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z导入evernotee为什么不能把微博的内容直接右键导入?

Evernote 是个很好的应用吗?
【Austin Huang的回答(240票)】:
我和太太分居2地,我们在使用同一帐号,每天记录一些生活发布上去,或是我写信给她,她回信给我。因为时差原因,每天我打开电脑后都会打开Evarnote检查是否有更新,这比收到信更让我心情激动。
不知这算不算是为Evernote开发出了一个新应用方向?
【采铜的回答(123票)】:
Evernote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有读懂她而已,甚至包括她的中国竞争对手有道和麦库的团队。
首先我想强调一个观点,Evernote不是一个笔记产品,虽然其名字就是笔记。但是如果你真把她当成一个笔记产品来模仿,那永远到不了她的高度。我更愿意把她当作是一个知识产品或者"大脑工具",她处理的是知识,目标是使你的大脑更加强大。
关于知识、学习、思考,我在知乎上已经写了不少回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一下。有关知识的一些核心观点是:一、它们必须同属于一个系统中,才能被人理解和使用;二、同时知识应被有结构地组织,而不是乱糟糟地堆在一起;三、要使知识发挥效力的关键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能把它快速地提取出来,而不仅是存储在某个地方。以上三点可以解释目前为止利宾团队为Evernote所做的一切。
所谓的多终端同步并不是Evernote的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个手段,使分散在各处的有价值的信息聚合在一起,这是构建知识系统的前提。正由于明了这一步的重要性,所以她把跨平台做到了极致。她想达成的目标就是:包囊个人从所有渠道(线上/线下)获取的知识,越多覆盖一个渠道,知识系统的整体价值就会以乘法而不是加法的方式提升。
对于Evernote来说,标签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模块,但是像有道和麦库都没有意识到标签的关键意义。标签就是知识系统的骨架,用户通过标签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地组织。并且标签是归一化的笔记格式的最基本属性之一。同时标签本身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用户打标签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信息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经由个人知识系统的理解后,为其赋予标签,就是把一定的知识沉淀其中。所以你能看到Evernote在标签上的用心,比如笔记列表中突出标签信息,打完一个标签后直接进入对下一个标签的编辑以鼓励和方便用户打更多的标签,写标签时实时出现相关标签的提示以方便操作及减少近似标签的重叠。
不过Evernote最大的用心在其搜索上,因为如果一个知识系统无法被准确和完整地检索,那么就和一叠发黄的旧报纸没有区别。所以能够检索图片中文字的核心技术就立马把Evernote的价值翻了几倍。另外请仔细研究一下她的高级搜索功能,我觉得Evernote的大多数秘密都隐藏在高级搜索功能里面,从种类繁多的搜索筛选条件进行深入解读,你就会发现她对人们如何整理知识、调用知识所理解的深度。可是国内产品却根本没有高级搜索功能,我认为这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意识层面的。另外再吐槽一点,有道和麦库所引以为豪的特色手写功能,在我看来是一种倒退,因为这些手写笔迹是系统无法检索的,这些内容越多只能使知识系统越无用;而手写的好处呢,只不过是在体验层面的一种丰富而已,从用户价值来看,和在纸质记事本上写又有何区别?
以上从知识心理学的三个方面论述了Evernote为什么是一个好应用。但我并不认为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从"大脑工具"的标准来看,她还应该有很长一段进化之路要走。我也期待有别的厂商做出更好的工具出来,让人成为更好的人,我更希望她就诞生在中国。
【冯帅的回答(92票)】:
发表一点稍微偏激的论调。也是从对比的角度谈产品。对我而言,MS的Onenote在Evernote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讽刺的是,我一直是重度MS Onenote用户,从两年开始到现在,积累的在线笔记的大小有750M+,是我重要的GTD工具。但是自从我最近体验了free版的Evernote,就开始把笔记往Evernote中迁移,并开始计划购买Evernote的付费服务。
为何MS的Onenote服务器上的上千篇笔记都没有粘住我,我觉得原因有很多,我挑几个要点说一下:
【笔记信息架构/UI设计】
MS Onenote截图
很多朋友在回答中提到作为笔记本MS Onenote完败Evernote,原因大概是:
1.信息架构分3层,更贴近真实笔记本;
2.笔记灵活,可在任意位置撰写。
我对这两点稍微有点不同见解。
1.目前的目录层级设计过于复杂。我作为一个重度MS Onenote使用者,确实受益于其3层的信息结构,但是经常自己都绕晕在里面;我的朋友们看到这个诸多目录、标签的界面,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见MS Onenote截图)。
2.MS Onenote在设计之初有考虑到平板电脑上使用的情况,因此可以在任意位置做笔记甚至是手绘。但是目前桌面版的Onenote并没有拓展到平板电脑上,因此在PC上这些功能考虑得虽然周到,但实用性还有待考证。我接触的Onenote用户基本没有人能利用起这个功能,这可能跟常年养成的在PC上的文本编辑习惯有关。
Evernote截图(隐藏了左边栏)
再来看下Evernote的界面:简洁明了,富有时代感。信息层级只有2层、文本编辑功能没那么强大,但我仍然觉得够用,因为毕竟是个笔记本,不是专业编辑器或排版工具。MS Onenote的整个UI设计和交互设计明显受Office整体风格影响严重,可能在这个框架下也很难在整体设计上有所突破。
【信息检索】
提到检索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文字,但随着互联网的富媒体化,图片也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类信息。对我而言,MS Onenote最大的问题在于检索图片非常困难。我遇到好的设计或照片会保存下来,但是别指望我能记住每个设计师或摄影师或作品名,因此寻找图片笔记的情景下“缩略图索引”的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大家可以参看Evernote的界面截图,文章的缩略图都有显示,十分方便;而在MS Onenote里找图片就只能龟速遍历每篇文章了。
【跨平台应用与笔记同步】
既然是笔记工具,那么“便携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从客户端和浏览器扩展简单谈下:两个服务在Windows、Mac OS X、iOS、Android、WP7等主流系统上都有终端应用,但是MS Onenote在iOS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同步经常出问题;iPad版本也刚刚发布,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支持iPad。在WP7 Mango上表现尚可。Evernote的移动终端应用就十分出色,对iPhone、iPad、横屏竖屏都做了很好的优化,同步流畅。Evernote针对Safari、Chrome、Firefox等诸多浏览器开发了扩展,而Onenote没有浏览器扩展。我在Chrome的Evernote扩展帮助下,记录笔记效率非常高。正因为Evernote滴水不漏的覆盖,真正的感受到了它数字时代笔记本的价值。
【应用更新速度】
MS Onenote应该是随着Office整套软件发布大版本更新,速度缓慢,而其移动应用也是开发龟速。Evernote更新进度则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节奏,非常迅速。
总结:Onenote作为Office家族成员,确实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如强大的文本编辑功能、与Outlook邮件、任务的整合、免费的在线存储空间等等。但是从产品理念和UI设计上看,都像上一代的软件产品:技术思想相对主导、使用些许复杂、信息层级复杂、图形化交互过少、PC上功能强大但跨平台使用不够便利等等,已经是暴露出些许老态龙钟的窘态。希望2012版可以做出质的改观。
而相比之下Evernote就是乘着互联网浪潮出生的骄子:品牌形象简洁活泼、界面优雅易用、跨平台功能强大、迭代迅速、移动客户端设计优秀...Evernote的所有细节和设计让我觉得记录笔记的过程是个享受的过程,而非像Onenote那样冰冷、要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去使用它。因此,即便Onenote免费、Evernote收费,我也宁愿选择Evernote。
【布棉|徐财星的回答(34票)】:
evernote是个很好的应用,我去年接触evernote,马上就爱上他了。这玩意已经干掉了我的百度搜藏、收藏夹等浏览器功能。我认为他是个好应用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跨平台,云同步,这是最大的卖点。在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同步信息。onenote是个不错的软件,但就是第一太庞大,第二不好同步。
其次是免费增值,且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所得到的体验是一致的,不会为了劝导用户付费而禁止很多功能。付费用户得到的就是同步更大的流量,基本上,我感觉你用几年的evernote后,你就付费,因为你需要同步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而且你会越来越担心数据的丢失。所以初级用户一般不付费,但是当你越深度就越愿意付费。
再次是完全自由开放,这一点难能可贵。
a、数据可以很容易导入很容易导出。
b、evernote做了很多插件,也允许用户基于它来做很多引用。看看evernote里面的插件有很多很多,基本上涵盖了目前主流的浏览器、跟知识相关的客户端等,这点上来说,作为evernote的用户,能感受到很好的待遇。比如,你在chrome里面的evernote一键保存,这对于很多整理控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功能。看到--右键--自动保存。
最后一个,evernote一直做的应该是“类精英市场”,这层的用户,首先是有一定知识层次的,中学生、大学生用户用evernote的必要性不大,其次是有一定收入水平的,所以对于市场教育也比较简单。还有一个是对知识越渴求的人,会越有感恩,所以很多人心甘情愿给它付费,毕竟这费用也不高。
PS:再补充一个我愿意用evernote的原因是,他貌似已经挺赚钱了,所以不会那么容易倒掉。。数据保存上更有保证。。。呵呵
evernote是个好产品,但evernote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我并不是那么看好。
中国人在互联网上娱乐为主,对知识的保存、知识的整理并没有那么渴求。我看过evernote在日本的深度用户,整理知识、整理标签,简直就是神一样。evernote在欧美、日本应该是市场非常大,因为这些国家的用户天然的有整理控。但在国内,我们对于整理(管理)这个事情,天然的不习惯啊。我现在也只是当成收藏夹而已。对于标签、日期等的整理,都很差很差。
【周枫的回答(17票)】:
有个判断产品好坏的标准我觉得不错,叫“Cheaper, Faster, Better”,我认为从这三个角度来说,云笔记产品(Evernote,有道云笔记、麦库)等这一类产品,从品类上来说是好产品。Cheaper:Free+Ads或者Freemium的商业模式,决定这个产品对用户是非常便宜的,Evernote或者有道云笔记、麦库都是如此。原来OneNote,或者其它一些学术笔记产品,至少在西方市场都是贵的。这里当然有个可持续性的问题,如果便宜但是永远赚不到钱,那便宜就成劣势了,这个具体就不说了。Faster是从用户角度说的,更快帮用户解决问题。云笔记产品实现Faster,我认为很重要一点,是它集成了很多以“记录”为核心的功能和技术,包括数据同步、文字处理、移动设备上的媒体处理(照片、声音等)等。你可以说同样的事情,用Notepad+Dropbox,或者怎样的其它方式也可以完成,但对大部分用户来说,这样一个集成的,One-Stop-Shop的方式更简单,所以也更快捷。Better,与原有用户记录的方式相比,好在哪里?有人会说云笔记编辑功能肯定比Word差,这不是更坏了吗?我的看法是,产品好坏一定是看用户在她的使用场景下,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而不是看某一方面的绝对值。从云笔记现在的产品形态来说,我认为最大的好处,是在于解决了“多设备访问”等几个原来没人解决的问题,文本编辑能力,足够就好。具体来说,说说多设备访问这一条:手持设备大繁荣,带来了让每个用户可以随时访问自己的信息的机会,刚好这事对一大批用户还非常重要(最大情况是:原来PC内容和手机内容是割裂的,这个让很多人不爽),而市场上原来没有支持这样的使用方式的产品,所以云笔记产品因为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得到不少用户的喜欢。再具体一些,我们可以从产品解决用户的什么痛点问题的角度再来看看。是不是痛点,是不是大需求,而且解决的足够好,以至于大量用户会使用。这个做不好,上面的东西都是胡扯,做好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一些。比如说“中国用户不写笔记”之类的问题,应该都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从另外一个帖子里贴一段我的回答过来,就是在哪些场景下,我认为云笔记产品是真正更好解决了用户的痛点问题的,我们的判断是,对于不少的人群,这些理由足够说服用户使用这样的产品:用来整理大的思路:工作、生活中一些持续一段时间的事情,我会集中放到一条笔记,或者一个目录下,比如,每个月的最重要的要推动的管理工作,我会有一条叫“TODO1205“这样的笔记。一个人当前会推动的事情其实没几件,但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写下来,就可以让思路更清楚。时间管理中经常讲区分“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这里写的就是重要的事,如果这个不清楚,就整天都在救火了。工作中是这样,生活中也是。用来加速一些日常的动作。这里我主要是利用同步功能,比如要出门去买个药,需要记录下详细药名和规格之类,出发前就在PC客户端上Copy&Paste,然后手机上同步一下就有了,这个就比写纸条更方面。甚至要发个长短信,都可以在PC上写,利用云笔记同步到手机上发。这类笔记没啥长期价值。保存白板讨论结果。IT公司白板讨论一般都比较多,一种办法是会后写成邮件,文字形式发送,但有些麻烦。相比较用手机拍摄白板是个好办法,云笔记都有照相笔记的功能,可以方便事后查看。有道的同事很多会用有道云笔记的图像纠偏和增强功能,就可以把白板照片变成很清楚的图片,Email分享之类的。保存一些票据和纸质文件。比如工作中的一些文件,或者汽车保险单,看到的好的杂志文章等。可以用手机照相的办法(方便但质量比较差),或者用扫描成PDF的办法(需要扫描仪),都可以。手写很好用。有道云笔记有个“手写笔记”功能,对于开会或与人讨论时快速记下一些要点很方便,就时候一般只要记几个字,之后能想起就行,但如果用手机软键盘会分神,所以手写很方便。很多这些场景原来都是没有软件很好支持的,当然还有更多的,PM应该更懂。所以整体上,我认为云笔记产品是个好产品。当然Evernote是不是做得完美,显然我们做为挑战者,并不这么认为。
最后,我认为中国云笔记市场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个帖子本身所表达的问题,就是大量潜在用户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这个产品,在中国,用户对这个品类没有认知。从这个角度,iPad推出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公司和团队不少的努力。
【jxitc的回答(8票)】:
写了这么多,觉得偏题了 = = 罢了。。。
然后看了下Westlinn的回答,突然意识到虽然Evernote被叫做Note,但其实和OneNote还是定位上有很大的差异。EverNote和onenote比可能更像备忘录记事本,突出的是随时随地记少量信息
经过知乎上的讨论,我更加觉得@印象笔记 Evernote 只是一个导航栏就占了1/3的RichTextbox集合。和Onenote定位应该不同,笔记本,整理知识,还是要用Onenote;Evernote,可以理解为云端的即时贴吧……同步做的很好,开放平台做得非常好,营销做得非常好;但作为笔记,实在是和微软的前辈差的太远。
=============
我觉得就最基本的笔记的功能:
1、整理笔记
我个人觉得OneNote完胜Evernote。
1、整理笔记。
OneNote是有三层概念:笔记本、笔记分区(以及分区组)和笔记页(以及笔记副页)几个概念,都是以不同颜色的标签的形式,分散在界面的周围,不占地方,但醒目直观,很像我们平时给笔记本上五颜六色的标签。
相比之下EverNote的导航区,就占去了1/3的空间,而且都是文字,看起来感觉不舒服。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先入为主?先用Onenote用久了,习惯了这种方式?)
2、记笔记。
这是OneNote的杀手功能。记笔记,就是要随心、随意、而且要快!
2.1 随心,Onenote可以随点随写,不是传统的由上到下一行行,而是可以任意排列文字框。
2.2 随意,很多快捷键。所有Word下面的格式快捷键可以很轻易的在OneNote里面用。而且很多很人性化的功能。比如短斜杠"-"前面按一下Tab,就会自动缩进成一个Bullets。然后按Ctrl+1/2/3/4,可以自动为本行文本加星加标注,就像记笔记一样。
2.3 而且集成截图啊win+s,粘贴显示源地址,和Word、PPT无缝配合,等等这些功能,我是离不开啊!
相比之下,说得极端一点,Evernote就是个Rich Textbox,加上一个导航栏……
但我偶尔也想用用Evernote:
1、Onenote毕竟要花很多钱买,好不容易买下07,10版又出来了又想买,只能用盗版。
2、同步功能做的超烂,磨了几代,才可以做到同步到SkyDrive;又磨了好久,才有iOS版;又过了好久才有Android;到现在都还没有Mac版。Evernote从一出生就把这个解决了!
不过,其实刚刚提到的OneNote的优点,都是Evernote可以轻易改进的。非常看好Evernote未来的发展
【王成的回答(7票)】:
Evernote 对于我来说太重量级了,不理解一个笔记软件竟然要 100 多兆,而且不支持代理。一直用 Wiz,简洁轻巧,而且支持 HTML,适合像我这种对格式控制欲比较强的。
Evernote这个软件做的不好,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体积庞大,存在感太强,他们应该向 Dropbox 学习。
【dayu的回答(6票)】:
曾经最爱,现在它象itunes一样臃肿和迟钝。做大做笨是迷局,也是宿命。现在会选择day one,iA writer,fit便签,any.do这些轻灵快速的工具。
【李劳的回答(5票)】:
1、Evernote适应所有的平台Windows、Mac OS、iOs、Android,我需要在几台设备上通用。这一项就秒杀了大部分的笔记引用,就像Dropbox秒杀金山快盘一样。
2、Evernote的应用平台,虽然不多但已经有几十款了,基本上能想到的应用都有了。
3、外延推广做得好,比如Chrome插件、App,和reeder这样的阅读软件结合。这样它就和整个互联网融为一体了。网易阅读这些做得不好吗?也挺好,但看到它的分享部分就知道是一个缺乏国际视野的应用了,为什么付费买Reeder?对我来说主要是因为可以收藏到evernote、instapaper、pocket这些,对evernote来说也这样,作为一款免费应用我所能想到的应用大部分它都有了。这个应该就叫国际水准了。
4、Evernote日后的发展我猜测第一步还是进军办公软件领域吧,云存储已成大趋势,软件就免费啦。如果大家办公软件都用evernote了,它不仅掌握大量所谓“数字记忆”,还可以拓展其它应用及盈利模式。
办公是一个大应用完全可以做一个一定级别的平台公司出来,Evernote有潜质。
【杨程博的回答(3票)】:
欲扬先抑一下:大约4-5年前,我也用OneNote,非常喜欢,为了OneNote,还购买了学生版的Office ,当时同学都很差异的看我。之后接触了evernote,第一感觉就是简陋,OneNote漂亮的标签,灵活的图表都用没有。
后来转用evernote,却发现离不开evernote了。发现evernote最nb的是:
1,同步。由于我要用两个电脑,同步成了最大的问题。OneNote那时还没这个功能,就被迫转向evernote。而那时(n年前),evernote的同步就已经很好用了。直到现在,微软、google、苹果等,都在做同步的情况下,evernote在笔记这块儿,还是最好用的。
2,跨平台。由于我需要用Mac,Android手机,有时也用iPad,所以需要跨平台的软件。在每个系统下,都有evernote客户端,而且制作水平都是同类应用顶尖的。相比之下,国内外其他软件,直到今天,平台覆盖度都少有evernote这样的(现在的wunderlist还不错,不过不是一个功能)
现在看来,evernote的界面、体验可能需要时间适应,但绝不差。但evernote的优势:同步和跨平台一直无人能敌。
【庄尼黄的回答(3票)】:
Evernote的优点很多人都谈到了
1.多平台同步。
2.平台开放性,笔记可以导出,基于平台已经有相当的应用。
3.笔记检索功能较好。
使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发现的缺点还是有很多的
1. 程序无法增量更新,每次都需要整个应用程序下载,大小足有50M,这对于宽带不宽的中国用户是个问题。
2. 编辑功能对于中文的支持实在太弱,想要编辑一篇格式整齐,有阅读美感的中文笔记实在是件苦差事。或许Evernote就真心不推荐用户在上面写长文章,流水账、Ctrl+C/V和检索的操作才是最重要的。
3.为什么我说笔记检索功能“较好”?因为笔记本身需要用户自己加入标签,但是我想没有多少用户在复制黏贴,写流水账的时候还会编辑标签,所以标签应该由Evernote本身提供,对用户是要透明的。
4.社交分享功能实在太弱,难道Evernote始终定位小众和私人使用?
虽然列出了很多我认为的缺点,但是归结起来,我还是认为Evernote是一个优秀的产品。原因如下:
1. 赶上了云计算的概念和智能移动设备的爆发,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一件比看起来别家都好的产品,然后很自然成为了行业里的标志,大家想到云笔记就想到Evernote。
2. 初期用户的积累为Evernote赚尽了口碑(Evernote的用户开始也是一点点小众积累起来的,过了一段时间用户才开始爆发性增长)。
3. 软件使用起来很简单,很多优秀的功能都是对用户透明的(例如多平台同步,粘贴功能够直观),正所谓work silently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
4.开放性,不解释。
8月8日更新。
现在已经把全部笔记迁移到有道笔记了。原因是前段时间evernote一直没法同步成功。只好把笔记一篇一篇的贴到有道笔记,痛苦死。但是现在我一点都不怀念,工具类的软件只要有一个短板就会让用户纠结。
【monicashu的回答(2票)】:
以前在用着onenote时,听闻evernote,曾去试用,不爽,回归。
最近evernote火起来,已经忘了当时不爽的原因,再次试用,依旧不爽。
两次一上手就走人的原因是一个:笔记分类这个最基础的功能,不直观,超占界面。
依旧回归onenote,云靠dropbox。
【张岩的回答(2票)】:
我认为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evernote最大的优势有这么几点:
1.跨平台,无论你用的是pc还是mac,手机或是pad,evernote可以让你在任何平台处理你的所有笔记
2.外延支持做的很好,比如说chrome插件,可以帮你把你想看的网页内容储存在笔记中,随时可以拿来看
3.把碎片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不管是用照片、语音、文本等各种方式
【杜松的回答(2票)】:
我同时用pocket(原叫read it later)、evernote、ontenote、mindmanager。
——pocket:快速截取想保留的文章,非常快,而且去除无关的东西,非常干净。
——evernote:珍藏喜欢的文章,快速记录笔记。
——onenote:编辑功能强大,主要用来做复杂的大工程或ocr。
——mindmanager:逻辑地记录笔记,或做大型策划。
对于不能同步的,辅以skydrive搞定。
【袁本初的回答(3票)】:
难道LZ认为一个互联网产品仅靠同步这样的硬性功能来评价吗?
EVERNOTE代表了一种改变人类生活的理念,将人获取的信息进行碎片化归类存储,最后成为人类的外部记忆设备,这是EVERNOTE的灵魂。
难道LZ认为美国佬自信到以为做出几个平台终端的笔记同步功能就能成为百年企业了?
【高板的回答(1票)】:
我认为evernote是适合顺手拈来的笔记记录,而onenote更适用于在电脑系统性学习工作记录。结合来用吧!
【Vincent Liu的回答(1票)】:
同学们,Evernote 赢在 BD,可能还有资本运作,而不是什么产品。
它现在自认的企业体量跟产品质量差距巨大,跟 foursquare 之流差了几条街。
【程心的回答(1票)】:
我经常用手机里的evernote来上课录音//回家电脑同步下,好用~
【祖火的回答(1票)】:
现在免费的笔记软件很多了,evernote我看不出特别好的地方,而evernote限制流量,让我很反感
【古侯子的回答(1票)】: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不觉得Evernote就是好到不得了的应用,虽然我也在用Evernote,但我用Evernote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界面的简单,现在似乎也变复杂了,所以除了一些需要在线同步的内容之外,我不怎么用Evernote。
记笔记,我用OneNote,单机版的。(若需要同步使用,则拷贝到Evernote或者Wiz中)就记笔记的功能而言,我现在一直认为OneNote做到一种极致,其他的都距离OneNote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OneNote记录Word、PPT等文档的笔记,可以保存信息源链接,非常的便利。
据说Evernote在手写识别、图片识别方面有很强的算法,好像某种程度上Evernote之所以厉害,也厉害在这个地方,可惜我用不到,也就没有多做了解。
【刘小辉的回答(1票)】:
跨平台很好,功能也很强大,但是潜意识觉得很复杂,于是就卸载了。
【吴晓嘉的回答(0票)】:
试着用过几次。不知道是不是用的不对,感觉存进去的碎片始终是碎片,而且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很难非常方便的存碎片,那么不好;
如果太方便的存碎片,那么都是碎片,也不好。所以至今的习惯是在纸质笔记本上写碎片,用 PowerPoint + Dropbox 记录读书笔记。
题外话:不知道是不是「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很多抽象,比如进程和文件系统,我觉得业界一千年也提不出更好的替代。
【jimmy的回答(0票)】:
我是evernote忠实用户,虽然在中国出现个印象笔记,我估计不会去用。其他的同类产品死光光,再好我也不用。
【王凝的回答(0票)】:
一年前北京的TechCrunch大会听说evernote很不错,要做百年老店,然后试用。初始感觉没什么特别的,标题栏什么的设置都很原始,整个布局也毫无亮点。细细品味之下,还是有如下几个优点值得一提:
1.界面简洁,反映速度很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间一栏滚动鼠标滚轮的时候,界面滚动平滑,滚动到最上和最下的时候都有一个缓冲的动作(类似于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往下拉界面更新内容),不会有快速闪动的感觉,让人感觉很舒服(有了这个体验,再用其它的,比方说麦库和有道笔记,怎么用怎么别扭,不舒服)
2.人性化。无论是PDF还是视频还是什么的,直接拖到界面中就会自己保存(其它的麦库,拖动一个PDF进去做笔记,会提示添加附件,然后从路径中选择,很傻很原始。后来卸载麦库的时候,让填写建议,直接写了一句,因为evernote);随便保存一个笔记,默认情况下会自动截取第一个句子作为标题(麦库就傻傻的提示无标题);中间一栏的的高度刚好可以容纳四行字,无论这一栏变窄还是宽,都一样;
3.统一的体验。尝试了PC版、网页版和手机版,很难得的做到了多界面的风格统一,没有觉得突兀的地方,而且每个版本都保证了其平滑和快速反应的的特点。
总的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用心之作,细节中体现了其独到的用户关怀。
【Crystal Li的回答(0票)】:
很好的服务,一般的软件。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Google产品的特点。
功能和作用上切中用户需要,然而从软件的界面、操作、体验等角度看,又不那么好使。
【高海浪的回答(0票)】:
我刚开始用的evernote,但速度稍慢,还担心不定哪天就被墙了。
所以换用麦库了,用了几个月,感觉还不错。
【魏小微的回答(0票)】:
效率、易用性、稳定性、跨平台(最重要的是在每个平台的客户端做的都非常好,这个叫诚意)。
如果有谁在以上方面综合起来做的比evernote好,那漫天飞起的新闻就该是谁了。
【黄冰的回答(0票)】:
对我来说不是一款好软件,因为我对它的期待是一款简洁速度又快的记事本,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云同步的功能操作起来对我来讲就像是在用itunes的同步,不好搞清楚。
【吕旭东的回答(0票)】:
evernote用了有三年了,从去年开始付费使用。感觉evernote作为一款随身笔记的用户体验还是很棒的,功能刚刚好。
我就是想知道evernote传说中强大的图像识别功能怎么使用。当初e刚推出时图像识别可是一大卖点,现在好像都不大提了,求知友解惑。
【刘龙山的回答(0票)】:
Evernote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前,自己就在用,也是老板介绍的一款软件。
使用很方便,跨平台这点真的很棒,PC,touch,laptop,不受任何限制。
而且之前在中国,Evernote就已经有了很多的用户,当时没有做什么宣传,完全是在靠口碑。
有的时候倒也不是完全跟风,一个拥有这么多用户的产品还是有它的价值所在的。
【谭磊的回答(0票)】:
是个很好的应用
“同步”是个很方便的东西
evernote的不便之处也存在,就是文件格式(本人不懂技术)
不过可以接受,原因:
1.毕竟这个不是evernote的卖点(亮点),况且还有知识产权等等问题存在。
2.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有evernote已经增加一点幸福了,还需要奢求更多么?
【豪情的回答(0票)】:
赞赞赞,超级赞~用很久了^-^
-免费,又有线上存储同步的功能
-横跨所有platform,囊括我的iOS, PC, Mac
-很多时候能做到所见即所得,太方便了
Totally love it. I can't ask for more.
上个版本打开有点慢,这个版本的排版和速度都好很多。
Evernote 的最出彩的功能是摘抄和整理别人的信息嘛,不是自己原创内容的备忘录哇。
OneNote的iOS版我也在用,拿来记录备忘,shoppinglist,菜谱什么的。
【姬晓非的回答(0票)】:
对于一个东西只要能找到符合自己习惯的功能就算好用吧。
至少我把它当一个整合的方便的记事本,工作的安排计划以及完成情况,或者需要起草的文案都用它来完成,找的时候很方便,而且云端也很适合我这种上班在家不同机的人。
手机端我倒不常用。其他除文档的东西用dropbox。
整个来说,我还用着蛮顺手的啊。
【彭泽武的回答(0票)】:
就没有用QQ邮箱记事本的么??
容量不限,富文本编辑,响应速度快,依托QQ邮箱,稳定快速
【刘浩田的回答(0票)】:
总体来说:
evernote是成熟产品,对用户数据负责,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只有在成熟的前提下,再去谈其他的。
用户不是试验品,其他山寨产品免费让用户做测试是应该的。
腾讯花1个pm,2个手机开发,很短时间就可以建造出完善的产品,无需后台做任何改造就可以提供稳定的服务。他不去做,
原因嘛,做产品的人都懂的。
现在evernote火了,让国人都知道此类产品,qq笔记再杀出来,是很节省培育用户的事情
【刘敏捷的回答(0票)】:
日记,我更喜欢flava
【颜庆华的回答(0票)】:
我觉得好处在于,evernote可以方便的截图,它居然可以识别图片中的文字,搜索强大,这是有道云笔记望尘莫及的,我两个产品都用了,但马上把有道云笔记卸载了,连截图保存都没有
【carlhan的回答(0票)】:
我还是比较传统啊,用着everything+gvim。evernote看起来挺不错的
【lohu的回答(0票)】:
我只是想说,evernote真是超方便,每天记日记,坐车时思考,看到不错的信息摘要下来,等等~不断挖掘它吧~
【邝思铭的回答(0票)】:
我是ev的深度用户,只谈谈evernote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1)没有linux客户端,直接操作网页还是有些许不便
(2)编辑排版功能还是短板,毕竟板式漂亮一点有利于阅读
(3)不支持多tab的操作,这点真该学学WIZ
这几点要改进了, 就可以称为神器了
【木头侠的回答(0票)】:
我并非一个资深的用户,就站在自己使用的角度上谈谈
1.按钮不多,五分钟就可以完全弄明白每个按钮的作用。
2.云同步,手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evernote在手机端给予的高度的重视。
3.搜索功能运用简单。
4.合并笔记功能,让人大喜过望。
1.手机未连网络,无法看到图片。
2.图片剪切功能,宁愿回头去用QQ的。
【朱焕杰的回答(0票)】:
我是忠实粉丝
但是我记录了我一年的工作总结,包括图片,有一天竟然发现乱码了
这让我很害怕
【邹昌力的回答(0票)】:
这软件真心好用,一直都是随电脑打开就打开.快捷键 win+shift+f 就出来了!
设置win+s 为屏幕抓图,就更方便了!
【Westlinn的回答(3票)】:
一直用ios备忘录,icloud自动同步。够用了。
---------------割---------------
下面吐槽下evernote让我不爽的几个点:
1、evernote被我抛弃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在手机上记了点东西,然后有网络环境,同步到服务器了,然后在没网络的环境打开,想看看我记的东西,尼玛居然有标题,且内容也可以预览,但要进去看内容要从服务器同步下来。。。我勒个去。被惹恼好几次。我就不用了。这个问题貌似只有ios上有,android上没有,win上不清楚。(据说这是付费功能)
2、chrome插件太大,启动太慢。
3、windowsPC客户端也是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够轻巧。
4、进中国之前,我注册过。现在出了中文“印象笔记”居然要重新注册,或者切换英文帐号才能用?2到家了。。。
by the way,折叠我吧。
【moon的回答(0票)】:
被我抛弃了。
1. 无法离线访问
3. 中文字体支持差
4. 中文段落格式支持差
5. 免费版只有60M
6. 中英文版本混淆,中不中,西不西
【梁枝询的回答(0票)】:
跨很多平台这一点还是很好的,其他的不觉得有什么用,一直用wunderlist的漂过
【王建的回答(0票)】:
那你觉得还有哪个同类型的软件有evernote好用吗?
【林子言的回答(0票)】:
Evernote在中国是对少部分人的好应用,对大部分群体来说,还是QZone更好些,哈哈。
【史飞的回答(0票)】:
有序存储,分类索引,才是最大优势,否则我建个txt文档或者方便贴一样用
【longway的回答(0票)】:
onenote转evernote转wiz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z导入evernot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