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gnss服务怎么捕获信号

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GNSS应用与方法
定价:¥69.00
校园优惠价:¥51.75 (75折)
促销活动: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原书名:GNSS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With DVD]
原出版社:
ISBN:7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1 年9月开本:16开页码:353版次:1-1
所属分类:
  本书由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各章均包含实际应用案例,并在随书附带的DVD光盘中提供了相应的程序代码,便于读者亲自动手操作和练习。
《GNSS应用与方法》系统介绍 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及其方法,全书共17章:第1~5章讲述GNSS导航的基础知识,如GNSS信号捕获和跟踪,GNSS位置、速度和时间(PVT)估计,差分GPS技术和算法等,其中包括位置和速度应用的GNSS测量模拟器演示以及一个完整的GPS软件接收机实现;第6~16章深入阐述GNSS与其他导航系统(如惯性导航器、LADAR、各种射频测量、罗兰系统等)的组合,以及GNSS在航空航天、室内和弱信号导航、掩星、大地测量、环境遥感等领域的应用;第17章是针对GPS开发的新导航信号和未来系统的概述。
《GNSS应用与方法》由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各章均包含实际应用案例,并在随书附带的DVD光盘中提供了相应的程序代码,便于读者亲自动手操作和练习。
《GNSS应用与方法》可供从事GNSS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员以及通信、导航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
Scott Gleason:在GNSS、卫星设计和遥感等领域工作15年以上,包括在NASA戈达德(Goddard)太空飞行中心和斯坦福大学GPS LAAS实验室的工作经历。在过去的10年中,为英国多家公司(包括SSTL和EADS Astrium公司)的各种GNSS相关项目作出贡献;目前任职于QinetiQ有限公司和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英国)。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理学学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和英国萨里大学博士学位。
DemozGebre-Egziabher: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航空航天与力学专业副教授;现为美国导航学会(ION)卫星分部秘书长,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副主编(导航)。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乔治?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博士学位。
《GNSS应用与方法》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在与未来 (1)
引言 (1)
当前和计划中的GNSS星座 (1)
GNSS用户架构 (2)
当前的GNSS应用 (4)
定位性能评估 (6)
GNSS信号的改进 (6)
增加的GPS频率 (6)
高精度测距 (7)
更长的测距码 (7)
更高的传输功率水平 (8)
先进的接收机技术 (8)
传统接收机 (8)
基于FPGA的接收机 (9)
软件定义的GNSS接收机 (9)
路线图:如何使用本书 (10)
扩展阅读 (14)
参考文献 (14)
GNSS信号的捕获与跟踪
  在过去的10 年里,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军事、商业和科学应用大幅增加,GNSS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和战略威慑基础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随着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GNSS需求的不断增加,GNSS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门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关注这一领域。但是我国的GNSS技术起步较晚,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尚有差距,相关的专业书籍并不多。因此,能够将这样一本专业性很强且非常实用的书翻译给国内读者,译者深感荣幸。对于想投身这一领域,或希望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本书前半部分介绍了GNSS的理论基础,后半部分则侧重于实际应用,可以说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书。其次,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GNSS与多种技术的组合,包括惯性传感器、射频系统、罗兰系统等,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航空应用、空间应用、室内导航、掩星、大地测量和测量学以及GNSS遥感等领域,因此适合于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生和专业人士。再次,书中各章均包含实际应用案例,并在随书附带的DVD光盘中提供了相应的程序代码,供读者亲自动手操作和练习,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可以立即着手开始自己的GNSS工作。最后,本书各章均由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他们都有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说为读者提供了最权威的解释。对于需要接触和了解GNSS的人员,无论是科研人员、开发人员,还是学生、教师,相信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
  本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东凯教授组织翻译,张波博士、张敏博士和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樊江滨高工翻译了部分章节。其中第1,2,5,17章由杨东凯翻译,第3,4,6,7章由张波翻译,第8~12章由樊江滨翻译,第13~16章由张敏翻译;杨尧、秦瑾、黄毅、刘德荣、张帅等研究生参与了少量翻译工作,并对译稿的部分图表及文字进行了编辑整理。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1年7月
在过去的10年里,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应用,其数量稳步上升。这种变化的最明显的表现,可能就是基于GNSS的消费类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例如,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系统的汽车或手机现在已不鲜见。此外,出现了许多即使最初的系统设计人员也无法想象的应用,环境遥感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鉴于这一趋势,我们有理由期待,伴随着新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基于卫星导航的应用。
过去,熟悉GNSS具体运作的专业人士均来自专责组。随着应用数量的增长,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这一技术以及如何应用,随着新应用的出现和现有应用的扩展,专业人员这一群体不断增长,包括广泛的技术学科人员。写作本书的主要动因,是为不断扩展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需求――使对GNSS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甚至是业余爱好者)有机会获得有关算法、应用和数据的实际或实践经验。我们希望本书能让读者通过“做”来了解GNSS,因为我们相信这是理解一个复杂课题最有效的方式。本书将拓展读者对GNSS系统内部基本理论的认识,并将新的见解应用于实际工程和科学应用。
本书的第二个动因是因为这样的事实,那就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人学习基本的GPS应用一直依赖于开创性的两卷集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s,该书由B. Parkinson、J. Spilker、P. Axelrad和P. Enge编辑。这些书籍俗称“GPS蓝皮书”,是几乎每个学习卫星导航的学生的宝贵资源,并且今后几年仍将是一个有益的参考。它们在许多读者触手可及的书架上。然而,自GPS蓝皮书首次出版以来,在导航和GNSS的各个传统领域已经发生了许多进步。例如,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惯性传感器以及价格低廉、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的计算资源已经变得随手可得。计算机处理工具的可用性,以及某些应用通过这些工具而变得相对易于描述和论证,使得我们相信,为那些希望学习GNSS及其应用的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实际的方法是可能的。现在可以让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有机会在实施基于GNSS的算法和应用上“一展身手”。本书为尽可能多的新应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额外的资源和大量实际的例子,所有这些例子都与免费获得的工具兼容,并在免费和开源许可下发布,我们相信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将是一个受欢迎的新资源。
  本书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笼统的GPS或卫星导航的全面介绍,也不是为了取代GPS蓝皮书或者目前一些优秀的教材,如Pratap Misra和Per Enge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ignals, Measurements and Performance(第二版),Elliot Kaplan和Christopher Hegarty的Understanding GPS: Principals and Applications(第二版)。相反,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本书向这些基础教材致意,为在广泛的导航应用中寻找关于GNSS基本概况的主要和实用介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额外的资源。
  本书将使读者更深入地“挖掘”GNSS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应用,并开始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利用GNSS来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对于那些已经熟悉GNSS接收机的操作,但对寻求具体应用感兴趣的读者,本书将给他们有用的例子。对于想进一步了解的读者,将允许他们去探索新的领域,并且(希望)鼓励他们提问:“我从这里去哪里?”或“下一步是什么?”
  为此,本书的安排如下:第1~5章介绍GNSS导航的基础知识,或者说传统情况下使用GNSS需要考虑什么。GNSS基本原理的介绍包括:GNSS信号捕获和跟踪;GNSS位置、速度和时间(PVT)估计;差分GPS技术和算法。这些章节既包括用于演示传统的位置和速度应用的GNSS测量模拟器,也包括GPS接收机的一个完整的软件实现,它可以处理实际的空中信号。
  接下来的章节解决GNSS与其他导航系统的组合。这包括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第6章、第7章)、LADAR(第8章)、各种射频(RF)测量(第9章)以及像罗兰这样的地面无线电导航系统(第11章)的组合。
  此外,还有许多章节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或GNSS信号独特的使用。这些章节涵盖了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航空(第10章),室内和弱信号导航(第12章),航天应用(第13章)、大地测量与测量学(第14章)。最后,介绍了两个新应用,展示了GNSS信号如何用于环境遥感(第15章和第16章)。我们希望这些章节可以扩展读者关于GNSS可能用途的视野。
  当然,在过去10年中GPS是唯一一直可用和运行的GNSS。出于对GPS现代化的期待,本书提供了为GPS开发的新信号和系统的概述。与此相关的课题是新GNSS星座的出现,如欧洲的Galileo计划。这些都是本书最后一章(第17章)的主题。对于每一章具体内容的详细信息,以及本书所包含的DVD上的工具和数据集,请参阅第1章中总结的路线图。
  最后,我们想要感谢在准备这本书时许多人所给予的相当大的支持。列出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所有人员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感谢帮助审阅手稿的各项修订并提供重要的反馈的审阅人,以及测试和评估书中各章附带的软件程序的人员,他们是(按姓氏字母顺序):Mounir Adjrad、Vibhor Bageshwar、Susmita Bhattacharyya、Paw Yew Chai、Maria Paola Clarizia、Jason Da Ponte、David De Lorenzo、 Paul Groves、Steve Hilla、Thomas Jakel、Alexander Mittleman、Oliver Montenbruck、Curtis Olson、Rohit Pandita、Todd Walter、Gary Wick、Zhiqiang Xing和Guijin Zheng。
  最后我们想要说明的是,出售这本书所得的所有编辑和撰稿人的版税将捐赠给以下慈善组织:Me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无国界医生组织,Doctors Without Borders)和导航学会的学生奖学金及奖励计划。
对于本书所包含的很多应用和代码的额外信息,建议读者访问网站:
www.gnssapplications.org。
  Scott Gleason
  Demoz Gebre-Egziabher
  2009年8月
同类热销商品¥29.20¥21.9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新体制+GNSS+信号捕获算法特性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体制+GNSS+信号捕获算法特性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可复制黏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GNSS弱信号捕获的接收机的设计及其ASIC设计--《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GNSS弱信号捕获的接收机的设计及其ASIC设计
【摘要】: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和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现代化,兼容多模多通道的接收机芯片成为趋势。小型化、高灵敏度、低功耗、抗干扰、测向测姿以及与惯性传感器(如陀螺仪)的超紧耦合等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导航接收机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运算越来越复杂,在硬件实现过程中,复杂的运算会耗费大量的硬件资源,因此,如何通过有限的硬件资源来实现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的复杂运算成为设计的难点,本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高灵敏度的兼容多模多通道的接收机的设计,该设计能够有效节省硬件资源,并进行精确有效的复杂运算。
本论文主要在两个方面对现有接收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中一个优化方向是实现在弱信号的情况下成功捕获GNSS信号,通过设计种低资源消耗的高性能,低功耗的数字匹配滤波器,实现在数字电路上完成大规模的相关器的设计。另一个优化方向是跟踪环路的优化,包括多模多通道的设计和跟踪的的定点化及其数字电路实现。
最后,本文研究了GNSS接收机在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平台上的前端设计,并完成了省资源的大块相关器和多模多通道在ASIC平台上的RTL (Register Transfer Level,寄存器传输级)实现。而且本文设计的GNSS接收机芯片支持多CPU接口,能支持片内的ARM7处理器和片外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当开发基本导航算法开发时就可以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片内ARM的架构,简化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当需要进行高性能算法开发,则可以通过扩展板外接DSP。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N965.5;TN96.1【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第一章 绪论9-13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1
1.1.1 GPS9-10
1.1.2 GLONASS10
1.1.3 Galileo10
1.1.4 北斗10-11 1.2 本文的创新之处11-12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12-13第二章 GNSS接收机的原理与设计流程13-33 2.1 GNSS接收机的原理13-15 2.2 GNSS接收机的设计流程15-32
2.2.1 链路预算15-16
2.2.2 硬件设计16-26
2.2.3 软件设计26-32 2.3 本章小结32-33第三章 弱信号捕获算法研究与数字电路设计33-55 3.1 捕获原理概述33 3.2 信号捕获算法33-38
3.2.1 GPS信号模型33-34
3.2.2 线性搜索34
3.2.3 并行频率搜索34-35
3.2.4 并行码相位搜索35-36
3.2.5 时频二维并行搜索36-38 3.3 弱信号的捕获算法研究38-44
3.3.1 采用大块相关器设计39-41
3.3.2 延长积分时间41-44
3.3.4 辅助GNSS44 3.4 捕获算法的数字电路实现44-54
3.4.2 捕获算法的设计44-45
3.4.3 捕获算法的算法仿真45-47
3.4.4 捕获算法的数字电路实现47-52
3.4.5 数字电路实现的验证52-54 3.5 本章小结54-55第四章 跟踪环路的研究与数字电路实现55-77 4.1 信号跟踪原理概述55 4.2 载波跟踪环路55-58
4.2.1 鉴频器55-57
4.2.2 鉴相器57-58 4.3 码环58-60 4.4 环路滤波器60-64
4.4.1 环路阶数61-63
4.4.2 环路参数63-64 4.5 跟踪算法的数字电路实现64-76
4.5.1 跟踪算法的流程设计64-67
4.5.2 跟踪算法的算法仿真67-72
4.5.3 跟踪算法的数字电路实现72-74
4.5.4 板级调试74-76 4.6 本章小结76-77第五章 GNSS接收机的ASIC设计77-92 5.1 ASIC简介77 5.2 ASIC的设计流程77-82
5.2.1 典型的ASIC设计77-79
5.2.2 高层次抽象的ASIC设计79
5.2.3 ASIC设计的FPGA原型验证79-82 5.3 GNSS接收机芯片的管脚说明82-83 5.4 GNSS接收机芯片的功能模块83-90
5.4.1 芯片的顶层设计83-84
5.4.2 系统全局控制模块84-85
5.4.3 支持多CPU的接口模块85-86
5.4.4 外设接口模块86-87
5.4.5 GNSS接收机的基带模块87
5.4.6 捕获模块87-89
5.4.7 跟踪模块89-90 5.5 兼容多模多通道的ASIC设计90-91 5.6 本章小结91-92第六章 结束语92-93 6.1 总结92 6.2 展望92-93参考文献93-95附录95-96致谢9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高进;邹永忠;谭敏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戴志军;柳林涛;许厚泽;刘根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年03期
徐业清;朱樟明;杨银堂;;[J];电子器件;2006年03期
姜华;毛志刚;谢憬;;[J];信息技术;2008年01期
展放,张君昌;[J];航空电子技术;2003年03期
陈建中;聂景楠;张华伟;;[J];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广奇;;[J];安徽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周建郑;赵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庄立娟;秦安臣;赵志江;高国静;杜彦超;;[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徐茂林,杨凤云,李冬梅;[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赵俊兰,冯建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毕危危;王剑;蔡伯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陈晓乾;王剑;蔡伯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陈云涛,赵术强,陶亦军;[J];兵工自动化;2001年02期
张小勤,张发;[J];北京测绘;2004年04期
郭固良;曾凡河;;[J];北京测绘;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单红全;曹正玉;;[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凯;李军;;[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方尔正;卜广明;李冬方;;[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甘彤;马冠一;;[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2年
孔维玮;先治文;张代兵;;[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曹立;张现礼;吴文坛;;[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曾庆斌;王纪存;何明岗;谢颂诗;;[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李沛鸿;柳广春;;[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嵇永泉;胡智仁;;[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郑汉球;于晖;;[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毅;[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杨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牟大中;[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杨天池;[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罗向阳;[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胡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王潜心;[D];中南大学;2011年
吴利平;[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罗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王继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昆学;[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谷守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益鹏举;[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曹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梁延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任纪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徐彦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杨富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王诚;[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高明;[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兴宇,张其善,常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孙礼,王银锋,何川,张其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牛凯,吴伟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赵梦,张颖光;[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年05期
郑宇;沈鼐睿;李小进;赖宗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2期
郑立岗,吕幼新,向敬成,王丽华;[J];信号处理;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少华;[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7年03期
邓皓;[J];电信技术;1999年10期
王海军;魏冲;祝益芳;;[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08期
巴晓辉;刘海洋;郑睿;陈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7年01期
赵晓林;周柏贾;;[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唐斌;刘富;张益青;;[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S1期
;[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05期
曹云昌;陈永奇;李炳华;方宗义;;[J];全球定位系统;2005年05期
马芮;董景新;;[J];飞航导弹;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峻;黄波;张达文;戴忠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胡晓;高伟;李本玉;;[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Zeynep EChris HMarcio ATerry M;[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韩涛;卢晓春;王雪;绕永南;;[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邓志鑫;赵彦雷;司东晓;;[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宋欣;毕琰;王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桑怀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9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2年
张萌;寇艳红;;[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渝;[N];中国测绘报;2011年
;[N];网络世界;2003年
张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N];网络世界;2002年
;[N];中国电子报;2009年
武汉;[N];网络世界;2003年
山枫;[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N];计算机世界;2003年
池安云;[N];中国电子报;2000年
;[N];网络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朱庆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刘卫;[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吴学睿;[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王立端;[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张欣;[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徐洪亮;[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邹璇;[D];武汉大学;2010年
吴富梅;[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李敏;[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佳;[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孙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李云飞;[D];浙江大学;2011年
廖卓;[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刘春辉;[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包莉娜;[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吴红甲;[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沈颖洁;[D];浙江大学;2012年
冯远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腾小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GNSS软件接收机的结构和信号捕获跟踪算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gnss服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