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0Base-T技术将3台计算机连网,用浙江移动虚拟网网技术,按端口划分将3台计算机划分到3个VLAN中?

14564人已关注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校园版
福建农村信用社考试试题(计算机类)
第一章1.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__资源__子网。(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
&、环型和网状型。2.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被称为第一代网络。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系结构的第三代网络。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主要功能:1.&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2.&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4.&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终端控制器负责终端和主计算机的信息通信。终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交互设备,可以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简单的终端,也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主要是网络中的一些共享设备,如大型的硬盘机、高速打印机、大型绘图仪等。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控制处理机也称为网络节点,实现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节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通信线路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通信线路包括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微波与卫星通信信道等。信号变换设备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变换以适应不同传输媒体的要求。(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2.&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3.&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4.&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5.&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5)
&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有哪些?答:iso、itu、ansi、tia、ieee、eia、iec、etsi第二章1.填空题(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模拟/数字&信号和
&数字/模拟
&信号之间的变换。(2)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接收端要通过差错控制检查数据是否出错,而采用反馈重发纠错的方法有
&方式和连续arq方式,连续arq方式又包括选择方式和&go-back-n&方式。(3)
&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
&量化 &和编码。(4)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基带传输&。(5)
&通信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划分为
&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6)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
&编码&,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7)
&数字数据的基本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2.选择题(1)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编码方式是
&d.nrz(2)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将语音信号数字化的技术是
&;a.差分manchester编码
&b.pcm技术c.manchester编码
&d.fsk方法(3)
&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卫星通信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4)
&电缆屏蔽的好处是
&。a.减少信号衰减
&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5)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6)
&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是
&。a.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b.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7)
&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
&。a.交换技术
&b.同步技术
&c.编码技术
&d.传输技术(8)
&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a.半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数据报
&d.全双工通信(9)
&对于脉冲编码调制来说,如果要对频率为600hz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若传送pcm信号的信道带宽是3khz,那么采样频率应该取
&,就足够可以重构原语音信号的所有信息。a.1.2khz
&d.300hz3.简答题(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有何不同?答: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以及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都要经过调制后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再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组成。(2)
&在基带传输中,数字数据信号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只写出名称)?试用这几种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答:数字基带传输中数据信号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三种,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编码图略)(3)
&简述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的区别。答: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在报文交换中,每一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和报头组成,报头中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节点根据报头中的目标地址为报文进行路径选择,并且对收发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报文交换是在两个节点间的链路上逐段传输的,不需要在两个主机间建立多个节点组成的电路通道。(4)
&在电路交换的通信系统中,其通信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答: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3个阶段,电路建立:通过源节点请求完成交换网中相应节点的连接过程,这个过程建立起一条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通道。数据传输:电路建立完成后,就可以在这条临时的专用电路上传输数据,通常为全双工传输。电路拆除:在完成数据传输后,源节点发出释放请求信息,请求终止通信。若目的节点接受释放请求,则发回释放应答信息。在电路拆除阶段,各节点相应地拆除该电路的对应连接,释放由该电路占用的节点和信道资源。(5)
&简述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工作过程。答: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过程包括三部分:抽样、量化和编码。抽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模拟信号的瞬时电平值作为样本。抽样频率以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为依据,如果以等于或高于通信信道带宽两倍的速率定时对信号进行抽样,就可以恢复原模拟信号的所有信息。量化:将取样样本幅度按量化级决定取值。经过量化后的样本幅度为离散的量化级值,根据量化之前规定好的量化级,将抽样所得样本的幅值与量化级的幅值比较,取整定级。编码:用相应位数的二进制代码表示量化后的采样样本的量级。(6)
&比较并说明电路交换与存储转发交换有何不同。答:同(3)(7)
&请列举出几种信道复用技术,并说出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答:&4种信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是把信道的可用频带分成多个互不交叠的频段,每个信号占其中一个频段。接收时用适当的滤波器分离出不同信号,分别进行解调接收。时分多路复用(tdm)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时间内传送,即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时隙),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tdm又分为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波分多路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与多个频率都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地提高。码分复用是一种共享信道的方法,每个用户可在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但使用的是基于码型的分割信道的方法,即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码,各个码型互不重叠,通信各方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且抗干扰能力强。(8)
&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各自的特点。传输媒体
&电&磁&干&扰
&安 &全 &性utp
&1~10000mbit/s
&低同轴电缆
&1mbit/s~1gbit/s
&10mbit/s~2.5gbit/s
&rs-232c接口具有哪些特性?简述使用rs-232c接口进行通信的工作过程。答:rs-232c使用9针或25针的d型连接器db-9或db-25,如图2-36所示。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使用的是9针的d型连接器。rs-232d规定使用25针的d型连接器。rs-232c采用的信号电平-5~-15v代表逻辑“1”,+5~+15v代表逻辑“0”。在传输距离不大于15m时,最大速率为19.2kbit/s。1.建立连接阶段:当本地计算机有数据要发送时,发送数据终端准备(dtr,针脚20)信号通知本地modem计算机已处于通信就绪状态。若本地modem响应此信号,则发送数据传输设备准备(dsr,针脚6)信号回答终端modem已准备好通信。本地计算机发送请求发送信号(rts,针脚4)通知本地modem准备发送数据。本地modem检测到rts信号后,通过电话线发一个载波信号给远程modem,通知远程modem准备接收数据,同时向本地计算机返回一个允许发送信号(cts,针脚5),告诉本地计算机可以发送数据了。远程modem检测到载波后,发送载波检测信号(dcd,针脚8)通知远程计算机准备接收数据。远程的计算机和modem执行相同的操作。2.&数据传输阶段:当计算机检测到允许发送信号cts以及远程modem发送的载波检测信号,则通过发送数据线(txd,针脚2)发送数据,并通过接收数据线(rxd,针脚3)接收远程计算机发来的数据。其中,第24和第17针脚分别用来提供双方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同步时钟信号,例如,本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将时钟发给对方,而远程计算机则通过此时钟接收数据。3.&释放连接阶段:本地计算机数据发送完毕后,关闭请求发送线(rts),并通知本地modem发送结束。本地modem检测rts关闭后,停止向电话线发送载波,同时关闭允许发送线(cts)以应答计算机。当远程modem检测不到载波后,则向远程计算机发送关闭载波检测信号。最终,本地和远程计算机释放链路,恢复到原始状态。使用rs-232c接口进行串行通信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空modem连接方法?请说明空modem的连接方法。第三章1.&填空题(1)
&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
&用户数据报
&协议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协议一个基于连接的通信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2)
&在计算机网络中,将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
&协议,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2.&选择题(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为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2)
&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a.tcp和ftp
&b.ip和udp&c.rarp和dns
&d.ftp和smtp(3)
&在下面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d.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4)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5)
&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3.简答题(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答: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2)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网络协议3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语法: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即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如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3)
&osi/rm共分为哪几层?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答:第1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bit)流,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所需的各种传输介质、通信接口特性等。第2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地传输,并进行数据流量控制。第3层: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包(packet)在节点之间进行交换传送,并且负责路由控制和拥塞控制。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第5层:会话层(session&layer),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为应用层提供信息表示方式的服务,如数据格式的变换、文本压缩和加密技术等。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e-mail)、分布式数据库以及网络管理等。(4)
&请详细说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答:物理层直接与物理信道相连,起到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媒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作用,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的方法,并可实现在物理信道上进行比特流传输的功能。物理层涉及的内容包括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比特的同步、线路的连接、物理拓扑结构、传输方式;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链路,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信息,并且对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检错和纠错,向网络层提供无差错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成帧、物理地址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网络层的作用是实现分别位于不同网络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网络层要负责确定在网络中采用何种技术,从源节点出发选择一条通路通过中间的节点将数据包最终送达目的节点。网络层涉及的概念有逻辑地址寻址、路由功能、流量控制、拥塞控制;(5)
&tcp/ip协议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每层又包含什么协议?答:tcp/ip共有4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网络接口层包括了能使用tcp/ip与物理网络进行通信的协议,tcp/ip标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网络接口协议,而是旨在提供灵活性,以适应各种网络类型,如lan、man和wan。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将分组形成数据包(ip数据包),并为该数据包进行路径选择,最终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网际层协议包括网际协议ip,icmp、igmp、arp、rarp。传输层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对端通信,使用两种协议来支持两种数据的传送方法,分别是tcp协议和udp协议。应用层用于提供网络服务,比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域名服务和简单网络管理等,包括smtp、pop3、telnet、dhcp、http、thtp、dns等。(6)
&若要将一个b类的网络172.17.0.0划分为14个子网,请计算出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以及在每个子网中主机ip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答: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172.17.16.0172.17.32.0172.17.48.0172.17.64.0172.17.80.0172.17.96.0172.17.112.0172.17.128.0172.17.144.0172.17.160.0172.17.176.0172.17.192.0172.17.208.0172.17.224.0每个子网主机ip的地址:172.17.16.1~172.17.31.254172.17.32.1~172.17.47.254172.17.48.1~172.17.63.254172.17.64.1~172.17.79.254172.17.80.1~172.17.95.254172.17.96.1~172.17.111.254172.17.112.1~172.17.127.254172.17.128.1~172.17.143.254172.17.144.1~172.17.159.254172.17.160.1~172.17.175.254172.17.176.1~172.17.191.254172.17.192.1~172.17.207.254172.17.208.1~172.17.223.254(7)
&若要将一个b类的网络172.17.0.0划分子网,其中包括3个能容纳16000台主机的子网,7个能容纳2000台主机的子网,8个能容纳254台主机的子网,请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和主机ip地址的范围。答: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172.17.0.0/18
&172.17.0.1~172.17.63.254172.17.64.0/18
&172.17.64.1~172.17.127.254172.17.128.0/18
&172.17.128.1~172.17.191.254172.17.192.0/18---
&172.17.192.0/21
&172.17.192.1~172.17.199.254
&172.17.200.0/21
&172.17.200.1~172.17.207.254
&172.17.208.0/21
&172.17.208.1~172.17.215.254
&172.17.216.0/21
&172.17.216.1~172.17.223.254
&172.17.224.0/21
&172.17.224.1~172.17.231.254
&172.17.232.0/21
&172.17.232.1~172.17.239.254
&172.17.240.0/21
&172.17.240.1~172.17.247.254
&172.17.248.0/21----172.17.248.0/24
&172.17.248.1~172.17.248.254
&172.17.249.0/24
&172.17.249.1~172.17.249.254
&172.17.250.0/24
&172.17.250.1~172.17.250.254
&172.17.251.0/24
&172.17.251.1~172.17.251.254
&172.17.252.0/24
&172.17.252.1~172.17.252.254
&172.17.253.0/24
&172.17.253.1~172.17.253.254
&172.17.254.0/24
&172.17.254.1~172.17.254.254
&172.17.255.0/24
&172.17.255.1~172.17.255.254(8)
&对于一个从192.168.80.0开始的超网,假设能够容纳4000台主机,请写出该超网的子网掩码以及所需使用的每一个c类的网络地址。答:192.168.80.0/20-------192.168.80.0/24
&192.168.88.0/24
&192.168.81.0/24
&192.168.89.0/24
&192.168.82.0/24
&192.168.90.0/24
&192.168.83.0/24
&192.168.91.0/24
&192.168.84.0/24
&192.168.92.0/24
&192.168.85.0/24
&192.168.93.0/24
&192.168.86.0/24
&192.168.94.0/24
&192.168.87.0/24
&192.168.95.0/24
&第四章1.&填空题(1)
&ieee&802局域网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
&逻辑链路控制
&媒体访问控制
&子层。(2)
&在令牌环中,为了解决竞争,使用了一个称为
&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的站才有权利发送数据。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技术。(4)
&载波监亽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边听边发、__冲突停发_、随机重发;2.选择题(1)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采用
&拓扑结构。a.星型
&b.总线型
&d.树型&(2)
&ethernet&switch的100mbit/s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
&。a.100mbit/s
&b.10/100mbit/s
&c.200mbit/s
&d.20mbit/s&(3)
&对于采用集线器连接的以太网,其网络逻辑拓扑结构为
&;a.总线结构
&b.星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以上都不是(4)
&有关vlan的概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c.使用ip地址定义的虚网与使用mac地址定义的虚网相比,前者性能较高&d.vlan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5)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a.光纤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微波(6)
&ieee802.3物理层标准中的10base-t标准采用的传输介质为a
&。a.双绞线
&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
&d.光纤&3.简答题(1)
&ieee&802标准规定了哪些层次?答:ieee&802.1:lan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连。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功能。ieee&802.3: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802.4: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802.5:令牌环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规范。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及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802.7:宽带技术。ieee&802.8:光纤技术。ieee&802.9: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ieee&802.10:局域网安全技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2)
&局域网的3个关键技术是什么?答: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有: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这3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各种网络特征。(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分为几种?每种拓扑结构具有什么特点?答: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的节点都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总线上任何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都沿着总线传输,而其他节点都能接收到该信息,但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的情况,造成“冲突”。环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均使用相应的网络适配器连接到共享的传输介质上,并通过点到点的连接构成封闭的环路;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节点传输;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以确定环中每个节点在何时发送数据,不会出现冲突。网络的管理较总线型拓扑结构复杂;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节点通过点到点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转接。(4)
&简要说明ieee标准802.3、802.4和802.5的优缺点。答:ieee&802.3、802.4和802.5分别包括了mac子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其中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即cmsa/cd、token&bus和token&ring。csma/cd协议的总线lan中,各节点通过竞争的方法强占对媒体的访问权利,出现冲突后,必须延迟重发,节点从准备发送数据到成功发送数据的时间是不能确定的,它不适合传输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实时性数据。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网络维护方便、增删节点容易,网络在轻负载(节点数较少)的情况下效率较高。token&ring不会出现冲突,是一种确定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每个节点发送数据的延迟时间可以确定。在轻负载时,由于存在等待令牌的时间,效率较低;而在重负载时,对各节点公平,且效率高。令牌总线与令牌环相似,适用于重负载的网络中、数据发送的延迟时间确定以及,适合实时性的数据传输等,但网络管理较为复杂。(5)
&简述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的工作原理。答:由于整个系统不是采用集中式控制,且总线上每个节点发送信息要自行控制,所以各节点在发送信息之前,首先要侦听总线上是否有信息在传送,若有,则其他各节点不发送信息,以免破坏传送;若侦听到总线上没有信息传送,则可以发送信息到总线上。当一个节点占用总线发送信息时,要一边发送一边检测总线,看是否有冲突产生。发送节点检测到冲突产生后,就立即停止发送信息,并发送强化冲突信号,然后采用某种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侦听线路,准备重新发送该信息。对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6)
&10mbit/s的ethernet的标准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答:对于10mbit/s以太网,ieee&802.3有4种规范,即粗缆以太网(10base-5)、细缆以太网(10base-2)、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和光纤以太网(10base-f)。粗缆以太网使用阻抗为50w、rg值为8的同轴电缆,并使用外部收发器连接计算机上的网卡和分接器。细缆以太网10base-2使用阻抗为50w、rg值为58同轴电缆。细缆以太网的网卡已经与收发器集成在一起,无须使用外部收发器。(7)
&为了解决传统共享介质以太网的缺点,有哪3种改善局域网性能的方案?答:=&提高ethernet数据传输速率,从10mbit/s到100mbit/s,乃至到1gbit/s和10gbit/s,这就是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ethernet)、万兆位以太网(10&gigabit&ethernet)。=&将一个大型局域网络划分成多个用网桥或路由器互连的子网。通过网桥和路由器隔离子网之间的通信量以及减少每个子网内部的节点数,使网络性能得到改善。每个子网的介质访问控制仍采用csma/cd方法。=&使用交换机替代集线器,将“共享式局域网”升级为“交换式局域网”。(8)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各有哪些标准?答:快速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it/s,保留着传统的10mbit/s速率ethernet的所有特征,即相同的数据格式、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和相同的组网方法,而只是把fast&ethernet每个比特发送时间由100ns降低到10ns。千兆位以太网同样保留着传统的100base-t的所有特征,即相同的数据格式、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和相同的组网方法,而只是把ethernet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由100ns降低到1ns。快速以太网有4种标准: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t2与100base-fx。千兆位以太网有4种标准:1000base-sx、1000base-lx、1000base-cx、1000base-t(9)
&与共享式以太网相比,为什么说交换式以太网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答:10mbit/s双绞线以太网采用以共享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型连接方式,实际是总线型的拓扑结构。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争用总线信道。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对用户进行通信,而交换机提供了多个通道,它允许多个用户之间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20所示,因此,它比传统的共享式集线器提供了更多的带宽。(10)
&什么是虚拟局域网?它有什么特点?答: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的。将网络上的节点按工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一个逻辑工作组就组成一个虚拟网络。vlan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节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同一逻辑工作组的成员不一定要连接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局域网交换机上。当一个节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转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11)
&划分vlan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基于交换机端口的虚拟局域网:根据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定义虚拟局域网成员。基于交换机端口的虚拟局域网无法自动解决节点的移动、增加和变更问题。如果一个节点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则网络管理者必须对虚拟局域网成员进行重新配置。基于mac地址的虚拟局域网:用节点的mac地址来划分虚拟局域网。用mac地址定义的虚拟局域网允许节点移动到网络的其他物理网段。由于它的mac地址不变,所以该节点将自动保持原来的虚拟局域网成员的地位。缺点是需要对大量的毫无规律的mac地址进行操作,而且所有的节点在最初都必须被配置到(手工方式)至少一个vlan中,不便于维护。基于网络层地址的虚拟局域网:使用节点的网络层地址来配置虚拟局域网。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应用的虚拟局域网。用户可以随意移动节点而无须重新配置网络地址。基于ip组播的虚拟局域网:用一种称为代理的设备对虚拟局域网中的成员进行管理。当ip广播包要送达多个目的节点时,就动态地建立虚拟局域网代理,这个代理和多个ip节点组成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基于策略的虚拟局域网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任一种划分vlan的方法,并可以把不同方法组合成一种新的策略来划分vlan。(12)
&无线局域网具有哪些特点?无线局域网包括哪些设备?答: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无线电波与红外线;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无中心拓扑和有中心拓扑;网络接口可以选择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支持移动计算网络;无线局域网包括无线网络网卡、无线网络网桥。(13)
&某个公司目前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它采用了具有中央集线器的以太网,由于网络节点的不断扩充,各种网络应用日益增加,网络性能不断下降,因此,该网络急需升级和扩充,请问:图4-42 &某公司网络结构图=&为什么该网络的性能会随着网络节点的扩充而下降?分析一下技术原因。答:当节点增多,由于该网络为使用csma/cd技术的共享介质网络,因此网络的冲突会随节点的增多而增多,从而降低了网络性能。=&如果要将该网络升级为快速以太网,并克服集线器之间的“瓶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集线器?答:将当前的10mbps升级为100mbps集线器。=&如果要将该网络升级为交换式以太网,应该如何解决?答:将集线器升级为交换机。=&如果在该网络中,所有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非常频繁,为了克服出入服务器通信量的“瓶颈”,该如何处理?答:将服务器的网卡更换为更高速率的网卡,如100mbps或1000mbps。l
&若整个网络的地址为202.112.102.0,假设要将整个网络划分出四个vlan,每个vlan使用的地址段分别是网络202.112.102.0中的一个子网,请写出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以及主机ip地址的范围(假设子网网络号全0、全1可用)。答:子网掩码255.255.255.192每个vlan的子网地址和主机ip的范围:202.112.102.0
&202.112.102.1~202.112.102.62202.112.102.64
&202.112.102.65~202.112.102.126202.112.102.128
&202.112.102.129~202.112.102.190202.112.102.192
&202.112.102.193~202.112.102.254第五章1.选择题(1).
&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a.垂直竖井系统
&b.平面楼层系统&c.机房子系统
&d.布线配线系统&(2).水平布线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六个子系统之一,下面关于水平布线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多层的建筑物中,水平布线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b.水平布线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一端连接用户工作区,另一端连接垂直布线系统或设备间;c.水平布线系统包括了用于连接用户设备的各种信息插座及相关配件(软跳线、连接器等);d.将垂直布线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2.简答题(1)
&什么是结构化布线系统?答:结构化布线系统(pds)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种通用标准的信息传输系统。(2)
&结构化布线系统包含哪些国际标准?答:商业建筑物的电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568b;商业大楼电信路径和空间标准eia/tia&569;住宅和小型商业电信连线标准eia/tia&570;商业大楼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606;商业大楼通信接地和屏蔽接地要求eia/tia&60;(3)
&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答:结构化布线系统通常由6个子系统组成:用户工作区系统、水平布线系统、垂直布线系统、设备间系统、接线间系统、建筑群系统。用户工作区是指办公室或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所处的区域。对用户工作区的结构化布线主要是将用户设备连接到整个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系统将垂直布线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水平布线系统包括安装在接线间和用户工作区插座之间的水平方向连接的电缆及配件。垂直布线系统,也被称为干线系统。它是建筑物布线系统中的主干线路,用于接线间、设备间和建筑物引入设施之间的线缆连接。垂直布线系统与水平布线系统的汇合点称为配线分支点,它们通过垂直布线系统连接到建筑群系统上。设备间系统主要包括用于连接内部网或公用网络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线缆。布线配线系统是为建筑物楼层中水平布线的线缆和终端提供场所。接线间里可放置线缆终端、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系统的任何交叉连接。建筑群系统是指线缆从一个建筑物延伸到建筑群中的另外一些建设物上所需的通信设备和装置。(4)
&一个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都包括哪些内容?各起什么作用?答:一个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包括用户工作区系统、水平布线系统和设备间/配线间。由于典型的水平布线系统规模和区域较小,布线配线系统可置于设备间中,水平布线系统可将设备间的电缆直接连接到用户工作区。(5)
&双绞线的连线规则有几种?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电缆该如何制作?计算机与集线器之间的电缆该如何制作?答:eia/tia&568标准中使用的8针连接器通常被称为rj-45连接器。在布线系统中,eia/tia&568标准推荐使用4对8线的5类双绞线电缆,在电缆的每一端将8根线与rj-45连接器根据连线顺序进行相连。连线顺序是指电缆线在连接器中的排列顺序。eia/tia&568标准提供了两种顺序:568a和568b。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电缆应采用交叉线;计算机与集线器之间的电缆通常采用直通线。第六章1.选择题(1)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a.windows&nt&server
&b.netwarec.unix
&d.sql&server(2)
&网络操作系统的系统容错技术中不包括
&a.硬盘镜像
&事务跟踪系统
&用户鉴权(3)
&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容错技术。a.用户帐户
&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4)
&为了保证服务器中硬盘的可靠性,可以采用磁盘镜像技术,其标准是
&。a.raid&5
&raid&02.简答题(1)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它提供的服务功能有哪些?答:网络操作系统是使网络上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以及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软件和有关规程的集合。它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名字服务、网络管理服务、internet与intranet服务。(2)
&对等网络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各有哪些优缺点?答:对等网络的优点:计算机硬件的成本低、易于管理、不需要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对等网络的缺点:影响用户计算机的性能、网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备份困难。基于服务器的网络的优点:安全性高、更好的性能、集中备份、可靠性高;基于服务器的网络的缺点:需投入专用的网络服务器和配件(如大容量硬盘、内存等),并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网络管理;(3)
&服务器所使用的磁盘接口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系统基本上采用两种硬盘接口,eide(enhanced&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和scsi(small&computer&systems&interface)。对于服务器,通常采用scsi硬盘和光纤通道。scsi技术包括:.&scsi-1:最基本的scsi技术规范,使用8位的数据带宽,大约5mbit/s的速度。scsi-2:scsi-2扩展了scsi技术规范,而且向scsi添加了许多特性,它还允许更快的scsi连接,提高了不同scsi设备制造商之间的scsi兼容性。fast-scsi:将scsi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从5mbit/s增加到10mbit/s。wide-scsi:将scsi-2从8位增加到16位或32位的数据带宽。使用16位的wide-scsi最高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0mbit/s。ultra-scsi:将scsi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20mbit/s。使用8位的总线时,ultra-scsi可以达到20mbit/s的速度;使用16位总线时,速度可以提高到40mbit/s。ultra2-scsi:使用16位的总线,速度可达到80mbit/s。ultra3-scsi:使得ultra2-scsi&的性能再一次提高,达到了160mbit/s的速度。ultra320&scsi可以将数据传输的速度提高到320mbit/s。(4)
&什么是磁盘阵列?它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磁盘阵列(disk&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技术。raid&0:用数据分割技术,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进行读写操作,但raid&0阵列中的一个驱动器出错将会导致所有硬盘上的数据全部丢失,因此可靠性最差。raid&1:不使用将数据分块存储在多个硬盘上的方法,而是采用磁盘镜像技术。它使用两个硬盘,并且将一个硬盘的内容同步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raid&2只是一种技术规范,它在多个磁盘上分块分布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特定的硬盘中。由于raid&2效率太低,因而未被使用。raid&3采用数据交错存储技术,它在多个数据磁盘上分块分布数据,然后对各个数据磁盘上存储的所有数据使用异或操作,以产生一个校验数据(ecc数据),并将这个数据存储到一个校验硬盘(ecc硬盘)上。raid&4也是个未被使用的raid标准。它与raid&3相似,但数据不是在不同的数据驱动器之间分块分布。实际上,每一块数据都被完全写入到一个硬盘中,而另一块被写入到下一个硬盘中,以此类推。raid&4也使用了ecc硬盘,但是它的效率非常低。raid&5对raid3技术进行了改进,除了保持分块存储数据的功能外,它将校验数据存放在所有的硬盘中,不必依赖一个ecc驱动器来进行所有写操作。(5)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nt/windows&2000有什么特点?答:体系结构的独立性、多线程的多任务、集中化的用户环境文件、远程访问服务、基于域和工作组的管理功能、容错与多驱动器阵列(raid)支持;(6)
&简要说明novell&netware操作系统的结构。该操作系统提供哪些系统容错技术?答:在netware操作系统结构中,&ipx(internet&packet&exchange)作为网络层的分组交换协议,提供了分组寻址和选择路由功能,但不保证可靠到达,相当于数据报功能。ipx是netware结构中的关键部分,是工作站和文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协议,是较高层spx和netbios的基础。spx(sequenced&packet&exchange)是netware的运输层协议,它与tcp/ip协议组中的tcp协议类似,以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工作,并向上提供简单却功能很强的服务。它可以保证信息流按序和可靠地传送。netware核心协议(netware&core&protocol,ncp)在用户发送请求给服务器的远端文件服务过程中执行。文件服务过程所产生的相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可视化程序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