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x射线荧光光谱法只有一个峰?

急求:如何在测试荧光性能时去除倍频峰 - 微米纳米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急求:如何在测试荧光性能时去除倍频峰
激发波长设置在300nm时,荧光光谱600nm处会出现一个峰(机器产生的倍频峰),和物质的荧光光谱重叠在一起,用滤光片也滤不掉~~求大虾给支个招啊?
在设置发射波长范围时,选“自动”就除去了,这是最方便的方法 不知道你的仪器是哪一款,我这里是法国JY的仪器,对你说的300nm激发的话,加个400nm的滤光片(400以下全滤)就能轻松滤掉倍频。 Originally posted by pontiff9922 at
不知道你的仪器是哪一款,我这里是法国JY的仪器,对你说的300nm激发的话,加个400nm的滤光片(400以下全滤)就能轻松滤掉倍频。 400以下全滤?倍频峰在600nm,滤不掉吧?还有要是滤的话,倍频峰和发射峰都被滤掉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eorabob at
400以下全滤?倍频峰在600nm,滤不掉吧?还有要是滤的话,倍频峰和发射峰都被滤掉了? 滤光片有很多种!
楼上说的400nm的滤光片应该是400nm长通的滤光片,也就是说400nm以后的光通过,400nm以前的光滤掉了,因此不会滤掉发射峰。
你用300nm激发,在600nm肯定有倍频峰,在900nm会有三倍频,这些倍频峰都可以通过滤光片滤掉。由于这些倍频峰都是因为300nm的激发光引起的,而不是实际存在这样的荧光峰,因此,只需要将300nm的激发光滤去即可消除倍频。
选用滤光片时,应该综合考虑你的激发光和发射光谱的宽度,如果你的发射光谱在400nm的地方已经有峰了,而且400nm的峰对你很重要,那就应该选择更低一点的长通滤光片。
此外,滤光片应该置于发射窗口之前,样品池之后。 插滤光片就没有了 ,因为倍频主要是由于激发光散射造成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ssdxywang at
在设置发射波长范围时,选“自动”就除去了,这是最方便的方法 用的是岛津的RF-5301PC,没有看到“自动”哦~~ Originally posted by ldnjlj at
用的是岛津的RF-5301PC,没有看到“自动”哦~~ 滤光片的截止波长没有选对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chimica at
滤光片有很多种!
楼上说的400nm的滤光片应该是400nm长通的滤光片,也就是说400nm以后的光通过,400nm以前的光滤掉了,因此不会滤掉发射峰。
你用300nm激发,在600nm肯定有倍频峰,在900nm会有三倍频,这 ... 谢谢你的回答!非常详细!倍频光是在发射窗口或者之后某一地方产生的是吧?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eorabob at
谢谢你的回答!非常详细!倍频光是在发射窗口或者之后某一地方产生的是吧? 我个人认为,倍频应该不是光,如果是的话,你找个紫外灯,就可以看到600nm左右的红光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chimica at
我个人认为,倍频应该不是光,如果是的话,你找个紫外灯,就可以看到600nm左右的红光了。 听老师说是散射,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它要是不是光又是什么? 300nm激发的话,最简单的就是在收集荧光的窗口前放置一个载波片,载波片300nm的激发光无法通过,也就收集不到,这样倍频也可以消除了,而长波的光可以通过。 :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eorabob at
谢谢你的回答!非常详细!倍频光是在发射窗口或者之后某一地方产生的是吧?... 荧光光度计通常采用光栅来进行波长的准确定位,通过光的衍射和干涉得到明暗条纹,不同波长光的最强衍射花纹出现的位置稍有差别,从而通过光栅把一束混合光按分解成不同波长依次摆列的光带,一般而言,单位长度内,光栅条纹越多,分光效果越好,通过光栅的偏转和出射狭缝的偏移,得到不同波长的光。但是按照光的衍射定律,光在nλ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因此300nm在600nm,900nm出也会发生衍射。
荧光光度计通常使用两组分光器,激发一个,发射一个。并且两束光通常呈90°,测定发射光谱时,激发波长固定,发射光分光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偏转得到不同波长的强度,但偏转到激发波长的整数倍时,激发光也能发生衍射现象,即与发射光混合。一般来说,激发光强度很大,而发射光强度较小,因此出现倍频峰。
液体样品的浓度比较大时,对激发光的吸收比较强,且倍频峰处的发射光强度比较大,这是测定的倍频峰不明显,其他时候都需要处理,加滤光片,或者通过数据处理把倍频峰消掉(倍频峰一般是半峰宽较窄的对称峰)。 学习了,谢谢~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六章荧光光谱.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拉曼光谱解答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2下载券28页免费42页2下载券17页1下载券25页免费 23页2下载券12页1下载券19页1下载券39页免费1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2页免费28页免费29页1下载券18页免费
拉曼光谱解答总结|拉​曼​光​谱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荧光光谱的原理及应用荧光光谱,原理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荧光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分子荧光光谱图谱在固定波长周围总有一个强度很大的尖峰,为什么?_百度知道
分子荧光光谱图谱在固定波长周围总有一个强度很大的尖峰,为什么?
在学校用分子荧光光谱仪做实验,结果每次出来的图谱都有一个很大的尖峰,而且都在固定的波长周围,比如固定激发波长300nm,那么在300nm周围就有一个强度很大的尖峰,这是为什么啊?
提问者采纳
这个尖峰就是激发光的信号峰。你可以试试更换激发波长,比如340 nm,再扫描一遍光谱,你会发现,这个峰的位置移动到340 nm的位置了。一般而言,扫描荧光光谱的时候光谱扫描范围设定在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波长位置作为起点,比如你用300 nm激发样品,你的扫描范围应该从 305 nm开始或者更长,如310 nm开始。一来可以避开激发光的干扰,而来,荧光光谱的信号峰不可能出现在比激发光更短的波长范围。
那我固定荧光扫描激发的时候就一定会有那个尖峰了?再问一下,我做出来的峰有许多的毛刺,狭缝宽度小了就更加明显,大了就不见了,为什吗?
谁说固定荧光扫描激发的时候就一定会有那个尖峰了……你没有看明白我说的意思。扫描荧光光谱的时候光谱扫描范围设定在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波长位置作为起点,比如你用300 nm激发样品,你的扫描范围应该从 305 nm开始。你用300 nm的波长激发,扫描光谱从300 nm开始,当然会把激发光也采集到,于是一定就有尖峰的信号。至于荧光信号的毛刺,是不是因为你的荧光强度很弱? 另外,你的扫描范围是多少到多少,狭缝大小设置的是多少?
哦哦哦,知道了,荧光强度应该还好吧,扫描的范围是220nm~600nm,狭缝都是5nm,然后我改成1.5nm时,就会出现不少的毛刺,不知道为什么?
你用300 nm 激发,干嘛要从220 nm开始扫描……
小于激发波长的区域一定是没有信号的,否则就是灵异事件了。(发射光的能量一定是小于等于激发光的能量的,否则能量就不守恒了)至于毛刺,是分布在整个光谱上的吗?还是只在某些区域有?随机分布还是只在某个波段?一边而已,毛刺是衍射、或者杂散光造成的。
毛刺基本上整个光谱上都有,特别是在峰上比较明显就像这样。
我看不到你的荧光强度值,因为你没有显示出Y轴,可能荧光比较弱,也可能是激发光的杂散光造成的。如果你的Y轴在几百,那么建议你增大PMT的电压值。但是首先,请将检测范围放在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位置作为检测起点。
提问者评价
谢谢啊,之后有什么不懂的再问你吧,非常感谢啊!
其他类似问题
荧光光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