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纪念币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总书记是: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不是毛泽东
作者:张子剑
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一切正式党史著作和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都严格遵守了这一口径。但是只要详加考察,就会看出原来这一论断并不确切,只是一种个人崇拜影响下并不合乎事实的说法。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期封面故事:不该被历史埋没的张闻天201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纪念。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及对个人崇拜的打破,中共党史上存在的一些历史疑点,迷雾渐散,真相日益明晰。长期以来,张闻天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曾被忽视。中共党史普遍认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近来史学界研究成果却表明:1935年遵义会议上,当选党中央总书记的是张闻天,他与王稼祥等人力荐毛泽东指挥军队。此后几年,张闻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遵义会议开始,无论瓦窑堡会议、事变、释放刘志丹还是反对毛泽东与结婚,张闻天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各种原因,掌权后的毛泽东对张闻天日渐疏远。从庐山会议到“文革”期间,张闻天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日,张闻天病逝于江苏无锡。正视历史,还原真相,超越政治成败的评价体系,客观看待历史中的人与事,只会有助于来者更好地把握未来,这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民主风气的应有之义。何方:陕西临潼人,1922年生;我国著名外交、党史与国际问题学者;1938年赴延安抗大学习,后随张闻天转入外交战线,历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等;1980年筹办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后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七年;离休后研究重点转入中共党史,代表作品有《何方谈史忆人》等。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此后几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的职务和所起的作用遭到埋没。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一切正式党史著作和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都严格遵守了这一口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又加以强调和重申。长期以来,使这个问题不只是在学术界,就是在群众中也已成为一种常识。但是只要详加考察,就会看出原来这一论断并不确切,只是一种个人崇拜影响下并不合乎事实的说法。遵义会议确立了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根据现有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遵义会议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作为这一集体的一员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核心。确立起毛泽东在中央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起码也是三四年以后的事,遵义会议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会上,只是经张闻天和王稼祥提议,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从此进入了党的领导核心。遵义会议决定和常委分工都规定得很明确,就是“取消三人团(即中央政治局常委博古、政治局常委兼中革军委书记周恩来以及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编者注),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毛泽东这时只能作为会议的一个参加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也不见得大家都听。在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鸭溪会议上,竟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撤销了他的政委职务。毛泽东也只能连夜去找周恩来,建议晚点下命令。当时那种军事上的集体领导,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但在没有建立起军事领导权威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的,否则毛泽东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半年后的沙窝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还提议要发挥常委会作用,每周至少开会一次。说明他并不嫌开会多。因为这时毛泽东的领导威信还不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那么高。鸭溪会议上意见遭多数否决,以及会理会议前林彪写信、彭德怀发牢骚以及刘少奇与杨尚昆发电报等不信任毛泽东军事指挥的事件,都是证明。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王健英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中共党史学会会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历史学教授。长期在军队院校从事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共党史风云人物》、《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等著作。
提问:[如文字与视频有出入,以文字为主]
党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党的最高领袖)职称有何变化,又是为何发生变化的?
党最早的领导人叫书记。 “书记”最早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组建第一国际时成立的总委员会,其中设主席、副主席和总书记,下边设有书记处,都分别叫书记。(共产)国际下各国的组织叫通讯书记,我们党就学习的苏共的经验。从历史上看,中央主要领导因职务称呼确实发生过多次变化。它不是偶然和随意的,是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其他党的比较成功的经验,(也是)为了更好体现我们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原则,便于实施统一领导。 []
党的历史上中央主要领导人(党的最高领袖)职称发生过几次变化呢?
大革命时期就不断变化,一大是书记。到1922年,二大时制定我党的第一个党章,规定党的主要领导人叫委员长。这个用法一直到三大。四大时,有一批在苏联学习的人回来,可能觉得“委员长”这个称呼不太合适。他们觉得既然二大就明确承认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共产国际也好,联共也好,它叫“总书记”,是主要领导人,所以到四大修改党章的时候就改成是推选“总书记”。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这一职务又是何时为何取消的?
中央委员会主席,八大仍然是选毛泽东为主席,另外设了几个副主席。八大党章修改又确定设立中央总书记,还设立常委会下边的中央书记处。从这以后,既有主席又有中央总书记。这时中央总书记是在主席、副主席、常委领导下来进行工作。他的工作范围就比较小,不像现在,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但为了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十二大时取消了党的主席这一职务,确定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来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指个人还是集体?
领导核心主要是指集体,有时也指个人,这个是相对讲的。比如毛泽东在八大召开时就讲了“领导我们思维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全国来讲,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自身来讲,中央委员会是全党的中央集体领导核心。中央委员会来讲,中央政治局是中央委员会的集体领导核心。政治局来讲,那么中央常委会就成为它的集体领导核心。建国或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毛泽东作为我们党中央集体领导核心的中心人物,或者说是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
七大以前毛泽东同志是如何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
毛泽东被推选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是自然形成的。他是被指定,也不是某些人自传里所污蔑的搞阴谋。毛泽东完全是靠他的德才和具体表现。从他遵义会议以前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确实具有和其他中央领导比较特有的优势。遵义会议时多数人拥护毛泽东是水到渠成的,也就使得毛泽东能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开始形成以他为核心的中央新的领导。 []遵义会议上最瞧不起毛泽东的中央委员[图] (1)
&&&&作者:pla1927&&&&&&&&&&&&出席1937年政治局会议的部分人员合影&&&&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凯丰,本名何克全,1906年2月生于江西萍乡市老关乡。从苏联回国后,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选举凯丰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遵义会议上,他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他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与此同时,他的作为也赢得了毛泽东的对他尊敬和器重。&&&&&&&&知错改错,不搞阴谋&&&&&&&&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判了博古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在会上,凯丰却站出来为博古辩护,挖苦毛泽东说:“你懂什么马列主义,顶多是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打仗!”这话极大地伤害了毛泽东,以致后来多次提到这件事。1962年1月,毛泽东对日本一个访华代表团谈话时说:“遵义会议时,凯丰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去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么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翻了翻《孙子兵法》。”&&&&&&&&凯丰不仅在会上站在博古一边,而且会前受博古指使,三番两次找聂荣臻谈话,要聂支持博古,但是未成功。凯丰向博古汇报说:“聂荣臻这个人真顽固!”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他不得不承认博古和李德犯了军事路线错误,但又反对撤掉他们的指挥权。遵义会议后,凯丰还说:“谁正确,谁错误,走着瞧!”&&&&&&&&凯丰的可贵之处在于知错改错,不搞阴谋。&&&&&&&&两个月后,他想通了,马上转为拥护毛泽东。此后,在长征途中的许多政治关口,凯丰都站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193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西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了扩大会议,并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焘向川康退却的主张。凯丰明确支持北上。他写了长文《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前进》上,批评张国焘搞的西北联邦政府,是想把中央也“联邦”进去。张国焘看了凯丰的文章极为恼火,并向张闻天等发泄。这是最早公开批评张国焘的文章。&&&&&&&&7月18日至22日,中央在黑水县的芦花召开两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解决红军统一指挥和组织领导问题。凯丰在发言中当面批评张国焘随意退出通(江)、南(江)、巴(中)苏区的错误。在8月间中央召开的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和9月间召开的俄界会议上,凯丰都是旗帜鲜明地维护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的统一,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分裂红军的活动。在沙窝会议上政治局委员分工时,让凯丰负责长征路上的少数民族委员会工作。在不久后的班佑会议上,他又受命组织中央宣传委员会,并负责审查关于民族问题的宣传材料。后来,他又担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干部必读》的编委,日益显示出他的理论和宣传才干。&&&&&&&&日,毛泽东领衔发起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尽管凯丰没有列为发起人,但在拟定学校董事会名单时,毛泽东还是把他列进来。他和毛泽东一起,关心和指导着这所高等艺术学院的成长,培养了大批革命文艺人才。&&&&&&&&受到毛泽东的批评&&&&&&&&1937年4月,凯丰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因为他在指导批判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工作中,未能把张国焘与红四军广大干部战士严格区分开来,伤害了四方面军许多官兵的感情。&&&&&&&&日,张国焘背着中央以祭黄陵为名离开延安,经西安,11日逃到武汉。奉党中央指示,王明、周恩来、博古和凯丰一起,对张国焘做了耐心而紧张的批评和挽救工作。在这一政治事件的关键时刻,凯丰做了许多富有智慧的工作。&&&&&&&&日,为纪念抗战一周年,凯丰在《新华日报》发表《中国抗战一周年》的长文。后来,武汉危机,凯丰随长江局迁到重庆。日,中共中央批准在重庆正式成立南方局,凯丰是六个常委之一,与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等一起,领导华南、西南各省党的工作。经中央批准,凯丰担任南方局宣传部长,主抓宣传和党报工作,兼任《新华日报》董事会董事。在纪念“五·一”和抗战二周年时,他都著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苏联十月革命22周年等重要集会,凯丰都出席并讲话。他还主持了中央青委在重庆召开的大后方青年工作会议。此时,尽管凯丰不在延安,没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但他仍然是政治局委员,担任新成立的中央宣传教育部副部长和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更多 的相关消息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
版权所有 中华网关注我们:
揭秘: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何称总书记?
  事实上,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
  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正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在党史上罕见。这一时期,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
  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现在总书记,即党的一把手,党章没有明确规定任期不能超过两届,但其实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了。&石仲泉说。
  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当时甫具雏形的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与旧社会决裂的决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决不当官僚,决不做欺压百姓的老爷,所以才选择了最小的&书记&,来称呼党的各级领导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
  中央书记处:曾经的&最后决定权&
  中央书记处何时产生?党史上与此相关的&最后决定权&是怎么回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职能何时分开?
  &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仲泉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央书记处先后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中央日常工作机构、中央办事机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也达30万人。仅设一个总书记已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尽管有争议,但基本可以认定中央书记处是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设立的。&高新民表示。
  由此到遵义会议前后的一年多时间,文献中鲜有政治局常委会记录,而以书记处名义发布的文件居多。文献中所称&中央书记处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其实指向相同,而书记处发布的文件显然都具有代表党中央的最高效力。如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即中央书记处书记。&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事实上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高新民说。
  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之间,由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则成为根据政治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毛泽东同样为主席,没有用总书记这个称谓。
  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主席&的称谓:&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
责任编辑:NN081
心情分享加载中...
相关新闻: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睡眠最少的领袖周恩来:患癌症仍每天工作18小时
来源:中新网-北京青年报
  为什么说周恩来是睡眠最少的领袖?
  总理英灵在 光焰万丈长
  昔天安门诗抄脍炙人口,悼周恩来祭词遍及天下。待京都忽传除“四害”,初闻涕泪满衣裳时,惟总理遗诗憾缺。周公近侧者曾道是,当年或问平时何不吟诗,答曰每日工作皆严谨求实,诗词则需浪漫之气,实无此雅兴。后查青年周恩来旧作,方知亦曾好文艺,十九岁赴日本留学行前,曾题“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并赋诗言救国之大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人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周恩来是彻底的“无产者”,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留下遗骨,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应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
  -早期的黄埔生后来见到他,都以“周主任”、“周老师”相称并执弟子礼
  -斯大林曾希望他担任中共最高领导,周恩来却自认为不适合当第一把手
  -如今档案馆留存的转战陕北时的指示电,基本都是毛、周二人的笔迹
  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据说与鲁迅(周树人)是本家。少年时便随家南北飘泊,见识广博。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思想界空前活跃的这一时期,他开始思考社会革命问题,并阅读了幸德秋水等人所著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1919年春,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设大学部,便返回天津,入南开大学文科。在五四运动中,他是天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之一。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遇到越籍法共负责人胡志明,听他介绍了共产主义思想。翌年他由李大钊派去的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又发起组织中共旅欧党团组织。
  周恩来于1924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主任),并兼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长。他根据法、俄革命经验,在国民革命军中创建了许多全新的制度,成为中国军队中革命政治工作的最早开拓者。作为蒋介石嫡系的国民党早期黄埔生,也都属于周恩来的学生,后来见面还都以“周主任”、“周老师”相称并执弟子礼。
  在1927年夏的紧要关头,周恩来组织中共能掌握的2万军队于南昌起义,并担任前委书记,他当之无愧地是人民军队最早的创始人。
  1927年至1931年,周恩来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是党的白区工作的政策制定者、秘密保卫工作的创建者。顾顺章叛变事件后,周恩来转移到中央苏区,任中央局书记。斯大林曾希望他担任中共最高领导,周恩来却自认为不适合当第一把手。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他拥护毛泽东领导全党,自己此后几十年间一直自愿担任辅佐。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主持统战工作,并兼管秘密战线的斗争。1946年回延安后,他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伴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并协助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如今档案馆中留存的当时军委的指示电,基本都是毛、周二人的笔迹。
  全国解放后,“周副主席”的称呼改为“周总理”,是共和国的总管家,担子之重,事务之繁,无人能比。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理万机,尤其是在“文革”的动乱中独撑大局。1976年1月去世时,亿万人闻哀乐而泪下,自发悼念之隆重,应叹古今无双。
  -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周恩来少年时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美德教育,青年时又走向东洋和西欧,在那里看到了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并学习了革命思想。近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矛盾的地位???为救亡需要驱除外来侵略势力于国门外,为自强又要引国外先进思想和技术入域中,周恩来恰恰是把这二者有机结合的典范。
  曾有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您更多的是中国人还是共产主义者?”回答是:“我更多的是中国人。”周恩来的品格向人证明,共产党人的标准与中国传统的勤俭、谦恭、友爱等美德并不矛盾。正是由于有这种品格风范,也才反衬出那些走极端的极“左”狂热恰恰是对真正共产主义要求的异化。
  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征途中,周恩来甘当副手,不仅是出于谦逊,同时也是气质使然。他与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和治国中的合作,是和而不同、差异互补的协力。毛泽东擅长宏观把握战略全局并经常有出奇之想,周恩来则善于将其在各个微观细节具体落实。熟悉二人性格的斯诺就评价说:“周喜欢抓每个计划的具体执行,问题越复杂越好,而毛对此感到厌烦。”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则有这样的总结:“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此话有些极而言之,不过看一下从创建共产党、夺取政权到“文革”的漫长历程,人们也会感到,有诗人气质的毛泽东与实干家周恩来的结合,的确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幸,也是中国人民的大幸。
  -南开创办者严修想以品貌双全的女儿相许,周恩来婉拒
  -卫立煌对周恩来如此廉洁由衷敬佩,曾秘密提出加入共产党
  周恩来从青少年起就追求真理,鄙视富贵享乐。他在南开大学时才华出众,该校创办者、社会名流严修想以品貌双全的女儿相许,周恩来却说自己是穷学生,如果攀此高亲,日后人生道路就要受严家支配,因而婉拒。后来他到黄埔军校任要职,国民党一个月发给几百银元的工资,他除了留几十块钱维持生活,其余全部交党费,自己身无余财。
  三十年代初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领导人中后起的王明为保安全,花钱租下疗养院一层楼以防外人进入。老资格且功劳很大的周恩来和妻子邓颖超、岳母三人只租一个小亭子间。1937年周恩来从山西去石家庄同国民党集团军司令卫立煌联络,只坐三等车(相当于硬座),使迎接者在软卧车厢旁久等空劳。卫立煌对中共高级领导如此廉洁由衷敬佩,曾秘密提出也想加入共产党。
  建国后周总理所到之处,干部们都知道他从不收礼,也无人敢送礼。他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平房年久破旧,却以国家仍贫困为理由坚持不许装修。一次记者来采访时遇到下雨,看见秘书正拿旧脸盆在漏处接水,对一国总理竟住这样的地方感到真难以置信。
  -他酒量很大,但在国内他仅有一次喝醉,是在欢迎志愿军凯旋归国的宴会上
  周恩来饮食简单,唯一的喜好是喝点酒。因长期做统战工作需要应酬,他酒量很大,却一向自我节制。访问苏联时一次因赫鲁晓夫等众多领导人劝酒,喝醉呕吐,他事后为这件事还向中央做了检讨。在国内人们看到他仅有一次喝醉,便是在欢迎志愿军凯旋归国的宴会上。想来也可以理解???为抗美援朝他费过多少心血,对胜利自然最感欣慰。
  周恩来去世后,许多身边的同志回忆,认为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投身革命后他长期日理万机,在重大历史关头经常多少天日夜不眠。1931年4月,负责保卫的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为了安排上海的中央几十处机关和几百人迅速转移到新秘密住址,周恩来连续几个日夜奔忙,眼睛熬得通红。过去他从不抽烟,这次也破例向身边的陈养山要了一支,只抽了几口就呛得直咳嗽。
  四十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毛泽东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回答却是???“我做不到。”
  其实周恩来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时以上。
  如此律己奉公,难怪全民爱戴。进入九十年代后,面对某些地方的腐败风气,人们更加怀念周恩来。甚至有人在某市政府门前立起周总理的塑像,让干部上班时对照一下自己……
  国防大学 徐焰
责任编辑:韩京红
相关新闻:
&&&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9日上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义会议纪念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