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的意思解释

词语“到底”的解释 汉典 zdic.net
ㄉㄠˋ ㄉㄧˇ
【zdic.net 漢 典 網】
◎ 到底 d&odǐ(1) [on earth]∶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2) [at last]∶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3) [after all]∶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南方]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小孩]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4) [to the end]∶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5) [after all]∶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zdic.net 漢 典 網】
--------------------------
【zdic.net 漢 典 網】到底dào dǐㄉㄠˋ ㄉㄧˇ至底。舊唐書.卷一七一.李渤傳:「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反中止到末了。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提起筆來,先把金子香的卷子連圈到底。」究竟。宋.張詠.寄郝太沖詩:「新編到底將何用?舊好如今更有誰!」近畢竟、究竟澈底。元.吳澄.懷黃縣丞申時避亂寓華蓋山詩:「心如清水到底潔,身寄白雲測虛臺。」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倒是那秀才賞識的史論三萬選有些用處,這才配服他們守舊的人,到底揣摩純熟。」終於。如:「等到開演前一分鐘,他們到底趕來了。」近結果、終於
【zdic.net 漢 典 網】
相关词语:我的电子书“无友不如己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15:46:56 本文行家:
握手图&&&&& 《论语》一书,许多章句注疏分歧较大,有一些直接影响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故应该进一步研究,尽量接近孔子的本义。本文就“无友不如己者”这句看似清楚而在注疏方面却一直有歧义的话进行考证辨析。这句话出自《学而》篇,原文是: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1](p2458上) “无友不如己者”,看来很明白,但真正思考起来则不那么简单,容易引起误解。以前解释本句者,大致可分两种意见。一种按照常规解法进行注释,即讲成“不要以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这种理解占有绝对优势。下面我们把属于这种解释的说法归纳一下。 &&&&&& 邢昺疏曰:“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2](p2458上)&“忠信不如己者”实际也就是道德不如己者,即不如自己的人。 &&&&& 何新直接承袭邢昺之说,没有区别,他翻译说:“不和(上述方面)不如己者交朋友。”注释道:“无友不如己者,即不与(忠信)不如自己者为友。古今解此句多误读。”[2](p7) &&&&&& 朱熹说:“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3](p73)观点明确,并且对“无”字明确注解为通假。意思也是不能交不如自己的朋友。 &&&&& 杨伯峻翻译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注释道:“古今人对这一句有不少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4](p6)&是这一说法最明确的表述者。 &&&&& 康有为说:“其居游皆胜己者,不期益而益矣,其居游皆不如己者,不期损而损矣,故夹辅之人当须胜己。”[5](p9-10)刘兆伟翻译说:“不要与道德低下者交游。”[6](p9)&宿正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7](p40)&刘宝楠《论语正义》中阐释文字很多,但基本意思也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不具引。[8](p13) &&&&&& 以上诸说大同小异,都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但这里出现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难题,即如果这样选择朋友和交往朋友,则任何人都不会有朋友。因为如果你不肯结交不如你的人为朋友,那么比你强的人也会用同样的理由不肯与你交朋友。而且这种提法也太势利眼了,用俗话说就是“交上不交下”,这怎么会是孔子的本义呢?于是便产生第二种说法,首先提出新解的是南怀瑾先生,他说: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比如说,下面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9](p34-35) &&&&&& 这种说法比前一种有明显的进步,最起码在意思上能够顺得过去。但同样存在问题。首先是南怀瑾先生将“无”解释为“没有”,但他下文提出的证据则有问题。他说“如果孔子把‘无’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比如说,下面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可能是南先生太大意,这样一强调倒画蛇添足了。后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两个“无”字很明显也通“毋”字。《论语》中“无”通“毋”的地方不胜枚举。因此这里的“无”字还是解释为通“毋”更顺畅。况且从内在逻辑和语法习惯上这样讲解都有问题。“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前后都是祈使句,即要求听者应该如何做,而中间句“无友不如己者”忽然变成陈述句,不但听着蹩扭,说者也不会这样表述意见,因此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 李泽厚先生很明显属于南怀瑾的观点,他翻译说:“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 《记》解释道:“‘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有朋友都超过自己。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10](p37)&与南怀瑾先生观点近似,同样是驳斥前说尚有力,证实己说难取信。 &&&&&& 那么,这句话到底该如何解释?孔子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关键是对于“如”的理解。许慎《说文解字》:“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会意。人诸切。’”[11](p262上)&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从随者。‘从随,即随从也。随从必以口。从女者,女子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故《白虎通》曰:女者,如也,引申之凡相似曰如。凡有所往曰如。皆从随之引申也。’”[12](p656下)&可知“如”的基本义是去,引申义有“相似”之意。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基本采纳这个意思,理解基本正确。他说:“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注释说:“无友不如己者:如是相似的意思,不能说成比较。”[13](p7)下面在此基础上加以阐释说明。 &&&&& “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如”,是“如同”、“相似”的意思。这里是指在理想追求,志趣方面,不是指道德水平。“不如己”者就是与自己不志同道合者。这样全章意义便非常顺畅,翻译过来就是: &&&&&&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严肃不稳重,就没有权威和威信,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要坚持以忠诚守信为主,不要交往那些与自己不志同道合的人,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 &&&&& 还要说明一点,《论语》篇章之编排在内容上有联系,《学而》篇十六章,主旨是首章三句。而这里的“如己”之人,实际指的就是首章“有朋自远方来”的“朋”,就是指志同道合者。因此,可以断定,孔子这里说的“无友不如己者”,就是指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 参考文献: [1]邢昺.《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何新著《论语新解》[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0。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3月。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 [5]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6]刘兆伟.《论语通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7]&宿正伯.《道不尽的&论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 [8]刘宝楠.论语正义[M]&//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 [9]南怀瑾著述.《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10]李泽厚著.《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 [11]&许慎.《说文解字》[J],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2]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9月。 [13]傅佩荣.《解读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德不孤...辽宁大学教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近三年专心孔子与《论语》研究南怀瑾先生:儒家的“仁”,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我的图书馆
南怀瑾先生:儒家的“仁”,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提 &示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 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如这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才知反对孔子错在何处,又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 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 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仁”是什么?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现在归纳起来: 第一,题目的里仁。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体”,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本微信号专事摘录 &南怀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微信号:nanshirushishuo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腾讯微博:南師如是說
馆藏&2488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一探究竟是什么意思_一探究竟在线翻译_一探究竟什么意思_一探究竟的意思_一探究竟的翻译_英语单词大全_911查询
一探究竟是什么意思
输入英文单词或中文词语查询其翻译
一探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探究竟在线翻译 一探究竟什么意思 一探究竟的意思 一探究竟的翻译 一探究竟的解释 一探究竟的发音
一探究竟 双语例句1. danci.911cha.com1. 宽度只有窄窄的三英尺,深达千尺,只有很少人有勇气深入到这个神秘的世界里去一探究竟。&&&&As narrow as three feet wide and a thousand feet deep, few people have ever had the courage to descend into this mysterious world.2. 地质学家'。''前往一探究竟。&&&&Named Vic Baker went over to take a look.3. 工坊的布置十分的特殊,而且坐落於客家庄的山丘上,其风景宜人、空气新鲜再加上独特的原始风味,吸引许多的民众一探究竟。&&&&The decoration in this place is very special and different. This place is on thehillock which is located in Hakkas'village. The beautiful sightseeing, fresh air, and unique archaistic feature attract many people to come here to pay a visit.4. 如果你是一个返回的学生,我鼓励你们采取的行动,乔治亚理工学院你认为你知道一探究竟。&&&&If you are a returning student, I encourage you to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Georgia Tech you think you know.5. 5. 你也许要一探究竟。&&&&You might want to check it out.6. 6.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考察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To find this out we look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7. 7. 因此,我们打算自己来一探究竟。&&&&So we took it on upon ourselves to find out.8. 大牛: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Let's get to the bottom of it.9. 9.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Let`s take a closer look.10. 我反而让你想要一探究竟了吧!&&&&Made you look, didn't I?11. 一天,我和哥哥以及表兄们打算去一探究竟。&&&&&&One day, my brother, my cousins, and I decided to go check it out.12. 父亲良雄认为那女鬼便是自己的女儿,於是前去一探究竟,不料受到恶灵攻击,也明白了女儿死亡的真相。&&&&&&Convinced that the ghost that prowls this house is sure to be the girl that died, the wife urges her husband to go to the house and investigate the actual situation.13. 13. 高福曼表示,台湾整体商业环境充满机会,「黑手变头家」的故事时有可闻,当初瑞健创办人孙罗杰就是因为在家乡瑞典看到到处都是「Made in Taiwan」的商品,十分好奇而远渡重洋来一探究竟,之后买了好几箱台湾产品准备回乡创业。&&&&&&Kaufman describes the entire commercial environment in Taiwan as one that is bursting with opportunities.14.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群岛,因此我决定到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一探究竟。&&&&&&The Hawaiian Islands were formed by volcanoes, so I travel to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to see one for myself.15. 15. 所以,如果你真想一探究竟的话,那你最好还是亲自去寻找答案,因为就连我自己,至今也依然徘徊在真相之外… AW&&&&&&So if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the truth, you`re going to have to find out for yourself, because even now I`m not sure what the truth is.16. 今天,科学透视节目将带你探究传说中的百慕大三角之谜——这个神秘的地方位于美国东海岸附近的海域上,在那里曾经发生过船只、飞机等神秘失踪事件,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This episode of the Naked Science Series explores the legend of the Bermuda Triangle – the mysterious region off the Ea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has captured the public imagination with tales of vanishing ships and aircraft.17. 一探究竟17. 这些洞穴会令人产生一种原始冲动,想进去一探究竟:闻闻周围的空气,抚摸一下石壁,畅想当年首次有火光照亮这里时是什么样的情景。&&&&&&There's a primal urge, it seems, to go into a cave: to sniff it and test it and wonder what primal fires might once have illumined it. In my case, however, there's just as primal and perhaps a tad stronger urge to get out.18. 这些洞穴会令人产生一种原始冲动,想进去一探究竟:闻闻周围的空气,抚摸一下石壁,畅想当年首次有火光照亮这里时是什么样的情景。&&&&&&Theres a primal urge, it seems, to go into a cave: to sniff it and test it and wonder what primal fires might once have illumined it. In my case, however, theres just as primal and perhaps a tad stronger urge to get out.19. 困惑之余就照吩咐往Siege河西岸去一探究竟。下面是文章的第二段。&&&&&&When I asked him why, he suggested I take a stroll along the Left Bank of the Siege, opposite Ile St.20. 为了找到答案、更深入的探讨,我们要带您到台湾的世界级设计公司和脚踏车工厂一探究竟。&&&&&&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and more, we went to a world-class designer workshop and bicycle factory in Taiwan.一探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探究竟在线翻译,一探究竟什么意思,一探究竟的意思,一探究竟的翻译,一探究竟的解释,一探究竟的发音,一探究竟的同义词,一探究竟的反义词,一探究竟的例句,一探究竟的相关词组,一探究竟意思是什么,一探究竟怎么翻译,单词一探究竟是什么意思常用英语教材考试英语单词大全 (7本教材)
出国英语单词大全 (5本教材)
大学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高中英语单词大全 (6本教材)
初中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小学英语单词大全 (33本教材)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究竟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