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中的每一段使用ip 十进制制的范围是0~255为什么是0~255?

IP地址255.255.255.0表示什么含义?
IP地址255.255.255.0表示什么含义?
255.255.255.0表示什么含义?
不晓得你想让我回答那一方面的,就给介绍ip的知识你就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IP的格式为X.X.X.X
X的范围0到255
总共256个 而IP地址又分为五大类 ,
A类:0.0.0.1--126.255.255.255.254
mask 255.0.0.0
B类:128.0.0.1--192.255.255.254
mask 255.255.0.0
C类:192.0.0.1--223.255.255.254,
mask 255.255.255.0
还剩下两类就不给你说了,一般用户都没怎么用的到。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在默认的情况下自己的IP是属于那一个大类的了。
那们如何区分ip地址是属于同一个网段呢?这里就要用到子网掩码,就是你说的255.255.255.0
我就举一个C网例子嘛,他家都比较熟悉的了,例如:192.168.1.X (X代表0到255)mask 255.255.255.0 只要IP地址和mask相与(就是乘的意思)
因为实际我们的IP地址是2进制的,只是为了方便才化成我们熟悉的十进制,以方便记忆。
这样一与下来就成了192.168.1.0这个网段,就是说192.168.1.0-192.168.1.255之间的所有主机
除了192.168.1.0 和192.168.1.255之外的地址是在同一个网段的,在同一网段的主机是可以互相通信的,
例如172.16.1.0 mask 255.255.0.0 172.16.2.0 mask 255.255.0.0 这样他们两个是同一个网段的,就能互相通信,
如果172.16.1.0 mask 255.255.255.0 172.16.2.0 mask 255.255.255.0的话他们就不能互相通信。要互相通信的话就只能借助网络互联设备了。
总结一下:我认为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你的IP地址所在网段。
不晓得这么说了一下 你明白没有 没明白的话,我在给你仔细的说一下IP的知识
其他回答 (2)
这个貌似是子网掩码吧吧
IP地址的取值貌似是大于0小于255之间的!~~~
这是子网掩码啊,用来将一个大的网段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子网网段的。
等待您来回答
通信网络领域专家IP地址及其管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5页免费50页免费36页免费3页¥2.0023页免费 26页免费16页免费65页免费5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13页免费6页1下载券26页免费26页免费
IP地址及其管理|理​解​I​P​地​址​的​概​念​、​掌​握​I​P​地​址​格​式​及​分​类​,​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电脑和办公室的电脑是一个IP地址,IP地址是如何定义的_百度知道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电脑和办公室的电脑是一个IP地址,IP地址是如何定义的
解释一下IP与ID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1)一、IP地址的概念
我们知道因特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联为一体而构成的通信网络的总称。联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都会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象这样,人们为了通信的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该标识地址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IP地址。根据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围内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00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二、IP地址的分类
我们说过因特网是把全世界的无数个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网间网,每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标识的,据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在INTERNET上这个庞大的网间网中,每个网络也有自己的标识符。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码为0515163,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与上面的例子类似,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标识;另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主机标识,也就是说某个网络中的特定的计算机号码。例如,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 2 合起来写:210.73.140.2由于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三、IP的寻址规则
1.网络寻址规则
A、 网络地址必须唯一。
B、 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
C、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
D、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2.主机寻址规则A、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
B、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
C、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四、IP子网掩码概述
1.子网掩码的概念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2.确定子网掩码数
用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定义子网掩码的步骤为:
A、确定哪些组地址归我们使用。比如我们申请到的网络号为 “210.73.a.b”,该网络地址为c类IP地址,网络标识为“210.73”,主机标识为“a.b”。
B、根据我们现在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宿主机的一些位来定义子网掩码。比如我们现在需要1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用第三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掩码。前四位都置为“1”,即第三个字节为“”,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作新的二进制子网掩码。
C、把对应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1”,即前两个字节都置为“1”,第四个字节都置为“0”,则子网掩码的间断二进制形式为:“00.”
D、把这个数转化为间断十进制形式为:“255.255.240.0” 这个数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3.IP掩码的标注
A、无子网的标注法
对无子网的IP地址,可写成主机号为0的掩码。如IP地址210.73.140.5,掩码为255.255.255.0,也可以缺省掩码,只写IP地址。
B、有子网的标注法
有子网时,一定要二者配对出现。以C类地址为例。
1.IP地址中的前3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后一个字节既表明子网号,又说明主机号,还说明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网段。如果属于同一网络区间,这两个地址间的信息交换就不通过路由器。如果不属同一网络区间,也就是子网号不同,两个地址的信息交换就要通过路由器进行。例如: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5的主机来说,其主机标识为,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16的主机来说它的主机标识为,以上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说明这两个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区域中,这两台主机在交换信息时不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10.73.60.1的主机标识为0.73.60.252的主机标识为,这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000与011不同,说明二者在不同的网络区域,要交换信息需要通过路由器。其子网上主机号各为1和252。
2.掩码的功用是说明有子网和有几个子网,但子网数只能表示为一个范围,不能确切讲具体几个子网,掩码不说明具体子网号,有子网的掩码格式(对C类地址):五、IP的其他事项
1.一般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时是按照网络来分配的,因此只有说到网络地址时才能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
2.在分配网络地址时,网络标识是固定的,而计算机标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下面是三类网络地址的组成形式:A类地址:73.0.0.0B类地址:160.153.0.0C类地址:210.73.140.0上述中的每个0均可以在0~255之间进行变化。
3.因为IP地址的前三位数字已决定了一个IP地址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网络,所以A类网络地址将无法再分成B类IP地址,B类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类IP地址。
4.在谈到某一特定的计算机IP地址时不宜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但可以说主机地址是属于哪一个A类、B类、C类网络了。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应该对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2)ID是英文IDentity的缩写,ID是身份标识号码的意思 很多设备都有的一个识别好吗 比如说硬盘就有id号,所有的商品都有一个id,正规的应该是唯一的 ID是身份证,就是上网的通行证码。identification,意思是身份,身份证用的是这个词, 还有你在网上登陆论坛什么的,都有个虚拟的 ID,就像是你的身份证一样,用以区别,你的昵称可以和别人的相同但是ID确不能相同的。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楼上的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子网划分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定义: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有A、B、C三类地址。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A类网络可能有台,它们处于同一。而在同一中有这么多结点是不可能的,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可以把基于每类的IP网络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网络,每个子网由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每类的网络地址的部分创建的。划分子网后,通过使用,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网络没有变化,这就是。种&&&&类五种IP地址A类网络126个子网掩码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对应所有位置都为1
RFC 950定义了子网掩码的使用,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的所有位置都为1,对应于的所有位置都为0。
由此可知,A类网络的默认是255.0.0.0,B类网络的默认是255.255.0.0,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将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地址的,剩下的部分就是,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常用表示,我们还可以用CIDR的法表示掩码,即“/&网络地址位数&;”。如138.96.0.0/16表示B类网络138.96.0.0的为255.255.0.0。告知,IP地址的前多少位是,后多少位(剩余位)是,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
例如,有两台,主机一的IP地址为222.21.160.6,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现在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
222.21.160.6即:00.
255.255.255.192即:11.
按位运算结果为:00.
十进制形式为():222.21.160.0
222.21.160.73 即:00.
255.255.255.192即:11.
按位运算结果为:00.
十进制形式为():222.21.160.64
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网络,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网络。(路由选择方式可参考另外文献)子网划分是通过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机位来充当子网地址从而将原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而实现的。
划分子网时,随着子网地址借用主机位数的增多,子网的数目随之增加,而每个子网中的可用主机数逐渐减少。以C类网络为例,原有8位主机位,2的8次方即256个,默认255.255.255.0。借用1位位,产生2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6个;借用2位主机位,产生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62个主机地址……每个网中,第一个IP地址(即主机部分全部为0的IP)和最后一个IP(即主机部分全部为1的IP)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所以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为总IP地址数量减2;根据子网ID借用的主机位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划分的子网数、、每个子网主机数,列表如下:
① 划分子网数 ② 子网位数 ③(二进制) ④ 子网掩码(十进制) ⑤ 每个子网主机数
① 1~2 ② 1 ③ 11. ④ 255.255.255.128 ⑤ 126
① 3~4 ② 2 ③ 11. ④ 255.255.255.192 ⑤ 62
① 5~8 ② 3 ③ 11. ④ 255.255.255.224 ⑤ 30
① 9~16 ② 4 ③ 11. ④ 255.255.255.240 ⑤ 14
① 17~32 ② 5 ③ 11. ④ 255.255.255.248 ⑤ 6
① 33~64 ② 6 ③ 11. ④ 255.255.255.252 ⑤ 2
如上表所示的C类网络中,若子网占用7位主机位时,主机位只剩一位,无论设为0还是1,都意味着主机位是全0或全1。由于主机位全0表示本网络,全1留作,这时子网实际没有可用,所以主机位至少应保留2位。1、确定要划分的子网数
2、 求出子网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N及主机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M。
3、对该IP地址的原,将其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后M位置取0 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
例如,对B类网络135.41.0.0/16需要划分为20个能容纳200台主机的网络(即:子网)。因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网位只须占用5位主机位就可划分成32个子网,可以满足划分成20个子网的要求。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转换为二进制为00.。现在子网又占用了5位主机位,根据的定义,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应该为00.,转换为十进制应该为255.255.248.0。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每个子网的主机数。子网中可用位还有11位,2的11次方=2048,去掉主机位全0和全1的情况,还有2046个主机ID可以分配,而子网能容纳200台主机就能满足需求,按照上述方式划分子网,每个子网能容纳的主机数目远大于需求的主机数目,造成了IP地址资源的浪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我们也可以根据子网所需主机数来划分子网。还以上例来说,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说,在B类网络的16位主机位中,保留8位主机位,其它的16-8=8位当成子网位,可以将B类网络135. 41.0.0划分成256(2^8)个能容纳256-1-1=254台(去掉全0全1情况)主机的子网。此时的为11.,转换为十进制为255.255.255.0。
在上例中,我们分别根据子网数和主机数划分了子网,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都能满足要求,实际上,子网占用5~8位主机位时所得到的子网都能满足上述要求,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决定占用几位主机位呢?在划分子网时,不仅要考虑目前需要,还应了解将来需要多少子网和主机。对使用必须要更多的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网,节约了IP地址资源,若将来需要更多子网时,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有限;反之,子网掩码使用较少的子网位,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允许有更大的增长,但可用子网数量有限。一般来说,一个网络中的节点数太多,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所以,网络中的主机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将更多的主机位用于子网位。
综上所述,的设置关系到子网的划分。设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网不同,每个子网能容纳的数目不同。若设置错误,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1.减少
2.提高网络性能
3.简化管理
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首先要熟记2的幂: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将越少.
Subnet Masks
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哪部分为,由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 subnet 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
CIDR叫做无分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 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1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位
1.255.0.0.0:/8(A类地址默认掩码)
2.255.128.0.0:/9
3.255.192.0.0:/10
4.255.224.0.0:/11
5.255.240.0.0:/12
6.255.248.0.0:/13
7.255.252.0.0:/14
8.255.254.0.0:/15
9.255.255.0.0:/16(B类地址默认掩码)
10.255.255.128.0:/17
11.255.255.192.0:/18
12.255.255.224.0:/19
13.掩码255.255.240.0:/20
14.掩码255.255.248.0:/21
15.255.255.252.0:/22
16.255.255.254.0:/23
17.掩码255.255.255.0:/24(C类地址默认掩码)
18.255.255.255.128:/25
19.255.255.255.192:/26
20.255.255.255.224:/27
21.255.255.255.240:/28
22.255.255.255.248:/29
23.255.255.255.252:/30
Subnetting Class A,B&C Address节约IP地址,避免浪费。
限定广播的传播。
保证网络的安全。
有助于覆盖大型地理区域。
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
2的x次方-2(x代表网络位借用的位数,即2进制为1的部分,现在的网络中,已经不需要-2,已经可以全部使用,不过需要加上相应的配置命令,例如CISCO需要加上ip subnet zero命令就可以全部使用了。)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
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结果叫做block size或base number)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
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
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最后1个有效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1)C类地址例子:网络地址192.168.10.0;255.255.255.192(/26)
1.子网数=2*2=4(ip subnet zero命令启用)
2.数=2的6次方-2=6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0,第二个为192.168.10.64,第三个为192.168.10.128,第四个为192.168.10.192。
4.: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和第二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63和192.168.10.127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是192.168.10.1到192.168.10.62;第二个是192.168.10.65到192.168.10.126
B类地址例子1::172.16.0.0;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4(ip subnet zero命令启用)
2.数=2的14次方-2=1638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0,第二个子网为172.16.64.0,第三个子网为172.16.128.0,最后1个为172.16.192.0
4.:下个子网-1.所以前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63.255和172.16.127.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是172.16.0.1到172.16.63.254;第二个是172.16.64.1到172.16.127.254
B类地址例子2::172.16.0.0;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的11次方=2048(因为B类地址默认是255.255.0.0,所以网络位为8+3=11)(ip subnet zero命令启用)
2.数=2的5次方-2=30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24=32;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0,最后1个为172.16.255.224
4.: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31和172.16.255.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1到172.16.0.30;最后1个是172.16.255.225到172.16.255.254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s(VLSM)我们知道,从LAN到WAN,不同种类网络规模相差很大,必须区别对待。因此按网络规模大小,将网络地址分为主要的三类,如下:
A类:0 0 0网络号号
B类:1 0 0网络号主机号
C类:1 1 0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用于少量的网络(最多127个)主机数大于2^16的大型网,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最多2^24台主机;
B类地址用于数介于2^8~2^16之间数量不多不少的中型网,B类网络最多2^14个;
C类地址用于每个网络只能容纳2^8台的大量小型网,C类网络最多2^21个。
除了以上A、B、C三个主类地址外,还有另外两类地址,如下:
D类:1 1 1 0多目地址
E类:1 1 1 1 0留待后用 其中多目地址(multicast address)是比稍弱的多点传送地址,用于支持多目传输技术。E类地址用于将来的扩展之用。(VLSM)的作用: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大小.使用VLSM时,所采用的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RIPv2,OSPF,EIGRP和BGP。关于更多的VLSM知识,可以去进行搜索。学习子网划分主要便于理解和掌握网络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手动划分和计算还是比较繁琐,可以有一些诸如之类的自动化辅助工具可以便于计算和列出划分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 十进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