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康拉德德为什么认为“登上尼克松的敌人名单比普利策还荣耀”

尼克松第一个公布个人财产--《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3年10期
尼克松第一个公布个人财产
【摘要】:正尼克松在中国最出名的,是打破了两国间多年隔绝的坚冰;他在美国最出名的,则是"水门事件"中遭弹劾,史无前例地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不过,尼克松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此。曾因时评写得好而获过普利策奖(1985年)的美国专栏作家默里·肯普顿,20世纪60年代初就说过:虽然"二战"名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1952年到1960年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只是他的副总统,但"20世纪50年代不是艾
【关键词】:
【分类号】:K837.12【正文快照】:
尼克松在中国最出名的,是打破了两国间多年隔绝的坚冰;他在美国最出名的,则是“水门事件’’中遭弹劾,史无翻地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位辞职的总统。不过,尼克松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此。写得好而舰翻策奖(美国专栏作家默里?肯普顿,20世纪m年代初就说过:虽然“二战"名将德怀特?絲錢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冰;[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史延胜;[J];国防科技;2004年10期
朱伟东;[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刘德会;;[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J];领导文萃;2006年11期
董晓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翦伯贊;;[J];中国民族;1960年07期
若;;[J];世界知识;1954年02期
;[J];中国农垦;1958年13期
;[J];中国农垦;195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葆云;;[A];河南省护理学会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李铁生;;[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梁隽妤;[N];中国企业报;2013年
徐通福;[N];福建科技报;2008年
刘欣伟;[N];光明日报;2001年
蔡晓玮;[N];东方早报;2012年
李功淼;[N];学习时报;2012年
前《纽约时报》网络版总编、CFR编委
G[N];华夏时报;2011年
肖毅彪;[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王虹;[N];山西日报;2003年
陈江淮;[N];市场报;2005年
华 文;[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娟娟;[D];南开大学;2010年
郭又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侯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张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红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冯志伟;[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高亚兰;[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汪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武向峰;[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国臻;[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晨曦;[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王炎;[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女性形象翻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女性形象翻译研究
【摘要】: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的女作家赛珍珠在其生前曾经创作了大量带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此外,赛珍珠也是首位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全七十回译介到西方的美国人,她的译作在西方世界也颇受欢迎,一经出版即成为西方社会的畅销书。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她逝世后的悼词中曾称她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近年来,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赛珍珠研究开始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景象,前期已有不少学者探讨过其原创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而相比于针对赛珍珠文学创作研究的繁荣局面,赛珍珠翻译研究仍然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特别是其译作中的女性主义思想仍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但目前却鲜有学者以赛译本中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探究其女性形象的翻译是否也如同她所创作的原作一样,深受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鉴于赛珍珠是水浒传诸多译本中唯一一位女性译者,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以下简称赛译本)也是赛珍珠一生当中留下的唯一一部译作,赛译本对研究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及其女性主义翻译间的互动关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论文将借助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着重探究赛译本中的女性形象。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以赛译本为主,沙博理及登特杨父子合译本作为参照,将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贯穿全文,深入地探究三译本中女性形象的细微差异,以及赛译本为构建积极反叛的女性形象,而采用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如增补、劫持及前言。
全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简介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论文布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其中简介了水浒传翻译前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现状。第三章为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该章节首先提出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政治目的,接下来详细地阐述了翻译和性别的关系,然后从翻译的性别隐喻引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翻译的歧视,最后指出女性主义翻译之贡献,即重新审视译者地位,强调原作和译作间的平等关系。第四章主要简介了水浒传三译者沙博理、登特杨父子和赛珍珠,其中重点介绍了赛珍珠早期在中国的童年经历、成年后所接受的西方教育、失败的婚姻经历和她曾经创作的带有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以及她参加过的女权运动和社会活动,希望能对其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合理的解释。第五章详细分析了赛译本中的女性形象,其中包括赛珍珠翻译中对女性人物形象直接正面的塑造以及男性言语、咒骂语和对女性的称呼语中侧面反映出的女性形象,并详细地分析了赛珍珠译本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该章节首先将原著中的女性人物归为三大类,接下来通过大量实例对比分析了赛译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女性对真爱的勇敢追求,对父权的勇敢反抗和对婚姻自由的渴望,然后举例说明了赛珍珠运用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增补、劫持、前言。最后,该章节揭示了赛珍珠在翻译女性人物形象时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即:赛珍珠对女性人物的褒扬和对女性形象的提升,对封建婚姻的抨击和对自由婚姻的拥护,对男女平等的强调和对女性人物的尊重。最后部分为论文的总结部分,其中总结了论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H315.9;I046【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1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 1.2 Research purpose11-12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layout12-14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17 2.1 Previous translation studies on Shui Hu Zhuan14-16 2.2 Feminist translation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16-17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7-21 3.1 Gender and translation17-18 3.2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18-21Chapter Fou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ors21-26 4.1 John & Alex Dent-Young and Sidney Shapiro21-22 4.2 Formation of Pearl's feminist thoughts22-26
4.2.1 Family background and childhood experience22-23
4.2.2 Failure in marriage23
4.2.3 Feminism in literary creation23-24
4.2.4 Participation in women's movement and social activities24-26Chapter Five Detailed Analyses of Female Images in Pearl's Translation26-53 5.1 Classifications of female figures in ST26-28
5.1.1 Three masculine heroines among the one hundred and eight warriors26-27
5.1.2 Women faithless to their husbands27
5.1.3 Sympathetic weak women27-28 5.2 Female images represented in Pearl's translation28-34
5.2.1 Brave pursuit of true love28-32
5.2.2 Rebellion against patriarchy32-33
5.2.3 Expectation for marriage freedom33-34 5.3 Pearl's feminist translation strategies34-39
5.3.1 Hijacking34-36
5.3.2 Supplementing36-38
5.3.3 Prefacing38-39 5.4 Pearl's feminism in translation39-53
5.4.1 Promotion on female images39-42
5.4.2 Advocacy of female figures' freedom in marriage42-43
5.4.3 Emphasis on women's equality in marital relationship43-44
5.4.4 Respect for female figures44-49
5.4.5 Emphasis on mutual love49-53Conclusion53-56Bibliography56-5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君伟;[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3期
吴静;;[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胡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姚君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姚君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姚君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胡婵;;[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魏崇新;[J];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04期
文军;罗张;;[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葛校琴;[J];外语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红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徐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王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陈习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涂秀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陈彬彬;;[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杨胡宏;徐丽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孙姗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吴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张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琼;;[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辜莹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刘元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汪懿婷;;[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张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侯林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李永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珍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淑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薄振杰;[D];山东大学;2010年
宋金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周小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彭爱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田小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谢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佟颖;[D];黑龙江大学;2010年
贺显斌;[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洁;[D];河北大学;2009年
胡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沈纯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周良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黄艳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追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骆忠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胡梦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樊秀秀;[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阳利锋,徐惠娟;[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郭梅;亦歌;;[J];长江学术;2006年04期
费孝通;;[J];读书;1982年04期
葛佳渊;罗厚立;;[J];读书;1993年12期
李建萍;;[J];电影文学;2009年14期
刘宏照;;[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穆雷;[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1期
徐美仙;[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06期
王丽娜;[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王力坚;[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运来 罗静;[N];光明日报;2002年
王卫林;[N];光明日报;2005年
韩士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许志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包仁娟;[J];民国春秋;1996年04期
叶兆言;;[J];大家;1997年02期
郝素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卢海鸣;[J];紫金岁月;1999年03期
方方;;[J];作家;2001年08期
傅宁军;;[J];海内与海外;2007年04期
姚君伟;[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1年02期
刘海平;[J];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01期
周锡山;[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张小平;;[J];文史知识;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沙博里;李士钊;妙龄;;[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张化男;;[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于淑杰;;[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汪懿婷;;[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徐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康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郭英剑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秋叶 翻译整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丁亚明 裴伟
钱钢;[N];镇江日报;2009年
雷克昌;[N];团结报;2010年
本报记者 褚国飞 张迎新 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费滨海;[N];中国水运报;2002年
译者:黄昱宁;[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陆行良;[N];文学报;2005年
许志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陆行良;[N];文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骅;[D];复旦大学;2010年
高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婵;[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李丹;[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钱剑;[D];苏州大学;2004年
杜坤;[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刘春玉;[D];暨南大学;2003年
韩静;[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陈静;[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孙宗广;[D];苏州大学;2001年
孙元昆;[D];辽宁大学;2012年
王梅;[D];暨南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从家庭主妇到报业女王--《思维与智慧》2002年09期
从家庭主妇到报业女王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K837.12【正文快照】:
《华盛顿邮报》前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在美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她执掌《华盛顿邮报》的"年中,《华盛顿邮报》从一份普普通通的小型城报成长为与《纽约时报》齐名的世界顶级大报,她自己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跻身“财富'""强”的女性。凯瑟琳%$%(年)月%)日出生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恬;;[J];黄金时代;2006年03期
王振平;;[J];世界文化;2011年07期
解明;;[J];女性天地;2011年09期
;[J];科学大观园;2011年13期
孟岩;;[J];大众电影;2011年14期
殿下;;[J];人生十六七;2008年11期
糖果;;[J];大众电影;2011年15期
算死草;;[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1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N];人民日报;2001年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N];人民日报;2003年
马夫;[N];中国民族报;2003年
陈育和;[N];大众科技报;2003年
康慨;[N];中华读书报;2006年
孔奇志;[N];湖北日报;2004年
崔鹏;[N];中国国防报;2010年
海风;[N];国际金融报;2001年
本报记者 赵亚萍;[N];科技日报;2003年
柯志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联合国需要中国 中国需要联合国
日 10:34 来源:南方日报
内容摘要:日,联合国宪章》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在加入联合国之后,中国积极地参与联合国事务,参与维和等活动。
关键词:联合国 中国 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席位
作者简介:
  日,《联合国宪章》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但是新中国诞生后,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挡在了门外,直到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才得以恢复。这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新起点,也是新辉煌。在加入联合国之后,中国积极地参与联合国事务,参与维和等活动;此外,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其在联合国中所展现出来的风貌也与联合国创立之初的宣言相契合。  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但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与联合国之间却有一道鸿沟。新政权不被西方国家承认,并被由美国主导的联合国拒之门外。这一阶段的中国处于美苏冷战的夹缝中。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曾积极谋求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1950年朝鲜战争中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军与中国开战,加之随后中国在联大被扣上“侵略者”的帽子,恢复联合国代表席位困难重重。  据统计,在1949年—1971年《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2314篇文章中,涉及联合国内容的政治类文章有2174篇,占联合国类文章总数的93.95%。  联合国干涉行为的增多使中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联合国的认识。日周恩来指出:“在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联合国决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毛泽东在回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关于“能不能说中国不想进入联合国”的问题时,表示“不能”。他说:“如果联合国三分之二要我们进去,而我们不进去,不是要说我们是民族主义了吗?”  此时作为日益成长的国家,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逐渐凸显,而且中国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掀起的民族独立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因此,距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已经不远了。  在1970年第25届联大上,支持驱逐国民党集团的有51票,而追随美国反对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只有47票。半数以上的联合国会员国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如果不是美国提出的“重要问题”提案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1970年即可以得到恢复。  此外,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无疑给国际社会释放了一个信号,一些在是否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的国家,开始站到了中国一边。  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日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联合提出的提案。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当中国领导人获悉联大已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消息时,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周恩来于次日在人民大会堂立即召集外交部有关方面人员讨论联大决议,中心议题是派不派代表团出席当年的联大。问题反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的看法是,“要去。为什么不去?……”  以乔冠华任团长的代表团迅速奔赴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在那里,中国代表团受到了热烈欢迎。乔冠华那张仰面大笑的照片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而拍摄这张照片的记者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当时身为外交部翻译的吴建民说,最初中国重返联合国对联合国的活动只是局部参加。“我们参加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24国委员会(非殖民化委员会),而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当时的托管理事会我们并没有参加。根据我们当时的外交观念,我们认为托管理事会是干涉他国内政的。出于同样原因,我们当时凡是涉及维和的行动都不参加。”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详细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他指出,目前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经过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发生了急剧的分化和改组。“从国际关系的变化来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重大转折点。“它带来了外交政策上的调整。以前我们的政策是求生存,改革开放以后变成了求发展。要发展就需要和世界各国搞好关系,这就使得中国的外交更开放”。吴建民表示。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个专门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经济、社会合作。中国先后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又于1980年恢复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1983年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1984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正式成员。  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成为中国获得经济援助、信息、技术的重要渠道,从1979年到1983年,中国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等接受了2.3亿美元的援助。同时,中国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表达合作发展的诚意,并为联合国的一些项目提供了人力、设备、技术等支持。  积极融入联合国事务  “随着中国参与联合国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始涉入传统上较为敏感的领域,如维和行动、人权及核裁军问题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方长平说。1986年,中国缴清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欠款;1988年,中国一改不参加投票、不承担任何维和义务的态度,正式申请加入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维持和平行动,向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派遣了20名选举监督员。  在人权领域方面,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中国不仅从1981年起一直担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在参与人权领域有关方案的起草制定、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方面中国也认真履行了其国际义务。在裁军领域,中国积极肯定联合国推进世界裁军进程的努力,并开始参与国际军控和裁军领域的重大活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初具规模,中国与联合国步入深层次互动阶段,各项事务全面展开,双方在政治、经济、全球责任等领域密切合作。  中国在“和平与安全”“新安全观”“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合作和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与维护联合国权威”“中国的大国作用”等7个领域的问题保持持续关注。这时,中国政府已经将国际社会利益看作自身国家利益的重要组织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地位提高,以及对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作用的认识深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即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明确将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体,而不仅仅是“国际论坛”,并且将自我定位逐渐向“大国”靠拢,旗帜鲜明地支持联合国及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声明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重视联合国事务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国领导人积极出席联合国高级别会议,这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不多见的。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总理李鹏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1992年6月,李鹏代表中国政府首次参加了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1995年3月,李鹏参加了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199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1996年11月,李鹏参加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联合国的权威必须维护而不能损害”,“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不应对联合国采取需要时则利用之、不需要时则抛弃之的态度。”  日,中国“神舟”5号飞船搭载两面联合国旗帜飞向太空,中国航天员在环绕地球飞行第七圈时,在太空同时展示了联合国旗和同尺寸的中国国旗。中国虽然不是第一个实现载人航空的国家,但却是第一个把联合国旗帜带上太空的国家。  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秦华孙所言:“联合国需要中国,中国需要联合国。”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海瑞)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重构中美邦交之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约瑟夫康拉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