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的方法途径 方法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摘要: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典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和品格特征的体现。但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受拜金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热忠于搞第二职业,敷衍本职工作,影响教师形象。为此,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关健词: 加强&&&& 师德& &&&修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2008年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在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上的讲话。由此可见,作为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要规范好教育行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加强师德修养,自觉规范教育行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的要求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工作的行业很多,但不论你从事哪个职业,要成事,就要先立德。这个“德”,就是品德、道德。职业道德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在公共场所,要讲“公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马路上不闯红灯,不乱停车;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别人的工作或休息。医生要讲“医德”。救死扶伤,不计报酬,体现人道主义。艺人要讲“艺德”。心里永远装有观众,不蒙骗观众。生意人要讲“商德”。不造假卖假,不短斤缺两,不坑蒙拐骗,不欺诈顾客。领导干部要讲“官德”。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贪污不腐败。古人就常说“做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做老师就要讲“师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站稳三尺讲台,耕好半亩方田,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作贡献。说实一点,“立德”就是“讲良心”,就是不能昧着良心做事。
&& (二)古今中外,教师的师德最受人关注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一不影响着学生。在学校,不管你是班主任,还是课任教师,不管你是学校领导,还是身在教学一线,每一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育人。所以,我们都应该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讲到古代的师德修养,不得不提到孔子,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师德教育中,有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在道德教育态度上,他要求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在道德修养方法上,他还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些道德论述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具影响力、最具开拓创新精神的教育家。他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陶行知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一生重视德师修养,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不但是我们做教师的榜样,也是我们做人的典范。
在国外,师德同样受到教育家和科学家的重视和关注。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师必须与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必须与学生保持心灵的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他认为,教师职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深厚的爱,这种爱来自于教师真正为孩子的成长而奉献的精神,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的休戚与共。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急务是以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对教师职业道德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所以,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师首先应该要做到身正为范。
(三)今天的社会现实,也需要重视教师师德的提升
今天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使人较为浮躁,这往往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事业尤其是教育评价的偏颇。
今天的社会又是多元社会,所以形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各类思潮充斥,使得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今天的社会更是信息的社会,以往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学生可以从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得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加上媒体和新闻技术的发达,以及对教育和教师的关注,使教育处于一个半透明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和媒体的炒作,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如何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如何为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我认为当今社会的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师德与专业水平有关,要努力做到师德专业化,它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修养、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本学科育人的知识与能力。教师是职业,所以不是只要有了爱心就可以当教师的,他还必须是有良好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是师德的载体,师德通过教育教学能力体现出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师德品位,才能提高德育能力,将教育责任承担起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师才会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爱心,才会被学生认可。
(四)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教育是育人成才的事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和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同时,人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二、我县当前师德方面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工作不安心,敷衍了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有的教师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热忠于搞第二职业,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的追求。更有甚者,厌恶教师工作,试图跳槽,想早日离开教师岗位。
早几年,我们就查处了一些老师,为了赚取外快,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且现象相当严重。有的老师为了多招几个学生,采取多种手段逼迫学生接受有偿家教,在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在今年春季的开学督查中,我们发现某中学部分老师上班时间不是去钻研教材,而是去打桌球,休息时间打牌,作风懒散,教风不严,学风不浓,有些老师上课不备教案,教学效果很差。
(二)不尊重学生,侮辱、体罚学生。
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各种方式随意侮辱学生。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比猪还笨”,“十窍通了九窍”,“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有的教师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是热心辅导,而是冷嘲热讽;有的教师用大话威吓学生,说再犯错误就不让上课,开除出校门;还有的教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未能考出好的成绩,就采取罚站、罚晒、罚写、罚跑、罚跪,拧耳朵、扇耳光、甚至拳打脚踢等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给学生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案例)2008年12月28日下午第一节课,某中学一位老师到教室上课,发现有一位学生私自调动座位与他人讲话,还拿出槟榔出来嚼,并时而与同座扭打在一起。这位老师一气之下,冲到学生面前,扇了几个耳光,导致该学生右耳耳膜穿孔,听力严重下降。
事发后,在有关部门的调解下,这位老师除承担所花费的前期医疗等费用共计4958.19元外,还负责赔偿后期医疗、护理等费用共计40878.50元。由于该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还受到了行政警告处分。
不知这些老师是否想过:你这一声吆喝、一个巴掌,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留下什么样的阴影?会给他们以后的成长过程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
(三)固步自封,懒于学习,自甘落伍。
有的教师因缺乏工作的目标和进取的动力,对自己要求不严,平日懒于学习,不关心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不求发展,满足于现状,自甘落后于他人。平时,一有时间,不是用来学习,而是上网,看电视,甚至是打牌赌博。
(四)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不善于团结合作。 &&&&&&&
有的教师在工作中总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无集体观念,不体谅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进步和表彰,对他人冷嘲热讽,拆台打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每期开学的分工分课时,我们有些老师总是拈轻怕重,把重担推给别人,为了一、两节课,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找关系,托人打招呼,造成学校工作相当被动,开学工作难以开展。
(案例)我县某高中一位老师因为学校没有认同其提出的高考加班天数,长期私存学校公款7100元,学校多次找人做工作,都没有得到解决。2009年元月13日,学校派人找其做工作,催促其在散学前将钱交给学校入账,该老师不仅不交,还故意殴打学校校长。
这位老师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破坏了学校规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事后,在教育局有关人员的工作下,该老师感到事态严重,才主动上交了所拖欠的学校公款,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当众道歉,向教育局写出了书面检讨。由于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一)项的规定,为严肃政纪,教育本人,最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教育局给予该老师行政记过处分。
(五)为教不廉,谋取私利。
有的教师不热心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创收上;有的教师利用职业之便,向学生强行推销各种学习、考试资料;有的教师未经上级部门许可,向学生收取节假日补课费、培训费等。
(六)衣着不整洁,言行不文明。
有的教师不拘生活小结,或衣冠不整,或穿着过于艳丽花哨;有的教师思想不健康,言行中洋溢着低级情趣。
以上所述问题,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教师缺乏师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
三、加强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人要善于读两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有字书苦读,无字书苦悟。了解历史,了解前人的得失就要读有字之书。要了解风土人情,了解社情民意就要深入庶民之中,读无字之书,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语。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
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加强内省和慎独
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一词源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人尚知内省和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总之,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相关阅读: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师德修养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