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金融网平台的优势是?

平台分类网贷基金货币基金基金股票帮助中心
我的多赚 &
想了解这个360金融平台的情况,加微信好友licaishi317分享评论:5浏览:1697 15:00:10,刚看这平台名时,有一阵兴奋:网络安全界的老大都做起网贷了,想来平台靠谱的紧!打开官网,不禁哑然失笑,此360非彼360也!南辕北辙、完全不搭界哈!看来今后奇虎360真有一天想做网贷或金融时,得跟已得先手的这家花大钱买下域名使用权!真的有点佩服360金融的成功抢占域名,先给自己立了个不败之地嘛,嘿嘿!360金融是上海英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投融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说是上海平台吧,它主做的却是山东业务,几乎所有标的借款人都在山东,360金融是上海总部、山东济宁有个分公司。看来上海的标它没发几个,借款人几乎全来自山东,又大部分是来自济宁。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光吃一个济宁,平台业务都还没走出家门口,平台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山东平台现已是有名的投资人忌惮的“灾区”了,360金融看来至少可算2/3个山东平台,恐怕你平台宣传或吹的再好,俺们投资人也要费思量了哈!360金融宣称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倡导借款信息全公开透明的P2P/P2C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真实、透明的互联网金融网站。是啊,你用了人家360的大名,360的最大特点是啥?一提360,人人自然联想到网络安全。360金融为不负奇虎360,也必须得在安全性、信息真实透明性上下功夫!可事实是:作为非注册用户,每个标的项的“借款用途”、“风控措施”、“借款方相关资料”是不让看的。这个就有点不能自圆其说了哈,说是要做到最真实透明,可关键玩意儿啥也不露给你,非得先忽悠人上了*船才能看吗?这个有点强人所难哦!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官网首页banner有一条是“360金融董事长王印亭当选“2014年度中国经济人物”,点开一看是链接到凤凰财经的一条网络新闻。可笑的是:就在该条新闻下方不远的网友评论处,有2条网友直评360金融是骗局、是网上高利贷。平台对宣传其董事长的新闻报道(Banner)就是这么处理的吗?也不修改美化一下链接页面、删去差评?!呵呵,或许这正是360金融最真实、最透明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吧!。。。。。。奇虎奇虎,有一天你会出个真正的360金融吗?俺现在是骑虎找虎,热切盼望真李逵出山呢哈!。。。。。。
以下关于的任何文字及图片信息,仅代表bigben用户在多赚发表、转载的任何文字、片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多赚观点,也不构成对bigben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请360金融投资人谨慎参考!
回复: 不是奇虎啊 18:26:12是360公司的吗? 22:27:56楼主分析的很不错,多多分享啊 22:49:19我去观望下去,,感觉这个平台名字霸气哦,风险应该低,,应该有强大的后台,要不然起这个名字,牛 22:03:58看来楼主对很有看法 21:50:03360金融相关阅读: 09:51:48 15:06:26 15:30:20bigben介绍bigben 更多的文章评论数:10 17:43:13评论数:15 10:51:29评论数:24 20:48:00您可能感兴趣的平台
关注数:1632新借款:614.50万关注数:2870新借款:515.51万关注数:2642新借款:920.66万关注数:4298新借款:4,424.00万关注数:848新借款:535.80万加载中,请稍候欢迎您给我们提出网站使用感受和建议!反馈类型:反馈内容:联系方式:多赚没有账号?关于我们手机应用Iphone版下载Android版下载多赚官方群:
多赚商务QQ:
多赚 All rights reserved 多赚,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23
举报请选择举报理由广告垃圾违规内容恶意灌水重复发帖抄袭我的内容其他举报成功您的举报正在等待人工审核,我们会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处理,完成后会【私信】通知您。请填写您的举报理由温馨提示与千万投资人一起,找到最合适的投资平台!或用以下账号登录:手机验证手机号验证码验证码多赚理财师今日话题楼市已疯,市场行情未知,现在到底还该不该买房,咨询多赚理财师,帮你解惑。多赚理财师邀您添加好友理财师微信:licaishi317请勿重复添加提前预警平台·专业投资建议×比利金融股票T+0交易平台怎么样,可以免费开户吗&
11-05-24 &
&信誉很不错的!注册正式账户成功之后,系统自动产生100万元的模拟账户,帮您迅速入门。用户只需在登录时,在帐号栏选普通方式登录就可以,体验交易无穷乐趣,就从免费模拟账户开始!&全真即时报价!无需资金,没有风险!迪拜为了便于广大投资者熟练掌握交易技巧,迪拜特为我们的新客户提供100万元的模拟账户,以其帮助您在最短时间速成股票交易,并在真实交易中轻松盈利。参考:/A股T+0买空卖空在线交流群QQ:&&&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彭博终端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能一直保持金融信息行业的领先地位?
是提供的信息优势吗?这种优势是时间上的吗?还是说在各个小领域建立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被别的公司复制吗?如果可以,为什么彭博还能一直保持领先呢?感觉彭博终端有的交互体验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善呢?
先回答问题:是提供的信息优势吗?这种优势是时间上的吗?是,在信息上有优势。作为Bloomberg LP集团下的一个部分,Bloomberg News streaming会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中,在正式上各个所有渠道之前,Bloomberg终端就可以看到滚动新闻。时间上有优势,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另外,Bloomberg的很多编辑相当不错,选取的新闻,或者TV SHow或者主题都特别好。还是说在各个小领域建立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被别的公司复制吗?小领域也有优势,这种优势别的公司复制起来不是那么的容易,也谈不上完全复制不了。感觉彭博终端有的交互体验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善呢?至于交互体验,仁者见仁的事情,我用起来很舒服,有的人不习惯,我是用的非常习惯了。如果可以,为什么彭博还能一直保持领先呢?这个重点回答一下,其实道理很简单,Bloomberg Deeply understands what do we want and what do we need. 彭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不在其他回答中的任何一个点上。Bloomberg强的地方是在于他们雇佣了大量的原IB 以及Hedge fund包括Mutual fund以及其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一家公司的雇员做他们的specialist或者Quant或者程序员或者Sales。彭博的程序和Quants组其实蛮强的,而且本身又是从买方或者卖方来的,所以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如何便捷的使用以及慢慢实现这些想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在产品做成之后,和市场的紧密沟通能够加深和加强产品的改进和更迭。M Bloomberg本身就是投行出来的,各个部门都熟悉,第一批客户痛点抓的准,销售也能解决,后来就一直是这个思路,开的条件非常好吸引不想再要让生命怒放掉的交易员和分析师什么的了。另外,由于反同业竞争条款,很多原hedge fund quant还有交易员去了bloomberg的,他们的福利和待遇向来好,绝对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如果你说现在就有任何一个公司能直接完全取代bloomberg,那么是不太可能的,剩下的竞争集中在价格和数据。例如路透一直是FX交易员们的爱,Markit(好像拼写错误了但是不管了)集中在Credit数据上但是现在也有拓宽。专门的细分市场例如Direct investment , MA是有专门数据库的,但是论大而全和协同效应我还没有找到能取代Bloomberg。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习惯和沉淀。我习惯了Bloomberg后台编辑的code,以及我在上面留有我大量编辑的leading indictor和观察列表,我轻易不会换终端;另外如果我在一个机器上面安全性和服务上赢得了信赖,我更新是需要有风险和时间成本的。不过,就从我们来看,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特别的edge的。
@韦昌明 谢谢邀请,估计你看我在国金吃了彭博的零食太多了把,mark,下班后翻一下彭博的自传,他创业的经历,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我把问题修改回答。因为题主问的比较细我不是特别了解。职业病把问题拆分回答。我主要讲讲Bloomberg是怎样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回溯历史能够更好的看清楚他今天的局面,以及未来如何挑战他。1. Bloomberg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抓住了金融用户哪些痛点?1.1 Micheal Bloomberg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个#纯屌丝 #名校学渣 #工科转MBA #学生干部
#勤工俭学 #国防生。Micheal是个俄国移民后代,1942年出身在波士顿的郊区,父母是中产,老爸是个牛奶厂会计,通过-berg这个姓氏,他是个犹太人(参考 )。从自传来看,他对商业很有激情(或者换句话说屌丝对金钱都有强大的欲望)。读书不是个好学生:他在公立高中的大部分同学拿到了最高学历高中然后毕业了,他比较特殊去了John Hopkins的EE本(还是别人建议的),26岁哈佛MBA毕业。本科大部分成绩是C,但是是个混学生社团的“学生干部”,Phi Kappa Psi社团校主席,和校际连席董事成员。参考: 喜欢跟人打交道,不想做码农。研究生阶段在哈佛一般坐最后一排,拿了国防贷款,并在停车场勤工俭学。(学渣们,这个桥段熟悉吗?垃圾高中顶尖生,到了名牌大学被学霸秒,GPA低以选错专业萎靡,搞社团自high)(Mike的本科社团生活很丰富)(Mike的本科社团生活很丰富)毕业了去哪?他#不太爱走寻常路#,去了投行做销售。毕业前天天撸,想去参军当个中尉的,因为平足被刷了。到了最后几周,求职计划都没做,渣到底了。有个Steven的同学建议给高盛和所罗门打打电话。然后他打了,然后拿了高盛和所罗门的Offer,拒了高盛,去了所罗门。他没去做投行和研究,去了销售部门,这个长春藤和富二代不愿意干的部门,跟现在不同,投行销售这个姿势被大众觉得比较low。高盛的著名合伙人古斯塔夫-列维面试了他,所罗门是威廉-所罗门面试了他。因为高盛的列维被同事尊敬称为MR.xx, 而所罗门的威廉被人叫比利。他对高盛的氛围略表不爽,所以他选择了所罗门。(这个屌丝还是有点硬。)然后就是干了15年,一直干到合伙人。另外最后一份工作还顺带负责了计算机部门。主要是负责记账、向分析员和交易员提供数据支持。(记住这是1981年。那一年8月IBM PC 5150推出来,CPU运算能力跟文曲星差不多。)1.2 他为什么要创业做资讯?自传中,有大把的例子证明他如何异常的拼命,如何拿到合伙人的位置的,可以看我3年前摘录的一些文字。1981年,所罗门被人收购了。作为合伙人,拿了1KW美金CASH OUT了。31岁拿到合伙人,39岁离开所罗门,开始牛逼了。失业干点啥呢?当时明星行业汽车、钢铁这些都是富二代的产业,他就琢磨小个体户还是搞点三产吧。懂金融的没有我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没有我懂金融,所以就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支持吧。跟一般创业人不同的是,他手里有1KW现金,从所罗门挖了3个人就开干了。1.2 当时客户的痛点是什么?风口来了80年代初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请注意陡峭的曲线客户痛点:当时债券收益计算还是需要2B铅笔,从报纸查价格然后算收益率。当债券太多的,因为计算能力不够,有的时候市场需要停止等大家计算好重新开市。一般大的券商需要博士才能懂计算机系统。怎样算国债跟公司债的收益差异是大家的难题。单产品切入提供令人惊叫的的客户体验:YA 指令+债券名称,一键,客户体验爽到极致,信息不对称就是金钱。(不确定当时具体产品形态是什么,下图是YA指令的截图)Bloomberg提供所有债券的报价信息和收益率曲线。说个小插曲,Bloomberg Keyboard的Enter为什么改造成Go吗?因为客户体验,因为Bloomberg觉得那个比较像大富翁游戏的“GO”,GO,让我们厮杀吧。1.3 当时其他竞争对手是如何满足这个需求的?有个大象,市占率还挺高:Telerate系统(Dow Jones)和Reuters是当时债券信息的主要提供人,绝对主流。请参阅,风流倜傥,IPO,有干爹Dow Jones。当时Bloomberg光提供信息还是不能干掉这两家吧,毕竟他们有干爹,也有提供债券信息和收益率计算的系统,70年代Telerate还是绝对的主流。Telerate后来为啥失败呢?因为Telerate客户体验很差,他的报价信息是一家经纪公司提供的(Bloomberg是美林提供的报价信息,这边需要介绍一下,经纪业务没有撮合交易的牌照只是撮合不同券商交易的中介,美林是券商可以跟客户做交易),Telerate没有考虑买方(交易员和基金经理)的用户体验是Bloomberg能够胜出的主要原因。Bloomberg可以提供在不同前提假设下可以直接计算投资品的收益,而Telerate只是提供一个干巴巴的价格页面。后来Telerate命运多变,转手多家,最后卖给了Reuters.1.4 抱大腿并保持快速迭代开发美林购买了最初的demo产品,付了60w的开发费用和每个月1000美元服务费,并付出3KW美金占了30%的股份。并让Bloomberg五年内不准卖给美林的14家主要高帅富竞争对手。(码农渣渣们,有没有一点Lean Startup的赶脚)(码农渣渣们,有没有一点Lean Startup的赶脚)Bloomberg上面债券价格信息是美林提供的,所以美林会帮助Bloomberg卖更多的终端给客户。这一定程度违背了信息提供者的中立性原则,但是早期企业没有办法,相互利用,美林和Bloomberg都需要抓住债券交易的市场机遇,屌丝逆袭。1.5 全面反击向巨人挑战是安心做一个债券信息的细分提供商还是全面向商业新闻寡头Reuters(欧洲寡头)和Dow Jones(美国寡头)提出挑战。开战:WSJ报纸开始引用Bloomberg的债券报价;(WSJ和Telerate有一个共同的妈Dow Jones,你说多讽刺);把WSJ的人挖过来做Bloomberg NEWS,直接进攻DJ和Reuters的核心商业新闻业务;(90年代,经济危机,很多记者失业,机遇来了)Bloomberg Radio;Bloomberg TV;王国建立!这个里面有个类似乔布斯说服斯卡利不要卖糖水的典故。Bloomberg劝说WSJ记者马特加入公司的一段文字。中立性,应该是Bloomberg资讯的主要卖点。敢登习大大家的新闻,也是十足的勇气,那段时间Bloomberg被屏蔽的厉害。1.6 巨头逐渐衰败Reuters收入和净利润,收入12.9B,利润1.1B,市值30BDow Jones 在2007年以5.5B 美金被21fox收购;Bloomberg因为是私营公司,没有财务公开,大约收入在8B左右。从2008年在美林日子不好过,Bloomberg赎回自己的股份花去了4.4B,算算公司价值至少也在13B以上。屌丝逆袭成功!2. Bloomberg用什么手段维持了这种黏性?或者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商业黏性? 本来我想提一堆中立性、对员工的热爱、对使用者不断培训提高壁垒、交易和讯息一条龙集中服务、7*24服务之类的细节的,但是我觉得书中这句话,基本解释了现在Bloomberg的核心竞争力。3. 有没有新的需求,有新的工具可以翻身干掉彭博?有可能,挑战巨头的一定是被巨头看不起的小蚂蚁。但是前提是只有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本身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Bloomberg的高服务费模式可能会被颠覆。如果未来资产管理行业,草根也可以做投资经理,投资直接变成p2p形式,投资者可以直接把钱交给投资经理,没有买方代理(基金公司)和卖方代理(券商研究部门),数据获得越来越容易,用互联网社区众筹解决信息不对冲。谁又知道呢?我有点痴人说梦,Big idea永远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就如同比特币跟法币的斗争一样。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Fintech领域的创新公司:1. P2P领域火球网通过机器挖掘分散投资P2P网贷(中国垃圾债创新的一条龙)2. 雪球的民间社区的投资经理未来的私募产品的发行 (中国的民间股权投资经理)3. 以及私募一级市场的it桔子和各种天使众筹网站互联网在逐渐瓦解最后一个利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行业。做个广告,在Fintech有任何想创业的屌丝,我可以免费做海外标杆调研服务,FREE,为信息对称贡献一点力量,方便您未来跟投资人忽悠交流,欢迎私信我。屌丝帮助屌丝。@韦昌明 花的时间好像比想象的长,写了4个小时,希望能够解答你的一定的疑惑,有点答非所问,哈哈。参考资料:1. Bloomberg by Bloomberg 自传,为了版权,盗版下载已经删除。2. wikipedia
下文中夹英很厉害,不便翻译,见谅。1. BB Terminal 有其他平台和搜索引擎无法提供的信息:News中包括:real-time financial market data, namely security values,除此之外,是最亮点的real-time news updates,有世界各地,金融与非金融新闻即时更新;2. 信息的汇总-只用这一个平台即可获取其他数个网站及平台的信息;虽然在Morning Star和Yahoo Finance也可以看到某只Equity的种种信息,但BB的汇总功能让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看到几乎一切;3. 对于Equities来说,BB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强大功能就是:comparative analysis,这一点pk掉了Morning Star和Yahoo Finance,对比的功能比较基础但是全面,基本就用:fundamental
analysis,historical ratios 和 technical charting;4. 一些government bonds,corporate debts之类Fixed Income的信息,用搜索引擎等是比较难找全,在BB上会比较方便;5. BB有上百种calculations和models,便捷快速,在我发现BB的Black-Scholes Model,自带公式算duration,convexity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6. Data import/streaming, 还有截图等工具十分方便;7. 可以和网络上其他用户交流;8. BB Terminal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击败Reuters成为第一之后,他的用户交流功能就更加成为了理由;9. BB Terminal是有可替代产品,即主要竞争者的:Thomson Reuters的Reuters 3000 Xtra(在最开始Reuters才是老大),以及Dow Jones的DJX,DJX更适合个人投资者,价格也比one terminal $24000/year 便宜不少;10. TIPS:如果你是班级里少有的在paper里加入BB Terminal截图的学生,教授通常会喜出望外给你A的。目前想到这么多感谢
谢邀。利申:彭博竞争对手员工。我认为彭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用户。很多人买的心态其实是,“反正大家都在用,如果不是很缺钱,那我也用算了”。然后因为大家都在用,他的聊天室功能几乎就变成了投资界的SNS,这个真的是任何竞争对手都干不过的……然后,他核心竞争力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老板,作为所罗门的GP(虽然是被炒的GP),市长大人是真的懂华尔街的。他的人脉和视野在彭博蓬勃发展的20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中我觉得最厉害的一步就是砸钱建了新闻团队。这一步的重点,我觉得倒不是带来了多少“信息优势”,反而是提高了彭博的知名度。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金融相关从业人员,在我还在实验室刷试管的时候就听过彭博和路透的名字,就是因为听过他们报道的新闻。至于题主的所谓信息优势,我并不觉得重要。事实上,我觉得彭博在信息的质量和速度方面都不算业内最好的,甚至不一定是好的……它的公司财务数据我都懒得黑了。但正因为它用户多,就算它的数据是错的,所有人都用,那错的也就变成对的了。这真不是黑彭博,因为市场这个东西本来就无所谓对错,大家都相信的就是对的,很现实……然后说复制,我不敢说能或者不能,但可以看见的是,彭博在很多细分市场已经在缩短自己的触角。而它也并不像题主以为的那样,“一直”保持领先。具体数据我忘了,它成为第一大概是在90年代,不过20年。接下来20年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不过个人觉得,只要它不犯特别重大的错误,维持行业第一其实并不难。毕竟用户在那里,街上再出一个市长大人也很难。最后关于交互体验,我不会说它体验不好,我会讲它不好看+难上手。不好看,作为专业用户,可能并不那么在意;而难上手,人家不是有一批工资超过中资投行的帅哥美女手把手教你么?而事实上,因为彭博的用户实在太多,它已经成为了行业的benchmark。如果你要卖东西给投行或者基金,他们第一个问题不是你的界面怎么样,而是某某(彭博有的)功能你们有没有。
其实我就关心那一堆调用Bloomberg写的程序,换了个平台还能不能用?另外,响应速度和数据量等核心指标怎么样?达不到的话,就还不是不换了。
交易员都用这个聊天、发价格、发小道消息,traders没有时间抄起电话一个个给客户打电话询问要不要买卖。没有Bloomberg 就相当于被排除到信息圈之外。债券流动性不高,很依靠trader提供的报价,炒股的就不知道了。但是没有Bloomberg说明B格不够,不知道traders是不是就懒得和你合作了,他们不缺客户。其他的功能也有用,但是聊天功能感觉最不可或缺。其他常用功能包括Bloomberg intelligence ,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大集合。剩下的就是下载历史数据,批量更新universe/comps,算算债券价格和收益率。
我听过一个说法:bloomberg terminal是金融街的facebook,不用bbt,你就脱离了金融圈子。
前bloomberg员工试着回答一下感受。Bloomberg的核心竞争力是相信科技是生产力,IT 的建议会被sales接纳,有种partnership的意思。公司以前的氛围像个大家庭,现在可能跟盯着bottomline。我在的时候,很多员工都做了超过10年,亲手接过Mike给的工资支票。归属感很强。如果你去过2002年的bloomberg office,现在的硅谷的公司的canteen 都是浮云了。。。
首先金融行业对信息的要求是准确和及时,这是一个极其要求稳定性的行业,彭博首创这一模式,并且历史很久了。颠覆性的工具在一个细分行业被接受需要时间。第二,在信息型产品,尤其是非独家信息产品,也就是短平快的资讯,竞争性产品之间的差别太小。与前面的对稳定的要求综合,客户不倾向于用新工具。三,在用户体验上,供专业人士提高工作占据的工具和面向大众的互联网产品遵循的标准完全不一样。这个不赘述。 彭博的体验没有很差。四,信息采集需要人力,人力和覆盖范围形成了壁垒,不太可能被颠覆。五,彭博并不是没有竞争者,比如路透社就开发了一系列数据和资讯产品终端来对抗彭博并获取了很多市场。路透社的优势在于其新闻人力和品牌影响力都有基础。六,在中国国内,同样也有万得资讯,大智慧等等三四家平台。 七,我能想到的彭博被颠覆的可能是,把彭博的渠道颠覆。形成密封的金融投资者社区,不再售卖终端,售卖服务。当然,前提是依然有专业的数据采集者,二,互联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和稳定性达到终端机的水平。不仅提供信息流功能,还提供同业交流功能。 为什么一定要呢?想想彭博终端上那一个小小的美女交易员头像引起那么大骚动你就知道这群理工科背景交易员有多饥渴了。
还是对信息的秒级掌握能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无需【资$金】股票T+0双向交易,涨跌皆可获利,可做多做空,当天结算提款,免保证金轻松开户!
--------------客户协议--------------
一、基本规则与协议
1 会员一经在本公司下注,即被视为接受本公司的协议与规则。
2 公司所有报价均以本公司资料数据为准。
3 本公司保留判定任何涉嫌以任何非正常方式进行投注无效之权利,并在进行调查期间停止点数之发放。
在使用本系统前请确认您所填入之帐号丶密码系真实无误。会员有责任妥善保管好个人的帐号及密码,请勿将帐号与密码泄露或提供给予第三人知悉,或出借转让他人使用。并为此个人帐号与密码登入系统後所产生之一切结果负责。若会员发现帐号密码遭人非法使用,或有任何异常破坏使用安全之情形时,应立即通知代理商。因会员个人因素导致操作上之错误时,不得要求回复或修改,并放弃所有抗告权。
为避免纠纷,各会员在交易之後,务必检查单据,若发现任何异常,请立即与代理商联系查证,任何的投诉必须在收盘之前提出,否则此交易会员必需视同同意,一切交易历史将以本公司资料库中数据为准,不得异议。
为什么投资双项股票和外汇
&1、成交量大,市场透明度高
&2、杠杆灵活,交易成本轻
&3、双向交易,获利不受市况所限&
&4、T+0交易,风险可控
&5、可预设止损和限价点(外汇)
&6、交易迅速,即时成交无需等待
&7、零佣金、固定点差,交易成本更低
&8、资金自由存取,交易即享利息
&9、全亚洲唯一代表机构,严格备案,最权威&
&为什么选择比利T+0
&1、盈亏日结,30分钟提现到账,安全快捷
2、技术革新先锋,顶级平台,报价准确
3、无息融资,信用额度放大10倍
4、丰富的学习资源,免费入门,快速进阶
5、专业客服团队,即时为客户提供免费咨询
6、两大监管,严格保障资金安全
股票T+0操作最新平台掌握最佳时机
告诉大家一个股票交易T+0 服务,是一家有这实力的企业 双向服务
最高效益,资金安全,提款迅速,
股票T+0开户,股票T+0技巧
股票T+0平台,股票T+0操作技巧
股票T+0,大盈贯股票T+0开户—股票T+0交易平台—股票双向操作
股票T+0双向交易平台在线开户.资是提供的信息优势吗?这种优势是时间上的吗?还是说在各个小领域建立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被别的公司复制吗?如果可以,为什么彭博还能一直保持领先呢?感觉彭博终端有的交互体验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善呢?
@韦昌明 谢谢邀请,估计你看我在国金吃了彭博的零食太多了把,mark,下班后翻一下彭博的自传,他创业的经历,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我把问题修改回答。因为题主问的比较细我不是特别了解。职业病把问题拆分回答。我主要讲讲Bloomberg是怎样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回溯历史能够更好的看清楚他今天的局面,以及未来如何挑战他。1. Bloomberg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他抓住了金融用户哪些痛点?1.1 Micheal Bloomberg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个#纯屌丝 #名校学渣 #工科转MBA #学生干部
#勤工俭学 #国防生。Micheal是个俄国移民后代,1942年出身在波士顿的郊区,父母是中产,老爸是个牛奶厂会计,通过-berg这个姓氏,他是个犹太人(参考 )。从自传来看,他对商业很有激情(或者换句话说屌丝对金钱都有强大的欲望)。读书不是个好学生:他在公立高中的大部分同学拿到了最高学历高中然后毕业了,他比较特殊去了John Hopkins的EE本(还是别人建议的),26岁哈佛MBA毕业。本科大部分成绩是C,但是是个混学生社团的“学生干部”,Phi Kappa Psi社团校主席,和校际连席董事成员。参考: 喜欢跟人打交道,不想做码农。研究生阶段在哈佛一般坐最后一排,拿了国防贷款,并在停车场勤工俭学。(学渣们,这个桥段熟悉吗?垃圾高中顶尖生,到了名牌大学被学霸秒,GPA低以选错专业萎靡,搞社团自high)(Mike的本科社团生活很丰富)(Mike的本科社团生活很丰富)毕业了去哪?他#不太爱走寻常路#,去了投行做销售。毕业前天天撸,想去参军当个中尉的,因为平足被刷了。到了最后几周,求职计划都没做,渣到底了。有个Steven的同学建议给高盛和所罗门打打电话。然后他打了,然后拿了高盛和所罗门的Offer,拒了高盛,去了所罗门。他没去做投行和研究,去了销售部门,这个长春藤和富二代不愿意干的部门,跟现在不同,投行销售这个姿势被大众觉得比较low。高盛的著名合伙人古斯塔夫-列维面试了他,所罗门是威廉-所罗门面试了他。因为高盛的列维被同事尊敬称为MR.xx, 而所罗门的威廉被人叫比利。他对高盛的氛围略表不爽,所以他选择了所罗门。(这个屌丝还是有点硬。)然后就是干了15年,一直干到合伙人。另外最后一份工作还顺带负责了计算机部门。主要是负责记账、向分析员和交易员提供数据支持。(记住这是1981年。那一年8月IBM PC 5150推出来,CPU运算能力跟文曲星差不多。)1.2 他为什么要创业做资讯?自传中,有大把的例子证明他如何异常的拼命,如何拿到合伙人的位置的,可以看我3年前摘录的一些文字。1981年,所罗门被人收购了。作为合伙人,拿了1KW美金CASH OUT了。31岁拿到合伙人,39岁离开所罗门,开始牛逼了。失业干点啥呢?当时明星行业汽车、钢铁这些都是富二代的产业,他就琢磨小个体户还是搞点三产吧。懂金融的没有我懂计算机,懂计算机的没有我懂金融,所以就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支持吧。跟一般创业人不同的是,他手里有1KW现金,从所罗门挖了3个人就开干了。1.2 当时客户的痛点是什么?风口来了80年代初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请注意陡峭的曲线客户痛点:当时债券收益计算还是需要2B铅笔,从报纸查价格然后算收益率。当债券太多的,因为计算能力不够,有的时候市场需要停止等大家计算好重新开市。一般大的券商需要博士才能懂计算机系统。怎样算国债跟公司债的收益差异是大家的难题。单产品切入提供令人惊叫的的客户体验:YA 指令+债券名称,一键,客户体验爽到极致,信息不对称就是金钱。(不确定当时具体产品形态是什么,下图是YA指令的截图)Bloomberg提供所有债券的报价信息和收益率曲线。说个小插曲,Bloomberg Keyboard的Enter为什么改造成Go吗?因为客户体验,因为Bloomberg觉得那个比较像大富翁游戏的“GO”,GO,让我们厮杀吧。1.3 当时其他竞争对手是如何满足这个需求的?有个大象,市占率还挺高:Telerate系统(Dow Jones)和Reuters是当时债券信息的主要提供人,绝对主流。请参阅,风流倜傥,IPO,有干爹Dow Jones。当时Bloomberg光提供信息还是不能干掉这两家吧,毕竟他们有干爹,也有提供债券信息和收益率计算的系统,70年代Telerate还是绝对的主流。Telerate后来为啥失败呢?因为Telerate客户体验很差,他的报价信息是一家经纪公司提供的(Bloomberg是美林提供的报价信息,这边需要介绍一下,经纪业务没有撮合交易的牌照只是撮合不同券商交易的中介,美林是券商可以跟客户做交易),Telerate没有考虑买方(交易员和基金经理)的用户体验是Bloomberg能够胜出的主要原因。Bloomberg可以提供在不同前提假设下可以直接计算投资品的收益,而Telerate只是提供一个干巴巴的价格页面。后来Telerate命运多变,转手多家,最后卖给了Reuters.1.4 抱大腿并保持快速迭代开发美林购买了最初的demo产品,付了60w的开发费用和每个月1000美元服务费,并付出3KW美金占了30%的股份。并让Bloomberg五年内不准卖给美林的14家主要高帅富竞争对手。(码农渣渣们,有没有一点Lean Startup的赶脚)(码农渣渣们,有没有一点Lean Startup的赶脚)Bloomberg上面债券价格信息是美林提供的,所以美林会帮助Bloomberg卖更多的终端给客户。这一定程度违背了信息提供者的中立性原则,但是早期企业没有办法,相互利用,美林和Bloomberg都需要抓住债券交易的市场机遇,屌丝逆袭。1.5 全面反击向巨人挑战是安心做一个债券信息的细分提供商还是全面向商业新闻寡头Reuters(欧洲寡头)和Dow Jones(美国寡头)提出挑战。开战:WSJ报纸开始引用Bloomberg的债券报价;(WSJ和Telerate有一个共同的妈Dow Jones,你说多讽刺);把WSJ的人挖过来做Bloomberg NEWS,直接进攻DJ和Reuters的核心商业新闻业务;(90年代,经济危机,很多记者失业,机遇来了)Bloomberg Radio;Bloomberg TV;王国建立!这个里面有个类似乔布斯说服斯卡利不要卖糖水的典故。Bloomberg劝说WSJ记者马特加入公司的一段文字。中立性,应该是Bloomberg资讯的主要卖点。敢登习大大家的新闻,也是十足的勇气,那段时间Bloomberg被屏蔽的厉害。1.6 巨头逐渐衰败Reuters收入和净利润,收入12.9B,利润1.1B,市值30BDow Jones 在2007年以5.5B 美金被21fox收购;Bloomberg因为是私营公司,没有财务公开,大约收入在8B左右。从2008年在美林日子不好过,Bloomberg赎回自己的股份花去了4.4B,算算公司价值至少也在13B以上。屌丝逆袭成功!2. Bloomberg用什么手段维持了这种黏性?或者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商业黏性? 本来我想提一堆中立性、对员工的热爱、对使用者不断培训提高壁垒、交易和讯息一条龙集中服务、7*24服务之类的细节的,但是我觉得书中这句话,基本解释了现在Bloomberg的核心竞争力。3. 有没有新的需求,有新的工具可以翻身干掉彭博?有可能,挑战巨头的一定是被巨头看不起的小蚂蚁。但是前提是只有未来资产管理行业本身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Bloomberg的高服务费模式可能会被颠覆。如果未来资产管理行业,草根也可以做投资经理,投资直接变成p2p形式,投资者可以直接把钱交给投资经理,没有买方代理(基金公司)和卖方代理(券商研究部门),数据获得越来越容易,用互联网社区众筹解决信息不对冲。谁又知道呢?我有点痴人说梦,Big idea永远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就如同比特币跟法币的斗争一样。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Fintech领域的创新公司:1. P2P领域火球网通过机器挖掘分散投资P2P网贷(中国垃圾债创新的一条龙)2. 雪球的民间社区的投资经理未来的私募产品的发行 (中国的民间股权投资经理)3. 以及私募一级市场的it桔子和各种天使众筹网站互联网在逐渐瓦解最后一个利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行业。做个广告,在Fintech有任何想创业的屌丝,我可以免费做海外标杆调研服务,FREE,为信息对称贡献一点力量,方便您未来跟投资人忽悠交流,欢迎私信我。屌丝帮助屌丝。@韦昌明 花的时间好像比想象的长,写了4个小时,希望能够解答你的一定的疑惑,有点答非所问,哈哈。参考资料:1. Bloomberg by Bloomberg 自传,为了版权,盗版下载已经删除。2. wikipedia
先回答问题:&br&&br&&b&&u&是提供的信息优势吗?这种优势是时间上的吗?&/u&&/b&&br&&br&是,在信息上有优势。作为Bloomberg LP集团下的一个部分,Bloomberg News streaming会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中,在正式上各个所有渠道之前,Bloomberg终端就可以看到滚动新闻。时间上有优势,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br&&br&另外,Bloomberg的很多编辑相当不错,选取的新闻,或者TV SHow或者主题都特别好。&br&&br&&b&&u&还是说在各个小领域建立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被别的公司复制吗?&/u&&/b&&br&&br&小领域也有优势,这种优势别的公司复制起来不是那么的容易,也谈不上完全复制不了。&br&&br&感觉彭博终端有的交互体验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善呢?&br&&br&至于交互体验,仁者见仁的事情,我用起来很舒服,有的人不习惯,我是用的非常习惯了。&br&&br&&b&&u&如果可以,为什么彭博还能一直保持领先呢?&br&&/u&&/b&&br&这个重点回答一下,其实道理很简单,Bloomberg Deeply understands what do we want and what do we need. 彭博的真正核心竞争力不在其他回答中的任何一个点上。Bloomberg强的地方是在于他们雇佣了大量的原IB 以及Hedge fund包括Mutual fund以及其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一家公司的雇员做他们的specialist或者Quant或者程序员或者Sales。彭博的程序和Quants组其实蛮强的,而且本身又是从买方或者卖方来的,所以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如何便捷的使用以及慢慢实现这些想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在产品做成之后,和市场的紧密沟通能够加深和加强产品的改进和更迭。&br&&br&M Bloomberg本身就是投行出来的,各个部门都熟悉,第一批客户痛点抓的准,销售也能解决,后来就一直是这个思路,开的条件非常好吸引不想再要让生命怒放掉的交易员和分析师什么的了。&br&&br&另外,由于反同业竞争条款,很多原hedge fund quant还有交易员去了bloomberg的,他们的福利和待遇向来好,绝对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br&&br&如果你说现在就有任何一个公司能直接完全取代bloomberg,那么是不太可能的,剩下的竞争集中在价格和数据。例如路透一直是FX交易员们的爱,Markit(好像拼写错误了但是不管了)集中在Credit数据上但是现在也有拓宽。专门的细分市场例如Direct investment , MA是有专门数据库的,但是论大而全和协同效应我还没有找到能取代Bloomberg。&br&&br&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习惯和沉淀。我习惯了Bloomberg后台编辑的code,以及我在上面留有我大量编辑的leading indictor和观察列表,我轻易不会换终端;另外如果我在一个机器上面安全性和服务上赢得了信赖,我更新是需要有风险和时间成本的。&br&&br&不过,就从我们来看,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特别的edge的。
先回答问题: 是提供的信息优势吗?这种优势是时间上的吗? 是,在信息上有优势。作为Bloomberg LP集团下的一个部分,Bloomberg News streaming会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中,在正式上各个所有渠道之前,Bloomberg终端就可以看到滚动新闻。时间上有优势,但是没有…
下文中夹英很厉害,不便翻译,见谅。&br&&br&1. BB Terminal 有其他平台和搜索引擎无法提供的信息:News中包括:real-time financial market data, namely security values,除此之外,是最亮点的real-time news updates,有世界各地,金融与非金融新闻即时更新;&br&&br&2. 信息的汇总-只用这一个平台即可获取其他数个网站及平台的信息;虽然在Morning Star和Yahoo Finance也可以看到某只Equity的种种信息,但BB的汇总功能让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看到几乎一切;&br&&br&3. 对于Equities来说,BB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强大功能就是:comparative analysis,这一点pk掉了Morning Star和Yahoo Finance,对比的功能比较基础但是全面,基本就用:fundamental
analysis,historical ratios 和 technical charting;&br&&br&4. 一些government bonds,corporate debts之类Fixed Income的信息,用搜索引擎等是比较难找全,在BB上会比较方便;&br&&br&5. BB有上百种calculations和models,便捷快速,在我发现BB的Black-Scholes Model,自带公式算duration,convexity之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br&&br&6. Data import/streaming, 还有截图等工具十分方便;&br&&br&7. 可以和网络上其他用户交流;&br&&br&8. BB Terminal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击败Reuters成为第一之后,他的用户交流功能就更加成为了理由;&br&&br&9. BB Terminal是有可替代产品,即主要竞争者的:Thomson Reuters的Reuters 3000 Xtra(在最开始Reuters才是老大),以及Dow Jones的DJX,DJX更适合个人投资者,价格也比one terminal $24000/year 便宜不少;&br&&br&10. TIPS:如果你是班级里少有的在paper里加入BB Terminal截图的学生,教授通常会喜出望外给你A的。&br&&br&&br&目前想到这么多&br&&br&感谢
下文中夹英很厉害,不便翻译,见谅。 1. BB Terminal 有其他平台和搜索引擎无法提供的信息:News中包括:real-time financial market data, namely security values,除此之外,是最亮点的real-time news updates,有世界各地,金融与非金融新闻即时更新; …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不愿意像合伙人一样思考项目的研究员不是一个好的投资经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沙比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