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一篇关于李白的作文文。(用长叙夹评,还有收获)

写一篇作文,里面必须有李白的诗_百度知道> > >谈李白的作文第一篇:《浅谈李白山水诗》
浅谈李白山水诗
李白,作为盛唐时期最伟大、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财富,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风格独特,明朗清新,情景交溶,形象雄伟。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而我们更多了解李白的诗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作,如果从人与自然这个大视角上看,便会发现,李白的一生,是游历的一生,他追求自然美,从不间断山水诗的创作。在他给后人留下的九百多首诗中,其中山水诗在他的诗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山水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更是以磅礴的气势和壮阔的意境,立于山水诗之林,对唐代的山水诗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词] 李白;山水诗
一、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李白自小就有一种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 李白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
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深得这位文章巨公的赞赏。开元十二年(724)
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大鹏赋·序》)。开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三年后,即开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初入长安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引荐,却终未能如愿以偿。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
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作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二、李白山水诗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
李白山水诗与其他山水诗相比,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诗风浪漫清逸。秀美而不失雄壮,犹如一曲雄浑婉转的交响乐,令人心旷神怡。夸张而不夸大,他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思维把大自然表现的出神入化。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其深厚的内在原因。
(一)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创作成就,并加以独创
由东晋“二谢”(谢灵运、谢眺)开创的山水诗,风格清新、形象生动。这对李白山水诗的创作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在他自己的诗歌中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澄江静如练”李白吸收了“二谢”清新的一面,并加以积极创新,在山水的描写上形成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风格。李白放弃了“二谢”的精雕细刻,大胆采用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给予自然山水一种动静起伏,活灵活现之美,一种神游仙境,大气磅礴之壮,形成了自己浪漫、清逸、秀美、雄壮的独特风格,把山水诗的创作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夜梦中游天姥山仙境,诗一开始便断定海中蓬莱仙岛不可信,但高高的天姥山却可望可游,于是夜里梦中“飞渡镜湖月”,到
剡溪凭吊谢灵运遗迹。然后“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攀登山巅,领略了大海高峰的奇壮胜观。而在云烟迷雾之中,忽然“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竟来到了金碧琳琅的神仙世界,霓衣风马,虎鼓瑟,鸾驾车,列仙拥簇,纷纷来了。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九歌》的幻丽,郭璞《游仙》的清逸,南朝山水诗的秀美,初盛唐山水诗的雄壮,一切在这里融化为一种新的境界,表现出一个新的高度。其次在情感抒发上也一改“两谢”的低沉,代之的是高昂、激越,有一种鼓舞人心,一泻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这也是对山水诗最大的创新。
(二)生活的时代及人生经历的影响
李白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帝国鼎盛时期,经过“贞观之治”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封建经济的繁荣达到顶点,大唐帝国也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作为诗人的李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情绪昂扬,想要大有作为,想要经邦济世,而且表现得比别人更强烈。“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诗句无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充满了信心。正因为他对生活、对祖国充满热爱,才会写出这样热情奔放的诗篇。可以说时代是李白唱出如此动听的山水赞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形成积极的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原因。
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求名。而李白的创作也离不开他一生的漫游经历。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原, 遍览了无数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体验了多种生活。凡名山名水进入他的视野也就融进他的诗魂。他的山水诗并不完全拘泥于传统山水诗的写法,完全是用自己的心灵任意挥洒,因此他的山水诗也就拥有自己的灵魂。葛景春先生分析李白的山水诗时说:“他的阅历之广,胸襟之阔,胆识之高,才学之富,和气度之大,都要比“二谢”,“王孟”等人为优。如果说“二谢”和“王孟”的山水诗是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一曲雄浑的山水交响乐。李白漫游一生的经历为他创作山水诗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但满腔热血,抱负远大的他却遭受了政治生涯的多次挫折碰壁。对仕途的失望,对时代的不满,则更
加坚定了他把赤子般的伟大情怀直接倾诉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所以他寄情于清风明月,漫游在名山大川,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他创作出了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不朽山水名篇。
(三)“诗仙”李白的个性及道家思想的熏陶
生活在盛唐的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的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性格,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李白的才华,给其加官赐予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对中国历史上各种传统思想都有过接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道家的思想,道家主张清净无为、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现实享受,御风而行,翱翔宇宙之间。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思想随着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遇而日益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凸显。这也决定了李白山水诗想象丰富,飘逸无常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李白山水诗的特征
(一)李白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
人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诗人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例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明·杨曾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具有民歌风采的《清溪行》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诗句,赞颂了大自然的明媚秀丽,抒发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诗人着意描述的是清溪水清如碧,清澈见底,然而却寄予了他对社会污浊混沌的愤慨,勾画出的是一个情调凄凉哀婉的清寂境界。又如《夜宿山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同样,《山中问答》也是一首含蓄蕴藉,情趣盎然的佳作: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抒发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情意趣,语出自然,浑然天成,秀雅的画面,色艳景幽,情真意远,韵味之美,意境之美,使人陶醉。再如《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
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满是云雾的山林,是那样的幽静,在云雾中行走,是那样的闲逸。诗人成功地捕捉了他对自然景物、山光水色的独特感受,以刻练之笔出以平易面目,在继承谢灵运、谢眺、何逊、阴铿等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了解更深层次的开拓。《岁寒堂诗话》云:“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等,诗人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二)李白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一生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贵族,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仕途甚为坎坷。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又如《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淳厚,曾誉为“太白佳境”。再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的远景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青年意气和时代豪情,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展新特点。
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诗人“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入清溪行山中》:“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的碧水;《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以及写江上风光和泛舟愉悦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写洞庭湖开阔明净、意境极美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以峨眉山月贯穿全篇,有映带生辉之妙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三)李白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浪漫、豪放的“诗仙”李白在咏叹秀美壮丽的山水时,无不表现出对大自然宏伟壮丽和磅礴气势的非凡赞叹,充溢着自己壮志满怀、向往自由的豪情。
例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横江词》六首,极力夸张当涂一带长江风涛的险恶,如第四首中“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形象雄伟,真力弥满。《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榖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等描写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和黄河的汹涌澎湃,劲健不凡,而且通过黄河那触天动地、奔流万里,不可阻挡的伟大形象,体现了作者向往不平凡生活的豪迈性格。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
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奇景,还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奇仙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
在诗人作于天宝元年(742)夏季的《游泰山》六首中,想象亦同样奇特,不仅写出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的旖旎景色,而且传达了登临绝顶时“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那样一种超凡脱俗的特殊感受。李阳冰曾说:“太白不读非圣人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原,鞭挞杨、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这段话,是对李白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的艺术成就的确切评价。
再如,曾为贺知章大为赞赏的《蜀道难》,更为这一方面的杰作。全诗共分四段: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发,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开篇,诗人就通过连声的惊叹,层叠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蜀道那不同寻常的险峻,然后又通过神话传说,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给险峻的天梯石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在这一段中,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那太阳的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冲波击浪,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的奔腾禾川,再加上黄难以飞过,猿猱发愁攀援的反衬,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接着,诗人又以青泥岭上盘旋迂回、百步九弯,似枯藤缠绕危岩的道路,和行人在高处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紧张得屏住呼吸,只有抚膺长叹!通过历史上的险阻、峰岭的高峻、山路的崎岖等描写,蜀道艰险之状,似乎已经写尽,但诗人笔锋一转,以反问的句式,引出了一个新的境界:问君西游何时还,长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
第二篇:《我谈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看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相信你一定会猜到我要谈的是伟大的诗人李白。李白出生于701年2月8日,卒于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唐朝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因诗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对他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他做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壮美与优美的意象。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做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他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他的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李白是一位诗人,却也是一位卫士。他用笔书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他用文字捍卫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许在他离开时,心里的确会有苦涩与酸楚,然而在的他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对的他吸引,黯然的离开却让你拥有了最高洁的自我。在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他却以自牺前途为代价,宁可相忘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绝不同流合污。原本以为是他无奈的,却没想到其实他很快乐。他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他为纵情美景而快乐,他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他为那一片心里的净土而快乐。我终于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看他来,苦闷和悲伤只不过是高洁的副产品,坚守自我的他其实很快乐。
李白不仅留下这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供大家欣赏,而且其不畏权贵,展现真我的性格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因此我欣赏李白的诗词更喜欢他的处事风格。
第三篇:《论李白之我见》
《论李白之我见》
唐诗乃我国五千年文化之瑰宝,而在诸多吟诗寄情之人中,诗仙李白则格外突出。每每读他的诗,便觉得荡气回肠。
腰悬酒壶,仗剑行天下,一口气吐出,便是诗无数。后人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岂是凡人!
他在年少时便已立下志愿:看遍天下美景,游遍大唐江山。他入巴蜀游齐鲁,逍遥一公子。李白十五通剑术,说他是游子,倒不如说他是游侠。与好友把酒做诗,论古今风流人物,但他更期盼的,却是在仕途中,找到一把写满功名富贵的钥匙。
几番坎坷之后,李白终可奉诏入京。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成了御用文人。可玄宗也不过是有雅兴或是哄美人时,才想起他李白,而他一吟也尽是带着奢华之气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经历游子、仕途、受宠和离京之后,他终明白,宫廷不适合他,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继而又回归游子生活,主宰大唐诗歌。
细看李白宫廷生活,心生诸多遗憾之处。李白身处宫中,心寂寞,唯能独饮,却仍要对月举杯。权贵压不住他,力士脱靴、驭手调酒、贵妃研墨,如此傲慢之李白,玄宗如何留他?可李白既有抱负,就应全力施展才能,方可报祖国、耀楣门,而非做出上述三事件。如力士脱靴,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可他既是御用文人,饮酒便该有三分节制,虽赋得佳作,却为自己的仕途埋下祸根。有人称之为文人骨气,我则认为是书生意气!为官在外,首须隐忍。司马迁忍辱偷生,方作史记;司马炎沉静内敛,做事果断,喜怒不形于色,终统一三国;雍正颇懂隐忍,心思缜密,才继帝位……。反观李白,本就因才能出众引得群臣妒忌,却还傲慢张狂。李白虽才高八斗,却不适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不善于宫中的为人处事,终不能在权贵之地成大器。
综上所述,我眼中的李白,满腹才情,却不适为官;傲骨铮铮,却非霜心耿耿。可见,他最终退出仕途弃功名,为诗痴狂成诗仙,确是正确的选择。
合肥市三十八中初一:窦维佳
第四篇:《浅谈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李白继承与发展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浪漫主义的风格,使屈原永远活在了李白的生活和作品里。他们这种人格精神和浪漫风格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被后来作家所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屈原
屈原以其人格魅力和创作风格,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史的源头之一。虽然屈原早已不在人世,但屈原精神和浪漫风格不会随屈原投入汨罗江,它被飘逸若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继承与发展,李白沿着屈原开辟文学之路越走越远。
屈原与李白有着相似的身世经历,这使李白有了继承屈原的前提。屈原才华横溢、少年得志,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任左徒[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朝廷的一切政策、文告,几乎皆出于其手。但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嫉妒,趁屈原在为楚怀王拟定宪令之时,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听信谗言“怒而疏屈平”[2]。此后,楚国一再见欺于秦,屈原曾谏请楚怀王不要往秦国和秦王相会,都没有被采纳。楚怀王死于秦后,顷襄王即位,屈原再次受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顷襄王放逐,终投汨罗江,而李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然才华开始并没有被赏识,但终因道士的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官至翰林[3],可见唐玄宗对李白的信任、重视和赏识。李白的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因此不仅受到同僚的诋毁,还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李白官场极为不顺。在安史之乱发生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但不幸的是,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被流放于夜郎(今贵州境内)。虽中途被赦,但却终不被重视。也许上天就是喜欢给才子开这样的玩笑吧,让他们的一生坎坷不平。意大利美学家维相说:“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出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4]屈原和李白都是一个不成功的政治家,也正是政治上的失败使他们变成了“崇高的诗人”。才留下了如此美的文章来启迪我们的心灵,在一点上李白简直和屈原如同出一辙。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李白在人生路上有了屈原做精神支撑,不再孤独。
屈原的忠君爱国、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可谓是一脉相承。他们都是爱国主义诗人,都怀着一腔热血,要为国为民。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见其为国为民之心。司马迁说:“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5]屈原还把自己与国君比喻成夫妇,以己喻妻,用古代的女子对男子的忠诚来比喻自己对国君的忠诚。为了楚国的繁荣昌盛,他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来劝谏楚君向尧舜学习,以桀纣为戒。后又劝亲贤臣、远小人“维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狭隘”可见其对国对君之爱。即使在楚国以无路可走,他还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住乎吾将返。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6],驰椒丘且焉止兮”回到楚国。他明知道君王不可能再重用他,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楚国。哪怕“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他爱这个国家,不忍心到别的国家为政。他还提出“美政”思想,主张明君贤臣、选贤任能、罢
黜奸佞、修明法度,共建楚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侍其君”却“忠而被疑,信而被谤”遭小人诬陷,无法兴楚国。看着楚国的败落,他疾心痛首,于是“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7]”屈原宁可选择投汨罗江,也对自己的国家不离不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楚国。而李白又何尝不是呢?“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乐府塞下曲六首》,可见李白的为国之热情。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都在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李白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后期李白写了好多揭露现实,抨击时政的诗篇,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李白不少诗篇,都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如他的一部分乐府诗,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还有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李白同情这些劳动人民,批判后期社会,想让唐玄宗能看到底层人民的生活不易,改革政治,以实现国富民强。但他这一腔爱国情操并没有改变安史之乱带给唐朝的打击。“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怎能不见李白对长安的情对国家对人民的爱?李白继承了屈原的爱国情怀,诗比屈原批判现实犀利甚多,在爱国情怀上多多发展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这是对屈原的发展。屈原与李白的这种爱国情怀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的勇气,这勇气代代传了下去。
屈原的人格魅力更是伴随了李白一生。屈原的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被李白所继承与发展。屈原高洁的情操,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自比,来说明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可见屈原之高洁。即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与节操。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的高傲和自信之处。屈原不仅感情激烈,而且正直坦露,他从不会阿谀奉承任何人,也许这就是屈原悲剧一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吧。他的桀骜不拘,高洁不染,从不阿谀奉承任何人,这些完全被李白所吸收。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唱出李白的心声。他绝不会向任何权势任何人低头,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皇家国戚,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唐玄宗,他也从来都没有低过头。“数十年为客,未尝 一日低颜色”,[8]让“贵妃捧墨、力士脱靴”[9]恐怕也只有李白能做出来啦。他不仅蔑视权贵,而且与屈原一样自命清高,像“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正是他的清高之所在吗?他们的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志士。
李白从屈原那得到的最明显的就是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强烈的主观意识精神了吧!屈原的《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不仅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
源头,而且离骚》又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离骚》中,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写神游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皇、凤鸟、飘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主观意识精神和浪漫主义的风格。《离骚》里不仅有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还有他强烈的主观意识精神。然而李白的诗中也不乏此风格和此精神。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里所描写的天姥之美,与屈原在《离骚》中描写的求神时的美景与浪漫简直是同出一辙。李白以自然之情来抒发自己的浪漫情怀。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度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不都直接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吗?当然里面参透了许多李白自己的主观意识。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常有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这一点极像屈原。他们都有着奇特的想象,主观感情丰富。李白沿着屈原的浪漫主义和主观意识精神前进、前进。
两个浪漫的诗人当面对仕途的不顺时,一个选择了投江,一个选择了出世 。虽然两个人的选择看是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不畏权贵,孑然自傲,当然会受到别人的排挤与诬陷。屈原为了自己的高洁与理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世。他感觉这个世界已经无法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人格不能被世之污浊所玷,也许汨罗江才是他精神的归宿。而李白也是如此。当他面对世俗的黑暗时,他选择离开。李白去访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不管世事怎么样,他们都依然保留了自己的高洁,真是难得可贵的。
李白不仅在这些方面影响了李白,而且在其它很多地方都深深影响了李白。屈原不仅深入了李白的文学作品里,更重要的是屈原进入了李白的人格精神里。在这点上可以说李白是屈原最得意的“弟子”。如果屈原在天有灵能看到自己对李白的影响,他真的可以含笑九泉了!
李白继承和发展了屈原,屈原永远活在李白的心里,活在李白的作品里。屈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李白,成了李白的精神依靠;而李白也使屈原的精神存活了下来,使屈原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伟岸。他们的风格与精神也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消失于漫长的历史中,而是如珍珠一般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亮。屈原的高洁、爱国、承担历史的责任和仕不遇被后世的文人所依靠着,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李白的“笔落经风雨,诗成泣鬼神”[10]的人格魅力也被后世的文人继承与发展着。他们是文人精神的家园,是他们文学路上的开拓者与启明灯。正是有了他们,中国的文学才别样的精彩。
游国恩据《史记·楚世家》黄歇“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的记载,推断左徒之职仅次于楚最高行政长官令尹。(见其所著《屈原》,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 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意大利美学家维相的《新科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皋:沼泽弯曲处。王逸注:“泽曲曰皋。”也指水湾的岸旁。
王逸《楚辞章句》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屈原赴水,即投寻彭咸所在之仙居也。
任华的《杂言寄李白》
时大唐受蛮夷入侵,蛮夷遣使之大唐,然大唐举朝中大员无一人识得蛮文,于是有人推荐刚好出游来到首都的李白,言其幼时生于边陲,深通夷文,唐王大喜,连忙有请.白于朝堂之上当众宣布蛮文,蛮使折服,请唐王复文于蛮王,王又请李白,然白散漫惯了,不喜朝中礼节,见贵妃而不下跪行礼,又有惯做奴才的高力士不喜李白,在旁边煽风点火,于是贵妃怀恨在心,伺机整治李白,但是李白心有七窍,丝毫不露把柄于人,翌日朝堂之上,贵妃又要刁难李白,让其为己写诗,言必用御花园中之国花为题,白言须有酒,王令斟佳酿,白饮七分醉,诗兴大发,一挥而就.随后借酒写檄文,白席地而坐,狂曰须贵妃捧砚,又伸腿向高力士请为之脱靴,唐王急用檄文无有不允,白大笔一挥后便假装醉倒,是夜悄悄逃出都城远游他乡.
唐·杜甫的《寄李太白二十韵》原文: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参考书目:1.《李白全集》
(中华书局)
2.《楚辞》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P5—10
3.《骚体诗选》 詹福瑞 (河北大学)P90—100
4.《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P216—227
第五篇:《从_儿时不识月_说起_谈李白的诗中之月》
第3卷第2期2007年6月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JournalofXiπanInternationalUniversity
No12,2007SerialNo17
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谈李白的诗中之月
刘 利 侠
(西安外事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摘 要:李白诗中之月,,;,是各个时期性情的真实体现。,,对李白诗中庞杂的月意象进行梳理,,。
关键词:李白咏月;性情
中图分类号:I20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李白以其数百首咏月诗的创作,在古代咏月诗
人中首屈一指。对李白的痴月,有一个现成的解释,往往被拿来就用,那便是日本人松浦友久在《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中所言:“李白先天的资质禀性,有一种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
能。”这一解释,笔者总觉有些牵强。对光明憧憬的“先天禀性”,应是大多数甚至人人都生而有之的,并非李白独有。况且,考察李白的诗中之月,虽不乏“明、白、清、辉”等特征,但作者的立意多不在此。《古朗月行》、《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等重要的咏月诗篇,其内涵远远超出了对月的形色表现。通过近期的研读,笔者发现,李白的吟中之月,在不同时期,呈现着不同的形态。正如李渔的所云:“所言者月,所寓者心。”此处的“心”,应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他纯洁天真的儿童心性,也是他在人生道路中,备受挫折的痛苦感悟。从最初的“高冠佩长剑,长揖韩荆州”,到晚年自号“青莲居士”而皈依佛门,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成熟与彻悟。与此同时,随着心境的变迁,诗人的眼中之月、诗中之月历经着变化。由此看来,考察李白的咏月诗的内涵,须从他的各个时期性与情的变迁谈起。
李白自幼颇为自负,对自己有着很高的价值期许。“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并无夸张。饱览群书,才气逼人,所以对未来的构想总是超乎常人。涉猎颇广,放任不羁,所以不愿皓首穷经,与科举表现出最为彻底的决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渴望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惊世的传奇,渴望自己的一生举世瞩目。满脑子装着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上的会际风云、倾危天下的奇人、英雄,所以他的诗歌高扬着理想的风帆,高唱着英雄主义的赞歌:
大鹏一日因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
雪,横吞百川水。(《古风》其三十三)
20左右的李白,其诗以言志者居多。庄子笔下的鲲鹏成了诗人心志的写照,是奋发向上的人格体现,充满了崇高感与壮阔之美。同时,李白确也表现出少年人“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能”。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作者简介:刘利侠(1973- 
2007年第2期(总第7期)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用最深情目光的温暖着他。平羌江中的月影,似乎成了分享他孤独的送行密友。在平羌江上,可能是害怕他寂寞吧,可能也是害怕云汉之间的阻隔吧,月的影子居然跃入江中,在诗人的船边,与船一起随水流淌,分担着离别的感伤。从清溪向三峡出发,那几夜显得格外的孤独,因为大山的阻碍,诗人失去了月的陪伴,于是,诗人思念着、呼唤着,渴望能够冲破山的牢笼,投向月温暖的拥抱。终于,来到了楚国,一切豁然开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
)久违了,家乡之月!连那天边的云彩,门送别》
都为少年织出了绚烂!,月有了情感,月有了
。,。,。月,虽还是那个月,但是,在诗人的笔下,那温暖的光芒,如旧友般亲密,如母亲般充满怜爱,引动着最邈远的情思。那轮皎洁的月亮,和它所映在峨眉山间那秀丽的景象,呼唤着诗人对家乡最温柔的思念。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静夜思》)月,低头思故乡。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辉。
(《秋夕旅怀》)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太原早秋》)水,无日不悠悠。
月是家乡的月,是爱怜,是思念。月与我千丝
万缕,永隔不断。月生了情,情给了月。明月,故乡,情与景,水乳交融,难分彼此。
儿时的他,对明月本确有一种偏爱。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中,前两首都是咏月诗。第一首名为《初月》,其诗如下: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杜甫“开口咏凤凰”,李白便开口咏明月。赏读此诗,在语言上颇具当年谢月兆山水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采;在写法上先写景,后入情,也一脉相承。一弯秋月,天空,江上,月似“爪”,影如“眉”,征夫见之顿生乡愁,志士见之忧心忡忡。想象奇特,感情深沉,由月而忧国,可见出青年李白的“安社稷”、“济天下”的壮怀。但是,仔细品味,总觉得不如后来的好语写月,,是,,清一,,。正值十五岁的年龄,诗人恐怕颇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仔细推敲,月———思念———征战儿———边事———忧心,虽则极合逻辑性,虽则立意高远,但却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更何况总是“强说”,是想出来的愁,感情不够真挚。以此类推,景中之月与情中愁绪,未曾水乳交融。此外,从主客体关系上来说,主体对客体的审美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开掘,只停留在对表象的观察与描绘。主体对客体缺乏情感的渗透,景虽美,没有情的润泽,感觉干涩、游离。
品味此诗,正有他晚年诗中所说“儿时不识月”之感。以十五岁李白的性格与情怀,这个热血的、自负的少年,这个以巨鲲、大鹏自喻的少年,对天空那一轮暗吐着清辉、幽静孤寂、默默无语的明月,能有几多的体味与默契。所以,李白此时的爱月,只是停留在赏玩的、遣情的阶段,只能停留在对月的形影的爱,是表象的、隔阂的。
李白开始与月亲近,应该是从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开始。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那一年,他登上了天下名秀峨眉山。在夜色之中,一轮弯月映在山间。山影清辉,在诗人稍显孤独的心中留下了最美的印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第一次旅行,虽有那柔情的江水相送,却总怕
渐行渐远还尽。只有秋天那高悬天际的半轮山月,
李白“心雄万夫”,有“历抵卿相”的文章天赋,但却失意终身。究其原因,浪漫的“诗人”永远成为不了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诗人,总有对政治的狂热。屈原、李白都是例证。所不同的是,屈原身为楚国公族,一出生就有了“肇赐予以嘉名”的人道之正,已经“立登要路津”,但是因为他是诗人,所以他在政治上失意了;李白以一介布衣,又抛弃了文人最可靠的入仕途径(科举),他一生都在为出仕挣扎,所以,他是在渴望政治中失意的。于是,后人给屈原冠以政治家的头衔,虽然他也是个失败者;而李白只是一个狂热的政客,他时刻等待着“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但却从未真正实现过。他对自己的政治才华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充满了自信,“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谈笑三军却”、“调笑可以安储皇”,想起来如此轻松,但都是些书本上看来的英雄传奇,永远与己无缘,永远成为不了现实。有人把李白对政治的狂热,比作飞蛾扑火自焚似的执著,是有那么一些悲壮的。李白屈原均非志大才疏,他们的挫败缘于诗人们的个性。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这样的天才:飞扬跋扈,目下无人,有着超强的自我意识;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狂放不羁,追求着绝对的个性自由;有着儿童的天真情怀,透明澄澈,容不得一点的瑕疵与污秽,渴望着最完美的人生境界。唐代社会虽然崇尚道教,但是知识阶层对儒学理性文化的认定是根深蒂固的。李白的悲剧,在于他的充满了感性的个性与士大夫的理性审美的根本背离想让他奋发,人格使他失败,伴随着他的一生24。正如“终南捷径”,别人行得,他偏偏不行,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究其原因,李白有着愚蠢的悖论。一方面他奉行着“不屈己,不干人”的做人原则,一方面他却以拜谒作为出仕的阶梯。去拜谒诸侯,又何尝不是“干人”?“干人”又怎能不“屈己”?虽有苏廷页、李邕等人赞许,但更多的是韩朝宗之流对他的嗤之以鼻。年轻气盛,注定处处碰壁;坚守人格,注定仕途坎坷。岁月蹉跎,努力越多,失败越多;越热望,越焦灼。
于是,酒成了他生活的必需: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
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之四)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生,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之三)不论李白的饮酒诗是多么的狂放,但其实都逃不了借酒消愁的藩篱。
在李白的饮酒诗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杯盏之余,往往有一轮明月与之辉映。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手舞石上
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
(《独酌》)心。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34
第3卷第2期
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春日独酌》二首之一)以上两首诗均作于开元二十五年、李白37岁时。前一首诗侧重于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悲叹,后一首诗是自我价值无处寻求的无助和无依。面对着春草、飞花、东风、白日,但春天的美似乎不能给诗人太多的欢乐。相反,长松的萧索才是他内心的体验。孤云、众鸟的离去,更加深了诗人心灵上的失落与孤寂,那片片散飞的,不是花朵,是时光,也是青春。在日光的照射之下,现实中的伤痛,显得那样地醒目,那样地惊心,让他感到难以,,。但,,对于美好人生的如醉体,往往只在明月皎洁的夜晚。
太阳是道德的象征,他夺目的光芒带给人们鲜明的时间感,催促着人们为事功而奔波;月亮则是性情的象征,他含情脉脉的注视总在呼唤着人们的温情,同时让人们在缠绵感伤中也体味到宁静安详的韵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阳歌》)月下,诗人总是喝得大醉,是酒在醉人,是月在醉人。酒让诗人忘怀得失,摆脱现实。月是诗人对自然美的发现,那清冷宁静的柔光,是诗人狂热骚动的心灵的最好的平复,让他能够以一颗温热的、安详的心态,去体察事功之余的人生真谛。诗人年少时即有“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的经历,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渗入骨髓。对于宇宙自然本能的亲近,对于人生自由境界的向往,构成了他性情的根基。时代精神的影响,对于秦汉、战国之际的英雄人格的痴迷,使得他又产生了在政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的渴望。一方面是对道家自然人生的认可,对自由人格的坚守;一方面又受儒家或是纵横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入世、百折不挠。儒家思想入世,道家思想修身,是包括李白在内的许多古代仕子的精神构建。看似矛盾,但实则并非难以统一,苏轼就是个范例。但李白坚守着矛盾,处处难以调和。入世时放不下修身,修身时恋着入世。干谒时,保留着不摧眉折腰的姿态;放浪时,又感到“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的失意。清醒时苦闷、烦忧,酒后却是空虚、苍白。月的光辉,像一盏心灵的明灯,指引他去体味、去寻求别样的
2007年第2期(总第7期)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做深宫一段愁。
(《长门怨》之一)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之二)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春怨》)
正如元代萧士斌贝评《玉阶怨》:“太白此篇,无
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情见于言外。”这种幽怨,是李白对玄宗逐渐冷落于己的敏感体察,更是内心的抱负无处伸展、满腔的情怀无处倾诉的郁结。如安琪在《论李白》中所说,屈原、杜甫、李白等等这些伟大的诗人,,
,对君,,都充,屈原疾呼“怨灵修之浩荡兮,荃不察夫民情”,李白自比失宠的班婕妤、痴情的陈皇后、受冷落的妙龄宫人,其实都是政治的失意,是对君主的哀怨,更是对人生价值难以实现的激愤。然而,同样的情感,屈原表达得激烈,李白却倍感婉约。究其原因,有屈原年少得志,李白仕途多乖的不同。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执拗个性,和李白借酒浇愁的狂放与洒脱。现实在屈原的笔下,历历在目、触目惊心,让人无处可逃;在李白的笔下,虽还有激愤,虽还有哀怨,但却都被酒精冲淡,不再强烈、不再清晰。而写诗的悠闲,又往往只会在晚上,有一轮清冷的月光伴随,于是诗中又有了月。月光下的诗,连这一场愁绪,一腔幽怨,都变得朦朦胧胧,似是而非,充满了柔情。那水晶帘外的玲珑秋月、长门宫上高悬的明镜、少妇空床抹之不去的清影,是失意者情感的撩拨,让人怨恨,但又不忍割舍。
嫦娥,是传说中的少妇,她“不自娇玉颜,方
(感遇》其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
三)。她义无反顾,遗世而独立。她的故事,为世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如果,她湛然于心,超然于世俗,那么,她的嘴角一定还挂着一抹微笑,那是对世人汲汲于荣辱得失的淡淡不屑;如果,她并不超脱,那么她的心中应该还有着悔恨,她的眼神一定充满了幽怨,那是对人世悲欢的眷恋,对痴男怨女多情仕子的悲怜。不论是深闺独守的怨妇,还是政治失意的仕子,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刻,明月是最好的陪伴。那光芒,幽怨着,让你在这寂静的夜晚,感觉不再孤单,因为你的伤痛,也有她能体
月色朦胧中只有一个幽独的灵魂在酒和琴的陪伴下悠悠徘徊。画面的冷清衬托出诗人的孤寂,但画面中的月亮和杯盏却突出了寂寥之中所蕴含的无限情趣和深隽哲理。
酒和月在李白的诗中辉映成趣,完美无缺。酒是告别旧我,月是发现新生。酒和月是痛苦心灵的归宿,快乐人生的源泉。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
(《襄阳歌》)
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江夏送张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谈,,天地即衾
(《友人会宿》)枕。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如果说,42岁以前,李白对政治只是一厢情愿的狂热,那么,天宝元年的应诏入京,是他与政治最近距离的接触,但这一次又是擦肩而过。
李白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唐玄宗“降撵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一夜之间,声名大振,撼动寰宇。李白心目中所渴望的一切,在刹那之间即将成为现实。就这样,供奉翰林,出入宫闱,几百年前的司马相如不过如此。但是,李白不是司马相如,此刻的玄宗也不是汉武帝。文学侍从并不是李白的理想,他要“游说万乘”,“申管燕之叹,谋帝王之术”,成为一个倾危天下的政治英雄。此时的玄宗,在长期的殚心竭虑理政之中消磨了热情,放弃勤政,贪恋于宫闱之乐。对于“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的生活,李白初时颇为得意,并且下定决心要“尽节报明主”。但是,填词作曲、点缀升平的生活,离他的追求差之千里。而他那满腔的壮志豪情,在沉痛的失意中搁浅。
在这一时期,李白作了不少的闺怨诗: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
(《玉阶怨》)帘,玲珑望秋月。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验;那光芒,微笑着,那明媚的笑容,无忧无怨,纯净如水,涤荡着你,透彻到那颗为世俗纷扰的心间。在月光下,一切的伤痛有了关怀,一切的挫败得到了排解。
第3卷第2期
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这是李白的最为有名的一首独酌诗。陶渊明晚
年《杂诗》中有云:“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与影共饮,当是他的首创。但是,李白挥杯邀月,再创一番境界。两诗开篇立意颇似,皆为借酒消愁,排解孤独。而陶令“挥杯劝孤影”更显形只影单,所以孤独未能排解:“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李白诗却不同,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月的加入,变得有了光明,有了希望。月的光辉,点亮了他内心的灵动。虽然,是同样的苦闷,,达到一种全新的心灵。!诗歌,是没有但却渴望的,被玄宗疏远,被权臣,即使旧交也人人自危,不敢与之牵扯。诗人
)。自感“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
这里没有清高,只有无奈。一个人的狂热遭了冷遇,一个人的痴情遭遇了鄙夷,他就像一个失恋的青年,不知如何面对即来的失落。总之,开篇是郁闷的,是消沉的。于是,饮酒。现实中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相邀,假想中请来了月亮,加上孤独的影子,组成了三人的派队。现实中依然是孤独,假想中却能热热闹闹。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逐渐能够跳出现实的沉闷。但是诗人依然苦笑,这真是一队蹩脚的组合!影即是我,无思无念,形动影随,又怎能为我开解。明月高悬天际,远离尘俗,不与世人瓜葛。它无欲无求,自然不用为一点点可怜的功业得失而烦乱,自然不用像“我”如此在乎遭遇世俗的冷落;它忘怀荣辱,失却烦忧,自然不懂饮酒,不能与“我”“一杯一杯复一杯”地豪饮。这一切,暂且为了打发时光而已吧。但是,在一切都离“我”渐远的时候,当世人都弃我而去的时候,也只有月能与“我”相随。它不害怕与“我”的亲近,因为它与我无牵无扯,超然于利害;它从不势利,不像世人,得势时视你如金玉,失势时弃你如粪土。在“我”最孤独的时候,便是这个不解饮酒的朋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知何时,“我们”成了朋友,“我”想我也是它的惟一吧。“我”也本是坦坦荡荡,视金钱如粪土;“我”也本清高孤傲,藐视群雄,不愿摧眉折腰;“我”也本纯净如白璧,对污浊世俗鄙夷摒弃。但是,为了一点点小小的欲求,把自己陷入了世俗的纷扰;表面上狂放不羁,心中却在不得不屈己于人,承颜侍欢。视人格如生
李白天宝元年秋应诏入长安,天宝三年春上书请还,诏许,在长安历时一年半。短暂的政治生涯,使他遭受了双重的打击:一方面是对唐玄宗的失望,一方面是对自我人格不见容于世俗的清醒感知。
李白放荡不羁,任性而行,向以魏晋名士自许。在长安的生活,:
,。,,,而玄宗最终虽爱其才,却以其“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为借口,诏令归山。其实,玄宗所虑,并非无因。李白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诗歌,揭露宫闱秘事,甚至涉及了贵妃私情、玄宗无道,如《凤栖梧》、《上元夫人》、《寓言三首》等等。李白生性纯洁无瑕,疾恶如仇并不逊杜甫,但却缺乏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城府。此外,李白目下无人,清高孤傲,对于那些媚俗小人,往往嗤之以鼻。《酉阳杂俎》记载其展足于高力士,命其“去靴”的故事,使后人想见其当年“飞扬跋扈”之态。不加检束,见疏于君,任性而行,必遭谗言,这些决定了他在政治上失败的必然。
长安的生活,初仕的喜悦消褪得太早。随之而来,是壮志难伸的苦闷,是遭人馋嫉的愤慨。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玉壶吟》)此时的诗人,自感玄宗的疏远、群臣的排挤,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夜来的时光,他往往引酒独酌,以排遣内心的孤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36
2007年第2期(总第7期)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的现实,超越自我的有限存在,在精神上实现自我的解脱和实现。于是,就有了这首《把酒问月》。
诗中,抒情主人公举杯而起,对天发问,以“谪仙”自居,宛如一个与宇宙对话的时空巨人,狂放、伟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狂客的形象,是李白渴望冲破现实、渴望自由的自我人格与理想的真实写照。
月亮,晶莹剔透、澄澈明亮,是李白最为渴望的心灵境界;月的运行,宵来晓没,自由驰骋于宇宙,无拘无束,是人格独立的表征;月的存在,亘古永恒,永无凋零,是诗人对生命的理想。此外,
(关山月》)的无限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于是,,。“人攀明,,是月与人的若即若离。月光普照,引动多少人情思与神往,但当你有意高攀时,它却高悬天际,让你顿生“多情反被无情恼”的感慨。它远离尘嚣,远离世俗的纷争,不参与、不评判;但是它那夜夜相伴、无处不在,怎说不是关爱、不是亲切?此句写尽了月的独立和高洁以及对人世的脉脉深情。那月如飞镜一样照临人间宫阙,驱散云烟,清辉焕发,出于东海而没于西天,充满了雄壮和神秘。然而,自然也罢,宇宙也罢,谁又能完美,谁又能摆脱世俗般的纷扰。“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那一年一年捣药的永不停息的白兔,是否真的不知
疲惫?那独栖的嫦娥,在那远离世情的无垠天际,是否真的不会孤寂?月的永恒,让人神往,然而,岁岁年年,在多少代人的眼中,它看上去从不改变,总是缺乏一些新鲜;人生如水,春去秋来,纵浪大化,虽则短暂,却富于新鲜。永恒不可求,但无需悲伤,鲜活的每一天,短暂而精彩。短暂,只要珍惜;鲜活和精彩,只在生活中享受;今夜,只要对酒当歌。
《把酒问月》是李白自我物化的典范。酒醉之中,诗人暂时摆脱了自我的有限存在,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达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境界。他傲然于茫茫苍穹,去探究宇宙星球的运行轨迹,揭示自然的普遍哲理与规律,从中体悟出生命的真谛。透过月的风神与意蕴,作者找到自我:月的品格,映衬着“我”的人格;月的悲哀,映射着“我”的现实。“我”把酒问月,是叩问宇宙,是叩问人生。“我”与宇宙融为一体,宇宙的规律,观照着“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在宇宙中发现。
命,却眼看着被人玷污而只是悲叹。已经很久了,
“我”不再是“我”,在世俗之中,迷失了自己。但在月光之中,“我”找回了自己。世俗抛弃了“我”,为何还要黯然神伤?离开他们吧,不是被抛弃,而是将它抛弃。抛弃那污浊的世俗,把一点点可耻的欲求置之度外,与那纯净的明月永结无情,长相厮守,永不相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虽然它远隔云汉,只要心灵互通,又有什么要紧!不再沉沦,没有了烦忧。于是,在明月的夜晚,诗人释放了心灵,找回了自己,获得了新生。
从月下独酌到与月共饮,从人生的陪伴到性情中的密友,诗人与月,更近了一层。曾经,那清冷的光辉,抚慰过伤痛,涤荡过风尘;如今,人共饮同醉,倾诉心声月,到心灵的互通,,赋予了月“,主观化了,“我”化了。
天才可以成就诗人,挫折往往成就哲人。经历了太多挫败之后,李白也成为了一个哲人。但李白对人生的哲理之思,往往发端于天上的那一轮明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
(《把酒问月》)金樽里。
“在人的内在的无限需求与现实的有限条件之
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使人类产生永恒的苦恼。人要摆脱这种苦恼,就需要自由的、超越于现实的精
神创造,以求得精神的和谐。”李白人生充满着矛盾: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实现精彩恢宏的生命价值,现实中却壮志难伸、怀才不遇;自由不羁、任性自适的人格理想,现实中备受压抑、举步维艰。此外,对时光流逝的惶恐引发的对永恒存在的渴望,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实现。现实与理想格格不入,人格与自由无法实现,人生苦短只能失意而终。所以,在内心的深处,诗人渴望冲破那个痛苦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这些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人格本体与自然本体统一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思想的表现。
读此诗,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悲哀:白兔的劳碌、嫦娥的凄苦、古今如此的一尘不变。月意象在诗人的笔下不再那样理想和完美,那样的让人神往。经历了太多挫折与失意后的诗人,心中的伤痛逐渐强烈,不再天真,不再单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晚近十年,较,的哲理之思。示,来观照自我人生的苦难,从而用顺应自然的方式,达到一种自我的排遣和解脱。所以,诗歌的结尾在无奈中表现出旷达,是对道家思想的最终皈依。而《古朗月行》阐释着诗人不同的心境,是最终不能摆脱现实的表现。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忧愁、凄苦是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这与李白诗中始终一贯表现的富于变化,时而激越,时而沉闷的情感跳跃形成鲜明的对比,足以看出诗人悲愤的无法排遣。而这浓重的哀愁也是借着天上那轮明月来抒发。此时的月,再也不是诗人最美好的情感的倾注者,再也不能引导诗人走向自由人格的美好感受。它被埋怨,被摒弃,“去去不足观”,它只将诗人引向更深层的伤痛。儿童的天真,总是停留在表面,儿时的单纯,总是喜欢编织虚幻。光明不能抵御黑暗,纯净总是遭受摧残!那月,圆了又缺,是被邪恶所摧残。那只残暴的丑物,每个夜晚都出现,张着大嘴,吞噬,直到残缺,直到不见。就这样,它的光芒锐减,它的形状变得凄惨。曾经,勇敢的后羿射落了九日,天与人便得到清静与安宁。可是,清高的孤傲的月亮,无人关怀,少人欣赏,只能这样日渐沦落,让人痛断肝肠!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月本无恨,是诗人心中太多的怨恨;月本无情,是诗人心中太多的悲情。那天上的月亮,不再是无忧无虑,它担负了诗人太多的悲哀。儿时的圆月,纯净、光明,是儿童眼中世界,是天才憧憬中的未38
第3卷第2期
来,是诗人对于人性与命运最美好的想象。开元的盛世,德才兼备的玄宗,清明的政治,在少年李白的心中,只有憧憬,只有向往,只有痴迷。在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色彩。正如月的基调,不再明快,不再轻松。动乱之前的黑暗的政局,那个一手毁灭了大唐强盛的无道之君,一切如昙花一现。当美好的一切成为虚幻之后,现实残酷而真实。英雄神话,“佐明主”、“济沧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在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之后,逐渐虚化,直至破灭。“我”所坚守的,是人格的高洁,然而“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污浊总与纯洁为敌,天真总逃不出邪恶的摧残。正如对月的:——失望———痛苦,政治,李白心中,。
读李白的诗,第一次感觉那样的清醒,那样的凄惨。酒精,已经无法麻痹伤痛,喝得太多,神经只会越来越清醒。当酒精已经失灵,诗人无法超脱,清醒中的李白,从没超脱。道家思想对它的观照,除了性情,就是对神仙世界和长生不老的向往。李白的人生价值观,受时代精神影响,积极入世,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异常强烈,如金刚铁骨般支撑着他的生命。只有在夜阑人静、失意苦闷的酒后,它才会释放自己的心灵,用道家的超然物外、清静无为来排解自己的伤痛,抚慰自己的灵魂。当一个人,伤得太深,恨得太重,再温柔的抚慰都不再有用。月亮,那个最高洁、最美好的性情之友,那个陪伴终身的最亲切、最忠实的生命之伴,此时,那温柔的光芒,再也打不开心灵的窗。灰色的心情,灰暗的月光。凄惨的人生,凄惨的月亮。
这一时期,李白还作了《古风》(蟾蜍薄太清)一首,依然是借月抒怀,依然是凄凄惨惨。诗中月亮被吞噬着,邪恶的彩虹出现在天庭,浮云隔断了日月,一幅天道大乱的景象。没有光明,没有希望。
上远元年,李白60岁。蜀僧宴入中京讲法,李白作诗一首相送,题为《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为李白全集中最后一首重要的咏月诗。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
2007年第2期(总第7期)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临终之际,他的心中不是洁美的青莲,也不再是伴随一生的明月的光影,却是那儿时胸中的大鹏。鹏的影,伴随了他的一生。在日光明媚的早晨,他整装出发,要去做一只大鹏,为此,再多的挫折、打击他都不曾改变。酒精麻醉了他的疼痛,明月抚慰着他入睡,酒与月必不可少。但是,酒和月,永远属于黑夜,政治的黑夜,理想的黑夜,精神的黑夜,心灵的黑夜。他就像一个百折不挠的战士,白日里雄心勃勃,夜晚却病痛难耐。李白生命的最终,让人回味无穷。,他依然自比大鹏;,,用生命去拥抱月的清,。
。超强、追求自由的狂放不羁、天真纯净的情怀,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特征。而他所面对的社会,理性的根基,充斥着污浊与机巧。人格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的追求只会永远失败。高度的期许、壮丽的人生构画和挫败的灰色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渴望越强烈,现实越残酷,心灵就越痛苦。李白的思想,儒家是筋骨,道家是血脉,二者融合,水乳难分,晚年时,另有了佛家的悟空。李白的一生,处在两种状态:醒着和醉着。醒时,精神抖擞地去,伤痕累累地回,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永不放弃;醉着,忘怀了得失,淡泊了荣辱,找回了自我。是酒让他忘怀了痛苦,是月唤回着他的性情。
李白对于中国诗歌咏月题材的开创,是前所未有的。李白之前的咏月文学,多是借月遣情和思乡、怀人,单调而缺乏深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哲理之思,发人深省,打开了对月哲学内涵开掘的无限法门。李白,这个文坛的巨子,终其一生,用他那无人匹敌的诗笔,赋予了月真、善、美的心灵和悲喜、情仇的命运。让月在他的笔下,经历了物化(将月视为自然之物)到人化(感情化、性格化、命运化)、客观化到主观化、他化到我化的奇妙嬗变。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至人虽死神不灭,终古长庚伴明月”!
李白何以对天上的明月情有独钟?是他作为一个虔诚的道教徒对自然宇宙由衷的向往和崇敬,也是他的纯洁人格的天真表现,更是月的客体存在特征与其性情、命运的契合与适应(参见笔者《谈月
)。与传统审美心理的适应》
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
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纵观太白一生,虽受道教影响甚深,然而受
佛教影响亦非浅。”从天宝中期开始,李白渐与佛教结下渊源。早在天宝六载,他就有《答湖州迦业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诗中写道: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塑如来是前身。
李白中年皈依佛门,自然有他特殊的心理需求。天宝中期政局混乱,政治危机日益深重,本已经历了赐金放还的政治打击,对于与政治抱负的最终实现,识,理想的幻灭,,[8]
欲遁迹于空门”。
李白这首诗中,颇多对繁华荣辱的参悟,而那处处辉映的明月,又有了悟空的内涵。蜀僧为同乡,故而从家乡之月谈起。“与人万里同相随”,是诗人对月深情的赞美与感谢。峨眉山的夜晚,那最后的一瞥,那秀美月影成了诗人终生的思念。从此以后,不论他走到哪里,月亮总是紧紧相随,青年时的巴东、中年时的长安、老年时依然漂泊的江湖。月是诗人一生的见证,见证了他的痴情,见证了他的执迷,见证了他人生的每一个伤痛和他此刻寂寥冷落的心灵。诗人心中,月亮最能体悟,人生荣辱有份、繁华似梦。苍老的诗人,终身潦倒,身无长物,无所馈赠。于是,将天上的那轮明月,幸手拈来,赠于旧友。诗人心中,这轮明月,出自峨嵋,无私博大,既是老乡的关爱,也代表着诗人难以倾诉的人生体悟。诗歌的结尾“归时还弄峨嵋月”,是诗人对友人最终顿悟的期待。诗人预祝友人的讲法,盛况空前,名满帝都。但在经历了长安一梦之后,诗人对富贵荣耀似已参破。繁华过后,终成虚幻,只有明月,亘古不变,永久伴随。那照耀秦川的家乡之月,便是对游子心灵回归的最深情的呼唤。
然而,李白不似王维,最终能够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安史之乱,
他欣然入李幕府;临终之时,还在为不能投奔李光弼而遗恨。李白,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首诗,他人生的绝唱,是那首《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刘利侠:从“儿时不识月”说起
第3卷第2期
[5]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转引自:安琪.李白诗秘
[参 考 文 献]
[1]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M].上海:
要[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6.
[6]杨春时.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6.
[1]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J].巢湖
[7][8]安琪.李白诗秘要[M].西安:三秦出版社,.
[9]丘浚.丁卯岁过采石吊李白.见:清王绮.李太
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
[3]傅绍良.论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与哲人风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
[4]安琪.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论李白[M].成都:
白全集(卷三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502.
[责任编辑 朱媛美]
巴蜀书社,1990:7.
Onthe“MoonsiUniversity,XiπanShaanxi710077)
Abstract:TheinBaiπspoemsshowsdifferentappearancesduringhisdifferentperiods.Itisrealexhibitionofhischaracteristicineachstage.ByanalyzingthechangesofLiBaiπstemperament,thewriterdemonstratestheliteraturesignificanceofthemooninLiBaiπspoemsandindicatestheregulationoditsdevelopment,afterunderstandingthemeaningsofthemoon,sothathemaystudyfurtherabouttherootofLiBaiπsdeeplovingofthemoon.
Keywords:LiBtemperament
第六篇:《李白名字的由来》
第七篇:《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李白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下面我就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李白诗歌的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诗人,隐居读书、漫游山水、追求功名、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细致客观的描绘,而是经常通过简练的语言来作直捷爽快的抒发,他的诗不是回旋掩抑,而是喷薄而出,奔腾直泻。
李白诗歌的强烈主观抒情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中,在那些描写祖国山川的篇章中,同样跃动着胸襟远大、性格傲岸的诗人自我。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他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特色
与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相关联,丰富奇特的想象,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一方面,他善于借助梦境仙界,描绘一个瑰丽的理想世界,从而形成与现实的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与残酷。
(三)大胆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使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更加突出
李白诗歌运用夸张大胆又合理,而且往往与新奇的比喻结合运用使浪漫主义特色更加突出。
(四)与浪漫主义精神相适应的诗体形式——乐府歌行诗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诗体的选择上,他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歌行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李白诗歌的跳跃性也是极强的,往往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开阖动荡中坦露变幻无常的感情活动。贯穿在这些飞跃之中的,不是生活的逻辑,而是情感的踪迹。
二、气魄宏大的壮美意象和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并存,是李白诗歌的又一特色 李白诗歌与其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相联系,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景象。李白对体积巨大的事物似乎格外倾心,大江、大河、沧海、高山、天
空,以及大鹏、巨鱼、长鲸等无不是其描写的对象,并将它们置身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了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
李白主要以乐府歌行一类的古体诗震动诗坛。乐府歌行利于表达一气直下的情感,从而使李白诗歌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但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自然明快、清新俊逸的优美情韵是李白诗歌意象美的另一个方面。这在其格律诗中表现更为突出。李白的格律诗,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随口说出而趣味丛生,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练而蕴涵丰富,达到格律诗的最高境界。
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
他有很多诗篇的用语就是直接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的,如《静夜思》系从《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一篇化出;而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又显然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他的《上三峡》诗则是以古代民歌《三峡谣》为张本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还有许多诗篇,虽然不是直接由民歌改造而来,却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了率真自然、明朗流转的风格,深得民歌韵味。如: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但是,并不是说李白的诗歌语言局限在乐府民歌的范围,实际上,他也广泛汲取了前代文人诗歌的精华,形成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自然”并不仅仅是除去雕饰,浅显明白,而且是语近情遥,具有丰富的意味。总之,李白善于博采前人的成就而自成高格,堪称炉火纯青的语言大师。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谈李白的作文”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谈李白的作文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关于李白的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