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节,铁皮石斛种植对水需求较大。请问在红河地区,夏秋季节每亩每天需水量是多少左右?建一个十五亩左右的...

向红河州人大巡视调研组领导一行到我乡调研汇报材料
你当前的位置:&&&&向红河州人大巡视调研组领导一行到我乡调研汇报材料
向红河州人大巡视调研组领导一行到我乡调研汇报材料
文章来源:云南省红河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
发布人:乡管理员
发布时间: 10:32:06
向红河州人大巡视调研组领导一行到我乡调研汇报材料
尊敬的陈主任及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我乡指导工作。在此我瑾代表乡党委、乡人大、乡人民政府及全乡17000多各族群众对你们的到来及对马鞍底乡边境各项社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乡社会各项事业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乡情
(一)乡情概况
马鞍底乡位于县城东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46公里,国土面积284.7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63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汉族5种民族。2008年全乡共有农业人口172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人均有粮447公斤,人均纯收入1335元。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科技文化落后,马鞍底乡至今仍然是一个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和原战区五位一体的贫困农业乡。全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山区农村,至今仍有36个自然村未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解决人畜饮水率仅42.9%;9个自然村还未通电,通电率达85.7%;49个村还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电网改造率22.2%;17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公路通达率为73%。
二、立足实际,结合乡情,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工作
当前,马鞍底乡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交通,发展后劲不足就是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人民群众增收困难就是没有龙头企业和规模产业支撑。所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把握关键、突破重点,制定了“1123”工作发展思路,即:紧紧围绕突破一个制约、搞活一个边贸、加大两个资源开发、实现三个提升,不断推进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全乡发展大局出发,积极通过多方诉求争取,力争在改善交通建设上有突破。当前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就是交通,由于交通制约,全乡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态自然景观、百年古茶树等生物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虽然拥有156公里全县乃至全州最长的边境线,但边贸工作一直难以突破。目前,“蒙新”(蒙自到河口新街)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如果能争取把“新街到龙脖河至地西北至马鞍底至蛮耗”的道路建设成高等级公路或三级以上柏油路面,那么勐桥、马鞍底的37000多人民群众都将从中受益,对当地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发展边贸等方面将产生较大的促进和推动,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巩固了国防。所以说,全乡的发展只要交通“瓶颈”制约一突破,就能一通百兴;要通过加大开发利用“矿产”和“生物”两个资源实现两个推动(推动边境贸易和和旅游开发)。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上,以保护完好的“野生百年古树茶”和本地特有的“古甜茶树”为资源,建立野生古茶和甜茶基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培植规模性的板兰根、石斛等药材及生物资源产业,积极在生态生物链产业培植和开发上多思考、多探索。要充分发挥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积极鼓励、支持和扶持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或个体户,推进生物资源的创新;同时发挥生态优势,宣传“绿色生态”和“自然景观”特色,充分保护和利用较好的原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景观,在生物多样性上作文章,不断挖掘人文景观潜力,以“美丽神秘的蝴蝶谷”为宣传的着眼点,着力打造成金平的“香格里拉”,积极招商引资,逐步开发矿产和旅游资源;要通过积极争取经费和科技投入在提升传统种植、养殖及新品种、新产业上下功夫。要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兴边富民等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通过政府主导投入和扶持,在农业、林业、畜牧、生物资源创新开发等方面建立样榜、试范点,通过“试点”带动,辐射推动,产业拉动,多渠道探索农民增收的路子和途径。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结合我乡实情,把全乡的发展目标定位摆在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格局中来,把思想统一到“农业稳乡、资源强乡、项目立乡、边贸活乡、科教兴乡”的发展战略高度上来认真抓好抓实。
(一) 打牢基础,调整结构,落实“农业稳乡”战略。
马鞍底乡99%的农民都生活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落后农业乡,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殖为主。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果不确保吃饭问题,对边境的社会稳定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抓效益促增收为目标,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农业常抓不懈。二是调结构促增收,在提升传统农业上积极探索。第一,积极推广 “生态优质稻”样板田,建立了标水岩、马苦寨、水井三个样板示范点,在提升传统农业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第二,在提升草果单产上下功夫,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草果单产,实现广大群众增产增收。三是抓规划建支柱,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作文章。通过历届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全乡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调整,有的产业已初具规模,比如地西北、沙坝等低热河谷地区以香蕉、橡胶产业为主导,海拔高的像中梁地区则以草果产业为主导;中海拔地区以种养殖为主,但全乡的产业还依然很单一,以当前的产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化的的形势不相适应,所以乡党委政府积极做好规划,全力推进产业化进程。
(二) 招商引资,合理开发,落实“资源强乡”战略。
一是立足矿产资源,做好招商引资。依靠辖区内丰富的铁矿资源,加大对铁矿开发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在已洽谈的7家矿业公司中,引进昆明金顺工贸有限公司到马鞍底安家立业,乡党委、政府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创造“亲商、爱商、护商、扶商”良好的环境。二是立足生态景观,做好旅游宣传。依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原始森林广布优势,加大对五台山―拉灯瀑布群自然景观、标水岩瀑布、跨国景观―天生桥景区、坪河景区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潜力的挖掘,积极邀请西南林学院的专家、中央少儿频道的编导及相关媒体对旅游工作进行了宣传,打出了“神秘蝴蝶谷”的旅游品牌。三是立足生物优势,做好生物开发。利用乡内气候和和湿度优势加大对三七、瑶药、人工培植野生花卉、板兰根和古茶树的示范推广和开发力度。
(三) 强化意识,立足发展,落实“项目立乡”战略。
按照“想项目、谋项目、抓项目、干项目,要项目带动、要项目推动”的思想,抓住兴边富民机遇,尽最大努力积极争取边境乡镇的一些惠民政策。以国家扩大内需拉动增长为契机,转变观念、强化意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副职为成员的项目库建设领导小组。一是投入资金2万元成立了项目库建设工作办公室,建立了覆盖城镇建设、交通、人饮安全、水利、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项目的项目库,遴选上报地西北村整村推进、中梁脚整村推进、石板寨人畜饮水等项目;二是在县委、县政府及水利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认真做好大鱼塘国家小二型水库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建设完成后,普玛、中寨两个村委会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三是严格工作制度,蹲点督促,保证了中梁人畜饮水、萝卜地整村推进等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四是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大基础设施、小集镇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把项目立乡的战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四)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落实“边贸活乡”战略。
充分认识加快边贸市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边贸市场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通过对地西北边民互市点一、二期工程的硬件改善,不断加大对互市点的管理和利用力度;二是加强对沙坝边民互市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推动我乡边境贸易发展,对搞活乡域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五) 以人为本,着眼素质,落实“科教兴乡”战略。
一是以科技推广为依托,强化科技培训。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对草果人工受粉,香蕉育苗技术、优质稻旱育水裁技术进行专题培训,并适时根据农民需求,积极做好农业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和转化率。二是以教育工作为重心,巩固“两基”成果。第一,加强领导,狠抓督导评估工作的落实。成立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切实做好控学保辍工作,深入失学学生家庭做好劝返工作;第二,合理布局,做好校点撤并规划。按照县委政府的指示要求,成立校点撤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撤并规划,到2010年实现一村一校的撤并计划;第三,加强协调,加大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及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注重挖掘,培植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把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今后旅游开发一项前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在文化工作方面重点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
三、生态资源情况
(一)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东、南、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156千米。境内海拔从200米―3012米不等,立体气候突出,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根据2006年二类资源调查统计,全乡林业用地面积32.5万亩(含自然保护区面积11.6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2万亩,商品林1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动植物十分丰富,西北部是我国分水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马鞍底蝴蝶资源、自然生态景观可开发利用价值高,主要有地西北天生桥斑蝶科蝴蝶群;石头寨、鸡窝寨古茶树群落,环蝶科蝴蝶群;标水岩瀑布凤蝶科蝴蝶群等,据考察马鞍底境内就有喙凤蝶、棒纹喙蝶、燕凤蝶、斜带环蝶、紫斑环蝶、金裳凤蝶、美凤蝶、枯叶蛱蝶、楸叶蛱蝶、凤尾蛱蝶等共计400余种,比号称世界第一的台湾还多。每年夏季爆发的近百万只箭环蝶最具特色,对开发蝴蝶资源,发展跨国生态旅游十分有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制度,切实做好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一是成立了由乡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林业站站长为办分室主任的“马鞍底乡森林火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马鞍底乡林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强化组织管理,认真开展林地保护工作。二是逐步完善制度,先后研究出台了《马鞍底乡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滥砍滥伐行为的紧急通知》、《关于保护森林资源清理坪河林区毁林种树行为的紧急通知》等,为全乡生态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三是严格伐木指标审批,依据片区林木生长情况,按照上级“关于林木采伐量不得大于林木生长量的要求”做好采伐规划。同时加强境内竹林管理力度,规定竹子采伐只能择伐3年以上龄段的老竹,采伐量不得超过总蓄积量的30%。四是切实贯彻《森林消防条例》要求,在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底森林防火期内,规定每周进行2次林区巡查,及时排查火险隐患,确保林区安全。为蝴蝶生存繁衍提供有利条件。
(二)以蝴蝶为主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
马鞍底乡虽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多年来,境内矿产、生物、水利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直到西南林学院周雪松、刘家柱两位教授通过10年的科研考察,于2009年3月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名为“中国的蝴蝶谷云南马鞍底”文章后,才引起新闻媒体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组也因此选定马鞍底作为“蝴蝶谷探秘”节目的外境拍摄地;省人大环资委主任、云南省自然遗产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冯志成也于日携州人大领导、专家学者、云南日报社记者深入我乡就资源保护、开发及规划进行专题调研,使我乡以蝴蝶为主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竹林长期失管,放牧现象普遍存在,群众随意采笋,导致幼竹数量减少。同时现有竹子生长年限过长,加之老龄竹间伐不到位,导致竹林大面积开花死亡,使蝴蝶生存环境逐年减少;二是竹林经济价值低,群众毁竹开垦、毁竹种树较为普遍;三是受利益驱动,部份群众捕捉蝶类幼虫、蛹及成虫等低价出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蝴蝶种群数量进一步增加;四是人员少,经费紧,目前乡林业站有工作人员两名,管护林区面积近33万亩,致使日常管护工作存在“盲点”,难以做到面面俱全。
(四)以蝴蝶谷为主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困难的问题。
一是我乡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交通,目前的交通使人“望路兴叹”,很难吸引企业、个人投资,在我乡标水岩养殖“中华鲟”鱼、年产值近千万的养殖场也是因交通条件差也一直不愿扩大养殖规模,所以,只要解决了交通问题,就能“一兴百兴”,将推动全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二是由于我乡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无力负担“蝴蝶谷”建设前期的规划、宣传、设计等费用,急需得到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五)以蝴蝶谷为主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三、主要自然景观和“蝴蝶谷”
马鞍底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台山东南坡,各种植物生长茂密,自然景观优美,素有“旅游秘境”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田汉曾到过此地,对其景色深有感触。
(一) 五台山―拉灯瀑布群自然景观
五台山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134.361平方公里,境内,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景色如画,山峰连绵,奇秀迷人,森林河流交错,瀑布飞流,各种植物生长茂密,自然景观特别优美,在全国有“旅游秘境”的美称。林中,瀑布脚下,层层梯田蜿蜒曲折,犬牙交错,与星落棋布的哈尼蘑菇房构成靓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美景。五台山瀑布群横穿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台山脚下,是我乡境内集群山、原始森林、瀑布为一体的靓丽风景线之一。五台山瀑布群共分为五个梯级瀑布,自下而上总步行里程为6.5千米,瀑布群中第五级瀑布长56米,枯水期帘宽2米左右,丰水期可达5米以上;第四级瀑布长45米,枯水期帘宽4米左右,丰水期可达6米以上;第三级瀑布长63米,枯水期帘宽2.5米左右,丰水期可达5米以上;2级瀑布长38米,枯水期帘宽2.1米,丰水期可达5米左右;第一级瀑布长53米,枯水期帘宽3米左右,丰水期可达5米以上。现游客通行便道修至五台河第1、2台瀑布底端,周围原始森林广布,沿途多桫椤、野芭蕉、野茶树、野生兰花、草果、薄竹、板根树木、藤本等国家级保护植物,亲临瀑布,但见各瀑布好似一条条银链从悬崖峭壁上直泻而下,瀑底瀑声涛涛,水雾迷茫,天然氧气充足,遇天气晴朗时彩虹浪漫,河流两岸水成岩迹象明显。
(二) 标水岩瀑布―哈尼蘑菇房景区
标水岩瀑布位于中寨村委会标水岩村寨寨头,瀑布自上而下全长256米,呈“∧”形,倾角75度,上帘宽3米,下帘宽35米,丰水期可达40米左右,在墨绿色的森林中,一条银色的瀑布分成流而下,把一片森林一分为二,对面正眺,如珠帘垂壁;斜里侧观,似白练当空;上头俯视,像飞龙入水;下边仰望,犹仙女散花,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不禁的赞叹。瀑布两旁纵深原始生态林木,景色优雅,同时,与标水岩瀑布相毗邻的标水岸村、黄家寨、老寨、小寨村哈尼蘑菇房星落棋布,炊烟袅袅,仿佛纵横到了远古时代,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三) 跨国景观―天生桥景区
天生桥景区位于地西北村委会,距村委会3公里,界河将一块花岗岩巨石劈成了两半,河床平均宽度2米,长300多米,深20至45米,河床最窄外仅有0.5米,一块巨石嵌如其中,把中越两国连在一起,下面是30多米的深渊,一年四季清澈如镜的界河从下面一泻而过,到了雨季河水暴涨,从近100米落差的花岗岩河床中喷涌而出,水花、彩虹、雾水和伴随着有节奏的轰鸣声使整个天生桥壮观无比。站在天生桥上,下面咆哮的河水震耳欲聋,一股“阴风”扑面而来,站在十五六米的高处俯瞰,不免让人头皮发麻,额头冒汗,心跳加速。关于天生桥,还有一个没有经过考证的传言:据说金平解放前夕,国民党的一个连队想溃逃到越南,夜间行军,不想竟一一掉下悬崖,惟独在最后的一个瞎眼伤兵,用拐杖探路发现险情,才得以捡回一条命。天生桥的奇、惊、险,简直是难以置信,沿着一条毛路往下走几十米,眼前是十多米宽,中间堆满了不知经过多少年的雨水冲刷得表面异常光滑的各种巨石,站在光秃秃的岩石上抬头往上看,从天生桥流下的河水因高差原因,如一条巨龙汹涌而下,水声响彻云霄,一阵阵的水雾腾空而起,纷纷扬扬。
(四) 坪河景区
平河景区位于中梁村委会,海拔之间,景区四面环山,一条小河从中将一个高山草原一分为二,站在景区内你向四处眺望,远处是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景色如画,山峰连绵,奇秀迷人,眼前,山间溪水潺潺,在袅袅的云雾中,一片绿色的草原,在风中起伏跳动。
(五)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马鞍底乡世居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汉族5种民族,2007年全乡共有农业人口1723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由于这里地处中越边境的丛林地带,交通不畅,这里的少数民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极小,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主要节日有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十月年、六月节、新米节、“黄饭节”,瑶族的打靶节、赛歌节、七月半,特色婚礼;苗族的花山节;彝族的响把节、祭龙等。
1.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和风俗。十月年,称“伙什扎”或“扎特特”。按哈尼族历法,农历十月为岁首,自第一个属龙日始,至属猴日止,历时6天。意在辞旧迎新,祝愿新的一年人寿年丰,万事如意。节日里,打扫山寨和家院,男女老少更换新衣,宰杀猪和鸡鸭,舂糯米粑粑,祭献天地和祖宗。年轻人燃放鞭炮。出嫁的姑娘带上酒、肉等食品回娘家祭祖。各家备办丰盛酒菜盛情款待亲友。六月节,称“L(kū)扎扎”。自农历五月属猴日始,节期一般3-5天。村村寨寨立磨秋、转秋、秋千,杀牛祭神。牛的各个部分按户数肢解均分回家祭献祖宗。节日期间,举行串寨活动,男女青年乔装打扮,戴面具,涂抹花脸,穿长袍,或披兽皮,头顶牛羊角,腰束红绸缎,身背鸡笼,手持长刀棍棒,吹奏唢呐、牛角,稀奇古怪,无奇不有,走村串寨,尽情嬉戏。每至一村,姑娘跳牛皮鼓舞,小伙子作靡秋竟技表演。夜晚男女青年相聚,彻夜欢乐。新米节,称“车什扎”,或称“尝新米”于农历七八月间举行。黎明,男主户即下田取回一丛根穗具全的9穗稻谷置于井旁。下午杀鸡煮熟后,将谷穗拿回,3穗用叶捆扎成1束挂于祖宗神位,6穗烘干脱粒炸成谷花,先将9粒谷花喂狗,后合家围坐,按年龄从小到大为序,依次随意抓起新米放于手中记数,单数即吃下,双数则放回。如此反复尝谷花。吃剩的谷花则浸泡新谷酒。一家人有说有笑,谈论当年的庄稼长势,计议秋收事宜,大多还会邀请外来客人一同饮酒尝新。黄饭节,称“伙施实”。时间为农历二月属猴或属鸡日,届时接新媳妇回家吃团圆饭。户户用黄饭花水染黄色糯米饭和染红蛋,用棕叶编织成各式各样的挂兜,装上红蛋系在孩子胸前。成年人用芭蕉叶包黄色糯米饭和红蛋,带到历史上特定的一块田间参加开秧门仪式。这天先给耕牛喂饭,然后下田犁耙。祭献仪式,先由一特定妇女把3丛秧苗插入田中,接着鸣枪,放鞭炮,吹响牛角和栽秧号,男女兴高采烈下田栽秧,众歌唱起栽秧歌,田间一片欢腾。次日各家开始正式插秧。民俗,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信仰的主要内容。认为天、地、山、水、风、雷、雨、电、地震、日蚀、月蚀、冰雹和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为神灵所主宰。一年间固定的宗教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寨神,称“昂玛突”或“普玛章”,以村为单位,于农历正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二月祭地神,三月祭山、祭火,五月祭水,七八月祭谷神。此外还有以户为单位的各种祭祀活动。
2.瑶族的主要节日。打靶节,春节后第一个属马日,由老者用纸画一动物图像,写上日月裱糊为靶,全村男子于村外场地表演射技。凡中靶者,当晚每人提1块腊肉、1壶酒,到寨老家共餐,称“喝马鹿汤”。席间商订本年的狩猎计划,公推1名优秀射手为本年撵山围猎的组织指挥者。赛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日,青年男女盛装齐集歌场赛歌,老者在家春糯米粑粑。七月半,这是喜庆丰收的节日,每年秋后举行。节日期间,宰猪杀鸡办酒宴,举行体育活动,表演歌舞节目。瑶族特色婚礼,在瑶族的家庭里,父母很早就为子女订婚,订婚前要请祭师将男女双方各命属相来对照合婚书,能相配才能订婚。瑶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三夜:第一天是新郎家到新娘家过(送)礼;第二天是娘家的送亲队伍将新娘送到男方家,但不能进门,等到半夜举行仪式后才能进家门;第三天夜里新郎、新娘进行拜堂后待天亮时男方家将定金付给女方家人,置办酒宴将娘家人及送亲的亲属送走后,婚礼才算结束。民俗,瑶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崇奉始祖盘瓠、祖先和各种自然精录,又敬奉道教诸神和佛教的如来、观音等。宗教仪式参照道教仪式举行,但没有固定庙宇和专业神职人员。在崇奉的神灵中,还有本民族传说中的一些著名人物,如神画师巡二秀才,专司恋爱婚姻的解秽九娘,给人聪明智慧的羽官,率领瑶族引黄河水开田的三元,战胜自然灾害的五龙,决定人畜生死的五雷等。所用经文,有的照搬道教,有的结合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和伦理道德编写而成。寨老中的“龙师”,是一切宗教事务的主持者。巫师,瑶语称“楼面”或“那曼”。其职能是为人占卜吉凶、驱妖除魔。占卜的方法有铜钱卜、秤砣卜、鸡蛋卜、火镰卜、木棍卜、手指卜等。巫师有男有女,并非师传。瑶族祭祀活动颇多,主要有祭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日,全村度戒过关的男子汇聚于寨老家中聚餐,由“龙师”祭献谷魂和诸神。祭式毕,商议解决村寨重大问题。同时举行扫寨仪式,由1童男端1碗米边走边撒以示引路,道公率众手持刀剑绕寨游行,口诵经文,以示驱妖除魔,然后家家户户大扫除。
3.苗族的花山节。即踩花山,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三年一轮。第一年三天,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第二年是五天或七天,从初一到初五或初七;第三年是七天或九天,从初一到初七或初九。踩花山,传统上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求子嗣,所以,花山主一般是没有儿子的人;另一方面是为青年男女提供认识和娱乐场所。现在,踩花山已经摒弃了求子嗣的内容,主要是为青年男女提供交往的场所,同时举行一些苗族传统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为各族人民的感情交流和经贸活动提供场所,所以,现在的踩花山不仅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而且也成了各民族人民的节日。踩花山,要先立花杆。无杆就不成花山,花杆是花山的唯一标志。花杆通常用杉木做成,高三丈多,刮去皮,抹上一层植物油,然后竖于选好的花山场中心,在杆顶插红色布匹以示吉祥,在一人高外挂三把芦笙,杆脚放几壶酒和几个碗。农历正月初一早上正式立花杆。立花杆有立花杆词,立好花杆后放鞭炮,意示踩花山正式开始。这时,潮水般的人群,身穿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花山。花山人山人海,到处欢笑,到处是歌声。姑娘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红红绿绿,像鲜花、像彩霞、像绿叶、像牡丹、各种头饰、首饰、耳饰、服饰、目不暇接,像春天时的鲜花在争艳。在花山上,中老年人们唱苗族古歌,谈天说地,互说衷肠。在花山上,人们忘记了一切苦恼,搁下所有农活,尽兴尽欢,直到傍晚,人们方才散去。
4.彝族的响把节。一年一度的传统响把节在12月第一个属鼠日,生活在大山中的彝族长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就有成千上万的白肚鼠和麻雀来毁坏庄稼。彝族为了生存下去,自发地组织起来,烧起堆堆大火,大喊大叫,手拿木棍进行一场灭鼠灭鸟的战争,终于把鼠和鸟消灭,获得了丰收,为了纪念这次战争,每年冬月第一个属鼠日,他们便举行跳木棍活动。后来,渐渐地把木棍改为响把,认为搓响把的声音能驱走老鼠和麻雀,自此彝族每年这时候一跳就是13天,以此来庆祝丰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马鞍底乡境内有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台山林区面积20.15万亩,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保存极为完整,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 67.7%。专家评价马鞍底乡“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存极为完整,野生兰花随处可见,珍禽异兽种类繁多”,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桫椤、福建柏、鸡毛松、红花木莲、董棕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蜥、蟒,二级保护动物小黑熊、眼镜蛇、穿山甲、凹甲绿龟、蜂猴、岩羊等;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野生三七、黄莲、山乌龟等珍贵药材和香菌、蕨菜、黑木耳等天然野生蔬菜食品。在地西北村下辖的八底寨、鸡窝寨、石头寨等自然村,生长着野生茶树古茶树植物群落,至今还保护完好,有的古茶树已有数百年到一千多年的历史。
(七)“神秘蝴蝶谷”
1、地西北天生桥斑蝶科、凤蝶科蝴蝶群。这里的蝴蝶群主要有金斑蝶LimnaschrsippusLinnaeus、天蓝紫斑蝶Euploealeucostictos、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Cramer)(宽纹青斑蝶)、巴黎翠凤蝶Achillides paris&&&&& Linnaeus、美凤蝶Papilio&&&&& memnon& Linnaeus(多型蓝凤蝶)等。
2 、石头寨、鸡窝寨古茶树群落、环蝶科蝴蝶群。石头寨、鸡窝寨海拔米,距天生桥4―8公里,有50多户彝族瑶族群众居住在这里,附近就是竹林和森林。寨子和寨子周围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树、古茶树两千多株,整个寨子就座落古茶林之中。这一带的蝴蝶群主要是白袖箭环蝶Stichophtalm louisa Wood-Mason(路易箭环蝶),到了每年的6、7月,成千上万只蝴蝶就会在竹林中、古茶树下、村子周围成群结队飞来飞去,与人和睦相处。据村子的老人讲,不知多少年多少代了,这里蝴蝶就一直陪伴我们,给我们的寨子带来生机和欢乐。
3、 标水岩瀑布凤蝶科和蛱蝶科蝴蝶群。这里常见的蝴蝶群主要有凤蝶科、蛱蝶科蝴蝶,如蓝凤蝶Papilio protenor Gramer、红绶绿凤蝶云南亚种Pathysa nomius swinhoei Moore、孔雀眼蛱蝶Precisalmana Linnaeus、拟豹纹蛱蝶Phalatha phalatha Drury、丽蛱蝶云南种Parthenos sylvia sylla Don等。从春季到秋季均有蝴蝶发生,这里森林、瀑布、彩虹、蝴蝶、蘑菇房构成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和一的美好画卷。
四、下一步重点申报建设项目
我乡自然景观优美,境内可开发自然资源丰富,乡党委政府本着“立足自身优势、推动区域发展”的思路,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为下一步生物、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一)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完善集镇配套设施,计划建设占地20亩,总投资280万元,涉及搬迁群众6户,可容纳8000人左右的商品交易市场,推动我乡商品流通速度,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交通。积极做好蔓耗至马鞍底总长约75公里,宽约6米,总投资达5600余万元的油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及前期准备工作,切实改善我乡交通状况,为全乡旅游、矿产、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旅游开发。
依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原始森林广布优势,加大对五台山―拉灯瀑布群自然景观、标水岩瀑布―哈尼蘑菇房景区、跨国景观―天生桥景区、平河景区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潜力的挖掘,积极申报建设期为10年预计建设资金2691.5万元含主干道整修、生态园建设、集中式宾馆等20项旅游开发的科学规划,项目建成后年创造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年上缴税收65万余元。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十分艰巨。现全乡辖区内仍有36个自然村未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解决人畜饮水率仅达42.9%;9个自然村还未通电,全乡的通电率达85.7%;49个村民小组还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电网改造率达22.2%;17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公路通达率为73%。
(二) 交通瓶颈制约,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马鞍底距县城146公里,由于路程、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给旅游、生物、矿产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 缺乏项目支撑,基础设施薄弱,党员活动阵地不足,很大程度制约了科技推广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今年谋划的一些工作经费有的经费还没有落实到位,还需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争取。
最后,对冯主任及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扎实的抓好落实,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二OO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浏览次数:44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霍山石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