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shox reconstruction的叉子怎么样,1400能拿下?

查看: 7140|回复: 25
ROCK SHOX RECON 426前叉完全拆卸维护保养
&lt&一锅老汤的前叉已使用1年有余,早已过维护周期的规定,虽前叉未有任何使用问题和故障。正好生活馆工具和资料,还有原装油齐全,决定座次全面保养过程提供给大家,也好让车友了解如何维护保养自己的爱叉,当然有条件的车友也可以参照这个流程自己维护。这款前叉是老款的ROCK SHOX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weight: bold&&REVELATION&/SPAN& 426前叉,油簧结构,带U- TURN(行程调整功能100-130),Motion Control(锁死机构功能)回弹阻尼功能。&/P&&lt&维护操作人员:谭欣 网名:&A target=_blank href=&/bbs/Profile.asp?UserName=▁_"ɑ尐FOX&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_"ɑ尐FOX&/FONT&&/A&&/P&&lt&指导维护:卡卡& & 网名:caroat& && &&/P&&lt&ROCK SHOX RECON 426前叉拆卸比较简单,卸下底桶螺丝,则底桶和内筒就可以分离了,由于拆卸前期没有来得及拍照,大家可以一会看最后的安装过程即可明白。拆卸这2个螺丝会有少量的油溢出,这是润滑用的。首先展现下全散的叉子部件了。&/P&&lt&&IMG src=&attachment/UpAttachment/.jpg& border=0&&/P&&lt&叉子看上去还是很干净的,呵呵,看来老汤使用很爱惜。&/P&
太好了~~~学习
&lt&很好的建议,得空我就录制一套,不过还得有人认同才行,嘿嘿&/P&
&lt&卡卡可以考虑做点录像资料,呵呵。&/P&&lt&以后谁想学,可以自己边看官方手册边看录像,也不必一个一个教了。&/P&&lt& &/P&
&lt&拆前叉是固定拆卸的,只是没来得及拍照。GIANT生活馆力矩扳手已进购到位,只是24号套筒暂时未到位。&/P&&lt&谢谢你的肯定和提醒。&/P&&lt&不过60N的锁死力过大..................也许你看错了,或者记错了单位................官方标注的仅是&SPAN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0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 ZH-CN;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旋紧至&/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0.0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6.8Nm&/SPAN&&/P&&lt&很希望得到LS这位朋友的技术交流,但本人很遗憾不属于结业人员,所以很想完善并学习到位这些知识。也希望你能经常到论坛进行指导和交流,将万分感谢,这至少对于我是种监督和促进,并能学习到更多。&/P&
&lt&只希望以后拆前叉先把前叉固定好,还有,不要把拆下的零件放报纸上. &/P&&lt&要是有套筒扳手的话,那就别拿活动的去撵肩盖(60N的锁死力)别扳的太死了.&/P&&lt& 哦!对了, 华南地区结业7张,湖南两张.生活馆自然是不在话下,还希望多多努力,拆前叉...细节千万不可忘. &/P&
&lt&维修从来都需要探讨交流完善的,提高透明度我想没什么不好,这能加强车友与维修相关人员之间的信任,我想没谁愿意把上千的东西扔给一个没有维修经历,资质,以及责任的店面进行维修,更重要的是没有资料,没有维修工具和原料的店面进行维护保养。只所以发这个前叉保养,就是想让车友们能了解到,GIANT生活馆这些东西基本都有,且到位,不足的也有足够的实力完善其维修平台,以及不断的提高维修人员水平。现在只是差车友们的疑问了,我想能一步步的健全它,以得到足够的交流空间。&/P&&lt&当然现在只是我一相情愿,但这不是我们都需要的吗?至少我还没看见不需要维护的单车。&/P&
&STRONG&&FONT color=#ff3300 size=6&好样的!维修就找你们.............&/FONT&&/STR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Powered by【图+文】解密ROCKSHOX部分前叉型号及原理 [YTOBOY出品]_灬star_玥光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贴子:
【图+文】解密ROCKSHOX部分前叉型号及原理 [YTOBOY出品]收藏
——写给每个热爱及ROCKSHOX前叉的使用者首先,很高兴能把这篇文字编辑出来,这篇文字可以说是我3个月以来对一部分ROCKSHOX前叉进行拆解及理论研究的总结,纯手打,因为我习惯在所有部分都整理好之后再进行发帖,所以时间可能长一些,让一些人久等了…不管是这里的谁,相信在认真看过我编辑的这篇文字后,你一定会对ROCKSHOX XC级别叉子中的REBA和SID,有进一步的了解一、RL和RLT看到很多人对RL和RLT的区别一直不清楚,而且买了RLT也不知道怎么用,下面本屌会通过本屌的言论及具体实物的拆解来说一下这2个型号的真正区别,以及RLT的正确使用方法似乎,在大多数人心里都是这样认为的,RLT比RL多了一个锁死保护功能,就连淘宝卖家也是这样说的,可那具体是什么功能呢,一般得到的答案都是这样的:当前叉工作时,受到较大的冲击时,锁死功能此时会自动解锁,然后平路时恢复正常,于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锁死保护功能就是个鸡肋再加上RLT比RL贵了将近200块钱,很多人就会想,我多花那200块钱买那一个功能干嘛??我又不总在锁死的状态下飞台阶,根本没用嘛,还不如买RL呢,还便宜!当然,也有很人会选择RLT,原因很简单,我又不差那200块钱,干嘛不买个贵的?俗话说,贵的好嘛,虽然不懂,可我就买RLT不过,这样的人即使把RLT买回家,可一般都不会用怎样充分发挥“锁死保护”这个功能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想法也和上面所述是一样的,也感觉RLT的T就是个鸡肋,所以,也打算买RL,可后来通过研究真正了解RLT的含义之后,对它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时我想问,这个“锁死保护”它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工作原理真的就是这样吗??RLT的“锁死保护”真的是个鸡肋吗??我想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可似乎没有多少人会得到真正的答案,而且似乎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个功能的工作原理,解释也只是表面上的,所以就喜欢哪个买哪个了最开始的我也是,找了很多资料,可我发现,很多资料我都看不懂,而且,几乎没人可以给我相关的正确答案,所找到的答案,也都是和上面说的一样的,都是说锁死保护而已,看了很多资料页看不懂,因此,也没再去探索什么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标志,那边是下图标志,没错,它就是Motion Control的标志,这个标志的技术,便是RECON以上级别(包括部分RECON及TORA)的所有叉子上所应用的技术,其主要代表便是REBA和SID,可以说,所有REBA和SID阻尼的本质都是Motion Control,不论是RL,SL,RLT,RCT3,TEAM,RACE,XX,WorldCup和XX WorldCup,都是以MC技术为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所衍变的不同型号,MC技术,也可以说是ROCKSHOX压箱底的技术了下面,让我用一张自己用画图制作的图片来讲一下Motion Control的工作原理(由于长时间不弄电脑,所导致编辑用的软件都忘了怎么用了,目前只会用画图,所以将就看吧)(1)是锁死时静止的状态,(2)是受到普通撞击时,阻尼的外壁(弹簧管)被压缩时,阀门盖子的顶针刚好触碰到上阀门柱子的状态,此时,盖子下面的油还是没有流入油舱,(3)是受到较大的撞击时,阻尼外壁(弹簧管)继续发生形变,此时由于阀门盖子的顶针已经接触到阀门柱子,而和阻尼外壁分离,此时弹簧管外壁上的油孔便露了出来,油从下而流入油舱,锁死状态解除,下一步,继续回到(1)弹簧管回到原来的长度,恢复锁死状态以上便是Motion Control的工作原理,我上个帖子已经讲过,可能看懂的人很少,估计看了这个图解之后,应该了解一些了吧?了解了MC的原理之后,对RL和RLT的理解便比较简单了RLT阻尼的结构和RL大体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RL的阀门柱子的长度是固定的,而RLT的阀门柱子的长度是可以自由调整的,通过旋转GATE值大小而设定柱子戳到盖子顶针的距离,来设定前叉锁死状态下的锁死力度的大小所以,别小看了这个T,这一个小小的T,却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再来一张用画图制作的图片来进行说明了解了MC的原理之后,对RL和RLT的理解便比较简单了RLT阻尼的结构和RL大体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RL的阀门柱子的长度是固定的,而RLT的阀门柱子的长度是可以自由调整的,通过旋转GATE值大小而设定柱子戳到盖子顶针的距离,来设定前叉锁死状态下的锁死力度的大小所以,别小看了这个T,这一个小小的T,却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再来一张用画图制作的图片来进行说明(1)代表GATE值最大,此时阀门柱子到阀门盖子顶针的距离,刚好是阻尼外壁(弹簧管)的活动行程,所以,即使是阻尼外壁压缩到最短的长度时,依旧处于锁死的状态下,所以能锁得最死(2)代表GATE值最小,此时阀门柱子到阀门盖子顶针的距离最小,即使是在锁死状态下,只要轻轻压动前叉,此时锁死状态就会解除,不仔细感觉的话,和没有锁死的状态没有多大区别,而这也是前叉锁不死的原因之一,许多人买了RLT,因为对其功能不了解,而就说叉子锁不死,实际上很多都是GATE值没有调好的原因而且,当前叉锁死时,因油不断撞击阻尼上的铜片,时间长,次数越多的撞击会导致锁死功能失灵,从而对阻尼的寿命很有影响,不过,RLT的设计,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我们把锁死的力度值稍微降一点,这样不会完全锁死,延长阻尼的寿命,同时又可以保持踩踏的稳定性,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个人感觉,完全锁死状态的利用率,真的不是十分多,所以,RLT这个设计我觉得十分有用,RLT的T真心不是鸡肋下面再来一张RL和RLT阻尼的对比,2个月前,因为当时便在研究RL和RLT的不同,正好遇到13款REBA RL和RLT同时保养的吧友,索性那次干脆免费保养了左边的阻尼是线控版的RLT,右侧是肩控版的RL区别一是线控和肩控的区别,区别二是RLT和RL的区别【RLT的正确使用方法】锁死功能这里就不介绍了,这个不会弄就把叉子卖了吧…下面说一下那个黄色按钮(GATE按钮)的使用方法,顺时针旋转时,锁死力度增大,拧到头时,锁死力度最大,逆时针旋转时,锁死力度减小,拧到头时,锁死跟没锁差不多二、XX感觉XX真的是被神化了,看到“XX”这个字母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感觉便是最高的技术,因此,我看不少求推荐的帖子里,回复的一般都是XX,而且,XX的油控貌似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尤其是对于没有用过油控的人来说,油控似乎是个很高档的象征,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XX便是最好的选择,可XX真的那么好吗?可以说,SID型号的区别(条件必须是同年份),仅仅是在阻尼和涂装而已,其他部分的结构都是一样的,至于性能(润度之类的)可以说也都一样所以,XX和同年份其他型号的区别,也仅仅在阻尼而已可XX的阻尼究竟什么样子的呢?这个阻尼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它真的如传说中那么好吗?下图为新款XX的阻尼其实,从拆解之后阻尼的结构来看,XX真的不是很神秘,其基本原理也是Motion Control,而其性能方面,类似于RLT,为什么说XX类似于RLT呢,因为,在XX的油控上面,也有个GATE旋钮,而这个GATE旋钮的功能和RLT上的GATE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旋钮来设定阀门柱到阀门盖子顶针的距离,而锁死力度的大小,换个方式说,XX就相当于油控版本的RLT下面的上图为GATE最大,下图GATE为最小不过,从结构来看,XX的阻尼结构确实比RLT简单一些,因为XX的控制方式是上下运动,而非平面的旋转,所以,XX的油孔,以圆柱的方式代替了RLT的铜片,所以,我感觉结构方面不如RLT,可为什么XX比RLT要贵呢?贵其实都贵在那个油控上了下图为XX的油孔【对于XX原理的引申】如果你认真看过我上一篇帖子,Motion Control的工作原理的话,你会发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原帖的链接,也可以进去看看With the XX Motion Control, you get the thermoplastic compression tube and the hydraulic remote that either fully opens or fully closes the ports. So, you don’t have any compression adjustment externally.XX motion control技术,是通过工程塑料的管子和液压的控制系统,来完全的打开或者关上这些孔。所以,这种类型的叉子没有任何外部压缩阻尼的设置。而自从看到这句话为止,我受到了一些启发,我发现,线控版的所有叉子,其实也是如此,只能完全打开或是关闭油孔,也同样没法调节压缩阻尼的大小那什么样的叉子可以调节压缩阻尼的大小呢?有人肯定会想到了,对,那边是肩控,这也是线控所做不到的,因为肩控可以定量关闭油孔的大小,想要孔大一点,就往解锁那边掰一点,想要孔小一点,就往锁死那边掰一点,这样便可以达到调节压缩阻尼的目的,这也是线控和肩控最大的区别左图为完全打开,右图为完全关闭前一阵子,也拆过一根MARVEL PRO,发现里面的ABS+和这个差不多,不过那个是类似回弹杆底部的调节原理,而达到的锁死和解锁之间的调节,而且,不带弹性,所以相对来讲,我比较喜欢RS的MC阻尼所以,肩控的RL还好一些,至于线控的RL。。。可以想象一下,一,没办法调节锁死力度,二,只能完全打开或是关闭油孔。。。所以,线控的RL=坑。。。三、RCT3我猜很多人都对这个型号很陌生,似乎也不是很热门,也许是因为不了解吧,而且如果经常淘宝的话,会发现RCT3竟然比RLT贵,其实,一开始我也是如此,一直不知道RCT3究竟是什么样的型号,它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能直到前一阵子拆了一支,才对这个型号稍稍有了一些了解首先,这个型号只有肩控,而且外观酷似肩控版的RLT,在叉肩的旋钮上面,也有个类似“GATE”的旋钮,可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同样,区别也仅仅在阻尼而已,可RCT3的阻尼的性能到底什么样呢?拿到叉子的时候,我先压了一下,发现这货有3个档,分别是“解锁—调节平台—锁死”对于两边的功能,想必我用不着介绍了,中间那个调节平台调节的是什么呢?在我调到中间的那个档位的时候,我发现随着那个小的旋钮的不同位置,压缩的速度也有所变化,而且,上面那个小旋钮上,并没有写GATE,而且从它阻尼的形状来看,我估计是调节压缩阻尼的大小的旋钮,其原理和回弹调节类似,似乎就是把回弹机构反过来弄上面来了所以,这个叉子的性能,可以说比RLT进一步简化了一些,分成了3个档,这样可能对骑手的设置方便一些吧,这是我的猜想R:rebound C:compression T:Threshold3:3 position compression (open/platform/lock)这是RCT3阻尼的图片四、RaceRace实际上就是新现在款的RLT,和Team一样,属于09-10款的产物五、Team可以说,无论是哪一个型号的叉子,其尾缀是team的,其阻尼一直拥有着RS旗下最高的技术,性能仅次于WorldCup,代表类型有reba team,sid team,阻尼都是我们周知的黑盒子阻尼(Blackbox Motion Control)如下图,不过,这个型号12年时开始消失,所谓的RCT3代替rlt ti,实际上都是糊弄人的,其本质可谓是天差地别六、RLT TI其实这个型号就是2011年代替老款Team的型号,后面的TI实际上就是“钛”的意思,虽然和RLT只差了一个2个字母,不过可想而知,区别可是相当大的七、WorldCup这个型号在09-12款的叉子中,一直都是最高级别的代表,不过,这个最高级别包括2个部分,一个是叉肩上的BLACKBOX Technology(如图一),和BlackBox Motion Control(如图)2个部分在这里先说一下09款的WC,09款是唯一和之后不同的产物,很多人说是碳叉桶,可本屌以前用过一只09款的WC,发现实际上也是铝合金的叉桶,而上面的碳标也仅仅是2个标志而已,虽然没有弄坏过叉桶。。。不过,经本屌猜测只有4个小部分填充了碳的元素,而整体叉桶还是铝制叉桶,和team没有太大区别前者出现在11-14款的WC里,其代表的含义则是碳肩和碳上管,这也是11-14款所一直延伸的技术,没有变化而后者便是BBMC,传说中的钛合金阻尼,不过很遗憾的告诉各位RS粉,13款之后,钛合金阻尼从此消失,也就是说,13款之后的WC,没有钛合金了。。。确实被RCT3的阻尼而取代了。。。因此,要说顶级,这个词只能用来形容09-12款的WC,13款之后,真的变味道了。。。八、XX WorldCup好吧,这个估计也是争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了,实际上这2个字母没什么神秘的,通过本屌的经验来看,XX便是油控的意思,WC便是碳肩+碳上管的代表XX WC的阻尼是什么样的呢?想必拆过它的人都知道,这货的阻尼其实是和XX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货其实就是个碳肩版的SID XX华丽的外表之下,却拥有着一颗普通的心脏,所以用“伪顶级”来形容XX WorldCup其实也并不过分好了,关于部分型号的解释已经更新完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转)关于 ROCKSHOX,你了解过吗?_山地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80,331贴子:
(转)关于 ROCKSHOX,你了解过吗?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高端前叉很多品牌,像很多车友痴迷的FOX,无论是资深高手,还是压马路的器材党,不管是卡西马图层的,还是阉割版的,只要装备有FOX前叉的车友都在圈子里都很尊显地位。因为FOX在国内一部分车友的心目中是一种尊贵的象征,当然我也非常喜欢FOX。可是好叉子不止一个品牌,还有DT,玛古拉,马尼托等~~~~。虽然我也很喜欢FOX前叉,但我不迷恋它。真正了解高端的车友一定对另一个大品牌也不陌生,那就是ROCKSHOX的前叉了。因为我是一个ROCKSHOX迷,所以相对ROCKSHOX的前叉我更为了解的深入,下面就和车友浅谈一些近年的ROCKSHOX前叉的一些型号的性能。谈一谈RockShox几款车友中使用最多的型号,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只说2011年款的。到2013年在ROCKSHOX的结构中目前也没有太明显的改良,所以性能上几乎没什么区别。ROCKSHOX的Cross Country前叉中,档次从高到低排,有REBA和SID,RECON,TORA,DART。我用过REBA,TORA和DART,SID是试用过,其中REBA和SID都为顶级前叉。REBA是XC-trail叉,真正意义上的XC越野叉,并且强度是这几款叉中最高的,而TORA的强度是仅次于它。REBA的重量仅次于SID(最轻的RLT Ti Dual Air版是1620g),同时它又是功能也是最多的,官方的定义是“变色龙”。其系列有REBA RL ,REBA RLT,REBA RLT Ti,REBA XX 29''。其中RL RLT RLT Ti中都有Dual Air,Air U-Turn,和Dual Air for Trail 29'',XX则只有Dual Air和Dual Air for trail。所有的型号回弹介质都是双气。RL和RLT的阻尼是避震油+Motion Control阻尼棒,RLT Ti则是避震油+Blackbox Motion Control钛合金阻尼棒+双重回弹。XX则是用避震油+XX Motion Control,且压缩调节直接采用液压装置。SID是XC-Race叉,是属于XC竞速叉。其强度仅比DART稍强一点,重量是所有系列中最轻的一个,其中SID WORLD CUP仅重1345g。其系列有SID RLT,SID RLT Ti,SID World cup,SID XX,SID XX World cup。所有型号中都是Dual Air版。回弹介质都是双气压。阻尼系统照搬REBA,World cup与RLT Ti一样。RECON是属于中立型产物,是用来练习和探地形的首选。回弹介质通常是单气压或者弹簧。阻尼全部都是避震油。其系列有RECON Sliver RL,RECON Sliver TK,RECON Gold R,RECON Gold RL,RECON Gold TK。RECON还是推荐弹簧作为回弹介质,弹簧线性较好。而ROCKSHOX的单气压技术,轻易越用越不润,无法跟FOX的智能单气压技术相比(RS的双气压调整好后与其不相上下)TORA则是XC中专门为干重活而生,价格便宜,强度很高,很润,而且作为油簧叉其2.2kg的重量也不算太重。2011年款中只有TORA Trail 289,TORA Trail 302,TORA TK。其中289和302的特点是Coil U-Turn,而TK则是Preload(预压行程可调)。Dart是一款不错的入门越野叉。价格便宜,强度一般,很润,同时也最重。阻尼是避震油,回弹介质是弹簧。2011年款只有120mm行程。其系列有DART 1 ,DART2(2012年升级为XC28) ,DART3(2012年升级为XC30)。ROCKSHOX的前叉中的后缀为RL的就是以前的SL,RLT则就是以前的Race,而RLT Ti则是以前的Team。R代表回弹可调,又名阻尼可调,就是叉子脚下“乌龟兔子”。这个功能是调节前叉被压缩后恢复到原来行程的速度。其原理是通过旋钮来控制阻尼油路中的阀门大小,以得到控制油活动速度的目的。“乌龟”代表着增大阻尼,减小流速,此时回弹的速度就会比较慢,而“兔子”则完全相反。“乌龟”过强,会是前叉在过连续的落差时,前叉因来不及回弹使行程造成打底,这个就是老外说的“BOBING”。“兔子”过强,则前叉在碰到大落差时,前叉一被压缩就马上回弹,使得避震效果完全被抵消,此时跟硬叉的感觉几乎相同,而且“兔子”过强很轻易在大落差后造成前轮失控。因此一般而言,阻尼的调节是在前叉不会忽然回弹的情况下回复速度尽可能的快一些。L代表压缩调节和锁死。其中压缩调节是锁死的一个过程。而压缩阻尼调节的运作机理跟回弹阻尼是一样的,只是作用的时间不一样罢了。锁死的话是最大化的压缩阻尼。此时前叉的可用行程几乎为零。效果跟硬叉等同。T代表锁死状态下的解锁程度,是指前叉在锁死状态下运作时,当碰到多大的力可以自动解锁。这样可以避免锁死状态下,阻尼长期撞击阀门底部而使锁死功能失效。RS的叉中有一个叫做External Floodgate的功能,也就是阀门可调,就是调节解锁功能的。Fixed Coil,Firing Arrow回弹介质为弹簧。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线性效果好,价格便宜,无需调整。缺点是普遍较重,且不同体重的人使用时效果会不同。运用在DART 1/2/3,TORA TK,RECON Sliver R/TK,RECON Gold R/RL/TK。Coil U-Turn,以弹簧作为回弹介质,通过一个旋钮能够改变弹簧是非,从而达到改变行程的目的。这项技术在2011年款RS的XC叉中,Tora Trail 289/302有所运用了(Recon351原先有运用,不过现在也停产了)。Solo Air,以单气压作为回弹介质。其不同于FOX的智能单气试冬因此线性效果不怎么好。优点是能够采用不同的气压值,使体重不同的人都能根据自己情况设置,调节方便,而且重量较轻。缺点是线性效果不怎么样,而且长期使用后会越用越不润。目前RECON下所有系列中都有使用这个技术。Dual Air,以双气压作为回弹介质。调整的好后,跟FOX的智能单气室效果等同。优点是特别润,重量轻,能够根据骑行风格来设置,地形适应性强。缺点是设置比较困难,且必须配合回弹阻尼调节才能达到极佳效果。目前SID的全系列和REBA的全系列全都采用这个回弹介质。Air U-Turn,效果跟Coil U-Turn一样,只是采用双气压为介质。目前REBA RL,REBA RLT,REBA RLT Ti有采用这种技术。这个标志是一个rockshox的技术标志。black box 。之前我也觉得很希奇。为什么会有这个标志。很多人叫黑盒子。可是黑盒子是指的什么呢?后来经过谷歌查阅后才得知。这个黑盒子是个寓意。一个神秘的象征。有这个标志的是代表着目前sram给车手赛事所专用的系统。而带有着这个标志的东西一定是目前sram的最高的应用技术了。当然作为零售来说自然也就是价格很高了。motion control的则是一个锁死度控制技术。之前的老款sid是可以锁死。锁死的主要是靠着一个阀门。这个阀门说白了就是个顶针的功能。这样通过调节阀门的大小就达到了控制避震油的活动速度。当阀门锁死,也就意味着避震油不能活动。实现了锁死的功能。可是这究竟是依靠手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你在前叉锁死状态下骑车,当有我们骑车在锁死状态下有较大的落差骑行时候,管内的油则会有较强的压力来冲击阀门。时间长久了就会造成阀门的失灵。这就是所谓的锁不住了。此时,这项功能就报废了。老sid都是由于这个题目而头痛。motion control在05年出现。就是为了防止长时间的避震油冲击阀门造成损坏的一个保护装置,而后来经过适当的演变变成了锁死可调节功能。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度,来达到锁死灵敏度。很多人以为在04年sram收购了rockshox之后,不见得会有什么太多起色。再加上当时的manitou spv的稳定平台阀技术避震器叱咤风云。对rockshox是一个严酷的考验。而rockshox从新组队的那些工程师则把sid的弊端项目进行了修正。同时还推出了全新的型号reba。并且在有些型号上面增加行程调节了U-Turn功能。实在reba team就是加07款的sid加强版本。很多人在这个型号起初并不关注。而后来慢慢的接触到reba才知道他的好处。这叉子在当年获得了mtbr的不少奖项。随着现在的xc运动越来越激烈。车手的运动强度与成绩不断的进步。sid也在沉寂了7年的时间之后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加粗了内管,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为了保证欧洲的一些苛刻强度测试,忘掉了之前曾经超轻量的carbon 叉肩以及上管的world cup型号。而又回到了铝镁合金外管,叉肩,以及铝合金上管,这样是为了保持一贯的刚性,稳定性。而重量方面则没有增加多少。新款的sid把motion control进一步的升级。把之前的橡胶缓冲材质改为了钛合金。这使得本钱价上涨很多。而这种钛合金的缓冲管工厂为了达到精密的程度,多次在台湾本地测试,并不理想。台湾本地的一些配套加工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批量稳定性不是很理想没法达到高精度的要求,于是rockshox采用了日本加工后进口到台湾组配,形成新款sid的生产缓慢,因本钱的大幅度进步,并且产量的相对的守旧。这就造成新款的sid前叉价格特别贵。上图就是我说的这个题目。左边的是老款的sid motion control的缓冲胶,而中间的则是新款sid的最低配置的缓冲胶棒。型号是sid race。而最右边的则是ti材质的缓冲棒。这个就是应用在最新款的sid team以及sid world cup上面。很多爱好者把之前的水货sid价格2千多的价格作为一个评估价格,来评估新款的sid,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而这是由于有些oe产品流进市场后造成的混乱的价格, sram也正好利用这段更新换代的时间改善sid市场,以后劝告那些车友,别再老拿着2千多的价格来衡量现在的sid了。差别太大了。2011年新款的 REBA RLT Ti用的就是最右边的那种阻尼棒,钛合金。而2011新款REBA RLT则是中间那种。我不迷信FOX,但FOX的确也是顶级的XC叉之一。只不过国内的高价全部是炒作关系。在国外,ROCKSHOX的前叉卖的比FOX要贵,而国内却是FOX比ROCKSHOX要贵很多,明显是渠道的题目。其比较有特色的技术有2个,一个是智能单气试冬这种技术能够让前叉能够完美通吃大小震动,且压缩线性非常好。另一个是15QR技术,这种技术在保证阻尼油最高运作效率下还能使整个系统减轻21g的质量,ROCKSHOX则用9mmQR。
不过ROCKSHOX的REBA RLT Ti和SID RLT TI在调节好后,拥有与FOX完全一样的性能,包括缓冲的线性。
此文为转载,非本人撰写,仅供吧友参考。
想入pink rct3
我是玛古拉忠实粉丝
Rs粉路过。。。
没看完,不过听上去蛮有道理的!
好久以前看过的文章
sektor 是什么系列?
那么长,不看
噢.....楼主火星
只是几年前ders如果你喜欢越野装逼作死刺激冒险!有着纯种山地车的血统!请来软尾吧!
老早就看到过这个帖子了。。。。。
轻度xc什么叉好
钟爱马祖奇。
早看过了。我懒所以我选FOX。
双肩sid表示:REBA来一个?
破事水   --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 可是终究看不透人心
。。。用rs只是因为。。。习惯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construction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