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lash8.0序列号如何做鼠标接触闪动变亮,点击变大再点击缩小

大家没有发现,windows8 专业版,有时候开机,鼠标不能单击,桌面点击图标变成选中状态,点击弹右键菜单_百度知道图片随着鼠标的点击变大_百度知道flash as3.0鼠标点击图片放大,再点缩小,的代码怎么做_百度知道《Flash8基础与实例教程》(一)
《Flash8基础与实例教程》(一)
&&&&&&& 第一课&Flash8工作环境&
&&&&&& Flash以便捷、完美、舒适的动画编辑环境,深受广大动画制作爱好者的喜爱,在制作动画之前,先对工作环境进行介绍,包括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环境的组织和安排。&&&&&&&&& 第一节&工作环境简介&&&&&&&& 1.开始页&&&&&&&&& 运行Flash&8,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始页”,“开始页”将常用的任务都集中放在一个页面中,包括“打开最近项目”、“创建新项目”、“从模板创建”、“扩展”以及对官方资源的快速访问。如图1-10所示。&&
&&&&&&& 如果要隐藏“开始页”,可以单击选择“不再显示此对话框”,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如果要再次显示开始页,可以通过选择“编辑”|“首选参数”命令,打开“首选参数”对话框,然后在“常规”类别中设置“启动时”选项为“显示开始页”即可。&
&&&&&&& &2.工作窗口&&&&&&&&& 在“开始页”,选择“创建新项目”下的“Flash文档”,这样就启动Flash8的工作窗口并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如图1-11所示。&
&&&&&&& Flash&8的工作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主工具栏、文档选项卡、编辑栏、时间轴、工作区和舞台、工具箱以及各种面板组成。&&&&&&&&& 窗口最上方的是“标题栏”,自左到右依次为控制菜单按钮、软件名称、当前编辑的文档名称和窗口控制按钮。&&&&&&&&& “标题栏”下方是“菜单栏”,在其下拉菜单中提供了几乎所有的Flash&8.0命令项,通过执行它们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 “菜单拦”下方是“主工具栏”,通过它可以快捷的使用Flash&8.0的控制命令。
&&&&& &&“主工具栏”的下方是“文档选项卡”,主要用于切换当前要编辑的文档,其右侧是文档控制按钮。在“文档选项卡”上右击,还可以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使用常用的文件控制命令。如图1-12所示。&&
&&&&&&&& “文档选项卡”下方是“编辑栏”,可以用于“时间轴”的隐藏或显示、“编辑场景”或“编辑元件”的切换、舞台显示比例设置等。如图1-13所示。&&&&&&&&&& “编辑栏”下方是“时间轴”,用于组织和控制文档内容在一定时间内播放的图层数和帧数。&&&&&&&&& 时间轴左侧是图层,图层就像堆叠在一起的多张幻灯胶片一样,在舞台上一层层地向上叠加。如果上面一个图层上没有内容,那么就可以透过它看到下面的图层。&&&&&&&&& Flash中有普通层、引导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4种图层类型,为了便于图层的管理,用户还可以使用图层文件夹。&&
&&&&&&& “时间轴”下方是“工作区”和“舞台”。Flash&8扩展了舞台的工作区,可以在上面存储更多的项目。舞台是放置动画内容的矩形区域,这些内容可以是矢量插图、文本框、按钮、导入的位图图形或视频剪辑等。如图1-14所示。&&
&&&&&&& 工作时根据需要可以改变“舞台“显示的比例大小,可以在“时间轴”右上角的“显示比例”中设置显示比例,最小比例为8%,最大比例为2000%,在下拉菜单中有三个选项,【符合窗口大小】选项用来自动调节到最合适的舞台比例大小;【显示帧】选项可以显示当前帧的内容;【全部显示】选项能显示整个工作区中包括在“舞台”之外的元素,如图1-15所示。&
&&&&&&& 选择工具箱中的【手形工具】,在舞台上拖动鼠标可平移舞台;选择【缩放工具】,在舞台上单击可放大或缩放舞台的显示;选择【缩放工具】后,在工具箱的【选项】下会显示出两个按钮,分别为【放大】和【缩小】,分别单击它们可在“放大视图工具”与“缩小视图工具”之间切换,如图1-16所示。选择选择【缩放工具】后,按住键盘上的Alt键,单击舞台,可快捷缩小视图。&
&&&&&&&& 窗口左侧是功能强大的“工具箱”,它是Flash中最常用到的一个面板,由“工具”、“查看”、“颜色”和“选项”四部分组成。如图1-15所示。&&&&&&&&&& 多个“面板”围绕在“舞台”的下面和右面,包括常用的【动作】面板、【属性】/【滤镜】/【参数】面板组,还有【颜色】面板组和【库】面板等。&&&&&&&&& 面板是Flash工作窗口中最重要的操作对象,下面我们逐一进行介绍(这里只节选了部分重点内容,详细内容请看《中文版Flash8基础与实例教程(职业版)》)。&&&
&&&&&&&& &&第二节&面板&&&&&&&& 1.面板的基本操作&&&&&&&&& (1)打开面板&&&&可以通过选择“窗口”菜单中的相应命令打开指定面板。&&&&&&&&& (2)关闭面板&&&&在已经打开的面板标题栏上右击,然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面板组”命令即可。&
&&&&&&&&(3)重组面板&&&&在已经打开的面板标题栏上右击,然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将面板组合至”某个面板中即可。&&
&&&&&&& (4)重命名面板组&&&&&&&&& 在面板组标题栏上右击,然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面板组”命令,打开“重命名面板组”对话框。在定义完“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如果不指定面板组名称,各个面板会依次排列在同一标题栏上。
&&&&&&&&(5)折叠或展开面板&&单击标题栏或者标题栏上的折叠按钮可以将面板折叠为其标题栏。再次单击即可展开。&&&&&&&& (6)移动面板&&&&&&可以通过拖动标题栏左侧的控点移动面板位置或者将固定面板移动为浮动面板。
&&&&&&&(7)恢复默认布局&&可以通过选择“窗口”菜单中的“工作区布局”|“默认”命令即可。&&&&&&&&& 2.“帮助”面板&&&&&&&& “帮助”面板包含了大量信息和资源,对Flash的所有创作功能和ActionScript语言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帮助”面板可以随时对软件的使用或动作脚本语法进行查询,使用户更好地使用软件的各种功能。如图1-16所示。&&
图1-16&“帮助”面板&&&&&&&&& 如果从未使用过Flash,或者只使用过有限的一部分功能,可以从“Flash入门”选项开始学习。在其上方有一组快速访问的工具按钮,在文本框中输入词条或短语,然后单击“搜索”按钮,包含该词条或短语的主题列表即会显示出来。单击“更新”按钮,可获得新的信息。如果有新的信息提示,确认连接到Internet,可按照说明下载帮助系统。&&&&&&&&& 3.“动作”面板&&&&&&&&& “动作”面板可以创建和编辑对象或帧的ActionScript代码,主要由“动作工具箱”、“脚本导航器”和“脚本”窗格组成。如图1-17所示。关于此面板的详细应用,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具体讲解。&&
&&&&&&& 4.“属性”面板&&&&&&&&& 使用【属性】面板可以很容易地设置舞台或时间轴上当前选定对象的最常用属性,从而加快了Flash文档的创建过程。如图1-18所示。&&&&&&&&& 当选定对象不同时,“属性”面板中会出现不同的设置参数,针对此面板的使用在后面的章节里会陆续介绍。&&
&&&&&&& 5.“滤镜”面板&&&&&&&&&& Flash8新增了功能,从而大大增强了其设计方面的能力。这项新特性对制作Flash动画产生了便利和巨大影响。它们几乎颠覆了长期以来,对Flash设计能力欠缺的固有偏见,使大家不得不对其刮目相。默认情况下,“滤镜”面板和【属性】面板、“参数”面板组成一个面板组。如图1-19所示。针对此面板的使用在后面的章节里会详细介绍。&&
&&&&&&&& 第三节&Flash8.0新功能介绍&&&&&&&&& 一、影片文档的基本操作――投影滤镜文字特效&&&&&&&& 对于初步接触Flash8的读者来说,掌握Flash8制作动画的工作流程,掌握Flash影片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是最迫切的一个要求。&&&&&&&& 1.&范例简介&&&&&&&& 本例利用投影滤镜制作一个阴影文字特效,通过这个阴影文字特效的制作过程,让读者了解Flash8制作动画的整体过程。范例效果如图1-45所示。&
&&&&&&& 通过本例的学习,读者主要可以掌握如何新建Flash8影片文档,如何设置文档属性,如何保存文件,如何测试影片,如何导出影片,如何打开文件,如何修改文件,如何输入文本,如何设置文本的滤镜效果以及认识Flash8工作环境,认识Flash所产生的文件类型等。&&&&&&&&& 2、&制作步骤&&&&&&&&& 1)新建影片文档和设置文档属性&&&&&&&&& (1)启动Flash8,出现“开始页”,&选择“创建新项目”下的“Flash文档”,这样就启动Flash8的工作窗口并新建一个影片文档。&&&&&&&&& (2)展开“属性”面板,单击“大小”右边的“文档属性”按钮,弹出“文档属性”对话框。&&&&&&&& (3)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效果”,在“描述”列表框中输入对影片的简单描述,设置“尺寸”为300×200像素,设置“背景颜色”为浅蓝色,其他保持默认,如图1-46所示。&
&&&&&&& “文档属性”对话框中参数的含义:&&&&&&&&& “标题”:设置文档的标题。&&&&&&&&& “描述”:对创建的影片做一些简单的描述。&&“尺寸”:舞台的尺寸最小可设定成宽1px(像素)、高1px(像素),最大可设定成宽2880px(像素)、高2880px(像素)。另外,系统默认的尺寸单位是px(像素),可以自行输入“cm(厘米)”、“mm(毫米)”和“in(英寸)”等单位的数值,也可以在“标尺单位”中选择。&&&&&&&&& “匹配”|“打印机”:匹配打印机,让底稿的大小与打印机的打印范围相同。&&“匹配”|“内容”:匹配内容,将底稿缩放成和画面上的对象大小一样。&&“匹配”|“默认”:使用默认值。&&“背景颜色”:设置舞台的背景颜色。&&&&&&&&& “帧频”:默认的是12fps。这个速度很适合在网络上播放,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保持这个帧频。在设计一些特殊效果的课件时,可以更改这个数值,数值越大动画的播放速度越快。&&&&&&&&& “标尺单位”:标尺是显示在场景周围的辅助工具,以标尺为参照可以使我们绘制的图形更精确。在这里可以设置标尺的单位。&&&&&&&&& “设为默认值”:将所有设定存成默认值,下次当再开启新的影片文档时,影片的舞台大小和背景颜色会自动调整成这次设定的值。&&&&&&&&& 2)创建文字&&&&&&&&& (1)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工具”。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为45,“文本颜色”为白色,文字加粗显示,其他属性保持默认。&&&&&&&&& (2)将鼠标移向舞台上单击,在出现的文本输入框中输入“基础与实例”。&(3)在“工具箱”中选择“选择工具”,拖动文字到舞台中央位置。效果如图1-47所示。&
&&&&&&& 3)保存和测试影片&&&&&&&&& (1)选择“文件”|“保存”命令(快捷键Ctrl+S),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指定影片保存的文件夹,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这样我们就将影片文档保存起来了,文件的扩展名是fla。&&&&&&&& 注意:为了安全,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要经常保存文件。按Ctrl+S键,可以快速保存文件。
&&&&& &&(2)选择“控制”|“测试影片”命令(快捷键Ctrl+Enter),弹出测试窗口,在窗口中可以观察到影片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对影片进行调试。关闭测试窗口可以返回到影片编辑窗口对影片继续进行编辑。&&&&&&&& (3)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定位在影片文档保存的文件夹,可以观察到两个文件,如图1-48所示。左边是影片文档源文件(扩展名是fla),也就是第(1)步保存的文件。右边是影片播放文件(扩展名是swf),也就是第(2)步测试影片时自动产生的文件。直接双击影片播放文件可以在Flash播放器中播放动画。&
&&&&&&& 4)导出影片&&&&&&&&& (1)选择“文件”|“导出”|“导出影片”命令,弹出“导出影片”对话框,指定导出影片的文件夹,输入导出影片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导出Flash&Player】对话框,如图1-49所示。&&
&&&&&&& (2)在这个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导出影片的相关参数。这里我们不做改动,保持目前的默认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导出影片。导出的影片文件类型是播放文件,文件扩展名为swf。&&&&&&&& 5)关闭和打开影片文档&&&&&&&&& (1)单击影片文档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影片。&&&&&&&& (2)在“开始”页面,选择“打开最近项目”下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查找范围”中定位到要打开影片文件所在的文件夹,选择要打开的影片文件(扩展名为fla)。单击“打开”按钮,这样就把影片文档打开了。&&&&&&&& (3)单击舞台上的文本对象。接着展开“滤镜”面板,单击“+”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投影”滤镜。此时,舞台上文本对象产生了滤镜效果,如图1-50所示。&
&&&&&&& (4)按下快捷键“Ctrl+S”保存文件。按下快捷键“Ctrl+Enter”测试影片效果,我们得到一个具备阴影效果的文字特效。&
&&&&&&& 第二课Flash&8.0基础绘图工具&
&&&&&&& 在计算机绘图领域中,根据成图原理和绘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矢量图和位图两种类型。&&&&&&&& 矢量图形是由一个个单独的点构成的,每一个点都有其各自的属性,如位置、颜色等。因此,矢量图与分辨率无关,对矢量图进行缩放时,图形对象仍保持原有的清晰度和光滑度,不会发生任何偏差,如图2-0-1所示是放大了16倍的矢量图效果。&
&&&&&&& 位图图像是由象素点构成的,象素点的多少将决定位图图像的显示质量和文件大小,位图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其显示越清晰,文件所占的空间也就越大。因此,位图图像的清晰度与分辨率有关。对位图图像进行放大时,放大的只是象素点,位图图像的四周会出现锯齿状。如图2-0-2所示是放大了16倍的位图效果。&&&&&&&&& 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会大量的运用到矢量图形。虽然有一系列的功能强大的专门矢量图制作软件,如Corel公司的CorelDRAW&软件、Macromedia公司的FreeHand软件和&Adobe公司的&Illustrator软件等,而运用Flash自身的矢量绘图功能将会更方便,更快捷。在这一章里,我们将通过FLASH基本绘图工具的学习,绘制出一些简单的矢量图。另外,Flash也具备一定的位图处理能力,虽然比不上专业的位图处理软件,但是对于制作动画过程中需要对位图的一些简单除了,它还是能够胜任的。&&&&&&&& 第一节&基本绘图工具(上)&&&&&&&& Flash&提供了各种工具来绘制自由形状或准确的线条、形状和路径,并可用来对填充对象涂色,如图2-1-1所示是Flash工具箱
&&&&&&&& 我们将分两节来学习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本节里,我们学习线条工具、滴管工具、墨水瓶工具、箭头工具、刷子工具、任意变形工具、颜料桶等工具的基本用法。&&&&&&&& 1.绘制和处理线条&&&&&&&&& 【线条工具】是Flash中最简单的工具。现在我们就来画一条直线。鼠标单击【线条工具】,移动鼠标指针到舞台上,在你希望直线开始的地方按住鼠标拖动,到结束点松开鼠标,一条直线就画好了。&&&&&&&& 【线条工具】能画出许多风格各异的线条来。打开【属性】面板,在其中,我们可以定义直线的颜色、粗细和样式,如图2-1-2所示。&
&&&&&&& 在图2-1-2所示的【属性】面板中,单击其中的【笔触颜色】按钮,会出现一个调色板对话框,同时光标变成滴管状。用滴管直接拾取颜色或者在文本框里直接输入颜色的16进制数值。颜色以#开头,如#99FF33,如图2-1-3所示。&
&&&&&&& 现在来画出各种不同的直线。单击【属性】面板中的【自定义】按钮,会弹出一个【笔触样式】对话框,如图2-1-4所示。&&&&&&&&& 为了方便观察,我们把粗细定为3象素(pts),选择不同的线型和颜色,来看看我们画出的线条,如图2-1-5所示。&
&&&&&&&&试一试改变它的各项参数,会对你的绘图有很大帮助。【滴管工具】和【墨水瓶工具】可以很快地&&&&&&& 将一条直线的颜色样式套用到别的线条上。用【滴管工具】单击上面的直线,看看【属性】面板,它显示的就是该直线的属性,而且工具也自动变成了【墨水瓶工具】,如图2-1-6所示。&
&&&&&&&&使用【墨水瓶工具】单击其它线条,看看什么结果:所有线条的属性都变成了和滴管工具选中的直线一样了。&&&&&&&& 如果你需要更改这条直线的方向和长短,Flash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工具:【箭头工具】。【箭头工具】的作用是选择对象、移动对象、改变线条或对象轮廓的形状。单击选择【箭头工具】,然后移动鼠标指针到直线的端点处,指针右下角变成直角状,这时拖动鼠标可以改变直线的方向和长短,如图2-1-7所示。&&
&&&&&&& 如果鼠标指针移动到线条中任意处,指针右下角会变成弧线状,拖动鼠标,可以将直线变成曲线。这是一个很有用处的功能,在我们鼠标绘图还不能随心所欲时,它可以帮助我们画出所需要的曲线,如图2-1-8所示。&&&&&&&&& 2.实例演练——画一片树叶&
&&&&&&& 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练习画一片树叶。打开FALSH软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FLASH文档,在这里我们不改变文档的属性,直接使用其默认值。&&&&&&&& (1)新建图形元件&&&&&&&& 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F8,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文本对话框中输入元件名称“树叶”,【行为】选择“图形”,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1-9所示。&
&&&&&&& 这时工作区变为“树枝”元件的编辑状态,如图2-1-10所示。说明:图形元件是Flash的基本元素,有关它的详细内容请参阅第4章的有关内容。&&&&&&&& (2)绘制树叶图形&&&&&&&& 在“树叶”图形元件编辑场景中,首先用【线条工具】画一条直线,【笔触颜色】设置为深绿色,如图2-1-11所示。&
然后用【箭头工具】将它拉成曲线,如图2-1-12所示。再用【线条工具】绘制一个直线,用这条直线连接曲线的两端点,如图2-1-13所示。用【箭头工具】将这条直线也拉成曲线,如图2-1-14所示。一片树叶的基本形状已经出来了,现在我们画叶脉,在两端点间画直线,然后拉成曲线,如图2-1-15和图2-1-16所示。&&
再画旁边的细小叶脉,可以全用直线,也可以略加弯曲,这样,一片简单的树叶就画好了,如图2-1-17所示。&&&&&&&& (3)编辑和修改树叶&&&&&&&& 如果在画树叶的时候出现错误,比如说,画出的叶脉不是你所希望的样子,你可以执行【编辑】|【撤销】命令撤销前面一步的操作,也可以选择下面更简单的方法:用【箭头工具】单击你想要删除的直线,这条直线变成网点状,说明它已经被选取,你可以对它进行各种修改,如图2-1-18所示。要移动它,就按住鼠标拖动,要删除它,就直接按DEL键。按住SHIFT键连续单击线条,可以同时选取多个对象。如果要选取全部的线条,是否得按住SHIFT键挨个点击呢?不需要,我们用黑色箭头工具拉出一个选取框来,就可以将其全部选中了,如图2-1-19所示。&
&&&&&&& 说明:在一条直线上双击,也可以将和这条直线相连并且颜色、粗细、样式相同的整个线条范围全部选取。&&
&&&&&&& (4)给树叶上色&&&&&&&&&接下来我们要给这片树叶填上颜色。在工具箱中看到这个【颜色】选项了吗?如图2-1-20所示。&单击【填充颜色】按钮,会出现一个调色板,同时光标变成吸管状,如图2-1-21所示。&&&&&&&& 说明:你除了可以选择调色板中的颜色外,还可以点选屏幕上任何地方吸取你所需要的颜色。&&&&&&&&& 如果你觉得调色板的颜色太少不够选,单击一下调色板右上角的【颜色选择器】按钮,会弹出一个【颜色】对话框,其中有更多的颜色选项,在这里,你能把选到的颜色添加到自定义颜色中,如图2-1-22所示。
&&&&&&&& 在【自定义颜色】选项下单击一个自定义色块,该色块会被虚线包围,在【颜色】对话框右边的【调色板】中单击你喜欢的颜色,上下拖动右边颜色条上的箭头,移到你需要的深浅度上,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按钮,这个色块就被你收藏起来了。下一次要使用时,打开这个【颜色】面板,在自定义色中可以方便的选取你中意的颜色。&&&&&&&& 好了,现在我们在调色板里选取绿色,单击工具箱里【颜料桶工具】,在画好的叶子上单击一下,看看什么效果,如图2-1-23所示。&
&&&&&&&&只有一小块颜色?原来,这个颜料桶只能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填色。取消刚刚的填色,现在我们用【橡皮工具】将线条擦出一个缺口,再看效果,如图2-1-24所示。你看,残缺线条的两边都填上了颜色。好,我们还是一块一块的填上颜色吧。但是在填充颜色前,你一定要将树叶图形恢复到使用【橡皮工具】擦除操作前的模样哦。&这时,你可能会想,如果我们刚才先填充颜色再画叶脉就省事多了。是的,你想得一点没错!没关系,随着操作的增加,我们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的。最后填充完的效果如图2-1-25所示。&&&&&&&& 至此,一个树叶图形就绘制好了。请你执行【窗口】|【库】命令,打开【库】面板,你将发现【库】面板中出现一个“树叶”图形元件,如图2-1-26所示。&
&&&&&&& 说明:【库】面板是存储Flash元件的场所,我们所创建的元件对象以及从外部导入的图像、声音等对象都保存在这里,这里的元件可以拖放到场景中重复使用。有关【库】面板的详细内容请你参阅第4章的相关内容。&
&&&&&&&(5)【颜料桶工具】选项&&&&&&&& 单击【颜料桶工具】后,在工具箱下边的【选项】里有四个选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读者可以自己试一下,如图2-1-26所示。&
&&&&&&& 说明:【颜料桶工具】是对某一区域进行单色、渐变色或位图进行填充,注意不能作用于线条。选择【颜料桶工具】后,在【工具箱】下边的【选项】中单击【空隙大小】按钮,会弹出四个选项,如图1-2-11所示。其中,【不封闭空隙】表示要填充的区域必须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填充;【封闭小空隙】表示要填充的区域在小缺口的状态下可以进行填充;【封闭中等空隙】表示要填充的区域在中等大小缺口状态下进行填充;【封闭大空隙】表示要填充的区域在较大缺口状态下也能填充。但在Flash中,即使中大缺口,值也是很小的,所在要对大的不封闭区域填充颜色,一般用笔刷。&&&&&&&&&& 3.【刷子工具】的用法&&&&&&&& 【刷子工具】可以随意地画色块。当你单击工具箱中的【刷子工具】后,工具箱下边就会显示它的【选项】,我们先看看它的【选项】,如图2-1-27所示。&&&&&&&&&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定画笔的大小和样式以及它的填色模式。读者可以自己选取不同的大小和样式练习练习,先找一找感觉。&
&&&&&&&& 下面我们利用刚刚画成的树叶来详细讲解它的填色模式。在图2-1-27所示的【选项】下单击【填充模式】按钮,则弹出填充模式下拉列表,如图2-1-28所示。&
&&&&&&& (1)标准绘画&&&&&&&&& 选择【刷子工具】,并将【填充颜色】设置为黄色,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色。先选择【标准绘画】模式,移动笔刷(当选择了【刷子工具】后,鼠标指针就变为刷子形状)到舞台的树叶图形上,拖动鼠标在叶子上乱抹几下,观察一下效果,如图2-1-29所示。&
&&&&&&&&&你能发现,不管是线条还是填色范围,只要是画笔经过的地方,都变成了画笔的颜色。
&&&&&&& (2)颜料填充&&&&&&&&& 选择【颜料填充】模式,它只影响了填色的内容,不会遮盖住线条,如图2-1-30所示。&&&&&&&& (3)后面绘画&&&&&&&&& 选择【后面绘画】模式,无论你怎么画,它都在图像的后方,不会影响前景图像,如图2-1-3所示。&&&&&&&& (4)颜料选择&&&&&&&&& 选择【颜料选择】模式,你先用画笔抹几下,好象丝毫不起作用。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范围。用【箭头工具】选中叶片的一块,再使用画笔,你看,颜色就上去了,如图2-1-32所示。&
&&&&&&& (5)内部绘画&&&&&&&& 选择【内部绘画】模式,在绘画时,画笔的起点必须是在轮廓线以内,而且画笔的范围也只作用在轮廓线以内,如图2-1-33所示。&&&&&&&& 4.画一个树枝&&&&&&&& 现在我们要把这孤零零的一片树叶组合成树枝。你想一想,如果用这么一模一样的树叶,要把它组成树枝,是不是很难看呢?Flas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任意变形工具】。利用【任意变形工具】我们可以将前面绘制的那个树叶改变成需要的形状。&&&&&&&& 【任意变形工具】可以旋转缩放元件,也可以对图形对象进行扭曲、封套变形。当你在工具箱中选择【任意变形工具】后,工具箱的下边就会出现相应的【选项】,如图2-1-34所示。
&&&&&&& 说明:【任意变形工具】的【选项】中共包括5个按钮,从上向下依次是:【对齐对象】、【旋转与倾斜】、【缩放】、【扭曲】和【封套】。你可以用鼠标指向这些按钮,相应的按钮功能就会显示出来。另外,当你选择了【任意变形工具】后,【选项】中的按钮并不是马上都被激活,除了【对齐对象】按钮,其他按钮都是灰色显示,只有你在场景中选择了具体的对象以后,其他4个按钮才变成可用状态。&
&&&&&&& (1)旋转树叶&&&&&&&& 选择【任意变形工具】后,单击舞台上的树叶,这时树叶被一个方框包围着,中间有一个小圆圈,这就是变形点,当我们进行缩放旋转时,就以它为中心,如图2-1-35所示。&
&&&&&&& 这个点是可以移动的。将光标移近它,光标下面会多了一个圆圈,按住鼠标拖动,将它拖到叶柄处,我们需要它绕叶柄旋转,如图2-1-36和图2-1-37所示。&&&&&&&& 再把鼠标指针移到方框的右上角,鼠标变成状圆弧状,表示这时就可以进行旋转了。向下拖动鼠标,叶子绕控制点旋转,到合适位置松开鼠标,效果如图2-1-38所示。&&
&&&&&&& (2)复制树叶&&&&&&&& 用【箭头工具】单击舞台上的树叶图形,执行【编辑】|【复制】命令,然后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这样就复制得到一个同样的树叶,如图2-1-39所示。
&&&&&& &(3)变形树叶&&&&&&&& 将粘帖好的树叶拖到旁边,再用【任意变形工具】进行旋转。使用【任意变形工具】时,也可以象使用【箭头工具】一样移动树叶的位置。&&&&&&&& 拖动任一角上的缩放手柄,可以将对象放大或缩小。拖动中间的手柄,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放大缩小,甚至翻转对象。请你将树叶适当变形,如图2-1-40所示。&&&&&&&说明:【任意变形工具】的各项功能也可以使用菜单栏中【修改】|【变形】命令来实现,如图2-1-41所示。&
&&&&&&& (4)创建“三片树叶”图形元件&&&&&&&& 再复制一张树叶出来,我们用【任意变形工具】将三片树叶调整成如图2-1-42所示形状。在调整过程中请注意,当调整效果不满意时,也许你的树叶已经不在选取状态,有时要重新选取整片树叶范围很困难,这就需要多使用编辑撤销,以恢复选取状态。&
&&&&&&&& 如图2-1-42所示的三片树叶图形创建好以后,将它们全部选中,然后执行【修改】|【转换为元件】命令,将它们转换为名字为“三片树叶”的图形元件。&(5)绘制树枝&&&&&&&& 请注意,以上的绘图操作我们都是在“树叶”编辑场景完成的,现在我们返回到主场景【场景1】。请你单击时间轴右上角的【场景1】按钮,如图2-1-43所示。&
&&&&&&&&单击【刷子工具】,选择【画笔形状】为圆形,大小自定,选择【后面绘画】模式,移动鼠标指针到场景中,&&&&&&& 画出树枝形状,如图2-1-44所示。&
&&&&&&& (6)组合树叶和树枝&&&&&&&& 执行【窗口】|【库】命令,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L,打开【库】面板,你可以看到,【库】面板中出现两个图形元件,这两个图形元件就是我们前面绘制的“树叶”图形元件和“三片树叶”图形元件,如图2-1-45所示。&
&&&&&&&& 单击“树叶”图形元件,将其拖放到场景的树枝图形上,用【任意变形工具】进行调整。元件【库】里的元件可以重复使用,你只要改变它的长短大小方向就能表现出纷繁复杂的效果来,完成效果如图2-1-46所示。
第三课&&情人节贺卡&
&&&&&&& 本节要制作一个综合范例――情人节贺卡。在这个范例的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前面学习的很多绘图工具,并且讲解一些新的绘图方法和技巧。&&&&&&&& 另外,由于这个范例图形比较复杂,我们还使用了“图形元件”这个对象类型,利用“图形元件”可以更加方便的制作复杂图形。范例最终效果如图2-105所示。
&&&&&&& 1.&绘制“烛焰”元件&&&&&&&&& (1)新建一个Flash8影片文档。设置舞台背景颜色为蓝色,其他保持默认设置。&&&&&&&& (2)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F8,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元件名称为“烛焰”,选择【行为】为【图形】。如图2-106所示。&
&&&&&&& (3)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到“烛焰”元件的编辑场景。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仅有边框无填充色的椭圆,使用【选择工具】调整,如图2-107所示。&
&&&&&&& (4)执行【窗口】|【混色器】命令,填充样式设为放射状。在渐变条上将左边色标设置为白色,并拖动到偏右方以加大白色在整个渐变色中的比例。将右边色标设置为黄色,如图2-108所示。&&&&&&&& (5)将场景中的图形填充渐变色后,烛焰的色彩并不尽如人意,需要使用【填充变形工具】进行调整。选择【填充变形工具】单击填充色,会出现一个边上带有三个手柄的环形边框。我们用鼠标分别按住中心的圆圈或边上的手柄里推外拉、上下左右的进行调整,现在将烛焰的颜色调整为上下略带一点黄色,上边黄色略多,如图2-109所示。&&&&&&&&& 2.&绘制“烛身”元件&&&&&&&&& (1)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F8,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元件名称为“烛身”,选择【行为】为【图形】。&&&&&&&& (2)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到“烛身”元件的编辑场景。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仅有边框无填充色的椭圆,使用【选择工具】略加调整,并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进行旋转,如图2-110所示。&&&&&&&& (3)打开【混色器】面板,填充样式设为放射状。在渐变条上将左边色标设置为黄色(#F5DD38),并拖动到偏右方;将右边色标设置为红色(#F76648),如图2-111所示。&
&&&&&& (4)填充渐变色后,使用【填充变形工具】调整,如图2-112所示。&&&&&&& (5)为使烛身更漂亮,在刚刚作好的图形旁边画一个无边框的椭圆,颜色填充设置如图2-113所示。左边色标设置为#F76648,右边色标设置为#F5DD38。&
&&&&&&& (6)椭圆画好后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倾斜,如图2-114所示。&
&&&&&&& (7)使用【选择工具】将画好的椭圆拖放到烛身上,如图2-115所示。&&&&&&&& (8)选择【刷子工具】,在选项中将刷子大小选择略小一点的笔刷,填充色设为淡黄色,在烛身上添加高光,删除边框线条,完成烛身元件造型。如图2-116所示。&&&&&&&& 3.&绘制“烛光”元件&&&&&&&&& (1)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F8,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元件名称为“烛光”,选择【行为】为【图形】。&&&&&&&& (2)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到“烛光”元件的编辑场景。打开【混色器】面板,填充样式设为放射状。将鼠标移近渐变条,当鼠标指针右下角出现一个加号时,单击鼠标,在渐变条上增加一个色标。将左边色标设置为黄色,并稍向右移;中间色标为红色;右边色标为白色,为使光焰呈模糊虚幻而不突兀,将右边白色色标的Alpha值调整为零,如图2-117所示。
&&&&&&&& (3)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无边框的正圆,如图2-118所示。
&&&&&&& &(4)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其纵向收缩。如图2-119所示。&&&&&&&& 4.&组装“蜡烛”元件&&&&&&&&& (1)新建一个名字为“蜡烛”的图形元件。进入到这个元件的编辑场景中。&&&&&&&& (2)“蜡烛”元件共分三层。先制作烛身层。双击时间轴上“图层1”,将“图层1”改名为“烛身”。如图2-120所示。&
&&&&&&& (3)按Ctrl+L组合键打开【库】面板,将“烛身”元件拖放到舞台上。选中该元件按住Alt键向下拖放进行复制,如图2-121所示。&
&&&&&&& (4)选中所有元件,执行【修改】|【对齐】|【左对齐】命令,再执行【按高度均匀分布】命令,效果如图2-122所示。&&&&&&&& (5)使用【任意变形工具】旋转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元件,如图2-123所示。&&&&&&&& (6)将鼠标指向“烛身”图层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图层】命令。系统默认插入图层为“图层2”,双击“图层2”,改名为“烛焰”。将【库】面板中“烛焰”元件拖放到合适位置。如图2-124所示。&
&&&&&&& (7)插入一个新图层,将图层改名为“烛光”。将“烛光”元件拖放到舞台上。因为烛光在蜡烛的后面,所以用鼠标选择“烛光”层,将它拖放到“烛身”层下方。现在三层的排列顺序如图2-125所示。&
&&&&&&& (8)在【属性】面板中将背景色改为黑色,使蜡烛的色彩更明亮。完成后的蜡烛如图2-126所示。&&&&&&&& 5.&绘制“心”元件&&&&&&&&& (1)执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者按快捷键Ctrl+F8,弹出【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元件名称为“心”,选择【行为】为【图形】。&&&&&&&& (2)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到“心”元件的编辑场景。使用【线条工具】绘制一条竖线,再使用【选择工具】将其调整为曲线,如图2-127所示。&
&&&&&&& (3)选择【部分选取工具】,单击曲线端点,端点上会出现调节手柄。上下左右移动手柄,将该曲线调整为如图2-128所示形状。&&&&&&&& (4)选中该该曲线,执行【编辑】|【复制】命令,再执行【编辑】|【粘贴到中心位置】命令,选择粘帖得到的曲线,执行【修改】|【变形】|【水平翻转】命令,如图2-129所示。&
&&&&&&&& (5)将该两条曲线拖放连接好,成为一个心形,如图2-130所示。&&&&&&&& (6)打开【混色器】面板,填充样式设为线性。在渐变条上将左边色块设置为#AF057C,将右边色块设置为#E207C8,如图2-131所示。
&&&&&&& (7)使用【颜料桶工具】从右下向左上拖动鼠标填充颜色,并删除白色边框线,如图2-132所示。
&&&&&& &(8)选中这个心形,右击它,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在时间轴上将此层锁定。
&&&&&& &(9)插入新图层,系统默认为“图层2”,执行“编辑”|“粘贴到当前位置”命令。创建此层的目的是为使心形下方边上呈现白色高光,所以此层的心形比图层1上的心形略小。如果使用【任意变形工具】来调节是很不容易达到这个目的。这里执行【窗口】|【设计面板】|【变形】命令,弹出【变形】面板,设置变形宽度为97%,约束默认为打勾状态,按回车键确定,就可以使图形实现精确的变形。变形面板设置如图2-133所示。&
&&&&&&& (10)打开【混色器】面板,填充样式设为放射状。在渐变条上将左边色块设置为玫红色(#F91CEE),将右边色块设置为白色,白色的Alpha值为78%,如图2-134所示。&&&&&&&& (11)将“图层2”的心形填充上述调整好的填充色,并使用【填充变形工具】进行调整,按住方形手柄向外拖动,使填充色变为椭圆状,再按住中心点向上移动。为了使大家能够清楚观察调整的情况,特将背景色暂改为蓝色,如图2-135所示。&
&&&&&&& (12)现在只是使这一层的心形下方颜色变亮了,但并未因此而形成高光状态,所以我们还得在此层上再加一层,掩盖住多余的白色,只留出两边的高光。复制“图层2”的心形,然后锁定“图层2”。&&&&&&&& (13)插入一个新图层,系统默认为“图层3”,执行“编辑”|“粘贴到当前位置”命令。&&&&&&&& (14)将此层的心形填充新的渐变色。设置渐变色样式为放射状,左边色块为#FA3AF0,右边色块为#F444C9,Alpha值为62%,如图2-136所示。&
&&&&&&& (15)填充此色后会发现并没有出现我们希望的效果。因为填充的色彩虽然外周是半透明的,但这个透明色是圆形,无论怎么样调整都无法达到心形状态。执行【修改】|【形状】|【柔化填充边缘】命令,弹出“柔化填充边缘”对话框,设置距离30px,步骤数为10,如图2-137所示。&现在看效果已经出来了。如图2-138所示。&
&&&&&&& (16)目前这个心形的立体感并不强,因为主要的高光部分还没添加上去。锁定“图层3”,插入新图层,在“图层4”中将刚刚复制的“图层2”的心形再次执行【编辑】|【粘帖到当前位置】命令,使用【选择工具】框选心形的下半部分并将其删除,如图2-139所示。&&&&&&&& (17)使用【部分选取工具】将下端的直线调整为曲线,并使两端尽量圆滑。如图2-140所示。&
&&&&&&& (18)打开“混色器”面板,将填充色样式改变线性,设置两边色块均为白色,右边色块Alpha为0%,如图2-141所示。&&&&&&&& 填充颜色后,使用【填充变形工具】进行调整,如图2-142所示。&
&&&&&&& 到此为止,“心”元件制作完毕。&&&&&&&& 6.&绘制“珍珠”元件&&&&&&&&& (1)“珍珠”元件的制作很简单,关键是填充色的设置。使用【椭圆工具】画一个无填充色的正圆。&&&&&&&& (2)打开【混色器】面板,填充样式设为放射状。左边色块设置为灰色(#A09696),并稍向右移,右边色块为浅黄色(#F5F0D8),如图2-143所示。&
&&&&&&& (3)使用【颜料桶工具】在靠圆心左上的地方单击鼠标,或者在任意地方单击鼠标后再用【填充变形工具】进行调整。如图2-144所示。&&&&&&&& (4)复制该圆形,插入新图层,在“图层2”执行【编辑】|【粘贴到当前位置】命令。将填充色更改为如图2-145所示设置。样式放射状,左边色块白色,右边色块浅黄色(#F4F1CC),Alpha为0%。完成后的珍珠如图2-146所示。&
&&&&&&&& 7.&制作“项链”元件&&&&&&&&& (1)新建一个名字为“项链”的图形元件。&&&&&&&& (2)这个元件分两层。图层1画上心形曲线,如图2-147所示。&
&&&&&&& (3)在“图层2”上沿上面的曲线将“珍珠”元件均匀的放置好。如图2-148所示。&&&&&&&& 8.&制作“情人节”元件&&&&&&&&& (1)新建一个名字为“情人节”的图形元件。&
&&&&&&& (2)在这个元件的编辑场景中。选择【文字工具】,在“属性”面中设置文本类型为【静态文本】,【字体】为方正行楷简体,字体大小、颜色随意,因为后面还会再作调整。&&&&&&&& (3)在舞台上输入“情人节”三字,连续执行两次【修改】|【分离】命令,使其呈网点状成为可编辑形状的图形状态。如图2-149所示。&
&&&& &&&(4)用【橡皮擦工具】擦去“情”字两点,再使用【选择工具】将鼠标放到“节”字下端向左下方拖动将其拉长。如图2-150所示。&&&&&&&& (5)使用【选择工具】将“节”字下方被拉长部分调整为曲线状。&&&&&&&& (6)在【混色器】面板中设置填充样式为线性,左边和右边色块为红色,中间色块为白色,如图2-151所示。&
&&&&&&&& (7)使用【选择工具】框选所有文字,使用【颜料桶工具】在文字上从上向下拖动鼠标填充颜色,然后将笔触颜色设为白色,使用【墨水瓶工具】,挨个单击文字,给文字加上白色边框。效果2-152如图所示。&
&&&&&&& (8)插入新图层,打开“库”面板。在“图层2”上拖放入“心”元件,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到适合大小,分别放到情字和节字上,如图2-153所示。
&&&&&&& 9.&完成整个画面制作&&&&&&&&& (1)单击“时间轴”上的按钮,返回到“场景1”。&&&&&&&& (2)新建2个图层,并将所有图层分别重新命名为“蜡烛”、“心”和“项链”。&&&&&&&& (3)在“蜡烛”图层放入“蜡烛”元件,在“心”图层放入“心”和“情人节”元件,在“项链”图层放入“项链”元件。将这些对象摆放成合适的位置。&&&&&&&& (4)还可以绘制一些光影元件(这里不再详述制作方法,请参看源文件)放在“蜡烛”图层中,以增加效果。范例最终如图2-105所示。至此,本范例制作完毕。
第四课&逐帧动画&&
&&&&&&& 从本单元起,我们将逐渐给大家介绍Flash8.0中的五种常见的动画形式: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遮罩动画、引导线动画。&&&&&&&& 本节着重介绍逐帧动画(Frame&By&Frame),这是一种常见的动画手法,它的原理是在“连续的关键帧”中分解动画动作,也就是每一帧中的内容不同,连续播放而成动画。&&&&&&&& 由于逐帧动画的帧序列内容不一样,不仅增加制作负担而且最终输出的文件量也很大,但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因为它相似与电影播放模式,很适合于表演很细腻的动画,如3D效果、人物或动物急剧转身等等效果。&&&&&&&& 1.逐帧动画的概念和在时间帧上的表现形式&&&&&&&& 在时间帧上逐帧绘制帧内容称为逐帧动画,由于是一帧一帧的画,所以逐帧动画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几乎可以表现任何想表现的内容。&&&&&&&&& 逐帧动画在时间帧上表现为连续出现的关键帧,如图3-2-1所示。&& &&&&&&& 2.创建逐帧动画的几种方法&&&&&&&& (1)用导入的静态图片建立逐帧动画&用jpg、png等格式的静态图片连续导入Flash中,就会建立一段逐帧动画。&&
&&&&&&& (2)绘制矢量逐帧动画&&&&&用鼠标或压感笔在场景中一帧帧的画出帧内容。&&
&&&&&&& (3)文字逐帧动画&&&&&用文字作帧中的元件,实现文字跳跃、旋转等特效。&&
&&&&&&& (4)导入序列图像&可以导入gif序列图像、swf动画文件或者利用第3方软件(如swish、swift&3D等)产生的动画序列。&&&&&&&&& 3.绘图纸功能&&&&&&&& (1)绘画纸的功能&&&&&&&&&绘画纸是一个帮助定位和编辑动画的辅助功能,这个功能对制作逐帧动画特别有用。通常情况下,Flash&在舞台中一次只能显示动画序列的单个帧。使用绘画纸功能后,你就可以在舞台中一次查看两个或多个帧了。&&&&&&&& 如图3-2-2所示,这是使用绘画纸功能后的场景,可以看出,当前帧中内容用全彩色显示,其它帧内容以半透明显示,它使我们看起来好像所有帧内容是画在一张半透明的绘图纸上,这些内容相互层叠在一起。当然,这时你只能编辑当前帧的内容。&
&&&&&&& (2)绘图纸各个按钮的介绍&&&&&&&&&& 1.&&绘图纸外观按钮&按下此按钮后,在时间帧的上方,出现&&绘图纸外观标记。拉动外观标记的两端,可以扩大或缩小显示范围。&&&&&&&&&&& 2.&绘图纸外观轮廓&按下此按钮后,场景中显示各帧内容的轮廓线,填充色消失,特别适合观察对象轮廓,另外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加快显示过程。3.&&&&&&&&&&&&3.&&绘图纸显示多帧按钮,按下后可以显示全部帧内容,并且可以进行“多帧同时编辑”。&
&&&&&&&&& 4.&&修改绘图纸标记&按下后,弹出菜单,菜单中有以下选项:&&&&&&&&&&& “总是显示标记”选项会在时间轴标题中显示绘图纸外观标记,无论绘图纸外观是否打开。&&&&&&&&&& “锚定绘图纸外观标记”选项会将绘图纸外观标记锁定在它们在时间轴标题中的当前位置。通常情况下,绘图纸外观范围是和当前帧的指针以及绘图纸外观标记相关的。通过锚定绘图纸外观标记,可以防止它们随当前帧的指针移动。&&&&&&&&&& “绘图纸&2”选项会在当前帧的两边显示两个帧。&&&&&&&&&& “绘图纸&5”选项会在当前帧的两边显示五个帧。&&&&&&&&&& “绘制全部”选项会在当前帧的两边显示全部帧。&&&&&&&&&& 上面,我们全面介绍了逐帧动画的特点和创建方法,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二个逐帧动画实例,以加深对逐帧动画的认识。&&&&&&&&&&& 4.奔跑的豹子&&&&&&&&&&& 茫茫雪原上,有一只矫健的豹子在奔跑跳跃,这是一个利用导入连续位图而创建的逐帧动画,如图&3-2-3所示。&&
&&&&&&& 1、&创建影片文档&&&&&&&&&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常规】|【Flash文档】选项后,点击【确定】按钮,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400*260象素,【背景色】为白色,如图&3-2-4所示。&&
&&&&& && 2、&创建背景图层&&&&&&& && 选择第一帧,执行【文件】|【导入到场景】命令,将本实例中的名为“雪景.bmp”图片导入到场景中。 在第8帧按F5,加过渡帧使帧内容延续。&
&&&&&&&& 3、&导入gif动画&&
&&&&&&&& 新建一层,选择第一帧,执行【文件】|【导入到场景】命令,将本教程中的“奔跑的豹子”系列图片导入。此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3-2-5所示。&&
&&&&&&&& 选择【是】按钮,Flash&会自动把gif中的图片序列按序以逐帧形式导入场景的左上角,如图3-2-7所示。&
&&&&&&& 如图3-2-8所示是导入后的动画序列,它们被Flash自动分配在8个关键帧中。&&
&&&&&&& 4&、调整对象位置&&&&&&&&& 此时,时间帧区出现连续的关键帧,从左向右拉动播放头,就会看到一头勇猛的豹子在向前奔跑,但是,被导入的动画序列位置尚未处于我们需要的地方,缺省状况下,导入的对象被放在场景坐标“0,0”处,我们必须移动它们。&&你当然可以一帧帧调整位置,完成一幅图片后记下其坐标值,再把其它图片设置成相同坐标值,如果你有足够耐性和时间,也无妨,那么,我们何不试试“多帧编辑”功能呢?&&&&&&&&& 先把“雪景”图层加锁,然后按下时间轴面板下方的【绘图纸显示多帧】按钮&&,再单击【修改绘图纸标记】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显示全部】选项,如图3-2-9所示。&
&&&&&&& 最后执行【编辑】|【全选】命令,此时时间轴和场景效果如图3-2-10所示。&&&
&&&&&&& 用鼠标左键按住场景左上方的豹子拖动,就可以一次把8帧中的图片一次全移动到场景中了。&
&&&&&&& 5、&设置标题文字&&&&&&&& 在场景中新建一个图层,单击工具栏上的文字工具按钮&&,设置【属性】面板上的文本参数如下,【文本类型】为静态文本;【字体】为隶书;【字体大小】35;【颜色】为深蓝色。如图&3-2-11所示。&&
&&&&&&& 在文本框输入“奔跑的豹子”五个字,居中放置。&&
&&&&&&& 6、&测试存盘&&&&&&&& 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观察本例swf文件生成的动画有无问题,如果满意,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将文件保存成“奔跑的豹子.fla”文件存盘,如果要导出Flash的播放文件,执行【导出】|【导出影片】命令保存成“奔跑的豹子.swf”文件。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lash8.0序列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