)将会管理这个新部门,并且直接对 Google CEO 桑达尔·皮蔡(Sundar Picai)负责。看起来这只是个开始, Google 显然希望投入更多的资源在 VR 上。它们将会成立一个新的 VR 部门,副总裁克莱·巴沃尔(Clay Bavor)将会管理这个新部门,并且直接对 Google CEO 桑达尔·皮蔡(Sundar Picai)负责。5. 自动驾驶汽车无人车已经在谷歌实验室里测试很多年了。这个隶属于Google X下面的部分,目前是由一位前福特的执行官来负责。关于无人车,去年最大的动作是福特会与Google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运营无人驾驶共享业务。此外,Google还发布了一个车内交互系统,Android Auto,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操作系统。它只是一个在你的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让汽车的显示屏可以作为扩展屏和触摸屏来使用。但无法掩盖的是谷歌对汽车软件市场的野心。6. 机器人&无人机收购了至少 7 家公司、在 2013 年形成的 Replicant 机器人团队,2015年又重新回到了 Google X ,不过这更像是一场回炉重造。Andy
Rubin 是 Android 的创始人,2013 年离开了 Google Android 事业部。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在 Google X
内部创立了机器人事业部,并在 6 个月时间内收购了 8 家机器人相关的公司,包括 DARPA 挑战赛的冠军 Schaft 和 Boston
Dynamics 等重量级团队,他们是美国军方四足机器人的创造者。(关于Boston Dynamics的机器人黑科技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但大约一年之后,他离开了 Google。自从他离开后,这个部门再也没有聚合成一个团队。报告也说,Replicant 收购了十多家公司,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共同点,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做着没多少相关的项目。这次的回炉再造能否有成效,只能看明年的成绩了。此外,Google/Alphabet也希望能在未来某一天通过“Wing计划”来快递商品,这是一个正在开发阶段的无人机送货计划。7. 其他黑科技除了上面的这些主流项目之外谷歌还有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项目。比如Sidewalk Lab开始介入城市的交通和能源,比如从Google X中独立出来的Flux Factory进军节能建筑,等等。篇幅有限就不在这里展开了。以上就是对Google在2015年一些创新领域的大致的回顾。最后,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谷歌如何实现这样的创新充满好奇,下文面的54张插图会给你答案。这是《Google是如何运作的》一书作者,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网上公开的PPT精简版,比枯燥的文字多了几分生趣,插图的创意和洞察也入木三分。以上内容来自()有改动。欢迎点赞和关注---------------会继续更新!
讲真,就算百度真的有成为谷歌的宏愿、意志和执行力,它也无法成为谷歌。技术环境和用户群体摆在这里。谷歌首先要成为一家美国科技公司,然后他们才能成为谷歌。骗子、色情、竞价排名、强制安装,这些都只是我国社会环境的缩影。
我的观点是百度很可恶,但是比百度更可恶的是监管部门。典型的例子是奶粉行业,因为监管部门的袒护,结局是消费者用脚投票,不买国产奶粉了。同样,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流氓行为,监管部门袖手旁观,结局也将是害了这些公司。举例来说:一条街50家饭店有1家开始用地沟油,其他49家如果不用在竞争上势必处于弱势,关键是监管部门袖手旁观,结果是大多数都用上了地沟油。百度之前有公司耍流氓获得了不正当竞争优势,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耍流氓的公司抢市场吗?(比如绑浏览器首页修改默认搜索引擎)结果是大家被逼集体耍流氓(捆绑安装/修改浏览器首页等),百度估计判断现在仍然是监管部门不作为的“耍流氓黄金时代”,所以变本加厉地耍起流氓起来,毕竟抢来的安装量是实实在在的。总而言之:1,百度流氓可恶,但是百度不是第一个大流氓,第一个大流氓活得挺滋润,并继续用流氓行为在抢占市场,形成不正当竞争;2,更可恶的是监管部门多年来严重不作为,导致整个互联网环境流氓泛滥。再说一句:许多人习惯停留在“安全区域”,谴责百度,百度奈何不了你,谴责监管部门?不敢。百度确实流氓,但是腾讯的行为不流氓吗?我马上可以截图证明腾讯等大把互联网公司的软件有捆绑/诱导行为,虽然流氓情节有轻重。地里老是长毒草,大家谴责某根毒草却不去管这块地是否有问题。这能满足快感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互联网环境治理才是本源(监管不作为),公司天性逐利,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才是害了互联网用户和公司的害群之马。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谷歌成立于1998年9月。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中间只差了1年半不到。在互联网时代,一年半的时间,确实可以让一家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然而,这并不够百度低于谷歌N个数量级的理由。对于问题,IT哥从5个方面分析:1,技术 2,理念 3,市场 4,制度 5,脸皮。技术方面:众所周知,搜索引擎需要对抓取到的结果进行管理。当索引结果越来越多时,保证存储和查询速度,保证数万台服务器内容一致的难度越来越高。而在这一方面,谷歌在2003年左右公开了自己的技术。由此雅虎牵头搞了一个Hadoop开源项目,以实现大规模的管理计算系统。而直到08年,Hadoop同Google公布的一些关键指标仍有几倍的差距。百度也想基于Google公开的技术独立实现一个自己的系统,但最终开发难度过大项目夭折,也转向了Hadoop。而谷歌,在2010年就弃用了这项技术,转向了Caffeine、Pregel、Dremel。可以说,但就搜索技术而言,谷歌领先百度的不是一点半点。理念方面:坊间流传,谷歌是把你想要的呈现给你,百度是把我想给你的呈现给你。关于理念,百度的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谷歌的理念很多,其中之一是don't be evil(不作恶)。这些都是写在公司宣传册上的,而且理念问题,不是一段话就能说清楚的,就拿IT哥刚刚搜索的一个例子,高下力证:1)谷歌搜百度成立时间2)百度搜谷歌成立时间市场方面:谷歌面向的是全球市场,百度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这可以说是百度的先天不足之处。在前两天的以“人类认知新百年”为主题的未来论坛首届年会上,百度CEO李彦宏也说了:“我们中国要想变成一个真正引领创新的国度,面临两个障碍,一个是语言障碍,一个是文化障碍。”这两种障碍,我也看作是百度发展的障碍。但这两种障碍不是百度从一家IT公司沦落为一家广告公司的理由。百度的工程师文化呢?谷歌在很多的非英语国家,同样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在谷歌还未退出中国的时候,最高时市场份额还有30%多。百度在2006年进入日本市场,2015年在“一些日本网民表示,百度网页本身十分简洁,感觉很方便使用,而且搜索速度很快,搜索数据结果比较全面”(来源于百度百科)的境况下,关闭日本的搜索引擎。制度方面:时不时给你来一套全家桶,是不是给你展示几条骗子信息,结果用户要么忍了,要么骂两句,要么投诉无门,百度一看:用户,原来我是你爹啊!既然这样,用户没有跳起来,国内又没有同体量的竞争对手,监管也视而不见,百度也就慢慢的不思进取了。脸皮方面:在这个时候,还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是好的,只能说脸面厚,这时候需要的不是“深刻反省,把危机变成机遇,让百度陪大家走得远一点”,而是拿出举措,能够把之前做的错误给补回来!不匿名了!
二者的客户群有很大的差别,并不重叠自然产品设计理念都不一样,宏观来比不太容易。但是在日本他们有过竞争,也许可以分析一下在日本的竞争过程。目前的状态,百度日本关门,Google日本大约31%,Google国际版5%,yahoo占56%。百度jp在日本关注度很小,关闭一个月之后才被人发现,也没有多少讨论。日本市场上,百度与Google都是外来公司,在1998年Google创立时,Yahoo JP在日本就占有统治地位,而且它几乎就是一个巨无霸,控制着日本互联网流量的入口,和今天百度在中国的地位很接近。如今Google从他手里拿走31%的用户,而百度日本则是关门停业,不得不引人思考。产品主张上,Google与全球的主张一致。百度日本也是十分高尚的:“百度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找到所需内容最好最公平的方法”毕竟日本是一个有实力站着也能挣钱,没实力跪舔政府还是挣不着钱的地方。所以百度日本和日本政府也没有什么媾和。国内乱搞的竞价排名,虚假医疗和药品,诈骗钓鱼网站在日本并没有重复。因为这样做后果很严重,不需要亲自验证来看看日本是否会和国内一样。输入法是二者共同的经营点,而且都做得非常受客户欢迎。相比较而言,Google在日本没有太严重的坏名声,但是百度日本则因为输入法偷传用户隐私被批评。与之相反,Google日语输入法则是在用户登录Google账户的情况下才会同步。和国产软件的尿性一样,卸载百度输入法的时候,好像是犯了多大错似的,给你来这么一招。而主要的安装来源与国内也差别不大:1.捆绑在其他软件的安装程序里。比如 GOM Player 、金山毒霸、以及一些软件站的专用下载器,如果什么都不看直接点下一步,就很有可能在无意中安装上 。2.误点了网站上的推广广告,比如有日本网友提到,因为上了中国的动画站误点而被装了该输入法。3.日本发售的联想 PC 似乎预装该输入法。另外,有些网吧使用的 PC 也预装该输入法。产品国际化上,Google的产品推出之后会迅速推广,普及到全球,日本也不例外。而百度则除了搜索之外,仅仅将贴吧和文库推广到了日本,而且已经全部停止服务。百度百科,百度网盘等国内占有领导地位的产品并没有推广到日本,前者因为抄袭维基百科,后者因为盗版的原因,估计也无法到日本立足。但是百度地图之类的产品也没有去日本,有点奇怪,毕竟日本没有因为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外国服务。另一个百度相当成功的产品百度知道,也没有推广到日本,07年的时候,相同的产品百度还是有竞争力的,相关话题也是很精准,原因不明。在用人领域,百度还是肯下资本的,挖来了主管YAhoo日本搜索业务的副总裁担任百度日本总裁,然而这位总裁似乎并没有能够将yahoo日本占据的份额给百度日本带来一部分。Google则选择了与Yahoo合作的方式,Yahoo日本于2010年开始使用Google的搜索结果。附录,大事时间表,很多时候先来一步就是优势,后者除非具有重大突出的竞争力,不然还是被淘汰。就从日本的状况开始写吧。先来看一下百度日本的大事件:2006年12月成立2007年3月推出的搜索服务「Baidu.jp」从日起,百度日文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日,雅虎日本负责所有的搜索产品、主管搜索业务的副总裁井上俊一宣布跳槽百度,随后百度宣布任命其担任百度日本总裁。日,百度被公开指出未经使用者同意将使用者的輸入紀錄會被傳送到中国服务器器,引发日本各界关注(在国外这很严重,在国内则没有太大问题)。相比较之下,Google日语输入法则是在用户登录Google账户的情况下才会同步。2015年3月,百度日本正式停止在日本的搜索业务。2015年4月,关闭一个月之后才被人发现,Tech in Asia 获得百度公司确认,一个月之前百度日本关闭了。Google JP的大事件,国际化比较完善,产品部署都是全球性的,可能少很多,这个列表把我觉得重要的事情列了出来:2001
8 月在日本东京设立了首个海外办事处。雅虎日本2001年至2004年使用谷歌的网络搜索系统2005 2 月Google 地图上线。两个月后,增加了卫星视图和路线功能。2005年5 月个性化首页(即后来的 iGoogle,已于 2013 年 11 月下线)的设计宗旨是让用户利用内容模块个性化自己的
Google 首页。2005年4 月 在美国推出了 Google 地图手机版,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询行车路线和周边信息。首次在欧洲地区面向英国用户发布了
Google 地图。2006 年,发布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版本的
Google 地图,在日本提供服务的时间更晚一些。2008年
8 月开始提供日本和澳大利亚几座城市的街景,这也是Google首次推出北美和欧洲以外地区的街景。2010
年7月28日据AllThingsD报道,SoftBank控股(大概40%)的Yahoo日本网站已经决定用Google替换Yahoo(马上会叫做
Yahoo-Bing)作为其搜索引擎和付费搜索提供商,由于Yahoo只拥有Yahoo日本的少量股票(大概35%)所以无法控制Yahoo日本网站的
这一决定。日 日本
Yahoo 近日收到了日本 Fair Trade Commission(平等交易委员会?)的确认,批准他们在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上使用
Google 的搜索以及广告技术。
雅虎日本目前在日本搜索市场的占有率为56%,谷歌占有约31%的市场份额,而微软的市场份额仅为3%。
实名反对@甄昊元的洗地答案!!!这地洗的……百度满满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满满的不关我事满满的被逼无奈,那我想说,度过了难关后的百度,在中国垄断的百度,是在做些什么呢?我们说众泰现象的时候,觉得它开始抄袭,只要后面别再这么干了就好,可是你看百度在干什么?越来越没有节操的下限!是的,我是说百度是流氓垃圾都是在埋汰真正的流氓垃圾!没钱就可以没有节操么?为什么不学习一下谷歌的盈利方式?难道只要说一句“我不扔掉节操就会丢掉客户”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跪舔莆田系?谁给你的勇气?对,是态度,一家为了钱什么都可以不要的公司就是百度,你看看现在的百度,我想搜索某某公司的官网,输入公司名后搜出来的是什么?都是屎,都是充值的网站,CNM百度,看完了第一页都找不到我要的东西,只要输入和医疗有关的东西一次,就满篇算是莆田系,说到正规医院不宣传,百度作为流量入口门户网站,难道一切都要唯利是图么?还有就是app全家桶,我看你怎么洗,一个app要你三十多个权限,更可恨的是要你提供手机号注册,静默安装全家桶无限联合启动,这是什么?好好的手机都成什么了?对,国内都这样,百度又有苦衷了,呵呵。最后说贴吧,网页版的贴吧你都看不到帖子,全是广告!非得让你安装app,卖血友病后,你看看百度的态度,老大都认为百度没错只是公关没做好,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公司?把贴吧给专业人员管理,个人都被说成会沾染个人利益呢,给专业医院了还能有好?百度做的恶太多了,我们今天骂百度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不是为了骂而骂,而是从一开始就希望它能好,即使现在也仍然希望它能与谷歌抗衡,成为那样的公司。
Now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h.D. from private university and a Ph.D. from public university.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和谷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