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号 店 客 服 电 话 一 号 店 客 服 电 话

客户服务电话
深圳简爱客栈(原简单爱客栈)
2017年开业&&&&&&&& &&&&
2014年装修&&&&&&&&&&&&
房间数:9间房&&&&&&&& &&&&
电话号码:&&&&
深圳简爱客栈座落在这个宁静而惬意的小镇里,距大鹏所城仅50米,距东山寺约500米,步行到有深圳“鼓浪屿”之称的较场尾海滩仅需5分钟。在这里可烧烤、可K歌、可发呆,还有潮州功夫茶提供,温馨的环境带给您家的感觉。停下匆忙的脚步,把时间慢下来。静静享受着海滨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绵延的蓝天与白云,约上三五好友知己、或亲人、或爱人,来一场短暂的旅行!追逐海边、享受浪漫夏日时光。带上心情,拿上相机。
独立写字台
浴室化妆放大镜
24小时热水
独立淋浴间
收费停车场
有可无线上网的公共区域 免费
公共场所禁烟
快速办理入住/退房手续
公共区域监控
入住和离店
入住时间:14:00以后
离店时间:12:00以前
不同类型的客房附带不同的取消预订和预先付费政策 选择上述客房时,请参阅“客房政策”。
入住时需要出示政府核发的身份证件(带照片)。请携带信用卡和现金用以支付押金或额外费用。
允许携带宠物,不收取额外费用。
11条真实入住用户评价
热门目的地攻略
热门景点大全
扫描下载途牛APP
最新预订:
2分钟前用户***261096预订[国庆]金秋出游,全程0购物,坚持一车一导,夜宿亚丁村,徒步丈量四姑娘山,邮储加薪卡专享&&&&
3分钟前用户***预订[国庆]铁成团,满意度高,1购物1免税1天free,2晚湄南河畔华美达,3晚芭堤雅泳池酒店,出海,夜市,可选按摩2小时&&&&
3分钟前用户***267299预订[国庆]海岛嗨翻天,VN包机直飞、天堂湾、森林公园、海鲜火锅餐、游市区出海三岛游 、占婆塔、五指岩&&&&
4分钟前用户***预订全年爆单,纯玩0景购,宿180海景不挪窝,24H专车接机,10万人出游(当地游)&&&&
6分钟前用户***099859预订宿精装渔家客栈 含车船联票 南浦大桥往返
体验渔家乐出海渔趣&&&&
7分钟前用户***600167预订普进曼出,海岛度假加都市shopping,上海往返&&&&
11分钟前用户***656676预订玩具总动员酒店2晚&&&&
11分钟前用户***712377预订[国庆]宿海边精装客栈 丨含双早
独立卫浴洗漱
同单不拆房
0购物 门票船票(往返)岛交(3次)全含&&&&
13分钟前用户***802175预订&&&&
18分钟前用户***659130预订1晚鼓浪屿,1晚市区国际五星喜来登或马哥孛罗或日航酒店,0购物0自费,含5大景点,含鼓浪屿特色餐和五星酒店自助早餐&&&&亚马逊、1 号店账号信息泄露!接到电商“客服”电话可要小心了-ZAKER新闻
亚马逊、1 号店、小红书等电商账号都存在信息泄露问题 ...全文 4248 字,阅读约需 7 分钟5 月 10 日,家住天津的马晓迪(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接到了号称是 1 号店客服打来的诈骗电话。对方称,因 " 后台失误 " 将账号调整为批发用户,要求她提供账号等信息。" 我马上就挂机了,但又打来好几个,说不改别后悔,后来我就不接了。"马晓迪之所以能接到这类诈骗电话,是因为她的网购信息已经遭到泄露,信息贩子从各种渠道获得网购信息后,会进行转卖,而电话诈骗团伙就是买家之一。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 ( 微信号:bjnews_xjb ) 记者透露,用户网购数据的获得渠道有很多种,但大部分信息贩子是通过 " 扫号 " 取得的网购数据。一名在 QQ 上出售各种网购信息的贩子也称,他们的数据是 " 扫号 " 得来。" 通过‘扫号撞库’的方式,黑客可以拿到用户在网购平台上的数据," 游侠安全网创始人张百川表示,一些平台的用户信息之所以遭到泄露,就是因为缺少对这种 " 撞库攻击 " 的防范。黑客盗取某些网站的数据库售卖给信息贩子,这些信息流到骗子手中后,一般会以冒充客服退款等方式进行诈骗。━━━━━网购信息 2 元一条,贩子称 " 扫号 " 得来来自西安的小严不久前因小红书网购信息泄露遭遇诈骗。小严告诉新京报 ( 微信号:bjnews_xjb ) 记者,她 3 月份在小红书平台购买过商品,之后接到了自称是小红书工作人员的电话," 说我所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收回并销毁,因为他们掌握我所有的购物信息以及地址,我就相信了他们。"小严说,对方让她登录支付宝查看退款。小严回答 " 没有收到退款 " 后,对方便询问了小严的芝麻信用,并要她在招联好期贷、来分期等平台尝试贷款,并说这是小红书与他们的合作,小严可以马上从中提现,得到赔偿,但需要将多余款项打回给对方。小严在招联好期贷上提取了 1100 元,将其中 1000 元打了过去。打完款,小严才觉得自己被骗了,随即报警,截至目前还没有结果。她之后联系了小红书平台,小红书平台称他们只负责追缴,不负责赔偿。在网上搜索公开报道和网友反映,可以发现,近年来有不少网购平台用户都有因网购信息泄露被诈骗或账户被盗的案例。例如 2012 年 5 月底,1 号店被曝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90 万个用户信息竟被以 500 元的价格叫卖,部分消费者不久后就遇到了账户余额被盗、电话诈骗等问题。而 2015 年至 2016 年,陆陆续续有 100 多人被能准确说出购物信息的假冒 " 京东客服 " 诈骗,涉及金额达 200 多万元,北京的一名受骗者韩先生甚至创办了一个名为 " 京东盗刷维权群 " 的 QQ 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告诉新京报记者,仅在今年 4 月份,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就接到了包括小红书、达令、当当网在内的多家网购平台用户反映个人信息泄露的举报。这些电商平台的信息都是如何泄露的?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网购数据的来源有很多种,例如电商内部员工倒卖、物流信息泄露、木马病毒等,但大部分信息贩子是通过 " 扫号 " 取得的网购数据。新京报记者以购买网购资料为名联系了一位 QQ 名为 "AA 收购数据 " 的信息贩子,其称拥有包括苏宁易购、亚马逊在内的多家平台网购信息,并向记者以 2 元一人的价位 " 低价出售 " 了一份 " 已经用过的 " 包含 100 人网购信息的 " 数据 "。上述信息贩子也称,他们的数据是 " 扫号 " 得来的。5 月 10 日,当接到新京报 ( 微信号:bjnews_xjb ) 记者电话,被告知自己的真实姓名、住址以及购买过什么东西时,家住北京的孙喆丽(化名)第一反应是,遇到骗子了。孙喆丽的网购信息就是记者花 2 元钱在上述信息贩子手上买到的,包括孙喆丽的详细购物信息以及她的住址、电话,网购的账号密码。孙喆丽说,之前确实接到过骗子的电话。" 有人打电话自称是客服,跟我说我的商品有问题会退款给我,让我登录支付宝看有没有收到退款,我说没有,他们就问我的芝麻信用,我当时觉得不对劲就把电话挂掉了。"在孙喆丽和小严遭遇诈骗电话的案例中,对方都准确说出了二人的购物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新京报记者发现,在 "AA 收购数据 " 提供的网购信息名单上,大部分用户的账号仍然可以按照其提供的密码登录。新京报记者随机联系了 5 名用户进行核实,发现名单上提供的个人信息全部属实,而大部分用户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账号已经被盗取。被称为 " 中国黑客教父 " 的现任益云(公益互联网)社会创新中心创始人万涛告诉新京报记者,网购用户质量高低与否决定了出售数据价格的高低。" 质量指的网购商品的客单价,比如衣服等普通物品客单价较低,数据可能就便宜,但如果购买电视、手机等相对贵重的物品,客单价比较高,用户数据的价值也就更高一些。"据业内人士介绍,根据客单价的不同,网购数据的价位也不同,被倒卖过多次的信息并不值钱,一些历史数据甚至是黑客圈中公开的秘密,价值为零。而没有被用过的 " 一手 " 信息则可以卖到几块钱一条。5 月 16 日,"AA 收购数据 " 还向记者提供了 30 条苏宁易购的网购数据 " 样品 "。记者发现,这些网购数据从 4 月 27 日到 5 月 3 日不等,均有账户和密码。记者登录了其中 3 条网购信息的账户,发现可以登录成功。新京报记者随即拨打了 3 名用户的电话,3 名用户都表示,其电话和姓名均正确,并很疑惑地反问记者," 你是怎么知道我电话的。"扫号产业链:黑客偷、贩子倒、骗子买" 通过‘扫号撞库’的方式,黑客可以拿到用户在网购平台上的数据," 游侠安全网创始人张百川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而一些平台的用户信息之所以遭到泄露,就是因为缺少对这种‘撞库攻击’的防范。"根据目前受骗者的案例,这些信息流向骗子的手中,当骗子掌握用户的具体购物信息时,一般会以冒充客服退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所谓‘扫号撞库’,简单来说,就是黑客用技术手段入侵一些安全防范不是很高的网站,取得大量的用户注册名和密码数据,有些网站的登录名包括用户的手机号、邮箱甚至身份证号,这些登录名可以与其他网站关联上,是信息泄露的载体,信息贩子掌握这些信息后,可以用‘撞库’方式尝试登录其他网站。" 张百川说。据他介绍,在实际操作中,信息贩子往往是通过专门的 " 扫号 " 软件,来批量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是有价值的。5 月 2 日,当新京报记者询问 "AA 收购数据 " 有没有淘宝的平台账号密码时,"AA 收购数据 " 回答称做不了,因为 " 没有软件 "。5 月 2 日,新京报记者以出售数据为名联系到了一个网名为 " 四哥 " 的信息贩子。" 四哥 " 称他们 " 大量收购所有网购历史订单,月内为优 "。并称," 拿货价 2 元一个,囤货多了再出手,随便一天出 3 万个左右,保证最新数据 "。至于数据来源," 四哥 " 称 " 都是扫号得来的 ",并询问记者是不是 " 技术源头 "。" 这些信息贩子的‘技术源头’就是黑客平台 "。张百川告诉新京报记者," 这些在黑客圈子里都可以找到,黑客盗取某些网站的数据库后就可以售卖给信息贩子,根据数据价值的不同,售价也不同,但一般都是第一次出售价格最高,比如最开始这个数据库可以卖一万,‘二倒手’之后就只能卖 6 千,再倒手之后价格更低,直至最后没有价值,向公众公开。"一条黑客盗窃数据库信息,信息贩子通过扫号软件 " 撞库 " 取得网购平台账户密码,骗子再以几元一条的价格购买信息并进行电话诈骗的 " 扫号 " 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这个产业链存在至少有七八年了。" 张百川表示。新京报 ( 微信号:bjnews_xjb ) 记者发现,一些 QQ 群是这些信息倒卖者的 " 大本营 "。例如在某个以 " 网路安全 " 为名的 QQ 群里,不少人公开发广告称 " 求能拿指定站的大牛,价格以万为基数,长期合作,另诚意收购金融网站数据库 "、" 收带名字、电话、身份证号、地址的一手个人数据,价格包你满意 "。猎网在 2015 年 11 月曾发布《现代网络诈骗产业链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基于对网民举报的近 9 万起网络诈骗案件的追踪研究,该平台发现网络诈骗已形成一条完整且分工明确、多达 15 个工种的地下黑色产业链;初步统计,网络诈骗从业者至少有 160 万人," 年产值 " 超过 1100 亿元,而涉嫌泄露用户信息量已超过千万级。猎网平台反网络诈骗专家裴智勇介绍,即便是手法最简单的网络诈骗,也至少需要 10 人的犯罪团伙:从开发制作、批发零售到诈骗实施、分赃销赃,网络诈骗可划分出多达盗库黑客、电话诈骗经理、短信群发商等多个不同工种,其分工明确,协同作案,形成了完整的网络诈骗地下产业链,其中盗库黑客是这条产业链的源头。有 " 漏洞 " 平台更易被 " 撞库 "" 说白了,撞库攻击就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密码。" 张百川表示," 对于大型平台来说,往往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限制这一‘撞库攻击’。比如登录错误几次后直接封掉登录者的 IP 地址,一个账户一天之内只允许输入三次,一个 IP 地址如果输入了两个账户或者输错了 5 次以上,24 小时内就不允许再登录等。"5 月 10 日,新京报记者在某互联网平台多次以错误密码登录同一账号后,登录界面出现了 " 您今日只能再输入三次 " 的提示。新京报记者同日在 1 号店网站上多次试验登录同一账号,多次输错账号密码后,1 号店要求输入验证码,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防范手段。5 月 16 日,新京报记者尝试以错误密码登录苏宁易购,发现输错 3 次密码后,苏宁易购开启了移动滑块的防护措施,并在输错 10 次后锁死了账户信息,显示只有 1 小时之后才可以再次尝试。而在以错误密码登录小红书的试验时,小红书方面表示需要以接收手机验证码的方式登录。"1 号店的验证码模式并不算是防御撞库攻击的有效方式,现在在网上搜索验证码识别、验证码绕过,可以得到相应的破解软件。移动滑块相应高端一些,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破解移动滑块的软件。" 张百川表示。而对于手机验证码,万涛表示,现在有专门的打码平台可以帮忙快速破解验证码。有业内人士称,当盗号者取得了一家网站的数据并通过撞库攻击 " 撞出 " 其他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后,被 " 撞出 " 的用户名和密码也会成为新的 " 数据库 " 再用以 " 撞 " 其他的网站。5 月 10 日,新京报记者致电一位信息已遭泄露的电商用户时,该用户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接到了冒充 1 号店客服打来的诈骗电话。这名用户在两家电商平台上的登录名为同一个手机号。" 事实上,对撞库攻击进行防御的成本并不高,但除支付宝等大型平台外,小平台对这一攻击手段进行防范的驱动力不太大。" 张百川直言。对于因信息泄露遭受诈骗而形成的损失,电商平台应承担怎样的责任至今仍不明确。大部分电商平台对于此类事件的回应一般为 " 配合警方调查 "。1 号店昨日向新京报记者回复称,需要对信息泄露一事再核实。1 号店的后台安全系统会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顾客登录和购物行为,一旦发现频繁异常登录等高风险情况,将采取锁定账户等紧急手段,顾客需要修改密码或通过身份验证再次使用。如果顾客遭遇信息泄露后的财产损失情况,将全力配合警方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苏宁方面表示,苏宁基于用户信息安全防范成立的安全团队,以网络安全攻击、Web 安全攻击的安全风险发现识别为基础,可以通过可视化网络与 Web 攻击事件,发现内部网络高级持续性威胁,挖掘与检测针对苏宁消费者与商家的钓鱼网站,并予以及时处理。对于涉及消费者信息安全问题,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确保用户购物支付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根据今年 3 月补天平台发布的《2016 年网站泄露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2016 年有超过一半的网站漏洞会导致泄露实名信息和行为信息,分别占 58.5% 和 62.4%(某些漏洞可能同时泄露 2 类信息),可能泄露的数量多达 42.3 亿条和 40.1 亿条。电商平台是否担责?律师称难判断" 电商平台在获取个人信息的同时,就有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方超强律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信息泄露存在不同的情况,如果电商平台提供了符合其规模的保护措施,但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被黑客入侵了系统,这种情况属于不可抗力,电商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最终发现因平台存在漏洞而导致信息泄露,那么平台就要负责。"他进一步解释称,若盗号者是利用技术手段从电商平台上盗取数据,获得相关账号密码,则需要进一步考虑电商平台在数据保密层面上技术保护水平是否足够高,有无明显漏洞;若一些初学者黑客也可以攻破平台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认为平台没有给予与其规模相匹配的保护,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平台存在漏洞,需要承担责任。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 25 条第二款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可靠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服务,维护网络交易秩序。但方超强直言,在现实中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判断什么叫做 " 平台存在漏洞导致信息泄露 ",若消费者向法院投诉平台,平台只要举证证明其尽到了安全责任保护义务,就很难对平台进行追责。同时,对于消费者因为在不同电商平台使用相同的账号密码,以致遭到 " 撞库 " 盗号,所有账号密码一同被盗,造成自身重大损失,此类情形,应当由谁承担责任要视账号泄密的不同情况分而论之。万涛表示,实际上判断电商安全等级的相关标准有很多,包括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 ISO27001 信息管理认证,这要看电商能拿到哪些安全标准认定。比如在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上,网约车必须拿到三级等级保护。但现在用户的信息泄露渠道实在太多,有大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已经处于泄露状态,以此判断电商责任并不全面。万涛认为,核心问题是发生信息泄露之后,往往很难判断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责任的界定和处罚不明确,导致信息泄露从取证到用户的维权成本都过高。" 电商有物流、第三方等多个环节,有很多订单泄露与其内部数据的管理和安全手段能不能覆盖到业务是有关联的。"5 月 16 日,"AA 收购数据 " 还以 2.6 元一条的价格向新京报记者提供了一份淘宝网购用户数据,这份用户数据并没有账号密码。" 这份数据的来源并非扫号,是我向开淘宝店的朋友直接拿到的。"" 一般而言,卖家在电商平台上出售商品,是要与平台签订协议的,在注册条款里平台需要尽到告知义务,即卖家不能买卖买家的个人信息获利,这种行为本身构成侵权,买卖达到一定数量也构成犯罪。但若平台尽到了告知义务,是没有责任的。" 上海市百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冰告诉新京报记者。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国际在线1小时前
国际在线2小时前
头条新闻13小时前
东北新闻网3小时前
东北新闻网3小时前
东北新闻网3小时前
环球网4小时前
东北新闻网3小时前
国内新闻7小时前
央广网5小时前
未来网6小时前
河北长城网6小时前
闪电新闻6小时前
国内新闻8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网7小时前您好, []|
1号店员工内外勾结泄露客户信息 警方控制11人
[导读]这一信息揭开了“1号店”用户信息安全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包括当当、京东商城在内的多个电商网站都曾出现过类似事件,因此蒙受损失的人不在少数。
今年5月,本报《1号店90万用户信息500元叫卖 记者验证多属实》一文曾报道了1号店用户信息被泄露的新闻,该事件让1号店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昨天(11月1日),这一事件终于水落石出。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通报了自8月份以来,公安部门对上海市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情况。据警方透露,警方根据前期排摸调查,现已查获1号店网上商城员工与离职、外部人员内外勾结,造成部分客户信息泄露一案。截至目前,已有11人被公安部门控制,案件相关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微博网友“挨踢客”此前爆料,有人通过QQ来兜售1号店的数据,90万用户的资料卖500元。该卖家表示,他的价格已经非常便宜,如若不是急用钱,不会如此低廉兜售。有媒体还对信息的真伪作了验证,结果表明大部分用户数据属真实信息。据媒体报道,消费者邹女士于3月11日在1号店帮朋友侯先生代购商品,当时不清楚详细地址,就写了一个“周一填写”。因为地址有误,1号店客服取消了订单。3月12日,邹女士在给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忘记前一天没有填写详细地址,依然是“周一填写”,后来快递员在送货时,通过电话沟通获得详细送货地址后,才将货送达朋友。两个月后的5月22日,邹女士的朋友侯先生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1号店客服,因为侯先生之前在1号店消费过,要给侯先生邮寄一张VIP会员卡。但是,侯先生在1号店的地址是“周一填写”,希望侯先生把详细地址告诉客服,以便寄送礼品。侯先生当时没有多想便将详细地址告知对方。5月23日,侯先生正在外面办事,快递将包裹送到他公司,货到付款298元。同事以为系侯先生订购的商品,帮他代付了298元。随后,他与1号店客服联系才知道1号店没有赠送VIP卡,也没有货到付款的礼品。这一信息揭开了“1号店”用户信息安全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包括当当、京东商城在内的多个电商网站都曾出现过类似事件,因此蒙受损失的人不在少数。昨日晚间,1号店公关部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半年前发现部分顾客的订单信息(即顾客的收货信息)可能存在泄漏后,立即向警方报案。我们也期望将犯罪嫌疑人早日绳之以法。”该人士还澄清,被警方控制的11人中并非全部都是1号店员工,由于此案目前还在审理中,1号店员工由此获利的金额警方也未透露。目前,该案的结果还不得而知,尽管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1号店设立了专门的道德办公室及举报电话,作为员工行为规范合规的监察机构。但制度和法律上存在的安全漏洞却令人担忧。根据刑法修正案(七)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或者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他单位购买个人信息之后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进行营销,则可能侵犯公民个人生活安宁权,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但业内认为,刑法修正案(七)履盖的范围不够,其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汽车厂商等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和单位。这些行业和企业并不在刑法修正案(七)的约束范围之内。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商建刚认为,作为一家企业,员工出现这样的犯罪行为,1号店有权向员工提出赔偿或诉讼。但实际上受到伤害的是用户,职工犯罪造成的损失也应该由企业承担。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sayali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在线客服,俨然已经成为我们购物过程中疑问的主要解决者,那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1号店在线客服是机器人吗?如果您想联系1号店在线客服,一起来简单联系一下1号店在线客服吧~
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
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这个答案是必然的。1号店在线客服在哪里呢?1号店在在线客服您可以通过电话直接联系,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您遇到以下问题,通过电话联系,您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一号店的在线客服,使用一号线账号登陆一号店网站,在一号店页面的首页最下方的左下角选择联系客服,在一号店的客服中心选择一号店的在线客服进行联系,具体联系方式请看下图箭头所示:
2、电话联系
服务时间:每日09:00&21:00
服务号码:400-007-1111
注意事项:全国地区的客户在所属地拨打400-007-1111:固话只需支付本地市话费,手机只需支付本地通话相应套餐资费 , 在非所属地拨打400-007-1111,将收取相应套餐漫游费。(漫游费请咨询相应的运营商)
传真、信箱地址
客服传真:(86-21)-
邮寄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大叶公路3988号1号店4号仓W02窗口。
邮政编码:201503
电子邮件:&&
我的投诉:
品牌售后服务电话联系
各类品牌售后服务电话:请点击&售后服务&-&品牌售后服务电话&
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对于1号店在线客服,您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进行联系,只有这样,您才能第一时间内联系到1号店的在线客服。
想了解更多,请参考:
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移动端页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1号店优惠券
1号店有在线客服吗1号店网上超市电话
1号店网上超市电话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服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