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哪个牌子好

& 作为一个男淫,或多或少总会喜欢烧点什么,相机哪、手表哪、音响器材哪、汽车哪。。。。。。户外行走多年,曾经用过最简陋的,在吃够了装备的苦头之后开始喜欢上体验不同的,这也算是玩户外的一种方式吧。经常在买装备的时候安慰自己:我不吸烟也不酗酒,连茶都不喝,省下的钱买装备总比吃喝嫖赌好。呵呵呵,典型的阿Q精神!& & 自己购买使用了一些户外,也用过见过朋友的装备,简单聊聊自己对这些牌子的感受,也许会给各位购买装备提供一点帮助。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如果有跟各位相异的意见也请多担待。& & 品牌顺序以装备分类排列,目前能记得曾使用和购买过的国内外户外品牌,暂时就这些,只算正品,不算外贸货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杂牌。& & 品牌应该还遗漏了一部分,有待日后想起来再补充。分类:一,二,三,服装四,鞋子五,杂项
一,帐篷、、睡垫帐篷:1,MSR& &
MSR作为全球帐篷品牌中的大牛,把它列在第一位,确实与其在帐篷领域中的地位是相符合的。从帐篷到普通休闲帐篷,其做工和用料之精良,其设计之优异,使之成为众多品牌竞相模仿的对象。他家的帐篷是我用得最多的。缺点就是价格过高。&
使用型号:hubba,hubba hubba,zoid1,zoid2,windstorm,velo。&
其中hubba hubba先后用过四个,很老的版本和10版本都用过,虽然先后进过这么几个,因受其宣传的影响,很想对其产生感情的,可最后还是一个都没有留下,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款型,其实盛名难负。倒是单人款的HUBBA我还比较喜欢,轻巧,装入25升的背包很方便,很适合不想背负太重的人使用。用来送女孩儿是很好的选择。&
ZOID1,我很喜欢,也是很轻巧,虽然不能自立,但是搭建仍然很快捷,两头地丁一打,搞定,我一个人搭建,五分钟以内搞定。面料是70D,很扎实的做工,想必现在动辄20D的面料,确实ZOID让我放心。所以在出掉一个之后很快后悔,前不久前又进了个全新的。&
进ZOID2,是因为受ZOID1影响,爱屋及乌,是个二手帐篷,结果没想到居然面料因为老化,下雨漏水,正在跟卖家扯皮。ZOID2其实空间也很大,真正如果是两人用,也很舒适。&
WINDSTORM,俗称的红猪,我只能说,太结实太结实了!内空超大,曾经在川西七藏沟挤了8个人在里面聊天,简直可以用户外堡垒来形容它,抗风性抗压性超强,难怪是MSR的旗舰型号。可惜,我不,用在徒步路线实在是太可惜了,也太重了,所以转掉。& & VELO,定位于自行车玩家的玩具,但是用于徒步也非常强大,门厅大得简直不像话,可以放下两辆自行车,也可以并排睡下三个人。三杆结构,注定了它坚不可摧。在恶劣的天气下,可以在门厅里面休息,打牌,做饭,缺点也是一个:重& &2,BIG AGNES& &
后起之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跻身帐篷一线品牌之列。设计很合理,很多设计理念比较超前,屡屡获得OUTSIDE等装备大奖,使用起来非常的舒服,我非常喜欢这个牌子,曾经写过翡翠和狂欢的评测,现在网上搜索到的这两个型号的评测,多半是我写的。我很看好它后续发展势头。他家的翡翠和狂欢是我非常喜欢的。缺点同MSR。&
使用型号:翡翠、狂欢、温室、马刺2、盐溪& & hubba hubba和翡翠想比,我觉得翡翠无论是空间(门厅、内空)还是设计(翡翠可以另配超大门厅),都比前者强了太多。所以我前后进出了四个hubba hubba,而翡翠就进了一个,一直用了好几年。这个型号真的是太棒了!& & 狂欢,四季帐篷,也是款非常不错的东东,重量2.8公斤,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不管是内帐还是门厅,都很大,半球式的结构,足以抵御非常恶劣的天气,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合适,所以这个帐篷我也一用好几年,用到现在外帐篷被划了个眼儿仍然舍不得出。& & 温室,和沃德的HOGAN一样分了轻量和超轻两个型号,我用的是轻量款。曾经对那种鱼脊式的帐篷不是很感冒,所以到手很快就转掉了。& & 马刺2,确实不愧为大奖产品,其特点为重量轻,用材好,空间大。和hubba hubba相比,我更喜欢这款马刺,颜色更亮骚。& & 盐溪,是我用过的帐篷里面面料最扎实的一款,面料非常非常的扎实,并且帐篷杆在顶部行成一个三角形,非常有创意的设计,很牢固,曾经在七级大风下使用,很稳定,空间也非常大,可惜就是颜色有点诡异,整个帐篷居然是纯白色!连帐篷底都是白色,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3,SIERRE DESIGN& & 也算是一线帐篷品牌,但是相比前面两个牌子来说,其设计和重量显得比较中庸和保守,以结实耐用著称。也许我用过的几个SD的帐篷都用得不是地方,以至于让我对他家始终喜欢不起来(我也知道是自己没用好)。&
使用型号:BAKU2,BAKU1,大力神&
BAKU是个一层半的帐篷,即带门厅的单层帐篷,因为地处湿热环境,所以单层帐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凝露,一凝露就掉落在帐篷里,所以很快就转掉了。&
大力神,无可否认的是,它的做工太棒了,是个超级强悍的高山帐篷,看看那手指头粗的帐杆就知道了。可它对我来说完全是个悲剧,我在贡嘎徒步的时候,遇上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结果,能够抗暴雪的大力神在雨水的温柔抚摸下彻底歇菜,从线缝里渗进了不少雨水,害得我成了同伴笑话的主角,悲崔啊!4,BLACK DIAMOND& &
也算是后起之秀吧,本来BD是以技术装备起家的。在收购了顶级帐篷品牌&&BIBLER之后,借鉴了其设计理念。但也许是因为BD一直走技术路线,所以他家的帐篷始终给人适合登攀,但不适合徒步扎营使用的印象。& & 使用型号:firstlight& &
看这个型号的名字就知道它的分量,EPIC面料透气很好,可惜在长时间的大雨下还是显得脆弱了点,从此对在南方使用单层帐篷心有余悸。5,THE NORTH FACE& & &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品牌,从服装到鞋子,从帐篷到背包,全线开花全线丰收的品牌还真不多见,他家的帐篷非常不错,珠峰大本营最常见的高山帐篷就是他家和MHW的。可惜在国内被众多的仿品和厂货搞得声名狼藉。& & 使用型号:T23,还有个单层的抗风性很强的那款帐篷,型号忘记了& & T23,非常喜欢的一个型号,我烧帐篷就是从它开始的。稳定的青蛙帐,三杆结构,两杆交叉,第三根杆撑起门厅,VELO也是这样的结构,我喜欢这种结构。全纱网,印象中最深的是在晴朗的夏天,只用内帐,躺在里面看满天的星斗。& & 另外一款我记不得型号了,现在懒得去查询,反正就是顶部有个烟囱样式的设计,单层,抗风性和透气性很好。鉴于我信不过单层帐,所以用了一辆次,体验了一小下下就出掉了。6,VAUDE& &
提到这个品牌,很多人想起的是背包,可是它和TNF一样,都是全能型选手,他家的帐篷也是很牛鼻的,包括HOGAN等众多型号都是非常个性和经典的,我个人把他家的帐篷归结到一线当中。&
使用型号:HOGAN,MARK 2,还有款老式的单杆帐篷。&
HOGAN,很经典的帐篷,但是以前因为不是很喜欢鱼脊帐,所以没有用几次就转掉了,后来想想,其实这个帐篷还是很不错的,在冬天使用很好,轻巧,稳定性好,可惜门厅太小,还有就是因为内帐的原因,在夏天使用的话会比较热。&
MARK2,空间很大的帐篷,非常大,使用很舒适,外帐快挂很方便,一分钟不到就可以将帐篷和帐杆链接起来。& & 那款单杆帐篷,杆超级的粗,用的是ESTON7075,很强大,可惜搭建的时候很挑地方,所以没用多久就出掉了。7,LUXE& &
我个人认为,LUXE是国内帐篷品牌中的第一品牌。包括蜘蛛,萤火虫,寄居者。。。都是国内山友非常喜欢的经典型号。有自己的独特设计,但是也有很多抄袭来的设计,不过能够以有限的价格提供经典的设计给山友使用,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 使用型号:塘鹅、蜘蛛& & 塘鹅,我在和天山穿越的时候用过,在天山穿越时的两个晚上,扎帐篷的时候是顺风而扎,到了晚上风向变化,风从侧面来,外帐内帐被吹得倾斜,差点压住我的脸,害得我半夜起来从新调整方向,这就是我不喜欢鱼脊形状帐篷的由来。纱网面积很大,晚上透风性好得过分,我只用一条CAMP的小蚂蚁在博格达峰脚下度过了难捱的一夜,冷啊!&& & 蜘蛛,我个人认为是LUXE最经典的型号,比寄居者好(因为我对HUBBA HUBBA不感冒),稳定性好,空间大。可惜就是杆细了点。8,& & & KAILAS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得力于优秀的销售渠道和推广力度,但是还缺乏厚度。他的帐篷我就用过一款,感觉虽然设计还行,可是在做工和面料方面,我觉得应该做得更好才对。& & 使用型号:秋梦加强版& & 这个型号的空间和设计还是不错的,可惜做工很一般,并且面料看起来档次很低,让我心里很不爽!不提了。9,KIMCAMP& & & 普通的牌子,多年前用过他家的一款四季帐篷,很好用。不知道现在的做工怎样,很久没有关注了。& & 型号:忘记了,四季帐篷& & 早以前用过他家的一款四季帐篷,真的很不错,非常结实耐用,而且设计也还行,两杆双交叉点,很耐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一个普通的两人帐篷,居然有3公斤重。10,ACME& & &
够用,好几年前他家的包比较出名,初出茅庐的驴友在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时多多少少都回把它纳入选择范围之内& &
使用型号:忘记了& &
好多年以前用过,够用吧,不做什么评论了,反正现在很少看到他家的帐。11,SHEHE& & &
凭着给MARMOT做代工的优势,他家的东西性价比还算不错。有几款帐篷,感觉性价比超高,可惜推广做得太差,导致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还出帐篷。& &
型号:忘记了& &
样式跟TNF的T23 差不多,都是青蛙帐,物料扎实,做工精细,价格便宜,可惜啊,推广太差,真不知道他家是怎样想的。12,MARMOT& & &
与他家的羽绒制品在户外界的地位相比,他家的帐篷要算做一线品牌有点勉为其难,面料和材料方面还有待提高& &
使用型号:曙光2& & &
要说的话,他家的帐篷也还不错,可是耐用性还是差了点,曙光,我从新的用了几次之后转给朋友,结果和朋友几年不见,现在看到那帐篷的压胶条基本上都已经泛白得不像话了,晕倒。好在价格不贵。13,MOUNTAIN HARD WEAR& & &
大牌,又一大牌,帐篷很牛鼻,前面说过,在珠峰大本营看到的最多的帐篷就是他家和TNF的,尤其是其大本营帐,已经成为了各个登山营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使用型号:WAYPOINT& & &
轻便型帐篷,像个甲壳虫,没有什么感觉。14,KELLTY& & &
感觉是美国的,在美国销量很大,做工一般,设计一般,在米国也许是性价比颇高,但是在中国,我就觉得性价比一般般了& &
使用型号:记不得了,回头查查& &
用料一般,设计一般,做工一般,没有什么特色,普普通通的一个帐篷,与LUXE相比,我宁可用后者。15,DANA DESIGN& & & 呵呵,他家的包是如雷贯耳,但是帐篷估计就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了,事实上,DANA确实出过帐篷& & 使用型号:忘记了& & 和别的帐篷不一样,其他帐篷防雨主要依靠面料涂硅防水,而这个帐篷是靠面料本身细密来防水,所以不用担心老化的问题,结构非常稳定,当然,这种防水方式的面料,重量一般都会比较重,它也不例外,两人帐篷重量达到了2.8公斤。16,阿悠金字塔& & 很便宜,酱铺老兄转给我的,空间超大,足足有一米九高,作为户外活动室非常不错;17,懒猫单人金字塔& & 写过评测,轻,真的很轻,我之所以能够用14升的背包将夏天所有装备装完,帐篷就是采用的这玩意,搭建起来也非常有型,可惜就是空间太小了一点,作为胖子的我,使用起来觉得不方便。睡袋:1,& & 他家的睡袋性价比很高,他的一款棉睡袋我已经用了好多年了,仍然在用。其做工对得起那个价格。要是一般性的徒步户外,它一定是首选的帐篷品牌。& & 使用型号:忘记了& & 舒适温度零下5度以内,棉睡袋,做工还不错,在冬天重庆周边的温度以及川西高原的普通徒步,带个这个睡袋,再带个小棉袋或者小蚂蚁,完全足够了。2,SHEHE& &
前面说过,他家给MARMOT做代工,其工艺还是很让人放心的,价格中等略高,要是再便宜点就好了。&
使用型号:忘了& &
我只记得极限温度是零下27度,去西藏和的时候戴上了它,可是很少有机会用上,只用了两三次,在冈仁波齐转山的时候使用正好,其他地方使用很热,回到重庆更没地方用了。3,CAMP& &
就用过一款小蚂蚁,漏绒漏得剩一层皮,不提也罢。&
使用型号:小蚂蚁&
漏绒漏得厉害,每次收帐篷的时候总会在内帐里找到好多的鸭毛,雷死个人,现在就剩一层皮了,作为夏天和初秋使用倒是正好。4,BIG PACK& &
没错,BP还出过睡袋,物美价廉&
型号:忘记了&
我用得很久的一个棉睡袋就是他家的,夏天用,很小巧,收拢之后体积只比我两只拳头大,信封式,可以当睡袋,也可以当垫絮,还可以当睡袋内胆,夏天使用刚好,很不错。5,爱水电& &
没得说,国产睡袋的第一牛,他是一个户外装备爱好者自己创意和设计,自己生产的品牌。但是其做工和用料之考究,绝对是一等一的,如果换个国外的品牌,也许价格会高上一倍。可惜价格太高,阻碍了其销量,一个睡袋的价格足以买到全套普通的户外装备了。& & 使用型号:SA800&& & & 做工精良,用料好,温标也很合适,在今年的秦岭鳌山穿越时候派上了用场,帐篷内零下八到十度的环境使用,正好,很温暖,再套上小蚂蚁,就汗流如雨。睡垫:1,AIRWAVES& &
性价比还行,可惜我的早就坏掉了,漏气,仅仅能够起到隔潮的作用,凑合着用吧&
一直想上个T家的自充,但就是感觉下不了手,呵呵,奇怪了
【内容导航】
相关新闻 & & &
& (07月01日)
& (06月13日)
& (05月12日)
& (05月09日)
& (05月09日)
& (06月16日)
& (06月13日)
& (05月11日)
& (05月09日)
& (04月21日)
相关图片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户外睡袋应该怎么使用 户外睡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使用户外睡袋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般来说欧美原产的睡袋在温标上对于亚洲人来说不太适宜,因为欧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于亚洲人,因而我们在选择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最高舒适温度是指在睡袋中感到热但不是出大量汗水的那种热,一般定义情况为睡袋拉链打开,手臂放在外面,睡袋头部不收紧等。下面买购网小编为您详细说明户外睡袋的使用问题。
户外睡袋应该怎么使用 户外睡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般的温标由三个数据组成
最低温度:指该睡袋使用的最极限温度,只表示你在这样低的温度不会被冻死而已,是否能睡的着就很难说了。低于这一温度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危险的。
舒适低温:指该睡袋使用最舒适的理想温度。在这个温度下,人可以非常舒适的入睡,而不会因为寒冷而无法睡眠。
最高温度:是指温度使用范围的上限,高于这一温度,使用者将热得无法忍受。
舒适低温在睡袋上有2种标识方法,1种是标识一个绝对温度,比如-10度,表明该睡袋的舒适低温是-10度;一种是标明温度范围,从红色过渡到绿色或蓝色,比如红色从5度开始,到0度时过渡为淡绿色,在-5度时过渡为深绿色。这种温度表示的意义是:5度偏暖,0度适宜,-5度时感觉很寒冷,这个睡袋的舒适低温是0度。需要说明的是舒适低温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睡袋产品没有行业协会,没有行业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机构根据实验室试验和野外经验,对自己的产品标定舒适低温。这个温度只具有参考意义,他会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一般来说欧美原产的睡袋在温标上对于亚洲人来说不太适宜,因为欧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于亚洲人,因而我们在选择时要格外加以注意。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睡袋都由舒适温度和极限温度的标识,舒适温度是使用者在整夜睡眠中的一系列温度,有最高和最低限度。最高舒适温度是指在睡袋中感到热但不是出大量汗水的那种热,一般定义情况为睡袋拉链打开,手臂放在外面,睡袋头部不收紧等。最低舒适温度一般定义为人体在8小时连续温暖睡眠中的最低温度;极限温度是指睡袋能保护人体不至于失温的最低温度,一般是指人体在6小时连续不温暖睡眠的温度,以对人体不造成危险伤害为级别。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当我们感觉温暖时,意味着我们身体产生的热量等于或大于向周围环境中散失的热量,而我们散失热量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和身体接触的热量传导,特别是身体下面的地面
----身体周围的对流空气以及人体呼吸时呼出的空气
----皮肤表面的汗水蒸发
----人体的红外热辐射
对于一个睡眠的人来说,身体接触热能传导和空气对流是最大的热量散失方式,用一个简单的能量平衡公式:身体产生的热能=身体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散失的热能。
传导:地面是主要的热量散失因素。睡袋虽然可以改善一些,但是睡袋和地面之间的睡垫更为重要,选择隔热系数高的的睡垫可以减少向地面的热传导。
对流:这是睡袋散失热量的主要因素,可以采用更厚的睡袋来隔绝更多的静止空气在人体周围
呼吸: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呼吸散发出的热量也非常多
蒸发:汗液蒸发是人体降温的主要方式,但在寒冷环境下睡眠的时候,汗液蒸发将会很少
辐射:仅占人体散失热量的很少部分
睡袋的作用仅是用来保持热量尽量少的散失,而睡袋内的人体则不断产生热量保持温暖,不同的个体和情况下产生的热量不尽相同,所有的睡袋温标系统都是基于一个标准的人体,但是这样一个标准的人体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一个睡眠状态下的人体大约有75-100瓦特的热能功率,按照人体表面积换算成大概47-55 瓦每平方米。由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非常复杂,与年龄,性别甚至身体下的脂肪量有关,但大体上,一个健壮的年轻男性产生的身体热量总是远多于老人和女性的。对寒冷的感觉和年龄以及经验有关,新手一般都会比有经验的登山者感觉更冷。经常在户外工作的人在寒冷环境下要比经常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感觉温暖些。
一般来说,超过25岁以后,胖人对寒冷的感觉要比瘦人少。胖人总说他们新陈代谢慢,更精确的说法是,胖人吃得食物要比他们消耗的多;瘦人有比较平衡的新陈代谢,意味着他们吃得食物基本上都可以消耗掉。人体内的脂肪在食物缺乏的时候可以加入代谢产生能量。登山和徒步等户外活动常常让人体消耗的能量远远多于吃的食物产生的能量,极地以及高山探险活动就需要更多的热量了。胖人能将他们身体存储的脂肪燃烧转化成能量,并且胖人比瘦人有更厚的天然热绝缘层,所以胖人较瘦人更耐冻些。另外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舒适温标上,女性往往要比男性高大概5摄氏度。因为新陈代谢和年龄有关系,老人比年轻人产生的更少的能量因此更容易感觉到寒冷,16-24岁的健康男性处于新陈代谢的最旺盛期,身体产生的热能远高于散失的热能,这样在在睡袋的舒适温标上要比年老的人低大概5摄氏度。对于儿童,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新陈代谢系统,所以对于他们的睡袋温标定义就会变得很困难。历史上大部分对睡袋所做的研究都集中在士兵,户外培训师,高山向导和登山家们身上,这些人都具有丰富的户外生活经验,而且年龄在18-40岁之间。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户外活动者平常都生活在城市中,在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开着汽车到处走,这些生活模式降低了普通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久居城市的人如果突然走进野外环境中,艰苦的徒步甚至高海拔的登山很快就会耗尽他们的力气,筋疲力竭的身体产生的热量也会减少,就会使人更容易感到寒冷。
为了建立睡袋的温度等级,商业生产前的睡袋原型都要做户外测试,而测试者往往是经常在户外生活的人,例如士兵,登山向导等,他们需要在野外环境中测试几个星期,然后提供给厂商关于睡袋舒适温度和极限温度的意见。
对于睡袋生产厂商来说,测试睡袋需要温度风速,湿度,风速,所穿衣服等条件,并且很难象登山家那样去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气候情况,一般的测试只能基于理想环境下一定温度和湿度,但是测试的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大相径庭。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使用环境,各个品牌纷纷建立气候实验室,在人造的环境中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等物理条件,并在相对应的气候下测试睡袋,由此得出比较合适真实使用情况的温标系数。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以及各种探测手段不断进步和完善,红外热成像系统也开始应用才睡袋测试中,根据红外热成像可以清晰判断出人体在睡袋中的散热情况,红色区域表示散发出来的热量比相应的蓝色区域要多,睡袋设计也可以根绝测试结果作相应的改进。各大厂商还纷纷建立精确模拟人体的模型,模仿不同性别,年龄,身体大小的人体,从温度,湿度,新陈代谢散发热量,人体表面积,表皮温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更进一步精确测试睡袋使用温标。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两种,羽绒和化纤棉,此外还有单层的抓绒睡袋。
羽绒: 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到800。
市场上有时会发现特别便宜的羽绒制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绒服,150元一条的鸭绒睡袋,这样的产品一般不可选。因为羽绒还有两个一般人无法现场检验的指标:耗氧指数和清洁度。羽绒需要经过多道专业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贩把初级的羽绒稍加清洗后就做成成品,这些制品根本无法使用,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木棍敲击成品,会有粉尘漏出,闻一闻会有异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绒本身是高品质的产品,希望大家选购真正的好产品。
化纤棉:的种类很多,质量参差。最普通的喷胶棉,到四孔棉,七孔棉,3M Thinsulate 棉,POLARGUARD 3D/HV棉等。polarguard 3d 和 polarguard HV之间的区别是前者可压缩性更好,而后者保暖更好,3D一般做到-5~-15C,HV可以做到-15~-25C。各种化纤填充物睡袋一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保暖性能会慢慢降低直至没法使,但它们有羽绒睡袋所没有的一个优点,就是打湿后还能残存一部分保暖性能,不象羽绒的一旦湿了就完全不保暖甚至起负作用。填充密度用每米方克重表示,如260克/米方,320克/米方。对比羽绒和化纤棉两种填充物,羽绒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实现最轻;化纤棉保暖程度相对底,包装体积大,可压缩性差;羽绒贵,化纤棉便宜;羽绒潮湿会丧失几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严酷登山环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气性能的材料做羽绒睡袋的外料,化纤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湿后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干速度快;羽绒制品的使用寿命很长,良好保养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纤棉睡袋的寿命不过3、4年。
抓绒:睡袋使用抓绒(fleece)缝制而成,可以单独作为夏季睡袋或卫生睡袋。也可以配合其它睡袋在冬季使用,以增强保暖效果。根据时间经验,一个-3度的睡袋,加抓绒睡袋后保暖效果可达-10度左右。
面料和里料
普通棉睡袋使用涤纶或尼龙材料,涤纶尼龙布又有密度和质地的差异,这里不再细说。羽绒睡袋对内外材料的要求很高,内衬材料通常要求200T以上为宜,因为如内衬材料指数低于200T,个别毛会穿出,一些比较好的睡袋常使用好的尼龙材料(如英国的Nylon Pretex P660MA)已确保不会有绒穿出的现象,这种材料轻且皮肤接触时感觉柔贴;生产商采用加涂层的办法防绒,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因为羽绒睡袋的内外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否则散发的湿气会聚集在睡袋里面,使羽绒的保暖性大大降低。高织纯棉或涤棉也能防绒,但重量大,压缩性差,一般不使用于高端睡袋。
睡袋外用材料:好的羽绒多采用防水透气材料,因为在一些极冷的地方,每当清晨起床时,帐篷内热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常会溅到睡袋上,所以睡袋的外用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防水性,确保睡袋的干燥。由于羽绒睡袋一旦潮湿,又不易干,这就会丧失保暖性能,所以必需使用防水透气材料做其外部面料。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精彩推荐&|&Recommend
6519人关注
1661人关注
1705人关注
1907人关注
1448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按商城(推荐购物网站)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求教,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户外睡袋品牌排名推荐?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求教,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户外睡袋品牌排名推荐?
虽然冬天很冷了,但阻挡不了我要去户外的决心,目前来说唯一却的是一个睡袋,冬天的话肯定要厚一点,质量要好,不然会冻得睡不着。麻烦大家给我推荐一下什么牌子的好一点呢?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我一直用的探路者的睡袋,宽大,可以卷腿;没异味;好收纳;脚端可以打开透气;颜色大方,耐用。毕竟探路者是专业的户外品牌。睡袋还是值得信赖的。
其实,宝妈你也可以,这些知识里面都有哦!
最佳回答者:
睡袋就是睡觉时用的袋子。睡袋是在户外宿营和旅行时必不可少的装备。睡袋种类繁多,适合不同的用途,各有特点,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应怎样选择呢?驴友们在选购睡袋上大费苦心,一般来说,根据用途不同一般把睡袋分为两大类,一类睡袋较薄,用于一般的旅行或露营,这些睡袋大都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还有一类睡袋用于较寒冷的环境,甚至是一些探险活动,这类睡袋一般被称为专业睡袋。睡袋的好坏直接影响第二天的活动,睡袋的选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呢?应该如何挑1根据用途不同一般把睡袋分为两大类,一类睡袋较薄,用于一般的旅行或露营,这些睡袋大都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还有一类睡袋用于较寒冷的环境,甚至是一些探险活动,这类睡袋一般被称为专业睡袋。普通的睡袋价格相对便宜,用途广泛。专业睡袋在设计和材料上都非常考究,价格也相对较高,但如果冬季露营或是去高海拔地区旅行缺少了专业睡袋是不行的。2睡袋用途的不同决定了睡袋的保暖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不同。睡袋的档次和功能的差别也主要在于使用不同的面料和保暖层。市场上比较低档的普通睡袋面料使用一般的尼龙绸,保温层大部分是人造晴纶棉,这些睡袋保温性不是很好,一般只能在20c左右的环境中使用而且重量较重,压缩性也较差。高质量的普通睡袋在材料上要严格得多。3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点,任何睡袋都有一个适宜的使用温度范围即不同的睡袋都有各自的温标”。一般的温标由三个数据组成,一个最低温度:指该睡袋使用的最低极限温度,低于这一温度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危险的。还有一个中间温度;指该睡袋使用最舒适的理想温度。4最高温度是指温度使用范围的上限,高于这一温度,使用者将热得无法忍受。一般来说欧美原产的睡袋在温标上对于亚洲人来说不太适宜,因为欧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于亚洲人,因而我们在选择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曾经发生过温标最低温度标为-20c而在实际使用中-5c时使用者已无法忍受的情况。当然象奥索卡这样为中国市场进行过专门设计的睡袋。在温度标准上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当然透气性能相对要更重要一些,否则会很不舒服。有些品牌的睡袋面料彩特殊防水透气材料制成。5睡袋在设计款式上主要是木乃伊式。这一设计带有头套,上大下小,和人本的形状相符合,睡袋的侧而装有拉链便于出入,这种设计形式保温性能好。此外,还有信封式睡袋,它不但使用舒适而且可以全部将拉链拉开当被子使用,在户外和家中都可使用。专业睡袋全部都采用木乃伊式,而且考虑到人在睡眠时脚部最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下部特别加厚,有些款式还设计个加厚的脚垫。睡袋的头部都可以收紧,防止冷风吹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睡袋的保温层结构设计上,近年来高档的专业睡袋全部采用一种立衬设计,在睡袋内外面料直接缝合在一起。这种设计更好的防止羽绒在睡袋保温层空间内的移动,使羽绒分布更均匀。睡袋的种类很多,但在选择睡袋时和选择其它户外用品一样,并不是最贵的最先进的就是你应选择的,只有最适合你的,能和你从事的户外运动相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子不错的 买来第二天就试了下,帐篷 铝箔防潮垫 地面石板 气温5度的样子,仅穿三角裤睡的 前半夜可以 后半夜有点冷 但愿是没有加蛋槽的缘故 但是感觉0度也差不多的 没有标称的-15啊-20那么牛的
感觉还可以,质量过得去,不过不知道50升是不是小了,这个包包睡袋,帐篷,防潮垫都可以外挂的,睡袋用了一下,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用料 做工都可以,我睡的有点热,要把拉链拉开才可以,不过感觉折叠起来后有点大就是睡袋收纳好有点大,我的包放不下 大家买的时候可以参考下自己的背包。 收纳好要40*29CM 看看你们的包够大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外睡袋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