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变化的空间变化

目录资源搜索
类型筛选:
精品/普通:
地区筛选:
星级筛选:
ID:10-2354861
.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 )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 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2—4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迁往广东 B.从河北迁往河南 C.从新疆迁往内地 D.从湖北迁往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5.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拉丁美洲 6.下列省区自压缩包中的资料: 评测练习高中地理_人口的空间变化.doc 课件设计高中地理_人口的空间变化.ppt ================================================压缩包内容:评测练习高中地理_人口的空间变化.doc课件设计高中地理_人口的空间变化.ppt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0-2315636
由世界杯视频导入新课一、人口迁徙人口迁徙: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特征:空间移动时间较长居所改变镜头一:闯关东 ================================================压缩包内容:山东省第六批教学能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迁移》.ppt
26505.93KB
ID:10-2314002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外贸大省、经济大省,更成为流动人口省。 外来工为广东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广东也为外来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测算,近十年,在粤打工者8000万,带回家乡的收入达2000多亿元。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 之快的原因是什么?看看2008年的春运春运是中国社会最复杂、意义最丰富的生态现象之一讨论:农民工离开家乡出外打工算不算人口迁移?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1、概念: 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我国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为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例如:旅游、探亲不属于人口迁移。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概念中包含三大要素:时间限制、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注意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1.请问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A.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B.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C.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D.游牧民的迁徙E.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F.迁移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BCE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1)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人口迁移 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压缩包内容:高中人教地理必修二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共32张PPT).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0-2299864
九江永修第一中学 地理教研组教学目标 重、难点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效果预测教法学法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已有储备 初中地理知识,历史上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知识优势:高中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对新的学习情境有极大的兴趣和学习欲 存在问题 对人口迁移的深层次原因知之甚少,平时对身边的地理事象关注也比较少 差距四.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一)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压缩包内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共68张PPT).ppt
ID:10-2262571
看看2008年的春运春运是中国社会最复杂、意义最丰富的生态现象之一讨论:农民工离开家乡出外打工算不算人口迁移?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1、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例如:外出购物、出差、游牧民的迁徙等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2、分类 ①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⑥⑦(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BA2.分类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前迁移的主要类型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压缩包内容:人教版高中地
ID:10-226002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B解析:分析:人口迁移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选项中,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还有可能是人口短时期的人口流动;参与国际旅游亦属人口流动;而对于人口迁移的空间距离并非做具体要求;只有B项中大学生赴欧美留学属于人口迁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概念。掌握其概念的内涵不难做答。2.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国外游客前往九寨沟旅游,是在较短时间内的人口流动,不属人口迁移。
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ID:10-2251429
(共39张PPT)①改变居住地达一年时间(通常1年以上)②居住地的改变③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压缩包内容:辽宁省大连前程高级中学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39张PPT).ppt
ID:10-2213727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第二节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改变居住地时间: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一年以上空间: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看一看,下面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哪些属于人口流动?1、我班同学每天从沙头来学校上课2、农闲到城里打工,农忙回乡务农的农民工3、假期外出旅游、度假、疗养4、三水的同学到佛山一中上学5、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做奴隶6、逃亡到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7、马来西亚华侨8、三峡水库移民到三水人口迁移:5、6、7、8、 人口流动:1、2、3、4一、人口迁移概念分类依据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 非、亚)新大陆(美洲、大洋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亚、非、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2.(1)国际人口迁移读图思考20世纪80年代前和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目的?(2)国内人口迁移(当代)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迁往西北、东北沿海迁往内陆①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工矿区 ②农村到城市数量增大、流向变化、自发为主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 政策允许农民进城落户 3.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加强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活动参与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不同影响。请连线推力因素拉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城市================================================压缩包内容: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地理课件:1.2人口的空间
本资料免点下载
ID:10-2208473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训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 1.(2014·汕头一模)读2007年部分沿海城市人口净流入数量(单位:万人)表(下表),表中说明沿海城市。城市 天津 南通 宁波 绍兴 台州 深圳 江门 中山 上海 杭州 嘉兴 舟山 广州 珠海 东莞 惠州 人口净流入量 156 -48 125 22 4 650 25 106 479 114 82 7 232 49 524 75 A.人口总量都在增长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C.人口流入量与城市规模呈正比 D.人口增长差异明显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压缩包中的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训练(第1课时).doc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训练(第2课时).doc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第1课时)(37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第2课时)(34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 ================================================压缩包内容: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课件(2课时)+随堂练习(2课时)《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训
ID:10-2198553
美国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机械增长)人口数量变化一.人口迁移1.概念:a.空间移动b.居住地变更c.时间:通常1年以上1、甲去上海参观世博园;判断 2、乙去上海洽谈公司业务;3、丙去上海交大读书;4、低地岛国图瓦卢举国迁至新西兰;5、军队家属由家乡迁往部队驻地;6、利比亚难民逃到邻国突尼斯定居;7、美国东北部老年人迁往南部阳光地带;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机械增长)人口数量变化一.人口迁移1.概念:a.空间移动b.居住地变更c.时间:通常1你以上2.类型: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国际人口迁移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欧、非、亚(旧大陆)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开发 国际人口迁移美洲、大洋洲(新大陆)阿联酋迪拜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开发国际人口迁移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欧、非、亚(旧大陆)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美洲、大洋洲(新大陆)发达国家;西亚、北非国内人口迁移安史之乱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县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地震还引起水患、火灾、瘟疫等。80年代前,上山下乡政策;新疆建设兵团;国内人口迁移有计划、有组织东部东北、西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贫饶诘匮睾W苑⑽鞲母锟耪策、经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1.自然环境:a.气候b.土壤c.水2.经济因素:a.经济b.交通c.通信3.社会因素:a.政策b.战争c.宗教d.矿产e.灾害阳光地带================================================压缩包内容: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22张PPT).ppt
本资料免点下载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推荐】【优化方案】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doc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推荐】【优化方案】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优化方案】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讲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双鸭山月考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是20~29岁年龄段人口,该年龄段人口的子女年龄段在0~4岁,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答案:1.D 2.A 2014?长安一中、西安中学等一模 读2013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4.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解析:第3题,中国与美国人口基数和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纵坐标不同,10岁儿童的迁移量并不相当;我国农村人口多,婚育年龄较早,从而导致人口迁移峰值提前;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目的是养老。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且该部分人口由于经济原因又向城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并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3.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
4.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故事学习情境,设置一系列师生活动,培养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与方法。
2.开展研究性调查,掌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和动手、参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实例,培养关注细节、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
2.通过深圳崛起的材料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计算导入,承上启下
【投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市2009年和2010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分别约为890万和1036万,而2010年深圳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1.2%。
问题:(1)请计算2010年深圳市新增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人口数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分析造成两者数量差异的原因。
学生: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
(1)新增人口数量是146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是10.68万,新增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量。
(2)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教师:非常好!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那你身边有没有迁到深圳或者其他地方的呢?
学生:有。
转承:我身边也有,下面来分享一下我和我小伙伴的故事。
讲授新课──故事活动,寓教于乐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投影】(一边讲述《我的小伙伴》的故事,一边投影我儿时的照片以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伙伴?都分散
幼时的我在蕲春农村长大,在G里有六个同年出生的同辈小伙伴(雨和、雨清、雨中、雨豪、雨杰和我),小时候我们一起抓鱼一块上学……而现在却天南海北。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蕲春当了一名教师。雨和在青岛念完大学后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前几年他把妻女也一起带到了青岛。雨清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了并在美国定居。而我们三个人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
而我另外的三个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只有几亩水田,生活压力较大,于是就跟随着南下大军进入了深圳。经过十余年的拼搏,现在他们在深圳富士康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相距不是很远,所以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去深圳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看看他们。
活动1:阅读教材P8内容,回答问题:
(1)雨和在青岛工作属于人口迁移吗?雨清去美国属于人口迁移吗?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属于人口迁移吗?
(2)思考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差异。
(3)我的小伙伴有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吗?
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雨和、雨清属于人口迁移,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不属于人口迁移而属于人口流动。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如下:
永久性或长期性
临时或短期
居住地变更
变更(改变行政区)
(3)雨清去美国定居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包括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类。
转承:我的小伙伴现在是天南海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迁移的原因探究。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活动2:阅读教材P1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栏,并结合《我的小伙伴》故事回答问题:
(1)分析故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你能不能将下表中的案例补充完整:
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雨和从家里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和的妻子与女儿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因素;雨清迁往美国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中、雨豪、雨杰迁往深圳是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美国老年人退休后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去异地读书
子女随父母亲从农村迁往城市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美伊战争迫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离乡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迁移总是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在经济欠发达社会中,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转承:咱们蕲春县有很多人迁往深圳和其他沿海地区,那有没有很多从其他地方迁入过来的人呢?
三、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活动3:结合上述故事及教材P8图1.8和P9图1.9,回答问题。
(1)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
(2)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特点。
学生:(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86年主要移民边疆,80年代以后流向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教师:指导点评和总结。
小结: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人口迁移的规模也随即不断增大。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如亚非拉迁往欧美。中国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
转承:正如我的小伙伴雨豪他们一样,目前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那么雨豪他们给深圳等迁入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活动4:阅读《小伙伴?不孤单》的图文资料(改革开放前后深圳市深南大道的对比图),讨论分析人口迁移对深圳市的影响。
《小伙伴?不孤单》
材料一:我的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所在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有45万员工,这些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外地,现在很多人在深圳定居下来。在他们辛勤的工作下,该集团连续10年雄踞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
材料二:类似于富士康这样外来工占主导的企业在深圳超过50万家,他们创造了深圳市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工业产值、98%以上的加工出口产品。此外,对于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材料三: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以171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和北京名列中国榜首。这主要是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当然如此多的迁入人口也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1)简析外来人员的迁入对深圳的迅速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2)谈谈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给深圳带来了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到讲台展示探究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点评并总结外来人口对迁入地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问题: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小结: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时,应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这一问题。
承转:人口迁移不仅仅对迁入地有影响,对我们蕲春这样的迁出地一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同学们了,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研究学习──课后调查,能力拓展
活动5:研究性学习──他们去哪儿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迁出了蕲春县,这给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不管到哪里他们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有很多人并没有忘记家乡,而是饮水思源回来捐资办学、投资办厂。请你调查所在社区或者村庄的人口迁移现状和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人口的空间变化PPT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口的空间变化PPT
上传于||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2
大小:5.2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地理视角】人口迁移,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人口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与物质迁移一样,人口迁移是因为有条件差,产生迁移动力,但与物质迁移不同的是,人口迁移一般是从条件差的向条件好的地方流动,这就是所谓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道理。地理视角(dlsj17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雾是水组成的,那么为什么它不透明,而是白色的?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这里有条先看看初三年级选择翻转的工作节奏: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的转变。2015年【地理视角】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基本条件和手段。三者虽有功能上区别,但基本在应用中没有能源基地建设——山西为例【地理视角】森林开发与保护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亚马孙雨林为例)雨林的脆弱性【地理视角】森林的坏境效益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几乎与植被相关的知识或者问题都可以从这里去寻找答案或寻找思路。荒漠化的防治 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地理视角】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自然演化的过程,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最典型呢?什么是GIS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环境研究中的运用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地理视角】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基本条件和手段。三者虽有功能上区别,但基本在应用中没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地理视角】地球上没有两个地理环境完全相同的区域,所以,差异性是绝对的,但并是说地理环境就没有相似性或者近似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地理视角】人和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和解答的问题。具有历史传承性和现实性。比如雾霾,怎么交通运输及其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及其影响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地理视角】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域之间差异性。有差异就有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从而需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地理视角】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农业地域的形成相同点在于都是因为生产相同的产品而集聚,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以类聚,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类型工业集聚【地理视角】雾霾进不进入今年高考不好说,因为已经成为老客户了,但今年的会考是不是该考点儿呢?这话总的应该放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4种农业地域类型全面分析农业经济特点注:视频源自网络【地理视角】传统的农业是一个考天吃饭的生产部门,但随着科技、交通和市场需求等变化,现代农业的地域逐渐开始模糊农业区位【地理视角】人文地理中最重要的概念,区位。农业区位又是地理学中最经典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福建 林祥根:城市化动力与标志福建 林祥根:城市化进程李壮:城市化问题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地理视角】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乡村,看起来只是转变了一个居住的空间,却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一步一步的接福建 林祥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地理视【地理视角】城市,是人类努力脱离的空间遗迹和记忆符号,也是人与自然冲突与结合最密切的空间存在,所以,对待城市普刚: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次春运相当于全国人口迁移两次注: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地理视【地理视角】人口迁移,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人口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与物质迁移一样,人口迁移是因为有条件差,产生迁人口自然增长(率)模式及分布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地理视角】今天帝都的太阳很热情啊,大家都回到了一个叫学校的地方,接受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进度。。。。你有没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视角】帝都今天好傲娇天儿啊,空气透透的、阳光晃晃的、心情敞敞的、就连风儿都是暖暖的。。。。。要不要用整能把一本书都做成微课的老师是好老师,能坚持把全部微课都学一遍的学生,一定是学霸。信不信由你,但我信。。。。。【地理视角】红色的警报,灰色的雾霾,但挡不住我们获取知识的脚步。文科生要获得更多的相关内容,请回复关键词bx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理视角】小伙伴们,明天还是红色预警,继续呆家中。有地理视角的陪伴,你是不是少了一点孤独和无助呢?要不咱做NASA合成的世界洋流视频(不看后悔哟)微课:大规模海水运动注:视频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地理视角,将及【地理视角】这里只提供会考复习最基本的知识要点。想要更深一步的复习内容、练习题,请回复关键词“bx109".地球上的水水循环【地理视角】水作为最重要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运动是有规律的。当然,这种规律是把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气候的成因——林祥根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姜喜东气候成因——海宁中学注:视频源自网络,特别鸣谢云南林祥根老师【地理视角】雾霾不是气候的表现,而是天气现象,所以,分析和解释雾霾的时候,不要用气候形成相关因素或者知识直接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图1微课1:常见天气系统微课2:冷暖锋的对照注:视频源自网络,特别鸣谢云南林祥根老师。微课1的作者没有标注姓名。【地理视角】天气虽然变化无常,但总有规律可循。这两天北京普降瑞雪,专家是这样解释的“造成此次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微课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微课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微课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注:视频源自网络,特别鸣谢读图1“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和罗马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上期答案及解析1D
判断dlsj171从学的角度看学习,从有限空间看可能,从凌乱现象看规律,把地理教学进行到底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lsj171从学的角度看学习,从有限空间看可能,从凌乱现象看规律,把地理教学进行到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