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倍多几(少几)的小学数学教学难点重难点

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考,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倍”。2.掌握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一填。4个6可以说成6的(&)倍。&3个5可以说成5的(&)倍。5个8可以说成(&)的(&)倍。&7个9可以说成(&)的(&)倍。2.同学表现的真棒,下面就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二、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1.练习一第6题。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1)已知谁是谁的几倍?相当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解答?(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练习一第7题。(1)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里要求用除法计算,打算提哪类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鸡只数是鸭的几倍?&鸡只数是鹅的几倍?鸭只数是鹅的几倍?让学生列式解答。3.练习一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导。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4.巩固加深。(1)出示练习一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清楚是如何想的。(3)观察下:书包比文具盒贵32元,这32元相当文具盒的几倍?&&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考: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吗?(这里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师适当渗透“差倍”的概念。)三、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一第10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么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分钟大约打了多少个字?(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2.练习一第11题。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转载]《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
泰安市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教材二年级下册104页“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贝壳吗?你们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漂亮的贝壳制作成工艺品同样精美。看,这是什么?(出示用贝壳加工的工艺品)
生:大公鸡,憨态可掬的小猪,可爱的刺猬……
师:这里面还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
二、分析解决“几倍多几”的问题。
(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
生2: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板书:小刺猬 42个贝壳
大刺猬& 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谁再来把信息说一说呢?
生: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板书)
师:还有其它的问题吗?
师:把信息和问题再来说一说。
生: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
(二)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1、探索整理的方法。
师:这道题有这么多的信息,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再次把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让大家很容易的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画圆圈。
生:用纸条摆一摆。
生:画线段图。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看谁整理的既简单又清楚,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表示的意思?
生整理信息。
2、交流汇报,体现多样化。
3、优化方法,规范线段图的画法。
师:大家看,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喜欢画线段的那种。因为看起来很简单,而且我们很容易就看明白了。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一种,那咱们就把他整理信息的方法记在黑板上。
师:先画谁?
生:小刺猬用的42个贝壳。用一条短的线段表示出来。
师:接下来该画大刺猬了。从哪里开始画呢?
生:在小刺猬的下面,起点要和小刺猬对齐。
师:是啊,要左端对齐。
生:画一段和小刺猬一样长的,表示小刺猬的1倍。接着画,总共画出这样的6段,意思是小刺猬的6倍。
生:再画出比小刺猬的6倍多出的18个。
师:那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指的是哪一段呢?
生:从起点到终点。(上台指一指)
师:大家能看明白吗?好,我们就用大括号表示大刺猬用的贝壳数,加上问号。像这样用线段整理信息的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为“线段图”。同学们真不简单,想出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说一说,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4、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师: 现在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吧?好,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谁来说说你的算法?
生1:42&6=252(个) 252+18=270(个)
生2:42&6+18=252+18=270(个)
师(板书):看到这两种做法,你发现了不同的地方?
生:第一个是分步,第二个是综合算式。
师:以后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可以写脱式。
师:这两种做法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生1:得数都一样。
生2:都是先算乘法。
生3:都是先算42&6。
师:42&6表示什么?
生:小刺猬的6倍。(上台指一指,在线段图的的那一段)
5、回顾解题步骤。
师:现在回想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1:先读题,找到了信息,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生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
生3:接着我们用了画图的方法来整理信息。
生4:列算式,解决问题。
师: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掂球比赛”
&&&&&&&&&&&&&&&&&&&&&&&&&&&&&&&&&
师:谁来说一说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张雨掂了30个,王乐掂的个数比张雨的2倍多7个。王乐掂了多少个?
师:会解决吗?做在练习本上。
三、分析解决“几倍少几”的问题。
(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轻轻地打开贝壳,带给我们惊喜的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人们把珍珠加工,做成手链和项链,让爱美的女士更是爱不释手。瞧,漂亮吧?
在这里,你又发现了哪些信息呢?
生:做一条手链用20颗珍珠。项链用的珍珠数比手链的3倍少9颗。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做一条项链用多少颗珍珠?
师:谁再来完整的把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二)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整理信息?
生:线段图。
师:想一想,如果用线段图来整理信息的话,先画谁呢?
生:先画手链用20颗珍珠。
(课件演示)
生:再画项链用的珍珠数。
师:该怎样画呢?
生:画出3段和手链一样长的,表示手链的3倍。
师:是这样么?(演示)接下来该怎样表示比手链的3倍少9颗呢?
生:再去掉一小段。
师:(课件:擦去一小段)现在可以了吗?
师:那,谁来说一说项链用的珍珠数是线段图中的哪一段呢?
生:(上台指一指)用大括号表示问题,做一条项链用多少颗珍珠?
师:谁来说说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做一条手链用20颗珍珠。项链用的珍珠数比手链的3倍少9颗。做一条项链用多少颗珍珠?
(三)解决问题。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吧?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板演。
生1:20&3=60(颗) 60-9=51(颗)
生2:20&3-9=60-9=51(颗)
四、对比“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问题。
师:对比一下,“项链手链用珍珠”的问题与“做小刺猬和大刺猬用贝壳”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是“几倍多几”,另一个是“几倍少几”。
师:是啊,项链用的珍珠数比手链的3倍少9颗,实际就是我们今天来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补充课题)
生: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再求多几或者少几的数。
2、算一算。
师:上课前,同学们问到老师的年龄问题,现在就告诉大家,想知道吗?
师:老师的年龄和你的年龄有联系。老师的年龄比8岁的4倍小1岁,比9岁的3倍大4岁。想一想,算一算,老师今年多大了?
生1:8&4-1=32-1=31(岁)
生2:9&3+4=27+4=31(岁)
五、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再求多几或者少几的数。
生:画线段图。
师:画线段图的确是一种分析数量关系的好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教后反思:
1.注重学生整体把握信息,有利于更好的分析数量关系。
如果学生每人找一条信息,就开始提问题的话,不利于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更好地把握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因此,我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信息。一开始,先引导学生找出信息,老师把相关信息板书之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把信息说一说,然后学生根据完整的信息再提问题,提出问题后,又要求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又能充分认识到问题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分析数量关系做好了准备。
2.从“多样化”到“最优化”。
在整理信息这一阶段,学生用了画小棒、圆圈、长方形、线段等多种方法来表示信息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也正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8、9岁儿童)的图像认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分析每一种的优点和不足,再让学生说说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画线段图的简洁明了。
3.注重解题思路,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学生把信息问题完整地说完之后,老师提出“有没有好办法,把这些信息问题进行整理,让大家很容易地看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逐渐渗透检验的意识。在学生列式解决以后,又对算式进行了反馈,对比两种做法,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及时地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接着画图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决。
4.两种类型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
把“几倍多几”和“几倍少几”的两个问题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而有所变化的就是“几倍多几”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加上多的部分;“几倍少几”则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减去少的部分。不仅让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