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目前在组织学生探究教学的五个特征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位置:&&&&&&&&&
最新公告: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22:47:47&&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学习方法: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口语的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树立学生信心,创设真实化的语言环境,丰富课堂活动,采用影音教学及组织实地演练五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提高旅游英语口语。
中国旅游业的巨大发展,对旅游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培养高素质的旅游英语口语人才的要求。但纵观近年来培养的旅游专业学生和导游人员,能用地道的英语向海外游客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或独立带领国内游客畅游欧、美、澳洲的,为数甚微。导游的外语水平成了制约我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瓶颈。因此,通晓旅游知识,尤其是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有导游知识和规范的旅游英语口语表达人才是目前旅游业所大量需要的。  一、目前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旅游英语是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但是,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使我们的学生习惯了&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现状是:一部分学生不愿开口说;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说;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开口说;真正主动说英语者只有少数。在调查中发现,他们不主动开口说英语主要是以下原因:(1)怕说出来的英语有很多语法错误;(2)向来都不怎么主动开口说,感觉开口很别扭;(3)一开口就会紧张,就会想不出要用的词或句式;(4)基本上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是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强的旅游英语口语教材,而且部分院校教材更换过于频繁,教师疲于了解熟悉新教材,而无力把握教材讲解和语言的实践运用的有效结合,这使得英语教学与实践运用脱节。而且,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和片面就业观的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传授比重较大,生搬硬套教材,上课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语言实践不足的倾向。而部分学生只注重考试的卷面分数,有的对英语根本不感兴趣。加之,三年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不仅要顾及英语过级考试还要花大力气在专业课程上,只得减少用于口语练习的时间,有的甚至放弃口语练习。  目前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使得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旅游业对高素质旅游外语人才的需求。所以,如何切实提高旅游英语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二、改进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探讨  1. 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要从第一节课开始。教学中, 第一堂课非常关键。学生对第一堂课的印象往往会影响到他今后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第一堂课主要是要鼓舞士气, 可以列举一些通过努力自学克服英语障碍的成功范例,如李阳、教师自身,以及以前教过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经历等,证明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就会有回报。李阳&我的誓言&内容激情洋溢,切中学生心理,能够引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将该誓言抄在笔记本扉页,在学习疲惫时激发斗志。  另外,针对学生怕开口易紧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消除学生这些胆怯、紧张心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积极而轻松的语言氛围,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增进师生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能抓住契机,及时地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会起到有很大的效果。课后,教师可多与学生交流。比如,谈谈学习英语尤其是旅游英语的心得、聊聊其他的话题,这些都能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感,帮助学生轻松地面对教师,进而轻松地面对教师所传授的旅游英语知识和相关口语操练任务。  2. 创设模拟的语言环境,使课堂教学更真实化  Richards 和Rodgers(1986)曾提出,只有让学生使用对他们有意义的语言去完成真实交流的语用任务,才能促进其语言的学习。因此,在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真实(authentic)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把旅游英语口语带到工作情景中,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真实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背景画面,或利用桌、椅、杯子、书等教室里一切实际存在的物品,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宾馆、模拟餐厅、模拟景点,模拟机场等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同时,在这种创设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如游客、酒店员工、导游、旅行社员工等。角色表演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的互动性,增强文化差异的洞察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进行练习,有利于口语的提高。在课堂操练(尤其是对话操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使用信息时尽可能真实化。例如,在操练演绎前台英语方面的预定房间对话情景时,作为&客人&的学生应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而作为&服务员&的学生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应符合相关酒店或宾馆的实际。  3.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设置,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乐于开口说英语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的几种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Self presentation.课前5 分钟的duty report 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每学期初,安排学生每天轮流做5 分钟的主题演讲。学生们可以选择任何他们喜欢的话题,故事、音乐、体育、奥运、服装、英美习俗和新闻等,此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主题给同学们抛出讨论的话题。大家可以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从而给出自己的见解。该环节可以锻炼学生公开演讲能力、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对旅游专业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通过该环节授课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口语水平、表达能力、语法基础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Pair acting. 在旅游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最基本的操练方式应该是两人一组的对话练习。但如果是单一的对话阅读或对话背诵,既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又使这种完全依赖于课本的对话失去了实际运用的价值。所以结合每次学习的口语主题对话,笔者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多种语言情景,并提供给学生关键词,乃至相关的句式,让他们在参照书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对话演绎。例如,在学习以机场为主题的对话中,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A. 游客在机场丢失了行李,你如何帮助游客找回行李。B. 游客因为晕机身体不适,你该如何给他以帮助。C. 游客按时到达,而你因为堵车迟到了,你该如何向游客表达自己的歉意。学生要结合这些语言情境进行分角色表演,这种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促使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3)Group work.小组形式的文化景点介绍使学生在自我表达的基础上,增强了合作,共同克服难题的能力。对某一给定或自定的专题,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课知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PPT 课件的方式,用英语口语介绍该小组的某一专题文化。一人主讲,其他成员分讲专题文化的子文化。鼓励其他小组同学对专题文化质疑和求解。那么势必,专题文化的各块子文化的介绍者必须全面系统地去探寻、准备材料,并口语表达。这样的方式灵活而有技巧,可促使学生认真研究、深入学习、全面了解,达到全方面提高的目的。如专题设为:沈阳故宫,要求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的每个对象进行介绍讲解。提示: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而给予的提示,可从以下方面来讲解:①故宫建于沈阳的历史渊源;②沈阳故宫的建造历史;③它的结构建筑;④介绍努尔哈赤;⑤介绍皇太极;⑥ 介绍相关的历史之谜。  (4)Game activities. 把英语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在欢笑声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口语表达的兴趣。在课堂娱乐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学生用英语介绍某个城市的最具特色的小吃、建筑、历史、名人或气候等,大家来猜出所指的城市。此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有效地扩展了旅游专业知识。再如,请一小组同学参与表演,告知这几位学生要表达的词汇含义:&single room、twin room、suite、double room&表演者可用肢体语言或英语表达来描述对象,观众(其余同学)可用中文来猜测表演者描述的对象。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力、表演力和创新力、英语口语听和说的各项能力等。  4. 采用影音素材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通过观看英文口语影音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等,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帮助他们在进行口头表达时,学会用英语思维,尽量让自己的表达符合英美的文化习惯。同时,组织学生观看介绍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以增加他们的文化内涵,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其次,组织学生观看介绍中国瑰宝中的珍贵历史照片和资料、艺术精品、名城胜迹及特殊旅游项目、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情实景之中,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更好地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从而更好地用英语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5. 组织学生实地演练,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以致用在课堂中的模拟情景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实地演练的机会。地点可以选在宾馆、酒店、餐厅、风景点等,让学生真正地体验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完关于沈阳故宫的小组介绍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沈阳故宫的所在地,让学生在实际的现场进行景点介绍。在学习宾馆的餐饮服务主题后,可以把学生带到宾馆的餐厅,让学生在现场进行餐饮的介绍。教师还可以把外国朋友带到学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在这样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就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不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意识到旅游口语的重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相关阅读:
[&发布:能飞英语网&&&&编辑:能飞英语网&]
能飞英语网欢迎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能飞视听学习软件
能飞背单词
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推荐文章
英语学习工具
版权所有 & . All Rights Reserved.结合教学实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结合教学实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多方面的教学效果。本篇将论文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从多个角度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它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到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即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以数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教师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改变传统的数学模式,就能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其为小学数学教育服务。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
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
教学实例一: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直观地表现了三线合一的现象,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具体概念,加深了记忆。
教学实例二:运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积变形课件,同时又引导他们由此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比以前更喜欢学习数学了,使数学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空间。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实例三: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更好。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教学实例四:《有余数的除法》一课的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有效突破教学重点。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记”一些知识点,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内涵,学生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我们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利用媒体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以其较强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促使他们了解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
教学实例五:“分数的意义”一节,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认识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接着是让学生认识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单位“1”的概念。
按课本上的这种安排,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亦步亦趋的学习,执教者完全用自己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是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没有任何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很难实现难点的突破。为了能突破难点,有的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设备,此种教法较之第一种做法,使教师的讲解变得直观易懂,但这并能说明就是一种优越的做法,因为从多媒体的演示中所接受的仍然是执教者个人的见解,这等于是把“人灌”变成了“机灌”,也无异于是把现代的结论“塞”给了学生。同时,多媒体的直接演示还缩短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便轻轻松松获得了结果。这种做法看似省时省力、简捷高效,其实学生并没有亲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有的只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因而他们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也只能是单一的、片面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记忆也是短暂的,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因为这不仅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束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长期这样下去,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并养成思维的惰性。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以上这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摒弃。
教学实例六: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自学提纲,由学生自学、讨论,借助多媒体的演示理解什么是“一个整体”,接着让学生拿出小棒,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一个整体,进而理解单位“1”的概念。
学生通过活动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很容易的获得了感性经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促使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通过实验观察,使他们的发现和你的发现相吻合,再充分的进行探索。诚如陶行知所说:“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
(五)有助于多变互动、因材施教
教师面对基础不同,天赋各异的学生进行内容、要求、进度基本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显然是很困难的。我们通过分层教学、加强个别辅导、举办兴趣小组等形式试图突破,事实证明效果也不明显。现在运用网络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将与查找课本内容相关的途径告诉学生,使学生超越时空在网上自主选择,他们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有用的信息资料,进行富有实效的学习,并从中发现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采用集中、统一的教学与学生自主个别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他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教学实例七: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通过它查找有关时、分的知识,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同时还可通过互访网站、聊天室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前进,差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使差生吃不消,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就可以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
(六)弥补教材的不足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教学实例八:"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七)利用信息技术可延伸课堂教学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实例九:教授《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八)为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提供渠道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课后,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渠道。例如网络课堂就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九)可布置形式不同的作业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力避重复、单一的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作业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性的,也可以是作品的展示。
教学实例九:利用网络去查询一些数学小常识在课上汇报;学了几何形体后,布置学生利用计算机画一画有关的几何形体,加深认识;六年级学生学了统计图表后,可以布置学生利用Excel设计一个统计图表。教师还可以利用个人教学网站,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网络作业。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只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就可比较“放心”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任其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谷志宁·《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苑荟萃》 2009年第18期
3、彭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探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期
4、潘晓安·《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的支撑& 》·《小学数学》
5、陶昌宏·《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实践研究.》
&·北京教育科网
6、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3o济源)由学生组织的“发现号”社团在学习了有关“世界的人口”后,蕾蕾搜集了一些有趣资料来研究关于世界人口的问题.结合图示,一起解决他们遇到的现象和疑问.(1)蕾蕾发现世界人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你认为能否采取人为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呢?并说明理由.(2)上世纪90年代后,俄罗斯人口持续出现负增长,说出人口出现负增长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至少写出两点)(3)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如果城市人口无计划地膨胀,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点)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探究教学的五个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