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华中理科大学科技大学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培养基地)的学哥学姐? 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防伪工程中心生物特征与多谱信息处理实验室
——生物特征与多谱信息处理实验室
Biometric & Multispectral Anti-counterfeiting Laboratory
2008.09 - 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博连读
2004.09 - 2008.07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获学士学位
1. 本科(), 硕士 (): 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 数学
2. 博士(2010-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导师: 尤新革
2010.9 - present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大连航海大学,通信工程,获学士学位
1. 本科(), 武汉理工大学
—专业: 通信工程
2. 硕士(), 武汉工业学院s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3. 博士(2010-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导师: 尤新革
1. 本科(), 湖北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 工商管理双学士
—专业: 通信工程
2. 硕士(), 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系 信息科技管理 硕士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3. 博士(2010-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导师: 尤新革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数据挖掘
1. 本科(), 武汉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2.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系
—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3. 博士(2012-今),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系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导师: 尤新革
2010.09 - 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7.09 - 2010.07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1. 本科(), 武汉大学, 物理学院
—专业: 物理
2. 硕士(), 武汉大学,软件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3. 软件工程师(), 中原电子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
—导师: 尤新革
2010.09 - 今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7.09 - 2010.07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于1980年,现建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物理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从本科到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国家一级学科。学院设有具有理工医交叉特点的5个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和生物制药。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班;生物技术专业建有生物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班;生物信息学专业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制药专业面向国家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培养人才。同时,学院还与中科院和华大基因公司联合建有贝时璋国际班、华大基因班,并建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建成了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中英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联合实验室、中德马普合作实验室、中法联合实验室、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美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基地,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环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173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53人,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湖北省杰出青年7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稳步推进学分制、导师制及国内外合作办学。学院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校友,有一大批学生在本科期间获得国际、国内大赛的奖项;近几年,已有150余名本科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培养的学生深受学界和业界的欢迎。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始建于1980年,是全国最早获得博士点授予权单位之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02年和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评审中两次名列第5,在2012年学科评审中晋升到第三位。该专业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与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工程原理的科学。BME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交叉学科,是多种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产物。BME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医疗器械行业高端人才的重任。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尤其是医疗设备投入的增大,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相结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光、电、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产业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从2011年起,招收“生物医学工程卓越计划工程师实验班”,按照全新的教育大纲和创新的实验模式培养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领军型人才。
本专业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部、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交叉学科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及交叉学科研究基地。拥有由2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长江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基金委海外基金获得者以及7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系统原理、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生物医学光子学、激光医学工程、显微光学成像、仪器分析、纳米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导论、人工器官概论、病理与检测试剂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医疗器械公司、研究所,医疗器械管理、检测与监管部门,高等学校,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设备科以及相关信息、通讯、计算机等企业等。
生物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并以信息科学和化学工程学科为主要依托,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具有显著的理工医交叉特征,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原理与方法,在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到群落等不同层次上了解生物体的遗传发育、生长繁殖、生理功能,以及生态结构与功能等生命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体的独特性质和能力为人类健康、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社会生产实践服务。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独树一帜,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突出将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与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采用理工医结合、上中下游贯通的培养模式,注重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专门培养具有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工业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研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能够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本专业2012年起招收“生物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培养的启明实验班,按照全新的教学大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命科学前沿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领军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依托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流学科平台,现有教师34人,博士生导师9名,副教授16人。其中,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湖北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4人,拥有生物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湖北省杰出人才3人,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另有双聘院士1人,海内外兼职教授6人。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解剖与生理学、药学基础、药理学、生物统计学;生物化工原理与设备、仪器分析、生物分离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过程工程、代谢生理学;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技术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基于专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专业在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已形成学科优势,并尤为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已有几十项成果实现工业化,产生数十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加显著,并为学生就业开拓了广泛路径。与此同时,本专业非常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突出信息化、完全学分制和导师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逐步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秀学生出国率逐年递增,每年约有60%以上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深造。
生物信息学专业(含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两大主流学科和国际高科技产业的两大核心支柱,其交叉融合产生的生物信息技术专业被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界推荐为21世纪王牌专业,在生物医药研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为适应我国对生物信息复合型专业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并受命于国家教育部,建立了以生物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适合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多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经过多年建设和改革实践,已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中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基地”,并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专业知识体系以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为核心,强化数理和工程基础,采取分段培养,理工、理医交叉渗透,以学生为中心,导师制和实际科研课题为牵引,强化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突出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解剖与生理学、药学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药物分子设计。
毕业生就业去向:本专业优秀学生有50%以上可以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毕业生既能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也能胜任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岗位,就业选择面广。目前,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著名企业已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与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班)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着“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国家对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系统生物科学专业及其重要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生物科学专业设立国家生物科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校29个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生物科学系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积极探索和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基地班学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发展意愿,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多方面选择生命科学各相关专业的课程,并开展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研训练等活动。
主要专业课程: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生物统计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本专业优秀学生有50%以上可以获得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的机会。毕业生既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医院等从事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产业、食品工业、农产品养殖与加工业、环保等企业或部门从事技术、产品开发与管理工作。
生物制药专业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生物制药专业是我院2010年新增设的一个本科专业,面向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横跨生物学与药学两个学科。生物制药专业的特点是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现代制药技术的基本技能,以生物技术药物为主要方向,以纳米药物制剂为专业特色,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工原理与设备、药学基础、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纳米药物、生物药物分析等。
毕业生就业去向:既可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生产、检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更新时间:2013年6月
来自:本院系2013年在江苏招生计划情况为:
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培养基地)
生物医学工程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 (昨 16:10)
& (昨 14:38)
& (12月15日)
& (11月26日)
& (11月21日)
& (11月05日)
& (11月01日)
& (10月08日)
& (09月28日)
& (09月28日)
& (09月28日)
& (09月28日)
& (06月09日)& (06月10日)& (06月11日)& (06月09日)& (06月09日)& (06月11日)& (06月09日)& (06月11日)& (06月10日)& (06月09日)
热门培训课程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炫舞求交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