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搜狐腾讯微博 关闭评论不能评论了

为什么腾讯微博上的设置里家乡和所在地没有出现_百度知道
为什么腾讯微博上的设置里家乡和所在地没有出现
我来帮他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腾讯微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腾讯微博禁止评论内幕_天涯博客
揭露新浪和腾讯微博禁止评论的内幕。
今天刚登录腾讯微博,就发现腾讯官方微薄发出来的一则通知,说近期通过微博客传播的谣言等违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揭露新浪和腾讯微博禁止评论的内幕。    今天刚登录腾讯微博,就发现腾讯官方微薄发出来的一则通知,说近期通过微博客传播的谣言等违法有害信息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评论跟帖中的有害信息相对较多,需要作集中清理。为此决定自3月31日上午8时至4月3日上午8时,暂时停止微博客评论功能。而且微博评论帖子也无法察看。     登录新浪微博,点击评论也出现同样的提示。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或许跟前几天爱慕者公司的微博官方认证纠纷有关系,爱慕者是一家生产经营便携式音箱、移动电源产品的品牌经营商,前不久其进行新浪和微薄官方认证时,均因为以前认证的微博名字太长,在注销认证重新进行认证时因为新浪和微博再次认证时间过长而与客服产生纠纷,爱慕者企业一位工作人员通过微博大肆的宣传此事,让新浪和腾讯微博恼羞成怒,殃及整个微博平台,并且新浪微博取消了爱慕者微博的认证。而搜狐、网易等微博平台因爱慕者公司暂时未进行注册认证,未出现此类现象。    但一位爱慕者企业内部员工表示,其实网络上盛传的新浪和腾讯微博禁止评论出发点并非因为其认证的问题,他分析分类: |
页码:1/1 <
暂无最新评论
暂无更新博客
暂无友情链接程赤兵:能不能把供暖的主动权交还给居民? _房产
摘要: 分享到:MSN开心网人人网豆瓣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更多
北青网房产程赤兵
  供暖改造 冷热能否由人?
  这两天降温,北京市也开始陆续向居民供暖。据报道,市供热办表示,这个周末,市民能享受 ...
北青网房产程赤兵
  供暖改造 冷热能否由人?
  这两天降温,北京市也开始陆续向居民供暖。据报道,市供热办表示,这个周末,市民能享受到家中的温暖,温暖的标准是:室温达到18℃。
  北京市的供暖分好几种,一种是市政供热系统集中供暖,一种是居民自供暖,还有一种是各个小区签约供暖公司进行供暖。形式多样,如果室温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居民去投诉、交涉,必要的话,还需要请有关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检测,真的不达标了,按不达标的天数退还供暖费。
  第三方机构检测一次,费用需要几百元,需要居民自行承担。据说它包括人力费用、设备费用、管理费用,没多少赚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按一个供暖季1500元供暖费计算的话,每天的供暖费平均下来十多元,检测一次,至少要证明一个半月不达标,居民获得的退赔才够支付费用的。有这笔钱,不如买几个暖手宝更实惠。
  所以,找第三方检测的办法,并不实用,发挥的作用不如想象的好。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办法?曾有媒体报道,导演宁浩曾经因为温度不达标的事儿,把物业公司玻璃砸了,并为此被拘留过。可这种极端做法,一般老百姓做不来,也不能做。
  越来越多的新建小区委托他人供暖,不交供暖费的人挺多,理由是冬天不住人,没必要供暖。但这就害苦了交供暖费的业主。供暖公司也有成本,买燃料维护设备,都需要真金白银,实在没辙,烧得不够暖和,这是种拖累&&赖账的拖累不赖账的。
  对居民而言,供暖这事完全是被动的。供暖费是预交的;暖气是别人烧的;打投诉电话,所有的程序也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面对物业和供暖公司,又是弱势群体。每年都有供暖不达标,每年都有纠纷,事情看起来,似乎没个头。
  能不能把供暖的主动权交还给居民?比如推广自供暖的方法。一些新建的住宅,已经自供暖了,烧多热、烧多长时间,居民自己说了算,费用也能自己控制。物业或者供暖公司,只负责维护设备。这样避免了浪费和矛盾,还节约了很多管理成本,省得管理部门背骂名,头痛不已。所以说,自供暖应该是个好办法,也应该进一步推广。
  推广自供暖,就不仅仅是供暖季应该谈论的话题了。首先应该调查和论证,估算出自供暖和集中供暖相比较,对能源与环境的消耗是不是减少了。
  有了结论,方向就明确,接下来该制定规划,新建住宅如何推广、旧有住宅如何改造,还有一些老旧小区,是不是暂时保留集中供暖。特别是旧有住宅的改造,要既有强制性又有鼓励性,改造费用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自付一部分,避免陷入纷争。有了计划,用个5年至10年,把自供暖推广了,这样就不用年年为室温发愁了。
  供暖改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比如今年一些地区在用电取暖取代煤取暖,这些都可以在改造中得以实现。
  当然,在改造和推广完成之前,还是要交供暖费的&&其实明白人都清楚,那些拖欠供暖费的理由都不成立,也违反合同。所以,谁拖欠供暖费,谁就应该受到处罚,在房屋交易和使用上受到限制,甚至应该被列入诚信黑名单。
  法制晚报评论员 程赤兵
10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对提振消费做了相
上海新的普通房标准终于出台,堪称今年上海楼市最给力政策
青楼说的不是楼的名字,是楼的功能,它甚至说的不是楼,也
12-0912-0912-0912-0912-0912-0912-0912-0912-0912-09
41674066406540654064406340624060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可能一不小心就爆点了。也可能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几百的转发。我一直觉得成功的策划一个爆点的时间是对策划者 阅历、人文、水平、语言……等各个方面的考验。&br&&br&看下边的这个例子吧: &br&——————————————————————————————————————————&img src=&/835ebee0b20d_b.jp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6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br&这是一条转发量超过6万次,评论数超过6千次的感人微博。至少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条感人的微博。微博本身的确很感人,但是其背后是一次超低成本的营销:150元,50个小时,500万次曝光,App排名Top40。&br&我想,告诉你这是一条营销微博以后,你现在应该可以很快的找到营销的主角了——51账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创始人孙海涛对这次营销的背后揭秘。&br&&strong&
病毒式的营销来源于生活&/strong&&br&微博里的故事非常感人,出自孙海涛的同事。该同事的老婆正好怀孕了,而其又非常疼爱老婆,因此周末在西湖讨论出这样一个点子。此外为了使得广告看起来不那么像广告,他们还故意把淘宝放在了51账单的左侧。&br&&strong&
150元的超低成本营销&/strong&&br&孙海涛本希望找到微博大号发布该条微博,但是价格至少上千,因此其最后找了一个小号,150元钱看看效果。借助感人的故事和不明就里的用户,小号发出来的微博也非常成功,几分钟达到200转发。&br&随后,孙海涛开始动员全公司的同事转发,并且给自己的QQ好友也一个一个邀请转发。而真正的爆发是中午时分该微博被拥有1000万粉丝的@冷笑话精选 转发(不过我猜这样的大号转发,51账单应该也是进行了付费的),瞬间转发量就上千了。&br&&strong&
持续造势&/strong&&br&在各大号纷纷转发的时候,孙海涛还在持续的策划这个案例,希望使其传播更广。于是他们又做了一个策划,“按照桌面的图标的各类应用虚构了一个貌似他们自己的转发 有我+鼓掌”。于是一些不明就里的官方微博京东、淘宝等都开始转,整个营销又出现一次高潮。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网友虚构了一个 @中国移动:没我+哭泣的转发,而这又引来了另一波卖萌高潮。&br&最后,孙海涛总结到该营销微博长尾效应明显,截至本月16日, 51账单APP STORE生活排行第37位,没有刷榜,只花了150元。&br&&br&&br&上述例子引自36氪&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br&7.9日update :&br&如果要洞察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做一个技术流。你可以看看《引爆点》这本书。“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病毒的流行潮,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作用的结果。”&br&&br&7.17日update:&br&&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尔码中国互动营销&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是一个公司 他们就专门搞这个的 你不得不认识网络上一个人”立二拆四“。天仙妹妹、杨紫璐炫富、郭美美事件都是他们干的。&br&&br&11.15日update:&br&日前,在下创作的“偶爸刚弄死他”三国段子火爆传播,一天多时间原微博转发过万,仅新浪微博就有数十万抄袭出现。特分析如下:(1)创作篇,段子的创作过程和笑点的设置;(2)传播篇,用时间线分析每个阶段的引爆点;(3)分析篇,段子中的传播因素和数据。完整PDF下载&br&&img src=&/d299df043fc40fc68e0e3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5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299df043fc40fc68e0e3a_r.jpg&&&br&&br&更新:立二拆四已经被抓了 &br&更新:冰桶挑战关注als病证的疯狂传播。&a href=&/view/.htm#refere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冰桶挑战赛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可能一不小心就爆点了。也可能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几百的转发。我一直觉得成功的策划一个爆点的时间是对策划者 阅历、人文、水平、语言……等各个方面的考验。看下边的这个例子吧: —————————…
腾讯微博确实存在打败新浪微博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压力。&br&&br&但腾讯微博首先需要改善的,不是产品,而是运营。目前的运营模式,以拉用户上微博,鼓励用户转发刺激活跃度为主。但腾讯微博的这种激励手段,并没有激活有效沟通和对话,反而制造了大量无意义的转发和评论,对用户形成强干扰。另外,大量的鼓励用户@别人的所谓的活动,也是一种强干扰。一个核心用户,从腾讯微博的多层次互动中得到的营养很有限,这让腾讯微博的价值大打折扣。&br&&br&腾讯微博应该做的,是像淘宝一样公开宣布3年内不对微博进行任何商业化,同时努力用技术手段加人工维护,创造更有效的互动环境,力争杜绝垃圾信息的骚扰。&br&&br&新浪微博在品牌影响力上比腾讯微博强得多,但尽快商业化,尽快上市,是新浪微博最大的压力,所以在讨好用户,创造更好的互动环境上,新浪微博实在打不起这场消耗战。就看腾讯微博能不能真正抓住这个机会。
腾讯微博确实存在打败新浪微博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压力。但腾讯微博首先需要改善的,不是产品,而是运营。目前的运营模式,以拉用户上微博,鼓励用户转发刺激活跃度为主。但腾讯微博的这种激励手段,并没有激活有效沟通和对话,反而制造了…
我观察到这个现象:&br&新浪微博上是不能同名的,不能同名,这是做论坛社区的思路,而不是一个“社交网站”的思路——有个名人叫李开复,我就只能叫李开复123了?这让李开复123的这位用户很没归属感,人家又不是要冒充,只是想让朋友们知道是他嘛,还得加个123,这么看,新浪微博最终只能是一个媒体社区了。&br&腾讯微博这点就做得很好——像SNS一样,允许重名。我不关心这世上是不是还有其他人叫张三,我只知道我follow的人中有人叫张三就行了。&br&这点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般看出腾讯和新浪不同的基因。
我观察到这个现象:新浪微博上是不能同名的,不能同名,这是做论坛社区的思路,而不是一个“社交网站”的思路——有个名人叫李开复,我就只能叫李开复123了?这让李开复123的这位用户很没归属感,人家又不是要冒充,只是想让朋友们知道是他嘛,还得加个123…
你低估了人性中的虚荣有多强烈。&br&&br&古时候有《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弹铗而歌“食无鱼”,就是很好的例子。冯谖要每顿饭有鱼吃,进出配车,安家立业,这都是孟尝君给的认证。因为没有给他,所以他要再三弹铗而歌抱怨:食无鱼、出无舆、无以为家。&br&&br&我曾经亲眼看过一些平素清高出尘的高人,在微博里弹键而歌:无认证。在骇然之余,也因此醒悟虚荣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以身份地位而言,这些人是应该去给新浪、腾讯认证的,但是,在新浪、腾讯发起的这个游戏里,他们心甘情愿地服从规则,以要到一个认证为傲,认为这才衬得上自己。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人性是多么贪婪而柔弱,以至于理性根本不起作用,清高只是表演。大多数情况下,人性经不起考验,只要给这个考验一个貌似正式的名义。&br&&br&而对于更多的认证用户来说,他们这一辈子唯一值得写在墓志铭上的话就是:曾被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认证。也容易想到,还有数量更为惊人的人为了这个认证而苦苦奋斗。&br&&br&那么为什么不海量下发呢?苏俄和北韩都喜欢发勋章,将军的两扇胸膛到最后都不够用了。勋章一分钱都不值,战死了发十吨重的勋章也不能让白骨复生、儿孙绕膝。但是,它一分钱不值,却可以换来价值连城的忠诚。喂条狗还得花几块钱买根骨头,勋章也好,认证也罢,一分钱都不要,天底下哪有那么划算的生意?为什么不发?
你低估了人性中的虚荣有多强烈。古时候有《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冯谖弹铗而歌“食无鱼”,就是很好的例子。冯谖要每顿饭有鱼吃,进出配车,安家立业,这都是孟尝君给的认证。因为没有给他,所以他要再三弹铗而歌抱怨:食无鱼、出无舆、无以为家。我曾经亲…
目前局面是新浪压制着腾讯,未来什么可能性都有;但从腾讯历史上看,如果这么大力量布局还无法翻身的话,应该已经快山穷水尽了
&br&&br& 同twitter在国外承载了很多SNS功能不同,新浪微博媒体性质要远强于SNS性质,前者是新浪擅长的,后者是腾讯擅长的,微博不可copy性就在于内容,而内容归根到底还是人和运营,这两点新浪无疑都占优势
&br&&br& 腾讯在布局微博的时候,所有产品线所有内容一股脑的往微博导,看着很壮观,但导致腾讯微博变成一个大杂烩,定位反而不明确
目前局面是新浪压制着腾讯,未来什么可能性都有;但从腾讯历史上看,如果这么大力量布局还无法翻身的话,应该已经快山穷水尽了 同twitter在国外承载了很多SNS功能不同,新浪微博媒体性质要远强于SNS性质,前者是新浪擅长的,后者是腾讯擅长的,微博不可copy…
我一般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br&&br&一个广告10000元,会稳定地给你带来100个用户。&br&一次所谓“事件营销”10元,但有99.9%的机会给你带来0个用户,0.1%的机会给你带来100个用户。&br&&br&很多人只看到0.1%的”10元换100个用户“,而觉得自己不会成为那99.9%。更惨烈的是,有些人沉迷于这种以小博大的幻想之中,被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傻念头鼓舞着,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或者总觉得命运之神会眷顾自己——你还不如去买彩票!&br&&br&现在搞事件营销的人大多数和恐怖组织一样,主要精力放在有恐怖袭击发生的时候跳出来对事件负责——单就贾君鹏的那个例子,单我亲耳听到的就至少有4个人(或组织)宣称是自己策划的,真是何等可笑。&br&&br&抱着在微博上策划爆点的思路去搞微博,在我看来纯属愚蠢之举,当年我有一些朋友,听到病毒营销的成功案例(人们总是关注成功案例),就觉得哦这种便宜不占岂不傻透了!于是兴致盎然地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搞,我对他们讲了回答开头的那个理论,当他们知道要获得同样效果其实也要花一笔钱的时候,就半信半疑地慢慢缩回去了——所以你看,还是不想花钱,但照样要东西。&br&&br&再深入挖掘一下,我觉得大概有点不劳而获的心态——舍不得花钱又想要效果,算计,看到别人占了便宜就眼红,也想忽悠网民一下——但哪儿有这种好事!就算有,轮得着您么?如果我能把互联网数十万网民玩弄于掌股之中——我不如试试政变嘛。&br&&br&作为企业而言,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脑子活、负责任、本身也喜欢玩儿微博的人来负责企业微博,别给他太多限制,别出版署一样给他订条条框框,别和无良资本家一样设什么粉丝和转发KPI(你是在逼他买粉丝么?)、别逼他把那些无趣的公司软文每天往上贴、他说错了什么也别大惊小怪——总之,像个正常人一样对待微博,别总闹着跟博彩似的。&br&&br&所谓“爆点”(这词儿真不好听……)只会在他发的这些微博中不经意地被挖掘出来,到那时候,你就也可以攒一些“爆点宝典”之类的鬼话去骗人了。而且就算没出来又如何?上到朝日新闻,下到杜蕾斯,哪个是靠一个两个单独的爆点出名的?
我一般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一个广告10000元,会稳定地给你带来100个用户。一次所谓“事件营销”10元,但有99.9%的机会给你带来0个用户,0.1%的机会给你带来100个用户。很多人只看到0.1%的”10元换100个用户“,而觉得自己不会成为那99.9%。更惨烈的是,有…
我无法说服的几种人:&br&&ul&&li&自认为文笔很好或思想很深刻的人,要写东西就要洋洋洒洒数千字才能展示文采或思想。他们不屑于这种速食文化。&/li&&li&太忙,怕上瘾(因为周围有人上瘾,说上了微博就像养了条狗,每几小时就要喂喂)。&/li&&li&畏惧新技术,或者不怎么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li&&li&要保护自己隐私,不愿意暴露太多的人。(通常这种人潜水或用匿名)&/li&&li&政府官员或者公司高管,怕说错话。(通常这种人潜水或用匿名)&/li&&/ul&&br&没有见过忠于其他社交新媒体的(例如:人人、开心、QQ)。
我无法说服的几种人:自认为文笔很好或思想很深刻的人,要写东西就要洋洋洒洒数千字才能展示文采或思想。他们不屑于这种速食文化。太忙,怕上瘾(因为周围有人上瘾,说上了微博就像养了条狗,每几小时就要喂喂)。畏惧新技术,或者不怎么用电脑或智能手机的…
我是比较少数在两个微博都亲自发同样内容的人,所以我的数据可能比较有可比性。&br&&br&我的观察是:&br&&ol&&li&腾讯的粉丝里面僵尸较多。我在腾讯的粉丝量是新浪的三倍。大部分人也发现这个现象。所以,不能用粉丝数量来衡量两者的成败。&/li&&li&在同一时段,在腾讯和新浪微博发同样的内容,新浪的转发率是腾讯的1.5 - 2倍左右(就是把新浪的“转发”+”评论“和腾讯的”转播和点评“相比)。&/li&&li&这个数字六个月前可能是4-5倍,三个月前可能是3倍。所以腾讯确实在拉近两者的距离。&/li&&li&但是,新浪的活跃度仍然远远超过腾讯。新浪的里面有很有水平的留言,而且还会引发讨论。腾讯的”转播和点评“里面,大都是直接转发,或者只留几个字。导致这个状况的主要理由是腾讯在很多客户端都嵌入了微博,而那些客户端不会引发太多留言和交流。&/li&&li&我发的有些话题新浪会多三倍(例如:投资、技术等较深的题目);有些题目腾讯甚至会超过新浪(例如:娱乐、电影、笑话)。这和腾讯群体较年轻而且学生多有关。同样理由,腾讯用户周末晚上比较活跃。&/li&&li&新浪名人较多、我的业界朋友较多、重度用户较多,因此我在那里交流、留言、转发要多很多。&/li&&li&有一些人会把微博当作一群人或好友间的对话交流工具(比如说会和别人一对一对话)。我个人基本不用这个功能,但是这个现象我相信腾讯比较多,也可能会导致腾讯的数字增长。我认为这个使用没有发挥微博的媒体和病毒传播的功能,也不是最有生命力的部分。&/li&&/ol&
我是比较少数在两个微博都亲自发同样内容的人,所以我的数据可能比较有可比性。我的观察是:腾讯的粉丝里面僵尸较多。我在腾讯的粉丝量是新浪的三倍。大部分人也发现这个现象。所以,不能用粉丝数量来衡量两者的成败。在同一时段,在腾讯和新浪微博发同样的…
其实最大的缺点是让一些人不愿看完我下边比140字多了这么多的字:)&br&&br&可以从3方面看,只从微博角度(非用户)看,只挑缺点。&br&&br&1. 和web1.0传统网站比:&br&可以看作web2.0对比1.0的缺点,就是因强互动带来的相互身份了解需求,进而造成先天对隐私的威胁比传统网站高。目前多数2.0站着重处理了这一点。&br&&br&2. 和Facebook类产品比:&br&和Twitter与Facebook之间的迥异不同,微博与人人、开心等Facebook类SNS更为接近,富媒体支持做到了最大,身份认证做到了证件级别(Twitter的Verification仅凭内部判断),用户完全可能将好友逐一拉上微博互动而让人人变成自己的单纯社交web游戏,而这正是微博的不足——定位不清。博杂的产品形式能带来更长的用户逗留时间,却难从一个产品转化成为触角更广的平台。&br&&br&3. 和Twitter比:&br&&ul&&li&把针对同一条内容的回复/注释/对话之间拉得过紧过近,改变了Twitter原有的系统结构,使用户冲动从“交流”变成了“围观”,效果上停留在中央发布式传播而难于扩张,功能上有回退web1.0之嫌,让类似核反应的Twitter式传播局限在名人效应里难以自拔。&/li&&li&目前的界面显得杂乱,虽还没引起国内主流用户抵触,但仍是进步路上的明显障碍。&/li&&li&微博大多从一开始就进驻了广告,这对尚处于雏形、神经结构还不健全的SNS来说,尽管现在能带来效益,但以年计的发展上看,可能让本可以几何数增长的产品价值大打折扣。&/li&&/ul&
其实最大的缺点是让一些人不愿看完我下边比140字多了这么多的字:)可以从3方面看,只从微博角度(非用户)看,只挑缺点。1. 和web1.0传统网站比:可以看作web2.0对比1.0的缺点,就是因强互动带来的相互身份了解需求,进而造成先天对隐私的威胁比传统网站高。…
1.运营策略问题。这事 @和菜头 更有发言权&br&&br&2. 有一段时间腾讯微博势头非常好(动车事件、钟如九自F事件),但想更进一步之时被KPI害了,(我自己能体会到的表现在)官方对管鹏V5推推组织的支持、为了KPI将转发微博和QQ等级绑定,微博内置于QQ客户端后,没有对新用户进行良好的内容引导等,很长一段时间Mention里基本全是垃圾信息(为了QQ升级,转发5次,转发内容为1.2.3.4.5。垃圾信息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但KPI很好看,腾讯微博早期主要是靠ACG群体,这群体一开始是新浪不怎么看重的,但随着社会主流意见领袖都被新浪争取完了之后,新浪也开始拉拢ACG人群时,腾讯那时正好是垃圾信息最泛滥的时候,主流KOL已被新浪争取完了&原活跃人群出走,但KPI还背在身上,怎么办呢?于是开始[你们懂的],我半年没在腾讯微博发言仍然多了100W+ Followers,恶性循环。\p0-o9&br&&br&其实,腾讯微博产品做得比新浪好很多,我是说产品(网页版/客户端)好用得多。&br&&br&所以说,腾讯也不是做啥成啥的。&br&&br&但至少腾讯微博比网易和搜狐更有存在感不是么?&br&&br&利益相关:腾讯微博早期用户&br&&img src=&/6b015d139bef382c1b53744_b.jpg& data-rawwidth=&1006& data-rawheight=&11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6& data-original=&/6b015d139bef382c1b53744_r.jpg&&
1.运营策略问题。这事 @和菜头 更有发言权2. 有一段时间腾讯微博势头非常好(动车事件、钟如九自F事件),但想更进一步之时被KPI害了,(我自己能体会到的表现在)官方对管鹏V5推推组织的支持、为了KPI将转发微博和QQ等级绑定,微博内置于QQ客户端后,没有…
1.微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一定程度上粉饰了现实的残酷;&br&&br&2.140字的标准让网民逐渐失去阅读和书写长篇文章的耐心和能力;&br&&br&3.刷微博能给你带来满足感,但同时也支配了你的时间,让社会的工作效率下降;&br&&br&4.微博的类媒体功能值得称赞,但各种谣言和谬论的传播速度同样得以加快;&br&&br&5.微博让隐私对于网民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毫无意义;&br&&br&6.微博拉远了人与人现实之中的距离,人们可能对于发生在世界另一端的事情了如指掌,却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无所知;&br&&br&7.微博让人们的虚荣心泛滥,僵尸粉大行其道,同时也产生了社交网络泡沫。
1.微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一定程度上粉饰了现实的残酷;2.140字的标准让网民逐渐失去阅读和书写长篇文章的耐心和能力;3.刷微博能给你带来满足感,但同时也支配了你的时间,让社会的工作效率下降;4.微博的类媒体功能值得称赞,但各种谣言和谬论的传播速度同…
先说几句和问题不直接相关的吧。
&br&&br&其实早在 2010 年,主管部门就曾经要求各微博「实名」,但当时的压力远不如这次激烈。各大微博的应对措施反应不一,但共同点就是尽量不让用户反感,只是在账号设置里,让用户选填证件号码,美其名曰「增强账号安全度」、「账号丢失时方便找回密码」等。
&br&&br&因为 12 月 16 日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只针对北京市管辖的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所以第一反应是腾讯微博赚了。但是,果然,12 月 22 日的新闻出来了,广东也针对微博出台了相关规定,包括腾讯、嘀咕、饭否等 7 家微博也将实名。这样一来,国内主要微博网站全部实名。
&br&&br&再说说实名如何执行?新浪微博已经上线了新的注册流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总结一下,理论上是这样子的:&ol&&li&针对新注册用户,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各家微博会调用公安部指定企业“国政通”(一家提供“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的民营企业。)的 API,将名字与身份证进行匹配校验。现在填写假身份证号也可以;但这个漏洞应该会在最近修复,因为“国政通”的接口还没有调通,暂时抗不住如此大量的请求。
&br&&/li&&li&我听到的另一种说法是,各微博并不会让用户真正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而是让用户填写手机号。因为理论上手机号都是实名的(你能不实名买到手机号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各微博只需要调用运营商的接口,知道这个用户是谁,出了事情可以方便交差,就说那个谁的手机号码是什么;这样不用各微博自己存储一份用户姓名 - 身份证号码的信息。&/li&&li&针对网站老用户,会在实名制政策上线一段时间后,弹窗提醒用户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如果不填,则不能发言,只能浏览。&/li&&li&各家微博,需要定期到监管部门进行汇报,演示他们是怎样通过技术微创新,做好实名制的。并汇报有多少人因为不填身份证而被禁言。&/li&&/ol&回到主题,这个政策出台执行之后,有哪些利弊?&ol&&li&很明显,你再也不敢胡乱说话了 —— 虽然我认为这是一个伪逻辑。实际上,以前你要在网上骂几句那啥,或者参与什么群体事件,要抓到你也不是太难的事。现在号称「实名」了,你说话的心理负担更大了而已,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li&&li&对于各微博运营方来说,新用户注册量、老用户活跃度可能都会受一定影响。&/li&&li&如果真是严格校验,对于新浪这种充斥大量虚假「僵尸」ID 的微博未必是坏事,这会让他们的「真实用户」比例更高,哈哈。—— 这也许会很大程度提高他们在广告主面前的议价能力,毕竟广告是面向一群有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真实用户」哦亲!&/li&&li&从微博竞争的角度来说,各家各户都实名,大家的待遇一样,对于新浪微博而言影响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网民总需要一个说话的地方,微博这种形式已经最流行,大众用户不太可能回归论坛,还得继续用微博。就像韩寒所说,绝大部分人对于民主和自由的渴望,比我们想象的低得多!&/li&&li&上面说的实名方式是「理论上」的,各家微博最终上线执行如何,可能有所差异,这也是反应各家的公关能力差异的时候。&/li&&/ol&利,都是他们的;弊,都是我们的。中国互联网的又一历史性倒退。
&br&&br&讲个八卦,真实度 99%。这次北京市规定微博用户须实名注册,来势汹汹,是因为市长下令,市委XCB部长找了各门户老大吃饭,布置下来的任务。而以往年底时,这样的饭局是不用部长出面的,只是局级干部即可。为什么年底重视了,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微博在近来历次群体事件中扮演的角度所致。
先说几句和问题不直接相关的吧。 其实早在 2010 年,主管部门就曾经要求各微博「实名」,但当时的压力远不如这次激烈。各大微博的应对措施反应不一,但共同点就是尽量不让用户反感,只是在账号设置里,让用户选填证件号码,美其名曰「增强账号安全度」、「…
难道你不知道微博在中国真正兴起的那一年时间饭否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么。
难道你不知道微博在中国真正兴起的那一年时间饭否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么。
先说说我长期活跃的腾讯微博:&br&&ol&&li&从腾讯微博首页title的“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来看,腾讯微博走的路线就是相对草根的&/li&&li&腾讯微博在腾讯业务中是属于&b&通信&/b&的,而不是属于社区(这个在腾讯网首页可以看到),说明腾讯本身把这个产品定位得更偏社交&/li&&li&腾讯微博鼓励转播(转播勋章,手机端要对某个广播加评论是默认转播),这种相对容易造成信息过载的设计,其实是适合小圈子的社交的,或者说是适合包容性比较强的群体社交的,就是大家不太过分重视高质量的内容,而注重的是交流,被@的感觉无限好。当然,因为草根用户占大部分,所以没有太多需要顾及的公众形象,拿转播来聊天的随处可见&/li&&li&QQ好友的导入,势必让再少听众(关注者)的用户都有可互动的好友&/li&&/ol&新浪微博,本来就是以运作媒体的模式在运作微博,媒体化是企业DNA。名人策略精英路线又造就了太多注重高质量内容的自媒体,还有无数在上面做营销的个人、企业组织,即使也有一些生活化交流的小圈子,也还是会被那些名人精英们的输出而掩盖掉。
先说说我长期活跃的腾讯微博:从腾讯微博首页title的“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来看,腾讯微博走的路线就是相对草根的腾讯微博在腾讯业务中是属于通信的,而不是属于社区(这个在腾讯网首页可以看到),说明腾讯本身把这个产品定位得更偏社交腾讯…
新浪比腾讯牛逼在掌握了这个社会上最有话语权的那群人和他们的微博关系网,这是一个很大的壁垒,也是腾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br&&br&虽然下手晚了一年,但腾讯失去的可要比用户数多得多的东西,新浪的高端人群关系网,围绕微博开发的产品链条和生态系统,都是腾讯一时半会无法超越的事。&br&&br&我曾经与腾讯娱乐的主编刘静聊过她的微博工作,她直言现在压力巨大,因为搬动一两个明星来腾讯不难,但搬动他们一群圈子里的人来腾讯太难。举个例子,如果你搬不动王菲、陈奕迅、李亚鹏这一群人,你光让王菲来开微博是没意义的,王菲自己都坚持不了多久。&br&&br&另外一个侧证,除了极少数人,几乎没有明星敢在搜狐独家开博,这是查尔斯本人根本无法办到的事。&br&&br&新浪微博代表着这个神奇土地上绝大部分意见领袖的声音,这是它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壁垒。&br&&br&但从日常合作来看,腾讯微博在策划一些面向低端市场的行动或者大众化话题讨论上,是新浪难以企及的,这是腾讯的草根优势。
新浪比腾讯牛逼在掌握了这个社会上最有话语权的那群人和他们的微博关系网,这是一个很大的壁垒,也是腾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虽然下手晚了一年,但腾讯失去的可要比用户数多得多的东西,新浪的高端人群关系网,围绕微博开发的产品链条和生态系统,都是腾讯一…
&strong&当我们骂一个人傻逼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已经落后了?——“骗子”许单单的职业发展分析&/strong&&br&许单单,北大毕业五年,微博上的简介为:知名互联网分析师,3W咖啡馆创始人。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主流投资大佬力挺,部分网友和行业精英质疑或鄙视的争议人物。&br&惊人业绩:3W咖啡馆,吸引了各大基金的合伙人或知名IT企业的高管为股东,共计三四百人,成为北京地区最知名的TMT孵化器之一;刚毕业不到五年,微博少数能与李开复、薛蛮子等投资界大佬经常互动的年轻人之一。&br&走红原因:一篇名为《许单单奋斗记:从小职员到美基金分析师》的文章,描述了其毕业近五年,跳槽三次,从十万到四百万年薪的神话,后引起围观,不久后著名IT人士徽剑一篇名为《400万年薪的互联网分析师造假,被揭露后在微博威胁曝光人员》瞬间击破了这个职场神话。&br&科普到此,再看不懂的话我想就没必要往下看了。写此文章,主要我也曾是质疑者之一。&br&许单单的职业路线还是比较公开的,北京大学毕业,被腾讯战略研究部录用、随后被去平安证券、华夏基金上过班,2011年12月,据传去美国红杉基金上班了一段时间。目前,许单单的微博简介已改为Dansq投资咨询公司CEO。&br&对于众多爆料和质疑之声,我不也不必过多去评论,也没有必要从道德的层面去剖析其做法是否得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位饱受争议的许单单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并且以最短的时间积累了必备资源。&br&对于DansQ投资咨询,网络上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很多人认为这是个皮包公司。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投资咨询公司是国内众多财务顾问公司的组织形式之一,财务顾问公司,说得更明白点就是撮合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交易的融资中介,每笔交易成功之后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对一个财务顾问公司来讲,创始人的资历和稳定项目来源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这一切,许单单有了:&br&
行业经历有过:在腾讯等工作过,别管人家最后为什么离职&br&
资本市场混过:平安和华夏的美股分析师,纳斯达克是中国TMT企业最理想的归宿&br&
项目来源稳定:3W咖啡馆,众多创业者都慕名而来,全国已经开了三四家分店&br&
人脉牛逼:薛蛮子、徐小平等北大校友等力挺,众多名企和基金的高管作为股东,至少不拆台&br&
影响力够:微博上红人,微博是TMT领域的前沿&br&那么一切很明了了,他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合格的财务顾问的条件,甚至出色!我相信DansQ公司也可能在未来成为像华兴资本、易凯资本一样的企业。而直到今天,在或是因为看不惯其太做人高调,或是看不惯其作为研究员却言之无物,或是因为嫉妒而恶意诋毁,或是因其夸大经历而不爽的人们对其质疑或吐槽的时候,这位争议人物已经在事业的路上将我们远远抛下。&br&我们或许缺了点包容心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当我们骂一个人是傻逼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已经落后了呢。引我一句“不靠谱”的上进兄弟转述给我的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每个人都要有饭吃”。&br&各位加油!
当我们骂一个人傻逼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已经落后了?——“骗子”许单单的职业发展分析许单单,北大毕业五年,微博上的简介为:知名互联网分析师,3W咖啡馆创始人。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主流投资大佬力挺,部分网友和行业精英质疑或鄙视的争议人物。惊人业…
这是由中英文分词差别延伸的。&br&&br&英文由空格分词,而中文由逻辑进行句读(即断句)。比如:&br&&br&&ul&&li&My mother says that #apple is her favorite fruit.&/li&&li&老妈说她最喜欢吃#苹果#了。&/li&&/ul&&br&通过空格符(天生的分词符),程序可以马上通过算法得出apple,却得不出“苹果”。这也是中文微博,“提到(@)”后要空格的原因。&br&&br&虽然中文分词技术已经开源和普及,但公司对其掌握的程度有限,发生断句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全国-性服务,还是全国性-服务?)。况且,微博作为自媒体,新词不断,发生断句错误是十分幼稚和可笑的。因此,与其在技术和资源上大动干戈,还不如让用户在习惯“#话题 ”前,习惯多写一个#。因为“@谁 ”的后面没有加上空格而导致提到错误的人的例子,不胜其数。&br&&br&我个人认为,中文微博不使用“@谁@”的用法,估计是因为@符号太象形的缘故 : ]&br&&br&微博的搜索功能落后?我觉得从来没有这样的问题。自家的技术不行,可以引用先进的。问题不是落后与改进,而是搜索功能一直在被限制。你懂的。&br&&br&你提到的“微博组织形式”是指@和#吗?我曾经在博客里写到《给微博打上标签》&a href=&/blog/55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552&/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你可以参考。
这是由中英文分词差别延伸的。英文由空格分词,而中文由逻辑进行句读(即断句)。比如:My mother says that #apple is her favorite fruit.老妈说她最喜欢吃#苹果#了。通过空格符(天生的分词符),程序可以马上通过算法得出apple,却得不出“苹果”。这也…
搜狐小编来谈一点浅薄的看法。&br&&br&很多人都知道搜狐微博最近在搞相亲活动,并且出现了类似非诚勿扰里那样的速配成功案例,吸引了很多人气。这个活动是张老板亲自发起的。本来已经坐禅打坐修身养性的他为了微博,硬是把自己弄回到那个在天安门前玩儿滑板为公司做广告的年代,这种自降身价的精神,不得不佩服。&br&&br&搜狐微博近来确实热闹了许多。不过这种热闹给我的感觉是,为了热闹而热闹,没有目的性,好像是为了让竞争对手知道自己这儿也很热闹一样。&br&&br&现有的搜狐微博从使用体验来说,已经远远落后新浪;从内部的运营手段来看,别说一个外人,就是一个每天身在其中的内部员工,都看不懂搜狐微博将来要干嘛,在往哪个方向走。&br&&br&也许各家微博现在都不清楚未来的具体走向,但在我这个浅薄的用户看来,新浪微博已经有了从媒体平台向生活应用平台转型的打算,新浪整个公司甚至都在寄望借微博转型;而QQ本来就是一个应用平台了,腾讯微博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至于未来,腾讯的用户数,他的稳准狠的山寨能力,恐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br&&br&所以说回到搜狐微博,我觉得现在重要的不是所谓的“突围”,去和对手比谁家后院更热闹,而是应该确定一个哪怕不太清晰地发展目标。为什么做微博,微博的存在对于整个搜狐矩阵有什么好处,微博能给公司的未来提供什么可能性?&br&&br&拷贝别人然后追赶,其实是一件特别累的事情,搜狐已经做过不少次这样的事情了,在微博上,最好能慎重一些。公司高层或许应该确定一下未来的路,不要摸着石头过河,靠炒作毕竟热闹不了多久;如果让人看到前景,大家自然会留下来。
搜狐小编来谈一点浅薄的看法。很多人都知道搜狐微博最近在搞相亲活动,并且出现了类似非诚勿扰里那样的速配成功案例,吸引了很多人气。这个活动是张老板亲自发起的。本来已经坐禅打坐修身养性的他为了微博,硬是把自己弄回到那个在天安门前玩儿滑板为公司做…
刚刚在与月光博客上看了一篇在文章。名为《腾讯微博为何打不过新浪微博》原文地址: &a href=&/archives/3093.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chi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s/3093.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下是全文内容:&br&&br&自从Twitter诞生以来,便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阵微博风,但在天朝看来,Twitter言论太过自由,所以被无情的墙奸。国内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跻身这一领域,一番竞争下来,大部分产品惨遭淘汰,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不外乎只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网易和搜狐微博现在还能入多少人的法眼?)。而新浪微博的猛烈攻势,更是打的互联网大腕腾讯毫无还手之力。&br&  腾讯一贯擅长于复制成功互联网产品的各种模式,但这次的微博之战,却惨遭滑铁卢,何故?今天,笔者就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因为功力不够)分析一下,腾讯微博为何干不过新浪!&br&  &strong&1. 产品面世太晚&/strong&&br&  在互联网行业,似乎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获得了取胜的重要砝码—-当然,被腾讯打败的产品不在此范畴,原因,你懂的!腾讯肯定比谁都清楚这一条互联网的潜规则—-腾讯靠IM软件QQ起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很早推出的QQ抢占了IM市场先机;而盛大的崛起,也取决于其在中国市场早早的推出网络游戏《传奇》(笔者当时还是热血粉丝,烧了不少钱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对于如此狂热的微博浪潮,腾讯并没有积极的跟风,而是被新浪先发制人。&br&  抢占先机,这条互联网行业潜规则,在社交产品里犹为适用。为什么?反观QQ,你是否有过不再使用QQ的想法?不管你有没有,反正笔者是有的!但后来还是被迫使用,因为朋友都在上面,想要换掉,谈何容易!&br&  在腾讯微博出来之前,联想到之前腾讯若干产品后来居上的案例,我曾下了一个相当二的预言:腾讯微博一出,新浪微博只有死路一条,我也肯定后换用腾讯微博。&br&  后来,腾讯微博出了,我还用新浪微博。&br&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新浪微博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你让我如何更换?&br&  &strong&2. 腾讯自身的优势造就了微博的失败&/strong&&br&  如果要说腾讯微博失败的最大原因,那我会认为是这条。&br&  诚然,腾讯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完全用愁用户群,靠QQ培养起来的用户,一抓一大把,要拼用户,敢问全球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和腾讯抗衡?但这个优势在微博上并不适用,反而直接导致腾讯微博的失败。&br&  1)用户太多。用户多就是好事?这个信条在现在的社交产品行业并不一定适用。有用户,还得看这个用户是否活跃,不活跃的用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腾讯错误的以为,如果能把QQ用户变成微博用户,肯定会干死新浪。所以,腾讯微博面世后,直接在QQ弹出通知,让QQ用户开通微博,因为很多人都开通了—–包括我爸爸妈妈这些上网只会聊天偷菜看视频的人,开通了后,基本上不用,甚至不知道这个产品能干什么。所以。看看你腾讯微博的粉丝和听众,你会发现,有很多僵尸粉。&br&  2)和自有产品定位重叠度太高。已经记不清腾讯出了多少个社交产品:QQ、QQ空间、QQ校友……我想说:腾讯,你到底要我用哪个?发在QQ里的签名,会发表在微博;空间里的说说,也会同步到微博。当我的好友看见这些信息,你认为他会在哪里回复?QQ的用户绝对最依赖QQ和QQ空间,没有其他选择。所以,鉴于腾讯产品之间的同步规则,表面上看上去很多腾讯微博用户都处于活跃状态,但那些信息,全是死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微博里发了这条信息,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用腾讯微博。&br&  3)这不是用户需要的微博产品。将微博用户和QQ用户打通,在笔者看来是腾讯出得最差的一盘棋。人们使用QQ,更多的是和亲戚朋友联系。而微博除了这个需求,更多的是和志同道合、自己感兴趣的人联系,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只是被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吸引到一起,有什么问题一起交流,有什么好东西一起分享,等等。而大家要用腾讯微博来做什么?因为腾讯微博自动推荐QQ好友的推荐机制,导致腾讯微博里很多听众和粉丝都是QQ好友,而QQ是做聊天软件的,这个理念在用户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要和朋友商量一件事情时,你会用QQ,还是用需要等待他回复的腾讯微博?&br&  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因导致了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之间的差距,当然,还会有很多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上的因素,笔者就不做分析了,期待大家的讨论!&br&&br&&br&以上主要说了两个因素。第一个是竞争抢占先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自身运营的问题。确实,好多人在新浪安了家,建立了自己的圈子,就很难移师腾讯了。因为在那里找不到圈子里的这些熟人,形不成互动,没意思(好多人认为这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问题,不过我觉得很难会有所改善,也出于国人求安稳等的思想,腾讯微博要把新浪的一些老牌用户抢走,谈何容易?)。不过先机抢的晚已成定局,腾讯倒是可以把精力放在如何抢占后一批微博用户。至于第二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把微博独立出来,让玩微博的人用玩微博的思想去玩微博。
刚刚在与月光博客上看了一篇在文章。名为《腾讯微博为何打不过新浪微博》原文地址: 以下是全文内容:自从Twitter诞生以来,便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阵微博风,但在天朝看来,Twitter言论太过自由,所以被无情的墙奸。国内有实力的互联网…
新浪微博的变化&br&&br&&b&1)注册首页,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成了必填项,看起来是玩真的啊&/b&&img src=&/acd1fafea5f700c9dff428ba_b.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acd1fafea5f700c9dff428ba_r.jpg&&&br&&b&2)为了验证新浪是玩真的,我就填了一个假的,看能不能骗过去。结果是开了两个绿灯,假的也貌似通过了。&/b&&img src=&/440b9f9df30a1d0a26a081f6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440b9f9df30a1d0a26a081f6_r.jpg&&&br&&b&3)接着是验证邮箱,邮箱验证通过!但刚才输入的假的被识别出来了!&br&&/b&&br&&img src=&/a2acf99e5ec4_b.jpg& data-rawwidth=&791&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1& data-original=&/a2acf99e5ec4_r.jpg&&&b&4)但,即使是假的,不是实名,身份证号也是错的,微博一样可以玩,原来可以&u&「先体验,后验证」啊&/u&(如下图)&b&骗子,我要去告方舟子!&/b&&/b&&br&&img src=&/68e915ea908cda321d15e38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1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br&&b&5)结果成功发了一堆微博………&/b&&b&骗子,我要去告方舟子!&/b&&b&骗子,我要去告方舟子!&/b&&br&&b&&br&&/b&&br&&b&&br&&/b&
新浪微博的变化1)注册首页,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成了必填项,看起来是玩真的啊2)为了验证新浪是玩真的,我就填了一个假的,看能不能骗过去。结果是开了两个绿灯,假的也貌似通过了。3)接着是验证邮箱,邮箱验证通过!但刚才输入的假的被识别出来了!4)但…「先体验,后验证」啊(如下图)骗子,我要去告方舟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微博 关闭评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