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么提高提高初中语文成绩绩???

当前位置:
如何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来源:发布时间:
  如何提高高考语文成绩
  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
  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底是怎么走过来 的,考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必考的,重复了几次,哪种题型只出现过一二次,哪些内容是课标中要求的可还没有考,从而推知将来可能会考些什么。这个梳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某一类题目该怎样回答。
  这个梳理其实也花时不多,即使以二十年的试卷计,也只需要二十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完成了这一步,心中就有了底,这比零打碎敲做习题不知好多少!
  列表织网:最有效、最明晰、最便于记忆的方法
  在“回顾展望”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列出一张张表格,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列表和织网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应对方法。这一步骤很重要,否则,只是把过去考卷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表,可以是有大有小,大表是总的框架,在总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上,再有更细致的要求和例题。
  比如,现代文阅读有一个必考的内容,就是对文章主旨、要点、段意的把握与揭示。这就要熟练掌握文章句群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在“表”中列出区别“君臣”的要点:“君(中心句)”往往是1、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型句子;2、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性句子;3、“总分”句群中的“总”句;4、“举例说明”所要“说明”的道理,“比喻句”所要“喻”的内容;5、各种复句关系中所强调的分句,等等。“臣”则往往是相反,即引出话题的句子,议论性文章中“描写”、“抒情”、“说明”、“补充”的内容,形象化的阐释性文字,各种复句中非强调的分句,等等。在现代文一般要求的下面,又可列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要求与考点,每一项后可附上历年高考的例题和经典的题型。
  知彼知己: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
  第三句话是“知彼知己”。“彼”是指课程标准和历年高考题,“己”就是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还有缺陷,哪些要重点复习,重点训练。了解自己的方法是为自己编一本“错题集”,你可以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难易不同的练习发现自己。我曾经让学生理解不同难易度的句子。或者将同样的句子,进行一步步的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领会的先后便不相同。学生们不妨标点、翻译孔子的这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古今异义,意动用法等等。学生们可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能回答到什么程度。(答案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正确的翻译为:“古代的人,不轻易地承诺,因为他们以做不到为耻辱。”)
  死去活来:不能忽视背诵默写等死功夫
  “知彼知己”后,就该真刀实枪地干了。怎么干?我觉得还是要强调四个不太好听的字:“死去活来”,就是要下一点苦功夫。不过如果方法不对头,即使下功夫也只会很忙乱,结果劳而无功。这叫做“下了功夫未必成功,不下苦功则必然不成功”。一百多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能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完全可以跨进一大步。列表织网找缺陷的过程,本身就是下功夫的过程,网络织好了,表列出来了,那么该记的就要记,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该写的就写,这是个死功夫,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比如古文这一块,古代的作家作品文体等常识,要按朝代、体裁、作者,由整体到局部,结合课文,认真仔细地进行复习。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不要小看这一分两分,考试成绩就是这样一分一分加起来的,而且这些看似零星的知识会转化为能力,从而使你在回答大题目时豁然开朗。因为很多题目看上去是能力题,其实还是识记题。
  还有文言文100多个虚词,20多个实词都要一个个记。特别是课文下面的注解,更要一个一个记,该默的课文名句也要一句一句牢牢记住,并会默写。时常有学生在考试时,明明背得出,但某个字写错了,结果前功尽弃。现在学生电脑用得多了,很多基本的字都会想不起来怎么写,因此默写这一点要引起充分重视。
  各种句式,固定结构,以及语段翻译、分析、综合、评价、鉴赏的一般的方法规则都要牢记于心。比如文言翻译必须注意“留、换、调、删、添”,宁可句子不很自然,也要“直译”。可是,很多学生往往大而化之。我曾要求学生谈谈有关“资治通鉴”的作者、编写体例,并将这四个字翻成白话,很少有学生说得完整准确的。其实大家都接触过,都懂它的意思,但就是答不到位。不信,你试试看。(正确的翻译是:“帮助皇帝、官员治理国家的一面完整的镜子。”)
  简练沉思:忙里偷闲,使脑子处于“活水”状态
  最后讲“简练沉思”。简练,就是要操练,但不必多,不要沉入题海。题目是要做的,但要紧的是有功,有效。“沉思”很重要。在做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迁移,举一反三。
  比如作文这一块,可以把历年考试的内容大致框架为“读书做人”四个字,下面再可以分为几大块,如关于读书与成才、关于人品与修养、关于社会与自然、关于思辨与想象等等。读书成才又可以再细分,如何看待理想,对待挫折,《我想握着你的手》、《必须跨过这个坎》其实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在准备时还要把每一个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分门别类准备材料,思考观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
  其次,不妨看看历年来高考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想想它得高分满分的原因何在,而自己作文的缺点是什么,特长在哪里,与那些文章对照一下,选几个题目进行热身赛,写出几篇样稿,最好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批改一下。
  好的作文里必须有“我”,为此考生们还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当然不可能去博览群书,但至少要“熟读一本书,熟悉一个人”,以便在作文时,引用自由,如数家珍,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
  “简练”的目的是要考生不把时间编排得过满,“练”而不“简”,太满了,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不能腾出时间精力进行“沉思”。“沉思”太重要了,以上谈的所有内容最终靠深入的思考,才能决胜于考场。我建议,即使在最忙的时刻,也不要忘了稍稍翻翻报纸杂志,稍稍玩玩自己喜欢的运动,使自己的脑子处于“活水”状态,有利于临场发挥。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实施这些措施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增有删,不能过分机械地套用。我相信,如果能切切实实地按照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去做,那么学生们一定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的。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课程热门专题: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高中生如何小文章插图排版范例提高语文成绩?
我语文基础比较差
上高中以来感觉作文一直拉我的后腿 很早就想花时间提高语文成绩 正好这个暑假可以利用
就是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提高,有什么系统的方法,感觉光看作文没什么效果,
可以帮帮我吗?给我点什么方案 可以每天实行的 我一定会坚持 只要语文成绩能提高!谢谢
网友答复:
关于议论文的写作
一、学习写议论文,每次找历年高考卷题目或者模拟卷题目,写开头第一段,然后列好论点,并且大致写好论据,不需要详细铺开。每星期三致四篇,并且写后改正。有论据不对题或者套模板的现象也需要改正。
二、每天关注新闻或者报纸杂志,杂志《读者》、《意林》等心灵鸡汤类型的,但是,切记不要学习其写法,因为从历年高考来看此类文章通常都是在及格分数线一下。从中搜集论点论据。论据最好选择新颖点的,每年都屈原、李白杜甫什么的大家都会审美疲劳,找出大家普遍关注的事情去写会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
三、读一读诗词名著,可以选择从《三国》、《红楼》开始,如果你不喜欢,也可以看看近代的鲁迅、郁达夫、沈从文、史铁生等人的文章,其实读一读名著不是坏事,除了写作文的时候可以使用外,还可以学期其写法,最推荐钱钟书的《围城》,里面的比喻用的非常经典。韩寒的 《三重门》就是学习其笔锋的。
其次,关于记叙文的写作
江苏省这几年一直强调要保护记叙文,原因就是题目难写,记叙文很难把握主旨,因此这方面你也可以多试用试用,关键时刻也可以作为杀手锏使出。建议方法:看到题目后先训练写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用语句点缀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记叙文的最后一段了。再根据你写的中心思想去编你所谓的前面吧,不管是你聊天听见的,网上看见的,身边发生的还是其他什么渠道获得的,都可以拿来用。就算别人看见你是抄袭的,他也懒得或者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不管怎么说,你的中心思想都要切题。
作文这事情,说不准的,关键在于语言的运用,就看你能不能发挥从容了
历史上的今天:
访问统计: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中生怎样快速提高语文成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怎样快速提高语文成绩--《高中生》2015年15期
怎样快速提高语文成绩
【摘要】:正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老师讲得激情四溢,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问之,则日:"语文学与否,其效一也。"其实,这些同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与窍门。那么,学习语文到底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呢?联系生活,事半功倍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考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应该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分类号】:G634.3【正文快照】: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老师讲膊细,跑过江湖卖过艺。”“细”和“艺”押韵了,这得激情四溢,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问之,则曰:“语两句这么一衔接,不是音节和谐了吗?这样把知文学与否,其效一也。”其实,这些同学之所以有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并把虚无缥缈、空对空的东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会文;;[J];高中生之友;2007年23期
冯月;;[J];婚育与健康;2009年05期
乔乔;;[J];第二课堂(初中);2009年10期
张继先;;[J];新课程(中学);2010年11期
李瑾;;[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3年Z2期
水银;;[J];网球俱乐部;2009年11期
王艺晓;;[J];下一代;2012年07期
李佳;;[J];家庭生活指南;2005年08期
黄竹沁;[J];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2005年05期
张帮群;[J];教育文汇;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潘晓斌;[N];通辽日报;2009年
记者 苏琳喜 李建舟;[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9年
记者 李舒瑜 陈海峰;[N];深圳特区报;2007年
李凤发;[N];经理日报;2003年
张佩颖;[N];中国企业报;2005年
北京首放;[N];上海证券报;2006年
杨开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N];中国纺织报;2009年
记者 古月;[N];无锡日报;2007年
喻元平;[N];贵阳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