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部分末尾有零和没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我知道大小相同,小数的最小计数单位位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 0.03和0.30相比,(  )数值相等,计数单位相同数值相
0.03和0.30相比,(  )
A、数值相等,计数单位相同B、数值相等,计数单位不同C、数值不等,计数单位相同D、数值不等,计数单位不同
来源: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7) | 【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如图,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铜丝相连接,再与一只小量程电流表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铁丝的一个接点D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个接点G用火焰加热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像这样的电路叫热电偶电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D和G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中给出通过实验测得的某铂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的关系的一组数据:
温度差(△t/℃)
0.42(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热电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G、D间温度差之间关系是&&&&.(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供电时把&&&&能转化为电能.(3)利用热电偶电路中电流与温度差间的关系可制成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上述实验可以预测,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热电偶温度计优点是&&&&.
(2011秋o河西区期末)沈仔细同学利用三块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木板,组装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沿斜面拉力F/N
机械效率η
77%(1)实验过程中,应&&&&拉动木块;(2)由上表可知,在提升物体的重量和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选填“省力”或“费力”);(3)关于斜面的机械效率:①分析表中1、2、3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②分析表中3、4、5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4)有用功与总功不相等的原因是:&&&&.
(2010秋o上海校级期中)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可能的条件&&&&.理由:&&&&(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倍.(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光强照光时间结 果2008lx(弱光)0.5h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2 h4 h12 h4000lx(强光)1 min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4 min10 min30 min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5)该实验的目的是&&&&.(6)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7)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原因是&&&&.
(2011秋o苍山县期末)如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在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间点即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2)分析图乙中的B点,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理由:&&&&.(3)图丁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4)图乙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H]的含量&&&&(填“多”或“少”).如果在图乙A点时温度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图丙中表示出来.&&&&(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光强照光间结  果弱光0.5h无论光照间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小和小后,形成很多叶绿素h4h1h强光1min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恢复正常形态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和1小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间后叶绿素逐渐4min10min30min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实验的目的是&&&&.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③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原因是&&&&.
(2013秋o义县校级期中)如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的时间段为&&&&.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H]的含量&&&&(填“多”或“少”).(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可能的条件1&&&&.理由1:&&&&.可能的条件2&&&&.理由2:&&&&.(3)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光强照光时间结&果2000lx(弱光)0.5h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2h4h12h4000lx(强光)1min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4min10min30min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实验的目的是&&&&.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mg.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0.03和0.30相比,(  )数值相等,计数单位相同数值相等,计数单位不同数值不等,计数单位相同数值不等,计数单位不同”的学库宝(http://www.xuekubao.com/)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0.03和0.30相比,(  )数值相等,计数单位相同数值相”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1.小数: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2.小数的读法:(1)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2)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3.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4.小数的分类:(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如0.1,绝对值一定小于1。如:0.12;0.945;0.403等。 (2)带小数:整数部分是1或1以上的小数。如1.1,绝对值一定大于等于1。
(3)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7097|回复: 17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
12.2  12.02  102.0200  102.02
○    ○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5.(1)改写。
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
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五、课堂作业
六、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莫位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加深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教学难点 :指导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准备:商品标价画面、米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
1、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举2个例子说明。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写出来。
2、怎样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并几个举例。
3、利用小数的性质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成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各举2个例子。
4、小数怎样比较大小自己举2个例子。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把自己的小研究再组里研究一下
汇报交流:
生1:0.1米=1/10米&&=1分米
生2:0.10米=10/100米=10厘米;
生3:0.100米=100/1000米=100毫米。
通过比较0.1米、0.10米,0.100米表示的长度,我们发现这几个长度相等,
因为&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1米=0.10米=0.100米
观察这个式子,0.1米=0.10米=0.100米,这三个小数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了1个0、2个0,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了1个0、2个0。
因此可以说成: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
问:小数中间的0能去掉吗?(不可以)
其他组可能说:1元=1.0元=1.00元也对。
2、小数的改写
应用小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化简就是指把这些小数改成与它相等的简单一些的数.
观察0.70这个小数,你发现什么?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根据什么?
注意:105.0900中,只能去掉末尾的0,整数部分的0和9前面的0都不能去掉。教学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小数写成三位小数。0.2& &4.08& & 3
0.2是一个几位小数,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怎样判断?
看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组成。
你会改写这三个小数吗?
学生讨论。交流重点引导根据什么改写,只能在 来自放放假-【】小数的什么地方添0”?
3是小数吗?整数怎么改写成三位小数?必须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在添上“0”。
二、小数的大小比较
1、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整数怎样比较大小,小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探究的问题。
2、我们来看几个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的表现,展示参加第一组跳远比赛的四位同学得分成绩,请1人读成绩,他们的跳远成绩都是什么数?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3、小组讨论,注意说出比较的方法
4、交流。先比较整数部分,挑出最大的3.05米,再看余下的三个数,2.93的十分位最大,所以2.93第二大,再看余下的两个数,2.88和2.84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2.88的百分位较大,所以2.88第三大.2.84最小.
5、引导得出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再比较小数部分,从十分位比较起,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直到比出来为止。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P59的“做一做”
第1题、第2题、第3题。
教材P64练习十的第1、2
P64练习十的第4~7题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0.06=0.6。…………………………………………………………….(& && &)
(3)908的末尾添上两个“0”,数的大小不变。……………………….(& && & )
(4)150.00元可以改写成150元。……………………………………….(& &&&)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 & 4.800& && &50.00& && &&&1.60
50& && &&&10.010& &&&16.0& &&&2.1& && &4.0& && &&&4.8& &
3、想一想: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 &50& & 500之间划上等号。
4、 贴数游戏。在下面数中找出与“50.3”相等的数。
&&50.03& &&&5.30& & 5.3& &&&50.300& &&&500.3& &&&50.30& & 503& &
板书设计:& && &
& && && && && && && && && &&&小数的性质与比较大小
& && && && && && && && && &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 && && && && && && && && & 0.1米=0.10米= 0.100米
& && && && && && && & 0.70=0.7& && && &105.
& && && && && && &&&0.2=0.200& & 4.08=4.080& && & 3=0.300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小数的性质
主备人:胡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引发冲突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5,50,500)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猜猜看。(学生自由发表,可能出现两种意见:①受整数末尾添“0”的思维定势,认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变化。②由钱数等生活经验认为小数大小不变)
谁的猜想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举些例子)
(旁注:从对“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引起大小变化”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小数末尾的0,引发猜想。此时的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可能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目的在于通过冲突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实例作证,体验小数性质的合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出示里例5)
(1)创设购物情境:两位同学去书店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3)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如下的比较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③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旁注:这里选取学生熟悉的购物题材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学生凭借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知其所以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2、试一试,加深体验
谈话:看来刚才的猜想二有些道理。当然,仅仅用一个例子证明是不够的,还得找些其他例子进一步研究,看看这是否是普遍的规律。
(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你能比较出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部分学生可能有困难,随后出示书上填空,看图填一填,再比较。
(2)交流比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可能出现如下的方法:①结合直尺图说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来证明吗?②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是100个0.001,就是10个0.01,也就是1个0.1。
(3)感知与体验:教师引读:0.100米=0.10米=0.1米,小数是相等的。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变化,小数大小也不变?
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旁注:“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然相等?”这是学生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经验,学生能发现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性质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通过引读使学生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这就为下一环节的总结概括作了必要的认知准备。)
3、总结体验,概括表达
上面的两个例子,小数大小都没变。从左往右看,小数在怎样的情况下,大小是不变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两次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才我们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了小数的性质。那么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4、突出“末尾”,体验内涵
& & 牛奶& &2.80元
& & 面包& &4.00元
& & 汽水& &3.05元
& & 火腿肠 0.65元
(1)小强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得到一张购物单(出示例5):
合计10.50元
请你帮他找一找:这些物品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①2.80元=2.8元。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法一:根据小数的性质,直接去掉末尾的“0”。
得到2.80元=2.8元。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证明吗?
想法二: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
想法三:2.80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
谈话:根据想法二和想法三,都证明了2.80元末尾的“0” 能去掉,看来小数的性质确实是合理的。
②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可以结合具体数量解释:3.05元是3元零5分,如果去掉“0”,3.5元是3元5角,两者不等。也可以结合计数单位解释。
由此看来,小数中的“0”是否都可以去掉?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只有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2)口答练习六第1题: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旁注:在知识的获得上,学生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学生在例题以及试一试的多个数学现象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及发现。然而,添上或者去掉的“0”应在小数的“末尾”,这种体验尚未深刻。因此,这一层次通过突破重点与难点的专项教学——辨析具体实例中哪些“0”可以去掉,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小数性质内涵——突出小数“末尾”。)
三、解决问题,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1、小数的化简
根据小数的性质, 2.80元就等于2.8元,所以我们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化简下面的小数:0.400& & 0.080& & 1.750& & 29.00
学生独立思考,口答。提问:化简0.080,“0”都能去掉吗?
2、小数的改写
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4& & 3.16& &10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空。
完成后交流结果,并提问: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小结: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小数,或者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这些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必须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巩固应用,深化小数性质的体验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观察数轴图,照样子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是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涂色表示各小数,再比一比。
交流时结合涂色部分说说涂色时的感受:为什么0.6和0.60的大小相同,而0.6和0.06的大小不等?
教师就图小结: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数末尾,不会改变原来数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在小数末尾,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旁注:这两题都是数形结合,借助直观的数轴图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通过正方形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添上或去掉的“0”必须在小数末尾,突出了小数性质的内涵。直观的形能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抽象的数。)
3、完成练习六第2题。学生练习后提问:为什么不把0.018和0.180连起来?
4、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改写。
交流时重点指导0.5400,80的改写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有的需要去掉小数末尾“0”,也有的需要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
5、完成练习六第5题。
提问: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上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学生独立改写后交流。
谈话:用“元”作单位表示钱数时,因为人民币“元”后面还有“角”、“分”,所以钱数一般改写成两位小数。比较一下,用“元”作单位改写成两位小数后有什么感觉?(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五、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规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设计:& && && && && &小数的性质
& && && && && && &&&牛奶& &2.80元
& && && && && && && && &面包& &4.00元
& && && && && && && && &汽水& &3.05元
& && && && && && && && &火腿肠 0.65元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三多教学内容课 题小数的性质讨论记录教学建议课 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突出对小数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要领指导〕让学生在许多数学事实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材里的小数性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他们在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的。例5和“试一试”为小数的性质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教材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这两组等式,增强对等式的感受,体验等式的合理性,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让学生通过改写小数,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要领指导〕教学中要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并提出猜想,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归纳,从而探索小数的性质。学生所用数学语言如不够规范,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进行反思,使其逐步完善。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课前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知识点梳理分析  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改写小数。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1&&10&&100,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比较喜欢这3个数中的哪个数?你有办法让这3个数相等吗? 二、& && &&&合作研究,探索规律1.& && && && && && &&&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1)& &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 &交流:你能统一这个等式的单位名称吗?生交流后汇报:(3)&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想说些什么?你能接下去写吗?(4)& &你能举一组像这样的数吗?(5)&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2. 自主探究“小数的性质”(1)拿出0.40=0.4的例子研究,你能证明它们两个相等吗?学生通过画图、转化成分数、说算理等形式加以证明。(2)讨论:通过这么多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按方向分两次观察并得出结论后汇总。三、& & 明理内化,指导训练四、& & 多层训练,学以致用五、 全课总结。
小数的性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 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法:讲解法
学法:探究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
(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
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
12.2  12.02  102.0200  102.02
○    ○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
(1)0.080=0.8   (  )
(2)4.01=4.100  (  )
(3)6角=0.60元  (  )
(4)30=30.0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5.(1)改写。
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
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五、课堂作业
六、课后小结: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小数的读写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并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2、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法:讲解法
学法:探究法
1、0.2是(& & )位小数,表示(& && & )分之(& &&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 & )分之(& &&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 & )分之(& &&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 & ),它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 &),它有(& &&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 0.05& &0.005& &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 & 40.6& && &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 && & 五点零六& && &&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0.9里面有(& && &)个0.1
0.07里面有(& && &&&)个0.01
4个(& && && &)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 &)位,第一位是(& & ),第三位是(& && &)。
3、说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P50~51(例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了解起点。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教师选择板书:
(1)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产生
(3)小数的运算
(4)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小数的意义
1、学习一位小数
(1)出示:0.1米。对于这个小数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说一说0.1米与 米的意义。初步体会到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3)练习。把3分米、7分米、 米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
(4)小结。说说这些小数与相应分数的关系。(板:一位小数)
2、学习二、三位小数
(1)出示米尺。说说在这条米尺上你还可以找到哪些小数?
(2)同桌练习:写一个数让同桌进行等值转换,或在尺子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3)延伸: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那一份就是?……
(4)小结: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3、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二)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③强调进率。让学生明确0.1是0.01的10倍,0.01是0.1的 。(特别是后一种表达方式)
三、巩固发展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使等式成立。
0.1(   )=0.01(   )=0.001(   )
0.23(   )=23(   )  1.7(   )=17(   )
7()+3()=1()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9里面有(  )个0.1。     15个0.01是(  )。
0.467里面有(  )个0.001。   0.3里面有(  )个0.01。
0.3的 是(  )。         里面有(  )个 。
 0.01是0.1的(  )。       1.5里面有()个 。
四、了解小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小数,那小数当时是怎么产生的呢?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班级四年级主备人籍广花二备人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课题:小数的性质(58页例1—3)& & 第4 课时项目主& && &备二& & 备
学 习 目 标1、知识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能力培养: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 &&&教师点拨、总结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0大小不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二、探究新知。1、小数的性质。(1)问题的提出:1(&&)=10(&&)=100(&&)让学生讨论后交流。(2)、思考: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用小数表示各是多少米?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出各长度,再思考各是多少米。3、验证:(3)、出示例1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看发现了什么? (4)让学生观察0.1=0.10=0.100这个式子,比较发现规律,分组讨论。 2、化简小数。出示例2: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 &105.0900=(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2)讨论:105.0900中末尾的“0”可以去掉,其它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改写小数。问题提出:不改变数的大小,能把下面个数写成三位小数吗?出示例3:0.2=& &4.08=&&3=(1)、学生独立改写。(2)、交流改写方法。(3)、集体订正。三、问题链接:1、59页“做一做”。2、练习十的第1、2、10题。
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1米=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教师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0.70=0.7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小结: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增加小数位数,只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0”。第1题,使学生明确数中的哪些0是不能去掉的。第10题,使学生明确小数和整数添0的不同方法。 利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0、去掉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
提提示 1、每节课教学环节:问题提出---问题导学---问题链接。2、问题导学步骤: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完善巩固。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 来自放放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启发学生的大智慧。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作为课前预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学生在验证0.3=0.30=0.300是否相等时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的发现。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动空间中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亲身去经历和感受了的,活动给他们的体验是很深刻的.
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通过做一做的再次动手操作实践和实物的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小数的性质,并且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为了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性质&的有关知识,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我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两条线:
1. 为商品“标价”这条线,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新知识的出现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
2. 以“标价”产生矛盾,从而验证猜想作为另一条线,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探索,同桌交流、讨论,从而获得新知。
探索小数的性质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感受新知识获得的过程,我又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手,在 来自放放假-【】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图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0.3和0.30,使学生初步感知其中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接着用例1作为验证猜想的论据,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由静态到动态,通过三个正方体逐一重合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清晰的看到0.4、0.40和0.400,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所表示的大小是相等的,即分数单位变了,大小没有变,由此得出0.4=0.40=0.400。通过这一课件的演示,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新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且真正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人的位置,使学生感觉老师与他们不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在第一环节中,当学生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0.3和0.30后,能让学生再动手剪一剪、合一合、说一说,可能对学生来说印象会更深刻一些。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数的最小计数单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