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原子的角度去理解,137是质子 中子数和中子之合吗?!

铯137有放射性,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_百度作业帮
铯137有放射性,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
铯137有放射性,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D.铯137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0
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外电子数为55,所以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是“1”常省略,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故核电荷数为55,所以正确.D、已知铯137的中子数为82,由A可知核外电子数为55,因此铯137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2-55=27,所以错误.故选C.
本题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问题解析:
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判断.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判断.D、根据题意结合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某元素R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4.6g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在受热条件下完全反应,可得到7.8g过氧化物R2O2.(1)该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是什么元素?(2)如果把6.9g该元素单质投入到足量的_百度作业帮
某元素R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4.6g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在受热条件下完全反应,可得到7.8g过氧化物R2O2.(1)该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是什么元素?(2)如果把6.9g该元素单质投入到足量的
某元素R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4.6g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在受热条件下完全反应,可得到7.8g过氧化物R2O2.(1)该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为多少,是什么元素?(2)如果把6.9g该元素单质投入到足量的氧化铝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同时可得沉淀多少克?(要写明化学方程式)是“氯化铝溶液”,不是氧化铝溶液.不好意思
由原子守恒,R与氧气反应时的系数关系为设质量数为x,则2x:(2x+32)=4.6g:7.8g解得x=23即R质子数+中子数=23;又因为中子数-质子数=1,因此质子数为11,是Na元素第二问……氧化铝溶液?应该是氯化铝溶液吧~反应:①2Na+2H2O=H2↑+2NaOH②AlCl3+3NaOH=Al(OH)3↓+3NaCl因为AlCl3溶液足量,因此Na全部耗尽且Al(OH)3不会溶解;又因为这两个反应在溶液中几乎同时发生,因此可写成总反应:6Na+6H2O+2AlCl3=3H2↑+2Al(OH)3+6NaClNa单质物质的量n=m/M=6.9/23=0.3mol由总反应可知,生成H2物质的量为0.15mol;标况下体积V=nVm=0.15×22.4=3.36L生成Al(OH)3物质的量0.1mol,质量m=nM=0.1×78=7.8g
听上去是K~~~但好像算不得~~~
元素是钠,至于和氧化铝反应,是钠投入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
是金属钠(根据条件可知化学方程式可列为2R+O2=R2O2,设R质量数为X则有2X:(2X+32)==4.6:7.8,计算得X为23,与上述条件结合,可知其为钠相对原子量怎么有两种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12分之一的比值到底哪个是啊?_百度作业帮
相对原子量怎么有两种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12分之一的比值到底哪个是啊?
相对原子量怎么有两种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12分之一的比值到底哪个是啊?
你这个有错误吧?相对原子质量本来就不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应该是质量数等于他们之和,相对原子质量只能根据12C原子质量的1/12来计算或者是各个原子质量与他们的丰度的乘积之和来算中子数是怎么计算的啊?按照网上所说,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但是书上写到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但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还有硫原子,质子数是16,中子数是17,相对原子质量是32,完_百度作业帮
中子数是怎么计算的啊?按照网上所说,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但是书上写到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但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还有硫原子,质子数是16,中子数是17,相对原子质量是32,完
中子数是怎么计算的啊?按照网上所说,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但是书上写到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但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还有硫原子,质子数是16,中子数是17,相对原子质量是32,完全不符合啊!只是接近而已……
你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错误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这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某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比如C,有3种原子,一种C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2,另一种为13,还有一种为14.你说的碳原子的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
是指最后一种CA.i的原子核比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C.衰变过程中共有4个中子转变为质子D.若i继续衰变成新核i,需放出一个α粒子(2)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知用频率为γ的某种光照射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vm,设光电子的质量为m,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若将入射光的频率提高到2γ,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原来初动能的2倍(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使滑块A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B以3m/s的速度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碰撞,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1kg、2kg,滑块B的左侧连有轻弹簧,求:①当滑块A的速度减为0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②两滑块相距最近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
分析:(1)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电荷数、质子数以及质量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判断发生α和β衰变的次数.(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hγ0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由本身的性质决定.(3)A与B相互作用过程中,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解答:解:(1)A、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0个质子,质子数和中子数总共少28,故83209Bi的原子核比93237Np少18个中子,故A错误;B、设83209Bi变为93237Np需要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93=2x-y+83,4x=237-209,所以解得:x=7,y=4,故B错误,C、4次β衰变,所以衰变过程中共有4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故C正确;D、若&20983Bi继续衰变成新核&21083Bi,需放出一个中子,故D错误故选C.(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所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hγ-12mv2m若将入射光的频率提高到2γ,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原来初动能的2倍.(3)①以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2v2-m1v1=m2vB.解得vB=2m/s②两滑块相距最近时,AB速度相同m2v2-m1v1=(m1+m2)v′Bv′B=43m/s故答案为:(1)C(2)hγ-12mv2m,大于(3)①当滑块A的速度减为0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是2m/s;②两滑块相距最近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是43m/s.点评:(1)本题考查了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对于这一重点知识,要注意加强练习.(2)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以及知道逸出功W0=hγ0.(3)本题关键对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选修模块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它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2)北京时间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产生大量的核辐射,经研究,其中核辐射的影响最大的是铯137(Cs),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55137 Cs→56137Ba+-10e.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2.(已知碘(I)为53号元素,钡(Ba)为56号元素)(3)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1kg.初始时刻B静止,A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与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位移的正方向),则物体B的质量为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江苏一模)(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变小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2)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图1所示的三种变化过程,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C(选填图1中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在一个大气压下,1g水在沸腾时吸收了2260J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汽,对外做了170J的功,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水的摩尔质量M=18g/mol.则①水的分子总势能变化了2090J;②1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3.3×102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w&w&w.ks5u.c&omB.(选修模块3-4)(1)关于声波和光波,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CA.声波和光波均为横波B.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C.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v=λf,既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光波D.同一列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2)一根长绳左端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O点,t=0时某同学使绳子的左端开始做简谐运动,t=1s时形成如图2所示波形.则该波的周期T=4s,传播速度v=1m/s.(3)如图3所示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图,一条光线平行于&BC边入射,经棱镜折射后从AC边射出.已知∠A=θ=60°,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3;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33cc(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C.(选修模块3-5)(1)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BCA.1327Al+24He→1530P+xB.714N+24He→817O+xC.12H+γ→01n+xD.13H+x→24He+01n(2)当具有5.0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1.5eV.为了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为BA.1.5eV&&&&&&&&&B.3.5eV&8一台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0,发出的激光在真空中波长为λ,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每一个光子的动量为;该激光器在t秒内辐射的光子数为0λthc.
科目:高中物理
C(选修模块3-5)(1)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的是CA.60.3eV&&&&&&&&&&B.&51.0eVC.43.2eV&&&&&&&&&&D.54.4eV(2)一个静止的Ra,放出一个速度为2.22×107m/s的粒子,同时产生一个新核Rn,并释放出频率为ν=3×1019Hz的γ光子.写出这种核反应方程式88Ra→.→.;这个核反应中产生的新核的速度为4×105m/s;因γ辐射而引起的质量亏损为2.21×10-31kg.(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3)如图2,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m1<m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接着使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运动中某时刻轻绳突然断开,当弹簧恢复到其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则:①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为1+m2)m2v0;②从轻绳断开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1+m2)2v022m2-12(m1+m2)v02.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京模拟)本题包括A、B、C三个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引力就不会有斥力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则A到B过程中气体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过程,B到C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小(填“增加”或“减少”).(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A=6.0×1023/mol,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kg/mol,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试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B.(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B.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C.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2)某介质中,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3s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质点b刚好开始振动,则此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填“正”或“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40m/s.(3)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折射率为,∠B=30°,一束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向棱镜,入射点为O,试画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图,并求出光射出棱镜时折射角.(不考虑BC面对光线的反射)C.(选修模块3-5)(1)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λ0,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该金属的逸出功为h0.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h0.(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5kg的滑块A以2.0m/s的速度撞击质量为9.0kg的静止滑块B,撞击后滑块B的速度为0.5m/s,求滑块A碰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科目:高中物理
(选修模块3-4)(1)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N的振幅是m,振动周期为s,图乙表示质点(从质点K、L、M、N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m/s.(2)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3)描述简谐运动特征的公式是x=.自由下落的篮球缓地面反弹后上升又落下.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在地面反弹时的能量损失,此运动&(填“是”或“不是”)简谐运动.3.(选修模块3-5)(1)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2)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两小球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电量分别为q1、q2.A、B两球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3)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1530P衰变成1430 Si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1532P是1530P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1532P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mg的1532P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m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子 中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