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组装电脑用什么主板的问题 主板和CPU性能

抱歉,您要访问的信息不存在或被删除
&&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
&&1、请检查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2、如果不能确认输入的网址,请浏览来查看所要访问的网址。
&&3、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您现在的位置:
组装电脑的主板怎么挑选 多方面分析
作者: admin 来源:
阅读:Lording…次
&&& 用户在组装电脑的时候,最为头疼的就是电脑配置搭配了,其中CPU和主板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挑选不好,直接影响电脑配置的性能。主板是电脑中最关键的部件,不但对系统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决定着整个平台的扩展能力、升级能力、超频性能等。
&&& 要装一台机器、要升级配置,我们都需要接触主板。那么对于普通消费来说,应该如何选购主板呢?在了解主板之前我们需求对&芯片组&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芯片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主板的性能。&芯片组&直接决定着CPU的接口、型号,内存的种类、频率,有什么类型的扩展接口和背板接口,是否有多个PCI-E显卡接口,以及各种接口的传输能力等等。
&&& 一、芯片组决定着主板的性能
&&& 通常我们听到的:Intel平台的B75(入门级)、H77(中端级)、Z77(高端级)等;AMD平台的A85(FM2接口主流产品)、A75/A55(FM1和FM2两种接口)970(推土机主板)等都是芯片组。不同芯片组之间除了性能的差异,在平台的支持方面也不同。
芯片组差异见图表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主板时候要看清自己需求,然后再去选择相应的芯片组产品。例如选择集显平台的朋友,可以选择AMD的A85\A75\A55等产品;对超频有要求的朋友可以选择Intel的Z77芯片组。
   不同芯片组的主板,除了在功能上有差异之外,在价格上也会所不同。不过对于玩家来说,选择主板的难点在于,相同芯片之间、不同品牌之间的主板选择。在DIY界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同样芯片组的比价格,同样价格的比做工用料,同样做工的比BIOS。
   下面笔者就来解释这段话,当我们在选择主板的时候,先是要确定自己的定位。如果是超频用户的话,选择的是Intel平台的Z77芯片组。当芯片组确定之后,我们会发现采用Z77芯片组的主板有很多品牌。这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了。
   同样芯片组的比价格
   如果A品牌的Z77主板报价1999元,B品牌的主板报价999元,对于消费者来说该在怎么选择呢?首选还是看自己的需求,如果需要特殊的功能(智能超频、图形化BIOS、数字供电等)就去选择价格高的产品。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就可以选择价格便宜的产品。
   一般来说一线的产品价格都偏高,其中高端产品的价格更是高的离奇,而二三线的产品功能虽然没有一线那么花哨,但是价格却非常的亲民。对于玩家来说在选择主板的时候,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 同样价格的比做工用料
&&& 如果遇到同样价格的产品,我们要看看不同主板之间的做工、用料了。那么什么东西绝对着主板的做工、用料呢?
  一般看PCB板层、PCB的质量、板面元器件数量、板面功能部件和接口的布局、供电方式、背板接口丰富程度、集成网卡芯片型号、集成声卡芯片型号、内存接口间是否有辅助元件、多PCI-E显卡接口间是否有丰富的元件、跳线的复杂程度、散热片的能力预估、接主机箱和风扇的各个插件针脚的数量和位置等等。
  现在主板的PCB板层大部分都采用6层设计,高端的板会用8层PCB设计。板层多且厚主板的耐久度就会越长,而且挂载重的扩展卡或散热装置也不容易导致主板出现变形。
   关于PCB的尺寸大小,大尺寸的PCB板具有有利于线路的布置,使线径线距的结构更为合理,有效的避免高频记号相互干扰。防止高热量原件过于集中更好的提高散热性能。 而PCB铜的镀铜工艺是PCB品质重要的保证,现在优秀的PCB都采用二次镀铜、三次镀铜工艺,使数据以及高频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
  元器件的数量可以一眼看出,如是那种&平坦的可以跑飞机,拿起烙铁自己能够DIY的&。那样的主板如果是大厂的,是属于设计上就开始偷工减料,如果是小厂做的,则属于代工的时候故意要求减少用料。这种故意减少元器件的主板的可以明显地看到板面空置的焊接点。
  板面功能部件和接口的布局在实际使用上也很有讲究,实际有多少SATA接口、南桥是否支持RAID功能、有几个PCI接口、能不能支持交火、有没有E-SATA接口等等,这些都是细节。至于主板的布局方面,要根据主板的板型进行考虑了。有标准的ATX大板、有迷你的ITX等分别。
&&& 二、主板的供电电路分析
&&& 至于主板的供电方式,数字供电当然最好。但是因为成本的原因,一般只会出现在高端主板上。绝大部分主板都采用了等效多项供电,这样也就意味着&&铁素体电感的数量越多则供电越稳定,越有利于超频和超频后使用的稳定性,通常的低端集显主板会有3项左右的供电,略正规一点的主板基本是4-5项供电,超过5项供电的通常是较好的或者中高端主板。
  主板要达到最优稳定性能,除了CPU供电电路设计合理优秀以外,主板上三大重要部件--芯片组、内存、显卡供电部分同样不容轻视。因为现在主流的显卡功耗已经达到了100W以上,而芯片组以及高频内存的耗电量也不容忽视,因此采用独立的供电方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在优秀的主板上,你可以看到显卡、芯片组和内在的供电部分都会有加强的电路元件配合。同时BIOS也会有相应的电路电压调整。
  有很多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在主板上省去各类保护电路,有的小品牌甚至在主板的研发阶段就放弃主板上的保护电路,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隐患,导致主板,芯片或者是一些外设的烧毁,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优秀的主板都会在下列位置着重加上保护电路。
  1.I/O接口保险电路
  2.网络防高压保护
  3.CPU保护电路
  4.芯片组供电保护电路
&&& 三、影响主板稳定性的关键:散热性能
&&& 在选购主板时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芯片组的散热性能。尤其控CPU供电部分的散热和南桥部分的散热,因为这两个部分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CPU和扩展设备的稳定性。主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整机长时间工作的稳定,同时还能超频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高端的主板上面我们经常看到热管热鳞片的组合散热方式,在低端的主板的上以铝制散热片为主。不过也有一些另类的主板,我们在供电部分很少见到散热片存在。这大概也是玩家抱怨主板温度过高的原因吧?(不为供电电路配散热片)
&&& 除此之外,主板上提供的机箱风扇插针的数量,也是玩家应该考虑的因素。在主板上会提供一个CPU供电插针,然后会提供一个或者几个机箱风扇插针。玩家通过主板上的风扇插针可以连接风扇,通过风扇带走机箱内部的热量。
   不过,一些研发实力不强的主板,在风扇转速的控制方面还需要增强(不支持智能调速)。风扇智能调速主要和主板的BIOS有关,这也反映到厂商的研发实力。
&&& 四、主板的品牌选择以及售后问题
&&& 品牌决定产品的品质,一个有品牌的产品有一个有实力的厂商做后盾、做支持;一个有实力主板厂商,为了推出自己的品牌的主板,从产品的设计开始、选料筛选、工艺控制、品管测试,到包装运送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把关。这样一个有品牌做保证的主板,则对其电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牢固的保障。
&&&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有二三十种品牌的主板,有时用户也不清楚所购买的主板是否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有的品牌的主板甚至连公司网址都没有标明,购买后,连最起码的bios的更新服务都没有。
&&& 所以,无论选择何种档次的主板,在购买前都要认真考虑厂商的售后服务。如厂商能否提供完善的质保服务,包括产品售出时的质保卡,承诺产品的保换时间的长短,产品的本地化工作如何(包括提供详细的中文说明书),配件提供是否完整等。
&&& 一般有实力的厂商都会提供七天包换服务,产品的质保时间也会提供3年到5年,某些厂商会提供2年的质保时间。所以玩家在选择主板的时候&尽量远离山寨品牌&,一般来说在售的一二三线厂商,在质量方面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他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主板提供的个性化功能(附加价值)。
&&& 另外玩家在购买主板之后,还要进行拷机测试,至于拷机的方式就是让整机进行长时间满载运算,如果能通过拷机测试主板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拷机途中频繁死机、蓝屏等,就要留意下主板的质量问题了。要说装机,小弟可是个白痴,之前买的都是品牌机,能用就行,对硬件没太多的了解,普通办公的话,现在出的机器都成。最近几年游戏大作要求的配置是越来越强,买品牌机感觉有点吃力,性能其实还凑合,主要还是贵。平时又爱玩会儿游戏,前几年还真没太感觉出来。决定装机了,便宜,性价比高,性能还不赖。怎么装才能性能好,问了几个老手朋友,都说是CPU是关键,CPU处理能力,然后是显卡,渲染,纹理等等,一般应用时感觉不出来的,运行大型游戏,看哪个快就是哪个性能好。像什么的孤胆危机,鬼泣,极品飞车,跑跑你就知道了。。。评论装i5&4570得了吧,还有显卡暂时来个660吧,内存8G标配了。主板呢?看现在市面上各个品牌的都一样,都是Z87,那选哪个?!琢磨了半天实在拿不准,周末拜访了一大神,为了买好,又献殷勤,又得请客吃饭。大神哥们儿终于发话了,告诉我主板作用很大,最核心的配件,什么主要负责供电和信号传输,如果没有主板传输带宽的支持,再好U和显卡也是枉然,很简单,U、显卡、硬盘、内存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都是要通过主板来衔接的。评论卧槽,太专业了,听不懂,最后得一结论,你这CPU很好的话,那主板最好也要选个好一点的,价格不能比CPU还低。看了半天,CPU都一千多了,主板怎么也得一千五以上,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最后来一华硕Z87-Deluxe。上机后确实相当好,屌炸天啊!看来主板的好坏对整机的影响确实很大,好的主板优点和重要性很多,可以发挥CPU的最佳性能,什么频率设计和内存性能及双通道设计上都能发挥最高性能,最重要的是整个系统运行稳定,这次装机求教大神,还真学到了不少。鲁大师评分,High么!机子上图……评论
主板直接影响稳定性
&等待大神点评&&
... ... 看帖回帖好习惯!纯手工灌水,一不留神在论坛泡了6年。只在论坛买东西,看上的会主动联系,没需要就当帮顶.路过... ... 谢谢!
娱乐大师,你还真信99%?
http://service..cn/widget/qmd//b972bd18/1.png
4年前买的电脑&CPU&1000多&显卡1000多&主板300。。。&4年没蓝屏死机&长期单机网游&有时候晚上BT挂一晚上&目前电脑换了&还不是之前的电脑有问题&是玩单机老电脑不行了&所有说主板这个还真是看人品&对了&主板还是盈通的
Intel E3 1230 V3 DEEPCOOL 玄冰300 GIGABYTE GA-Z87P-D3 Kingston DDR3 1600 8G SSD M4 64G HDD WD 1T X2 RAID 0 MSI R7850 Hawk 2G ANTEC VP550P
淚-決不輕彈,笑-放蕩人生。
哭-悲痛欲絕,恨-過眼煙雲。
愛-一生不悔,痛-一去不復。
情-交纏不清,苦-到頭是甜。
    愛-直至成傷!
.cn/images/bbs4/logo/.jpg
.cn/itbbs/080506/old/emot/em307.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攒机装电脑,对于DIY&老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老鸟&们都不把装机看成是一门技术。但对于大部分刚入门的&菜鸟&而言,自已亲自动手装台电脑并不容易。很多在暑期攒机的朋友都想自己动手来组装一台电脑,来体验一下DIY的乐趣。其实自已动手装电脑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具备一点硬件常识,胆大心细,相信很快就能学会攒电脑的步骤与方法。这里,借Intel平台为例,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DIY攒机的方法与要领。
  DIY攒机第一步:安装CPU处理器
  1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主要有32位与64位的赛扬与奔腾两种(酷睿目前已经上市,酷睿处理器是英特尔采用0.65制作工艺的全新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架构,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英特尔将全面主推酷睿处理器。由于同样采用LGA
775接口,因此安装方法与英特尔64位奔腾赛扬完全相同)。32位的处理器采用了478针脚结构,而64位的则全部统一到LGA775平台。由于两者价格差距已不再明显,因此小编推荐新装机用户选择64位的LGA775平台,32位的478针脚已不再是主流,不值得购买。
  2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A
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478针管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
  3这是主板上的LGA
775处理器的插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
  4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起。
  5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
  6LGA 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7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发现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这不仅适用于英特尔的处理器,而且适用于目前所有的处理器,特别是对于采用针脚设计的处理器而言,如果方向不对则无法将CPU安装到全部位,大家在安装时要特别的注意。
  8将CPU安放到位以后,盖好扣盖,并反方向微用力扣下处理器的压杆。至此CPU便被稳稳的安装到主板上,安装过程结束。
  DIY攒机第二步:安装散热器
  2由于CPU发热量较大,选择一款散热性能出色的散热器特别关键,但如果散热器安装不当,对散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上图是Intel
LGA775针接口处理器的原装散热器,我们可以看到较之前的478针接口散热器相比,做了很大的改进:由以前的扣具设计改成了如今的四角固定设计,散热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装散热前,我们先要在CPU表面均匀的涂上一层导热硅脂(很多散热器在购买时已经在底部与CPU接触的部分涂上了导致硅脂,这时就没有必要再在处理器上涂一层了。)
  3安装时,将散热器的四角对准主板相应的位置,然后用力压下四角扣具即可。有些散热器采用了螺丝设计,因此在安装时还要在主板背面相应的位置安放螺母,由于安装方法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4固定好散热器后,我们还要将散热风扇接到主板的供电接口上。找到主板上安装风扇的接口(主板上的标识字符为CPU_FAN),将风扇插头插放即可(注意:目前有四针与三针等几种不同的风扇接口,大家在安装时注意一下即可)。由于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头都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因此安装起来相当的方便。
  DIY攒机第三步:安装内存条
  1在内存成为影响系统整体系统的最大瓶颈时,双通道的内存设计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提供英特尔64位处理器支持的主板目前均提供双通道功能,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内存时尽量选择两根同规格的内存来搭建双通道。
  2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一般都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双通道与单通道。例如上图,将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条插入到相同颜色的插槽中,即打开了双通道功能。
  3安装内存时,先用手将内存插槽两端的扣具打开,然后将内存平行放入内存插槽中(内存插槽也使用了防呆式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大家在安装时可以对应一下内存与插槽上的缺口),用两拇指按住内存两端轻微向下压,听到&啪&的一声响后,即说明内存安装到位。
  4在相同颜色的内存插槽中插入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打开双通道功能,提高系统性能。到此为止,CPU、内存的安装过程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讲解硬盘、电源、刻录机的安装过程。
  DIY攒机第四步:将主板安装固定到机箱中
  1目前,大部分主板板型为ATX或MATX结构,因此机箱的设计一般都符合这种标准。在安装主板之前,先装机箱提供的主板垫脚螺母安放到机箱主板托架的对应位置(有些机箱购买时就已经安装)。
  2双手平行托住主板,将主板放入机箱中
  3确定机箱安放到位,可以通过机箱背部的主板挡板来确定。
  4拧紧螺丝,固定好主板。(在装螺丝时,注意每颗螺丝不要一定性的就拧紧,等全部螺丝安装到位后,再将每粒螺丝拧紧,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时可以对主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5主板安静的躺入到机箱中,安装过程结束。
  DIY攒机第五步:安装硬盘
  1在安装好CPU、内存之后,我们需要将硬盘固定在机箱的3.5寸硬盘托架上。对于普通的机箱,我们只需要将硬盘放入机箱的硬盘托架上,拧紧螺丝使其固定即可。很多用户使用了可折卸的3.5寸机箱托架,这样安装起硬盘来就更加简单。
  2机箱中固定3.5寸托架的扳手,拉动此扳手即可固定或取下3.5寸硬盘托架。
  3取出后的3.5寸硬盘托架
  4将硬盘装入托架中,并拧紧螺丝。
  5将托架重新装入机箱,并将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盘托架。简单的几步便将硬盘稳稳的装入机箱中,还有几种固定硬盘的方式,视机箱的不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说明,方法也比较简单,在此不一一介绍。
  DIY攒机第六步:安装光驱、电源
  1安装光驱的方法与安装硬盘的方法大致相同,对于普通的机箱,我们只需要将机箱4.25寸的托架前的面板拆除,并将光驱将入对应的位置,拧紧螺丝即可。但还有一种抽拉式设计的光驱托架,简单介绍安装方法。
  2这种光驱设计比较方便,在安装前,我们先要将类似于抽屉设计的托架安装到光驱上。
  3像推拉抽屉一样,将光驱推入机箱托架中
  4机箱安装到位,需要取下时,用两手按们将两边的簧片,即可以拉出,简单方便。
  5机箱电源的安装,方法比较简单,放入到位后,拧紧螺丝即可,不做过多的介绍。
  DIY攒机第七步:安装显卡,并接好各种线缆
  1目前,PCI-E显卡已经市场主力军,AGP基本上见不到了,因此在选择显卡时PCI-E绝对是必选产品。
  2主板上的PCI-E显卡插槽
  用手轻握显卡两端,垂直对准主板上的显卡插槽,向下轻压到位后,再用螺丝固定即完成了显卡的安装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呀!
  安装完显卡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安装所有的线缆接口了,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安装硬盘电源与数据线接口,这是一块SATA硬盘,右边红色的为数据线,黑黄红交叉的是电源线,安装时将其按入即可。接口全部彩防呆式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
  光驱数据线安装,均采用防呆式设计,安装数据线时可以看到IDE数据线的一侧有一条蓝或红色的线,这条线位于电源接口一侧。
  安装主板上的IDE数据线
  主板供电电源接口,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目前大部分主板采用了24PIN的供电电源设计,但仍有些主板为20PIN,大家在购买主板时要重点看一下,以便购买适合的电源。
  CPU供电接口,在部分采用四针的加强供电接口设计,这里高端的使用了8PIN设计,以提供CPU稳定的电压供应。
  主板上SATA硬盘、USB及机箱开关、重启、硬盘工作指示灯接口,安装方法可以参见主板说明书。
  特别说明的是,在SLI或交火的主板上,也就是支持双卡互联技术的主板上,一般提供额外的显卡供电接口,在使用双显卡,注意要插好此接口,以提供显卡充足的供电。
  对机箱内的各种线缆进行简单的整理,以提供良好的散热空间,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如今不管是电脑组装还是日常的电脑维护,多多少少离不开动手操作,伴随着DIY空间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在设计方面逐渐人性化,很多不会在同一接口出现两种安装方式,所以如今的DIY整机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刚刚入门的小白用户可能不在觉得组装时一件复杂高难度的技术工作,而在小编看来组装逐渐成为了一种体力活,大部分机械式的操作方式也让电脑组装变得十分简单。
  其实有方面基础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胆大心细。不管是自己组装还是拆电脑都适合这四个字。如果在拆卸的过程当中遇到实在不懂得地方,可以拍照记录过程,避免还原忘记失误。今天百事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电脑组装中的难点及注意细节,希望对组装电脑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CPU的安装
  电脑组装其实第一步就是要把处理器安装到主板上,而我们知道CPU和主板是电脑最核心的两大组件,所以在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出错。其实稍微信心的朋友会发觉,想要出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CPU和主板上都有明确的缺口箭头提示,只要掌握规律是不可能出错的。
  CPU安装图解说明
  也就说,不管什么型号,什么品牌的主板及什么型号的CPU都有明确的方向提示,如果方向错了是安装不进去的。只要方向对了,是非常容易插进去的。而方向错误我们就会发现CPU阵脚变弯,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应该会有所察觉。
  二、散热器的安装
  安装完CPU之后,接下来就是安装散热器,但是安装散热器之前还需要完成一个工作就是涂散热硅脂,这个东西主要作用是散热的。在安装硅脂的过程当中要均匀,不要掺杂杂物,同时尽可能的要涂薄,不要太厚了,尽量覆盖CPU整个面板,所以这点是要考察细心。
  硅脂涂完之后接下来才能安装散热器,然而散热器目前只有有两种风冷散热器,一种是塔式结构一种是下压结构。对于下压式结构的散热器相对是比较容易安装的,只需要安装方向固定,准确就很容易安装成功,但对于塔式散热器就需要一定的讲究。
  对于侧吹式散热器风扇都是向着内存进行安装的,这样热量就是从机箱后面散热孔散发出去,安装的时候要观察机箱散热风道和散热孔的位置,掌握了这点就好安装了。而塔式散热器的方向直接影响到机箱内部的整体风道,只要把CPU风扇向着内存那一侧,这样废热才能从机箱背部排出去,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接下来把散热器附带的卡扣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侧吹式散热器风扇都是向着内存的方向,热量是从机箱后部散热孔导出的,安装时要观察机箱散热风道和散热孔的位置,从而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向。塔式散热器的方向能够影响机箱内部的整体风道,将CPU风扇面向内存插槽一侧,把废热排出机箱背部出风口是最佳的散热效果。
然后把CPU散热器附带的一些扣具或者固定固定在主板上。
  对于散热器的卡扣安装也要就不同的散热器而定,也需要一定的灵活动手能力。在拧螺丝的时候一定不要太用力,否则会损坏主板或CPU,轻则会导致主板变形或CPU针脚变弯,重则损坏电脑硬件。
  最后一步就是把散热器风扇供电插线接在主板供电位置,其位置非常好找,一般主板上都有【CPU FAN】的标注。
  三、内存条的安装
  小编个人认为内存条安装是最简单的安装步骤,安装的时候我们要需要区分不同时代的产品,避免买到不同代的产品安装到不同主板上面,这样是不可能安装成功的。就目前来说,依旧存在的内存主要是DDR2、DDR3、DDR4.其实就目前近几年发展来说,目前市面上主要出售DDR3和DDR4内存条。
  三代和四大内存条
  从对比来看,DDR3与DDR4内存条的的防呆口位置是不一样的,DDR4内存条的金手指数量要明显比DDR3多一些,且每一根金手指宽度要比DDR3内存条小一些。其实大家购买的是简单的了解一下就行了,购买之前看你的主板是哪一系主板以及支持什么类型的内存即可。
  内存条的安装就是把两边的卡具掰向两边然后只要按照图中标注红框中凹槽的部分插进去即可。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只有一边才可以抬起来,另外一边是固定死的,所以安装的时候注意一下,只有平衡用力压就会自动式卡住内存,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主板。
  内存安装
  四、电源的安装
  接下来就是安装电源,理论上电源安装也是非常简单的,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电源风扇的方向问题---方向究竟上朝上还是朝下安装?
  下置电源机箱是支持以上两种朝向的,但这两种不要的安装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散热效果。如果朝下安装,那么就可以利用机箱底部与接触面的空间来进行散热,避免热气流影响机箱内部风道。而朝下安装,就可以对机型内部的废热进行辅助性质的散热。
  其实,这两种安装方式的选择主要跟机箱结构和机箱的风道设计有关,小编个人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电源风扇还是朝下独立散热是比较好的选择。
  五、跳线的安装
  其实关于这个跳线的连接问题,前不久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教程,这方面也是很多小白摸不着头脑的一个难题,其实方法掌握也不难安装。
  POWER SW:开机按钮
  RESET SW:重启开关
  POWER LED(+/-):电源指示灯
  HDD LED:硬盘指示灯
  连接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电源开关、重启开关和硬盘指示灯不需要区分正负极的,唯独电源指示灯需要区分正负极,只要按照主板上的标注说明进行相应的连接即可。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组装电脑挑选主板常见的五大误区
今天八亿网小编小编总结一下如何区分一块主板的好坏,以后挑选主板的时候不管它是一线还是二线的主板,只要我们了解了一下五大误区,商家的那些小动作就不会再坑到大家了。
误区一:以色论质,黑色PCB性能一定优于其他PCB。
黑色PCB-般为一线厂商的高中端主板采用,其售价也较其他同类产品稍高,时间一久,难免在部分朋友心中形成了&黑色PCB性能更好&的印象。其实PCB的颜色指的是电路板的颜色,而电路板的颜色则取决于上面刷的阻焊剂的颜色,PCB的颜色如何,与主板的性能没有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采用黑色PCB的主板就没有一丝贵的理由。实际上,由于洗PCB的过程中,黑色很容易造成色差,如果PCB工厂使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稍差,就会因为色差造成PCB不良率的升高,从而导致主板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采用黑色PCB的主板通常会比其他颜色的稍贵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颜色通常会被用说,采用黑色PCB的主板就没有一丝贵的理由。实际上,由于洗PCB的过程中,黑色很容易造成色差,如果PCB工厂使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稍差,就会因为色差造成PCB不良率的升高,从而导致主板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采用黑色PCB的主板通常会比其他颜色的稍贵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颜色通常会被用。
误区二:以大小论质,小板性能不如大板。
在PC刚起步时代,主板技术落后,集成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许多功能需要配上相应的扩展卡才能实现,如网卡、显卡、声卡等。这时候,拥有更多扩展插槽的ATX大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受大众青睐的产品,而与之相反,扩展性不强的MATX和MINI-ITX等小型主板,就难免成了姥娘不亲、舅舅不爱的鸡肋产品。这一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一些人顽强地继承了下来,并进而发生扭曲,最终演变成了小板性能不如大板的谬论。
实际上,主板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芯片组,和主板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现在主流级别的芯片组,完全可以做在ITX和MATX板型上。而一些主板厂商,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会在同系主板中,分别推出ATX和ITX等不同的板型。比如,技嘉的287系列,就同时推出了十款287
ATX大板和三款MATX、一款ITX小板。由于这些主板采用的芯片组一样,所以其基本性能毫无二致。
主板和大板的区别,主要在于扩展性方面,此外,大板的散热性也比小板要好,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大板的价格较高多,耗电量较大。
所以,大板型适合于硬件高运转速度、高热量扩散、高耗电的电脑用户选用,如游戏玩家和超频爱好者等,这些用户或者需要安装独立显卡,或者需要提高主板供电量,大板型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小板型则比较适合普通家庭用户及办公用户选择,环保而经济,何乐而不为?
误区三:PCB层数越多越好。
PCB是主板的板基,是主板上所有元器件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平常熟知的CPU、显卡、声卡等都是借助它才能实现正常工作的。目前的主板,多由4-8层甚至更多的PCB层组成。
当然,这一结论只是基于理论上的,实际上,由于各主板厂商采用的技术不同、设计有别,每层可合理容纳的元器件总数量并不相同。在合理的范围内,一层PCB上集成1000个元器件和将它们分散分布到两层PCB上,性能和效果并无不同。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4层PCB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了,至于再多几层的PCB,通常是为特殊用户设计的,比如超频用户。由于超频会提高电源的供给,同时会让各元器间之间产生更强的干扰信号,这时候,更多层的PCB会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选用层数更多些的PCB当然就是明智之举。
和4层PCB相比,6层PCB的主板超频性能大概会提高5%左右,其价格则会比4层贵出30%以上。就性价比而论,6层PGB的确没有什么诱人之处,至于是否值得购买,那就只能看个人的需求而定了。
误区四:非豪华供电不选。
CPU供电不足,会导致整机性能低下,甚至无法正常运行。正是基于此,一些号称10相、12相,甚至24相、32相供电的主板就诞生了。
主板之所以要为CPU多相供电,主要是为了降低每相供电承受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保证元器件有更长的寿命。其基本原理等同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通过使用并联电路来降低各支路电流强度的方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CPU的供电相数越多,单相承受电流越小,效率越高,寿命更长。不过,和PCB层数越多越好一样,这一论据其实有个明显的条件,那就是只有当CPU的功耗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相供电的实际能力时,多相供电才有实际意义。
以目前功耗最大的i7 CPU为例。i7的功率约为130\N,内核电压约为1
.375V,需要的电流强度约为95A,如果采用6相供电,每相通过的电流约为16A左右,如果采用12相供电,每相通过的电流约为7-8A,实际上,每相供电只要能维持在20A以下就已经非常优秀了。在这种情况下,1
2相及其以上供电,除了会徒然增加主板的购买成本,相比6相供电并无明显优势可言。
尤其是到了Haswell架构时代,豪华供电更无必要。Haswell架构在外频方面增加了一个24MHz的级别,会极大程度地降低CPU的功耗,在该架构下,最多8相CPU供电足以满足挑剔用户的需要,所以在支持Haswell芯片的主板上,我们几乎看不到1
2相及24相供电的主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朋友觉得目前主板供电有点缩水的主要原因。
误区五:显卡插槽越多越好。
去年陪一位游戏玩家朋友到电脑城攒机时,他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主板必须提供至少两条显卡插槽,问其理由,答日:
&升级方便啊,以后需要时,我可以再配置一款显卡,双卡交火,该有多爽。&这位朋友的观点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双卡交火的可行性有多大?稍微有点硬件知识的朋友都知道,目前的显卡,基本上都是通过北桥或者CPU的PCI-E2.0/3.0通道连接的,这些通道的数量有限,这也就意味着显卡连接的带宽速度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主流平台的通道只能满足一条PCI-Ex16插槽使用,比如885和H87系列都是如此。而对于定位高端的287系列来说,比如技嘉287-UD4H,虽然自身提供了对组建多卡系统的支持,但它们提供的双显卡和三显卡工作模式,其实为&8+x8和x8+x4+x4,比原先单显卡的&1
6模式,缩水了一倍甚至几倍速的带宽。用这样的主板组建起来的多卡系统,对显示性能的提升并非1+1 =2。
其次,就算有一些高档主板,提供了多显卡全速运行模式,比如华硕RAMPAGE
IVEXTREME主板,即支持双显卡以x16+x16模式全速运行,而在4卡交火的情况下,其支持的工作模式也已经高达&16+x8+x8+x8。但这样的主板通常也会很贵,非一般用户能够承担,如RAMPAGE
IVEXTREME主板目前的最低报价为3388元。试想,在当前主流显卡性能已经强大到足以满足大多数玩家需要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画蛇添足,以高昂的代价去整一款也许永远不会用到的多显卡全速交火主板?当然,这只是针对一般用户及游戏爱好者而言,如果你是骨灰级游戏玩家,且口袋里从来不差钱,那就另当别论了。
以上5个误区是很多装机朋友都遇到过的。而一些山寨主板或是商家就常常用上边提到的这些去误导消费者。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前文并没有提及具体哪个品牌的主板好,因为大品牌的里也会有低质量的主板,二、三线品牌也不乏高性价比的主板。下面我们也简单介绍一下主板长的3大类,分别是一线、二线、三线:
一线品牌主板:华硕、技嘉、微星
二线品牌主板:富士康、intel、精英
三线品牌主板:华擎、七彩虹、梅捷、昂达、映泰、磐正、双敏&&等
虽然主板有一、二、三线之说,但也不能盲目迷恋一线品牌,其实很多二、三线品牌的主板在做工和质量方面都相当不错,总体来说,一线品牌的高端产品质量是没得说,但是中低端产品其做工方面却不尽人意。建议普通装机用户还是多多关注二、三线品牌的主板,买品质相同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价格较低的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装电脑用什么主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