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为什么没选上落选

 西安日报社
第04版:今日重点
  社长:肖争光 总编辑:屈胜文    国内统一刊号 CN61-0002
中国首个飞向太空的“80后”
&&&&■简历:33岁 女 汉族 山东烟台人 少校军衔&&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在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任务: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乘组生活照料,并担任太空授课主讲人&&■感言:“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我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人物故事&&是体育特长生&&儿时很内秀&&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摄影,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王亚平的母校是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中心小学,这座建设在山坡上的学校,如今还保留着王亚平上学时的风貌,校园里一棵千年古树,似乎已经记录下了王亚平在这里学习的点点滴滴。&&如今,学校里已经没有了当年教过王亚平的老师,但是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以学校出了这么一个航天员而骄傲。&&在王亚平就读的高中,山东省福山区第一中学,学校老师告诉记者,王亚平是97届35级4班的学生,当年进入学校就读时是体育特长生,主攻800米、1000米等中长跑项目,据老师回忆,当时王亚平十分内秀,并不显山露水,只有运动会时才能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平时十分低调。&&“王亚平是个传统的小女孩,十分内秀,她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学习成绩也不错。当时她通过重重考试、体检当上的飞行员,我们都替她感到高兴,也为她骄傲。”老师说。
| 业务联系 QQ:
版权所有 西安新闻网  合作伙伴: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陕新网审字[号 陕ICP备号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训练照曝光,图为王亚平接受压力服气密性测试。CFP供图王亚平老王亚平老家的房子。王亚平的姥姥提起外孙女,高兴得合不拢嘴。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  那时,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刚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睁大眼睛看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她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以中国女航天员的身份远征太空;仅仅在战友们面前讲过飞行计划的她更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充满信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细致入微。  除了太空授课,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这是她一直为之准备的时刻。  被同伴们称为“小姑娘”“女孩儿”的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生活中他们把我当作小妹妹一样照顾,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成为可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王亚平说,“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  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最终只有一人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性。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王亚平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那么平和,那么坚强。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民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小她7岁的妹妹。也许是在自幼干农活的经历中学会了坚韧,也许是在多年热爱的长跑之路上磨砺出隐忍,王亚平总是比同龄人懂事早。  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王亚平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高中。高中毕业那年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原本想当医生或律师的她被飞行员职业深深吸引,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军校。  第一次跳伞,8个女同学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兴奋不已。指令一下,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着跳第二次,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袭来的是恐惧……那天返回的车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亚平和战友们一样泪流满面。  9年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王亚平安全飞行 1600小时,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等任务。  2010年5月,王亚平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超重训练最为艰苦。刚加入航天员队伍时,王亚平一直没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让她难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一级。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摄影,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  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实验不成功怎么办?王亚平答:“实验做出什么样,我们就讲什么现象呗。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  说这话时,她的大眼睛忽闪动人。在结束神十飞行之后,这位一心要探寻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还有个小小心愿:陪丈夫吃顿饭,逛逛街,看一场电影。据新华社  备好大樱桃等她凯旋  在王亚平老家,乡亲们盼亚平早日回家吃个够  “这一天总算是盼来了,俺村的好姑娘亚平要飞天啦 !”6月10日,神十三位航天员名单最终出炉 ,王亚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记者再次来到“神女二号”王亚平老家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这个小村庄沸腾了。因为亚平喜欢吃樱桃,不少村民表示,已为她备足樱桃,等她凯旋归来吃个够。  6月10日上午,得知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后,记者再次赶往王亚平的家乡,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  正值烟台大樱桃上市的季节,村口的樱桃批发市场非常热闹。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王亚平的家。  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房屋,墙上斑斑驳驳,相比周边的民房,这处房屋显得矮小和老旧。房屋大门紧闭,“善厚幸福多,勤俭能致富”,两扇老旧的木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有村民告诉记者,对联所述内容恰好能概括院内王家人的秉性。  门上挂着一把铁锁,记者多次敲门,院内始终没有人回应。透过门缝向内望去,水泥地面干净、整洁,一辆银色自行车靠在一堆木柴边。  “亚平的父母离开家已经好多天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此前王亚平的父母一直在家中打理樱桃树,但最近很少见到他们。  村民还告诉记者,王亚平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樱桃,家庭情况一般,并不算富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亚平的父母于不久前赶往北京。他们一家人历来很低调,以这样的方式婉拒了记者采访。  有村民告诉记者,王亚平自小就在樱桃树下长大,她曾和别的孩子一样,到樱桃成熟时,开心地品尝着大樱桃。“亚平回一次家很难得,想吃一口老家的大樱桃更是难得。”村民张女士说,她家恰好有几棵樱桃树结的是“晚果”,等亚平圆梦太空凯旋归来,果子差不多刚熟透,正是最好吃的时候。  “备好大樱桃等着她,让俺村航天员吃个够。”和张女士有着相同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大家都想让王亚平早点回家乡看看,品尝老家的大樱桃。  记者从王亚平的一位小学老师那里了解到,王亚平从小就活泼,学习好。“每次学校组织活动和比赛,都能看到王亚平。”这位小学老师说。2006年,王亚平回家乡摆喜宴,新郎是兄弟部队的飞行员。那一次,她也去了。经过那么多年,她坦言“王亚平变化不大”。  “平平从小就有本事”  本报专访王亚平的姥姥和小姨,大伙儿都为她骄傲  王亚平的家人中,父亲王文军的名字时常见诸报端,但其他亲属未曾提及。6月10日,记者几经周折,最终在张格庄南约5公里外的山村里,找到了王亚平已经83岁的姥姥等亲属。记者从见证王亚平成长的姥姥、小姨那里,了解“飞天女”的成长故事。  6月10日中午12时许,记者驱车前往栖霞市桃村镇国路夼村,王亚平的姥姥就住在这里。  一条河从村中穿过,河的北侧有一座老院子,临河而建,十分干净。这就是王亚平的姥姥于芳珍家,老人今年83岁,身体非常健康,精神也很矍铄。  老人屋里靠炕的桌上摆放着一个电视机,她眼神还好,平时经常会看电视剧。老人笑着说,虽然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过外孙女王亚平,但她从电视上看到过关于她的新闻,心里非常高兴。“明天下午就得飞天了,我得好好瞅瞅电视里她的模样,看看孩子是胖了还是瘦了。”于芳珍老人激动地说。  说起王亚平小时候,于芳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孩子真好,小时候就爱"跑跑"。”老人说,在她印象中,王亚平从小身体素质就好,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并且常常在比赛中获奖。“虽然力气大,总是很有精神,但是一点不鲁莽。”于芳珍老人评价亚平,“很稳当,也不喜欢多说话。”  老人回忆,当初王亚平报考长春飞行学院,家人都觉得可能考不上,但没想到平平竟然真考上了。老人越说越激动,“我那时候就说,咱家平平就是有本事。”老人骄傲地说。  说着,于芳珍回头指着叠放整齐的被褥告诉记者,其中有一床毛毯就是平平送给她的 ,是王亚平在部队参加比赛时赢的奖品。  老人告诉记者,王亚平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但时常也会来家里看她,对长辈特别有孝心。“她在部队工作忙,回来的次数少,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礼物,多少不是问题,是孩子的一份心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于芳珍老人有5个孩子,王亚平的母亲排行老大,王亚平的小姨王淑美(音)也住在国路夼村。6月10日下午,记者又来到王亚平的小姨家。  王淑美回忆,亚平从小就很懂事。“亚平特别有本事,是俺家所有孩子学习的榜样。”王淑美介绍,她自己的女儿今年已30岁了,从小就很崇拜姐姐王亚平。  “神十明天就飞天了,明儿我啥都不干就等着看俺外甥女飞天。”王淑美说,眼下正值大樱桃采摘、上市,非常忙。不过即便如此,她还是会待在电视机前看神十发射升空。  文/图 本报记者石磊 荆鹏飞 段婷婷 侯晓丽 高红红  王亚平简历  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13-06-11·
13-06-11·
13-06-11·
13-06-11·
13-06-11·
13-06-11·时刻不忘自己的梦想_励志文章_文章吧
当前的位置: >
  引导语:,这个词语伤了很多人,但是也了很多人!
  随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太空讲课的中国&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
  王亚平高考那年,正赶上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当时招收的名额很少,王亚平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竞争太激烈了,就没敢去。后来,同学们觉得她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都比较优异,就怂恿她去试试。王亚平在同学的劝说下,抱着试试看的参加了体检,没想到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的体检。高考成绩出来后,王亚平以高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文化课分数线130分的成绩,拿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1997年8月,王亚平带着的飞天梦,开始了大学的学习以及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四年后,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毕业,成为一名运输飞行员。在工作中,王亚平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2012年,因王亚平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被确定为神州九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那一刻,王亚平的心中充满了无限。自从神州六号飞船带着杨利伟飞入太空后,王亚平就渴望成为中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带着这个她刻苦训练,离梦想仅差一步,然而就是这一步,让王亚平以微弱之差无缘神州九号。
  那时,王亚平的心一下子低落到了谷底,她开始质疑多年的,开始怀疑自己的技术。几天后回家,早已得知此消息的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晚饭后,指着报纸上的新闻对说:&你看动物园的这个实验多有趣,饲养员在老虎的笼子中间隔了一块玻璃,然后左边放出已经饿昏的老虎,右面放进几只小绵羊。老虎一看到小绵羊,立即冲了上去,狠狠地撞在了玻璃板上。老虎不服气,怒视着几乎唾手可得的食物又冲了上去,再一次被撞得眼冒金星,老虎耷拉着脑袋蜷缩在一角,完全丧失了斗志。几天后饲养员尝试着将玻璃板移走,小绵羊倒是长了胆子,不断地向老虎面前移动,可老虎似乎受了玻璃板的影响,锐气大伤。才试了两次就,这样的老虎怎么会吃到羊?&王亚平在一旁听着父亲话,若有所思。
  等父母去睡觉了,王亚平拿过报纸,正正反反找了很多遍,都没有发现父亲说的那条新闻。王亚平望着那张报纸突然,原来父亲是自己不要放弃。王亚平重拾,马上投入到后续的训练中。
  在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高质量的训练中,王亚平更加刻苦。在经过一系列的训练考评,包括操作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进行科学试验的能力,依据考评的成绩,最终王亚平脱颖而出,成为神舟十号唯一的女航天员。消息公布后,记者采访了王亚平,记者好奇地问:&神舟九号航天员选拔失利后,你有没有?&王亚平点点头,说:&当然,飞入太空是。&记者又问:&那你是如何战胜自己的?&王亚平笑了笑,说:&那源自于我爸编的一个,其实他是想告诉我,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了,所以我一直为梦想而时刻准备着。&
  2013年4月,47岁的张晓光以成绩入选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他的飞天路,走了整整15年,他的让他等来了的另一支&英雄金笔&。( )
  张晓光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一个普通的农家,从小就是一个学习刻苦认真的。他刚上初一那年,在乡里工作的父亲带回来一个奖品,一支&英雄&牌金笔。父亲举着那支笔,当着几个孩子的面说:&你们谁有出息,笔就归谁。&
  那支&英雄&金笔对少年的如此之大,以至于排行老小的张晓光脱口对和说:&你们谁也别争,这笔肯定是我的。&说这番话的时候,他还是个常常在上学路上,看着飞机拉烟出神的少年。
  1985年,要去锦州市区参加招飞考试的张晓光匆匆赶到县火车站,却发现同学们早就乘汽车出发了。原本扭头就走的他,被另一个迟到的同学拽上了火车。当时他买火车票还差2角钱,还是同学给他垫付的。
  他真的没有想到,6年之后,自己会考上空军飞行学院,如愿以偿得到那支&英雄&金笔。飞行学院竞争非常激烈。从入学到毕业,真正能够分到作战部队驾驶飞机的只有20%,80%都被淘汰了。早年当飞行学员的时候,他就养成了琢磨的。晚上熄灯后,他蒙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边翻教科书,边在脑子里过电影,白天教员的飞行要领。一上飞机就被教员认定&这小子适合干这行&的张晓光,很早就开始放单飞了。1990年,他被分到战斗部队,成为一名歼七飞行员。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6年之后,机会再次来临,张晓光参加了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日,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光荣一员。然而,从2003年神五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开始,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抱憾落选,一次次为战友祝福、壮行,一次次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默默独坐,张晓光流过泪,擦干又进了训练场。
  最去年&神九&乘组出征前,在问天阁的壮行。张晓光对刘旺说:&历经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这样一句美妙的诗赋予你的内涵,此时此刻,你可能真正感受到了。祝贺你飞天梦圆,等着你凯旋!&
  &神九&乘组飞天的一个深夜,张晓光一个人在宿舍里做俯卧撑,身下赫然一个汗滴的人形。偶然撞见这一幕的航天员大队政委贾中枢感慨:&这是何等韧劲和毅力,难怪他的身体越来越好,状态越来越好,成绩越来越好!&是的,他总是暗暗地把队里的优秀学员作为自己赶超的对象,各项工作向他们看齐,并且想方设法比他们做得更好,
  神十飞行中,张晓光的主要任务是辅助指令长实施手控交会对接,确保指令发送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而作为交会对接的备份航天员,他在地面进行的模拟训练已经超过2000次。
  他的另一项任务是太空摄像,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他把失重环境下每一个角度手在哪儿、脚在哪儿全都想好了。&在地上做得越充分,在天上才能越自如。&
  在6月10日的见面会上,他说:&从成为航天员的那一天开始,飞向太空是我的梦想。能够的。从来都是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只有始终保持的,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会实现梦想。&
  日17时38分,张晓光和聂海胜、王亚平乘神舟十号成功进入太空。
  永不放弃,梦圆飞天。
  编后语:失败不可怕,在失败中站起来,只要梦想还在,我们还有成功的可能!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深度阅读:王亚平: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新华网甘肃酒泉6月10日电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那时,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刚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睁大眼睛看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她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以中国女航天员的身份太空;仅仅在战友们面前讲过飞行计划的她更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充满信心。准备教具,研习实验内容,了解心理知识,她的备课细致入微。除了太空授课,在神十飞行中,王亚平还将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照料。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时,作为备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条指令发送前准确判读数据,对操作进行提醒和读秒。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这是她一直为之准备的时刻。张晓光说,亚平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课一定会带给大家惊喜。聂海胜说,她是个要强的女孩儿,有时候我们想帮她,但基本插不上手。被同伴们称为“小姑娘”“女孩儿”的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生活中他们把我当作小妹妹一样照顾,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成为可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王亚平说,“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 80后 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最终只有一人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性。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王亚平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那么平和,那么坚强。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烟台的农民家庭,家中还有一个小她7岁的妹妹。也许是在自幼干农活的经历中学会了坚韧,也许是在多年热爱的长跑之路上磨砺出隐忍,王亚平总是比同龄人懂事早。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王亚平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高中。高中毕业那年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原本想当医生或律师的她被飞行员职业深深吸引,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军校。第一次跳伞,8个女同学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兴奋不已。指令一下,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着跳第二次,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袭来的是恐惧……那天返回的车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亚平和战友们一样泪流满面。9年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王亚平安全飞行1600小时,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等任务。热爱天空,所以成长;热爱更远的太空,所以义无反顾奔赴新的事业。2010年5月,王亚平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超重训练最为艰苦。刚加入航天员队伍时,王亚平一直没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让她难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一级。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实验不成功怎么办?王亚平答:“实验做出什么样,我们就讲什么现象呗。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说这话时,她的大眼睛忽闪动人。在结束神十飞行之后,这位一心要探寻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还有个小小心愿:陪丈夫吃顿饭,逛逛街,看一场电影。(原标题:王亚平: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本文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20719条
评论139809条
评论127237条
评论115643条
评论111392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王亚平谈授课实验失败可能:面对宇宙都是学生|王亚平|授课|神十_新浪新闻
&&&&&&&&&正文
王亚平谈授课实验失败可能:面对宇宙都是学生
  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
  ――王亚平
  ■人物?王亚平
  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太空梦源自10年前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
  那时,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刚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睁大眼睛看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她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以中国女航天员的身份远征太空;仅仅在战友们面前讲过飞行计划的她更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为了在太空授课中实现最好的实验效果,王亚平和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多次演练。
  实验不成功怎么办?王亚平答:“实验做出什么样,我们就讲什么现象呗。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说这话时,她的大眼睛忽闪动人。
  张晓光说,亚平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课一定会带给大家惊喜。聂海胜说,她是个要强的女孩儿,有时候我们想帮她,但基本插不上手。
  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
  被同伴们称为“小姑娘”“女孩儿”的王亚平,是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80后”。
  “生活中他们把我当作小妹妹一样照顾,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成为可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友。”王亚平说,“我想让大家看到,我们‘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战的一代。”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王亚平喜欢摄影,爱听音乐。在满是男选手的篮球场上,她还是进球率很高的优秀前锋。
  在结束神十飞行之后,这位一心要探寻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还有个小小心愿:陪丈夫吃顿饭,逛逛街,看一场电影。
  以微弱之差落选神九乘组
  一年前的神九乘组选拔,成绩同样优秀的两名女航天员中,最终只有一人能成为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性。王亚平以微弱之差落选。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记得,王亚平几乎没有停顿即投入到后续训练中,那么平和,那么坚强。
  王亚平高中毕业那年赶上空军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她被飞行员职业深深吸引,一路过关斩将进了军校。
  第一次跳伞,8个女同学兴奋不已。而当跳第二次时,机舱里突然间鸦雀无声――第一次的新鲜与好奇褪去后,袭来的是恐惧……那天返回的车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亚平和战友们一样泪流满面。
  通过层层选拔成为航天员
  9年驾驶运输机驰骋蓝天,王亚平安全飞行1600小时,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汶川抗震救灾、山东抗旱等任务。
  2010年5月,王亚平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
  超重训练最为艰苦。刚加入航天员队伍时,王亚平一直没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让她难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们讨教,一面加班加点增强心血管和肌肉练习。第二年,超重训练成绩轻松达到一级。
  据新华社
(原标题:王亚平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编辑:SN017)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亚平为什么没选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