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广州岭南学院院和麻省理工的交流项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点击:1551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院系简介
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在、部、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海内外岭南学长和各界人士的关心资助下,遵循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校训,锐意进取,致力于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行动实践“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岭南传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学院历史
学院与成立于110多年前的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1888年,美国友好人士在广州创办了岭南大学,1927年收归中国人自办。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岭南大学有关科系分别并入中山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1987年12月,值岭南大学百年盛典前夕,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经教委批准成立,经过一年多的筹办,于1989年正式招生运作。当年学院董事会成立。1997年设立岭南(大学)学院教学科研发展基金。学院成立之初,由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先生任首任院长。1994年,大学经济系生导师舒元教授调入我院,担任院长至今。现任学院领导集体还包括:党委书记、副王珺、副院长、副院长陈平、副院长、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古小红、党委副书记欧阳可全。&
师资力量学院借鉴国际国内著名商学院的办学经验,广纳人才,吸引优秀的专家学者到我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有专任教师85名,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9人;博士49人。在广纳人才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资助教师赴国外访问和参加学术活动。目前,已有近40名本院教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归国执教。此外,还有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际顶尖学院的外籍教授、外国政要、国内著名经济学人、商界领袖来院授课讲学。
教学资源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自1988年成立至今,在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的带动下,岭南校友和各界人士为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捐资达一亿七千万港元,捐建了林护堂、黄铭衍堂教学楼,黄传经堂讲学厅、岭南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堂岭南MBA教学楼、伍沾德堂岭南行政中心、岭南教授住宅大楼、荣光堂贵宾楼,对改善教学、科研、服务和生活条件,促进学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伍舜德图书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图书馆,使用面积达5000平方米,拥有大量的中文、外文藏书,以及最新的中英文期刊,此外还订购了十多种国内外有影响的电子数据库,为华南地区经济管理类刊物收藏最完整的小型专业图书馆之一。
学生培养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教学条件、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各类学位项目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热门项目,每年吸引大批优秀考生报考。2003年、2004年相继录取了两名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学院招收的6个本科专业,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多年来在全省名列前茅。2005年,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财政学、保险学6个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在广东省排名分别为第2、3、4、5、6、10。学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本科各专业一二年级统一培养,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三年级同学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在本院内重新选择专业和方向,学习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此外,学院大力开拓对外交流的途径,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到北美、欧洲、亚洲国家和香港地区20多所高校的交换生项目,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竞赛和交流活动。2006年,学院将有70余名学生前往世界各地的高校学习。学院更积极开发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优秀大学2+2,3+1模式的合作等,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提供国际直通车。学院MBA项目的教学和学生培养在国内也处于一流水平, 2005年,学院中美合作EMBA项目荣获中外合作EMBA第一名,学院医药卫生方向EMBA项目学员荣获第九届“广州十佳青年”称号;综合方向EMBA学员荣获第五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6年,世界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06年中国最具价值商学院”榜单,我院MBA项目在 “中国最具价值全日制MBA项目”中排名第三,“中国最具价值在职MBA项目”中排名第九,毕业生薪资增长最快的商学院中排名第四。EMBA学员陈凯旋高票入选2005年广东十大经济人物。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自1988年成立到2013年9月,在学院董事会的带动下,岭南校& 学院建筑友和各界人士为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捐资超过两亿五千万港元,捐建了林护堂、黄铭衍堂教学楼,黄传经堂讲学厅、岭南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伍舜德图书馆、叶葆定堂岭南&MBA&教学楼、伍沾德堂岭南行政中心、岭南教授住宅大楼、荣光堂贵宾楼、岭南MBA中心大楼等,对改善教学、科研、服务和生活条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师资力量&截至2013年9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7人,讲师25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7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4%,具有在海外著名大学攻读学位、进修、讲学、合作研究或课程开发经历的教师比例为88%。 学院已有40多名本院教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归国执教。此外,还有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等国际顶尖学校的教授、外国政要、国内著名经济学人、商界领袖来院授课讲学。
系别专业经济学系 经济学系下设经济学本科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六个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三个博士专业。 经济学是广东省的特色专业。 财政税务系 财政税务系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高校中成立最早,也是最早在中国全国招收财政学本科专业和拥有财政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财政税务系之一。2005年,该系下设的财政学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006年,财政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金融系 金融系招收攻读金融学专业博士学位、金融学科学硕士学位、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学士学位的学生,并为EMBA、IMBA学生提供金融方向课程,其本科和硕士项目为美国金融分析师协会(CFA)课程合作伙伴项目。 国际商务系 国际商务系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与之衔接的硕士、博士专业为国际贸易学和世界经济,同时授予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自2002年9月起,专业课实行英文教学。由于优秀的教学和培养工作,该专业于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成立于1998年,主要承担岭南学院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任务,面向学院本科、硕士、博士、MBA、EMBA、EDP学生开设多门管理学课程。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成立于2003年初,是华南地区唯一能同时培养保险学专业本科人才、风险管理与保险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员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基地。 物流工程与管理系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开办于2002年,当时由经济管理系负责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于2007年底成立了物流工程与管理系。
学科建设2006年,金融学入选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学院设立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专业;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7个硕士专业;工商管理(MBA)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EMBA)、物流工程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
教学建设&教学成果 据2014年年初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设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入选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博弈论》入选中山大学精品课程。设有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友邦-中大精算中心等教育机构。 招生情况 2003年、2004年,学院相继录取了两名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从2003年开始连续十年,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财政学、保险6个本科专业的平均录取分数名列广东省前8名。 学生培养 学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本科各专业一二年级统一培养,三年级同学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在本院内重新选择专业和方向,学习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 此外,学院大力开拓对外交流的途径,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本科、普通研究生和MBA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院开展的赴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逾40所高校的海外交换项目,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竞赛和交流活动,本科学生还可选择海外学习项目。2012学年已派出110名学生参加交换项目和海外学习项目,赴北美、欧洲和澳洲等地的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学院还积极开发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八所大学的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项目),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提供国际直通车。 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99年合作开办国际MBA课程,该项目于2001年全国第二批MBA项目评估中名列第一,学院与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合作推出的中美EMBA项目,六次蝉联“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外合作EMBA”第一名;学院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里昂商学院合办的中法MBA项目,以全法文授课,吸引来自中国、法国和法语国家及地区的学生报读;2009年、2010年学院EMBA分别荣获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第三名、第二名,学院EMBA教育项目自2003年开办至今,培养学院超过1300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校级科研机构 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金融研究院。 院级科研机构 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房地产咨询研究中心、股权投资与企业并购研究中心、会计与资本运营研究中心、岭南实证与计量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战略与竞争力研究中心、金融衍生产品实验与研究中心。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2005年,学院的“教学国际化改革的探索与”成果,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师的论文《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获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师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Council&of&Supply&Chain&Management&Professionals组织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博士论文评奖中被评为第一名,成为该奖项设立30多年以来唯一获得该奖的亚洲人。 目前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金融学和财政学应用经济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9个博士专业,十七个硕士专业;工商管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六个本科专业。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美国)、国际高级专业MBA学位(法国)两个外国学位项目。
科研成果&2001年,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创新”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学院的“教学国际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培养的博士生王曦的博士论文《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获2005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殊荣;教师宋海清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Council&of&Supply&Chain&Management&Professionals组织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博士论文评奖中被评为第一名,成为该奖项设立30多年以来唯一获得该奖的亚洲人;2007年,学院培养的博士生徐现祥的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获当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殊荣。2009年,学院培养的博士生杨子晖的博士论文《政策工具的挤出效应与挤入效应研究》获当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殊荣。学院傅科、杨子晖副教授分别入选教育部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学院王曦、姚益龙教授获得2011国际社科基金资助,8位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个项目获教育部项目立项,8项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曙光教授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研究报告分别收入2011年第37期、96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2年,学院获科研立项82项,其中纵向立项46项,横向立项38项,国家自然科学立项15项。2007年-2012年,发表论文共1599篇,其中英文刊物245篇,被SSCI/SCI/EI/ISTP收录170篇,中文刊物1354篇,其中中文一类刊物61篇。2012年,施俊琦教授的论文Linking&subordinate&political&skill&to&supervisor&dependence&and&reward&recommendations:A&moderated&mediation&model被全球一流商学院认可的顶尖学术期刊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录用。2012年,柯昌霞、牛保庄、严鸣、周先波、徐信忠、连玉君、王美今、林建浩、杨子晖、鲁晓东、张莉、李捷瑜、徐现祥、聂海峰、陈浪南等教师在中文一类、英文A类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共19篇。
学术资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图书馆,截至2013年9月,图书&&伍舜德图书馆 馆使用面积达5000平方米,藏书9万余册,其中专业工具书约1036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文原版赠书约3千册;收藏中外文纸本专业期刊70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58种),专业核心期刊收藏完整率达92%以上;中文电子期刊24025种;外文电子期刊24132种;中文电子图书91.11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1.220万多册;经济管理学专业研究数据库20多种,涉及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企业管理、行业和产业报告及数据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华南地区经济管理类刊物收藏最完整、专业数据库购置相对全面的小型经济与管理专业图书馆之一。
学术交流中山大学岭南学术论坛分经济、金融和管理三个系列,是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每系列每个月定期举办2-3次,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周五下午2:30-5:00。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院徽 院徽原为岭南大学校徽,始用于一九一一年,由已故岭南中学校长司徒卫先生设计,色彩鲜明,图案简单,为岭南大学由怀士堂北望之风景: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小径通幽,江边荔枝树葱郁繁茂。 校徽中的山、水及小径,各具深远意义。白云山为岭南名山,雄居南粤,象征人生的最高理想。珠江为东、西、北三江总汇,源远流长,象征岭南的悠长教泽。树象征事业,每年夏季,荔枝树硕果累累,象征岭南人“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宏志。小径则指向前程。岭南教育旨在开辟人生的光明前途。或登白云之颠,北望五岭,或浮珠江之水,远涉重洋。每一岭南学子,均循此途径,不懈努力奔前程。 岭南校色是红与灰,即“殷红如血,深灰似铁”,象征坚强忠义。本着红灰精神,岭南人前进不已,开发万世鸿基。
社团活动&学生会 岭南(大学)学院南校区学生会成立于1994年,后来岭南(大学)学院学生会珠海校区学生会成立于2001年。二者统称为岭南(大学)学院学生会。学生会举办有迎新晚会、院运会、足球联赛、女生节、男生节、体育节、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大赛、博雅知识竞赛、送旧系列活动、经济文化节、穗港交流活动等品牌活动。 团总支、研究生会 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成立于1995年。共设10个部门,其中& 分管党团工作的职能部门有:组织部、实践部、宣传部;主管学术、文体、心理、职业、组织和公益的职能部门有:秘书处、外联部、学术部、文娱部、体育部、资管部和岭南青年志愿者协会(LVA)。研究生团学联在内部建设、学术交流、文体活动、心理辅导、思想教育、志愿者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岭南大师讲堂、迎新晚会、体育节、模拟招聘等等。
岭南通讯社&岭南通讯社成立于2003年,是南校区团工委直属的校级社团,社团主要成员均由岭南(大学)学院的本科生组成,主要负责出版院刊《岭南学子》、报道学院活动。 岭南通讯社珠海分社成立于2012年9月,前身为岭南通讯社珠海发展部。分社负责学院珠海校区各大活动的新闻采风工作。 岭南青年志愿者协会 岭南青年志愿者协会(Lingnan&Volunteer&Association,简称LVA)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致力于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学生组织。截至2012年,共举办公益活动112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500人,服务人群更是超过62000人次。
岭南大使馆岭南大使馆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个服务型团体,包括领事部、内务部和技术部。在寒暑假和高考期间组织,岭南大使馆会开展一系列中大岭院招生宣传活动,宣传范围覆盖了广东省各所知名中学以及全国著名中学。而在期末和暑假期间,岭南大使馆负责网络迎新,利用多种网络媒介从生活、学习、社团等多个方面为新生们答疑解惑,力求更好地为新生介绍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同时竭力地为新老岭院学子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名誉院长:院长:徐信忠 党委书记:张文彪 副院长:李胜兰、张艳梅、王曦、陆军、邹建华 党委副书记:余立人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0:54:5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泰祺集团广州分校2011MBA高校系列访谈之中大岭南
&在MBA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考生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泰祺作为国内MBA联考辅导的知名机构,不断接到全国各地考生的大量咨询,众多考生纷纷询问MBA院校的招生要求及录取政策。带着全国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广州泰祺MBA考前辅导中心、泰祺MBA教育网(以下简称泰祺MBA)工作人员将陆续进行名校MBA中心负责人的专访。旨在详细展示各校2011年MBA的招生计划及培养方案,为广大考生详细解读最新政策、发布最新招生信息,帮助广大考生及时了解商学院最新招生动态、一手信息,为考生的报考及复习备考,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带着一系列问题,泰祺MBA于2011年5月10日上午11:00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项目招生部长李志明老师进行采访。以下是采访主题:
泰祺MBA:中山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是国内较早通过国家批准招收MBA的院校。请李老师给广大考生介绍一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MBA项目特色?
岭院李老师: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是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在中央、教育部、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海内外岭南学长和各界人士的关心资助下,遵循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校训,锐意进取,致力于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行动实践“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岭南传统。岭南学院MBA分为:全日制国际MBA(全英文)、非全日制国际MBA(全英文)、非全日制MBA(中英文),每年秋季招生,通过笔试和面试择优录取。岭南学院国际MBA始于1999年,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合办开办的项目。国际MBA采用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教学体系和大部分课程设置,采用全英文教学。国际MBA现有两种学习形式,全日制两年,非全日制三年。国际MBA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必修环节,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由中山大学颁发的国家承认的学历和学位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颁发的课程证书.岭南学院自2006年起开设在职MBA。在职MBA根据各门课程的专业特点,用中英文教学。秉承岭南学院“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全球视野,本土智慧;卓越品格,未来领袖”为培养目标,以“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商业领袖”为使命,倡导“理性,高尚,和谐,开拓,致远”的价值观,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进行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商业精英。
(48.04 KB)
泰祺MBA:不少同学比较不解的是中山大学岭院和中山大学管院同时招收MBA学生,很多学生也很想了解到这2个学院具体有哪方面的区别?
岭院李老师:岭南学院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岭南学院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岭南学院前身是岭南大学,有一帮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校友,更有代代相传的传统,这点与国内其他商学院有很大的区别;二是岭南MBA在国际化起步得比较早,1999年开始开办国际MBA项目,也有很好的合作伙伴,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在与国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和深度上,我们的MBA项目是比较领先的。
泰祺MBA: 2011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学费也是9万和10万两种吧,对于一些考生是觉得这次上涨有些贵,那我们学院有没有考虑设置新生奖学金?目前开设的奖学金有哪些?
岭院李老师:我们学院有设置新生奖学金,奖学金只针对全日制MBA学生,比如2011年考生岭南学院拿出30万作为新生奖学金,最高奖学金为5万元,奖学金覆盖面几乎是全日制学生的30%左右。
泰祺MBA:目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学习形式有几种?据了解外地一些学校会开设分授班,即平时2个晚上+周末一天上课,不知到岭南学院在学习形式上有哪些?
岭院李老师:为保证教学质量,我院MBA仅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教学,没有其他教学点,也没有开设远程教育。现在授课形式有周末班、脱产班,一般平时晚上没有开设课程,但是如果有些选修课程可以放在晚上这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定,如果晚上不去修这门课程,那么周末班也可修到。
泰祺MBA: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国内定位是怎样的?比如北京大学会在华南深圳开教学点,上海交大在深圳也有教学点,复旦会开设泛长三角班,中大岭院有没有想过要去北方及中部城市拓展一下生源扩大影响力?
岭院李老师:刚刚也谈到了,为了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目前我们还没有在北方或中部城市开设教学点,就只有广州教学点,以后是否开异地教学点要看政策导向及各方面情况了。至于定位方面我们学院的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泰祺MBA:请李老师介绍一下2011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及2012年的录取大概方向吧?可能这是2012届也比较关心的话题?
岭院李老师:好的,2011年报考我们学院的有845人,上线398人,最终录取260人。关于复试分数线方面:联考笔试总分180分,综合能力单科110分,英语单科50分,2012年我们学院的招生计划跟去年应该没有多大的变化,计划招生260人左右。具体等9月简章出来才能最终决定。国际MBA项目(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3个班,MBA项目(只有非全日制)2个班
泰祺MBA: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复试上的一些政策大概是怎样的?国内有几所名校采取提前复试政策,岭南2011年也做了提前面试。
岭院李老师:复试方面,复试占45%,联考成绩占55%。复试内容有:政治论文、中英文短文、小组抽签案例讨论、小组演讲、综合能力面试、英语辩论。以及复试流程:复试报到――第一阶段综合能力(小组抽签案例讨论、小组演讲、个人面试)――第二阶段英语能力。我们有专门针对工作经验较丰富人士的“企业英才培养项目”,也是提前面试形式的一种。
泰祺MBA:我们知道李老师也就读了MBA,就您的切身体验来说,MBA对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同学来考,适合什么样的同学来读,请李老师也简单分享一下心得。
岭院李老师:读MBA是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提升,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只要是想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来读,这个提升包括工作方面的提升,也包括自身修养方面的提升。相信读完MBA大家会发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提高了不少。
泰祺MBA: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MBA毕业生毕业以后有没有做过跟踪调查?他们现在在工作上、薪资上等等有没有体现一定的优势及优越性?
岭院李老师:最近《福布斯》杂志相对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调查数据也公布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学生毕业后薪酬排名全国第八,我想这个第三方的数据应该是相对公平公正的。在毕业生毕业以后我们确实做了一些跟踪调查,通过几年的MBA学习,对学员在工作上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种作用不会很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会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逐步的得到体现,千万不要把MBA作为救命稻草,MBA是一个可以增加自己的筹码,可以为自己锦上添花。
泰祺MBA:今天非常高兴能够专访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中心老师李老师,今天的访让泰祺以及众多MBA考生更全面更详尽的了解到我们岭南学院的魅力所在,在此也衷心祝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做国内MBA教育的先行者,为社会输送更多一流的精英人才。
中大重点推荐泰祺MBA考前辅导权威机构 咨询 020-
咨询电话:020-
夜间咨询电话:
QQ咨询:(广州天河校区)
QQ咨询:(广州海珠校区)
QQ咨询:(东莞校区)
QQ咨询:(佛山校区)
QQ咨询:(珠海校区)
周一至周日:9:00--18:30(周六日不休)&&& 鉴于2006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项目的报考和上线考生人数较多,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合作的国际MBA(International MBA)招生名额有限,为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决定,增设双语班MBA(Bilingual MBA)。2006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和双语MBA的招生总人数为230人,其中国际MBA招生人数在180人以内。国际MBA招生具体人数根据英语成绩(含联考英语成绩和复试英语成绩)达到全英文教学要求的考生数量为准。以下为开办双语国际MBA班的具体方案。 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跟现有IMBA保持一致 --“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商业领袖”2.课程设置:核心课程跟IMBA一致。双语班学生也可以选修IMBA选修课,但双语班将增加中文选修课。3.学历学位:发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发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课程证书。4.教材资料:以英文版教材为主,部分课程根据授课教师需要使用中文版教材。5.授课教师:以IMBA教师为主体,增加其他中文授课教师。6.教学语言:除《管理沟通》、《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和《商务谈判》等课程外,其他课程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师资源用中文或英文授课。7.学分要求:跟IMBA一致。选拔与管理8.双语班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英语能力较弱,未能达到IMBA课程全英文教学要求,或偏好参加双语班学习的考生。选拔标准主要根据上线考生在全国联考中的英语单科成绩和复试中的英语成绩,或考生的偏好来决定。9.双语班学生享有IMBA学生同样的资源和服务,可以参加海外交换,暑期实习和就业等服务,机会的获得完全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选拔竞争结果。10.双语班和IMBA班学员原则上不能随意到另外班上课以免造成教学混乱学费l&&&&&&& 双语班MBA项目学费定为70,000人民币。学制l&&&&&&& 全日制班2年,在职班3年。特此通告!&&&&&&&&&&&&&&&&&&&&&&&&&&&&&&&&&&&&&&&&&&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日
资讯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内容:
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