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文言文虚词词求高手

【求】高中语文文言文必背120个实词和18虚词
本帖最后由 tmzhx 于 日 21:42 编辑
有文本文档的就发一下。没有的直接复制回帖,我自己制作文本。谢谢啦。
该帖共收到 3 条回复!
发表于 日 23:59
120个文言实词汇总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静观默察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暗度陈仓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复制下一个回复合并)
发表于 日 00:00
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 顾左右而言他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 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 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 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 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推导提示:“假”的本义是“借”。“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予”之义。借来东西(比如钱)当然就有了“凭借”。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
成语助记:狐假虎威 虚情假意 假痴不颠 假道伐虢 假公济私 不假思索天假其年 弄虚作假
松鼠币 +10
不错,嘿嘿
发表于 日 00:03
本帖最后由 tmzhx 于 日 00:08 编辑
上面的貌似不完整,这个是手机查到的百度文库链接:
努力学习吧!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通用
所属地区:&&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557 次
资料类型:&&期中/期末
上传人:&&lAue****@.cn
文档大小:164KB &&&& 所需点数:0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0&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978077
15:34:52下载7次7.56M
资料ID:978076
15:34:05下载4次1.20M
资料ID:978075
15:33:54下载2次3.07M
资料ID:978074
15:33:27下载2次5.36M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92页免费66页免费64页免费2页&#165;1.00112页4下载券 81页1下载券27页3下载券24页7下载券52页2下载券18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1下载券46页1下载券179页免费7页1下载券96页1下载券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6.1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求高中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带翻译!语文提升方法 作文!谢谢
求高中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带翻译!语文提升方法 作文!谢谢 5
我想提高文言文 每次十分重区
郁闷!高三了 很恐慌!语文一般一百零七八分 我好想提高语文!不知道有上一百二的可能没??希望热心人帮帮我 给些建议!
想提高文言文的分值,就要背,当然不是死记硬背。字词的考察是不可避免的,要记住再巩固,句子翻译也要记。要把学过的知识学会用,谨此建议!不是所有文言文都要考,要有重点意识,OK?
   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 &&&&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
非   1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州莫可以当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复   1昭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一胜一负(失败)   7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盖   1日初出大如(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盖自怨生也,(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盖以诱敌。(、原来是)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物故(死亡)   固   1江山险固,万里(坚固)   1,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国   1,城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国)   3登斯楼也,则有(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   5等死,可乎(国事)   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6如太行何(如--何:把---怎么办)   7水何,山岛竦峙。(多么)   8何蓑何笠(hè背、扛)   恨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惆怅、悲伤)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胡   1国胡以相恤(什么)   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而牧马(古代我国部民族的统称)   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忧虑,担心)   3为操后患()(祸患)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   5愈之患难(疾病)   6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7茜有眼患(病)   8故所以患者三(危害)   9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10时有患者(生病)   或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相当\'有的---,有的---)   3一食或粟一石(有时,偶或)   4明灭或目睹(也许,或许)   5贱贼公行,莫之或止;()(用在动词前,加强不气)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如果)   7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疾   1君有疾在(疾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   6举疾首而相告曰(疾首:)   7虽乘奔不以疾也(速、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彰(强、猛烈)   9草枯鹰,雪尽轻(锐利)   及   1怀王悔,追,不及(赶上,追上)   2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等到,到)   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达)   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5其贤不及(比得上)   6及说备使抚表众(和,并)   7:考中   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9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接近)   10卒不去,故及于难(遭受)   11及羽背关怀楚,放逐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已(表他转,至于)   即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靠近,接近)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3项王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与\'则\'的用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6其伤于缚者,即幸留(即使)   7闻鸡鸣。即起盥栉(就,就是)   8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既   1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3既帝室之胄(既然)   4三军既惑且疑(既----又---)   5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   6肴核既尽,(全、都)   7壬之秋,七月既望。与客(既望:农历每月)   假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2君子生非异也,也(凭借,借助)   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5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令:假如)   6汉人未可假权(给与)   7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   间   1凡(两事物的当中)   2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3,立有间(一会儿)   4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   5彼节者有间(间隙,空隙)   6遂与外人间隔()   7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8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9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101骨微伤,病间月(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12秦间来人,善食而遣之()   1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表时间有时、偶然)   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15乃屏人间语曰(表,秘密地、悄悄地)   见   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4谡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6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8军无见粮(现成的)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解   1庖丁为君解牛(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解开,使分开)   4师者,所以解惑也(解释,解答)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   6解手:1分手,道别2指大小便3解除危难的方法   7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8今有一言,可以解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解救、消除)   9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存赵(消散、离散)   10胡虏益解(通“懈”,松解,懈怠)   就   1金就砺则利(接近,依靠)   2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   3轲自不就(完成,达到目的)   4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成就)   5已股落,斯须就毙(即,随即)   6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   7遂就车而去(上车、上路)   举   1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抬起)   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4中,不行(推荐,推举)   5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总合,聚合,拿)   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   8杀人如不能举(尽)   9举言谓,哽咽不能语(举言:发言)   10故凡举事必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举事:作事情)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并吞)   12兔起凫举(飞)   13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动问)   14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   15密谋,全在之举(举动)   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断绝)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不绝(停止,消失)   3率妻子来此绝境(隔绝,阻绝)   4佛印绝类(极,最,非常)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全然)   6非能水也,而绝(横渡)   7绝代:1久远的年代2当代   8绝伦:独一无二,超越同等   9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10抢呼欲绝(绝命)   11以为妙绝(达到极点)   1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2可堪回首,下(能够,可以)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   克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2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3克已复礼为仁(克制)   4子克家(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   5克已奉公(克制、约束)   6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7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通“刻”,刀刻、雕刻)   类   1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种类)   2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3中会殿阁,类(类似,象)   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   5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条例)   6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蹑丝履(大都、大多)   怜   1独不怜公子姊耶?(,同情)   2自名,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爱惜)   4为楚将,数有功,爱,楚人怜之()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值得同情)   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弥   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   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3病日至秦。既弥留(弥留:将死)   4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
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文言文虚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