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怎么样教育出版社数学编辑待遇怎么样,研究生好进吗?

2015山东临沂教师数学教育和初等教育招聘数哪个多今年我是山东理科生考了470应该选哪个专业好_百度知道自由编辑工资待遇 - 真人分享工资待遇 - 职业圈
人分享 / 154人浏览过
真人分享(自由)
自由 - 编辑工资详情(哈尔滨,2013年)
此信息由圈友于2013年01月分享,其分享的是2013年的经验及资料
工资待遇(编辑) 基本工资:
加班工资:
津贴补助: 绩效工资: 年终奖:
自由 - 编辑工资待遇(哈尔滨,2013年)
上班时间(编辑) 能否准时下班: 周六周日是否加班: 每年带薪年假: 每周工作天数:
保险及福利(编辑) 社会保险(5险): 是否有公积金: 福利补贴: 工作满意度(编辑) 工作环境/氛围好吗?: 工作压力大吗?: 公司管理怎么样?: 在公司能否学到东西?:
分享时间:2013年01月
还需查看更多信息?
看过此页面者还看过以下薪酬:
职位名 城市 公司名 学校 专业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市联合大学
哈尔滨 新浪黑龙江家居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武汉江汉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bowei网络
广州 广州机械研究院
哈尔滨 云普互联
哈尔滨香坊 大飒飒的
长沙 湖南传世经典传媒有限公司
哈尔滨 自由
最新工资调查山东教育 出版社待遇,工资如何啊?研究生学历,居里边工作人员说年薪能到20万,这是不是真的啊?现在正是_百度知道也就是今年的,山东出版集团、山东教育出版社从数学天地那一页开始
819绵绵艹猪B
hasdf的风格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回忆在山东教育社做数学编辑(日)
回忆在山东教育社做数学编辑
(一)事情的缘起
1976年夏天,我从滨海城市大连,调回家乡济南。在新组建的济南第58中学担任高中物理教师。我来以前是《大连日报》的优秀通讯员,在报到的材料中,有一份优秀通讯员材料。当时的教导主任王文远,报到后,顺便说到我业余时间可以给报社写点报道,宣传一下新学校。济南58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明湖东门,南北历山街东侧,背靠东湖。学校不大,只有一栋四层的拐角楼,连操场都没有。但由于是一个新组建单位,而且在老东门有一座新建宿舍楼,这在当时是很有吸引力的。新来的教师中有不少能人好手,也算得上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在我离开58中到教育厅山东教育社之后,紧接着就一批教师先后调到济南一中,山东省实验中学和济南教育学院,就是证据。我是物理教师,写文章自有语文教师去办。所以,开始我不太敢造次。用济南人的话说,不敢露“青头”。过了一段时间,王文远主任碰到我,又提到写报道的事,加上我好长时间不写稿,有点“手痒”,再是新学校确有不少东西值得报道。于是先后给《济南日报》《大众日报》写了几篇消息,都给刊登了。学校很高兴,让我继续写。同时,我还不断给《中国少年报》《我们爱科学》《地理知识》等外地报刊写些科学小品之类,都刊出了。渐渐地,市教育局宣传组注意到我。当时负责宣传组的是朱文兴、李玉玺同志,朱文兴后来调到中共济南市委政策研究室,继而当上了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校长。李玉玺后来当上了市教育局局长、书记。朱文兴召集过几次教育局系统的新闻报道会,我都参加了。在58中期间,我还给《山东教育》杂志写过文章。前后发表过几篇,有报道58中的,也有其他方面的。1977年冬天,我写了一篇《论“三中心”》的文章,大约有五千多字,寄到《山东教育》编辑部,这篇文章是围绕“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展开讨论和评论。文章寄出后,没见刊出,慢慢我也把这件事淡忘了。
大约是次年初夏时光,学校三楼办公室招呼我,说有我的电话,让我赶快上楼去接。电话是山东教育社打来的,要我到教育社去一趟。当时山东教育社在花园庄历山路西侧的省教研室楼上。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
“梁思成式”五脊大屋顶青砖楼,在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神采奕奕、有点清瘦、个头高高的年轻人接待了我。后来得知,他就是山东教育社的鞠庆友副主任,当时的编辑部主任叫崔景洲,没有见到。鞠主任对我如约到来表示欢迎,并说我给《山东教育》写的文章他都看了,不错。随后详细问起我个人及家庭的情况。他一边问,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问的很仔细,我一一详细回答。最后说,欢迎以后常到编辑部来。这次谈话之后,便没有下文。我继续在58中教物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写的那篇《论“三中心”》的文章,分管山东教育社的袁驼副厅长看到了,觉得写得不错。当时山东教育社人手非常紧张,正想方设法往里调人。袁厅长让山东教育社领导了解一下,《论“三中心”》这篇文章作者的情况,看能不能调进来。这就是那次电话和鞠主任找我谈话的背景。大概鞠主任将我的情况汇报后,鉴于我父亲有政治历史问题。在1978年初,文化大革命刚过,狠抓阶级斗争的弦还蹦的很紧的背景下,像我这样的政治条件,到教育厅机关下属的负责教育宣传工作的山东教育社,显然是不合适的。我猜想这大概就是鞠主任那次谈话后没有下文的原因吧。
后来事情有了变化。1980年春,我被聘为《山东教育》杂志社的特约编辑,由吴基元美编把一份精制聘书送到58中,亲手交给了我。交代给我的任务是协助审阅、编辑物理、地理方面的稿件。每期稿件由吴基元编辑把要编的稿件送到58中。我编好后,送到位于青年东路1号的教育厅山东教育社。这时教育社已经从花园庄搬进省文教大院的教育厅。1981年春,我正式调入山东教育社担任编辑。当时算上我编辑部共有13人,主任吕可英,副主任鞠庆友、苏启颖,下设编务、后勤两个办公室。美编吴继元在办公室办公,兼管后勤;摄影是由后勤组的王积众兼任;董良军负责收发及文件保管。编务下设教育组、文科组、理科组。教育组有邵小武、孙其鲁;文科组有谭秀东、周长秋;理科组有王恩大、王希明。我被分到教育组并临时兼管图书资料室。几乎与我同时,又从济宁四中调来罗素华到文科组;从临沂文化馆调来车天德管美工、划版。人员增加到15人。
调入山东教育社后,有两件事对我客观上有所帮助。一是,刚刚报到,北京《地理知识》杂志,刊登了我写的《大明湖的变迁》一文。该杂志是国内地理方面的权威杂志,历史悠久,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不少编辑部同事看了这篇文章。在该杂志发表文章,对我写作能力是一个肯定;另一件事是1981年夏天,我刚到编辑部不久,接到《中国少年报》的邀请函,邀我作为重点作者到安徽黄山参加该报的重点作者会。向吕可英主任请假,他看了邀请函,又看了我一眼,说:“好事,去吧!”这在客观上,对我也是帮了一个忙。在安徽,我不仅游览了壮美的黄山,还结识了著名科普作家叶至善,他是老作家叶圣陶(叶绍钧)的儿子,少年报编辑叶小沫的父亲,以及《地理知识》杂志社的总编辑郑平和许多国内知名人士。这种机会在普通中学是不多的。
几个月后,吕主任找我谈话,要我到理科组担任数学编辑。当时刊物的服务对象,除教育组适当兼顾中学外,学科全部面向小学,中学教学方面的内容一概不涉及。这样做的理由有二:一是,小学教师人多面广,比较而言更需要指导帮助;二是,版面有限,学科太多,如果中学的内容也刊登,那么分到每一个学科的页码太少。每个学科都有点,势必形成蜻蜓点水,撒芝麻盐,反映的内容不深不透。舍弃中学教学的内容,集中页码,解决小学的问题。整体效果可能更好些。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刊物定位在学科版面向小学。当时我提出,小学数学我从来没有教过。吕主任说,你总还是教理科的,比起学文科的编数学稿子要强吧。在我之前,是由文科组的谭秀东或周长秋负责编数学方面的稿件。在我去之前,经苏启颖副主任推荐,从济南市历下区教研室借调来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品一,编数学稿件。在我到编辑部以前,就退回去了。我想了想,没再说什么,答应了。吕主任最后说:我希望你三到五年内,能成为数学教学方面的专家。我说,如何能在三到五年内能够称职,不辱使命,我就心满意足了。其实,当时我心里在想:放心好了,我绝不会做个混饭吃的平庸编辑。既然做了数学编辑,那就做个国内一流的数学编辑。我会干出点名堂的!这种不甘于平庸的心态,很早就形成了。记得在济南北园菜市小学(后来改名北园小学)念小学的时候,在校园西院不大的图书室里,课余时间在里面看小人书(连环画书),看得入迷,有时连放学回家都忘了。直到管图书馆的老师招呼:放学了,要锁门了。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那间藏书不多的图书室。那时对爱迪生、居里夫人、罗蒙诺索夫、富兰克林一类的人物传记类的小人书,尤其爱看。心想将来长大了,一定做像他们那样的人,干什么一定要干出点名堂。后来在徐州铁路二小及徐州铁中以及南京、上海念书时,最爱看的就是人物传记。对徐霞客、郦道元、苏武、张骞、班超、玄奘、麦哲伦、白令、库克这样的人,更是喜爱和崇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杜甫说:语不惊人誓不休。做人也要如此,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决不庸庸碌碌渡过一生。慢慢这种做什么都要干出名堂的想法,逐渐成为指导我生活的人生信念。
就这样,怀着这种心态,当起了山东教育社的数学编辑。回想这段生活,确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地方。,也许对后来年轻的编辑们会有些许参考价值。
&(二)在担任数学编辑期间难忘的几件事
下定决心,尽快补课。弥补不足,深入角色
作为一个面向小学的数学编辑,一个起码的条件,是必须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了解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需求、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任务和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情况,才能编发出对教师有用的文章,才能指导和推动教学改革,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当时我面临的情况是,小学数学我一天也没有教过,一节课也没有上过。小学数学都学习哪些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是个什么样子,小学数学改革的内容、任务、要求,当前省内外小学数学教学教师的实际需求是些什么,我全然不知。这样当编辑,只能是瞎子摸象、闭眼抓麻雀。我虽然在初中、高中教过物理、化学,在工人夜校教过代数、几何,但是这与小学数学教学毕竟不是一码事。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可能多于相同点。
为了弥补不足,尽快熟悉小学数学教学,真正进入角色、深入角色。我狠下了一番工夫。大致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利用最短时间熟悉小学数学教材
通过区、市、省教研室,搜集到小学各年级正在使用的数学教材,国内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材料。教材搞到手以后,逐年级的认真阅读,大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通读了现行教材及各种实验教材。重点翻阅了各种教参资料。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又从课堂教学的角度,钻研教材、体会教材。设身处地,如果让我来教,我会怎样处理。
通过钻研教材,我才明白,小学数学教学,绝不像外行人所说的那样:小学数学不就那点浅显的知识吗,一看就明白了,有什么好钻研、好研究的?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更是一门技巧多多的迷人艺术。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弄明白这些他们原先不懂的东西。自己懂了,与让别人也能懂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到小学大量听课
员中的威信和声如果不出发外地,就力争多抽时间到附近及市内小学听数学课。在市内时,经常到省实验小学、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制锦市小学等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听课。到外地出发,到小学听课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位的重要项目。每次听课,大多是听3到4节课。听1、2节课的情况很少。开始听课,大概因为我是省教育社编辑的身份,学校的书记、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数学教师都陪同听课。浩浩荡荡,教室后面坐了黑压压的一大帮人。讲课的教师,大都选学校教学水平最高的。作为学校,希望给我留下个好印象,是可以理解的。这样高水平的带有公开示范课性质的课,我当然愿意听,它可以使我了解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光听这样的课怎么能全面了解当前的教学实际水平呢?
以后,听完了学校给安排的课后,便与学校领导商量,让我根据学校的课程表,随便到课堂听几节数学课。我向他们解释,我是新手,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的数学教学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来检查学校的工作,评价学校教学水平的。我听课时,请领导们都去忙自己的事,不用陪同听课,以免增加教师的思想负担。经过解释说明,他们同意了我的要求。
开始听课时,我基本上不对教师的课发表评论,只是了解情况。随着听课的增多,在讲课教师征求意见时,也说几句,但不很深入谈,因为我还没有多少把握,怕说多了产生误导。现在有些刚刚上任的年轻编辑,不知深浅,到了下面的学校,摆出一副权威的姿态,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不停地发表评论。这是很危险的,应该引以为戒。常言道:欲知山中路,需问打柴人。如果进入深山,自以为是,乱闯一气,肯定会迷路的。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的公开教学活动,我是一定争取去听课。一般各省总是把本省最好的数学教师推出去上课,大体上可以代表这个省的数学教学的最高水平。通过听这样的课,我可以大体知道全国最高水平的数学教学,是一个什么样子。
另外,凡是到外省出发,一定争取到该省的实验小学或教学水平最好的学校,去听四五节课。也征求主人的同意,允许我随便到一些学校听几节数学课。使我对该省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尽可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还利用到省内出发的机会,由当地教研人员陪同,到乡镇及农村小学去听课。就连一所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两名教师包揽所有学科教学的农村复式教学的班级,也去听那里的数学课。
担任小学数学编辑的第一年,我一共听了183节小学数学课,比一般的省市数学教研员听课的节数还要多。以后,每年听课的节数都保持在150节左右。在我当了第十年的数学编辑时,我每年听课的节数仍保持在80节课以上。
我不仅是山东编辑部学科编辑中听课最多的,在全国各家教育杂志社的数学编辑中,我也是听课最多的。坚持大量听课,给我带来的好处很多,大体有以下几点:
使我对我省及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全国及我省及主要地市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最高水平是个什么样子,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也了解了最差及低水平的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我省及外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给以指导和帮助,基本上能够做的心中有数。
经过二年多的刻苦努力,我到学校听课,听完以后,我就能够大体上做出判断,这位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大体是哪一个档次的:全国水平,省级水平,市级水平还是基层的一般水平。这种清晰的档次感,很帮助我提高了在教师及教研望。
三是,坚持参加国内小学数学教改活动
当时主管国内小学数学教改的主要有两家:一是,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李润泉、曹飞羽,大学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周玉仁、游铭钧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等为首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二是,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前者统帅全国各省教研室的小学数学研究活动,各省市自治区教研室基本上都听他们的招呼。后者多是直接与各地基层教研部门及学校联系。
当时国内的小学数学教改,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抓好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狠抓“双基”训练。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主要是数学概念、数学基本规律(公式、法则、定律);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阅读数学课本的技能;计算技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第二阶段是,在抓好“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对能力的培养,各学科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能力主要包括:
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其中包括自学和预习的能力;
熟练计算的能力,包括基本口头运算的能力;
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后来又提出创造与创新能力。在内涵上与“双基”有时重叠交叉。
第三阶段是,在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抓好“双基”,培养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要求上是不断提高,层层加码。
这一阶段的教改,思想上比较混乱。什么是素质教育?内涵是什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不仅一般教师说不清楚,就连专家学者,也讲不很明白。笼统的讲,素质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试问:古今中外,还有不是为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吗?当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毛主席提出的“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后来“劳”多半不再提),不都是素质教育吗?
据说,所以提出“素质教育”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基础教育造成的严重扭曲而提出来的。至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比较一致的看法,大致包括五方面,即:
身体健康(含心理健康)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
创造创新素质。
至于在各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更是各执一词,难以求得共识了。
不少学校把素质教育,片面理解为特长教育或开展课外活动。一时间,不少学校把开展歌咏、舞蹈、球类、棋类、武术、科技等课外小组活动、以及开展校园文化等外表轰轰烈烈,五彩缤纷的活动,当成素质教育。
至于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则更是理不出一个头绪。从省内及外省的情况看,这一阶段是认识比较模糊(更谈不到统一了),行动上比较混乱的时期,不像前两个阶段,认识比较一致,行动上比较统一。
从1982年,大体每年有一次全国性的活动,先后在郑州、兖州、乐山、厦门、漳州、北京等地举办。大体有这样几项内容: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改形势由专家做学术报告;
观摩课或讲课比赛;
各省教改情况交流等。
这是当时全国最高水平的教学教研活动,水平高,信息量大。所以这样的活动,是难得学习和了解情况的极好机会,工作再忙,我也一定争取参加。
此外,在上述全国开展教改活动的同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陈扑等人,在全国很多省市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了“珠心算”教学实验。声势很大,效果也很明显。对发展孩子的智力,特别是开展右脑,作用显著。
我省的烟台、淄博等市地的不少小学开展了这项实验,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的活动,我也争取参加。据我亲自观察,进行4位—8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连加、连减),小学生的心算速度,比银行专业人员用计算器计算的速度还要快。学生脑子里像有一把算盘,运算时用思维拨动脑子里的算盘珠,思维拨珠比手按计算器的速度要快。
很可惜,这项很有价值的实验,由于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逐渐被放弃了。在我退休前,这项实验已在全国销声匿迹。
再是,国内不少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或大学从事小学数学研究的教授等,他们各自研创了一些独具特色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如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姜乐仁教授的“数学启发式教学”,江苏常州师范学校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广东深圳教育局教研室陈永林的“引探教学法“,吉林长春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希廉的”讲读精炼教学法“等。这些人热情很高、十分活跃。除到全国各地演讲宣传自己的教学法外,还每年组织全国性的讲课比赛,或讲座配合观摩课。这些活动,提供了很多有关小学数学教学及教学改革的信息。我总是尽可能的争取参加这类活动。
参加这些国内热火朝天的小学数学教改活动,使我对当前国内的小学数学教改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这使我在组稿、发稿的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前沿性更强了。使多数数学教师感到刊物上刊出的文章,有用、解渴,对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帮助。刊物中提出的教改课题,有实验研究价值。
四是,经常与小学数学教师座谈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外出采访时,经常在所采访学校召开小型的数学教师座谈会。人数一般是6—8人不等,规模不宜太大,以便到会教师能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与看法。座谈的内容包括:
你在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你对当前小学数学教改怎么看?
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你承担什么数学教改实验课题,进展如何,下一步打算怎样做?
有时专门召开学校尖子教师及承担国家及省市数学实验课题的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学校数学教学及数学教改现状的看法、评价及下步的改进意见。
这样的座谈会每月至少一次。出发外地时,只要时间允许,都要在当地教研员的帮助下,召开全市(县区或乡镇或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座谈会。人数不超过10人。如果感到要讨论的问题很重要,就用电话事先通知,告知要讨论的问题,让参加座谈会的教师、校长或教研员事先做好准备。以提高座谈会的效率,免得东拉西扯,漫无目标,浪费时间。
通过上述活动,使我渐渐熟悉了小学数学编辑的角色,对组织、编发什么样的稿件,做到了心中有数。刊登文章的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有了明显的改进,受到省内外小学数学教师及领导的重视和欢迎。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国内同行及各地教师、校长评价:《山东教育》、《福建教育》、《广东教育》是最受欢迎的刊物。后来又增加了《河南教育》和《湖南教育》。
建立一支富有活力并有写作与研究实力的作者队伍
&我刚接手《山东教育》杂志的数学编辑时,面临的情况是:来稿数量不少,能用的稿件不多,好稿更少。这大概是各个编辑部普遍遇到的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给杂志写稿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写作基础差,教学水平也不很高,单凭热情写出的文章,实用性、指导性都比较差,采用价值不大。这样的文章发表出去,对广大第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不会有什么较大帮助。
&我从20岁左右,就给报纸、杂志写文章。于是,认识了一些报纸的编辑,有的成了朋友,甚至好友。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使我了解到,办好一张报纸、一本杂志,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二是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编辑。两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他们平日把发现、培养作者,当作他们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在阅读、浏览各家杂志、报纸时,我一直是特别留意一些精彩文章的作者。
当我成为数学编辑以后,对作者队伍的建设极为重视,当作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建设项目,不敢有半点懈怠。不论下去听课、座谈,或参加各种数学教学方面的会议,我都非常留意发现有才能、富有热情、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的作者,尤其是年轻的作者。经过一二年的细心发掘,筛选,初步建立起一个小小的作者队伍。当然,这样的作者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像流水一样,不断更新。但有一些确有实力又有热情的骨干作者,基本保持稳定。几年后,我已经建立起一个包罗全国大多数省份的作者网。这个作者网大致由以下三类人构成:
一是,由省内外有写作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教导主任和分管小学数学的小学校长组成的作者群体;
二是,由省内外区县、市、省教研室中写作水平较高的小学数学教研员组成的作者群;
三是,由国内知名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高层次的作者群体。像前面提到的李润泉、曹飞羽、陈扑、张梅玲、周玉仁、姜乐仁、邱学华、陈永林,已经原景山学校校长、国家教委基教司副司长游铭均等都被我网罗进来,成为我们的专家作者。除他们自由来稿外,我根据刊物发稿需要,定期约请他们撰写重点稿件。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我就用四通打字机,将所有省内外的骨干作者的单位、地址、职务、电话、专长、主要研究方向或课题打印,存档备查以及便于及时联系。
有了这样一份像《红楼梦》里说的“护身符”那样,我编发每期稿件的质量,就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保证。
每期编发稿件的用稿比例大体是,自由来稿约占30%—40%;重点作者的稿件约占60%—70%,其中三类重点作者,按一、二、三的顺序,大约各占6:2或6:1。这只是个大致比例,根据每期编发要求的不同,有时自由来稿占到整个发稿量的50%。
有了这样一个骨干作者队伍,我分管的一块,稿件的质量,基本得到较好的保证。当然这种骨干作者队伍,也在不断调整,较长时间内不起作用的,就会被新发现的强劲有实力的作者所取代。
在我担任数学编辑的期间,我一直拥有这样一支有实力的作者队伍。这对我的编辑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我对骨干作者十分尊重,不定期的与他们通信及电话联系,通报近期编稿要点,按期寄赠刊物。出发到他们所在的地方时,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登门拜访。实在抽不出时间,一定打个电话,告知我到了这里。因时间不允许,不能晤面,请谅解。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大多会主动来到我的住处叙谈。我与不少骨干作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好友。
三、组织三次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数学教学专题大讨论
在数学编辑工作,逐渐熟悉,组稿、发稿等日常工作步入正常以后,为了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扩大《山东教育》在国内的影响和知名度,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性小学数学教学专题大讨论。
一是,如何科学的批改小学数学作业&&&&&&&&&&&&&&&&&&&&&&&&&&&&&&&&&&&&&&&
到基层听课、召开座谈会和深入调查研究时发现,批改小学数学作业时占用教师时间最多,工作量很大,但实际上是收效甚微的一项工作。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下班后都要看看学生作业完成及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如果看到教师没有批改学生的作业,就打电话或直接找到学校领导反映,给教师很大的思想压力。学校教导处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全批全改”。有些学校还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这样一来,数学教师“全批全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一个数学教师一般教2—3个班,有的甚至教4个班,每班平均60多个学生。数学课几乎每天都有。这样,每天要批改的数学作业,就是高高的一大摞。在学校批改不完,就要抱回家去批工作量很大,成了教师沉重的负担。以致影响到教师的备课。备课备不好,上课的质量就要打折扣。上课质量不理想,学生反映在作业中的错误就多,批改作业的时间就更长,备课时间就更少,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苦不堪言。时常看到教师在开会时,也把作业带入会议室,边开会边批改学生的作业。与批改作业相比,教师“备课”倒成了“软任务”,有时间就备课,被作业批改挤得时间很少,就简单、马虎点备课。没有时间,根本就不备了,拿起教科书就匆匆忙忙到教室上课。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费了很大气力批改的作业,实际效果却很差。批改完的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学生最多看看得了什么成绩(或等第、评语),就随手扔到抽屉里或塞进书包里。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就扔进抽屉里。
教师如何科学地批改小学数学作业?学校应该怎样要求、管理教师批改作业这一环节?学生家长应该怎样看待教师批改作业?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数学作业的批改?所有这些问题,成了学校及所有数学教师都十分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其实,其他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作文批改,也遇到同样的难题。
教师和学校领导同样感到困惑,并热切地希望解决这个多年来使教师和学校感到苦恼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科学的批改小学数学作业”专题大讨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希望通过讨论能较好的解决这些多年来困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难题,并希望能对其他学科的作业批改,特别是作文批改,有所借鉴。
在专栏开始前,首先召集了有数学教师及市区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参加的小型座谈会。先由我向到会的老师和教研员交代了开办这次大讨论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及大体的部署。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并要求大家写稿,作为第一次专题讨论的首批文章。
在《山东教育》数学版面正式开出“如何科学地批改数学作业”专栏。每期都在这一专栏下,刊出几篇文章。作者多是一线教师、校长,市区县的教研员。
文章多是谈论当前作业批改的弊端,改进作业批改的具体作法。开始几期没有很引起读者很大的注意和重视。随着讨论的深入,这个专题讨论栏目,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由于每期都有,读者来信也越来越多。
很多教师来信反映:我们早就想改革数学作业批改办法了。但是学校领导一味要求“全批全改”。“我们是想改而不能”很多教师在来信中说。于是,我分别在各地召开学校的教导主任、校长座谈会,讨论关于作业批改改革的意见和想法。主任、校长们反映:我们早就感到作业批改办法需要改革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太重,以致挤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影响了上课质量的提高。但是,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全批全改”,学校也没有办法,只好执行。在这时,我极力发动教导主任、校长,参加这个专题的讨论,大胆谈自己的看法和改进作业批改方法的设想和建议。
我感到,只在学校范围内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到基础教育抓得好的县市区,工作一般的县市区以及工作开展较差的县市区,分别召开教研室教研员、主任和分管教育局长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作业批改现状、及改革作业批改的意见、想法及改革设想。特别是对学校教师作业批改的管理与要求方面的意见。
有的教研室主任强调工作忙,管理小学、初中、高中几十个学科,顾不过来,把责任推给小学数学教研员。有的教育局长把责任推给教研室,认为这是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是教研室管的事。
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请省教研室主任杨殿奎、省教育厅厅长吕克英(他已经从山东教育社主任,提升为省教育厅厅长)就关系到小学几十万教师工作负担和几百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作业批改改革,如何在宏观上如何加强管理,谈谈他们的看法。我还特别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李润泉就小学数学作业批改问题谈他的意见和看法。
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这个专题讨论在省内外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外省优秀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及教学法专家也来搞参加讨论。
近两年的时间,“如何科学的批改数学作业”这个专栏一直没有间断,只是每期刊登的文章有多有少。通过各方面广泛的讨论研究,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初步达成共识:
1.目前传统沿袭下来的由教师包办式的“全批全改”的批改方式,是一种不科学的、落后批改方式,最多只能起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作用。这与教师在作业批改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效率低下,应该尽快加以改革。
2.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考察,作业批改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特别是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环节。应该把学生纳入作业批改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参与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学习批改作业,学会批改作业,在参与中提高学生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
3.、在国内外关于能力的结构层次序列中(如布鲁姆等人),评价能力,尤其是自我评价能力,是属于高层次的能力。因此,应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将作业批改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的全过程,在批改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至少,在作业批改改革的早期阶段,应该这样办。&
4、有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比较闭塞的学校教师认为,不在课堂批改作业,教学时间,已经感到时间很紧,不够用。再把作业批改纳入课堂教学中,那时间就更不够用了。
这话说到要害处,作业批改虽然只是一个环节,但是一发而动全局,涉及到整个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大的弊病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活动时间太少。老师用滔滔不绝的低效率的讲解,占用了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这正是需要改革的地方。通常,一节课教师的讲解最多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其余时间,供学生活动,教师辅导、回答疑问。
特别是农村教师,据我听课发现,农村教师几乎把整个40分钟或45分钟时间全部占用了。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讲解,一遍讲完问学生懂不懂,不懂再讲一遍。只是知识灌输,很少有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提问的时间。像这样的课再给教师10分钟,甚至20分钟,也会仍然感到时间不够。这里的问题,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教师教学不得法。这样的课,教师讲课的时间,完全可以减少一半,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做课题练习以及教师巡视辅导。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备课,尤其是集体备课。把课堂上真正要讲的弄清楚,哪里该讲,哪里让学生思考练习,把课堂上的活动节奏搞清楚。这涉及到教师的基本素质,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不是三天两日可以解决的。
5、作业批改改革的具体作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全班批改。全班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批改某个学生的作业,逐题批改,以形成正确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批改作业,学会批改作业的过程。
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教师要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批改,看看自己的作业哪些作对了,哪些做错了。根据老师事前发给的评定成绩的具体办法,给自己评定一个成绩(通常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这在课前以引发表格,各等级如何评定)。
整个过程大约3—5分钟。在设计作业时,应把新客的内容放在最后一个作业题中。作业批改完了,也就顺势新课。进入新课的教学环节。
也就是说,作业批改与导入新课,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界作业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导入新课。
全班批改,大约要运用3个月岛一个学期时间。目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教会学生如何批改、评价作业质量,学习、学会作业的批改方法。
学生要有两个作业本。课后在做当天的作业时,要把课堂批改完的作业交给老师。老师课后再逐个学生检查学生作业的批改质量,最后给一个作业成绩。通常与课堂上批改一样,也是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作为学生作业成绩。
有人会说:改革了一大气,最后还是要教师“全批全改”吗!从形式看是这样,但这与以前的“全批全改”有本质的不同。现在教师课堂不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而是检查学生课堂上自己批改作业的质量。在课堂上,通过参与在教师带领下的批改环节,已经学习了如何批改、评价作业的方法。随着时间的延续,批改时间的延长,学生会逐渐学会作业的批改方法。在不断参与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评价意识,提高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极为重要意义的自我评价能力。
这里的技巧很多。教师带领学生批改作业时,是先拿“某同学”的作业,做标本来进行批改。这个“某同学”是谁,其中大有学问。通常是选一个好学生的作用做样本。也可以故意找一个作业中普遍性错误的作业做样本,这样可以在批改的过程中找出错误,给全班同学以警示。也可以拿一个差生的作业做样本。但这要事前告诉该生,明天我要拿你的作业做批改的样本,你要好好做喔!人谁都愿意有粉往脸上搽。差生更是这样。为了把一个好的形象在全班展示,他会特别卖力的做作业。做完了还要让同位看,回家让家长给看,甚至让老师给看看。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目的是避免作业中出现错误,以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个好的形象。在课堂批改作业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先来批批某同学的作业。批改完后,发现全对,没有错误。老师会表扬几句,同学也会热烈鼓掌鼓励。这样的场景,给经常挨批的差生会是很大的激励,成为转变的起点。实践证明:很多差生通过类似的经历,发生了惊人的转变。
②小组批改。数学课上的小组,与班级日常的小组不同。它是前后桌四个人自然的形成一个小组。批改作业时,前面的两个同学往后一转身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上课后,老师说: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批改昨天的作业。这是小组长把四个人组织起来,先批改一个人的作业,通常是小组长自己的作业。在逐题批改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正确答案。四个人头凑在一起,看得很清楚。出现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讨论。认识统一后,组长说:现在拿出自己的作业,进行批改、评等第。个人批改完以后,组长逐个当众检查,再评个等第。因为只评三个人,很快就批改完了。
与上述一样,批改完作业,同时导入新课。课堂老师把作业收起来,再逐个“批改”,即检查小组批改的质量,对每个人的作业成绩,评一个等第。
小组批改,一般在全班批改3个月以后使用。或与全班批改穿插使用。小组批改因人数很少,有3—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实际运用中有很多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让谁当小组长。开始时,通常让组里学习好的学生当组长,这样批改进行比较顺利。以后四个人轮流做小组长。每人负责一周的作业批改。当学习差的学生当小组长时,常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奇妙效果。差生一向在班里让同学看不起,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伸不直腰。四个人的临时小组长,在成人看起来,这种没有芝麻粒大小而且是“流水的”官,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但在差生的眼里则完全不是这样。他因为是差生,被别人看不起,从来都是被人领导的,从来没有领导过别人。现在这个不起眼的四人小组长,给她一个领导别人的机会。他很看重这个机会。有的差生下周该他(她)担任小组长,他会早早在准备,作业做得特别认真,唯恐出错。到星期天的晚上,半夜就醒了。天亮后到学校他就要当批改作业的小组长了,开头的话应该怎么说,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已经开始在准备,并且设想各种预案了。一周的轮流批改小组长顺利地当下来,他就会信心倍增,开始投入他全新的生活。不少差生,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组长,成了差生转变的契机。真是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但这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③同位两人之间互相批改。这是在前两种批改方法使用一年或一年半以后,学生对新的作业批改办法已经掌握,并且逐渐习惯和熟练的情况下采用。做法是上课后,老师说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现在,由同位之间相互批改。首先,要就一人的作业,逐题审查,找出正确答案,然后相互批改,评定等第。然后交还本人,个人再检查,批改是否正确。课后所有作业,仍要交给老师,有教师逐个评定成绩(等第)。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批改训练,并且已较为熟练,所有作业中错误,已经很少。所以,老师此时“批改”已用不了多少时间。
④个人自我批改。这是作业批改改革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独立批改自己的作业。
前两种批改方法,即全班批改和小组批改,应该主要的批改形式。随着批改的逐渐熟练,后两种办法的使用,可以逐渐增多。
随着在《山东教育》上专题讨论的逐渐深入,在省内外的反响也越来越大。接到省内外的不少邀请,要求到他们那里详细介绍小学数学作业如何批改,已经具体的批改方法。他们主动愿意在他们学校或地区,开展这项实验。我先后被邀请到江苏东海、安徽芜湖,省内的博兴、安丘、新泰、长清、龙口等地做过“如何科学地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报告。安丘实小、博兴一实小、新泰实小、长清实小等不少学校都开展了数学作业批改的实验研究。
后来,该项实验已经超出了小学数学的范围,延伸到其他学科,特别教师倍感头痛的作文批改。
总之,这次专题大讨论,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提高了《山东教育》在全国小学的影响和声望。
最后,北京知识出版社把这次大讨论,给出了一本书:《如何科学地批改小学数学作业》,在全国发行。该书由我主编。
二是,“发掘数学美把数学教学过程变成数学审美过程”专题大讨论
&&在“狠抓双基,培养能力”的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时候,通过在省内外各地听课、座谈时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尽头不大,积极性不高。这种状况相当普遍,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严重障碍。通过召开各类学生和数学教师、教研员座谈会,了解到,学生普遍比较愿意学习语文,对数学学习的劲头就比较差。至于原因,用学生的话说:数学枯燥、抽象、没意思。而语文大多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比较比较有意思,愿意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和学科的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特点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数学是很有意思的。关键是数学教师没有把数学的真正迷人之处,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感觉到、认识到、品味到、体会到。
首先,数学本身是很美的,这就是所谓“数学美”。数学家说,数学美观、美好、美妙、完美;有的说,数学美在形式,美在观念,美在关系,美在生活;有的说,数学美在于秩序、匀称、明确、简单、和谐、严谨;有的说,数学美在于数字美、符号美、构图美;还有的说,数学美在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美。等等。对数学美比较统一或一致的表述是:简洁美、匀称美(含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总之,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很美的。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少年儿童尤其爱美。任何美的东西、美的事物,都会引起少年儿童的兴趣和兴奋。如果教数学的女老师长得很漂亮,学生会很喜欢;如果老师上课穿了一件很美的衣服,学生也会很高兴。
但是,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不像美术、戏剧、服装、色彩那么直观,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感觉到、意识到。只要能使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美,就会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肯下功夫去学习它、钻研它。
出于这样的认识,我决定在《山东教育》上,发动第二次全国大讨论。主题是,深入发掘数学美,向学生展示数学美,让学生体会数学美,品味数学美,进而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创造美,把数学教学过程,变成数学审美过程。如果能做的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而会感到很有趣味了。这种兴趣是深层次的、持久的,将会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组织好这次大讨论,我把这次讨论的目的、要求和讨论的重点,打印,分别寄给重点作者。并先后到济南市教研室、威海市教研室、烟台市教研室、潍坊市教研室、淄博市教研室、泰安市教研室、济宁市教研室、枣庄市教研室、龙口市教研室、莱州市教研室、安丘市教研室、桓台教研室、济阳县教研室、长清县教研室、新泰市教研室、沂源县教研室,以及济南胜利大街小学、济南制锦市小学、烟台毓璜顶小学、莱州实小、栖霞实小、招远实小、莱州沙河镇中心小学、济南历城区实小、泰安一实小、新泰实小等单位,组织教研员及小学数学教师座谈。宣传这次大讨论的意义、讨论的要点,欢迎教研室及学校开展这项实验,积累经验,踊跃参加讨论。
讨论专栏在《山东教育》开出以后,收到大量来稿。大多是一线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如何从发掘教材中的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组织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做题的同时,欣赏、品味图形及公式中蕴含的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对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发掘也越来越深。过去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正是数学简洁美的集中体现。由于认识到了,才从新的高度“感觉到”,进而体会到。原来数学这么有趣,这么美妙!比如,小学数学中学习过计算面积的公式有:
&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S=a·a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S=a·b
&平行四边形公式:面积=底·高,S=b·h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
&圆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
&梯形面积公式:&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引导学生将名(图形名称)、形(图形)、式(公式)连起来,在脑子里联想。
&下面从最复杂的图形—梯形想起,就像玩变形金刚那样,将图中的因子变化,让学生想象、体会,一切都在脑子里操作。下面开始,
&将梯形的上底伸长,长,长,当与下底同长时,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脑子里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这是,上底和下底相等。
再看公式:S=((a+b)h/2
=(b+b)h/2=2bh/2
=bh(梯形公式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公式)。
让学生继续,用脑子操作。老师说:
变!将平行四边形的底角变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成了长方形的另一条边a。公式:S=bh=ab(平行四边形公式,变成了长方形公式)。
变!将长方形的长边,逐渐缩短,缩短,当两个边一样长时,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长边b变成了a。公式:S=bh=ah=aa(长方形公式变成了正方形公式)。
变!梯形的上边的一个端点向另一个端点靠拢,靠拢,再靠拢,上边的两个端点合并成一个点,梯形变成了三角形,下底不变仍然是b,上边变成0。
&公式:S=(a+b)h//2=(0+b)h/2=bh/2(梯形公式,变成三角形公式)。
引导学生回忆在推到圆面积公式时,所用的方法:把一个圆面,分成16等份或32等份,然后把它们拼成一个等腰梯形,或长方形。不论哪种拼法,上下两边的和都是圆的周长,即2πr,梯形的高就是圆的半径r,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的从梯形公式,推出圆面积的公式:
S=(a+b)h/2
&=2πr·r/2
上述叙述,在局外人看来,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学生很清楚。老师在讲台上像是在指挥学生玩变形金刚,学生在座位上闭目用脑子的思维在操作。教师的不断“变!”的喊声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内在的无限美妙。图形在变,公式在变,一个梯形公式,在老师的“变”声中,演变出了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圆面积公式。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记住了梯形面积公式,其他图形的公式,在变中就推演出来了。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的图形美、公式美、变化美,以及内在的和谐美。原来数学是如此的美妙!就这样,学生在像玩变形金刚一样,把一些零散的知识,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体会到数学内在的美。学生会深深的感叹,原来以为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竟是这样的吸引人,这样的有趣!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对称”时,把一个木制的圆柱体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从上面观察,是一个圆,这是一个对称图形。
让学生从侧面观察,是一个长方形,把对称轴横放或竖放在中间,上下、左右都是对称的。如果在圆柱体的一侧随便按上点什么,对称关系立即遭到破坏。
让学生分析随身所带的用品中,大街上所见到的物体、事物中观察对称关系,体验对称美,学生会感受到数学知识有着无穷的美妙,令人神往。再也不认为数学枯燥乏味了。
通过“发掘数学美,变数学的教学过程为数学的审美过程”的大讨论,使教师们找到一种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在事后组织的教师座谈中,地处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感受特别深。他们说,教了多年的数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写,课堂上就怎么教。学生感到无趣,不愿意学。我也感到乏味,不愿意教。通过发掘数学美的讨论,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我也感到数学真的不那么乏味,感到教数学有奔头了。
三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讨论
在推广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情况相似,成了一个困难的课题。素质教育涉及到渗透健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创造创新素质。这些方面如何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加以贯彻,长时间来,找不到一个可供教师参考、遵循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程式或可操作的办法。如健康素质,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只能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坐姿,以防止驼背;注意看书、做题时要注意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近视;遇到困难不要悲观失望,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等等。对培养文化科学素质,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如:温家宝总理不久前讲的:一个人不读书,这个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话虽然是最近才讲的,但是这种认识很早就有了。培养劳动技能素质,也只能在数学课上启发、帮助学生勤于思考,学会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强化从事脑力劳动的能力。如此等等。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相距甚远。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是一连续不断的、系列的、有序的、触及到素质教育各个方面的培养教育过程。思前想后,感到与其什么都抓,什么也抓不住,不如先突破一点,积累经验,再旁及其他。
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先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入手,组织全国大讨论,逐渐形成共识,摸出规律,再其他方面延伸。我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小学数学研究的同志、《人民教育》三编室主任柏家栋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等的大力支持。在与省内部分小学数学教员、小学校长、数学教师座谈、商量后,他们认为,这样的讨论很有必要。经过一番细心准备后,《在教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讨论专栏,在《山东教育》数学版面正式推出。
教师们很关心这个栏目,来稿很积极。来稿大多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自己是怎样做的。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学习目的教育;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完善的教育;热爱祖国,将来为国家做贡献的教育,等诸多方面。我国不仅是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世界数学大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上数学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这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组织这个专栏讨论时,我特别注意“渗透”二字。在数学课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同于上政治课,不能强行“灌输”。若“文革”期间“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课时先进行一番思想政治教育,或下课前,来一段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和数学教学内容脱节,形成油水两层皮,格格不入。我主张紧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自然渗透。产生一种“春雨润无声”或“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既突出数学课的特点,又有机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讨论进行过程中,不断通过教师、教研员座谈会等形式,征求老师们的对这次大讨论的意见,以便及时加以改进。
《人民教育》三编室负责有关教学内容稿件的编发,但由于刊物任务性质的关系,很多教学方面的文章,因页码太少,不能刊登。柏家栋主任就把有关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文章,转给我。有的文章就在专栏内刊出。
从总的方面讲,这次大讨论不如“如何科学地批改小学数学作业”产生的轰动效应大。那一次大讨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省内外不少县市区、乡镇、学校来信、来电话,或专程来济南,与我面商,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全面介绍有关作业批改改革的具体设想和做法,他们愿意进行有组织的实验。这大概是作业批改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更大、更直接的缘故吧!我先后到省内的长清、临清、阳谷、栖霞、博兴、新泰、莱州、夏津、沂源等十几个县市区,外省的江苏东海、金湖,安徽的芜湖等地的近10个县市做过“如何科学的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专题报告。后来一些县市及乡镇、学校开展了这项实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正如事先预料的那样,一些学校的语文作文批改也借鉴了数学作业批改的方法,并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大讨论的结果,经过较大的扩充,编成了《小学各科教学与德育》一书。由河南郑州大象出版社出版,由我和《人民教育》三编室主任柏家栋主编,在全国公开发行。
发起创建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工作委员会
&1982年,在河南郑州,第一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会上认识了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游铭均、上海市有全国声望的小学数学教研员顾汝佐、北京师范大学的周玉仁、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的李润泉等一批在国内小学数学界享有盛名的人。更难忘的是,认识了《福建教育》的数学编辑陈辉,她已是面临退休老太太,但干劲十足,会上四处活动,与各地的数学教师和教研员接触,为刊物组稿。《福建教育》一开始就定位在面向小学。正是陈辉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江苏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并对邱学华的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通过与陈辉的交谈,使我深深感到《福建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在全国教育刊物中发行量最大,深受教师欢迎,是源于他们的远见和干劲。他们把刊物的重心放得很低,坚持服务于第一线教师的需要。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所以特别受到农村教师的欢迎,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它适合了广大农村教师的迫切需要。它操作步骤清晰,易于农村教师掌握。而且符合学生愿意“尝试”,在“尝试”中探究、学习的心理。所以使用效果很好。通过与陈辉的接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3年,在西安再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研究会的活动。认识了《福建教育》的数学编辑陈笑晴。这时,陈辉已退休。在西安我曾与陈笑晴彻夜长谈,从晚饭后,在我住宿的房间,一直聊到第二天黎明四点。四点后他才兴致未尽地回到他的房间休息。长谈中我了解了《福建教育》是怎样深入在农村开展各项活动,他们确实真心实意为农村教师服务的,想农村教师之所想,急农村教师之所急。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稍多一点的山区省份,平地很少。铁路、公路都是依山临水而建,大一点的盆地就建个县城,小一点的盆地就建乡镇。村庄都是散布于山坡。这样一个小省的刊物发行量竟大大超过我们,外省对他们办的刊物也很关注。我初步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其间,还认识了《河北教育》《湖南教育》的数学编辑王书、陈钢等人,交谈中对他们办刊思路及其刊物特色也有所了解。
&1984年,在福建厦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的活动,认识了《河南教育》的数学编辑冯振山,我和老冯同住一室,加上我们性格相近,谈得十分投机。使我对《河南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其间,还认识了《广东教育》的数学编辑刘达中(后来当上了广东省教育厅的副厅长),以及《浙江教育》《安徽教育》《江苏教育》《辽宁教育》《山西教育》等省教育刊物的数学编辑。接触中对各家教育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及努力追求的目标,大体上有所了解。应该说,各家教育刊物,虽然各有长短,但都有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的考虑和部署。如果能够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对各家都有好处。于是,我产生了创建一个类似全国教育刊物数学编辑记者协会之类的联络组织,以便给联系合作、经常化。
&1985年,在四川乐山,又一次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会上遇到了江苏教育社的老编辑葛德生。葛老是在全国教育刊物中资格最老的编辑之一。早在解放前新四军时期,就在苏北新四军办报刊。为人和蔼,思维会很敏捷,是位德高望重的人,此时已面临退休。与葛老结识,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他和我谈起,他在退休前,想创办一张儿童报纸《小学生数学报》,征求我的意见。在山东教育社,我曾想办一本像北京的《我们爱科学》那样的儿童读物《我们爱数学》,32开本,每期32码或48码。与社领导沟通,被否决了。领导的意思是,要办就办综合性的刊物,不搞单个学科的。听葛德生一说,我立即表示赞同。并表示,如果需要我协助,我愿尽力。南京是我当年读书的地方,我对南京还是很有感情的。我们在一起还对《小学生数学报》的办报宗旨、读者定位,发行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交谈。谈得很融洽。有一次,我和他谈起可否创办一个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协会之类的组织,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于合作。没想到他对这一设想深表赞同,并说他早有此愿望。
&后来,又在山东兖州、福建漳州等地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的活动,接触到国内更多的教育报刊社及教育出版社的数学编辑,我就创立类似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协会的设想,与到会各省的数学编辑交换看法,多数深表赞同,也有些编辑认为成不成立均无所谓。其中《福建教育》的陈笑晴、《广东教育》的刘达中、《广西教育》的卢庆权、《河北教育》的王书、《河南教育》的冯振山、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的韩希塘、《江苏教育》的糜加祥等更是积极支持。
经过多次交流、协商,最后决定成立“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工作委员会”,挂靠在设在北京的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会,常设办公地点设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夏天,“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工作委员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参加成立会议的有全国近30家教育报刊社和10多家教育出版社的50多位编辑记者参加。会议选举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陈和为理事长,《山东教育》的路延捷、《福建教育》的陈笑晴、《广东教育》的刘达中为副理事长,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的韩希塘为秘书长。会议还研究了工作委员会的章程、活动计划及其他有关事项。已经退休的葛德生老编辑应邀参加了会议。
工委会成立后,大致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交流各家办报刊及出版图书的经验体会,及一些有特点的做法。记得河南教育社第一个创收百万元,总编、社长杨玉厚,被业内同行称为“杨百万”,山东教育社自办图书报刊发行社,自办所有报刊及寒暑假作业、教辅材料,不通过新华书店和邮局发行,全部各地市代办站自办发行以及湖南教育提高办刊编校质量的做法,广东教育创办《第二课堂》,江苏教育的《小学生数学报》等,在会上都得到热议;二是,为一线教师服务的项目,包括邀请国内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著名专家给教师做教改形势及进展报告,各地教师进行公开课演示及讲课比赛等。先后在河南郑州、山东济南、湖北是十堰等地举办过此类活动。此外,还与国内十分活跃的小学数学教改的先进人物,联合举办教师讲课比赛。
在此期间,我还参加姜乐仁、邱学华、张希廉等人组织的全国性大型讲课、评课活动。并被推选为全国中日小学数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读讲读讲练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附记:老伴因风湿性心脏病,于日住院,先后在历下医院、省立二院心内科、历下医院、省立二院心外科、历下医院连续住院。二院心内科说,我们只能治到这个水平了,意思是让我们赶快出院。没办法,只好再回到历下医院。后来又转到二院心外科,希望能做手术,心外科的谷兴华副教授,任主治医生。手术方案是打开心脏,换一个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后后说,病人身体整体素质太差,手术风险太大,不能做。问大夫,不做怎么办?有风险总比将来没有机会强。闯过这一关或许就是一个新天地。不做不是坐失机会吗?大夫说什么也不给做。最后说,要不你转院到北京好了。这实际上是往外赶,以便腾出床位,让排队等着做手术的患者住院。当时的状况是如何担得起到北京的一路颠簸?没有办法,只好再回到历下医院。本院职工总不能往外推。今天是日,转眼一年过去了。日夜在医院护理,不回家。文化东西路修路没有公交车,是不回家的原因之一。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在医院过的,
两个女儿为了缓解我的精神疲劳和难耐的焦虑,给我买了个袖珍版只有16开本的杂志大小的笔记本电脑,还买了个无线电上网卡和红外线鼠标。这样,我可以在夜静更深时,上网查资料、下载文件、看新闻,以及写作。
鉴于手头没有片纸的记录,时间又是20多年前的事,一年的医院护理生活,感到记忆力明显不如以前。记错或穿帮的事,怕是难免。权且记下,以后再说。
&&&&&&&&&&&&&&&&&&&&&&&&&&&&&&&&
12、6凌晨又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科技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