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003邮件合并添加附件怎么添加数据库域的信息

如何运用word“邮件合并”提高办公效率(一页上放多页记录(3)
(三) 制作大量的工资条
已经运用邮件合并完成了两个任务,大家应该对这个强大的功能比较了解了。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操练任务三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是因为任务三的完成过程代表了一系列任务,比如制作大量的成绩条、信签条等的完整方法;二是在任务三中我们将学习使用&邮件合并&工具栏,熟练使用&邮件合并&工具栏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
本任务提供了主文档和数据源案例文件,进入具体操练之前,请先去下载好。主文档是一个工资条表格,数据源是一个Access格式的记录表。大家将会在操练中体会到Excel格式数据源和Access的在使用方法上几乎没什么区别,操作都很简单。
1. 打开主文档&工资条(主文档)&案例文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制作好的工资条表格,和前两个任务一样,在后面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邮件合并&向导把数据源中的的字段信息合并进来。
2. 打开&邮件合并&任务窗格,进入&邮件合并向导&第一步:选择文档类型,我们采用默认选择&信函&。
3. 进入第二步:选择开始文档。由于当前文档就是主文档,故采用默认选择&使用当前文档&。
4. 进入第三步:选取收件人。在这里我们要告诉Word数据源在哪里。单击&使用现有列表&区的&浏览&按钮,用同前面任务相同的方法,通过&选择数据源&对话框,定位至Access格式数据源的存放位置,选中并打开它。
5. 接着弹出&邮件合并收件人&对话框,这和前面两个任务的情形是类似的,在这里可以指定参与邮件合并的记录,我们保持默认选择&全部&,并单击&确定&按钮返回Word编辑窗口。
6. 进入第四步:撰写信函。在这里我们通过&邮件合并&工具栏操作。如果你的&邮件合并&工具栏没有显示,请选择菜单&视图&工具栏&邮件合并&命令,以显示它(图21)。
7. 将插入点定位于表格的第二行第一格内,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插入Word域&左边的&插入域&按钮,打开&插入合并域&对话框,选中&域(F)&下方列表框中的&序号&字段,并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把&序号&字段合并到主文档中(图22)。
8. 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字段插入到主文档表格中对应的位置,完成后效果如下图(图23)。
9. 进入第五步:预览信函。在这里我们可以浏览一下工资条的大致效果,还可以调整&姓名&表格的宽度,让姓名在一行内显示。然后选中&姓名&后的表格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平均分布各列&(图24),让这些列具有相同的宽度,这会使制作完成的工资条更加美观。
10. 如果我们就这样进入&邮件合并向导&的第六步,开始执行打印操作的话,那么将出现一页纸只能打印一个工资条的情况,这样好像太浪费了。下面我们进行一些操作,使得一张纸上可以打印几个工资条,以便充分利用资源。
11. 选中整个工资条表格,并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原表格下方空一行后执行粘贴命令。这样就得到了两个工资条了。根据页面的大小重复上面的操作。笔者的操练过程中一页纸上容纳了七个。
12. 接着你会发现这七个工资条记录数据全都是一样的,该怎么处理呢?非常简单,只要利用&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一个命令就可以了。我们先把插入点定位于主文档中第一和第二个表格之间的空行处,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Word域&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下一记录&命令(图25),你会发现第二个表格中的数据变成了数据源中第二条记录的数据。接着把插入点定位于第二和第三个表格之间的空行执行上述的操作,后面的表格以此类推处理。
13. 全部完成后效果与下图类似(图26)。
14. 浏览满意之后就可以进入第六步:完成合并。然后把工资条打印出来,制作完成。
本课程在对&邮件合并&使用原理和基本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典型任务的解决,全面介绍了&邮件合并&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由于学习过程有案例文件的辅助,相信各位朋友可以更好的理解&邮件合并&,衷心希望大家能够把学到的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更多实际操作的磨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应用水平,同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后面的课程
标签(Tag):
------分隔线----------------------------
------分隔线----------------------------Word2003邮件合并功能使用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Word2003邮件合并功能使用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Word 2003邮件合并》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 & 摘要:Word2003邮件合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应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掌握邮件合并知识点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在实际授课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境界,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 & 关键词:邮件合并;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 &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4-02
& &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是要经过课前的反复斟酌和教学过程的检验才能明确的。课前导向很重要,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针对邮件合并的教学难点,选择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邮件合并
  1.含义。为什么要在&合并&前加上&邮件&一词呢?其实&邮件合并&这个名称最初是在批量处理&邮件文档&时提出的。具体地说就是在邮件文档(主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数据源:如Excel表、Access数据表等),从而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邮件合并&因此而得名。
  2.功用。邮件合并可用于批量打印信封、批量打印信件、批量打印请柬、批量打印工资条、批量打印个人简历、批量打印学生成绩单、批量打印各类获奖证书、批量打印准考证、明信片、信封等个人报表。
  总之,只要有数据源(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只要是一个标准的二维数表,就可以很方便地按一个记录一页的方式从Word中用邮件合并功能打印出来。
& & 3.重要性。邮件合并应用如此之方便大批量且高效率,因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高新技术技能鉴定中也是必考的一个项目。这部分内容也不太容易掌握,要学好掌握之,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做到行之而又效。
  二、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转变。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设制内容,以及该课程的独特性,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 & 1.前置教学任务
  将教学班分成4~6人一小组,选出组长,教师下达任务,小组细化任务并分配到个人。文档和数据源不求复杂,只求掌握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看到自己得到正确结果而有的成功和快乐感。题目可以多种形式,让各小组自由选择,参考题可以有:(1)批量打印信封:按统一的格式,将电子表格中的邮编、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打印出来。(2)批量打印信件:主要是换从电子表格中调用收件人,换一下称呼,信件内容基本固定不变。(3)批量打印请柬:同上(2)。(4)批量打印工资条:从电子表格调用数据。(5)批量打印个人简历:从电子表格中调用不同字段数据,每人一页,对应不同信息。(6)批量打印学生成绩单:从电子表格成绩中取出个人信息,并设置评语字段,编写不同评语。(7)批量打印各类获奖证书:在电子表格中设置姓名、获奖名称等资料,在Word中设置打印格式,可以打印众多证书。(8)批量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明信片、信封等个人报表。总之,只要有数据源(电子表格、数据库)等,是一个标准的二维数表就可以。那么如何编写?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邮件合并内容。邮件合并到底需要做哪些前期工作?
  创建主文档、数据源是邮件合并的前提。教师应启发式地将问题进行细化,首先学生要弄清楚什么是主文档?什么是数据源?两者的关系怎样?如何将两者有机地关联,构成我们所需的格式一样的批量信函?在这里给出一个邀请函参考样文:
《公司名》 的 《姓名》《职务》:
  您好!我公司将于12月28日晚上6点30分举行公司成立十周年庆祝晚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期待着您的光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康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数据源:(略)
& & 2.实施课堂教学
  (1)启发式讲解概念。在建立了主文档和数据源后,教师启发性提示学生主文档与数据源的关联性,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实现关联。主文档是指固定的主要内容,比如上面的邀请函不含双括号的部分;而数据源是变化的信息,比如上面邀请函的公司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如果创建错误,则无法合并(关联)。前两步是前提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有了初步最原始的资料,那么如何将数据源合并到主文档?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邮件合并三个基本过程:主文档、数据源、邮件合并,理解了三个基本过程就理解了邮件合并的&纲&,以后就能有条不紊地运用邮件合并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了。
  教师简单讲解邮件合并的六个步骤,打开邮件合并工具对话框,共分为六步:①选取文档类型;②选取开始文档(创建主文档);③选取收件人(创建数据源),④撰写信函;⑤预览信函;⑥完成合并。
  (2)个人探究、小组合作。首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按六步完成达到邮件合并就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自主探索邮件合并的各步骤,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对于难点可在教的启发下解决。教师不仅充当知识的启发和引导者,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组比速度,比正确度,比合作度等。
  (3)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发现不足之处。本次课邮件合并的概念和应用学生比较陌生,因此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前置任务,成功地把知识点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的完成效果都比较好。但每个小组在一次课中只完成一种邮件合并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如根据已有的Excel客户资料表快速批量书写信函,根据已有的Excel客户资料表快速批量制作信封,根据已有的Access工资数据表快速批量制作工资条,等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选用任务驱动法介绍Word2003邮件合并知识点,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是比较合适的。但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任务的明确、驱动的兴趣和正确的引导。任务的明确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知道自己做什么,二是学生能够做得到,触手可及,感觉不难;驱动的兴趣理解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知识的广泛性,二是实效(高效)性。由于邮件合并功能有助于工作和日常生活小秘书的实效和高效,功能具有广泛性、实用性、高效性和很强的实操性,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设问、启发和评价,加深学生对邮件合并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对邮件合并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有助于学生对邮件合并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突出学生学习主体者的地位。
  本次Word2003邮件合并课堂的教学,从整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任务驱动法是此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展开教与学的前奏曲,在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小组讨论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何丽华)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  &#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用Word 2003打印信封(邮件合并打印Excel中的数据)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用Word 2003打印信封(邮件合并打印Excel中的数据)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53|
上传日期: 12:44:08|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用Word 2003打印信封(邮件合并打印Excel中的数据)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件合并添加附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