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是谁的作品》的作者是

《茶花女》的作者的英文简介_百度作业帮
《茶花女》的作者的英文简介
《茶花女》的作者的英文简介
操妈狂魔0464
是小仲马.下面的英文简介Dumas,Alexandre,Fils (French:“Son”) born July 27,1824,Paris,Fr.died Nov.27,1895,Marly-le-Roi French playwright and novelist,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problem play”—that is,of the middle-class realistic drama treating some contemporary ill and offering suggestions for its remedy.Dumas fils,the illegitimate son of Alexandre Dumas père,possessed a good measure of his father's literary fecundity,but the work of the two men could scarcely be more different.His first success was a novel,La Dame aux camélias (1848),but he found his vocation when he adapted the story into a play,known in English as Camille,first performed in 1852.(Giuseppe Verdi based his opera La Traviata,first performed in 1853,on this play.) Although his father had written colourful historical plays and novels,Dumas fils specialized in drama set in the present.The unhappy witness of the ruin brought on his father by illicit love affairs,Dumas fils devoted his plays to sermons on the sanctity of the fa Le Demi-Monde (performed 1855),for example,dealt with the threat to the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posed by prostitutes.Modern audiences usually find Dumas's drama verbose and sententious,bu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eminent critics praised his plays for their moral seriousness.He was admitted to the French Academy in 1875.Among his most interesting plays are Le Fils naturel (1858; “The Natural Son”) and Un Père prodigue (1859),a dramatization of Dumas's interpretation of his father's character.
扫描下载二维码《茶花女》读后感2000字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小编精心推荐   |
|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从乡下来到巴黎,最终走进名利场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的,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茶花女的,欢迎阅读。
  在此拜读了著名作家小仲马先生的代表作《茶花女》,掩卷叹息,感触颇深,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有恋爱经历的人对追求爱情的艰辛和甜蜜往往更加深切。记得我第一次读《茶花女》是2000年,那时的我也许太青涩,所以压根无法理解《茶花女》中公子和妓女的这种刻骨铭心的真爱和遭遇,对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也不怎么同情。
  可是,再读翻开此书阅读,我有两个收获。一是充分理解热恋中男女种种疯狂言语和行为,理解真爱的真谛。二是深刻认识到现实社会的残酷和残忍,心中十分痛惜女主人公的遭遇,也痛恨使她受到这种遭遇的社会。
  作者小仲马对处于恋爱期的年轻人的和行为描写相当细腻、真实,甚至能能唤起早已麻木在婚姻中的男女对自己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疯狂、热烈的付出的美好。
  靠父母资助生活刚毕业的24岁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巴黎社交名媛&&年仅22岁的出身穷苦乡村、父母双亡、不得不来巴黎讨生活的美丽姑娘玛格丽特,被其美貌和圣洁的样子深深吸引,一见钟情爱上了她,并没有因其妓女身份而轻视她,坚持按庄重礼节求见交往。他通过半年不留姓名式地持续关心探视生病的玛格丽特,获得了外表风光无限内心孤寂痛苦的玛格丽特的真心相爱。
  但是玛格丽特因为以前的奢华生活所欠下的巨额债务,使得她不得同时做几个贵族公子的情妇,以获得资金来还债和维持目前体面的生活。这让想独占玛格丽特爱情却没有经济实力去拯救心爱女人的阿尔芒嫉妒和痛苦万分,他奈何、自怨自艾,他多次找玛格丽特闹矛盾,多次误解伤害她,但旋即又后悔苦痛,觉得不应该去责备玛格丽特。热恋中的男女总是让深爱的人受伤。
  玛格丽特是懂爱的,她的爱是深沉的,她知道爱一个人不光是索取和控制,更应该是宽容和牺牲。这个有骨气的姑娘与阿尔芒相好与金钱无关,她没有向阿尔芒伸手要一分钱。为了给阿尔芒一个纯净的爱情,玛格丽特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拒绝与老公爵和G伯爵的交往失去资金来源后,为了偿还巨额债务,为了不给阿尔芒经济压力,她毅然告别过去奢华风光的生活,典卖了她的四轮马车、钻石、首饰和家具,要和阿尔芒一块定居乡下同甘共苦。
  可是,残忍的社会和世俗的偏见是不容许一个追求真爱,一心向善的妓女重新做人的。幸福总是短暂的,苦难总是漫漫。当他们在巴黎乡下筹划美好前景时,那个满怀父爱、令人敬佩的迪瓦尔先生(阿尔芒父亲)就带着世俗的压力来到巴黎,逼迫两人分手。在遭到儿子阿尔芒的拒绝后,老父亲找到了玛格丽特。我们善解人意的姑娘,在体会到老父亲的苦心和恳求下,做出了牺牲自己成全恋人的决定&&她痛苦地故意再次与公爵和伯爵交往,写下决绝的信件拒绝了阿尔芒的感情,以达到引起阿尔芒对她仇恨绝望和忘记的目的。
  我们倍受打击心生绝望的阿尔芒,失去了理智,滋生了仇恨,并采取了在玛格丽特面前与妓女亲热和同居等众多措施来报复&背叛爱情&的她,让我们可怜的姑娘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折磨,以至于她不得不通过纵欲、酗酒来麻痹自己的灵魂,严重损害了她本就虚弱的身体,结果不到三个月,在她日夜思念的阿尔芒离开巴黎外出履行期间,可怜的玛格丽特就因严重的肺病咳血不止而香消玉殒。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宽容善良的玛格丽特,她没有责怪阿尔芒对她的误解和伤害,她自己默默忍受,她把对阿尔芒的深情全部体现在她日益病危期间所写的日记中。她告诉阿尔芒:&那些日子里您每天都要想出点新花样来侮辱我,这些侮辱可以说我都愉快地接受了,因为除了这种侮辱是您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您越是折磨我,等您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您眼里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当外出旅行的阿尔芒回到巴黎得到玛格丽特死亡的消息和那些令人痛惜的日记时,他才明白一切,深悔自己的自私和鲁莽。多么的令人叹息的故事,多么感人的爱情。正如《后来》歌词写道:&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我们的男主人公阿尔芒先生,没有像那些曾经享受过玛格丽特身体的贵族公子在得知她病重已无娱乐价值后的无情冷漠一样,而是忏悔自己的过错并尽力补偿已故的恋人。他带病奔波于巴黎和玛格丽特家乡,获得她亲属授权,为可怜的姑娘购买了永久公墓迁葬其间,并委托公墓管理员每天买一束玛格丽特喜爱的茶花献祭在她的坟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年轻的人们啊,要珍惜你的恋人,相信你的恋人,理解你的恋人,宽容你的恋人,不要轻易伤害他(她),不要斯人已去遗恨终生!
  茶花女读后感(二)
  尽管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是一部描写妓女的爱情小说,却依然在长达三十年的里成为新中国的禁书。所以和我年龄相仿的整整一代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只知道有这本书而没有读过这本书。然而我们对这本书的内容却并不陌生,《茶花女》的小说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话剧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剧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来已经二十多次被搬上银幕,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上个世纪初,甚至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也公演过,所以只要略加留心,就不难从各种文章中接触到关于《茶花女》的内容和。
  在读这本小说之前,出国留学网一直以为是阿尔芒的父亲扼杀了茶花女的爱情,读完全书我才发现,真正扼杀了茶花女的爱情的其实是阿尔芒的虚荣和猜疑。
  二十四岁的外省青年阿尔芒在巴黎读完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之后,并没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凭放在口袋里,也让自己过几天巴黎那种懒散的生活。&他凭着祖传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佣人,养了一个&小家碧玉,温柔而多情&的情妇,同时与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种风月场所寻欢作乐。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号&茶花女&的玛格丽特小姐,并立刻展开了对她的追求。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月场中追求女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钱,一种是用情。阿尔芒在当时虽然也算有几个钱的&小资&,但正如书中另一位女揄揶他的那样&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贴费是不够这个女孩挥霍的,连维修她的马车也不够。&玛格丽特为了维持巴黎名妓的排场,每年需要花费十多万法郎。所以阿尔芒只能用&情&来追求玛格丽特。果然在他付出了两三年的时间后得尝所愿,不但让玛格丽特成了他的情妇,还让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爱情。
  妓女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意出卖的爱情,或许正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所以当玛格丽特把阿尔芒对她的爱慕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不顾一切地献出了她的一切。
  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阿尔芒却始终不肯相信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所以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让猜疑占据了他的心头,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她的绝交信。然而,当他听到朋友祝贺他得到了&可以替他争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妇&
玛格丽特之后,在虚荣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请求宽恕的信。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阿尔芒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的分量要比对玛格丽特的爱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正如书中玛格丽特当面怒斥阿尔芒时所说的那样:
  &你,你不愿意让我知道你的景况,你要我保留我的虚荣心来满足你的虚荣心,你想保持我过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们思想上的差距,你,总之,不相信我对你的无私的爱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这笔财产我们本来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宁愿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你这种成见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着幸福吗?一个人心中没有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人们常说,&真正的爱情往往能使人变得崇高&,然而阿尔芒在得到了玛格丽特之后不但没有变得丝毫崇高起来,反而变得更加堕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拥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和快乐之外,就是去地下赌场赌博来增加一点用于挥霍的金钱,全然不顾玛格丽特维持巴黎名妓排场的其实是来自其他几个男人的供养这一事实,也丝毫没有考虑应该怎样尽快让玛格丽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所谓爱情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爱情真正让玛格丽特变得崇高起来,她义无反顾地决心抛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虚荣和奢侈,要洗尽铅华,革心洗面从新做人,与阿尔芒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亏损两万多法郎为代价,委托别人变卖她的一切财产,告别过去的一切,与阿尔芒租一间清静的小屋,过起了远离风尘的隐居生活。
  遗憾的是阿尔芒只是被动地听从玛格丽特的一切安排,丝毫没有考虑过应该和玛格丽特结婚之类的问题,也许在他的内心从来也没有相信过玛格丽特真正愿意脱离过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玛格丽特因了阿尔芒的父亲的要求给阿尔芒写了一封后,他立刻就否定了玛格丽特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抛弃了对她的一切爱情和信任,甚至没有想到应该去问一下这个变化是发生的,尽管他明明知道父亲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反对他和玛格丽特继续来往。
  更加可悲的是,作为法律专业毕业、理当擅长分析研究的阿尔芒,不但没有去研究推敲一下她为什么变心,反而粗暴简单地认定她就是因为不能甘于清贫贪图过去的虚荣才离开他的,甚至卑劣地对这个曾经爱过的女人进行了种种无耻的报复,哪里像是在对待一个自己爱过的女人啊!
  也无法否认阿尔芒确实是爱玛格丽特的,只是他一直不相信玛格丽特也真正爱他,总觉得他的真正的爱情遭到了玛格丽特的戏弄和践踏。他的心胸是那么狭小卑劣,丝毫不懂什么叫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他的心里充满了怨,充满了恨,唯独缺少一份玛格丽特那样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真正的爱。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阿尔芒对玛格丽特毕竟还是有爱的,尽管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不一定对,他对爱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会在确认了玛格丽特对他的那份真情后感到痛苦,感到后悔,才会写出这篇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男人忏情录《茶花女》,只是这个忏悔实在是来得太晚了一点。
  茶花女读后感(三)
  巴黎,深秋季节。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我独自一人走进蒙马特公墓,沿着铺满枯黄落叶的小路,一直来到这片墓地的一个偏僻的角落。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坟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设计精巧、风格别致的各式墓冢相比,这座墓的外观显得简朴而又单调。不过引人瞩目的是,在它的右侧上方镶嵌着一个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放着一束人工制作的茶花。墓的两侧刻着相同的一句碑文:&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安眠于此。深切怀念你&。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如今知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这个名字的人也许为数并不太多,但是读过《茶花女》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这个故事的却大有人在。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个动人的、催人泪下的茶花女的,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
  我在这座墓前徘徊良久,浮想联翩,我想起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一生命运,想起了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以及他的那部不朽的作品&&《茶花女》。
  这书我自己也买了,看了好几遍,因为我不会对书做什么评论,才疏学浅的原因,所以只好转帖别人的一些评论的.至少我为这本书感动也悲哀。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二十三个年头,但人们可以说她既尝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尽了人间的奢华逸乐。然而她却始终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幸福。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出身微贱,这位诺曼底姑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农民,她的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俭的农妇;父亲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农村巫师。也许是由于生活的艰难,她的父亲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里终日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出走,去给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又跟着这家主人离开了法国,到去谋生。而这时,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尚不满十岁,但是她的父亲已经让她到农庄里去干活了。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阿尔丰西娜大约在十五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来到巴黎。有人说是她母亲的一位亲戚帮助她离开诺曼底的,也有人说是她的父亲把她卖给了一帮波希米亚人,而这帮四海为家的流浪汉又把她带到了巴黎。不管怎么说,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开始了一种新的、却依然是不幸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铺里打工,过着清贫的日子。然而,聪明的阿尔丰西娜很快地发现,她虽然一贫如洗,却拥有一笔非常可观的、得天独厚的&资本&,那就是她的美貌。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场,并立即成为那些公子哥儿、阔老阔少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她结识了不少男友,也做过普通商人的情妇,后来又同一位非常阔绰的时髦青年同居了一个时期。这位年轻人就是日后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还曾一度出任外交大臣。虽然这位花花公子当时的地位尚未如此显赫,但他已经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极为活跃的人物。正是靠着他以及像他这样一类人物的&提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大踏步地跨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并很快地成为巴黎社交场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贵族、百万富翁们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争先恐后地为她一掷千金,提供豪华住所,购买各色珠宝,并满足她的一切欲望。而她则来者不拒,巧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体为代价,换来了无比奢华的生活。她不仅彻底摆脱了穷困,而且似乎也同贫贱的往昔一刀两断了,她改换了名字,昔日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变成了如今的玛丽。杜普莱西。
  玛丽&杜普莱西无疑是一位天资出众、聪颖过人的姑娘,她不仅具有艳丽的姿容和轻盈的体态,而且风度雍容大方,谈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触过的人,都惊奇地发现她在社交场合里始终表现得仪态庄重,对应机敏,从未流露出丝毫的庸俗和浮夸。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场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玛丽。杜普莱西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艺术修养。
  她在同客人们谈古论今,点评某些、音乐、绘画以及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表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这样一个出身贫寒、从未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的风尘女子,何以会具有如此端庄凝重的气质和不同凡俗的教养?这个答案直到玛丽去世以后才为人们所发现。人们在清理她的财产时看到她的书房里摆满了诸如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缪塞以及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见玛丽。
  杜普莱西是一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姑娘。倘若命运为她提供某种机遇的话,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个颇有出息,颇有成就的新女性的。这也多少能够说明为什么当时法国的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倾心仰慕她,并千方百计地设法同她交往,这些人在玛丽死后还写下了许多纪念的文章,其中充满了对她的赞美和怀念。可见,在玛丽&杜普莱西身上的确具有某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那些仅仅脸蛋漂亮的姑娘难以具备的。
  但是玛丽。杜普莱西不过是一个风尘女子,她有过许多情人,其中有两个人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俄国老人德。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经做过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据说他之所以喜欢玛丽是因为后者很像他的一个去世不久的女儿,他是以父亲待女儿的深情去爱玛丽。杜普莱西的。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位伯爵是一位情场老手,他&爱&玛丽当然是为了她美貌。玛丽在巴黎豪华住宅区玛德莱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这位老外交官为她购置的,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玛丽过着贵妇人一般的奢华生活,她每天的大笔大笔的开销也大都是由这位老人支付的。
  另一个是一位年轻人,也是一位贵族,名叫德&贝雷戈伯爵,他也许是玛丽。杜普莱西生前最后一位关系密切的男友。他不仅成为玛丽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们两人一起前往伦敦,在那里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的婚礼却迟迟没有举行。这可能是因为玛丽。杜普莱西的健康急剧恶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由于玛丽的家庭背景。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里,像玛丽这种出身卑微的&下贱女人&是不可能跨进贵族的家门,成为这类高贵门第中的家庭成员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不久,关系便逐渐疏远了,但仍然保持往来。而且从现存资料来看,他们的婚约似乎也没有解除。
  由于童年时代艰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昼夜地沉湎于饮酒、跳舞、看戏和男欢女爱的逸乐中,玛丽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玛丽当时的经济条件,如果她对自己能够稍加节制,安心调养,她的健康也许会很快地恢复,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适当的控制。
  但是她却没有这样做,也许她认为来日无多,应该抓紧时间寻欢作乐,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男人,对待人生;也许她想尽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种手段损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们在她的微笑中,常常会发现一丝忧郁的阴影,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厌倦和感伤。总之,她的健康迅速恶化,终于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她死后,贝雷戈伯爵在蒙马特公墓里为她买下一块地皮,她身后的葬事既简单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贝雷戈伯爵和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两人操办的。一代佳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我们还是使用她的真实姓名吧&&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也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关于她的不幸和堕落的原因,留待社会学家们分析探讨去吧。这里我想说的是,类似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这样身世的女性,在古今中外的民间野史上是不乏其人的。在中国,人们往往会用&红颜薄命&这四个字来概括她们的命运,而一提起她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洒下一掬同情之泪或感慨叹息一番。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们的姓名连同她们的花容月貌以及她们的悲惨身世都早已湮没在那些荒丘野蔓、黄土残碑之间了。谁还会再记起她们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那许许多多沉殁在历史尘埃中的同命运人相比,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毕竟又是一位幸运者。关于她的故事被演绎成小说,话剧和歌剧,她的一切都同一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形象&茶花女&连在一起。这是因为她同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过一段感情纠葛,这位作家便是亚历山大。仲马,而中国的读者更习惯于把他称作&小仲马&。
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茶花女读后感
本文来源:/a/2554003.html
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表面看来,莫泊桑的作品所叙说的似乎都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事,但它隐含的意义却是十分深刻的。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福楼拜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杰作……
高尔基的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知被我看了多少遍,而没看一遍,总有一个词一直不变,那就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强不息。阿廖沙(高尔基小名)在童年时父亲去世,无可奈何的母亲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茶花女》这部作品是19世纪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也是作者小仲马的成名作及其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小说。人们为书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茶花女是当时巴黎的一位名妓……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下雨天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买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格列佛游记》,书很新,还透着油墨香味。《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江奈生·斯威福特,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家……
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外名著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中外名著读后感栏目编辑推荐
中外名著读后感最新更新
热门文章排行
中外名著读后感首页头条推荐从女权主义解读《茶花女》--《作家》2013年08期
从女权主义解读《茶花女》
【摘要】:从女权主义角度看小仲马的《茶花女》,该作品主要是讲述了一位顺从男权意识的女性经历了女权意识的觉醒、在女权意识基础上对男权意识进行反抗和挣扎,以及女权意识最终迷失的过程。本文对《茶花女》及其创作背景进行了阐述,同时从女权主义视角对《茶花女》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565.074【正文快照】:
一《茶花女》及其创作背景《茶花女》创作于1848年,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贫穷的姑娘玛格丽特为求生计而沦为妓女,在此过程中,她的生活环境在几个伯爵和公爵的“包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的糜烂生活虽然使她尽享奢华,但是这样的生活不仅让她本身具有了挥霍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冷和平;;[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英雪;;[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许庆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柳晓萌;田兆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杨大亮;白玮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许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冀鸿彬;[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朱媛;;[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刘小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梁华;梁复明;;[J];长城;2009年02期
李玉艳;;[J];长城;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王艳芳;;[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赫学颖;;[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美蓉;[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吕敏宏;[D];南开大学;2010年
李长中;[D];南开大学;2010年
李振;[D];南开大学;2010年
李军;[D];吉林大学;2011年
吴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冬梅;[D];吉林大学;2011年
王萌;[D];河南大学;2003年
于东晔;[D];苏州大学;2003年
沈红芳;[D];河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郝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张琳琳;[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朱芮萱;[D];江南大学;2010年
曾艳;[D];南昌大学;2010年
刘巍;[D];南昌大学;2010年
邢月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周丽平;[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付东博;[D];吉林大学;2011年
陈红红;[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和瑜;[J];小读者;2004年07期
李光羲;[J];音乐研究;2001年01期
王列娟;[J];阅读与写作;2004年04期
景作人;[J];视听技术;2001年10期
严掩;[J];聪明泉(中学版);2005年05期
郭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付哈利;;[J];语文学刊;2008年07期
居其宏;[J];人民音乐;1994年10期
杨燕迪;[J];音乐爱好者;2000年01期
姜淼淼;;[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宫玉静;齐子萍;;[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许渌洋;[N];音乐周报;2010年
桃子;[N];中国文化报;2010年
嬴潇;[N];中国文化报;2003年
徐乐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许渌洋;[N];音乐周报;2011年
黑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徐涟;[N];中国文化报;2001年
陈锡凯;[N];音乐周报;2002年
苗林;[N];音乐周报;2002年
景作人;[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琴;[D];山东大学;2009年
徐红;[D];上海大学;2010年
郭海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万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密;[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邵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玉艳;[D];河北大学;2009年
叶秀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王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吴群;[D];安徽大学;2005年
汪晓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周正中;[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冯永玲;[D];苏州大学;2008年
李阳阳;[D];西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花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