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和法语哪个好学自学笨人好学吗?

[转载]法语精华&人生智慧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51、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52、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5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5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5、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58、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6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66、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6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6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9、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7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1、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7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7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74、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7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76、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78、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80、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82、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83、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4、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85、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86、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87、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9、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90、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91、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92、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93、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9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96、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9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8、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9、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100、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101、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102、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103、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104、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105、好和坏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执着了,一切都是好的,坏的也会变好,如果执着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会变坏了。
106、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107、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108、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109、心情好了,你的身体、工作、家庭都会好。
110、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111、修行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什么?念心。
112、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113、净土不在别处,地狱也不在别处,都在自己的心中。
114、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115、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116、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117、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118、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119、要容纳,好坏都能容纳,要圆融,凡事都能圆融。
120、什么是吉祥圆满?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就是吉祥圆满。
121、不能欠别人,只能还别人,多干点有什么?少说一句能怎样?
122、不让别人起烦恼、自己也不起烦恼,这叫有修行了。
123、遇到违缘障碍,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124、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125、财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126、有缘躲不开,无缘遇不到,珍惜缘份吧!
127、业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如同天上的云,可以散掉。
128、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129、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30、除了你的心,到哪里去找佛?
131、放下,是放下妄想和执着,并不是放弃责任和义务。
132、现代人只知外求,是外道,不是修行。
133、念观世音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念地藏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愿力;念文殊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智慧;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一尊佛。
&134、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135、不发心,怎么修都是白修,怎么念都是白念。
136、不要认为,我是我,佛是佛,这都是分别,就会离开佛,我们和佛是没有距离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37、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138、修什么法都一样,念什么佛都一样,不能有分别。
139、不要总想改变别人,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信任你,拥护你。
140、佛法就是如意宝,有佛法才有光明,有佛法才有一切。
141、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142、众生快乐,你才会快乐、心胸打开、你才能解脱。
143、当你找到了殊胜圆满的法,还必须经过善知识的指点,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144、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145、众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们怎能念父母的过错?
146、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147、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
148、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149、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150、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聪明人与笨人说话和做事方式
& & 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经历了某种事情,就能增长某一方面的见识,得到这一方面的经验考试。说话做事也是如此,但这样未免效率太低。出于这样的考虑,把聪明人和笨人做了一个全面而综合的比较,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用的启发。
& & 聪明人说话和做事,并非就是指一个人想尽一切点子、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赢得好处。有一条原则是: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进而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往往人们由于怕吃亏而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事例来证明,成功人士常遵守的就是这条原则。
& & 比如说,当我们参加大规模宴会时,总希望自己坐的那一桌陌生人少一些,因为没有熟人的话,气氛就活跃不起来,也没法有说有笑,更别谈什么乐趣了。实际上我们这样的想法就是在逃避应酬。在这种场合,聪明人一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主动与人谈话、主动关心他人,显示出一种主人的风范和轻松的心态,这也是获得更多的朋友的方法之一。当你了解别人需要什么的时候,你也就明白了自己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了,对于经常觉得自己笨,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说话做事的人而言,了解别人的需要一一当然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 & 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别人说话,要么是想表达内心的想法,要么是想增进彼此的友谊、联络感情,要么是为了某些事情而求教于人。同是一句话,措词不一样,说出来的效果就会相差很远。一个退休干部,已经97 岁了,拿了几十年的退休工资,由于他本人行动不便,故而每次都是由他的孙子代领的。恰巧这天财务处换了一个新的会计,他看到记录本上写着领工资的老人的出生日期,略略算一下,已经年近百岁了,他就怀疑这个老人的孙子可能是在瞒报老人的死亡,从而得以冒领退休金。按笨人的习惯,他可能会问:&朋友,这位老先生到底还有没有活着啊?&但他是这样问的&我看到老先生的出生年月,今年他老人家应该年将近百了吧? &老人的孙子听了这话,当然就知道会计的用意了,于是回答说:&我祖父现已97 岁了,托福还健在。&会计的怀疑一下子就解除了,马上就用善意的语气说:&是吗!真是恭喜了, &这样一来,双方都很满意,而不会留下任何不愉快的记忆。
& & 关于做事,清楚地了解什么才是合适的行事方式一一这是所有聪明人具备的条件,而且,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行事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先天的或是后天习得的,这些习惯都让他们比笨人先一步,甚至是千万步,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 总说别人笨的人才是笨人,只有笨人才会害怕变成笨人。但苯人具有那么可怕吗?笨人的那些不妥当不合时宜的说话和做事方式,真的就没救了吗?要知道,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拥有同样的身体,如.果,我们看一看、学一学聪明人的说话和做事方式,那我们难道还会一直把笨人的帽子戴下去吗?
聪明人做事情不伤及他人面子,笨人做事不留情面遭人憎恨。
聪明人背后不议人短处,笨人背后说人是非。
聪明人懂得对他人的恩惠表示感激,笨人面对他人的帮助以为理所当然。
聪明人尊敬一切人,笨人轻视小人物。
聪明人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别人,笨人独自滔滔不绝。
聪明人说:&你说的很对,你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笨人说:&我觉得你说的话都是错误的。&
聪明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笨人只懂一个人蛮干。
聪明人知道助人就是助已,笨人不助人结果也无人助已。
& & 所谓聪明和笨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是看那个人对人生的期待和追求。聪明和笨往往是别人眼里的感觉。而自己呢?如果期待的人生,追求的目标都能一一达成,那么人生就应该很美好了,在他的人生中,他总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如何干好事,你说这样的人聪明不聪明呢?而还有些人呢,自以为聪明,或好高骛远,或机关算尽,结果却一无所有,或不尽人意,如此的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一类人,他不聪明,而且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很聪明,他会遇境而安,他会知足常乐,虽然一生没有丰功伟绩,但也过得有滋有味,我觉得这样的人也是聪明人啊!人生有百味,聪不聪明,笨不笨,自己要心中有数。主义,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往往就是能不能正视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
本文有南通培训学校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培训课程设置: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就业指导 资讯
Copyrights ©
电脑会计学历建筑培训中心地址:南通市人民东路265号金路大厦B座403室-405室(小石桥东150米)【童话故事】笨人一家亲(4/6)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美丽的,童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清新的,如一缕明媚的阳光,如初恋般的清纯。跟上《童话的色彩》的脚步,为你插上记忆的翅膀,带你回到童话故事般的儿时。screen.width-450)this.width=screen.width-450' />请大家根据音频听写。本篇材料转载自沪江部落节目单【童话的色彩】Hintlookyechimneytumblesoot
Ctrl+Enter快捷提交
正确率:0%
&保存中...
获得奖励0沪元
你已经听写并保存过了!
请在后才能看到内容!
请后来参与完善译文内容!
本文暂未收录注解!
参与沪友(已有8人听写,点击头像查看Ta的听写详情)
主要错词汇总:
听力练习标点符号不纳入正确率。
每天奖励上限为800沪元。
无听力原文时提交听写作为参考内容。
提交听写后根据正确率来奖励沪元。
获取听力mp3下载资源可选择相应下载方式。
无原文时提交听写的参考内容,我们会确认正确率高者,也会相应的再次给予沪元奖励。
程序校对,仅供参考,机器做不到人工智能,请大家谅解。
提示:每次提交会覆盖之前的内容,编辑部审核确认后将奖励相应沪元!
默认语种:
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德语西语泰语
播放器快捷键:
(F8:播放/暂停 F9:复读)
(F7:播放/暂停 F8:复读)[转载]生根活佛法语--佛和愚笨人谈话
&&&&&&&&&&&&&&&&
有一次愚笨的人见到我佛幸饶弥沃,
就问佛:“世尊,人的悟性是否前世就注定的?”
世尊曰:“人的悟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得的。”
愚笨人很奇怪地就问:
“那我这么愚笨,你那么聪明,
这是为什么?”
佛曰:“因为你爱关注别人,我爱关注自己,
所以有区别的。”
愚笨人立即问佛:“什么意思,给我白话来解释一下可以吗?”
世尊曰:“可以的,比如,
你只关注别人的知识是什么,就爱评价别人的知识,
但没有关注自己有没有那个知识,
更没有关注自己如何学到他的知识,
所以,你永远长不出知识来。
我知道别人有知识,不会盲目地去评价别人的知识是什么,
我首先关注自己有没有他的知识,若我缺少他的知识,
我立马想办法学到他的知识,所以,我比你多一个知识了。”
&愚笨人又问佛:“我为什么想不到这些问题呢?”
世尊曰:“其实你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你不想面对,
你缺少后得的勇气和力量。”
愚笨人又问世尊:“我怎么样才能变成你一样有智慧者呢?”&
&世尊曰:“要关注三样东西。”
愚笨人问:“那三样东西呢?”
佛曰:“第一,关注他人,你遇到有知识的人,你就要关注他,
在关注他时,不要关注他人的身份是什么,
就要关注他的知识是什么。
第二,关注道理,你跟他学知识时,不要关注他讲得好不好,
就要关注他讲的教学有没有道理。
第三,关注作用,你知道他人讲课很有道理时,
不要关注他的大道理通畅不通畅,就要关注对自己有没有作用,
有作用的接收过来,没有作用的就要放下。”
愚笨人听到关注三样东西就很反感,
就说:“我一无所知的人,如何去关注别人呢?”
世尊曰:“一个人即使一无所知也可以去关注别人,
我们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心去想,
为了自己想要的知识而付出一切,你的知识就像积攒金钱一样,
一点一滴逐渐就变成大智慧的富裕人。”
愚笨人问:“我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请佛祖加持我,保佑我!”世尊曰:“加持不如加油,保佑不如保持,你自己努力去学习,
保持与坚持去改变自己,你也可以变成一尊佛。”
愚笨人点点头而离开了世尊,世尊还是那样笑眯眯的坐在那里。
(很多人想知道,那个愚笨人最后变成什么样?
我想请大家猜一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0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三)
来源:  14:38:58 【】 
  第三章 辛亥革命
  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成立政党、宣传与辩论、组织武装起义等)
  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3、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本章提示
  注意比较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的区别,理解革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最好途径和手段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 “回收利权”运动: 20世纪初铁路和矿山的利权是列强掠夺的重点。中国人民开展了回收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3、 清末新政的部分内容: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
  4、“预备立宪”与“皇族内阁”: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
  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
  7、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8、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清政府。
  9、革命的思想宣传家及其代表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
  10、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11、保路风潮:1911年,反对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路权给帝国主义的运动。四川省最为激烈,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12、武昌起义: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全国响应,从此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
  13、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为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发点。它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5、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政治集团。1912年到1928年为其统治期。
  16、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元旦,袁世凯称洪宪皇帝。在人民的反对声中,于83天后取消。
  17、“二次革命”:1913年因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而起,因战场主要在九江和南京而被称作“赣宁之役”,又称“二次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
  18、护国战争:1915年12月,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孙中山护法运动的目的:要求北洋军阀统治者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国时期的国会。
  20、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1922年6月,孙中山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重要考点讲解
  二、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 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 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重要考点讲解
  二、论述题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2、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1&&  相关推荐:              
文章责编:liujun1987&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7:59:42)?&&( 17:56:07)?&&( 17:54:45)?&&( 17:53:07)?&&( 17:51:51)?&&( 17:47:47)
在线名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兼新闻广告系主任,高...[]
在线名师:  
多年在高校从事成人高考及自考高等数学等工作,任教期间在北大自考...[]
在线名师:  
英语专业八级,重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外语文件翻译及外事...[]
在线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拥有20多年高自考辅导经验,主讲《邓小平理论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语和法语哪个好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