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债务中第三人利益保护》如何破题

欢迎您来到我的个人主页!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与我沟通。我会及时的帮您解决法律问题。
律师热线:
您所在的位置: > >
> 文集内容
解决问题总数: 4177
所在地区:河南 - 信阳
手  机:
电  话:
邮  箱:
(咨询说明来自法律快车,将获得优先解答)
执业证号:27395
执业机构:河南竞远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凤凰新世界金龙大厦2单元404室(和美正对面)
诉讼费快速计算器
输入涉案标的( 即涉案金额 )
费用计算结果
1、主要适用于标的明确的财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的计算;
2、根据日实施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计算(元);
3、不明之处请咨询本律师。
标  题:
发文字号:
颁布单位: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虚构婚内债务的民间借贷纠纷以及离婚纠纷,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理?
作者:章燕  时间:     浏览量:0  
【要旨】夫妻一方具有和第三人恶意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构婚内债务嫌疑的,该夫妻一方单方自认债务,并不必然免除“出借人”对借贷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事实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出借人仅提供借据佐证借贷关系的,应深入调查辅助性事实以判断借贷合意的真实性,如举债的必要性、款项用途的合理性等。出借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交付事实的,应综合考虑出借人的经济状况、资金来源、交付方式、在场见证人等因素判断当事人陈述的可信度。对于大额借款仅有借据而无任何交付凭证、当事人陈述有重大疑点或矛盾之处的,应依据证据规则认定“出借人”未完成举证义务,判决驳回其请求。借款人配偶未参加诉讼且出借人及借款人均未明确表示放弃该配偶可能承担的债务份额的,为查明案件事实,应依法追加与案件审理结果具有利害关系的借款人配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以形成实质性的对抗。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一部分案件实质系对夫妻双方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司法实践中既存在债务人夫妻串通,通过假离婚、不正当处置财产等方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又存在夫妻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骗取配偶另一方财产的现象。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综合案件的情况,防止、制裁虚假诉讼,依法认定借贷事实的真伪及责任承担。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由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配偶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其配偶一方可不承担偿还责任。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案件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可不承担偿还责任。
  【链接】赵某与项某敏民间借贷纠纷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2012)长民一(民)初字第6886号,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4年第12期,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民间借贷纠纷审判案例指导》,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第370—374页。“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用法律伸张正义,让专业彰显魅力—
17224解决问题总数
手机号码:
[说明来自快车]
邮箱地址:
执业证号:
执业机构: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基本案情:
  王先生和张女士是夫妻,二人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产权登记在王先生的名下。婚后由于双方感情不和准备离婚,但夫妻共同财产尚未分割。此时,王先生私下与不知情的李先生签订合同,将该房屋卖给了李先生,并协助李先生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后张女士在和王先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发现此事,便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该房屋转让行为无效,并要求李先生返还房屋,她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官分析:
  本案案情虽不复杂,但实体处理上却涉及到《物权法》两大重要制度的内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制度以及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首先,对房屋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涉及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制度。《物权法》第八章共有制度第97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本案中,王先生未经张女士同意擅自出卖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明显有悖于该条法律之规定,其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该行为的效力存在重大瑕疵,张女士作为房屋的共同共有人可以主张房屋转让行为无效,该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其次,张女士要求李先生返还房屋的请求可否得到支持,涉及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本案中,虽然房屋转让行为基于上述理由可认定无效,但不必然产生返还房屋的法律效果。这是因为《物权法》首次规定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所谓不动产善意取得,意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动产受让人如果从无处分权人处购得不动产,所有权人是有权追回的,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别要件的情况下,善意受让人却可以对抗所有权人而不必返还房屋。特别要件主要包括三项:1、受让方受让时为善意(即受让时不知情);2、以合理价格转让;3、已经实际办理过户登记。本案中,不知情的李先生从王先生处购得房屋,房屋产权仅登记在王先生的名下,李先生对张女士的权利并不知情,且其已经支付了合理的买房费用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已经具备不动产善意取得的要件,即李先生已经实际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张女士无权要求李先生返还房屋。
  因此,本案的结论是:张女士基于共同共有权利可以主张房屋转让行为无效,但不得要求善意第三人李先生返还房屋,李先生最终取得房屋所有权。张女士只得向王先生主张损害赔偿。
  本案中,张女士作为房屋共同共有人,却最终无法行使所有权,要回本属于家庭共有的房产,从情感上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对此,法官建议准备共同出资购房的夫妻或准夫妻,在房屋产权登记时最好将双方产权信息同时备案,一方面可以明示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面也避免本案中张女士的不利情况出现,同时也可以杜绝夫妻一方恶意转移夫妻共有的房产,有效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权益。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妻一方债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