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得不太好,惭愧了。请懂得朋友看看这是拉斯维加斯哪里? 我想到这里玩一下法拉利f458,

没有夜晚的赌城,拉斯维加斯
没有夜晚的赌城,拉斯维加斯
回国半年时间里一直想找机会撰写我之行的感受,一拖再拖。前不久表姐告诉我一些关于‘马蜂窝’的故事,有幸第一次接触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里的信息量之大,驴友之多空前绝后,这也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适合自己的平台。感谢‘马蜂窝’,庆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旅行心得和感受,愿我的游记能给天下朋友日后的旅行带来帮助。这是本人第一次写和游记有关的文章,如有欠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指出并赐教。
2011年初夏,我带着当年的遗憾,满怀期待的踏上了这片梦想之国,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海外之旅。我短期工作的地方位于西部的Zion国家公园(Zion&national&park),想必大家应该听说过(Grand&Canyon),Zion距离大峡谷大概3小时车程。虽然名气远不及大峡谷,但风景绝对不容错过!有关Zion和大峡谷的游记以后再表。
刚刚开始工作的20天时间,听说有几个同事要去游玩,其中包括一个人(向导+司机),三个人,租了一辆车,恰巧有一个空位,经过询问他们爽快热情的准许带我同行。对于刚刚来到的我,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体会一次海外游,更何况是4天3夜的之旅,不得不说老天太眷顾我了。
Zion距离3小时车程,我们横跨、州,最后来到了,这是在沿途的州的一家赌场所摄。此时距离拉斯还有1个小时车程,就已经闻到了浓重的Casino赌场气味。生平第一次进赌场除了紧张就是兴奋了。据说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而且不许拍照。为了避免尴尬,我把护照随身携带。
D2:某购物区——广场商业街————美人鱼水族馆——拉斯电视塔——拉斯大道
D3:&城——城————M&M旗舰店——可口可乐旗舰店——老城区——
Day4:&FASHION&OUTLETS———Osaka&Japanese&Bisrto——返程
大约下午16:00我们进入拉斯的市区,远远可见高楼林立。经过此次多个城市的旅行我总结出一点:判断当地市中心的一个标准就是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虽然他们的城市也分很多区域,但市中心只有一个。
这是朋友帮大家在网上预订的酒店,位于著名的拉斯大道附近,地里位置很优越。拉斯是世界上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要知道,在拉斯想找一个非五星级的酒店真的很难。为了节约开支,除了朋友,我们四个人住一个房间,两张床,女生自己睡一张,两个男生睡一张,每天一个男生轮流睡地板。由于我是后加入者,为了体现国人的素质,我主动睡地板3天。合计:一个房间3晚,每人约合$22美元,愿以为已经很超值了,日后有其他朋友去拉斯听说订到了每人$13美元的更好的房间。
PS:提供几个海外预定酒店和机票的网站:
不错的国际青年旅社中文网站:
http://www./
五星级酒店就是不一样,一个人一晚$7美元,能想象么。办理完入住手续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第一夜的拉斯之行。
拉斯大道上著名的&&TI&-&&Hotel&and&Casino位于The&Strip地区的理想位置,而且此Spa假日酒店在街道边,深层浸泡浴缸是其客房的一大特色。The&Shoppes&at&the&Palazzo就在附近,也很容易就可以到达会展会议中心和会议中心。附近还有时装秀购物中心和内华达大学-分校。亮点包括赌场和夜总会。
在一所建筑物里第一次看到中文广告,随手拍下。
第一个接触的本土乐队:Blue&Man&Group,&据说是来自赌城,在当地很火,不久之后有幸应朋友之邀观看了一次此乐队的演唱会,以打击乐为主,乐曲动感极强,很是不错。票价仅17美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
拉斯的特点之一是很多建筑物之间都是相通的,而且室内极具观赏价值,有很多有特别的、有意思的、新奇的玩意。下图,是‘’室内的一部分,1999年建成,耗资8亿美元,沿袭了的市内特点,水到之处必有建筑,更为吸引人眼球的是,水中划船的船夫可以放声高歌,完全不借助音响设备,声音可以出奇的穿越很远,而且真的很好听!不得不说此地是个不错的泡妞之地~~
另类的糖果看着都不舍得吃了
一个室内小广场,有各种小玩意兜售,不乏特色演艺及商店
赌城最不缺的就是赌场,你想避开它那是不可能,几乎穿越大街小巷。感叹完全就是Dollar堆积起来的建筑
当日气温接近38度,闷热的很,主要街道卫生状况不错,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等于是拉斯地标性建筑的五星级酒店‘Mirage’,外貌很一般,但是老牌酒店,地理位置绝佳,至今他的地位仍难以撼动。楼下植被区在每晚会有多场演艺表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
很多新奇的雕塑很吸引眼球,只是怎么照也照不出要表达的感觉
拉斯大道上另一家很具规模的赌场:哈利士(Harrah’s)雷诺酒店是雷诺唯一获得Mobil四星大奖的酒店,在雷诺市的中心位置,周边顶级设施汇集,是北最显赫的酒店娱乐场所。
相信这幅招牌大家都能看懂,亲切的同时必须告诉大家,像这样的中餐厅在进去之前一定要确认下自己的钱包是否有足够支付能力,哈
我们也小玩了一把,初来米国还不适应,我尝试的比较少,1美元, 经过后来的几次博彩我总结:前几次赢的几率很大,多少都会有进账,但贪婪是人的本性,最后都会落个血本无归。有的赌博机最低起价0.25美元=1quarter=25美分,别以为钱数不多,往往玩着玩着就会沉溺。
一家‘甲壳虫乐队’的纪念店,很火,很多游客都前来捧场,里面的纪念品从衣服到十品到室内小样家居一应俱全,每一件都散发着‘Beatles’的气息。
赌场内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以兼职身份工作,美女真的很多很多很多,当然了,下图这位是个例外
来到拉斯的第一个夜晚,朋友带我们来到一家店,据说连锁店,算是当地的特色,很有名的一家餐厅,叫‘BLT&Burger’,分店遍布全球,国内只有的尖沙咀有一家。
在拉斯的地址是:3400&Las&Vegas&Blvd&S,&Las&Vegas,&NV&89109&
这是我的餐,15美元一份,确实比我在犹他吃的大多了,味道也不错,用料很足,什么KFC&麦大叔之类的简直弱爆&了。
赏夜景时间到,室内辗转到室外
请大家注意这艘船并且记住,位于酒店,每晚大概20:00左右,每隔1小时都会有演出呈现,直至凌晨很晚。很有特色的演出,大概持续20分钟。
感触:虽说是路边的演出,而且每天上演很多次,演员阵容不算小,正是这种条件下,每次呈现在游人眼前,每一位演员都用尽全力,在场的人可以感触到他们的热情。演出,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演出,能动用如此多的演员,而且编剧也很棒,相信观众都有种身在大片客串演员的感觉。可能这也是我们和有差距的原因之一。
路过拉斯大道的朋友都会被这艘船吸引住的,就在路边,个人认为这是拉斯大道的必赏之景。
拉斯大道有很多室外夜场专门为游客演出,没有门票,完全免费,我们用的是‘赶场’策略,看完一场马上赶往下一个区域观看,时间安排上很人性化,各地点演出时间都是错开的,到时只需要跟着人流走就可以,流动人口很多,要保管好随身物品。
拉斯市区的标志性Logo
观赏玩拉斯一条街,已经是凌晨3点,由于大家收到强烈的美式文化的冲击,脑细胞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冷静下来。决定去沃尔玛走一圈,准备点这几天的口粮。很多沃尔玛都是24小时营业,但地理位置都很偏僻,这都是国外私家车盛行所决定的。老美的沃尔玛才叫真正的super&market!!货品一应俱全,而且价位低廉,售后服务很到位。
别怪我山炮,去卫生间根本不用担心上厕所没纸,卫生状况也很好,真的有一种完全是为了’放松‘而进去的。
住宿酒店一角
取名为:断背&&&&&&kidding
沃尔玛一行的结果,一只最便宜的面包+一桶牛奶=拉斯4天3夜的早餐
面前的这款血统靓车就是赌场为了拉客所设奖品,够诱人!
Day2:购物区——广场商业街————美人鱼水族馆——拉斯电视塔——拉斯大道
拉斯的夜生活实在丰富,绝大多数店面采取24小时营业方式来迎接每年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超过4000万游客,其中65%是回头客,不愧是不夜城,一觉醒来已经是10点,吃过简单的早饭洗漱完毕接近12点,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了,利用朋友司机前来酒店接我们的时间记下出行感想。
第二天中午出发,来到了一个忘记叫什么名字的地方,有各种品牌的商店和娱乐设施,印象里要驾车从市区出发大概40分钟,根据下面几幅图,有知道的朋友请指点一下。
绿化部分就像绿色的巧克力迷宫一样,整齐的让我想去咬一口。
多么幸福的孩子们。我们的童年似乎只是在加减乘除中度过的。
一家很有名的料理餐厅‘Kabuki’
看见后面‘Yard&House’的招牌了么,特色餐厅,据说名气不小,很多明星都会来捧场,没想到次日我们就是在那用的餐。
正赶上《变形金刚3》IMAX上映期间,比国内档期要提前近一个月,身为擎忠实粉丝怎能抵得住如此诱惑,重点在于,票价仅为7美元,不到50人民币看一次IMAX,听到这个消息,朋友们,不知你们是否已经慌张了。根据最低工薪阶层收入标准计算,看一次大片,当地百姓只需要花费月收入的1/300,而的劳苦大众却把这个比率提升至&1/20,剩下的请大家自行思考吧。
第一次来到一家吉他店,好吧,我把他取名‘吉他沃尔玛’
同类型的钢琴店。
为我们提供了便利购买服务的导购美眉。
我的三位马来朋友登场,其实就是华人,普通话说得不错,他们是在祖父辈的时候战争避难到,每个人的英文水平都很高,佩服。而且人品没的说,遇见他们是我的荣幸。
简单购物过后接近19:00,司机带领我们来到拉斯的塘人街,这家餐厅我要隆重介绍:,老板是华人,这家店曾多次荣获‘最佳中餐厅’称号。
店内设计中规中矩,不算豪华,但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很亲切。
2006年最佳中餐厅
光顾着吃,什么名字忘记了,哈
海外版‘Duck’
菠萝咕咾肉
蘑菇+豆腐,新鲜菜系第一次接触,还不赖
强调:米饭10元无限量,从未听说这种促销方式,日后去过的几家中餐厅也有类似营销手段。大大的成全了我!
5人6菜,绰绰有余。初到的一阵子,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20天内我掉秤15斤,第一次吃到家乡菜,没忍住,不怕大家笑话,对着无限量的米饭,我一口气吃了7碗,吃一次饱饭我容易么*.*
餐费77.85+税6.31=84.16美元(不含小费),原本朋友要为几位朋友买单,但出于感谢,我和三位马来朋友协商,为表感谢共同承担餐费,当做司机朋友的回礼。再三说服下司机决定支付40美元的小费,阔气!&与一样,很多欧家在服务行业领域都要支付5%~35%不等数额的小费。虽然此次餐费共计84.16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不算便宜,但要知道当地我们赚取的是美元,当然消费也是美元,这等于在国内5个人吃了不到90人民币,已经很便宜了。所以初到的朋友不要看到什么东西都换算RMB,那样会无法生活的,要扭转这种消费观念。
拉斯面积不算大,以餐馆居多。
巨大的logo
拉斯大道别具特色的缩微城市值得一提:‘城’、‘城’、‘’。
美人鱼水族馆门前巨大的GMC房车比其招牌还要拉风。
馆内可以欣赏各类海洋生物。
一款极具特色的哈雷摩托供游客观赏
低调中尽显奢华的奢侈品牌
&&&&&&的广场商业街聚集了超过160家商店和13家餐厅及特色食品店,这里的商店足以与和的大商场相媲美。位于时尚秀购物商城内的Nordstrom百货公司,是内华达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时尚秀购物商场是上最大的购物商场,也是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其他主题的购物中心还有Showcase商场。
来到一家演艺吧,名曰:Shadow,一个赤裸舞女幕后热舞,出于好奇以为她会来到幕前一展舞姿,看来是我多想了。
当地的剧院,我只认识中间的席琳迪翁,朋友告诉我右手边的是王主题曲作者。
放眼望去,视线范围内只有五星酒店和诱惑广告。
&&&&&&&&&&‘美丽湖饭店音乐喷泉(Fountains&of&)’是另一个具有城市代表意义的观赏点.。
&&&&&&&&&&喷泉表演时间:&周一至周五:&3:00PM—8:00PM,整点及30分每半小时一次;&8:00PM—12:00AM,整点,15分,30分,45分每15分钟一次;&周六至周日:&12:00PM—8:00PM,整点及30分每半小时一次;&8:00PM—12:00AM,整点,15分,30分,45分每15分钟一次。
&&&&&&&&&&方位:STRIP中心段,美丽湖饭店正前方。从CTRIP南面或北面饭店可搭乘STRIPTROLLEY或者双层车在弗拉门戈路下,饭店在弗拉门戈路的南面。
&&&&&&&&&整个湖面蓄水量达10万立方米,程控的喷泉系统能在瞬间将约6万5千升湖水喷至近80米高。在4万8千平方米的湖面中,总共安装有1200支喷嘴和4500支照明,喷泉喷射的方向与高度全部由电脑程序编排,并与不同音乐作匹配,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将北部湖美丽的自然景色,融于此音乐喷泉及所在的湖面!
路边有各种身着奇装异服的卖艺者,合影者需支付1美元作为小费。
放大复制版自由钟,实体位于。
自由钟背后有很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完全由鲜花制作而成的立体画,立体感十足。
一家特色巧克力店,颜色各异的液体巧克力在头顶流过,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店面实行单位时间内限制顾客数量的限购政策。在我看就是耍大牌。
电视塔,乘坐电梯前往中间区域,如想上至更高点观景需支付26美元。
可以一览赌城全市夜景。
同时设有极限运动——蹦极,体验者从塔顶平台处纵身一跃感受刺激,100美元/人。
Day3:&——城——城————M&M旗舰店——可口可乐旗舰店——老城区——
清早我们驱车前往‘’(Hoover&Dam),水坝1931年动工,1936年完工,历时近5年,建造期间正值大萧条时期,这为水坝的建造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地理位置缘故,需要炸开科罗拉多河使之分流,在这四年造坝时间里一共有112名工人失去生命。
是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Colorado)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位于和州交界之处的黑峡(Black&Canyon),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大坝系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高221.4m,大坝形成的水库叫米德(Mead)湖,总库容348.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原为134万kW,现已扩容到208万kW,计划达到245.2万kW。于193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3月建成,1936年10月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
''位于我们所住酒店对面,也是不错的宾馆,有机会去的朋友不妨试住一下。
很特别的‘雨林餐吧’
室内设有一间小型动物园,几只慵懒的只顾着睡觉,完全不理睬观赏的游人。
缩微版自由女神
门前的雄狮。
城全貌,穿梭其间的红色过山车格外醒目
有意思的泡泡机
街头卖艺者,表演者的大肚腩简直糟蹋了大黄蜂和蜘蛛侠。
&&&&&&街边供出租用的兰博基尼,租金97美元/天。顺便提一下米国的服务,便宜的同时更是便利,租金按日计算,只需要带着驾照去银行办个手续,不需要押金,驱车前往目的城市可以将车安放在规定地点。前提是要有米国驾照或。我的同事曾经租到一辆丰田凯美瑞,租金1美元/天,油费自理。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公司,多数信誉不错,而且车况都很好。
拉斯的M&M旗舰店是个亮点。多日之后去过时代广场的M&M,与拉斯的店没有可比性。
店内的相关周边产品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出来的&。
感叹的是原本一家卖糖果的品牌居然能做这么大,完全形成一种产业一种文化了。赚的已经不再是糖果的钱,更是追求者的一种心理,一种生活。
为了这件29.99美元的花裤衩我斗争了好久,最后还是拿下了。谁想,我穿着它回到犹他,公司同事笑称我把boxer(内裤)穿在外面,这明明是可以外穿的短裤!
转战可口可乐旗舰店。
周边产品同样面面俱到。
特色是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不同风味的可口可乐,售价低廉,独具风味。
能有这项特色服务的可乐店铺全球仅此一家。
想尝遍异国口味的可乐又不想花费昂贵的旅游费用,那么就来拉斯的可口可乐尝尝吧。
当然包括的可乐,喝起来其实就是苹果味的美年达。最让人受不了的当属来自的口味,口感貌似止咳糖浆......
巧合,绝对是巧合!
我也凑凑热闹,沾沾人气。
传说中的‘熊猫快餐’,米国人认为是最地道的快餐品牌,不要被误导,多数其实是人经营的,菜品长相很China,口味真的真的很一般。
位于‘’内,狮身人面像映入眼帘。我也算去过‘’的人了,吼吼。
挨着狮身人面像是‘泰坦尼克纪念店’
‘Yard&House’隆重登场。
一份最便宜的Pizza,15&dollar,薄的不及手指,味道还不赖。
便宜选的,我取名:芥末浇汁堡。
马来朋友选的,看着极有食欲,服务员送上来后我后悔了,才比我的披萨贵3dollar。
用过晚餐,来到‘老城区’,Fremont&Street佛里蒙特大道。
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佛里蒙特大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90年,这里的建筑风格仍然保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格,赌场也是当时保存下来的。大道上各类演唱会有3、4个,每晚都会在这里为大家呈现。
老城区的Fremont&Street佛里蒙特大道的顶棚是由1.2亿个荧光灯组成的世界最大的LED屏,会每天晚上分时段免费播放着不同的画面。比起最大的空中LED的世贸天阶,佛里蒙特大道要显得阔气很多。
街头艺人,比沙画要有技术含量。
拉客美女。拉斯的色情业和博彩业同样发达,大街上随处可见发放带有妓女联系方式的色情卡片,只需要$99。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我们身为游客身为外地人,除了身边的朋友谁都不要相信,如果路上遇见主动搭讪的人,要提高警惕,保管好随身物品,不要理睬他们并马上避开。更不要被成人游戏诱惑住,她们瞄准的只有你们的钱包。
乐队版本‘we&will&rock&you’上演,众人起舞。
街边酒吧,共有两位调酒者,一位负责调酒,一位负责艳舞招揽客人。
同事在拉斯的朋友们前来看望大家。凌晨02:30,结束一天行程,准备回酒店。
Day4:&FASHION&OUTLETS———Osaka&Japanese&Bisrto——返程
临近中午办理退房手续,最后一天要去OUTLET血拼一下,之后直接返回。
城市监狱T-Shirt,两件17美元,后悔去一次拉斯没买一件纪念服。
一般人可能不会把想成血拼重镇,但在我眼里还真的挺好逛的,各种档次的品牌应有尽有丰俭由人。
有三个主要的OUTLET:
FASHION&OUTLETSOF&LAS&VEGAS
(官网:/&&)
LAS&VEGASPREMIUM&OUTLETS&SOUTH
(官网:/outlets/outlet.asp?id=61&&)
LAS&VEGASPREMIUM&OUTLETS&NORTH
(官网:/outlets/outlet.asp?id=58&&)
第一个FASHIONOUTLETS比较远,综合比较这个也是最好的,朋友带我们来的就是第一个FASHIONOUTLETS。可以在游客中心和一些酒店买票坐大巴前往。但是我看到单边车程就要将近一个小时,据说大巴来回只有几个固定的时段就没去,如果车的就比较方便去看看。后面两个都叫PREMIUMOUTLET但不在同一个地方,我朋友比较之后不建议大家去SOUTH,像个陈旧的城乡结合部大mall没啥好逛的。NORTH比较新也比较好逛。从我们住的酒店坐TAXI过去单程车费25美金左右,米国打的本来就比较贵,这也还算合理了。如果心疼车费的话就去集中扫荡一次,从早逛到晚把要买的买够。强烈建议拖个箱子去,如果买了都提在手上你会很快累趴下的,这里很多人都是拖着箱子在逛的,不用担心异样的眼光。
一不小心就到了中午用餐时间,购物区中间位置有一个大型餐厅,里面包含各国‘美食’,说白了就是快餐。
品尝只后发现这家料理口味比旁边那家中餐好吃。
同样是人经营。
我的午餐‘杂饭’,税前7.5美元,几乎是最便宜的了。可选两份主食+两种菜品;还有三份&四份菜品的,价位在每份7~15美元不等。很难吃,如果不吃这个就要花大价钱选别的,太浪费了,还好我意志坚定!
懂行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款鞋在国内要1250&RMB,按照我去时的汇率计算,在这里税前只要&$89.99*6.39=575&RMB,国内的价位~~~坑爹啊!
为了避雨进入Coach,&几分钟后出来雨就停了,空气也清新很多,更加燃起了大家血拼的热情。
消费多数情况下要缴纳州税和联邦税,拉斯也一样,但只收取6.5%的州税。起初的一段时间每次消费都要关注税率和税费,购物的次数多了税费累计起来也不是小数目,后来也习以为常了。
别看只有两个袋子,这里面包括7块手表和9个钱包,没一件是给自己的,全部奉献了,谁让我亲戚多呢。
傍晚时分,大家准备前去用餐。
马上要离开拉斯了,大家商量临行之前吃一次料理,就是这家‘’,同样很有名气,朋友向大家推荐此地,3年前他曾在这里打工,顺便来看望他一位在这里工作结识的朋友。这家店以美食、料理、寿司和铁板烧著称。
地址:10920&S&Eastern&Ave,&Henderson,&NV&89052
同样也有各种被授予的奖状。
我们几位人担心料理贵而且餐量少吃不饱,为了不驳司机的面子也只好硬着头皮前来。
如此看来没我们想的那么惨。人均消费20美元。
临走的当天我们迎来了一位同事,右手侧第一位,来自,他工作结束回国前要在拉斯旅行一周,之后从转机回国。
我们吃完晚饭已经是00:30,在国内我们会选择住宿休息,次日赶路,不同的是老外都喜欢开夜车,一路颠簸3个半小时回到位于的St.George,将租用的车送回指定地点,钥匙夹在车内的遮阳板里便离开了,如果在国内谁要是这么干那绝对是疯了!我们在路边等待事先联系好负责接送我们的同事,继续开车1小时于04:30回到工作地点Zion&&Park。早晨08:00还要继续上班,拖着一身的疲惫,什么也不想说,却无法入睡。赌城的四天三夜是那么的梦幻、充实又充满刺激。
前往可以有多种选择,拉斯建有‘麦卡伦国际机场’,同时也可以乘坐‘灰狗巴士(Greyhound)’前往,可以网上购票,价格低廉。我们此次选择方式。
拉斯四天三夜&&个人&&消费记录:住宿$22,+燃油&$80,&餐费$50,&其中不包括购物,比预算超支,一路走来倍感超值!再次感谢我的朋友们。
拉斯故好,但我只是个过客,让我选择居住的城市,不会选择那里,拉斯对于我有太多的诱惑,只是作为旅游让我体会一次也就罢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机会重回赌城感受他的奢靡,希望不会太久。
Bye&Las&Vegas!
本篇游记共含10122个文字,203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114网址导航本人英专研究生,虽然听说不是特别优秀,但是语法和单词量肯定还是不差吧,我们单位最近新进一批新设备,要来好几国的老外帮助安装,可是由于我刚接触这些设备不太明白这些设备的性能及结构,再加上老外是捷克人,口音有点重,不像我们平时学的那些标准的英语,但是他基本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的意思,和我一起工作的一个翻译比我先来,已经和老外工作了一段时间,设备也比我懂些,她和这些老外都流利地交流,而且老外说什么她都听得懂,我就不行了,他们和我说什么我越听越糊涂,再加上他们的口音我实在听不清楚他们说的什么,昨天去接待一个新项目的老外,他是奥地利人,口音没有那么重,我也叫他说慢一点,可是他稍微说快一点我就跟不上了,有些相当简单的单词比如早餐breakfast,license,他重复了几遍我才听清楚,我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英语全白学了,现在那个捷克老外因为无法和我沟通,完全不理我了,而且特别喜欢另一个翻译,现在新项目也加另一翻译上了,我天天在办公室坐冷板凳,啥了干不了现在开始使劲练听力,可是我看英文电影的时候,明明是学过的单词,他们说快了我还是云里雾里,我该怎么办呀,我可不会因为听力影响我的工作呀,我也不想被周围人鄙视,现在领导也不叫我干活了,我好难过,可以帮我想想提高听力的方法吗,尤其是听那些说话超级快的老外说话,要怎么做才能听得非常明白清楚,能马上理解他的意思呢,是不是因为我反应太慢的缘故造成的呢,大家给支个招吧,谢谢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希望来个英语牛人帮我一下吧只恨自己学艺
  难道木有人愿意帮助我吗,
  语感很重要,多听听英美当地电台的节目吧,新闻娱乐类的,语速超快的,我以前一般用来催眠,特别有效。。。哈。。。      
  是哦我现在就是找不到感觉呀,听外国人说话听着听着还老是走神,完全是找不到状态呀
  就跟你听说惯粤语的说普通话,或者新疆人说普通话一个道理,都是说的普通话,你就是不太明白。
  很正常呀,偶在某国留学时,上课时是听得懂的,跟老外出去吃饭是不成的,真的是一个字都听不懂。后来上班,刚开始依然是各种有听没有懂,那个囧啊~    慢慢的就听懂了~~楼主不要灰心,那位翻译能听懂,是因为她听得比你多,就这样~~
  是的是这理,可是为什么另一个翻译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呢,
  也是那翻译在我来之前跟着老外工作半年了,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天天和老外泡在一起,还翻译了那么多资料看了那么多的资料,不过现在领导以为我水平有问题有事也不找我做,老外也光找她不理我,哎,真是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的能力,不过我听力是练得少,现在看电影还是得借助字幕,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提高听力
  你可以试哈闭眼睛看电视,也会有听不清楚的时候。。。。  看和听有点不同的哈~~  英语还是要多听,事先别看文本。
  会背单词跟能直接与人交流是两回事,没有说张嘴之前先想语法的。多听多说多和老外打交道,自然学会怎么和老外说话。人家那个能听明白的也是有实际经验积累的,光靠背书你背不出自然运用来,以前练得少你现在就多练多接触呗。放松一点,真的接触多了就会了。
  可现在老外无视我,我根本找不到和老外交流的机会,只有靠自己练习了,哎,人家只看能力不看过程呀,他们才不管你有没有经验
  现在大家都认为我英语差能力有问题都不理我也不安排任务工作我根本没有机会得到锻炼,根本没法提高嘛,有什么办法可以自己提高听力和口语
  曾经在万圣节那天晚上跟两个同学一起在大街上逛街,对面走过来一群外国人,打头的男的穿着superman的衣服,后面跟着“女巫”“国王”那样一群穿着各式衣服的老外……    那“超人”走我们仨面前拦着我们(不拦我们也没法过去,外国人的体型各种彪悍)俯视我们叽里呱啦说了一溜外语,听不懂…    仨人就傻站在那看着他…    后面那“女巫”晃了晃手里的篮子说“糖,要不要,糖,要不要?”…    英语最好的一个女生说了句thank you…我们仨一人拿了颗糖回学校了……    这件事的后续是回去之后说谢谢的那个女生把那颗糖粘自个床头,激励自己学好英语………………以免日后还要外国女人翻译说糖要不要……忒丢人了……
  @屁屁屁股比脸大  18:18:02    曾经在万圣节那天晚上跟两个同学一起在大街上逛街,对面走过来一群外国人,打头的男的穿着superman的衣服,后面跟着“女巫”“国王”那样一群穿着各式衣服的老外……  那“超人”走我们仨面前拦着我们(不拦我们也没法过去,外国人的体型各种彪悍)俯视我们叽里呱啦说了一溜外语,听不懂…  仨人就傻站在那看着他…  后面那“女巫”晃了晃手里的篮子说“糖,要不要,糖,要不要?”…  英语最好的一个女生说了句tha...........  -----------------------------      会引来小强吧,把糖粘床头?      我读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据说睡觉的时候耳朵被老鼠咬了……我觉得你那个朋友很危险啊~  
  汗,我连中国人说的英语都听不懂。。。别说外国人说的了。。
  是的而且另一个翻译现在也很受宠,我有时候听不懂向她请教,她也不告诉我,我向她要些资料看她也不给我,让我直接去找领导,特别让人受刺激的是,上回几个德国人回国我们准备设宴请他们吃饭,他们把那个翻译夸得简直是天上有地上无,我当时在场真是好GANGA,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听力口语练好,去找一个更适合我的平台,我现在工作这个地方很不重视人才,全是看人际关系,已经有好多大学生辞职走了,我想先锻炼自己的能力,毕竟现在工作不好找,
  把楼主扔美国3个月,保准能听会说,死记硬背出来的还是不灵。
  可关键是,现在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那些外国人,全部被另一个翻译垄断了,而且她特别会来事,外国人喜欢她得很,我现在和外国人几乎招呼都不打了,根本没办法呀
  哎楼主性格太内向了,不适合做这个,转作笔译吧
  好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吧  也不要老抱怨别人是会来事  至少那个翻译她翻译水平确实比你高呀
  - -    沒事的,    我學了那麼多年的普通話,    去到北京還是聽不懂中文。。。。。。。。。。。。。。。。。。。。。。。。
  交流多了就行了~~~~~语言嘛~~~说实话,不用的时候怎么死记硬背都没用,等你真的用上了,你发现一切水到渠成了……
  = = 自己粘上去说,甭问那翻译,你问她,教一句教不了一百句,听说不熟练不是“看资料”看的,自己试着来,一开始肯定乱七八糟做多了就会了。既然都有心跳槽了更不用在这留什么脸面,管它怎么着连打招呼都不打还成么?继续去打招呼,没话找话。就当那些都是两脚行走口语练习机。    你惦记着跟她学,但是她比你强,是因为她跟老外打交道的经验多,你不去找老外,还找她,二手经验还是跟扶着椅子滑冰似的,不松手练不出来。你就转做笔译,照样会碰见行业术语碰见大量俚语俗语碰见各种活用各种乱用各种模拟方言口音……话说我已经看到N个英语专业出来被坑的了。不用说工作上光凭学校里的东西一时上不了手,打个游戏你上美服去都得晕。
  我跟你有相同的困扰。    不过我现在在尝试几个办法解决,跟你分享一下:    看动画片或美剧,不带字幕的,然后我还背他们的台词;    跟CCTV-NEWS听,可看的节目有很多。我感觉这几个月已经有点进步了!    你也加油~~
  其实她翻译水平一般,我仔细听过她和老外的对话都是些相当简单的对话,也不是好复杂,而且她说的好多话也不符合语法,笔译方面我们水平都差不多,现在我们俩唯一的差别就是我听不清,而她听得清,并能立即做出的反应,如果克服了听力我和她就没啥差别了,现在主要是解决听力的问题
  @空青  18:58:23    = = 自己粘上去说,甭问那翻译,你问她,教一句教不了一百句,听说不熟练不是“看资料”看的,自己试着来,一开始肯定乱七八糟做多了就会了。既然都有心跳槽了更不用在这留什么脸面,管它怎么着连打招呼都不打还成么?继续去打招呼,没话找话。就当那些都是两脚行走口语练习机。        你惦记着跟她学,但是她比你强,是因为她跟老外打交道的经验多,你不去找老外,还找她,二手经验还是跟扶着椅子滑冰似的,不松手练.....  -----------------------------  是哦,话说我在技术方面一片空白,尤其是那些专业技术术语从没接触过,我们和老外主要是技术上的交流,平时很少对话,就是有也是相当简单的,不过她反应确实快,我有时候老是忘记单词的意思了,有时候相当简单的单词也老是想不起来,于是反应特别慢,现在关键要解决的是反应问题,沟通交流问题昨天让我独立去接待一老外,虽然犯了些小错误,但总的说来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我感觉多接触就自然顺溜了,就和机器要上润滑油一样
  @我遇的倒  18:37:02    哎楼主性格太内向了,不适合做这个,转作笔译吧  -----------------------------  笔译也不让我做了,现在领导只相信她,啥都交给她做,她一天还抱怨工作多待遇差,我一天都闲得发毛没事做
  多看原声电影就好了
  就是纯正的英国人你也有可能听不懂因为他们说的方言有口音更何况什么捷克人昵
  对了,前几天看的《女巫季节》,语速不快发音也清晰,你可以下一部无字幕的看一下。
  笔译方面我完全可以独立操作,而且我的翻译速度比她快得多,现在唯一要解决的只有听力问题,和老外简单的对话我还是应付得来,我们公司不像其他单位,我们这些翻译都是当一般劳动力在用,单位只要你出效益,要是干不了活人家就会对你有意见,那翻译据说刚来的时候也是和老外交流都成问题,有时候还要一边查字典一边和老外交流,她一个人又做笔译又做口译练了半年才有了今天的效果,我才来一个多月,而且中间还被派到其他部门干其他业务去了,回来也不让我参加具体的翻译工作,相当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我现在就是要发奋练习我最薄弱的听说能力,扬眉吐气一把!
  笔译方面我完全可以独立操作,而且我的翻译速度比她快得多,现在唯一要解决的只有听力问题,和老外简单的对话我还是应付得来,我们公司不像其他单位,我们这些翻译都是当一般劳动力在用,单位只要你出效益,要是干不了活人家就会对你有意见,那翻译据说刚来的时候也是和老外交流都成问题,有时候还要一边查字典一边和老外交流,她一个人又做笔译又做口译练了半年才有了今天的效果,我才来一个多月,而且中间还被派到其他部门干其他业务去了,回来也不让我参加具体的翻译工作,相当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我现在就是要发奋练习我最薄弱的听说能力,扬眉吐气一把!
  谢谢大家的意见,非常感动,等我口语听力提高一定感谢大家
  对了,前几天看的《女巫季节》,语速不快发音也清晰,你可以下一部无字幕的看一下。
  字里行间貌似对人家不屑啊 你记住现在还不如人家呐
  把英语节目下mp3里有空就听  
  你不要挑剔人家说话语法不好,要看到人家的长处,光看人家的弱项自己不思进取,怪不得你不好    真正的外国人讲话谁会按照语法书上写的来讲啊,我们中国人讲中文还从来不讲语法呢,真正外语好的人会说的人,没几个按照语法来讲的好不好,老照着书本讲,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一菜鸟。没看那外国人来中国考英文还语法不及格呢。    多看看新闻电视剧,学学人家的口语吧,难道还要人家为了将就你而天天放着常用语不说而要讲语法吧。
  我也是,没法交流  
  @银杏树远  19:32:37    你不要挑剔人家说话语法不好,要看到人家的长处,光看人家的弱项自己不思进取,怪不得你不好        真正的外国人讲话谁会按照语法书上写的来讲啊,我们中国人讲中文还从来不讲语法呢,真正外语好的人会说的人,没几个按照语法来讲的好不好,老照着书本讲,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一菜鸟。没看那外国人来中国考英文还语法不及格呢。        多看看新闻电视剧,学学人家的口语吧,难道还要人家为了将就你而天天放着常用语不.....  -----------------------------  我知道啦,有些外国人根本不按语法来说,所以我现在也觉得只要能正常表达自己的的意思就行了,要是老想语法会相当影响交流,还是多虚心向人家多学习学习吧,毕竟人家现在口语确实好溜,每次和老外吃饭,老外都夸她,  
  @俺的三号马甲  17:51:02    也是那翻译在我来之前跟着老外工作半年了,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天天和老外泡在一起,还翻译了那么多资料看了那么多的资料,不过现在领导以为我水平有问题有事也不找我做,老外也光找她不理我,哎,真是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的能力,不过我听力是练得少,现在看电影还是得借助字幕,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提高听力  -----------------------------  你看楼主,你自己这不也说了嘛,看看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照着做就好了,这方法最简单,也最管用。    另外,已经落后了,就多下点功夫;在这儿自怨自艾没用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卡尺男  19:27:10    字里行间貌似对人家不屑啊 你记住现在还不如人家呐  -----------------------------  现在是她对我不屑吧,我只是说的是事实而已,算了,人家强就向人家学吧,有意见也没用,毕竟现在人家老外只听她的不听我的,话说我也想达到她的水平张口能说,而且老外说什么都能听懂
  原来从来没接触过外国人,老是怕出错,结果没想到他们的要求也并不高,只是一些相当简单的对话,而且用的单词都比较简单,我就是想太多了反而表达不出自己的的意思了,其实那些非英语母语的人的语法也不见得好,他们每天写的工作日志好多拼写和语法错误,可能是我们这些人多年的应试教育不懂得变通,遇到一点和标准英语不同的变化就不适应了,以后就决定勤快一点多跟着老外屁股后面学呗
  = =对于一天之内2门专业课分别遇到印度教授跟意大利教授的俺老说,听说神马都是浮云啊浮云~~~~~    周一的加拿大教授俺真心想念你!!!!!!!
  没事多看美国电影,里面的演员南腔北调都有,别只听BBC广播之类的。  我刚到欧洲的时候也是听不懂别人说英语,后来办公室来了一个特别能侃的加拿大人,每天blablabla跟我聊好几个小时。过了俩月我忽然发现不但他说得我能听懂了,连从前听不懂的那些人说话也都听懂了。回头再跟加拿大人讲,他说刚见到我的时候他跟我说话都放得好慢啊,可我还是听不懂,现在总算恢复正常速度了。  到现在只有苏格兰口音,澳大利亚口音和新西兰口音,我还是需要反应一下子才明白。最受不了的是印度口音……像法国人什么的虽然也说得不准,但说得慢,所以听懂没问题。可是印度人口音特别重,可是还说得贼快。
  推荐LZ看看这个,人人上分享的,长了点,可是我觉得看完真的明白不少。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转)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下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因为外语学习就连学术界都存在很多尖锐的争论,本人也不敢说自己有把握能把争论化解。但还是决定先从简单入手,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吧,探讨一下外语学习的真谛,特别是对大家在外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误解进行分析和澄清,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对外语教学工作着有所启发,就知足了。    本人多年来一直在给各高校,企业和其他英语学习者做英语学习方法讲座。讲时从不煽情,从不靠表演噱头,也不搞励志,每次必将严肃的科学依据送给大家。近五年来听众过万,还比较受欢迎,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能够非常理解和赞同并提出了很多尖锐问题和改进意见,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曾有很多人奉劝在下以此演讲能力,把风格改为煽情鼓动式,定能红遍全国和累积财富。本人对名无兴趣,否则早就这么做了。也不愿胡说八道而误人子弟。至于财富吗,不是不喜欢,而是已经有够多的了。所以本人很幸运,现在可以摆脱金钱的烦恼,静下心来读书和思考了。现在把以前演讲的部分内容整理一下发在这里,希望和大家探讨。  对外语学习的主要误区    我们普遍对学外语学习方法的认识是:    1.要有语言环境, 多跟外国人交流,最好是能出国,不久自然就能会说了。  2.学习外语要多记多背,也就是说是用记忆学语言。  3.想纠正发音,一定要专听和模仿纯正的发音,比如BBC或VOA那种。  4.要学习外语语法,如果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5.要有词一定词汇量,要大量背单词。但背英语单词很难。  6.以前学的是书面语或过时的英语,和现在口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口语不好。  7.学外语必须非常刻苦,长时间反复练习。    “全错!而且不但错,事实正好相反!”    您没看错,我说的正是:“以上这些结论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基本上与事实是正好相反的。” 大家对外语学习的误解之深,范围之广,达到了另人惊叹的程度。尽管科技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语言获得过程的误解仍相当普遍,尤其是咱们中国人。中国人对语言学习的误解深来源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及单一民族和单一语言。我帮大家逐一进行分析和提供分析依据,大家可以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怎么会错呢?难道学外语不是在语言环境下最好吗?难道想纠正口音不是要听标准的发音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咳,天下有多少事都是看似理所当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呢。我们先找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就先说第3条,“纠正发音”吧。  
  大家一定都认为,要想学好发音,或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当然要去听纯正的,标准的发音啦,最好是地道的英国音或美国音了,这还能错?不幸的是,刚好错了,而且正好相反。语音专家发现,成年人要想纠正自己的发音,不能只听标准发音,而是要听大量的 “非标准发音”,也就是说,带口音的发音。比如德国口音的英语,法国口音,意大利口音,印度口音,中国口音等,而且种类越多越好。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结论的来源,要从当年哈佛大学的语音专家们,在做口音研究时,用日本人做试验讲起。  各位知道为什么做语音实验会用日本人吗?大家普遍会答是因为日本人发音说英语很难听。接着问,那为什么日本人发音难听?每次问到这里,听众中总有些笑声,很多人答曰日本人舌头硬。其实日本人跟大家一样,舌头并不特殊,发音不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日语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英语有大约44个发音(元音加辅音),而日语只有大约30个。不是听说日语有50音图吗?很遗憾,日语的五十音图很多是重复的。比如第一行元音:“啊依呜唉喔”,确实是不同,但第二行“喀七库开阔”(近似的汉语表示啊,大家别太较真),却是只多了一个辅音K,其他是借第一行元音拼出来的(Ka, Ki, Ku, Kai, Ko),所以并没有50个音。于是日本人在说英文时,很多音是发不出来的。比如“日 r”的音,日语中不存在(没有ra,yi ru,rai ro),所以不会说。很常用的read and write,日本人只能说成 lead and light,用“l”代替“r”,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于是当时哈佛大学就找了在美国的成年后才到美的日本人做实验。首先问这些被实验者,read 和lead两个音,大家听得明白吗?大家一致答听的出区别。再问那为什么会说错,这些日本人有的说“我们的口腔结构不同。”有的说“我们发音部位很你们不同,我们的靠前,你们靠后。”也有人说“我们舌头硬,老美舌头软。”接下做了实验,让这些日本人听许多“r”或“l”打头的词(不给看拼写),二选一的答案,做完了测试,发现大家的正确率是50%。各位已经发现问题了,二选一能答对一半,实际就是根本不会,纯粹瞎懵,命中率当然是一半。当看到这一结果时,测者和被测者全傻了。因为要是全对了,那分析和调整一下舌头位置或口型就可以解决;如果全错也不要紧,掉个个儿就成了。但对一半就美救了。大家想,根本听不出两个音的差别,怎么可能区分清楚发音和正确发音。但结论已经出来了: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    其实发音不准主要是因为耳朵听不准这件事,大家是有实际观察经验的。比如有人唱歌走调,是什么原因呀?是不是嗓子不好?不是,主要是耳朵听不准,所以唱歌走调的人唱完了觉得自己唱得挺对的,你们怎么都说我走调呢?原因是他们的耳朵听不准音,自己听不出走调了。(如果您唱歌不走调,自己堵上耳朵唱一个试试,别人保证说您走调了)。那么这些被做实验的日本人都在美国生活了一段了,天天听标准音,为什么改不了口音?原因是:成年人的耳朵听音不准,分辨能力低,听不准一个不在自己母语语音范围内的新标准发音,也听不出自己和标准音的区别(可能自己觉得有些区别,但具体也说不明白),以为自己已经发到标准了,其实还有差距。日本人母语缺音太多,所以最吃亏。(大家在网上可以找到日本人用来测试“r- l”分辨率还剩多少的测试网站,大家可以试试,很好玩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同学或普通话标准的同学会得分很高的)。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只有小孩子的耳朵对各种语言有高分辨率,才可以听准任何语言的发音而模仿到位,成年人不行了。具体说,大多数人到十二岁以上就不行了,这个能力失去了。这就导致了成年人为了纠正外语发音时或提高发音准确度,单纯听和模仿标准外语发音不行,因为做不到,所以如何纠正成年人的发音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提高成年人的听音准确度。而实践经验证明,多听各种非标准音,有助于成年人提高听力敏感度和分辨力,从而达到定准和自然纠正自己发音的效果。(什么是各种非标准音?比如英文 “very interesting”, 法国口音是 “vehi intehisting”,日本口音是 “veli indelisding”,中国口音是“外瑞-因踹斯停”)。当经过一段时间仔细听和分辨各种口音的适应训练后(当然不是仅听非标准音,要和该句的标准音以及自己的模仿发音进行对同时比训练),听者的听音敏感度提高了,甚至能准确分辨带口音的人来自哪个国家,发音就自然进步了。这是成年人纠正发音的科学方法,跟大家想当然的结论正好相反。  讲到这里,大家不应该会此结论还存有疑问吧?其实中国同学最容易理解这个结论。因为中国话的口音变化很大,比英语明显,英国音与美国音之间的区别,还赶不上普通话与天津话的区别(离北京才120公里)。所以中国同学对口音比较敏感。有意思的是,中国有个标准音叫做“普通话”,而英语国家没有。在美国并不以任何城市的口音做标准,英国也如此,伦敦话并非标准,而且其他英国人有时觉得很怪。(大家知道伦敦人常省略“h” 和“t”音吗?比如 “head” 被说成 “ed”, “better”说成“be-r”)所以在这些英语国家,并没有严格的绝对标准。而中国人都应该说准普通话。但同样道理,如果小时候(十二岁以前)没有说准,成年后就会有口音,尤其南方同学最吃亏,因为缺音。那应该如何纠正发音呢?如果按理所当然的推论,大家天天听标准音就行,那大家天天看新闻联播和听广播就能纠正发音吗?结果不行。到北京住几年口音就改好了吗?结果还不行(还是小孩子行。)那找个说标准普通话的人一起生活还帮助纠正行吗?大家就笑了。很多人帮父母纠正了多少年的口音了,也没见有效呀。那怎么办?原理是一样的:多听各地人的口音,并进行比对训练,耳朵敏感度越来越高,口音就越来越小。这是成年人科学的纠正发音的方法。(在有些电影学院在纠正成年外地演员时会采用类似方法。)跟大家当初想的正好相反吧,但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遗憾的是,很多英语老师也不明白这一点,所以总建议大家听一个标准音或追一个某国人交流。现在这一误区应该纠正了。  造成“哑巴英语”的最主要原因    什么叫做“哑巴英语”?零英语基础的人不叫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特别是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大家已经学英语十年以上,每周6小时左右,总共达3000小时的英语学习,还是不会起码的交流。(不过应该声明:其实“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并不高。比如随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说,大家会发现不靠其他工具连一页都看不下去。)  那“哑巴英语”是如何造成的呢?大家想当然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比如一般都会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我会考试,所以听不懂,不会说。这显然没抓对因果关系。有人就会说了:是单词量小或单词不会应用,所以要多背单词;还有语法不好,组织句子不熟练,而且CHINGLISH就是语法问题嘛。所以要多研究学习英文语法知识;当然最主要罪魁还是没机会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环境和交流机会就好了,于是努力寻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拦住外国人聊天。这些基本都是对学外语的误解。什么道理?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为什么你听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象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成中文,才转一半您就说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的,是何故?  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话两秒种就结束了,说话是一句连着一句的。两秒长的一句话,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译成中文才明白(还别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至少四、五秒。这时大家第二句话没听见,第三句都到一半了。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短句子(四个单词以下)还好凑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么的,再快也没问题。一超过四个单词就跟不上了。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是:永远也不行。  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概念,但都学过每个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都在那里努力“转换”而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关于英语思维是英语正常交流的前提这一结论因为已经比较清楚和为人们接受,证据也比较多,所以不用在此辩论。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另外还有个原因:大家可能都曾试图说几句英语。我们想一下说英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在说之前先想一句中文:我要说这一句了。(停!大家说中文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脑子里都不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继续说才知道。所以到这儿已经不对了。)然后把这一句的所有英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照说还不行,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吧!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他女她?等想完这些,20秒已过,对方早走了。于是我们发现,甚至外语学院毕业的同学,在说外语时都采用同一战术:“不想语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单词,赶紧往外蹦。”于是出来就是中式英语。难道是他们不熟悉语法知识吗?非也。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THIS IS A CAT。  这 是 一(只) 猫。  主语 谓语 数量 宾语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语态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仍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所以“语法-翻译法”是明显很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早已放弃。但还有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和英国,仍存在一些“语法-翻译法”的捍卫者。本人在以后的章节会根据其他科学依据分析它深层问题,现在就要拍板儿砖的先请。  至于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学的英语过时了这种观点,不用辩论了。课本上的英文没过时,而且无论哪国语,几十年的变化都至于影响到听不懂的地步,个别词而已。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THIS IS A CAT。  这 是 一(只) 猫。  主语 谓语 数量 宾语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语态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仍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所以“语法-翻译法”是明显很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早已放弃。但还有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和英国,仍存在一些“语法-翻译法”的捍卫者。本人在以后的章节会根据其他科学依据分析它深层问题,现在就要拍板儿砖的先请。  至于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学的英语过时了这种观点,不用辩论了。课本上的英文没过时,而且无论哪国语,几十年的变化都至于影响到听不懂的地步,个别词而已。  
  英语环境的问题    那有外语环境不就好了吗?比如出国。答案:非常错误。这一条是中国同学误解最深,吃亏最大的一条。  现在出国的留学生和移民很多。大家在出国前,英语大多不好,可都这么想:到了国外英语环境自然就会了,天天听,而且被迫说英语,有几个月就流利了。当然,听说有人也不行,那他们一定是因为老在中国人圈子里。大家都说在唐人街上的华侨一辈子都可能不会英语,我可不在唐人街住,到时候找外国房东家住,有机会跟他多练习。可到了国外后,发现大家真还都不在唐人街住,因为那里讲广东话,更不懂,在唐人街上跟中国人也是讲英文的。尽管人家一般先用广东话跟你打招呼,发现没反应后双方就开始各操费力的英文开始交流,好在到那里去的唯一目的是买菜,对付的了,不过感觉很滑稽,大家明明都是华人,还非得讲洋话。在国外一段时间,居然很多人把广东话学会了,包括我在内。(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了,国人在广东话环境能很快学会粤语,这可和学英语的原理截然不同,实际不是在学外语。近似度太高,而且大家的语言思维是一样的,几个月就够。会西班牙语的人学意大利语就很快,也因为太接近。不用学,这两国人也能各操自己语言彼此交流。马克思用三个月学会的那个外语和这个情况类似。)  平时是在英语环境的,是在外国人家住的,也大工,也上补习班,也看英文电视和报纸。可过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过去了,发现怎么自己的英语还是这么差呀,听不懂,说不好,只会一些日常生活很简单的用语,还讲得好难听。当然,到了国外,从张不开嘴到敢于开口,这一关还是过了。到国外两星期都敢说了,因为被逼的。一旦敢说了,也就不再有心理障碍了。但说了两年了,怎么翻来覆去还是只会那几句?英语环境出什么问题了?  大家如果现在上网,在搜索器中打“出国才知道的十大秘密”这几个字,就会看到,第一条就是“发现了并不是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自然学会英语。”  我帮大家分析一下,很容易懂。比如有同学住到了外国房东家,满心欢喜认为可以通过交流学英语了。早上起来和房东问好:  老中:Hi, good morning! (练这句话有用吗?早会了,也不用到外国练呀!)  老外:Morning! Nice weather ah? Any plan for the weekend? (嘿,全听懂了,真是太棒了。)  老中:Stay in home. (想说点啥,一时没想起,这句接得还周正。或许有点毛病?反正人家听懂了直点头,也没提出异议。)  老外:OK. Did you know last night there was a racoon got trapped in the dumpster? I heard the noise and called the cops, then they came and called the vets. A vet shot a tranquilizer dart from the tree at the its butt, ah bang, bulls-eye! Hell of a shot. Still, took them another hour to rescue tha’ poor bastard…  这回傻眼了。在老中听来,是这样的 ..last night …tra…dumpter? Heard noice ….shut ….lazer, 还有。。。什么“不在”啊不可能,老外一定不会中文,可能是个和中文“不在”同音的字吧。接下来是an hour ….pour…butter? 不懂,于是尴尬地说了声see you later. 回屋了。设想一下,如果多听几遍是否就能懂?就算多听几遍,把一些连接处听懂了,there was, heard the noise, called.. took…..仍有很多难点,比如racoon, trapped, dumpster, vets, tranquilizer, bulls-eye, 所以还是不明白。那在多听呀,比如重复一百遍tranquilizer, tranquilizer, trann-qui-li-zerr!能懂吗?大家知道一定不行。所以并不是多听就多懂。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很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在一间办公室交流,你每天都来,一天8小时听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都被语言学家称为“无效的输入”,或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并不是多听就懂,听懂是有严格的条件的。后面我们重点讲需要什么严格条件,大家先不忙。  回过头来再看刚才那位老中。如果那房东老外很有耐心,给咱解释一下总行吧。好,那咱看他应试图如何解释vets和tranquilizer这两个概念。别忘了他只能讲英文,当然他在发现你有困难理解时,会试图从难到易变换解释方法。预备,开始: “Vet, vet, a veterinarian, you know, a doctor who practices veterinary medicine, ehh, an animal doctor!” 听的人更晕,怎么什么什么医生?还像动物?他很凶吗。接下来更莫名其妙了:”Tranquilizer, ehh, a drug that can knock an animal over. You know, you put this drug in a cartridge inside a dart, then you fire it from a gun and knock the target over, ehh, to pass out. Dart, a dart, small arrow….Oh for gods sake, forget it.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buddy.”  交流结束。先不管交流是否愉快,大家再仔细分析,从刚才的对话对提高英文能力什么帮助吗?可以说几乎是零。无非是与“真人”交流了,说了几个以前早就会的简单问候语,听懂了几个单词但不知人家到底在讲啥,而且没有任何单词或其他东西是从以前的“不懂”到听过以后变得至少大概“懂”了吧。刚才我们论述过,不懂的是“无效的声音”,纯粹白听,和听阿拉伯语广播一样,永远也不可能懂。这时这位同胞大哥又明白了一件事:原来用英文解释英文是不现实的。其实大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却非要到国外去证实。大家都查过英-英字典或双解吧?早就听人说英文解释英文更准确,而且连查带学多好呀!碰到一个单词去查英-英字典,结果发现解释里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再查解释的解释,一会儿就乱套了。很多读者都有英-英字典吧?我敢向大家保证,查过两次之后就放书架上再也不会去碰他了。大家先别忙笑,分析一下为什么。  这位新来的大陆同胞后来如何?先不说这位房东从此失去的与你交流的兴趣,而且你每月也不需要再和他交流,只要按时把支票放他信箱里就好。很快最短租期一到,这老哥就搬走了。不是不好意思见房东,而是老外的房租比华人的贵(华人比较不注重装修,并且常不开发票收现金,所以给你优惠)。既然练不了英文,还不走?还曾出过一个头疼的事:刚住下时订了份英文报纸,第一份还没看完半版,一个星期的都堆起来了,赶快退订。  这时,有以上同样经历的出国的朋友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国外的真实语言环境太难了,我不适应,所以难学。咋办?去加拿大的同学们真走运。政府给所有新移民准备了英语培训班ESL Course。“小班纯外教。”原来在国内认为是很贵但是是最理想的学习条件,在加拿大居然是免费的。一个Native speaker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用英语每天在一起交流。在这里不但免费,还发午餐。管饭!不但管饭,还发每天上课来回的车费。不但发车费,有的偏远省份还发钱。只要一个月全勤,可以去政府领几百加币(几千人民币呢)。有如此的国家和政府,真幸福。再说不管饭也要去呀,英文要紧。于是大家踊跃报名。每天高高兴兴来教室和老师同学交流英文。  
  可是接着发生了这样的事:两星期后,许多中国同学就开始不来了。中国同学多半很聪明,很快就观察出问题来的。刚来上课时非常兴奋,老师自我介绍: “Hi! How are you? My name is …, I am from Canada. Nice seeing you all.”;同学互相认识,开始交流。但很快同学们发现,两个星期过了,并没有学会几个以前不会的“新东西”。还是只能听懂那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有一天中午吃饭老师说是 “spaghetti”,这词记住了,是“通心粉”。但两星期才这几个词,太慢了,两年也不行啊?还不如我自己回家背单词呢。我当时听到这情况时还劝他们:那也别走啊。至少你们可以跟老师说英语呀!回家找谁去呀?总不能老在街上跟人聊吧。这些同学不以为然:多说英语更有问题。因为我们发现,说来说去,都是在说那些以前就会说的那些话。不会说的话,我们都在那里瞎说,这样越说越差。很多同学以前认为有机会多说就越说越好,但现在又明白了,原来不会说的话,是不会在外语环境中自动变会的。比如有个同学想说她把全家福照片做了塑封带来。塑封不会说,怎么都不行。有人提出了:说个简单形式的总可以吧?她说 “I put plastics on my picture.” 老外能懂吗,当然能。于是英语交流实现了,人家继续跟你聊:Oh, what’s the picture about? 简单英语也可以交流啊, 甚至可以应付生活中的大部分琐事。但您说英文的能力提高了吗?零效果!所以不是“随意多说”就好。说是输出过程,脑子里还没有的拿什么输出啊?于是退课了。(可怜的加拿大老师们还不断打电话求中国学生们回去。倒不是喜欢他们,而是上课学生少会被政府裁员的。)  这时大家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噢,原来到了国外和老外瞎交流没效果,说的都是会的,听的都是能懂。不懂的很难懂,不会说还是不会说。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到了国外,英文还要靠自己系统学。(那篇出国十大秘密的文章得出类似观察结果)。自己如何系统学呢?  这时小班外教课不要了,大家组织了一个大班,请个老师来教外语。对这个老师的要求是:必须会讲中文。当然我是会讲中文的,于是被请去当老师了。我曾在加拿大纯英文环境下教过英文,原因是我会中文。听起来很滑稽。我曾在周末到教堂去给中国同学上课。他们一般都是在教堂聚会后,(很多人不很信教,到那里是为了聚会)用那里的教室上课,教室免费。我一给他们上课,他们觉得学习才“有效”,因为再复杂的英文,用中文解释一定明白。我会用英文上课,但大家才不听呢,我又不象ESL那样管饭。一用中文,大家就高兴了。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了我一句英文(记不得是哪句了),问我啥意思。我问他哪里听到的,他说在ESL课上。那老外老说这句话,他听了两个星期了,都会背了,但就不知啥意思(无效)。我问他为什么不问老师,他说问过,但老师是老外,用英文给他解释了一遍,但那解释他听不懂。(这又回到的用英文解释英文的问题。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对的,比如用英-英字典。当然是对的,但经验告诉我们在英文基础比较低时不太现实,因为对他们来说,英文解释很难懂。水平很高的同学才能用。所以国外的英文环境对原来英文水平很高的同学是很有效的。)接着我用中文给他解释了一遍,他回答说:“咳,是这意思啊!”以前两个星期都不明白的问题(无效声音),只用了两秒中就明白了。因为知道意思了就有效了。于是大家纷纷提问,把平时听到的不明白的词和句子问我。再复杂的句子,只要用中文解释,一定懂。但读者又发现问题了:这不是还在用翻译法吗?没错,这样做的后果是很难形成英文思维,回到自然环境中,又反应不过来了。  
  我想弱弱地问 有没有英专的专四专八都没过的》?  那你们现在还好吧?
  azai的小天    发的内容很有道理    我一个朋友现在韩语讲得好,我问过他,他说也是因为他张口就说,从来都不会说从脑子里先想中文再翻译成韩文这个步骤,直接就用韩语表达,用韩语的思维来想事情
  额。。。我不行了
原文有10万字呢,我看了一整晚才看完的,要不LZ吧邮箱留下我发给你吧。    话说我也是满早15岁就出国了,实话实说我的英文能力到现在还很有限,也就是生活上课功课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其他的场合尤其是稍微正式一点的,还是很没谱。可能也是我自己不努力吧,不过身边有那种12岁就出来的半个ABC的,也是说语言能力很尴尬,英文不那么地道中文也忘的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地方言过其实,不过大部分都蛮客观的,也有一定科学依据。尤其是说道“哑巴英语”跟所谓的“语言环境”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写实,我周围有出来超过10年的成年人(不是老人,就是出来读书的),也还是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azai的小天  20:28:14    额。。。我不行了 原文有10万字呢,我看了一整晚才看完的,要不LZ吧邮箱留下我发给你吧。        话说我也是满早15岁就出国了,实话实说我的英文能力到现在还很有限,也就是生活上课功课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其他的场合尤其是稍微正式一点的,还是很没谱。可能也是我自己不努力吧,不过身边有那种12岁就出来的半个ABC的,也是说语言能力很尴尬,英文不那么地道中文也忘的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我觉.....  -----------------------------  亲~ 介不介意发一份给我?   
  1。你确定你学的是英语?  2。你确定老外说的是英语?  如果都是肯定。那就不要学了。换个行业。
  @azai的小天  20:28:14  额。。。我不行了 原文有10万字呢,我看了一整晚才看完的,要不LZ吧邮箱留下我发给你吧。  话说我也是满早15岁就出国了,实话实说我的英文能力到现在还很有限,也就是生活上课功课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其他的场合尤其是稍微正式一点的,还是很没谱。可能也是我自己不努力吧,不过身边有那种12岁就出来的半个ABC的,也是说语言能力很尴尬,英文不那么地道中文也忘的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我觉.....  -----------------------------  @银杏树远  20:29:48  亲~ 介不介意发一份给我?    -----------------------------    已发,请查收 =)
  @azai的小天 这位同学能发一份给我吗?因为我一年后也打算出国,我好担心我的英语水平啊。。。O(∩_∩)O谢谢你了
  啊。。。。我的邮箱是
@azai的小天 麻烦你了。。。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更加佩服那个翻译了,因为只半年时间,她不但成了项目专家,而且能和老外对答如流,老外有什么事情还没说完她立刻就明白了,而且可以在任务场合下应付老外,真的是厉害呀,我现在还是多学学吧,现在就以她为目标吧
  @yorkinghu  20:33:01    1。你确定你学的是英语?    2。你确定老外说的是英语?    如果都是肯定。那就不要学了。换个行业。  -----------------------------  为毛不学,捷克人现在我认真听基本可以听懂了,只要多看些资料,多学点专业术语,我一样可以,最讨厌这种PO凉水的人,我当然学的是英语,只不过老外说的是超级不纯正,口音很重的英语,把R发成L,把G发成D,要知道一个字母的发音发错,整个单词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偏要学好,气死你
  @azai的小天  20:18:08      -----------------------------  
我也在国外,英语不好很尴尬啊。我也是哑巴英语,你发的文章里提到的种种窘境我全有,唉,我要学英语呀,我要学英语。  
小天好心也发给我一份吧,邮箱
  @一只黑竹竿  @chaijian1  ----------  已发。
  你就是学的哑巴英语,让你考试选ABC你肯定行,让你去说去翻译就麻烦了。我给你说个我的办法吧,1个是看&6人行&或者之类的生活类美剧,不是为了看剧情,而是听英语,一天只看一集,时间也不长,但是必须每句话每个单词都听到懂,可以看英文字母嘛.最多1,2个小时,一直坚持.或者是听英文的新闻,当时我在国外,开车就听新闻,因为国外新闻和新闻之间没有间隙没有停顿,所以很考验听力,一不注意人家已经说了好几条新闻了.供你参考.
  @  20:57:04    @一只黑竹竿  @chaijian1  ----------  已发。  -----------------------------    能把那份文章给我发一份吗? azai的小天,麻烦你了,谢谢
  @azai的小天  20:57:04    @一只黑竹竿  @chaijian1  ----------  已发。  -----------------------------  能把那份文章给我发一份吗? azai的小天,麻烦你了,谢谢
  @azai的小天  20:57:04    @一只黑竹竿  @chaijian1  ----------  已发。  -----------------------------    我收到了,谢谢你,2012地球毁灭了你也能做大船去火星,O(∩_∩)O~
  @azai的小天  20:57:04  @一只黑竹竿  @chaijian1  ----------  已发。  -----------------------------  @老衲出家了  21:03:38  我收到了,谢谢你,2012地球毁灭了你也能做大船去火星,O(∩_∩)O~  -----------------------------    哈哈~~
努力赚钱买船票阿!!
  azai的小天,能不能也发我一份呢?
先谢过~~  话说,BBC和VOA之类的都在听,可总觉得对听力没有很大的提升唉,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年素颜已擦粉  20:58:28    你就是学的哑巴英语,让你考试选ABC你肯定行,让你去说去翻译就麻烦了。我给你说个我的办法吧,1个是看&6人行&或者之类的生活类美剧,不是为了看剧情,而是听英语,一天只看一集,时间也不长,但是必须每句话每个单词都听到懂,可以看英文字母嘛.最多1,2个小时,一直坚持.或者是听英文的新闻,当时我在国外,开车就听新闻,因为国外新闻和新闻之间没有间隙没有停顿,所以很考验听力,一不注意人家已经......  -----------------------------  谢谢,我已下了全版的老友记,还有大量的英语新闻在听,希望有所改善,其他人有好的意见也请告诉我啦,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克服讨厌的听力障碍吧
  @yorkinghu  20:33:01  1。你确定你学的是英语?  2。你确定老外说的是英语?  如果都是肯定。那就不要学了。换个行业。  -----------------------------  @俺的三号马甲  20:48:58  为毛不学,捷克人现在我认真听基本可以听懂了,只要多看些资料,多学点专业术语,我一样可以,最讨厌这种PO凉水的人,我当然学的是英语,只不过老外说的是超级不纯正,口音很重的英语,把R发成L,把G发成D,要知道一个字母的发音发错,整个单词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偏要学好,气死你  -----------------------------  哈哈哈。我要气死了。。。。这孩子不懂玩笑。  上这里还那么认真干嘛。。。你学好也是你自己的事。气不到别人。好好学去吧。
  @azai的小天  20:28:14    额。。。我不行了 原文有10万字呢,我看了一整晚才看完的,要不LZ吧邮箱留下我发给你吧。        话说我也是满早15岁就出国了,实话实说我的英文能力到现在还很有限,也就是生活上课功课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其他的场合尤其是稍微正式一点的,还是很没谱。可能也是我自己不努力吧,不过一份身边有那种12岁就出来的半个ABC的,也是说语言能力很尴尬,英文不那么地道中文也忘的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我觉.....  -----------------------------  请也发一份给我吧,多谢!
  楼上的亲,请把那个文章也发一份给我吧:  谢谢!
  我在加拿大待了五年。。。凡是有口音的英文一律听不懂。。。有的课是印度老师。。基本上整节课都是云里雾里。。。  
  @azai的小天 谢谢你~我收到了\(^o^)/~,小天你人太好了~
  已收到,谢谢小天^^    话说,楼主姑娘,我也是英专毕业,目前在读MTI,听力也很窘迫,常常没法迅速翻出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啊望天,做随同口译的时候只能精简着翻,感觉心好虚...  看你的情况,我是觉得哦,即使那些老外不理你,你也得厚起脸皮跟他们讲话,不要避开他们,这样才可以熟悉他们的口音,不然你就算听再多美剧也还是可能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的=-=   
  我比较极品,我居然喜欢印度口音的英语,特别是生活大爆炸里面那个印度人说得英语
  @azai的小天  20:28:14    额。。。我不行了 原文有10万字呢,我看了一整晚才看完的,要不LZ吧邮箱留下我发给你吧。        话说我也是满早15岁就出国了,实话实说我的英文能力到现在还很有限,也就是生活上课功课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其他的场合尤其是稍微正式一点的,还是很没谱。可能也是我自己不努力吧,不过身边有那种12岁就出来的半个ABC的,也是说语言能力很尴尬,英文不那么地道中文也忘的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我觉.....  -----------------------------  请也发一份给我吧,多谢!
  我也想要一份,每天被德国英语折磨的孩子飘过!呼唤小天……  
  及时雨啊
 @azai的小天 TX可否麻烦发份给我 多谢啦
  真的我也深有同感,不知道是听得太少了还是什么原因,听说能力巨差!
  @azai的小天,逮住!说得感觉好有道理哦……    发给我一份 多谢
  忘了 俺的邮箱是 MY10086_
  @挥挥的米豆  21:22:28    已收到,谢谢小天^^        话说,楼主姑娘,我也是英专毕业,目前在读MTI,听力也很窘迫,常常没法迅速翻出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啊望天,做随同口译的时候只能精简着翻,感觉心好虚...    看你的情况,我是觉得哦,即使那些老外不理你,你也得厚起脸皮跟他们讲话,不要避开他们,这样才可以熟悉他们的口音,不然你就算听再多美剧也还是可能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的=-=      -----------------------------  他们说话开会的时候我都在旁边认真听,现在基本掌握了他们口音的规律,习惯就好了,其实他们英语也不好,毕竟不是母语嘛,表达也相对简单,我想那个翻译以后去了新项目我就跟着捷克人学吧
  楼主 我也要    O(∩_∩)O谢谢    
  @azai的小天  20:10:36    推荐LZ看看这个,人人上分享的,长了点,可是我觉得看完真的明白不少。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转)    ......  -----------------------------    急切得想看到下文呀~~~目前的我太需要了。。可以也发给我一份吗?谢谢谢谢谢谢了~~~~~你是好人!!!邮箱是 跪谢~~真是麻烦你了~~  
  把这个设备的英文资料拿过来,然后不睡觉也要死记硬背下来,接着慢慢翻译。吃饭睡觉都想着它。  至少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能让别人发现咱连资料都没熟悉是不是?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旗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