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人有这张头像原图的原图?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 推荐去你百度贴吧 QQ头像发给贴、
大家还关注一张更有魔性的图片 这张照片中究竟有几个女孩?
[导读]还记得之前蓝黑白金裙子么,一条裙子颜色让网友吵疯了。最近国外摄影师在社交网上分享了这一张更有魔性的图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竟然引发了网友的争吵。其核心点是,图片里到底有几个女孩?
还记得之前蓝黑白金裙子么,一条裙子颜色让网友吵疯了。最近国外摄影师在社交网上分享了这一张更有魔性的图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竟然引发了网友的争吵。其核心点是,图片里到底有几个女孩?
就是这张图&&
照片中有好几位身穿同样衣服的女孩,看起来正常却又有点不对劲,让网友困惑的是,这画面中到底有几位女孩。
每个女孩都穿着一套深灰色的套装,彼此面对面,看起来有异却又无违和感。
蒂齐阿纳分享了这张照片,并写道:&一样,又不一样(Same but different)。&,引起网友疯狂猜想,镜子在哪个位置,画面中又该是多少女孩。
下面放大了再看看&&
有人说是两个,有人说是四个,有人说十二个,还有人说过十三个&&你觉得到底是几个?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评论:
@四方雀_巧:四个,注意看胳膊上的线。
@小玩闹:两个是哲学问题,四个是科学问题,十二个是数学问题,十三个是眼神问题。
@德泵全:挂钩都是镜子里的,俩人,两边都有镜子就是这个效果。
@巴拉吧啦千金:说是四个还嘲讽两个的是智力有问题吗?首先手上的手链看不见,是因为遮住了。你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你能从镜子里看到你下面的手吗?还有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墙上有三条线,数一下从哪里开始反过来了不就行了吗?
报道称,蒂齐阿纳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来营造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要知道照片中有多少女孩,就必须先找到镜子的位置,但镜子到底在哪,很多网友表示很难猜。
最后摄影师亲自为网友解答&&
其实画面中只有两位女孩&&
你答对了吗?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谭静]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有木有人有这张头像的原图~~?_百度知道图片:一张有趣的照片
给小菩药的照片
<font STYLE="FonT-FAMiLY: 幼圆; FonT-siZe: 22px" COLOR="#FF年张导演来鞍山宣传新片《幸福生活》
1995年吕良伟和徐克导演来宣传新片《东方列车大劫案》
1996年六一儿童节,进京跟随采访遇到静一丹和女儿,粉裙子为中国少年报总编芦勤
《东方列车大劫案》的女主角
导演广春兰也来鞍山搞电影《真心》首发式
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朝闻天下》有我的镜头
昨晚,我和二姐到北京展览馆剧场看《第十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闭幕演出,因怕堵车,便提前来到剧场。
当时剧场只有一些中国民族大学的学生,他们穿着56个民族的服装在互相照像,坐在我们前排的是这所大学念研究生班的研究生小姑娘。不一会儿,我们便相互熟悉起来,在一起拍照。
&&&&这时,一个小伙子来到我们面前也和我们闲聊了起来,最后,小伙子说他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的赵继哲记者,还说演出结束后要采访我。我以为是随便说说,没想到演出结束后,他真的把扛摄像机的记者找来,和他一起对我进行采访。
方才,在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看到了自己的形象,这条新闻刚刚结束,我单位的老总就来电话,问我怎么上了《朝闻天下》?其实,一大早7:00,鞍钢党校校长说刚刚在《朝闻天下》栏目中看到我,便发来短信告知。其实电视台还采访了二姐,但没播。二姐因此埋怨我让她穿错了衣服。其实,我这个大红裙子也让我更显茁壮。
我坐在生活的外面
1962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和弟弟的合影
  那天,当月亮娘娘在欣赏她薄雾般缥缈的辉光时,我却同诸多的下岗人一样,在不安宁的夜里睁着双眼。
  那天是日,上午我还在鞍钢电修厂采访一位青年典型,下午已是下岗队伍中的一员了。
  那些日子,尽管我硬将自己的心装饰得堂皇、富丽,可腮边上的泪痕仍逃不过那些斜视而轻蔑的眼神。生活中的闪电与黑夜,剥失了一个人的雅量,只留下贴身的卑微在呵护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卓越的记录:
  望着床上那一摞由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颁发的获奖证书和一堆曾发表的诸多作品,我徘徊在自信的边缘。
  其实,我就是改革的“产物”——从工人岗位一下子提拔到编辑部的一名记者。与此同时,编辑部有6位采编人员被精简下岗。
  在欢迎我的晚宴上,部主任说我是突破6项规定破格被录用的:没有文凭、工人职称、年龄大,还是女同志,又是在减员的情况下……还有一条我记不清了。
  而我这次被简下岗是因为我没有文凭。
  没有文凭不等于没有知识,没有文凭更不等于没有工作能力呀!从调入编辑部我就是工作主力,每月的稿费也是在前几名……
  诸多的疑问没人给我解答,只能用悄悄流下的泪水来洗刷心中的不平。
  年愈不惑的我,离婚在独身宿舍住了十年。多么美好的十年啊!十年中唯一属于我的天地却是身下这张不到2平米的木板床。多少个日日夜夜,这张木板床既是我的书桌,又是我的课堂。我在这里自学了中文的整个课程。伏在这张床上我写下多少篇文章,画过多少张版样,木板床是最清楚不过了。冬天,宿舍四壁漏风,我全副武装还要裹上毛毯;夏天,蚊子像微型轰炸机,我只能躲到蚊帐里写呀,画呀……
  琢磨不尽的费思量,像心底卸不尽的重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沮丧中仍有精神在:
  1997年元月24日,前国家总理李鹏同夫人来鞍山走访特困户,一种本能的新闻意识让我马上行动起来。我找到了其中一位在鞍山化纺厂工作的老工人。这位师傅收入不高,爱人还生病,可家里两个儿子都先后考上大学。
  那是下着大雪的隆冬,我从市区往返化纺厂和他们大西街的家,他家的四口人我都做了详细的采访。路滑,车挤,回宿舍晚了都吃不上饭。有时公共汽车都没有了,只能打车回来。宿舍的冬夜好冷、好静,我伏在床上,只有我写字的声音。在唰唰的字里行间,下岗的一系列烦恼都悄悄的溜走了。
  三天后,我把这篇三千字的专访寄到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陈云题写刊头的《中国火炬》杂志社。不长时间,作品便作为头题发表了。
  写完这篇稿子,我突然顿悟了,我不是凌越了我的痛苦吗?   我不再将头埋在被子里哭泣,而是逍遥自在地顶着我这颗被赋予智慧和高傲的头,坦然地走在喧嚣的马路上。
  这之后,我又在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青年一代》、《解放日报》、《中国冶金报》及一些杂志上发表文章。稿费和约稿涵陆续飞到我手中,不啻是给我飞来了希望。尤其是重庆《现代足球》杂志社主办的有奖征文,我荣获了唯一的一等奖。《现代足球》杂志社的编辑还附信夸我说:看得出来,你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实践……《青年一代》杂志社的编辑鼓励我说:千万不要放下手中的笔,本事在自己身上,谁也拿不去。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是啊!生命需要一种神圣的肯定,生活更是靠情绪来帮助的。这之前,我还到北京电视台《文化潮》栏目应聘,他们可不看你文凭年龄什么的,只用作品说话。我写了两期的画面串联词,因这边的工作问题又不得不回来了。然而,我的自信却积攒得越来越多了。
  如今,我已有两份职业,都是我喜欢又符合我的专长的,除此之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特邀稿子,每天既紧张又充实。
  一位哲人说得好:生活像一块用幸福和痛苦编织的毯子,经线为幸福,纬线为痛苦。没有经线或没有纬线都不能称其为毯子;没有幸福和痛苦也不叫生活。我便是在幸福和痛苦的交织中,生命得以提纯!
  人生中会遇到数不尽的痛苦和烦恼,面对它们的重围,你不要惊慌,先把它们归到一块丢到口袋里,然后全身心地找到一种你能驾驭得了的事儿投入进去。你可能不知道,在你的思想和感觉的背后有一个大的主宰,那就是你自己。也许你从来没发现过自己,这些信心和勇气灌注于内心深处,会渐渐变成你的美德和欢乐。
  挺起你的胸膛,把担当一切的精神重荷都背负起来,不论是遇上荒漠和困苦,你都疾驰而去,前面那道七彩霞光在为你架起幸福之桥。
  亲爱的朋友,千万不要低估了你自己,拼搏中不光有失败,还有欢乐,而且还有许多你没发现的智慧和勇气,它们都属于你。一个有创力、有意志、有价值的“自我”在等待着你。
  我了解你们,惆怅和迷茫让你走不多远,去勇敢地拥抱生命所给予你的一切经历,那是你的财富啊!
  让我们坐到生活的外面,这样,你会清楚地看到,旧辙方迷,新的田野又在前面奇妙地展开……
在网络绣造的暮年青春
早早就退休回家了,回家后的日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仿佛皱纹都松开了。
虽然退休了,但我的退休生活仍丰盈饱满。攒够了钱就到“大城市”去旅游,钱不够的时候就可以到千山去玩啦!尤其在新浪建立自己的博客以后,我在网络绣造的暮年青春几乎传遍大江南北,还传到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澳门……
我把去外地旅游的照片修饰之后,发到博客上,再写上心情的故事,便受到许多博友的回应,他们的赞美和鼓励,让我从心里往外的愉悦,同时,我也在别人的博客里开心着他们的开心,流淌过他们的眼泪。
从一开始的网络交往,又转变到聚到一起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和博友们几次去爬北京的野长城,在布满星星的夜晚,一起测量月亮和山峰的高度,还品味着山那边漂来醉人的芳香;我们到延庆吃豆腐宴和不重样的当地小吃;去年秋天,我和他们又一起沿着鸭绿江走走停停,沿江的无限风光和快乐最后都再现在我的博客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这群从一开始不到十个人的团体,最后发展到近百人;队伍的成员从1986年出生到1949年出生,有科研人员、有画家、有教师、有新闻人、有医生、有商人、有……大家就是头一次见面也没有陌生感,因为我们在博客里互相都熟悉得像亲人一般。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位曾患小儿麻痹的残疾人,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西藏;更有一位和我同龄的上海女人7次徒步走西藏。
虽然我的资金有限,没有走得太远,但我在博友们的博客里几乎和他们一起走遍了世界:
我在洛桑丹曲的博客里和他游历了马尔代夫;我在西沙王哥的博客里和他走过了非洲;我在莫尼卡的博客里领略了温哥华;我在雨霏的博客里同她一起在安第斯山脉飞翔……
他们在我的博客里见证了家乡的钢铁脊梁和柔美的千山风光,我也从他们不同城市的风景里读到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尤其是和我一样退休在家的人的幸福生活。
至今为止,我在博客上发表了456篇文章,博客访问10万余人次,被新浪推荐博文2篇,发照片2500余幅。
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声音像小河一样的哗哗流淌,时间也这样流淌着,并流淌着我的快乐。手指在动,脑筋在转,这正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所需要的呀!
通过写博文,我的文学修养在不断提高,摄影也越来越能找到主题和角度了。
虽然和博友们不长见面,但却感觉他们就在我的身边,一直和我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让我长了见识,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智慧和善良。有想不开的难心事,我写出来,他们会开解我、有高兴的事,他们也和我一起笑个不停。最主要的是,和他们在一起绣造了我精神的芳香和慧灵,找到了暮年不容易找到的青春!
&——写在开博二周年的日子里
    那天,在普陀山若大的海湾,只有我一个旅人。阳光很烈,沙滩很烫,我光着脚丫在享受着这份静谧,也在享受着这份孤独。
   人们几乎都围在我身后的南海观音身边烧香磕头:人们几乎都簇拥在普济寺,同这里的和尚在讨平安和幸福。
  这两个地方我也去拜了,但我什么都没求,因为我知道,世上太多的东西不是你自己能掌握的,我也知道,观音能给你的东西其实早就给你了。我更知道幸福是游移不定的,观音没让它永驻你身边;我也知道世上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幸福和金钱不会永远离你最近。所以,我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给我的热情和浪花奔来的问候。
  从1987年离婚的11月到现在的11月,二十多年来始终都是我一个人在赶路。一个人的路走得不很平坦,有时非常艰难,而且恐惧也时常意若情牵地呵护着我。
  宿舍那十年,我总害怕下班时打不到喝的开水和冬天灌水袋的热水,也总害怕赶不上食堂的那口难以下咽的热乎饭菜,但最最害怕的还是早年人们对离婚女人的种种非议。
  刚住上报社分的两家一厨的一楼后,窗外有一点点响动都让我心惊肉跳,还有对面屋住的那个可怕的老头。住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几乎不敢上厕所,家里的尿盆都坐坏了好几个……
&  当然,只有读书的时候,只有因为时间无法打发读书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也不觉得孤独了。因为,书中的莎士比亚、罗素、尼采,还有屈原、李白等人让我永远不会窘迫,我能感受到贝多芬的耳朵和毕加索的眼睛就足以了。书上的字和我一见如故,而且非常亲切,因此,我眼前的世界变得富丽了,我自己也变得富有了。我借鉴了这些大师的尊严和自在,骄傲快乐地生活着。
  我拍摄的一个小小的图片很可能是领悟了大师们的艺术造诣;我写的一篇短短的文章,很可能是穿越千年,铺垫着历史的底蕴而来。
  我曾欣羡有老公宵偎昼傍的姐妹们开始羡慕我了。她们说,她们的人生,也就是一般人的人生,而我的人生节奏都被古往今来的大师们营养过,理顺过了。
  也许是经历过人生太多的浮沉和无奈,所以我懂得了怎样享受孤独和快乐了。
  前几天去报社复印《金石榴》报,车间里曾经是我的小师傅见到我说:当年你离开车间后,我们都说,邵姐走了我们太没意思了,大家就爱听你脆生生的笑;当年在电视台的《钢都周报》时,我们到海边去游玩,总编(现已是广电局的副局长)就说:到哪儿玩带着邵姐最有意思……
  几乎所有见到我的人都说:你怎么总是乐呵呵的?没有烦心事噢!
  唉!我又不是神仙,我哪能没有烦心事呢!但总体来说,我还是很会开解自己的。
  也曾是淡淡月光洒在脸上的时候,映射到脸上闪烁的清泪;也曾经自己用水泥砌卫生间门坎时,甩在墙壁上的无奈……
  家里的灯坏了,也是我自己摞上凳子去接线,下来时总后怕摔下来爬到门外喊救命的模样。有人说:花钱到街上找个人不就修理了嘛!可我不敢随便找人修啊!曾经因为家里的热水器出现故障找厂家来修,可那个修理工见我一个人在家便有了不好的举动。多亏我假装给“老公”打电话才把他吓跑。
  昨天,冒雪和宋S去乔S家里玩,三个人嘻嘻哈哈聊了一天。当年不经意积累的友谊,啥时拣起来感觉都那么鲜活;从前在一起的快乐一捞一大把。
  就是在我住宿舍最艰难的时候,都在报社工作的宋S和乔S实实在在地帮助过我。那时生活并不富裕的宋S经常用饭盒给我带包子饺子还有酱牛肉;我从三舍搬到十三舍还有从十三舍搬到二姐家的旧房子等,都是乔S开车来帮忙……
  面对生活中这些真诚实在的朋友,总让我感激不尽。孤独的日子因为有她们垫底才让我从容不迫。
  眼瞅着我开博2周年的日子就要临近了。去年我写了一篇《种心情》来作纪念,今年,我就用这篇《感谢孤独》来纪念它吧!
  眼前这些博友妙笔生花,智慧真诚,在他们的博客里填补了许多我不知道的故事和知识。这都得感谢孤独呀!因为孤独才开始看书,因为孤独才开始写作,因为孤独才四处流浪,因为孤独才建博客,因为孤独才认识博友,因为孤独……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写给我亲密的爱人
你什么时候退休呢?真的想你快些退休,然后来到我们小城,一起把孤单的日子合起来过。我家有一张木头的双层铺,你可以睡在上边或是下边,我会把床铺得厚厚的,软软的,暖暖的。如果我住在上铺,可能会有一根被微风掠过的白发不经意地掉到你的脸上……
当然,另一间房子里还有一张沙发床,是曲美的,也非常舒服。两个孤单的人可以把两间房子都暖和起来。若不然,我每天孤零零的,只有身下的褥子才有体温。
原谅我这次没准备好就来迎接你,因为我不知道才大你3岁!
其实,我什么都不奢求,只是想让你吃我亲手做的干净可口的饭菜,只是想让你亲自看我包的三鲜馅的饺子。我会把大虾的虾线剔除,会把韭菜的两头用剪子剪掉。拌出的饺子馅有韭菜的绿,有瘦肉的红,有鸡蛋的黄,有大虾的粉。我喜欢在氤氲中看到你吃得狼吞虎咽,嘴边还会粘上一叶韭菜……
不知为什么,这次看到你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尤其是见到你的睡衣早已洗不出亮色,因为平时没有人照顾你的生活,而你的工作又是那么的忙碌和辛苦。
我只想看着你不再憔悴,不再忧郁。我想让你的肤色有红晕在里边,想让你的面容充满光泽,更想让你的胸大肌更加发达,然后,我们一起去爬千山。
这里的千山其实是999座,人们都叫它千朵莲花山。这999座莲花山用我们的双脚来丈量,如果每天爬一座,还要爬999天呢!可能我们没爬完就爬不动了。那也没关系,我可以用中文给你讲故事,讲中国的民间传说。当然,我还会瞎编呢!我编故事一定也非常动听……
其实,我多想做一位每天早晨帮你熬汤的女人,晚上,你会躺在我的臂弯里熟睡。
你不想趁我还那么充满活力,趁我的身体还富有弹性,趁我还那么想念你……
一个温馨的家庭不在于用多少金钱来搭建,只在于包含了多少爱。
如今,我每天拥着爱的悲伤在思念你。你可以不接受,但请你可以让我倾诉……好吗?&
我跳着踩错步子的探戈
  亲爱的:
  当你从哈尔滨回来之后,约我去晋商博物馆的车上,你看到乘务员负责任地为我找座位而让我一脸窘态时,下车后你认真地对我说:等我再来时,一定要把头发染成白色……
  这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句话不是任何男人都能说出来的。当时我感动得眼里盈着泪傻笑得更加发窘,说不出一句话,却突兀地来了个探戈的甩头动作。
  当年在舞会上,我最喜欢跳探戈了。喜欢它顿挫强烈的断奏,喜欢它舞步的华丽高雅、喜欢它热烈狂放且变化无穷。踢腿、跳跃、旋转,真的令人眼花缭乱。旋律时而激越奔放,时而如泣如诉,或嫉世愤俗,或感时伤怀。
  清楚的记得在《闻香识女人》的电影里,男主人公跳探戈时曾说过一句台词:探戈无所谓错步,它不像人生,而是通往个性之路……    我保存着父亲留下的遗传基因,早早就是满头白发,当然可以染成黑色或是什么颜色,但那哪还有我的个性的影子呢?
  在过去独孤人生中,我每天跳着踩错步子的探戈,在逼仄的人生路上起舞。不断忍受着意想不到的挫伤,不断谦卑地退让,才能得到一块小小的安静平和的天地。难道这不是个性在支撑着吗?如今,我在这里每天度过安静又冗长的一天又一天,真的希望会有些什么东西在苏醒。
  和你独处的两天和一个半天,真的有些东西苏醒了吗?
  其实,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的内心是那么的平静,平静的就像一湖死水,那是一种被悲观磨洗之后才有的一种平静。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东西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只能是在苍凉映衬下的淡定。
  “等我再来时,一定要把头发染成白色……”想你用和男主角阿尔·帕西诺一样深的双眸说这句话时,这句结实,有质感的一句话让我生出多少模糊的愿望;你说等你退休后会来我的小城帮我包饺子。我知道,你的中文表达能力还是很差,出游时有英文介绍的你都是看英文。但你这两句接不到一起的汉语却改变了深秋的的温度,并且无孔不入,让我这颠沛流离的情感找到了载体——从前没有爱情,但有大把时间孤独的女人有了倾诉的对相。
  心灵是一本奇怪的账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阅历记载在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都是一种收入更别说你这带有温度的话了。
  我明明知道,你说的时候可能是无心的,但对于一个情感上一无所有的人来说,便生化出感动和温情。
  我不会打扰你,因为,这些自作多情的情书我不会发给你的。
  昨晚,我穿着曳地长裙伴着探戈舞曲,在肃杀的秋夜里独舞,裙裾在夜风里翻飞。在生命的舞台上,我仍跳着落幕的探戈,并且不怕踩错步子,因为这是一条通往个性之路……
在世俗的沼泽
为自己铺一块木板
下乡在赵圈河苇场的时候,农场宣传队解散后,我还跟着不是一个学校的连队去离青年点老远老远的地方参加围海造田大汇战。
那段日子,也许是我这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围海造田的时候,总会遇到一块块的沼泽地,每每都是脚出来了,靴子还陷在泥里拔也拔不出来,只好让男生帮着挖出来……
中午,食堂送饭的担子来了,可我们却过不去那几米远的沼泽地。尽管是用咸水煮的大米饭,尽管不用放盐的汤里只有几叶小舟一样的韭菜末,但食欲仍敲击着胃壁啪啪作响,眼瞅着饭撂那儿晾着,就是吃不到嘴里。
后来,我便从食堂的灶坑旁找到一块木板,上工时就随身带着,再路过沼泽时,便给自己铺块木板小心淌过。
离婚后,世俗的沼泽也出现在我面前,而且是好大好大一片。
&&&&当时办离婚手续的时候因为总和班长请假,一位肚子像草包的男八婆直咬班长的耳朵……在我身后,只听班长笑着回敬他说:你要想离婚我也准你假!
车间三姑六婆式的人物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就像找到金元宝一样兴奋,因为我在报社离婚尚属首例,她们无视别人的尊严,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并想把这种效果渲染到极致且还要营造出无与伦比、荡气回肠的震撼。多亏从上海来的车间主任富有人情味,她能在1987年的秋天,力挽狂澜,降住了车间因我离婚而升级的瑟瑟秋风。
尤其是刚搬到宿舍的时候,一位和我年龄相仿、长着一张革命造反派的脸的管理员的好一顿盘查:她不屑的眼神、撇曳的嘴角、上下嘴唇啧啧啧的碰撞声,仿佛是在嚼冰,听着让人后背麻冷麻冷的。&
管理员把我分到一位变态的女人房间。这位污陷化纺厂厂长强奸她的“美媚”,长得那副尊容真是搞不懂究竟是谁强奸了谁。因为她是“工伤”,所以她总也不上班。那时我上夜班,白天休息时,她不是拽那个能发出鬼叫的破抽屉,就是拉我起来和她下跳棋……如果她不在房间,就会听到她在走廊和别人打骂时的狂妄声。那段时间,我的西装和毛衣的腋下被她剪的全是小口子,袜子和拖鞋也不能幸免。多亏我遇到了一位在生活管理处工作的朋友,她帮我换到了陌里宿舍。当时,这个无耻的女人因有生活管理处一个老头子给她做后盾,所以谁都不敢扼杀她的无耻。终于,她的无耻有了因果,一年后,她又缠上一个什么人,被人勒死。
在陌里宿舍同样遇到各式各样没人疼的女人,她们的焦虑会因为看电视、打热水、吃食堂而爆发战争。说女人精神上的近视,更为恰当,她们直觉的理解能力只喜欢在鸡毛蒜皮上大作文章;当然,宿舍的热闹之处还夹杂着我们的笑声和钥匙锁到屋子后此起彼落的砸门声,宿舍住有几百号人,弄丢了钥匙的人每天都发生耶……
&&&&我每天的乐趣都是在书本里,再就是看电影。我还在宿舍附近找到了一个秋千,秋千上的木板不啻是我在这片沼泽里找到的另一块木板。
如今,改革开放都几十年了,离婚早已成为现代人的趋势,不像当初我离婚时“身价百倍”而引起报社的轰动。现在的人们对离婚熟视无睹,哪还有心情管这种闲事。先富裕起来的伟大人物让一些钱包里面空荡荡的人急红了眼。医疗、教育首先大刀阔斧地挥舞起来,这些领域的一些人无视良心的呵啧,在金钱面前失去了本真和尊严,银子的诱惑力就像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的铁石心肠。
物欲的沼泽也横亘在你眼前,我又给自己铺了一块木板。因为有过去丰厚的经历垫底,所以,后来的都是我的好日子。我每天惬意地徜徉在博友的思绪里。
春天来了,不知是音乐的旋律悄悄地牵动着春风,还是春风的手轻轻地抚弄着五线谱。我每天简单、轻松、快乐地过活,为的是在欲望的沼泽再为自己铺一块木板……
(给编导看的照片)
门帘裹在身上,头巾变成裙子
这是前年在北京首都展览馆门前等着看演出。
几天前我一个人去紫竹花园去“得瑟”!&
这是参加同志儿子的婚礼后,回家自己开始自拍。
这张照片是选自《在家憋屈型图片展》的博文里
博友们说一点都没看出来我憋屈
&这是去年春天和有竹去千山玩,她替我拍的。
平时我总一个人背着吊床带上食品,躺在这里看书
这是在千山的一线天入口处
我和儿子去看巨幕电影&
这是前几天和博友们去“海棠花溪”&
我在紫竹院的角落&
去年冬天在千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像原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