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技教学网那里跟谁学最好???、

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陈向东:跟谁学能一年吸引30万老师?
  9月22日,北京,2015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
  陈向东来了!从创办跟谁学那天起,外界盛传陈向东“转型”,其实对他而言,“突围”似乎更准确些。
  2014年,43岁,有一个叫陈向东的“90后”,为了一个名为“跟谁学”的教育梦,对自己展开了一场疯狂追杀和自我救赎。
  枪林弹雨,炮声隆隆……仅仅一年,30万老师聚义跟谁学,奏起教育O2O狂想曲!
  地点:北京
  演讲者:陈向东
  日,跟谁学PC测试版上线,到今天刚好一周年。当前注册跟谁学平台的老师接近30万,注册入驻跟谁学的机构是3万家。如果从入驻的老师数量、机构数量来说,跟谁学是全球最大的平台。
  从去年6月创办跟谁学时,我们就把跟谁学定义为O2O找学习服务电商平台,而从去年6月16日开始,我们就确定了愿景是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让教与学更平等、更便捷、更高效,梦想是让每一个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平台上分享成为老师,让每一个需要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平台上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让每一个农村的孩子都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找到他最适合的老师,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最有效的最高效的最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现在又不少人说,陈向东开创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跟谁学做了一个O2O的概念,于是中国的教育O2O火了!有很多人说要做某某垂直领域细分的跟谁学,有人说要做K12领域的跟谁学,有人要做求职领域的跟谁学,有人要做留学领域的跟谁学。确实当下教育O2O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跟谁学从去年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自己在教育行业20多年的深入思考,基于当下移动互联时代给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带来的拷问,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中国的创业时代,更多人的梦想。
  如何看待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很典型的5个关键词,一是移动场景,就是随时随地;二是去中间化,也就是通过我们手机的应用,折射生活方式,展现与外部的沟通,通过手机做到连接;三是信息直达,任何一个人只要关注到一个微信公众号,或下载一个跟谁学的APP,都能让很多信息直达本人;四是失控,今天不是一个所谓的老板和员工的时代,今天是一个所谓的老板要为你的员工去服务,你要付出更多,去实现更多人的梦想的时代。所以这个失控本身,就是所谓的官僚、层级都不复存在,而存在的是个体真正的强大;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即梦即所得,每个人所梦想的,实际上就是你所得到的,只要你敢于出发。一个真正的想去为别人做点事情的人,只要敢于出发,你都能够得到你所追求梦想这件事情背后所带来的回报。
  我们在去年6月16日在创办跟谁学的时候定下了一个天大的梦想:到日,跟谁学的平台上如果能注册5万老师,我觉得我们就太伟大了!但没想到的是,到今天的9月22号,有30万老师能够入驻跟谁学的平台。一年前的时候,这是梦想,一年后,我们收获梦想。我们是何德何能,能够有30万老师,我们是何德何能,得到30万老师信任;何德何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数百万家长用户使用跟谁学平台;我们是何德何能,能够因为跟谁学,真正影响这个世界。
  所以,我想,移动、去中间化、信息直达、失控、即梦即所得,这5个当下的时代特质,决定了跟谁学的创业,也决定了今天的在线教育的火爆。中国过去一年多的发展,真的是波澜壮阔,特别是教育。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的教育投资40%以上是投在中国,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教育投资30%也是投在中国。这个数据如果是在两年前,全球的教育投资只有5%、6%投向中国,这个换句话就是说在真正的新的一轮的O2O移动教育的创业当中,中国教育行业已走在世界前列。
  发展到现在,不少美国的公司,都在找我们接触,都在找和我们谈可能的合作。我们在这一轮投资当中,真的是因为中国教育的巨大机会,真的是因为中国百姓对学习的无比渴望,真的是中国文化到今天给了个体和中小突变的机会,使得今天教育行业有了无尽可能。有一个搞教育的人拿到投资了,找到我说,陈总,你说现在教育是不是太热了?我说你怎么那么矫情啊,人家给点钱,咱自己就说是不是太火了。人这一辈子赚钱是为什么,做慈善做公益嘛,做慈善做公益当然教育最好嘛!帮助人,成就人,升华人,让每个人的梦想都真正实现,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啊。教育在为中国梦做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在线教育发展的8大趋势
  说到在线教育的时候,我想有这8个发展趋势,但是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跟谁学不仅是在线教育。因为很多人都把跟谁学归入在线教育的类别,我认为是错的。因为跟谁学本质上是连接,是一个帮助个体老师和中小机构成功的第三方平台。我知道外面有很多机构对跟谁学做点评,但是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为我毕竟在教育行业做了20几年,在新东方做了十四五年,三万人的公司。所以我不是随随便便就出发的,既然做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当然一方面我会检讨,跟谁学对外面的沟通还不够;当然另一方面,我会自勉,当别人还不懂你的时候,说明你走在前面,当别人开始怀疑你的时候,说明你走得比较快,当别人议论你的时候,说明你遥遥领先了。只要不停下,能坚持,一定会跑出一片新天地。
  创业是站在未来做今天的决策。未来如果不清晰,意味你做的决策今天的人不完全懂得,别人不懂,才有属于你的机会。
  第一,资本助力融合会越来越多。今天的移动创业、在线创业对于传统创业的区别就是传统教育的边际成本是恒定的,因为恒定所以到达一定规模会不景气,而移动在线教育的边际成本是趋零的,正因为其边际成本趋零,所以要迅速占领用户占领市场,那么资本的力量就无比重要。所以现在要做在线、移动教育的创业,你没有钱,那这个事儿就别做了。就是这个赛道,做在线,做移动,谁能最大化地拿到用户,谁就出来。跟谁学拿到了30万老师,我相信如果有同样的市场第二名来进入到跟谁学的领域,找到跟谁学这30万老师,他花钱的成本至少是我们的5倍;如果有人做我们跟谁学类似的业务,他推广一个APP比如说是5块钱,跟谁学的推广成本可能是他的十分之一;你会发现,规模越大,后面的裂变速度越快。因此,千万别说资本不重要。
  第二,跨界在线创业者会越来越多。今天的玩家不是你熟悉的那些人,而是你不知道玩的到底是谁。真正的跨界,力量超越想象。
  第三,整合收购会越来越多。因为资本在在线教育里面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资本驱动的整合就会成为常态。所以到了今年年底的时候,以前拿到几百万人民币的那些公司,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会倒下,他们后续拿投资会特别的难。
  第四,O2O教育会越来越多。教育是民生之基,每个家庭都会与教育相关,所以在O2O方面的教育创业,后续当中会有更大发展。
  第五,开放合作、相互借力会越来越多。我们所说的粘合,不同的板块之间的结合,包括线上和线下结合,等等。
  第六,政府驱动的移动产品会越来越多。根据我们中国政治、中国政府的作用,由政府驱动的移动产品会越来越多。
  第七,纯粹移动APP产品会越来越多。
  第八,针对细分场景的刚性需求产品的在线公司会越来越多。在某个细分场景有好的体验,来占领人们的心智地位,这种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跟谁学做的是一个全品类平台,做全品类平台以后做的人会越来越少了,但在垂直细分领域里面会有很多人会进来做。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好的,跟谁学也愿意与他们有更多合作场景。在教育在线领域,先发性的优势会决定后续的红利会超越想象。比如说微信当年做的时候,有很多企业在作,现在微信跑出来了。微博在做的时候,腾讯、搜狐也在做,最后是新浪微博做出来了。
  正在被重新发现、定义和成长
  我们在去年创业时想得很明白,针对的场景就是教育资源不均和效率低下,能不能让教育变得便捷平等高效,能不能提升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费用,最终提升资本的费用,转变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塑造信任的机制,良币驱逐劣币,最终、连接老师、连接学生。所以去年我们在想这个场景的时候,我们就想到跟谁学,跟谁学顾名思义就是跟谁学很重要,很重要跟谁学,你要跟谁学?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义“找,上跟谁学”的逻辑。
  跟谁学有30万老师,会不会鱼龙混杂,凭什么说是?我在大公司,在传统企业工作那么多年,更加深刻理解一个传统企业封闭的自我的不公开的名师评判体系是模棱两可的,而公开的透明的通过信用沉淀通过大数据来挖掘和呈现的老师,才是。我们今天看看90后,看看95后,看看00后,其实他们心目中画像的都是不一样的。谁才能认定呢?是用户!让用户说话,我们在去年6月确定了3个筛选的标准,第一个是通过老师资料、资历的严格认证,第二是通过老师的互动、评价、文章发布、答疑、参加公益,认证,第三个是我们通过线下的团队,通过走访,去界定。通过这样的认定,到10月份的时候,我们就会为30万老师做出一个基本的画像。在跟谁学上,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老师。
  第二是建立了供需之间高度的连接。以前在媒体曝光之后产生顺势的弱连接,而今天跟谁学上,学生、老师、机构之间产生了强连接。现在跟谁学推出学习头条,老师发文章也非常踊跃,老师发现,如果用好跟谁学的学习头条,学生的评价和我的课程、信誉全部累加的话,产生的场景就会更大之大。
  第三是形成了相互信任和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今天通过跟谁学的评价、交易、支付、互动,建立了信任机制,通过大数据,通过云计算,让有更多的收益。通过这个平台拿到几百万的老师不少。很多老师试过许多平台,但是他们对跟谁学如此喜欢,是因为跟谁学真正打造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相互信任的机制。
  第四是逐步对社会有积极价值的改变。之前因为距离、时空、信息、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对需求产生满足,今天通过跟谁学APP,不论距离、时空、信息、能力,都得到一个全面的解决,让教与学更平等更便捷更高效。
  从表象看是跟谁学做了很多APP,其实是做了系统的架构、顶层的设计,而这些系统和架构,在后续发展中会爆发跟谁学为更多用户服务的能力。非常骄傲,跟谁学在推进教育O2O,推进教育平等方面,真的做了很多工作。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
受今年第21号强台风--“杜鹃”外...
今天上午,南翔老街人流如织,伴随传...
崇明县教育局决定暂停使用裕安小学安...
起火时间是在今天下午5点40分左右...
在顾村公园里,白领女孩们身穿传统汉...
9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5日圆满结束对...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跟谁学”陈向东:我为什么42岁离开新东方?
我跟俞敏洪说,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要是能做得好,绝对是不同于新东方的另一种成功。
文 | 沈凌莉
今年1月,我从新东方执行总裁的职位上离职,6月,创办了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
在新东方工作14年多,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义为职业经理人,我觉得我每天都在创业,觉得每天都在和团队一起做一番足够伟大的事情。尽管在外界看来,这个公司不是我创办的,大多会认为我是职业经理人。
我以前也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新东方。记得1999年我去新东方面试,俞敏洪问为什么来新东方,我说,你一开始就是一个老师,但最后能做得这么好,所以我觉得新东方应该会成为我的一份事业。
但男人一般到了40岁左右会有一个困惑期,有时候不知道哪一句话就会触动你。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你看到很多人创业做得很好,你就会问自己要不要创业。我在新东方做得位置很高了,要是找不到不一样的让我更加兴奋的事,这个是让我很恐惧的。最后选择创业还是梦想驱动。俞敏洪问我:&陈向东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你还会想到要离开?&我说:&当年你离开北大,也是被一种梦想驱动的。&
2012年年底我去哈佛学习,教授讲到一句话:&在你我的心中都有五样东西,分别是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他把勇气说了两次。当我们要挑战更高的高度、帮助更多的人的时候,关键是有没有勇气去做。
这个教授以前是美国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他把这个公司从10亿美金做到了600亿美金。57岁时他决定辞职到哈佛教书,我就问他后悔吗,他说今天看来后悔离开得太晚了。作为职业经理人,你可以65岁时离开,也可以45岁时离开。65岁时离开别人会说你老了,但是45岁时离开就还有无限的可能。听了这话,我是真的睡不着了。
2013年3月,我又去哈佛学习领导力课程。那次的领导力模型检测显示,我已经不适合自己当时的位置了。因为在一个大机构里,协同、协调的角色要更多一些,而创新、推动相对会少一点,但我的内心是想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快速地推动一件事,做一件风口趋势下不同的事。可是,破坏性创新往往来自企业外部,而不是企业内部。
以前我就想过,未来我要创业,肯定不能完全去复制一个新东方,因为新东方做得足够优秀,即使再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也永远超越不了它。所以和俞敏洪彻夜长谈的时候,我说我希望能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要是能做得好,绝对应该是不同于新东方的另一类成功。
&跟谁学&是教育领域的&好大夫&
教育领域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老师。我在教育行业打拼20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我17岁参加工作到了铁门一中,这是当时整个新安县非常好的中学。到了那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校长几乎天天跑教育局要好老师,他在师资上花了很多功夫,还亲自给两个班讲数学课,为的就是要做出榜样。一年之后,我们学校在县里面能排第一了,县城里的领导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
后来我在新东方工作了十四五年,见证了老师的数量从一两百位增加到17000多位。大家谈到新东方,更多的还是谈到新东方名师的故事。
所以我想,优秀的机构、学校是因为优秀的老师而吸引人。但是目前任何一家搜索网站都几乎只能搜到机构。到任何一家机构,都很难充分看到老师的行为。同时,现在大城市越来越拥堵,家长需要先跑到机构去听课,听课不满意再退费,这个过程其实很令人困扰。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人坐在家里就能够迅速地找到和了解老师,会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未来的培训业有五个趋势。
第一,个体自由教师或者是教师工作室会越来越多。在台湾、韩国会看到很多名师组建自己的工作室,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教学。
第二,小而美的专业服务机构会越来越多。机构不大,就专职做某一块,做到极致。像一些舞蹈机构,或者托福、雅思培训机构,现在已经有很多。
第三,服务于社区的细分领域的机构越来越多。
第四,题库类、工具类、资源类等提供内容的机构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内容都会趋近于免费。
第五,现在移动互联网会把线下线上结合起来,但核心还是靠线下,特别是面对K12的群体。这样的线下机构也会越来越多。于是,服务中小机构的平台就成为一种刚需。
很多人说&跟谁学&是老师的一个电商平台,其实它不是淘宝,也不是天猫。因为淘宝上面卖的都是标准化的商品,包括&淘宝同学&,都是标准化的视频,而&跟谁学&提供的是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匹配。所以,可以把它理解成教育场景里的&好大夫&,是在做一个平台,不自己做内容,而是让老师来入驻,实现共赢。
我们授课的方式分成线下授课和线上授课两类。线上授课的工具技术全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有核心技术,全部用自己的平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跟谁学陈向东:创业一定要拿到好钱--百度百家
跟谁学陈向东:创业一定要拿到好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Extreme很荣幸6月5号晚上受朋友邀请加入超级CEO空间的微信交流群跟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老师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从当初为什么出来创业,到公司的小伙伴组成,股权怎么分配,到公司的精彩融资故事,满满的干货分享。
口述:陈向东(跟谁学创始人)
主持人:超级CEO空间主持人
文字整理:傅杰彬
陈向东人物介绍:
1999年进入新东方至2010年,陈向东老师从教师到校长、到副总裁、到高级副总裁一路走来,混到了新东方的集团执行总裁,协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老师负责集团的全面管理工作。2014年陈向东老师毅然辞职并创办跟谁学。截至目前,跟谁学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连接老师和学生的O2O平台。除了新东方和跟谁学的工作履历,陈老师还广受社会褒奖,2013年12月当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教育杰出贡献人物”;2014年12月当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领袖”奖项。
Extreme很荣幸6月5号晚上受朋友邀请加入超级CEO空间的微信交流群跟陈向东陈老师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从当初为什么出来创业,到公司的小伙伴组成,股权怎么分配,到公司的精彩融资故事,满满的干货分享。Extreme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整理完成陈老师的分享,对话中的文字基本忠于老师的口述,朋友们可以在文中感受陈老师的魅力。
关心或者对跟谁学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分享或者收藏起来好好学习。本文由傅杰彬整理,首发微信公众号Extreme,转载请与公众号Extreme(微信号:ExtremeShare)联系。想要陈老师现场语音文件的关注Extreme公众号并回复“陈向东”即可收到语音文件下载链接。
现场对话内容如下:
各位微信好友大家好,我是跟谁学的陈向东,非常高兴能够今天晚上在这样的空间和大家聊天对话,然后我们的主持人给我布置了些题目,我会去按照他所说的问题顺序和大家做分享沟通和交流。
了解过陈老师您是八十年代在地方大学接受的高等教育,九十年代是一边工作,一边接受成人在职教育,2000年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来又去哈佛大学读了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可以说您是一直在不间断的学习的,所以我想问您认为一个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最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哪些方面对创业的影响最大?
创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人说创业是重新活了一次,还有人说创业就是一场冒险,有人说创业是一场游戏,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创业是每个人生命中非常非常宝贵的一段程序的价值的累计,我觉得对于创业者而言,在整个创业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不外乎是你的决心、你的勇气、你的果敢、你的敢于出发。
接下来我想问陈老师,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好奇,您之前在新东方集团已经坐到了执行总裁的位置了,可以说已经走上人生的巅峰了,又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离开这个位子出来创业的?创业一年来,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如果说你决定去创业的话,往往肯定是要做一件新的事情,做一件不同于你之前做的事情,或者说做的是一个真正变革的事情。我们经常会说破坏性创新往往会发生在一个企业的外部,而不是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而一个个体,如果是去创业的话,这种创新的动力某种意义说有可能是外部的一种真正的刺激或诱惑,而并非仅仅来自他自己的内心想去做一个事情。在很多的层面上,所谓的破坏性创新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容易变成容易,把不简单变成简单。那么,当你去创新做一件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我想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和颠覆首先应该是颠覆自己,把自己给颠覆掉。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去颠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所以我想如果你想去颠覆自我去创业的话,首先就是要认识自己,如果你认识到自己说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你的强项在哪儿,你的短板在哪儿,那我想你去创业真正去做这件事儿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会去做什么,你就知道你去找什么样的人,你就知道你应该去和大家保持什么样的沟通,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我想把所有这些解决好,才能够真正出发啊。所以当你们问我说创业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可能说是三点吧,第一点是你要有勇气、果敢地敢于出发,第二点是一定要认识自己,特别是认知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在什么地方,当然第三个就是你要学习!你要学习!要学习!
好的,谢谢陈老师!我们都知道您现在做的是在线教育,其实在线教育之前是有人尝试过的,也拿到融资了,如龚海燕创办的梯子网和91外教,但最终都失败了,您为何还会选择在这行业创业,是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经历还是其它原因呢?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一直梦想到大城市,到了大城市之后一直梦想着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真正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的时候呢肯定希望有更好的更大的职位的提升,我是在200来人的时候进的新东方,后来在新东方做过校长,做过副总裁,做过高级副总裁,那到2010年的时候做执行总裁来负责整个集团的工作,我的Tomoison(音译)说你的自信、经验、商业直觉和人脉以及你的领导力,某种意义上说很多部分都是在新东方那边积淀而形成的,所以你会发现你的的生命当中很多地方是与新东方相关密切的。
只不过当你所在的这家公司和你的小伙伴们一块儿去成长的时候,你有时候会有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实际上是关于你本人的,尽管我自己工作那么多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是在创业,每天都是在干着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每天都觉得是在突破自我,但是在公众的心目当中或者说在某些成功的人心目当中,他们可能会把你定义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说可能把你定义为一个并非是真正的创业者,所以有时候你会自我进行对话说如果这辈子不做一次没有任何依靠的创业,如果这辈子你没有敢于放下而重新出发,如果这辈子就享受着你已经得到的荣誉而不敢去果敢地放掉的话,那你的内心会不会后悔啊。
最后自我对话的结果是有一天肯定会后悔的,所以才会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也非常痛苦的决定,所以这种痛苦可能只能你自己身置其中,你才能够真正地懂得,这种痛苦可能只有你自己经历到那样的十几年的奋斗,那种兄弟情谊,那样的公司的成长,那么多的朋友,你才会真正的懂得,或者说可能你真正的出发,然后你看到周边的很多人陌生的或者说是质疑的眼光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懂得。
所以为什么要从一个位置上走下来,因为迟早有一天你是需要从位置上走下来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一个位置上永远的待下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每家企业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大概进是需要智慧的,但是退更加需要智慧的,或者说进是需要勇气的,但是退更是需要勇气,所以我们经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退一步柳暗花明,或者退一步基本上就能够改写你的历史,我觉得其实所有的退就如同收回去的一个拳头,而真正出力的时候才能够更加有力量,更加有份量,所以我就出发啦,和大家今天看到的一样,开始了创业。
创业有人成功了,并不一定你自己就会成功,创业有人失败了,并不一定你自己会失败,当你真正创业的时候,你所想象的肯定是你要成功,或者说你所想象的是在过一种不同的人生,因此你会去沉醉其中,因此你会全力以赴,因此你会Aoyun(音译)所以不要看某某某他失败了,就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更不要看到说某某某好像是大腕,他失败了,因此你就不敢出发,其实你永远是相信自己的内心,你要出发,我准备好了,你能找到最好的人,你就能够进入了,龚海燕能够跨界到教育创业,应该是非常非常敬佩的,尽管她自己创业失败了,但是给了我们很多这些可能跨界的创业者更多的思考。
那大家都知道我自己作了20多年的教育,我1988年17岁从师范毕业就开始教书,在教育行业混了或者说真正做了20多年啊,所以我对教育行业的理解应该说比起很多跨界的人会好得多得多吧,所以你知道今天跟谁学做的事情是在帮助用户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让教育学更平等、更便捷、更高效、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能够跟谁学的平台上成为老师,让需要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跟谁学的平台上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从而能够让跟谁学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在进行整个跟谁学的创业当中,我们首先要定位说跟谁学是一家科技公司,同时跟谁学又是一家教育公司,是一家通过科技来改变教育的公司,所以很多人他们可能会说跟谁学就是一个网站,,很多时候我会纠正他们说不,其实跟谁学是一个移动产品,我们目前有跟谁学的学生版本app,有跟谁学的老师版本的app,还有跟谁学的机构版本的app,后期还有很多很多场景,所以如果对跟谁学做一个全面的解读的话,我们经常会说跟谁学是一个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
那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就是,跟谁学是一个“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这里面有四个关键词组。第一个是020找好老师,里面有4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onlinetoonline,线上找的老师,线上完成教学过程,里面有四种形式,你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可以是单课、也可以是其他的场景;第二个就是online2offline,线上找的老师,线下完成教学过程;第三个offline2online,线下找的老师,线上完成教学过程;第四个是olinetoofflineto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混合完成教学过程。那么第二个关键词组是学习服务,也就是与教育相关。第三个关键词组是“电商”,也就是从选择老师到这个课中到完成评价到后续的个性化定制是与电商相关的。最后第四个关键词组是平台,也就是第三方平台,以帮助个体老师和中小机构成功的第三方平台。
所以你会发现跟谁学的四个关键词组的定义内涵也就说明跟谁学需要的是四类人才,第一类人才是IT人才,第二类人才是教育人才,第三类人才是电商人才,第四类人才是平台人才,所以我们在构架做这件事儿的时候,进行跟谁学的创业的时候,其实我们想地比较明白,我们做的是教育相关的事儿,同时要通过科技来改变教育的事儿,所以首先是教育通过科技来改变。
那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懂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你真心是通过技术,而不懂教育的话,你可能就不着边际吧,就比方说有个大力士,他特别的有力量,他的拳法特别准,但是他压根就不知道他的拳头要打往什么样的方向,或者他就不知道发力发到什么地方的时候,那可能就完蛋了啊。所以呢,我觉得懂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这里也提醒说如果你们想要做教育方面的创业,要做在线教育方面的创业,如果你是IT高手,或者说你是跨界的话,一定要找个特别懂教育的人搭档,进行跨界组合,我觉得应该是靠谱的,才会靠谱,才有可能会有成功。
其实在您的创业团队中,除了宋欲晓宋总跟您一样,来自新东方外,张怀亭张总、罗斌罗总来自百度;李钢江李总前后被微软、英特尔、谷歌、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委以重任;苏伟苏总前后创办过易趣数学、名师网。可以说他们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超级精英,想要他们的公司数不胜数,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跟您一起来创业呢?
刚才你提问的问题当中就是说到很多人物或者很多人才,我们跟谁学不说什么总,我们都是直呼其名的,我自己是被他们叫做Larry,你说为什么和他们会选择一块儿创业,因为宋欲晓02年的时候和我一块儿在武汉打拼,那时候就算是一种创业吧,后来因为工作的汇报关系,好多年他已经没有和我有过非常直接的交道,并且他是老父亲90岁,他已经离开新东方回家照看老人,在那种情况之下呢,我想就是很偶然的一个因素,我决定说我要来做这件事儿。来决定做这件事儿的时候呢,那我就会找朋友帮忙嘛,我们都知道总裁你会认识很多做总裁的,那你就会找到圈里的朋友说有件事儿还不错呀,有没有很好的人才推荐啊,所以,很快大家就组合起来了。我是从苏伟到怀亭到罗斌到钢江,然后到宋欲晓,很快大家就组合起来了,我觉得我非常地幸运能够在那个点上遇到这么好的人,我觉得我也非常地幸运我们这些人能够很快地相互彼此地信任,当然我也非常地幸运我们大家一块儿能够真的把这当成一份事业当成一个梦想。
你们知道我们中间很多人他们每年能拿到几百万,在这儿基本上每个月拿1万块钱的工资。而拿着一万块钱的工资,还是要经常被罚款,经常要给员工发红包,所以他们在做这件事儿的时候,至少从当下来看,他们不纯粹是为了钱呀,肯定是为了大家共同做事,要把它做成的这份决心,这份勇气,这样的担当,以及对追随我们一块儿去打拼的小伙伴们一个真正的榜样作用,所以在这里我也特别想借这个场合说,其实,如果你懂得感恩,如果你懂得去欣赏,然后你足够地幸运的话,实际上你会能够有很多很多机遇让你去产生和创造奇迹。
那在创业之初你们几位是如何分工的,股权又是如何分配的呢?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创业公司的团队建设应该注意哪些点?股权又该如何分配呢?
那我们跟谁学最初是6位联合创始人,我们的分工也非常简单,一个人是负责产品,一个人负责技术,一个人负责的是落地运营,一个人负责财务税务法务,一个人是负责的是市场合作,那我呢就是负责整体战略和团队打造。那在整个股权的分配当中,你肯定是要预留一个相当大的比例给未来的员工,那其他的就在六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了,这中间我觉得每家公司都不太一样,但是你要根据进来的时间和他的贡献等等各个方面来综合判定,这中间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一般情况下我觉得这是要靠大家。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是几个好朋友一块儿创业,而水平都差不多的话,那么在整个股权的分配当中就相对会比较尴尬,而在你自己创业当中每个人根据你出的钱,和你整个中间的资历以及整个架构中间的贡献,可能会大家商量出一个相对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应该有一个相对占比较大的股份的股东,有利于后续整个公司的变化和调整,这点我觉得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的团队最后崩掉了,要么是大家觉得利益分赃不均呀,就是股权分配不公平。第二个是中间很多人没有定规则,在后续的时候大家在整个的很多方面上就发生碰撞和冲突,最后也就会出问题啦,你想我们有个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我自己本人是不拿钱的,这样我去确定其他几位的工资的时候就相对会容易点,比方说他们拿8千块、1万块应该就算非常非常高了,因为我本身不拿钱嘛,我觉得这种规矩反正非常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老大要真正地做榜样,第三个很多团队的真正的崩盘是中间某些人的能力跟不上不匹配,这事情怎么样调整怎么去引进人才我觉得不好讲明白的,毕竟需要去身体力行,去实践。
跟谁学创办于去年六月份,今年三月份就拿到A轮融资了,而且是5000万美金,当时是你们自己去接触资本市场的,还是投资方主动找到你们的?可以分享下你们的融资历程吗?
准确的说跟谁学是在去年的12月份就确定了2.5亿美金的估值,我们第一笔钱是在去年的12月份到位的,同时我们是136位员工,他们自发地认购了公司900多万美金的公司的股票,其实在做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个最好的团队,然后第二件事就是我们要做出最好的产品,当然第三件事就是我们要做出最好的品牌,跟谁学在整个创办初期我们在招募吸引最好的人才、在做最好的产品和做最好的品牌方面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那非常的自然啊,如果你的团队非常的好、你的产品非常地好、然后品牌也被外面不断地认知的时候,你是不需要去找资本的,很多资本都会找你了,我们知道今天是真的特别幸运,今天真的是一个创业时代,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有行动有团队、大量的资本都会找到你,都会真正地堵着你,就像百度的李彦宏曾经说过现在的VC就包围了百度的大楼,在百度周边的咖啡馆都是VC在和各种各样的百度的技术在谈话,我觉得这个方面说的是对的,就是今天确实我们的创业者非常兴奋,如果你真的靠谱可被信赖,如果你真正能做出一款体验非常好的产品,如果你真的能够有达到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和不错的品牌的话,其实资本会去找你的,所以我们基本上还是资本找我们的一个过程,我们拿的钱都是资本到我们的办公室谈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跟谁学的融资不是那么典型,因为毕竟坦白说我本人有那么多年的职场的声誉,同时我们团队那边确实成员也非常靠谱,再加上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做出那么好的产品,我想这所有一切才使得跟谁学能受到资本的热捧,这中间有个小小的故事啊,领通、我们的高榕资本他们到公司做DD调查(DueDiligence:尽职调查),调查之后他们得出的结论说他们做过70多家公司的DD调查,发现跟谁学的团队是最好的,没有之一,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到最后资本愿意去投资跟谁学或者给跟谁学比较高的估值的根本原因。
刚才您有提到,你们A轮融到的5000万美金中,4100万是高榕资本等投的,剩下900万其实是由跟谁学团队的136位员工以每股2美金的价格认购的,为什么当时会采用这样的融资方式呢?
当跟谁学确定了2.5亿美金的估值之后呢,我们就向部分核心员工沟通交流了融资的基本的情况,但是沟通之后我们的核心骨干员工就找到我说,希望能够认购公司的股票,我们就为了让员工能够少冒点风险,你都知道进入跟谁学的很多早期的员工都是降薪来到跟谁学的,那我们就说现在确实很贵啊,资本认购的价格是一股2美金,但是员工就说以后会更贵啊,最后我们就要求说是3天之内做决策,10天之内钱必须打到公司的账上才算是认购公司的股票。
那没想到的就是3天之后就有100多人要认购公司的股票,我看后就非常紧张啊,我就召集了所有的跟谁学的小伙伴们的会议,告诉大家说我从来不保证跟谁学这件事能够成功,我只保证我本人会全力以赴,动员大家尽量地不要再购买公司的股票,结果发现这场动员会议开得很糟糕啊,因为动员会议之后很多员工要求增加购买公司股票的数量,我们就要求说增加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减少,并且是10天之内必须把钱打到公司,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136位员工认购了900多万美金,我相信如果把时间拉长的话,可能认购的金额会更高。我想说的就是表现上讲是136位员工认购了公司的股票,实质上是我们的136位员工对公司所做的事儿的极度的认可,表现上讲是大家出了900万美金,背后实质上是我们多了136位老板,136位股东、136位主人,我觉得表现上讲是我们很多员工对公司充满信心,我觉得本质上是跟谁学的文化的最大的成功。
现在可以说是互联网创业的大潮,特别是O2O方向,陈老师对选择在这方向创业的朋友有什么忠告吗?
现在的O2O确实是非常地热,我的理解是所谓的O2O是把线上和线下完美地融合,特别是利用移动这样的特点来做的一个创业,我们会看到当下的移动创业有一个随时在线、然后无缝连接、碎片化、个性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等等,这些本质的特点我觉得都使得移动创业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加简单,那么在O2O方面的创业,我想既然是O2O嘛,必然是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线上是需要互联网经验的,线下是需要有运营的实体改造这样的行业的经验,我想是把最好的人给匹配起来,找到两方面的人才把他组合才可能会更好,才可能会成功。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我发几个跟谁学的链接,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儿,大家可以看下,然后我再继续往下来回答这个问题。
(1)创想家:陈向东的布局
/guide/nlayout?id=193
(2)“跟谁学”1.6亿学习助学金疯狂背后的产品逻辑
/ntes/special/0034073A/wechat_article.html?docid=ARC7BJTE00294IJT&spst=0&spss=newsapp&spsf=wx&spsw=1
(3)互联网+教育,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
/ad/news/003.html
(4)跟谁学贴1.6亿人民币吸用户陈向东谈在线教育变化
http://3g./t/n
(5)视频:跟谁学产品与品牌发布会精简版
/v_show/id_XOTM1OTI1MzUy.html
我特别希望各位好友能够认真地看看我给大家发的这些东西,我觉得你们可能会更加清晰地知道跟谁学是怎么做的,在做什么样的事儿,跟谁学是去年6月16号创办的,然后我们在去年9月22号推出了PC测试版,在11月份的时候完整推出了App版本,截至到目前我们有后台15万老师的入驻,然后大概有近1万家机构也入住了跟谁学的平台,那么用户很早就已经达到了几百万,我想这个背后我觉得特别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我们的很多用户的增长是自增长,特别是老师的入驻啊、机构的入驻啊,现在很多老师和机构都是纷纷要求来入驻我们的平台的。
滴滴,快滴在开始的时候,是通过不断的补贴乘客,补贴司机这种疯狂烧钱的模式来吸引用户的,外卖O2O市场也是这样。跟谁学目前的用户数早已突破百万,陈老师能说下你们快速获取用户的方法吗?今天看到消息说你们也准备拿出1.6亿来补贴用户,是不是现在做垂直O2O都避不开补贴用户来抢占市场这一条路?
那大家会问说为什么大家会去喜欢这个平台,会希望入驻这个平台,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觉得一定要在产品上下大的功夫,一定要在产品体验上下大的功夫,一定要在理解整个用户的痛点上下大的功夫,其实入驻跟谁学平台的很多老师他们都去入驻过试过很多其他的平台,但到最后他们真正用了跟谁学这个平台后发现跟谁学这个平台确实好用,并且招生的数量整个影响力确实大,我想这才是最后胜出的根本啊,跟谁学做的相对是一个全品类,所以也是蛮容易的事情了。
这一次跟谁学为了去迎接我们的1周年,打造一个属于跟谁学的节日,打造一个人人乐用的学习平台的节日,我们定在了6月16号也就是我们成立一周年的那个日子,把616定义为我们的学习狂欢节,那么这一次跟随学联合了这些入驻平台的老师和机构我们一块儿给用户发优惠券,给用户补贴,给用户优惠,为了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学习者更好地去发现优质的机构、更好地发现优质的课程,更好地发现优质的老师、更好的发现自己更好的学习方案,从而能够去提升。
我们都知道现在做一个大的平台是非常烧钱的,跟谁学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更加懂得烧钱对于目前行业中间的意义,所以你说的是对的,这个补贴必然是存在的,并且这确实是资本助推的一个工作。
如同我在很多的场合所讲的,就是你做最好的产品、做最好的品牌、用最好的人才,但是一定要拿到最多的钱,如果拿不到最多的钱,也就是吆喝吆喝,到了最后的时候你是跑不到终点的,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如果你要做的是O2O的创业的话,记住,除了你的产品要做好,团队要搭建好之外,一定要拿钱!一定要尽快拿钱!一定要尽快拿到多的钱!当然尽快拿到好钱!
相信您肯定知道决胜网,他们在你们完成A轮融资前后也已经完成B轮融资,而且投资方之一还是您的老东家—新东方集团,决胜网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您认为你们跟决胜网的模式有区别吗?
跟谁学是一个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那我们是从找老师入手,单边切入来解决整个教与学及解决方案,当然除了在跟谁学的平台上找到最好的老师,同时找到最好的课程,也能够找到更好的机构,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的平台做得都非常地好,我也非常地骄傲能够在这个时代能够和做得好的产品一块地往前奔跑,更好地来满足于我们的用户,但是我必须说的是跟谁学和我们目前大家讲的所谓的和我们类似的产品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第一个,跟谁学是一个移动产品,我知道不少的产品他们还是PC产品;第二个,跟谁学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入驻了十五万的老师,据我所知,这个数量应该是市场第二名的10倍或者20倍,包括我们的整个的成交金额,我记得有一个第三方他们统计调查说可能我们是市场第二名的20倍,我觉得有点夸张了,但我觉得我们要领先于市场第二名10倍我觉得应该是没问题的;第三个是表现上大家能看到的跟谁学的产品,我觉得跟谁学最厉害的地方是在这些产品背后我们有十几个系统,这些系统的顶级人员的优势会超越大家的想象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就是现在有些产品他们可能是小米加步枪,那我们觉得我们背后就是真正的核武器啊。
当然这是我自己这么来想,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团队加油和鼓劲,因为我对其他的一些产品我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我不敢下定论啊,我们自己内部的鼓励或者对外宣传说我们跟谁学要做出最好的产品,那当然跟谁学也会继续地努力,当然我们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吧,所以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个建议,如果你觉得说某某某产品和跟谁学有什么差异呢,我觉得事实胜于雄辩,你可以去体验一下,其实你会发现这些产品之间会有很大很大很大的差异的。
最后想补充一个问题,今天有位朋友想问陈老师,您觉得跟谁学上面的名师获得海量学生资源后,会不会有跳出去的可能,假如发生的话,您会怎么应对这种现象呢?
跟随学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当你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的时候,其实用户是不会离开你的,我们做过很多的测试啊,就是有的用户可能入驻了我们的平台,但是就没有花费心思、没有真正地去把自己的页面优化和美化,没有积极地参与和用户的互动,最后拿到的商业机会就比较少,凡是配合得非常好的的老师,他们不仅赚到了很多的钱,并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跟谁学是一个第三方平台,可以帮助机构和老师打造你的品牌,做你的品牌的背书,同时帮助你优化管理,帮助你去记录所有的痕迹,同时能够真真正正地提升你的管理效率,我相信如果真正做到这些的话,很多机构还是舍不得离开你的。
同时我们都知道,就是当一个老师或者机构他的订单越多、评价越多、他的评价越好,那么他的排序就会更靠前,他就会得到更多的商业机会,所以我们现在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些机构刷单,然后会不会有些假的交易,这永远是一场战争啦,Anyway,你不要去怕任何问题,你需要的是不断地追寻其中的商业规律,不断地去打磨你的的产品,做出最好的体验,最后让别人离不开,那我想可能就会成功了。
接下来是现场问答环节,现场听众很热情问了很多问题,我精选了几个问题以飨读者:
陈老师,你好,我也是来自河南新乡农村的创业者,现在在巴厘岛创业,今天还听了海外硅谷朋友的在线教育的分享,你是怎么看美国的在线教育的发展呢?你比较关注海外哪个公司呢?
今天的很多创业,我们和美国相比,其实中国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了,特别是这一轮的移动互联的创业,我们知道在工业革命时代的时候,美国是遥遥领先于中国的,但是在移动互联创业的时候,中国人没有包袱嘛,弯道超车,所以在这一轮的O2O创业当中,中国就瑶瑶领先啊,所以包括在教育的创业当中,特别是中国人口的红利,城市的红利等等都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我们也有关注到国外的一些公司也在研究跟谁学的模式,也在进行优化和演绎,我觉得是特别特别骄傲的事情,对于国外的那些在线的公司我有关注,但是没有很特别的去关心的,其实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聚焦于自己的用户的痛点,然后打磨!打磨!打磨!做最后的产品就行了。
老师您好,我没有互联网专业知识,但我擅长市场,可以在互联网+里创业么!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知识,擅长市场的话,其实你需要找两类人和你搭伙儿,第一类是找到一个真正懂互联网产品的人,第二个懂互联网技术的人再加上你的市场,然后再找找其他的像运营啊等等就可以组一个团队,开始出发了。注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懂得所有的一切,重要的是你要找到那些可以和你互补的、能够相互依赖的、能够背靠背的一个团队来打赢一场战争。
怎么抓住用户,利用pr资源还是普通的地推?
抓住用户我觉得是两个要并重的,一方面确实初期是需要有地推的,另外一方面也确实是需要有PR的资源的,其实我觉得你会发现跟谁学现在的媒体关注特别多嘛,我觉得媒体关注特别多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跟谁学做出一个相对不错的产品,其实很多老师在外面说你的好话,在为你鼓吹,我觉得这点非常地重要,所以一定要让用户说你的好,然后用户去告知用户,最后就会有更好的情况出现,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要特别地提醒大家就是其实不要关注外在的东西,一定要关注内在,而所谓的内在就是找到最好的人,做出最好的产品,最后做出最好的用户体验,然后真正去聆听用户的声音,然后不断地快速迭代,最后就能够真正地成功。
陈老师分享到此结束!本文由傅杰彬整理,首发微信公众号Extreme,转载请与公众号Extreme(微信号:ExtremeShare)联系。想要陈老师现场语音文件的关注Extreme公众号并回复“陈向东”即可收到语音文件下载链接。
Extreme(微信号:ExtremeShare)、主题为“互联网+”、专注于分享、互联网新鲜事、创业话题、大咖讲话、以及各种八卦
个人微信号:Gamblerfu
阅读:220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3万
阅读:11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苹果系统最新的漏洞就让苹果iOS系统安全的口碑有些尴尬,黑客甚...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创业者孙凌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牌技教学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