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净水桶怎么用用?

水逸康桥小区门口的“爱心桶”。  昨日,记者在棕榈泉花园小区看到,不少白色的爱心桶摆在小区门口收集旧衣物,给贫困山区送温暖。小区居民积极响应,每天的爱心桶都装得满满的。除了棕榈泉花园外,新域盛景、傲云峰、水逸康桥等小区内,也都摆放着这样的爱心桶。  自费购买爱心桶  记者通过白桶上的电话找到了这个活动的发起人范全护,他是曲靖宣威人,居住在昆明。平时在小区他经常看到垃圾桶里装了许多八九成新的衣物,觉得丢了很可惜,渐渐萌生了把这些旧衣物给贫困山区的村民送去的想法。去年年底,他参加了爱心组织举办的一个活动,和来自深圳、贵州的人驱车到怒江的一个偏远山区,11月底的天气已经很寒冷,山里更是寒风瑟瑟,但村民们许多都衣着单薄,甚至鞋子都没有穿。深受触动的他,决定和妻子一起购买爱心桶,放置在小区内收集旧衣服。  今年2月16日,他和妻子来到新域盛景小区,向小区物管工作人员说出了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支持,他们的爱心桶终于摆放在了小区内。  范全护说,刚开始征集的时候,小区居民反应不一,有的很支持,有的人也对他们的行为提出质疑。“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机构,有个小区的物管觉得我们是打着爱心捐赠的"幌子"收集衣物自己变卖。”面对质疑,范全护很坦然,“有人质疑才正常,但是希望有疑虑的居民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山区捐赠,只有用实际行动来打消这些质疑的声音才是最直接的。”目前,范全护已经购买了近30个大白桶,分别摆放在棕榈泉花园小区、新域盛景小区、傲云峰小区、水逸康桥小区内。  3吨旧衣物送贫困山区  3月23日,范全护和妻子及几位志愿者将这两个月来收集的100多袋近3吨的旧衣物,送到了楚雄武定梅地村。  范全护说,他和妻子在五华区西北部客运站对面的普吉家园小区内租了一个“爱心捐助部”,用来分拣存放收集来的衣服。从2月中旬在新域盛景小区放置第一批爱心桶至今,已经收集到了近3吨的衣物。一位家住高新区的市民因为在棕榈泉花园小区看到爱心桶活动,捐赠了几十件全新的衣服。一位老奶奶还打算捐几千块钱的现金,面对这些支持,范全护十分感动,但却婉拒了这位奶奶的要求。“我们目前只接受衣物,如果是现金,会让市民在捐衣服那天和我们一起,到贫困山区亲手将钱交给当地困难家庭,我们一分钱都不会过手。”  送爱心衣物去梅地村那天,他们的汽车刚刚驶入村里,范全护就觉得十分感慨。因为村里的房子还有好多是茅草屋,虽然是春天,山区天气还是很凉,村里一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衣着都很单薄。他们将收集的衣物发放给了村民,村民脸上的笑容让他们感觉很温暖。  愿爱心桶走得更远  经过3月23日的捐赠,3吨衣物已经捐赠完毕,几天下来,他们又收集到了一些衣服。这些衣物全都要经过他和妻子的挑选,将一些比较破旧的挑选出来。“小区业主捐赠的衣物大多比较干净,都是清洗之后放进去的,只有一小部分比较破旧的我们就挑选出来了。”爱心桶已经在几个小区里摆放了一个多月,每天去收集桶里的衣物和租地方放衣物所需要的花费,都是范全护一个人在承担。他说:“其实每个月花几千块钱来做这个事我自己还能承受,我希望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慢慢做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  随着时间流逝,范全护的爱心桶逐渐赢得了市民及小区物管的信任,水逸康桥小区的保安李先生说:“这是献爱心,是好事情。”他指了指几个爱心桶旁边的鞋盒,“除了衣服,一些居民还会捐新鞋子,这也培养了居民的爱心。”  一些没有放置爱心桶的小区,也会有居民打电话来主动要求在小区里设几个。家住中天花园的王女士说:“我们小区离水逸康桥较远,每次整理出旧衣服去捐都要走好长一段路,所以能不能和物管商量一下,在小区里也摆上几个爱心桶,这样的话居民献爱心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记者吕惠钧摄影报道来源昆明日报)股票/基金&
“爱心保温桶”传递的是满满的爱
  水烧开了,厨房里传来水壶欢快的口哨。王彩仙用毛巾小心地裹着壶把,拎着水壶来到离家不远的三岔口西路,把开水倒入放置在路口的“爱心保温桶”中。(人民日报 )  一桶热水很淡、很轻,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四川西昌市的老人,已经免费为路人提供开水已有10年了,老人的行为贵在简简单单的“坚持”两个字,“渴了给口水喝,举手之劳,与人方便就好。”很简单很朴实的一句话,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免费供开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贵在坚持了十年,他没有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无“作秀”之嫌。  “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比比皆是担我们发现有些活动成了一阵风,活动过后就不见踪影了。而“爱心保温桶”传递“满满的爱”,老人的一句话“只要我们在,免费供水点就永远在”,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做好事难在坚持,贵在坚持,帮助别人办几件实事、好事,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做得到的,可不计名利,长年累月坚持做好一件事,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  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它离不开“爱心保温桶”的传递。“爱心保温桶”向我们传递递的是“满满的爱”老人是爱心的使者,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爱心使者和跟多形式的“爱心保温桶”的传递,让更多的人自发加入到“爱心保温桶”接力的队伍之中,用实际行动去帮需要帮助的人,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他人,让爱散满全社会,让爱心火炬在社会更广泛的传递。(长江网 高大昭)
(责任编辑:HN666)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郑州街头出现爱心直饮水站 市民拿水桶接水淘米
04-18 07:39 更新
碧沙岗公交站旁的爱心直饮水站
去年10月,本报以《去绿城广场玩有免费的恒温放心水喝》为题,报道了省会的广场、街头,出现了“爱心直饮水站”的消息。
这些直饮水站,不仅方便了市民,也给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工作人群带去了关爱。
但是最近,郑州晚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这一爱心善举却遭遇了浪费、偷接等不文明行为。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爱心直饮水站没水了
昨天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直饮水站比较集中的绿城广场。
在广场西北角的一个直饮水站,一名老大爷按下水机的按钮,但水管滴了几滴便没水了。老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记者上前询问,老人说,最近天气热起来了,水常常不够喝。
记者联系了爱心直饮水站西区分部。10多分钟后,送水员朱永春骑着电动车来到广场,更换了水站后面的水桶。
朱永春说,最近直饮水用得这么快,除了天热,多数是浪费造成的。
水站旁边的市民也围上来补充说明。
刘女士:确实是这样。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些小孩按着按钮一直让水管流水、用瓶子接水互相洒着玩,有的用直饮水洗手,家长也不管。还有一些小商贩拿着水桶来接水,说是回去淘米。有的市民接过水后转身就走,接水的按键没有反弹回来,水白白地流淌。
真是不是自己家的水不心疼啊!
“爱心水是大家的,你一下子接完了,别人喝啥?”
市民孙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前两天发现靠近碧沙岗公交车站的爱心直饮水站,出水口左侧接水按钮被人用硬纸片卡住,致使按钮无法回弹。如果装上水桶,水会不停地流出。还有临街商户经常到这里接水。
记者来到这个直饮水站,反复试验了半天没有发现有硬纸卡。
附近一名卖报刊的李女士说,有没有设置“机关”她不清楚,但的确看到过有商户拿着桶、电热壶来接水。
“爱心水是大家的,你一下子接完了,别人喝啥?”现在,她和旁边卖冷饮的大哥当起了“义务监督员”,发现有超量接水的就上前制止。
李女士说:“这水方便了很多像我这样在外干活的,渴的时候能喝到干净放心的水,让我很感动。所以我有义务维护好它。”
现在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换80桶水
记者又查看了几个公交站点旁边的直饮水站,大部分情况良好。
不过,像医学院公交站旁的直饮水站,由于人员密集,消耗量确实比别的地方大,而且常有人接水之后,按钮没有完全复位就离去,造成淌水滴水的情况。
送水员朱永春说,他和另外两名工友一起负责50个爱心直饮水站,每人负责15至20个站点,平均每人每天要换20桶左右。
他们经过测算,这样的水量,供附近市民接水喝绰绰有余。
但随着天热,加上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现在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换80桶水。
希望大家能文明用水,让爱心水站服务更多需要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水桶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