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腹蜂为何要产数以千计造句计的卵?

为什么蜜蜂造的蜂房消耗的材料最少?_百度知道
为什么蜜蜂造的蜂房消耗的材料最少?
拜托,非常非常急!答案最好详细些!谢谢!
我要问的是为什么蜜蜂所造的蜂房(六角柱状的)所用的耗材最少,或者说这样的蜂房有什么好处也行.第一位回答者,我非常感谢你,但我不需要知道蜜蜂的交配等跟我的提问毫无关系的东西.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蜜蜂属于完全变态昆虫,经卵、虫、蛹、成蜂四个不同的发育形态。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已羽化出房的成熟蜜蜂。蜜蜂主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单个蜜蜂离开集体最长只能生存一个小时。蜂群是蜜蜂生活的单位,每个单位由一只蜂王(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几十只雄蜂(冬季就没有了)、近万只到七、八万只工蜂(发育不完全的雌蜂)组成。
当外界蜜源充足,蜜蜂增加到一定数量后,蜂王就会产下一批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工蜂还会在巢脾的下端修筑几个王台,胁迫蜂王在其中主下受精卵。之后原蜂王开始缩食、收腹瘦身。等到新蜂王(处女王)快出房时,老蜂王带领有飞翔能力的工蜂,拥出巢门,飞向天空,另寻新家。第一只处女王爬出王台后,她首先去寻找未出房的其他王台,咬开王台,刺死尚未长成的王蛹,刺完一个再找下一个,直到刺死所有潜在王位争夺者。当同时出来两个处女王时,两只新王就会马上决斗,直至螫死对方,夺得“王位”。决胜方无论身心多么疲惫,也绝不会休息,马上开始寻找未出房的潜在“王位”争夺者,并将其全部刺死。现在的蜂王还是“处女”,她必须与雄蜂婚配后才能行使蜂王的职权。处女王的婚礼非常浪漫,她会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众多工蜂的欢送下,展翅飞向空中情场(空中雄蜂集结区)。蜂王一旦进入情场,就会有成百上千的雄蜂拼命追逐她,最终一只身体强健的雄蜂追上处女王并与之交配,交配后,雄蜂因为生殖器官脱落在蜂王身上而坠地死亡。每次婚飞,蜂王可与一只或多只雄蜂交配,当她体内贮满精液后,今生将不再出房交配。
蜂王的主要职能就是产卵。在繁殖盛期,一天要产粒卵,每1000粒卵重约300毫克,日产卵重量超过其自身的体重(产卵蜂王体重250 —300毫克),其主要原因就是蜂王终身食用蜂王浆的结果。蜂王在婚配后2—3天就开始产卵。3天后孵化为幼虫,经五个生长阶段11天后发育成蛹;从产卵至羽化为蜂王需16天,羽化为工蜂需21天,羽化为雄蜂需24天。工蜂和蜂王的卵都是受精卵,那为什么一个发育成生存5—6年的蜂王,一个发育成仅生存 50—60天的工蜂呢?原因有两个:一是
二是产在工蜂房内的幼虫只能享受最初3天吃到蜂王浆而后开始吃蜂蜜、花粉组成的蜂粮,导致工蜂卵发育不健全,为弥补不能生育的遗憾,只好辛勤劳动,多采蜂产品了!而蜂王从王台时期的幼虫到成蜂始终食用蜂王浆,最终发育成身强体壮的蜂王。
人们就利用蜜蜂这一特性,将2—3天的蜂幼虫移到人造王台内,使蜜蜂误认为要培育新蜂王了,就往王台中吐大量蜂王浆乳育“蜂王幼虫”,3天后将王台中的幼虫移出,用取将笔取出新鲜的蜂王浆供人们保健食用。每群蜂一次大约可产20—30克王浆,一群蜂一年能产0.5——1.75公斤蜂王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最高每群蜂可产蜂王浆4—5公斤。
雄蜂只能算作蜂群中的配角,他主要是为处女王婚配而生,因此,只有在春夏秋季见到他们的身影,平日里这些“浪汤公子”享受工蜂采回的蜂蜜,甚至可以到其他蜂群中串门白吃而不被处死,只有到空中出现处女王时,他们才一显身手,交配后死在蜂王的“石溜裙”下。大多没有交配的雄蜂在外界蜜粉源减少,蜜蜂准备越冬时,工蜂会毫不留情地将雄蜂赶出蜂群,让这些“花花公子”自生自灭。
工蜂是蜂群的主要成员,自古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蜜蜂勤劳一生,送给人间芳甜,实际上都是赞美工蜂的品质。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她们有着严格的分工。蜂王是蜂群的精神领袖,负责繁育后代;雄蜂仅为处女王交配;社会中其他工作都由工蜂来完成。工蜂主要是以日龄来分工的,每个工种也无贵贱、权利之分。从蜜蜂出生到死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10日龄蜂):刚出房工蜂因其幼小,只能从事清理巢房、为蜂王准备产房、给虫卵保温等工作;5天后,工蜂王浆腺发育成熟,可从事哺育幼虫和蜂王的工作;他们吃蜂蜜和花粉,通过体内消化,由王浆腺转化成蜂王浆饲喂三天内的幼虫和蜂王。这与人类的母亲用乳汁哺育婴儿类似。哺育蜂还要用蜂蜜和花粉调制成“蜂粮”饲喂三天后的幼虫。哺育蜂就是5—15日龄的工蜂,也是蜂王浆分泌蜂。第二阶段(10—20):12—18日龄工蜂由于王浆腺逐渐老化,泌蜡腺逐渐发育成熟,工蜂从自身蜡腺上取出分泌的蜡鳞,混入上颚腺分泌物制成可塑性的蜡,粘到修巢的地方,用自身触测量巢房大小。修巢时千万只工蜂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一昼夜可修改三四万个六角形的蜂房。苏格兰著名数学家马克洛林证明,六角柱状的蜂房是同样条件下消耗材料最少、容积最大且又最坚固的同何体。这种设计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建筑等领域。这一阶段的工蜂还负担酿蜜、造、贮蜂粮、警卫工作、清除箱内杂物等项工作。第三阶段(20日龄到死亡):2日左右的工蜂身强体壮,主要负责外出采集花蜜、花粉、树胶、水等到工作,我们经常看到的在花丛中飞舞的就是这一阶段的成蜂。快到死亡的老公蜂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采水。就是蜂将死时也不给蜂群添任何麻烦,而是默默地飞到花丛中死去。“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就是对工蜂就好的真实写照。
其他类似问题
蜂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水古榕肚腩成蜜蜂王国(图)
 信息时报·大洋网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014
邮发代号:45-43
关键词 文章题目
  【新闻】
三水古榕肚腩成蜜蜂王国(图)
(日 10:32)
6年前古榕树洞成了蜜蜂的安乐窝。图为旧蜂巢。记者周靖宜赵琳琳通讯员莫嘉智吴成贵黄杰华摄
  本报佛山讯&
(记者周靖宜赵琳琳通讯员莫嘉智吴成贵黄杰华)一棵树龄160年以上的古榕因为树身被白蚁蛀蚀,空了的树腹竟成了蜜蜂的安乐窝,数以万计的蜜蜂栖身树腹至少已有6年的历史了,人们怀疑树腹中藏有大量蜂蜜。昨日,记者专程前往三水金本江根村探个究竟。
  蜜蜂栖身的那株古榕位于江根村昆都五显庙左侧的大堤边,临江而立,是一株大叶榕。该树高大挺拔,繁枝叠翠,树根需6个成年人才能合围。据一名当地人介绍,该树至少有160年的树龄了。记者在树下看到,蜜蜂巢的洞口在距离地面约2米的树身上,约莫两个手指大小,因为整个蜂巢仅有这一个出口,因此小小的树洞便十分繁忙,总有蜜蜂不停地飞进飞出,洞口处还有十来只蜜蜂在爬行着。
  当地人告诉记者,人们是6年前发现这棵榕树的树腹“居住”着蜜蜂的,至于蜜蜂是什么时候把家安到树腹中则没有人知道。由于古榕附近蜜源很多,蜜蜂繁殖旺盛,每年3月份都会分蜂,一般是数万只蜜蜂像一团乌云一样整体转移到其他地方。每年也有不少养蜂人专程前来引走一部分蜜蜂。记者采访时正好看到一个养蜂人在引蜂,他用一根沾了糖水的木棍放在洞口,让蜜蜂吸附在棍上,然后把木棍上的蜜蜂弄到原先准备好的编织袋。养蜂人告诉记者,引蜂时不小心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要命。
  据当地人介绍,蜜蜂的蜂巢原先是“居住”在古榕贴近地面的一处树洞的,后来因为人们在树根堆土,蜜蜂不得不搬家,但仍然栖身树腹。这窝蜜蜂少说也有数万只,而人们根本无法采集到蜂蜜,因此人们猜想树腹中的蜂蜜多得惊人,曾有人欲挖开树腹采集蜂蜜,但当地人担心危及古榕而及时制止。
  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蜜。对于分蜂,专家们提出两种解释: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
本报地址:广州大道南<FONT
face="&#13;&#10;&#12;" color=#号汇美商务中心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FONT
彩票热线:
订报电话:<FONT color=#81
(各邮局均可订阅)
摄影热线:
邮政编码:510310& 定价:每份1元
 推广期只售0.5元昆虫的奇闻趣事
昆虫的奇闻趣事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感到惊奇:象昆虫这样小小的动物,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从广义上说,如果把同种昆虫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昆虫种类之间甚至昆虫与包括其它动物和植物在内的环境之间的“对话”(信息联系)都看成“语言”的话,那么昆虫的“语言系统”还可算是丰富多彩而且相当有趣的呢!
  我们知道,人类是用语言或手势、眼神进行交谈和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虽然昆虫属于较低等的动物,它们的“语言系统”远远不能与人类的语言系统媲美。但作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的昆虫,必定需要自己的“语言”,而且还具备了眼睛、“嘴巴”(口器)、“鼻子”(嗅觉器官)和“耳朵”(听觉器官)等应用“语言”的条件,因此可以借助颜色、声音、气味和动作等进行“对话”,特别是在两性间传递寻偶、觅食、防卫和避敌等信息。&
  昆虫的“语言”多姿多彩,表达方式也五花八门。遗憾的是,迄今人类对这种“语言”知之甚少,有的方面只是刚刚涉足,有的则尚未有人探索。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相信,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研究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人类必将越来越深人地揭开昆虫“语言”之谜,并运用这些知识主动而有效控制昆虫的行为。
  1、舞蹈语言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鳞翅目昆虫中的蝶类,也常以“舞路语言”来表达同种异性之间的情谊。雌、雄蝶自蛹中羽化出来后,便选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天气,在林间旷野和百花丛中追逐嬉戏。它们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形影不离地跳着“求爱舞蹈”,以表达各自的衷情。尽情飞舞后,便挑选将来儿女们喜爱的寄主植物停留下来,用触角互相抚摸。当雌虫接受求爱后,才开始“洞房花烛之欢”。雄蝶离去,雌蝶方产下粒粒受精卵,达到传种接代的目的。四点斑蝶的求爱“舞蹈语言”更为奇特。当雄、雌个体性成熟后相互接近时,雄蝶便温情脉脉地扇动双翅,在雄蝶周围缓慢地作半圆圈飞舞,以示求爱。雄蝶飞舞几团后,雌蝶便不停地摆动触角,以表示接受求爱。此时两者靠近,互相用足和触角去触碰对方的翅缘,然后才安静下来,共享欢乐。丝带凤蝶可以说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雄蝶体色素雅,白衣白裙,衬有黑、红花斑;雌蝶体色浓艳绚丽,黑衣褐裙,镶嵌红色花边.自蛹中羽化为蝶后,它们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流连于花间,用“舞蹈语言”互相倾诉柔情。&
  2、色彩语言
  蝶类虽然它们所能看到的图象模糊不清,但是辨别颜色的能力却非常强。有人认为,蝶类在花丛中飞舞并选择花朵时,不是从花朵的外形来分辨,而是从花朵的颜色来决定的;雄蝶寻觅“伴侣”,也首先用眼睛分辨对象翅上的斑纹是否属于“同族”。还有人发现,苍蝇在产卵时需要寄主植物颜色、形状和化学气味的协调刺激。
  昆虫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灵敏的嗅觉器官识别一些信息化合物。昆虫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的方式,叫做“化学语言”。
化学信号在昆虫种内、种间个体联系以及食物、产卵场所和配偶选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稻螟之所以专门以水稻为食,是因为稻株能释放一种被称作稻酮的引诱物质;菜粉蝶爱好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也首先因为这类植物具有芥子苷这种引诱信号。雌蛾用腹端腺分泌的性诱外激素气味作为呼唤配偶的“甜言蜜语”,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到千米左右的雄蛾所感知。蜜蜂习惯过“大家庭”生活,其“家庭成员间的通讯联系”,
甚至各种级别的分化和形成,不少与“化学语言”有关。
  昆虫不像高等动物具有专门用来闻味的鼻子。它们的嗅觉器官大多集中在头部前面的那对触角上。生长在触角上的化学物质感受器官,是它们的嗅觉器官。不同种类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长在上面的嗅觉器官样子也不一样,有的像板块,有的呈尖锥形,有的像凹下去的空腔,有的就像鸡身上的羽毛。一些雄蛾的感受器是羽毛状的,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据科学家们验证,家蚕雄蛾的一根触角上,约有1.6万个毛状感觉器。蜜蜂一根触角上的感受器可多达个。它们接受气味的能力非同小可。舞毒娥的雄性可感受到500米以外雌蛾释放出来的气味。一种天蛾能感受到几里以外同种异性的气味,其敏感程度足以达到单个分子的水平。
蚂蚁是人们经常见到的生活在地穴中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出巢寻找食物,总要先派出“侦察兵”。最先找到食物的,在返巢报信的途中,遇到同巢的成员时,先用触角互相碰撞,然后再用触角闻几下地面,这样不但通过气味信息传递了食物的体积大小,存在的方向和位置,而且也指出了通向食物的路径。蚂蚁的这种通讯方式,被称为信息化合物语言。这种语言只是在同一种昆虫之间传递。
  信息素又分为种内的(外激素)和种间的(他感作用物质):前者包括性抑制外激素、性诱外激素、标迹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和群集外激素,后者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协同素等。昆虫对这些物质的感受又可以分为嗅觉(空中传播)和味觉(接触感受)等形式。&
  性信息素 报警信息素 追踪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也叫集结信息素)
  性信息素
  昆虫释放到空气中,由此吸引异性来交配的激素,称性信息素。蛾类通常都能分泌性信息素,因此,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它们,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方法是将雌蛾装入纱笼中,悬挂在松林内。当雌蛾释放的化学气味借助风力和空气流动传递给雄蛾时,不但告诉它雌蛾的存在,而且连位置、距离远近都一清二楚地传道了出来,便于雄蛾追踪。
  同是一种蛾子释放出来的性信息素,成分结构却十分复杂,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2―3个组分,有的7―8个组分。越是组分多,显示在气味语言中的作用越离奇。雌蛾用性信息素把雄蛾诱来,雄蛾在它身旁停下求爱、交配。这多情多意的过程,就是利用释放性信息素的不同组分或不同浓度,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的过程。
  报警信息素
  昆虫在报警时释放一种多属于萜烯类的化学物质,它能以此巧妙地告诉同伙,灾难来临,要提高警惕,设法自卫或逃避。
  蚜虫的体型很小,只能以毫米汁算,但它们的报警能力却很强。当蚜群遇到天敌来袭时,最早发现敌害的蚜虫表现兴奋,肢体摆动,并及时释放出报警信息素。同伙接到信息后,便纷纷逃离或掉落地上隐蔽。令人惊奇的是,这种信号物质还给侍从蚂蚁(取食蚜虫排放的蜜露并保护蚜虫的蚂蚁)“通风报信”,促使这些蚂蚁迅速搜寻来犯之敌并把它团团围住。俗话说:“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蜇”。马蜂蛰人,名不虚传。
一旦被一只马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马蜂蜇人时,蜇针与报警信息素会同时留在人的皮肤里。人被蜇后的最初反应是捕打,信息素的气味便借助打蜂时的挥舞动作扩散到空气中,其他马蜂闻到这种气味后,即刻处于激怒的骚动状态,并能迅速而有效地组织攻击。
通过对马蜂释放的报警信息素的提取化验,已知道其主要成分属于醋酸戊脂,有香蕉油气味。因此,一旦被马蜂蜇后,可用5%的氨水或含碱性物质擦洗,有止痛消肿的作用,这是使酸碱中和的结果。
  追踪信息素
  一些社会性昆虫常分泌这种信息物质,借以指引同伙寻找食物或归巢。有一种火蚁,在它们外出时,不断用蜇针在地面上涂抹,遗留下有气味的痕迹,形成一条“信息走廊”。无论寻食或归巢便都沿着这条走廊往返通行,从无差错。
  蜜蜂外出来蜜时,当一只工蜂发现蜜源后,便在蜜源附近
  释放出追踪信息素,用来招引其他蜜蜂。即便是携蜜回巢后,仍可靠这隙息,往返于蜂巢与空源之间。据观察,这种信息可传递数百米远。已经查明蜜蜂释放的信息累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等化学物质。白蚁以木材为主要食料。当它们在寻找适合的木材和生活环境时,常是有次序地成行结队按一定路线行进,人们称之为“蚁路”。蚁路是由工蚁腹部第五节的腹面分泌的“追踪信息素”涂抹成的长久不衰的信息路。蚂蚁也这种激素,科学工作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蚂蚁的追踪信息家涂在蚁洞外,可引诱一些蚂蚁出洞,涂抹的浓度高,它们便倾巢而出,甚至能将大腹便便的蚁后引出洞外。如果把这种化学物质在地上涂成个大圆圈,蚂蚁便沿着这个圆圈不停地转起来。
  聚集信息素(也叫集结信息素)
  它的作用就像吹集合号一样。例如鞘翅目小蠹科的小蠹虫,专门在长势较弱的树木的树皮下为害。当少数个体找到适合它们寄生的树木时,便从后肠释放出一种信息素,这种化学物质与寄主树的萜烯类化合物互相作用后,就能发出集合的信号,使远处分散的同类聚集飞来,集体取食为害。当所生存的寄主树木的营养降低,或条件变劣时,在原寄主上的小蠹成虫又开始分泌这种物质,意在告诉同伙,这里已不适宜生存了,该搬家了。于是它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纷纷钻出树皮,成群结队飞迁到更适合的树林中去生活。
  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是昆虫的一种“语言”形式。
昆虫虽然不能用嘴发出声音来,却可以充分运用身体上的各种发声器官来弥补这一不足。昆虫虽无镶有耳轮的两只耳朵,但它们有着极为敏感的听觉器官(如听觉毛、江氏听器、鼓膜听器等)。昆虫的特殊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传递同种之间各种“代号”的声音通讯系统。
  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对不同种类昆虫声音通讯的发声机理和部位有所认识。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埤雅》上说“苍蝇声雄壮,青蝇声清聒,其音皆在翼。”已明确地将不同昆虫的“声语”分为摩擦发声和振动发严。
  东亚飞蝗的发声,是用复翅(前翅)上的音齿和后腿上的刮器互相摩擦所致。音齿长约l厘米,共有约300个锯齿形的小齿,生在后腿上的刮器齿则很少,但比较粗大。要发声时,先用四条腿将身体支撑起,摆出发音的姿势,再把复翅伸开,弯曲粗大的后腿同时举起与复翅靠拢,上下有节奏地抖动着,使后腿上的刮器与复翅上的音齿相互击接,引起复翅振动,从而发出“嚓啦、嚓啦”的响声。
  摩擦发声大多是由20一30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又由80―l00个小音节组成。发出来的声音频率多在500一1000赫兹之间,不同的音节代表着不同的讯号。因此,音节的变换在昆虫之间的声音通讯联络中有着重要作用。&
  据报道,家蝇翅的振动声音频率为147―200赫兹。国内有人研究过八种蚊虫的翅振频率,不同种类、不同性别均不相同。八种蚊虫的翅振声频可达433―572赫兹,而且雄性明显高于雌性。农民有句谚语:“叫得响的蚊子不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雄蚊是不咬人的。
  大多数昆虫发出的声音是极小的,它们之间使用人类很难模拟的“语言”进行喃喃“私语”。但是,也有的昆虫能发出十分响亮的声音,蝉类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了。雄蝉腹部有一个象大鼓一样的发声器,它们很象不知疲倦的“歌唱家”,夏季从清晨到夜晚到处都可以听到它们响亮的“歌声”。原来,仲夏季节蝉从地下钻到地面后,充其量也只能活到秋天。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得不抓紧时间以没完没了的“歌唱”来召唤它的“情侣”(雌蝉)。有趣的是,蝉的种类不同,呜叫时所发出的声波也不同,如夏蝉喜欢“引吭高歌”,而寒蝉的“歌唱”总带有低沉悲切的色调。这样一来,一种蝉的个体对另一种蝉发出的“求爱”歌声是不会给予理会的。就算是同‘一种蝉,假如雄蝉的“歌喉”出了毛病,由它“演唱”的”情歌”,也会失去对”倩侣”的引诱力。此外,斗蟋蟀时胜利者的得意呜叫,也许就是一种“凯歌”吧!
  有发音器就有听觉器(耳朵)。昆虫的听器请参看“千差万别的耳朵(听器)”。昆虫中“声音语言”的巧妙运用与灵敏度,已有点像人类、使用的“大哥大”和“BP机”,但其“语言”与听觉器官的相互作用,是否已具有人类发音与收音之间的那种密切连带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光信号语言
  身体渺小的昆虫能巧妙地利用闪光(灯语)进行通讯联络。萤火虫是这种通讯方式的代表。夏日黄昏,山涧草丛,灌木林间,常见有一盏盏悬挂在空中的小灯,像是与繁星争露,又像是对对情侣提灯夜游。如果你用小网,把“小灯”罩住,便会看到它是一种身披硬壳的小甲虫。由于它的腹部末端能发出点点荧光,人们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萤火虫。
  萤火虫在昆虫大家族中属于鞘翅目,萤科。它们的远房或近亲约有2000种。萤火虫是一种神奇而又美丽的昆虫。修长略扁的身体上带有蓝绿色光泽,头上一对带有小齿的触角分为11个小节。三对纤细、善于爬行的足。雄的翅鞘发达,后翅像把扇面,平时折叠在前翅下,只有飞时才伸展开;雌的翅短或无翅。萤火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完全不同的虫态,属完全变态类昆虫。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在它腹部末端的皮肤下面有一层黄色粉末。把这一层切下来放在显微镜下,便可见到数以千计的发光细胞,再下面是反光层,在发光细胞周围密布着小气管和密密麻麻的纤细神经分支。发光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荧光素和荧光酶。当萤火虫开始活动时,呼吸加快,体内吸进大量氧气,氧气通过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在细胞内与起着催化剂作用的荧光酶互相作用时,荧光素就会活化,产生生物氧化反应,导致萤火虫的腹下发出碧莹莹的光亮来。又由于萤火虫不同的呼吸节律,便形成时明时暗的“闪光信号”。
当你把许多的萤火虫放在一只玻璃瓶里,玻璃瓶就像一只通了电的灯泡,它会发出均匀的光来。&
  不同种类的萤火虫,闪光的节律变化并不完全一样。一种美国有的萤火虫,雄虫先有节律地发出闪光来,雌虫见到这种光信号后,才准确地闪光2秒钟,雄虫看到同种的光信号,就靠近它结为情侣。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
  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之间为争夺伴侣,要有一场激烈的竞争。它们还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把别的雄虫引开,好独占“娇娘”。
  萤火虫能用灯语对讲的秘密,最早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动物学家劳德埃博士发现的。他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现象。可见揭开一项前人未知的奥秘并非易事。
  除萤火虫外,还有许多昆虫,它们只有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后才飞行于花间,一面采蜜,一面为植物授粉。漆黑的夜晚,它们能顺利地找到花朵,这也是“闪光语言”的功劳。夜行昆虫在空中飞翔时,由于翅膀的振动,不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能,发出紫外光来向花朵“问路”,花朵因紫外光的照射,激起暗淡的“夜光”回波,发出热情的邀请;昆虫身上的特殊构造接收到花朵“夜光”的回波,就会顾波飞去,为花传粉作媒,使其结果,传递后代。这样,昆虫的灯语也为大自然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因此,夜行昆虫大多有趋光性,“飞蛾扑火”就是这一习性的真实写照。
  绝大多数的昆虫是单独生活(独居)的。但在昆虫中,也有一些是真正过着社会生活(或称社会性生活、群居生活)的。最著名的要算蜜蜂、白蚁和蚂蚁了。社会生活的标准应当是: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过着集体生活,大家庭的成员有不同的品级(型)和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维护群体生活,繁衍后代。
  为什么社会性昆虫分工如此明确呢?有些人认为这是它们的本能;但现在更多的人则认为是由于它们各阶层成员之间存在着“食物互惠”的关系。以蜜蜂为例,蜂王在产卵前,工蜂把蜂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蜂王在产卵时总有很多工蜂照料它;蜂王休息时,工蜂轮流喂养它;当蜂王在巢中行走时,巢内其他蜂都给它让路,如此等等。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几万只工蜂对蜂王如此尊重,顺从,并为它效劳呢?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蜂王本身能从口器中的上颚腺分泌出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遍布到蜂王全身,工蜂喜欢这种物质,井经常在蜂王身体上甜食。这种物质可以阻止工蜂卵巢发育,同时还具有指挥工蜂行为的功能,使蜂群内形成不同阶层。这种物质就是“女王物质”,实际是一种激素,也称为行为调节激素。经分析发现,这种激素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人们进行人工合成试验已获得成功。白蚁和蚂蚁的蚁后也能分泌这种物质。关于社会性昆虫的行为调节激素,目前还只是有些了解,对其本质和调节机制仍在进行研究。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
  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白蚁,亦称虫尉。白蚁体软弱而扁,白色、淡黄色、赤褐色或黑褐色均有,各种不同种类体色不一样。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长翅、短翅和无翅型。具翅种类有两对狭长膜质翅,翅的大小、形状以及翅脉序均相似,故称等翅目。白蚁的翅经短时间飞行后,能自基部特有的横缝脱落。
  白蚁属社会性群体生活昆虫,并有复杂的组织分工。在一个群体内的个体,从形态和分工上可分为两大类型,即生殖型和非生殖型。
  l、生殖型:为有性的雌蚁和雄蚁,它们的职责是保持旧群体和创立新群体,在这个类型中有三个品级。
  1)大翅型或有翅型:体躯骨化,黄、褐或黑色,有两对发达的翅,脱翅后可以成为创立新群体的父蚁和母蚁。每年春夏之季。雨后天气闷热的傍晚,突然从蚁巢中飞出大量的长翅繁殖蚁,在离巢不远处的建筑物附近低飞,飞行时间很短,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低空飞舞,好像在开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情投意合者飞落地面,各自脱掉翅膀,雌雄成双追逐,通常为雌前雄后,完成婚配大事,寻找合适场所,建筑新巢,产卵,繁殖后代,另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的母蚁和父蚁,也就是新群体中的蚁后和蚁王。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白蚁婚飞分群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常可看到,但不是婚飞中的所有个体都能成双建立新群,当它们大量飞出时,常被各种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动物吃掉,其中只有少数喜结良缘成为伴侣。尽管是少数,也足以维持其种族繁衍并造成对木质建筑物的危害了。
  (2)短翅型:称为补充生殖型,在地栖性种类中较为常见。
  (3)无翅型:也是补充生殖蚁,完全是无翅个体。只存在于极原始的种类中。
  2、非生殖型:是指没有生殖能力的白蚁。它们无翅,生殖器官已经退化,主要担负劳动和作战的任务,因而又有工蚁与兵蚁之分。&
  (1)工蚁:在蚁群中数量最多,担任巢内很多繁杂的工作,如建筑蚁冢,开掘隧道,修建蚁路,培养菌圃,采集食物,饲育幼蚁与兵蚁,看护蚁卵等。在无兵蚁的种类中,它们还要负责抵御外敌。
  (2)兵蚁:虽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生殖。兵蚁的头部长而高度骨化,上颚发达,但已失去了取食功能,而成为御敌的武器,还可用上颚堵塞洞口、蚁道或王宫入口。由于兵蚁失去了取食功能,因而食物由工蚁饲喂。兵蚁分两型:大颚型兵蚁――上颚形成各种奇异的形状,好似一把二齿的大叉子。象鼻型兵蚁――头延伸成象鼻状,当它与敌搏斗时,可喷出胶质分泌物,涂抹敌害。
  白蚁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生活史复杂。白蚁按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两个类别。一是木栖性白蚁:群体大小不一,在木质建筑物,如木制门窗、木制地板、木制屋、铁道枕木、木制桥梁、枯树等的啮空部分建巢,取食木质纤维,为木材制品的大害虫。木材被蛀变空,建筑物容易倒塌。铁路枕木被蛀,影响使用寿命,对交通安全威胁极大。二是土栖白蚁:在地面下土中筑巢,或巢高出地面成塔状,称为蚁冢。土栖性白蚁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
  说起白蚁的取食,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据康熙年间出版的《岭南杂记》(吴震方著)记载,公元1684年某衙门银库发现数千两银子失踪,官员们大为惊恐,到处寻找而不见,后来在墙壁下发现一些发亮的白色蛀粉,并在墙角下挖出一个白蚁窝,众官员当时不解,随后将白蚁放进炉内烧死,结果烧出了白银。如果这篇记载属实,则白蚁可以啃食白银是无疑的了。关于白蚁蛀食金属和电缆的事,在我国和国外均有过报道,但到底是哪一种白蚁,无从查考。白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分布较普遍。
  蚂蚁属膜翅目,蚁科。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一般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已知14000多中。常见的有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
  蚂蚁的型与分工
  发育为完全变态。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l、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建立群体,也是以通过婚飞方式两性相识结交为起点。相识后一见钟情,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交尾。“新郎”寿命不长,交尾后不久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着孤单生活。蚁后脱掉翅膀,在地下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待体内的卵发育成熟产出后,小幼虫孵化出世,蚁后就忙碌起来。每个幼蚁的食物都由她嘴对嘴地喂给,直到这些幼蚁长大发育为成蚁,并可独立生活时为止。当第一批工蚁长成时,它们便挖开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寻找食物,随后又扩大巢穴建筑面积,为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提供住房。自此以后,饱受艰苦的蚁后就坐享清福,成为这个群体大家族的统帅。抚育幼蚁和喂养蚁后的工作均由工蚁承担。但蚁后还要继续交配,不断产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她的寿命可长达15年。蚁巢有各种形式,大多数种类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将掘出的物质及叶片堆积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状,起保护作用。也有的蚁用植物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还有的蚁生活在林区朽木中。更为特殊的是,有的蚁将自己的巢筑在别的种类蚁巢之中或旁边;而两“家”并不发生纠纷,能够做到和睦相处。这种蚁巢叫做混合性蚁巢,实为异种共栖。无论不同的蚁类或同种的蚁,其一个巢内蚁的数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别。最小的群体只有几十只或近百只蚁,也有的几千只蚁,而大的群体可以有几万只,甚至更多的蚁。
  在我国华南一带的阔叶林中,还有一种翘尾蚁,顾名思义,就是它那带有螯针的尾端常翘起来,像是跃跃欲试,随时准备进攻的样子。它有种怪脾气,经常与树打交道。它喜欢用叼来的腐质物以及从树上啃下来的老树皮,再搀杂上从嘴里吐出来的粘性汁液,在树上筑成足球大的巢,巢内分成许多层次,分别住着雄蚁、蚁后和工蚁,并在巢中生儿育女,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开始时一树一巢,当群体过大,而且又有新的蚁后出生时,新蚁后便带领部分工蚁另造新居。有时为争夺领域,常展开一场恶斗。为了在树上捕捉其他小虫为食,它可用细长而有力的足在树冠的枝叶上奔跑。如两树相距较近,为免去长途奔波之劳,它们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后足,垂吊下来,借风飘荡,摇到另一棵树上去,搭成一条&蚁索桥&。为了能较长久地连接两树之间的通途,承担搭桥任务的工蚁还能不断替换。树上的食物捕尽,又结队顺树而下,长途奔袭,捕捉地面上的小动物。猎物一旦被擒获,翅尾蚁便会用螯针注入麻醉液,使猎物处于昏迷状态,然后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只超过它们体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们轻而易举地拖回巢中。
  人们从有这种蚁巢的树下经过,可要十分小心。如惊动了它们,会倾巢出动,顺树而下或从空而降,进行攻击,使你遭受挨蜇之苦。
  蚁类的食性在不同亚科和不同种类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和杂食性。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到了严寒的冬天它们又到哪里去觅食呢?它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做为食料(奶蜜)。蚂蚁为什么知道冬天快来了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蚂蚁的这种本能是受它们体内的年生物钟控制而起作用的,换句话说,它们是按照年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储备的。
  昆虫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它们还有着千姿百态的体型和稀奇古怪的习性。它们在广阔的自然界求生存,必然要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发生各种利害关系。有的昆虫自身长着与敌搏斗的“武器”,可以保卫自己;也有些昆虫生来就没有这种“武器”,但它们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自己的体型和体色适应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的掩护来保存自己。昆虫的适应能力极强,逃跑的本领也极高,它们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维持生存。
  昆虫是自然界生物类群中的一员,这就必然使它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模拟是一种动物摸仿另一种动物的形态,使良己长得和它们相似,从而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免遭天敌的侵害。这是不同种的动物,在自然选择上朝着对自身有利的特性发展时结果。
  拟态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设想:某些种类的昆虫对鸟及其他捕食性天敌来说是令其厌恶的,不可口的或不可食的,且这些种类具有醒目的“警告”色让捕食者识别而避开它们;另一些无害而又很可口的昆虫则采用了类似的花纹以获得保护,因为捕食者误以为它们是不可口的种类而离之而去。不可口的蝴蝶被当作“模型”,而可口的种类则被称为“模拟型”。
  很容易想象到,拟态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断完善,以致于有些时候它们与模型之间是如此地相似,只有通过仔细检查它们的脉序才能区分开来。越与模型相似的拟态越容易被捕者误认为模型,因而也更容易逃避捕食。相反,拟态程度差的蝴蝶将不被误认为模型,因而更容易受到捕食。在这种压力下,拟态差的个体将逐渐被消灭,
仅留下那些与模型很相似的类型。拟态常扩展到行为方面,以致于模拟者采用模型种的习性和飞行行为。任何与模型行为不相符的模拟者都将在自然选择的长期过程中被淘汰。只有一些难于下咽的蝴蝶被捕食以后,其余部分的蝴蝶才能幸免。如果蝴蝶种群含有高比例的可食性模拟者,
捕食者就有很大的机会捕食它们,
因而就不能很快地识别警戒色,
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价值。
  拟态通常可分为两类:&1&贝氏拟态:在昆虫的某些科中,有大量不可食的种类充作贝氏拟态的模型。例如,斑蝶科中包括许多难于下咽的种类,因此成为其它科的蝴蝶模拟的经典模型。
模型与模拟者必须共存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的栖息地。而且,模型总是应该比模拟者更丰富。这是因为捕食者必须有厌恶的实际经验后才能识别警戒色。换句话说,只有一些难于下咽的昆虫被捕食以后,其余部分的昆虫才能幸免。如果昆虫种群含有高比例的可食性模拟者,捕食者就有很大的机会捕食它们,因而就不能很快地识别警戒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价值。在野外并不发生高比例的模拟者。通常模拟者都极少,很难发现,而模型则可能非常丰富。贝氏拟态中最惊人的一个例子是巴布亚产的兔凤蝶(Papilio
laglaizei Depuiset)。
这个种的模型不是别的蝴蝶,而是白天活动的一种蛾(Alcidis
agarthyrsus)。 它们从正面看非常相似,只有从反面看才能区分开来。这种蛾腹部腹面呈鲜艳的桔黄色,
而任何凤蝶属的种类都无此特征。兔凤蝶则利用后翅臀褶区的相同颜色的斑来达到这一目的,当其休止时这一部分正好盖在腹部上而形成桔黄色现象。
  非洲凤蝶(Papilio dardanus Brown)具有雌体多型现象,
从而呈现出多种有趣的贝氏拟态。其雄蝶很易识别,乳黄色的翅上具有黑色的花纹,后翅各具一枚尾突。在某些分布区(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雌蝶在颜色、花纹及形态方面都与雄蝶非常相似。在其他地区,绝大部分雌蝶后翅无尾突,形态差异悬殊,且大量模拟其他科的不可食种类的形态。已知非洲凤蝶的多型雌体超过100种。贝氏拟态大量出现在凤蝶科中。
  &2&缪氏拟态:这个术语用来描述均不可食的不同种具有类似形态的现象。如果发生在同一地区的两种不可食昆虫具有相同的标志或警戒色,那么对两者都有利。很明显只要捕食者误食其中任何一种,即可记住其特有的警戒色而避食这两种昆虫。在一特定地区,在当地所有的捕食种类都记住昆虫的警戒色之前,必然有一些昆虫要成为牺牲品。如果是两种昆虫具有相同的花纹,则每一种失去的个体数大致相等。由捕食选择产生的进化压力将有利于趋同进化,直到它们变得非常相似。当然这个过程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在某些情况下,拟态型开始可能是由于随机变异而产生的,它们能存活下来是因为它们很幸运地类似于其他不可食的种类。没有化石或其他原始型的证据,上述观点是无法证实的。
  理解产生模拟花纹的选择过程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捕食者如何识别警戒色及花纹中那些特征是关键的这一方法来实现。需要研究的是,捕食者识别的是整个翅面的花纹,还是仅象点、带这样的局部特征,或者是某些颜色的并列。&
  拟态研究的先驱普尼特指出,既使缪氏拟态中的一种比另一种更丰富,它们仍然从共同的花纹中得到益处,而较稀少的种类则会获得相当大的好处,就象贝氏拟态一样。
  有一种生活在竹林里的昆虫,有着惟妙惟肖地模仿竹枝的体型和竹叶青翠体色的本领,使侵害它们的天敌难以发现。人们给这种昆虫起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
― 竹节虫。
  竹节虫属竹节虫目。仿竹的种类头部几乎与身体等宽,细长而分节明显的身体极似竹枝。前足短小,两对细长的中、后胸足紧贴在身体两侧。前足经常攀附在竹叶的柄基上,后足紧抓竹节。当它在竹枝上停息时,有时将中、后胸足伸展开,不时微微抖动几下,好像竹枝受到了微风的吹拂。竹节虫胸足的腿节与转节之间有缝,通敌易断肢脱落,脱落后仍能再生。竹节虫多为无翅种类或在中胸和后胸的中部有马鞍状翅芽;热带的有翅种类前后翅发达,软。竹节虫为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昆虫,若虫和成虫基本形态、食性和生活环境相似。它一般进行两性生殖,但也常有孤雌生殖的。在进行两性生殖时,雌雄交尾不是雄上雌下,而是雌雄尾部相接,头的方向相反,很像延长的竹枝,这也是跟它们的仿竹拟态相一致的吧!
竹节虫还有一手保护自己的本领:只要树枝稍被振动,它便坠落在草丛中;收拢胸足,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伺机偷偷溜之大吉。&
  仿叶拟态的昆虫种类很多,其中著名的有竹节虫目,叶虫修科的一些种类,因为它们停息在植物上时很像植物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们叶子虫。叶子虫体扁平,雌虫前翅发达呈叶片状,翅脉明显,很像植物叶片的叶脉,后翅退化;雄虫前翅退化,后翅发达。它们足宽扁,特别是前、中足腿节和胫节呈片状。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跟所栖息生活环境中的植物叶片颜色相似,因而不易被天敌动物发现,得以逃避侵害。这类昆虫成虫不善飞翔,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福建和南沙群岛可采集到。
  鳞翅目,蛱蝶科的枯叶蝶和枯叶蛾科的枯叶蛾也是著名的仿叶拟态昆虫。这两类昆虫在仿叶拟态方面的以假乱真术,真达到了绝妙的程度。当它调停息在树枝上时,哪个是虫;哪个是叶,你如不细心观察,确实难以分辨。
  关于枯叶蝶的拟态,曾有人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似叶非叶枯叶蝶,时现时隐飞或歇;后翅尾突如叶柄,并翅藏头酷似叶。色似枯叶纹似脉,巧夺天工堪称绝;翅表闪蓝橙黄带,突然展翅惊飞雀。”
  枯叶蛾是枯黄色或橘黄褐色的,一般多为中等大小的蛾类。当它停息在枯枝上时,翅盖在腹部背上像屋脊一样。前翅顶角尖,好似枯叶的顶尖,自前翅后缘中部有一条纵脉(线)伸向前翅顶角,恰似叶片的主脉。边缘呈锯齿状的后翅,一部分从前翅下方伸出,很像枯叶的边缘。静止时后翅肩角和前线部分突出,形似枯叶状。一对下唇须并列在一起伸向头的前方,活像离开枝条的叶柄。有的枯叶蛾翅面上还生有不同颜色鳞片形成的斑纹,像枯叶上的病斑。
  在春夏之际百花争艳的季节,无论是在公园的花坛上,还是在田野的花丛里,你都会看到有很多种昆虫不约而同地聚会到一起,花丛成了它们相互会合的场所。蜜蜂、食蚜蝇和寄蝇是众多互仿中的常客。说来也巧,它们虽然不是同一科中的亲兄弟,但在昆虫大家族里,它们的亲缘关系还不算远哪。它们的体形和大小也差不多,只能算是同族中的小个头吧!体色也非常近似,都是黄褐色,还都属于拟态之列。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或对它们的主要特征还没有完全掌握,你可能还区分不出它们谁是谁哩。
  蜜蜂是大家常见的昆虫。它属于膜翅目,蜜蜂科。它的触角呈膝状,口器为嚼吸式,两对膜质翅,由翅钩列将每侧的前后翅连在一起(可别认为它每侧只有一个翅),后足发达为携粉足。
食蚜蝇和寄蝇都属双翅目,它们只有一对发达的前翅,后翅变成平衡棒。但食蚜蝇属于食蚜蝇科,翅大,外缘有与边缘平行的横脉,从而使中部的翅脉形成封闭的翅室,这是食蚜蝇的主要特征。寄蝇属于寄蝇科,体较粗壮,全身具毛,粗毛(鬃)较多,特别在腹部有成排而明显的缘鬃、背鬃和端鬃。翅后缘基部有腋瓣。中胸后盾片特别发达,露出在小盾片外,成一圆形突起,从侧面看特别明显。根据这些主要特征也就不难分辨这三种彼此相仿的常客了。
        
          
     
  很多昆虫能巧妙地模拟环境的颜色,减少被人发现的机率。土蝗的颜色象土,竹节虫象枯枝或绿色的叶片,甚至昆虫学家有时也会被骗。“尺蛾黑化”最能说明昆虫的适应性了。工业社会前尺蛾适应于环境的颜色为灰色;而当工业社会到来以后环境污染逐渐加重,尺蛾的身体渐渐变为黑色。你瞧,它多狡滑!
仿有毒的昆虫
  一些昆虫体内有毒,令捕食性天敌望而生畏而避之。因此,一些无毒的昆虫就会模仿有毒昆虫的外形和行为,从而得到保护。斑蝶大多有毒,所以常成为其它蝴蝶模拟的对象。你看金斑蛱蝶的雌虫与金斑蝶是多么象啊。再看这只透翅蛾,你不会认为是马蜂吧!
  有些昆虫当受到惊扰或遇到天敌伤害时,就放出气体或臭味使天敌避开,或者用毒针螯刺天敌。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放屁虫
  步甲(步行虫)在紧急情况下从肛门连续发射炮弹――多种化学物质:过氧化氢、醌、酶等反应产生的高温液态毒液,把强大的敌人轰的屁滚尿流。也许爱玩虫的人们都领教过它的厉害,因而给它起了个绰号,叫放屁虫。
  捅马蜂窝的后果
  俗话说:“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蜇”。马蜂蛰人,名不虚传。即使是一些不知名的马蜂,自卫的本能和警惕性也很高,只要侵犯了它们的生存利益,担任警戒任务的马蜂,会立即向你袭来。一旦被一只马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马蜂蜇人时,蜇针与报警信息素会同时留在人的皮肤里。人被蜇后的最初反应是捕打,信息素的气味便借助打蜂时的挥舞动作扩散到空气中,其他马蜂闻到这种气味后,即刻处于激怒的骚动状态,并能迅速而有效地组织攻击。
通过对马蜂释放的报警信息素的提取化验,已知道其主要成分属于醋酸戊脂,有香蕉油气味。因此,一旦被马蜂蜇后,可用5%的氨水或含碱性物质擦洗,有止痛消肿的作用,这是使酸碱中和的结果。
  陕西省石泉县地处秦岭山区,日,该县饶峰镇明星村三组的8岁小女孩周朝和表姐在打猪草时遭到山蜂的攻击,周朝被蜇中太阳穴后昏迷,29日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种山蜂为黑头黄腹,属于马蜂。
  1、避重就轻&
  大蚊为了逃避敌人的危害,可断其肢体而救得性命。
大蚊的腿又细又长,非常醒目,抓住或碰到后很容易脱落,而虫体本身并不会受到伤害,却可借机逃走。
  蝴蝶的大多数眼斑被认为是起防御作用的“目标区”,能吸引鸟一类的捕食者去捕捉,既使损坏了,仍不会危及蝴蝶的生命,有些还能正常活动。
在灰蝶科的许多种类中,眼斑与结构特征相结合而在后翅内角处形成一个“假头”。翅的这一部分常延伸出小尾突。这些蝴蝶在栖息时翅合拢并摩擦引起尾突振动,好象头部的触角在活动。
  2、武装部队 ― 兵蚁
  每年为害大量木材的白蚁防卫本领更为高强。兵白蚁具有一对硬而锐利的大颚(能催毁铅!),是强有力的护卫武器,同时分泌毒液,涂在敌虫被它上领咬破的皮肤伤口上、使受伤敌虫一命呜乎。
  3、装死逃生
  你见过“死”过的虫还能活起来吗?那是虫在装死。如果你到麦田里去,只要稍稍触动一下麦叶,有时甚至还没有碰到麦子,停在叶子上的粘虫幼虫或麦叶蜂,却把身体一卷而滚落到地上去了。如果你到菜田里,菜叶上的甲虫也一样,手还不曾捉到它,它已经滚落到菜心里去了。我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之为假死性。
  难道昆虫果真知道有人要去捉它,赶快装死吗?当然不是,昆虫哪有这样聪明!昆虫的假死性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刺激反应。因为当它们的眼睛或身体上的感觉毛感受到周围环境有些变动,神经就会发出信号,使昆虫的浑身肌肉收缩起来。昆虫肌肉一收缩,原来停在植物上的足就会缩起来,它的身体就再也停不住了,所以就自己滚落了下去。你要不信,可以注意看看,是不是装死的昆虫足都是收得紧紧的,要是真的死了,大多数昆虫的足都是松开的。用这个方法也可以辨别一个虫子是真死还是假死。
  假死是昆虫躲避敌害的一种方法。例如鸟要啄食昆虫,可是鸟还不曾飞到虫子身旁,风已经先让昆虫感觉到了。等鸟落下来,虫子已经滚落掉了。
  幼虫是昆虫大量取食的阶段,由于其食料来源的不同,其外部形态也千差万别,有的讨人喜欢,有的令人望而生厌,也有的使人产生恐惧。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类型。
  多足的幼虫
  大部分脉翅目、广翅目、极少数甲虫、长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叶蜂类幼虫,都是多足型幼虫。后三目的幼虫通常又称为躅型幼虫。
多足型幼虫的特点是:除胸足外,腹部还具有多对足,呼吸系统属周气门式。根据幼虫的体型和足的形态,又可分为多足型和躅型两类。前者腹部具有若干对刺突,如广翅目的泥蛉除前8腹节各有一对刺突外,前7腹节还各有l一2对生有呼吸丝的泡;如脉翅目的鱼蛉、鞘翅目的水龟虫幼虫等。后者,躅型幼虫,包括大多数鳞翅目幼虫、叶蜂幼虫、若干长翅目幼虫,其特点是体呈圆筒形,腹部有足。
  穿着蓑衣走路
  蓑蛾的幼虫吐丝织成各种形状的蓑囊,囊上粘附断枝、残叶、土粒等,幼虫栖息其中。行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移动。老熟幼虫将囊用丝悬挂在植物上,在囊内花蛹。雌蛾无翅,终生栖息在蓑囊内。雄蛾羽化后从囊的下端飞出,雌蛾羽化后仍在囊内,伸出头、胸,等待雄蛾飞来交尾并产卵在囊内。幼虫危害果树、林木、谷类作物和蔬菜。
奇形怪状的
  双翅目、膜翅目的细腰亚目、蚤目,以及鞘翅目的象虫科等的幼虫均属无足型。无足型幼虫的特点是身上没有任何附肢,而这多数是由寡足型或多足型幼虫附肢消失而来的。由于它们通常都生活在容易获得食料的环境中,所以不仅行动器官退化,而且感觉器官等都不发达。无足型幼虫按头部程度,常又分为全头式、半头式和无头式三种类型。&
  少足的蛴螬
  寡足型幼虫出现在鞘翅目、毛翅目和部分脉翅目昆虫中,它们具有发达的胸足,但腹部无足。典型的寡足型幼虫是捕食性的,它们的行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都很发达,但也有一些过渡性或特化的类型,表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如金龟子的幼虫――蛴螬。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与成虫相似,仅在个体大小、翅和外生殖器等方面不同,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叫蝗蝻,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的代表。
&        
          
     
  昆虫也有很多建筑师为自己造“房子”,特别是膜翅目的蜜蜂、马蜂类,简直就是最高明的建筑师。不同种类的蜂,建造的房子也不一样。蜂的蜂巢其造型之奇特,结构之巧妙,真可谓巧夺天工,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早在18世纪初,法国科学家马拉尔就对蜂巢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研究。他对蜂巢上的每个蜂房作了比较,发现每个蜂房的孔洞和底部都是六边形,如果将个蜂房底部分为三个菱形截面,则每个锐角和每个钝角的度相等(锐角约为72°、钝角约为l09°)。蜂巢的口全是朝向下方或朝向一面。蜂房建成六边形既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又可以合理利用空间,增加容量。
  那么蜂巢是怎样建成的呢?蜜蜂的筑巢工作完全由工蜂来承担。它们首先吸饱花蜜,然后两只工蜂用前足紧紧地抓牢上面的物体,伸出后足让下面的两只工蜂抓住,就这样互连接,形成两条蜂链。当达到所需的长度时,每条蜂链中的最后一只借中足的摆动和翅的振动,使原来的两条蜂链合并成一条环链。约经一天的休息后,工蜂体内的蜜汁经吸收分解,变成了蜂蜡,再通过腹末的蜡板分泌腺,分泌出一层薄的蜡片。这时它们才分开进行下一步筑巢工作。工蜂先用足上的毛,将分泌出来的蜡片刷下来,送入嘴里嚼成多块小板,然后将这些蜡板传递给在箱板上等待造巢的工蜂。它们用嘴接过蜡板,将其均匀地涂在顶板上,作为蜂巢的基础。其它工蜂都送来蜡板,将巢基逐步加高。一根蜡柱从顶板上垂下来了,另一只工蜂便在蜡柱中间做出一个六边形的洞,经过精雕细作之后,第一个六边形的蜂房就建好了。也许这只工蜂是总建筑师吧?
基本样子有了,其他工蜂全都大干起来。它们有条不紊地施工,建成一个个六边形的、相互连在一起的单间独居蜂房,最后形成一座美丽独特的蜂巢。
  马蜂巢常建筑在树枝上、屋檐下、树洞间或房屋内。也有筑于地下的种类。马蜂属膜翅目,胡蜂科,完全变态。本科包括群栖性种类和独栖性种类。群栖性胡蜂一般有三个级别,即女王、工蜂和雄蜂。一般群体数量不多。女王于春季开始取木质纤维,经咀嚼成纸浆状,用以筑巢。它选好筑巢地点后,首先在树枝或屋檐木头椽子上,筑成一个短圆柱基,然后在柱基上逐步扩大,筑造成近似半月形的吊钟巢。巢的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大巢蜂的巢,其直径可达66厘米。大黄蜂的巢呈椭圆形(25厘米×18厘米),巢筑于墙壁空隙间。女王筑巢完成后,在每个蜂房内产受精卵一粒。无足小幼虫孵化出来后,每日喂以捕获来的昆虫及蜜糖等物质。幼虫生长发育完成后,则由成蜂将蜂房开口用纸浆封闭,让其在内化蛹。蛹羽化为成虫后咬破封闭纸而出。工蜂于秋季羽化后,待有性虫出现即进行交尾。巢群在冬季仅留幼女王越冬,到第二年春季再重建新巢。女王则不再在旧巢产卵育儿,而是以旧巢为基础,在其上另建新房,一年中能造成一个十数层的,倒挂在悬崖或树枝上的“楼房”。如果建筑材料含水过多而不坚固,它们便扇动双翅将巢吹干。胡蜂和黄蜂这种吊钟式的“楼房”,既不占土地面积,又能高高在上,避免人类的骚扰和天敌的侵害,为人类在建筑学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的分泌物的刺激,细胞加速分裂而长成的一种畸形构造。其形状多种多样,通常呈囊状、球状或圆筒状。这也是昆虫造的房子,幼虫终生在里面取食并在其中化蛹,羽化为成虫后才咬破虫瘿出来,再找植物产卵,幼虫孵化取食后重新形成虫瘿。蚜虫、蚧壳虫、象鼻虫、叶蜂、瘿蚊、卷蛾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虫瘿。我国胜产的五倍子,即由五倍子蚜所造成,内含鞣酸,可供染料、化工、制革、中药等用。
  白蚁塔是蚁冢的一种,是土栖白蚁在地面下土中筑巢,且巢高出地面形成塔状。蚁冢有大有小,有的比人还高呢。这可真要花一番苦工才能建好啊。
  土蜂窝很有意思,它是土蜂利用金龟子幼虫的土室加工而成的。土蜂幼虫为金龟子幼虫的外寄生者。土蜂的雌成虫常钻入土中寻找金龟子幼虫,找到后即用螯针注入毒液,将它麻醉,然后产卵其上,封置在土室内。幼虫孵化后即可取食,完成发育变为成虫后又飞出,寻找新的寄主产卵。
  人们对昆虫为害农林作物、影响人类健康、蛀食粮食、衣物等一般都或多或少有所感知和认识,然而对昆虫的多才多艺和妙趣横生想必知道者甚少。其实在昆虫这样一个种类繁多大家族中,这样的昆虫与趣事还真不少呢,这里仅略举几例。
  吊车的无比威力人人皆知,但它吊举的能力却不及自身的重量。真正的抓举冠军并不属于吊车,也不属于人类,而是在空中飞翔,靠捕捉其他有害小虫为食物的蜻蜓、金龟子和盗虻。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捉来一只身体健全的蜻蜓,用线把它的胸部捆好,让它抓住相当于体重20倍的食物,然后将蜻蜓轻轻提起,蜻蜓竞能靠足的抓力,抱紧食物达15分钟之久。我们也曾看到蜻蜓捕捉比它体积大5倍以上的天蛾成虫,飞离地面数米,然后停留在树梢上嚼食。
  大花金龟可以抓起324克的重物,比自身的重量大53倍。盗虹在抓举竞赛中也不示弱,能捕捉到比它身体长1倍,重2倍的负蝗,用足轻而易举地抓吊着,远走高飞。
昆虫不但抓举能力强,而且抓得很牢固,如果想把它抓住的食物拿掉,并不容易,强行夺取,有时甚至将腿拉断它也不肯松开。
跳高跳远名将
  跳蚤的身体棕褐色,又小又扁的身材显得那么其貌不扬。跳蚤会跳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只普通的跳蚤一跳可达20-30厘米,是其体长的200倍,这就相当于人跳跃360米左右的高度。它虽然算不了昆虫中的跳高魁首,也可谓一流的跳高健将了。而且,跳蚤的跳远距离创造了50厘米远的记录,堪称昆虫中的跳远冠军。
  黄条跳甲身体深蓝色闪光,背上有两条黄色竖纹,像是11号运动员,它肥胖的小个头长得那么匀称。它的六条腿用力一蹬,轻而易举地跳过了45厘米高的横杆;竞超过了身高的250多倍,夺得了跳高比赛的冠军。黄条跳甲跳出了45厘米远,获得亚军。
  然而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却发现,跳蚤根本不会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跳蚤的祖先是一种有翅昆虫,其翅膀中富含一种有弹性的胶状蛋白质,这种昆虫进化成跳蚤后,胶状蛋白质就聚集在其后足的肌肉纤维中。当肌肉绷紧后,使胶状蛋白质收缩而产生巨大爆发力,于是跳蚤就像离弦之箭被弹射出去,直到几十厘米的高处。由此可见,跳蚤行动时不是跳跃,而是弹跃。
  跳蚤和跳甲的共同特点是:后足发达,腿节粗壮。其跳跃前的预备姿式是,先将有些弯曲的胫节靠近腿节,然后猛然收缩腿节上的拉肌和胫节上的提肌,并借助跗节与地面的反冲力,将身体弹向空中和远方。为了增加后足的弹力,起跳前前足和中足同时向后下方蹲去,起到了助跳作用。
  在印尼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巨型竹节虫,体长达33厘米,在昆虫王国100万种昆虫中独占鳖头,世界上最长昆虫的桂冠非竹节虫莫属。
  竹节虫是最善于伪装,具有高超隐身术的昆虫。当它爬在植物上时,能以自身的体形与植物形状相吻合,装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或枝或叶,惟妙惟肖,如不仔细端详,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同时,它还能根据光线、湿度、温度的差异改变体色,让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使鸟类、晰踢、蜘蛛等天敌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而安然无恙。竹节虫奇特的隐身生存行为,又比其他善拟态的昆虫技高一筹。此项隐身术之桂冠当然亦为竹节虫所拥有。
这样一来,“双料冠军”的桂冠送给竹节虫便是当之无愧的。
  在昆虫中,像蝼蛄一样能够把疾走、游泳、飞行、挖洞和鸣叫集于一身的昆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说它样样不精,难以获得单项冠军,但还称得上是“五项全能”的好手。
  (1)海陆空全能
提到蝼蛄,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它们并不陌生。每逢插秧季节,当大田灌满水后,常把蝼蛄的家园冲毁,于是它们纷纷从地洞中出来逃命。有的在水面上游泳,有的在田埂上疾走,一到晚上,它们纷纷向灯光处飞行,真是会游、善跑、能飞的“海陆空”全能型健将。
  (2)高效的挖洞机
说到蝼蛄惊人的挖洞那里,还有个传说呢。很早以前,有个横征暴敛,欺压人民的皇帝,百姓被他压榨得无法生活下去了,便联合起来造反。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冲进皇宫,皇帝闻讯从后门落荒而逃。追赶的人群喊声震天,惊慌失措的皇帝正无处躲藏时,只见路旁有个蝼蛄挖的土洞,便一头钻了进去,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后来皇帝为报答救命之恩,赐给蝼蛄边地一垄;任它随意吃空中禾苗。故事虽然出于虚构,蝼蛄挖洞能力的强大可是千真万确的。
  蝼蛄挖洞的特殊本领,出自它胸部生长着的那对又粗又大的前足,上面有一排大钉齿,很像是专门用来挖洞的钉耙。
  蝼蛄挖洞时,先用前足把土掘松,尖尖的头便靠着中足和后足的推力,用劲往里钻,坚硬宽大的前胸,一起一伏地把挖松的土挤压向四周。就这样挖呀,钻呀,压呀,一条条隧道便形成了,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蝼蛄在地下挖的隧道,浅的也有六七厘米,深的可达150厘米,而且一夜之间竞能挖掘出200一300厘米长。往往从地面的一端到达另一端,构成一条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洞中套洞,洞洞相连,像是地道网。在通道中途,其貌不扬的蝼蛄还筑有产卵房、育婴室、储粮仓。有了这样的家,它们便可以在温暖湿润的地下,舒舒服服地过上一个快乐而漫长的冬天。如果能仿照蝼蛄前足的构造及其运动功能,制造一台大功率的挖洞机,用来挖掘地下隧道,造福于人类,那该有多好啊!
  (3)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呜叫呢!不过,纵然它学着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沉闷的“咕咕”之声,然而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听到这不雅之声,有人误以为是蚯蚓在叫呢,其实蚯蚓是根本没有发声功能的。蝼蛄所以呜叫,纯粹是雄虫的求爱信号,引诱雌虫前来相会。
  (4)蝼蛄的危害
蝼蛄除了掘土打洞,造成水田流失外,最大的危害是破坏植物生长。由于它的食性很杂,凡庄稼地里植物的根、茎它都爱吃,如大豆、麦类、玉米、高粱、粟子、烟草、棉花、蔬菜等,所以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属地下害虫之列。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
“拉拉蛄”。通常一年一代,雌虫一次产卵85粒,年产卵200粒左右。产卵后雌虫不再离开,担负起护卵和哺育若虫的职责,直到它的子女们独立生活。蝼蛄终年生活于地下,只有在傍晚和凌晨才爬到地面上活动,当太阳升起来后,它们又转入地下。
  最后要说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详见“治病救人”部分。其特殊的育儿习性请参看“母子情深育儿忙”部分。
  人们都知道马的拉力很大,一匹体重为0.7吨的好马,在良好的路面上,用四轮车最多可拉动3.5吨的货物,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倍。
  你也许没有想到,动物中拖力最大的大力士并不是马,而是六条腿的小昆虫。当然这里说的是相对拉力,而不是绝对数。就绝对数而言,当然是体重大的力量也大。
  为了证明昆虫的拉力有多大,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捉来一只体重仅有0.5克,俗名叫耳夹子虫的大蠼螋,用线拴住尾部的夹子,在平滑的地面上,可拖动一辆170克的玩具小空车,快速地向前爬行。后来把空车装上东西,并逐渐将重量增加到265克,还可勉强拖着走。如果用耳夹子虫的体重,去除它所拖拉的总重量,再把得数四舍五入,就可得出个惊人的数字,它所拖的重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00倍。
  为了验证蝉有没有耳朵,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两门土炮架在大树下,蝉正在树上如痴如醉地唱着情歌。轰!炮响了,雷鸣般的炮声使人们震耳欲聋,可是蝉却象没听见似的,照唱不误。所以他认为蝉是聋子。其实蝉不是聋子,只是它的听力范围与人的不一样。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而最简单的耳朵就是感觉毛了。这种毛状听器构造很简单,内部只有一个神经细胞与毛窝膜连接,当刚毛受到空气震动或压力而弯曲时,毛窝膜通过神经细胞传至中枢神经,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另一类耳朵叫鼓膜器,它有一个略凹入周围体壁的椭圆形或圆形的鼓膜及一到数组由剑梢感受器组成的听体,直接联接在鼓膜的内壁上,或联在与鼓膜相连的后生薄膜上。
  昆虫能够发出和接受声音信号的能力早已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由此发展起一种防治农业害虫的新方法
声防法,即利用昆虫能对声音做出反应的特性,诱集或驱避某些种类的昆虫,以减少为害,并已获得初步成功。
触角上的耳朵
  雄蚊和蚂蚁的听觉毛长在触角上,而昆虫耳朵中最灵敏的要算琼氏器了,琼氏器位于触角梗节中,多数昆虫用它控制触角的方位和活动,但雄蚊和豉甲的琼氏器是用做听觉器官的。按蚊雄蚊的琼氏器约有3万个感觉细胞,其灵敏度可与人耳朵比美,对350
― 550周秒低频率声波的反应最为灵敏。
胸部的耳朵
  仰泳蝽的在胸部,鳞翅目成虫的鼓膜听器位于后胸或第一腹节上。夜蛾的听器长在胸、腹部之间凹处,竟然能够感受超声波,这种能力使夜蛾能及时躲避蝙蝠的捕食,当蝙蝠出现时,其发出的超声波早就通知了夜蛾,于是夜蛾急忙躲避起来。
腹部的耳朵
  蝉的耳朵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由比较厚的鼓膜和下面的1500个剑梢感受器组成,当声波传到听觉器上,再把信号送到脑子里,蝉就听到了声音。但由于这些剑梢感受器象丝一样延长,所能感受到的声波很有限,因此听力也很差。蝗虫的则位于第一腹节两侧,象半个月牙形的小坑里有块镜面样的鼓膜,每个鼓膜下有60~80个感觉细胞。不过,蝗虫休息时,两个耳朵完全被翅膀盖住了,只有在展翅飞翔时暴露在外,接受声音的能力才会更敏感。人们研究了蝗虫所能接受的声波后,已经可以用赫兹的人工信号来招引蝗虫发出鸣声或起飞等一系列反应。
尾须上的耳朵
  蟑螂的听觉毛长在尾须上,狡猾的蟑螂能够在人们发现它的瞬间逃之夭夭,就是其尾须的毛状感受器给它报了警。这种听觉毛就象一台高度灵敏的微波振动仪,能感受到频率很低的声波,不仅能测到振动的强度,就连方向也能感受出来。
腿上的耳朵
  蛔蛔、蟋蟀是大家所喜爱的鸣虫。许多爱好者不借用高价买来雕琢精美的葫芦来装这小小的草间野虫。就是为了能随时欣赏其悠扬醇美的歌声。那么这些呜虫自己是用什么来倾听彼此间的“歌声”的呢?
原来它们用来听音的耳朵长在前足胫节上,是一个膜状构造,称为鼓膜听器。螽斯、蟋蟀的听器外形为卵圆形或缝隙状,鼓膜里有100―300个感觉细胞,可以很快接受到同种发出的召唤、求爱、交尾、攻击、报警等声音信号,从而做出回答。据测定,螽斯科一些属听器的最适频率为1万一1.7万周秒,蟋蟀的足听器为700一5000周秒,但它们能够感受到的音波范围要比最适范围广得多。
翅上的耳朵
  一些蛱蝶眼蝶的鼓膜听器在前后翅的基部,广蝶科的听器位于前翅上。
  母爱是天性,人类有母爱,昆虫也有母爱;人类有亲情与父爱,在一些昆虫中同样存在。
身背卵块的负子蝽
  你看图上的这只蝽象,在它宽阔的背部负载着那么多一个个像小馒头似的球体,且很有规律地紧密排列着。你一定想知道这是些什么呢?而看似“龟驮碑”的这只“龟虫”叫什么?
这就是在蝽象家族中,最让你过目不忘的负子蝽了,而它背负的“小馒头”正是它的儿女们,即雌蝽象产的卵。雄虫背负着这些卵宝宝要直至它们破壳降生为止,负子蝽因此而得名。
  负子蝽是水生昆虫,生活在池塘、河渠、水库等水域,以捕食水生生物如小鱼、小虾、小蝌蚪等为生。它们体大扁阔,后足特化为游泳足,前足为捕捉足,臭腺并不发达。负子蝽的家庭生活独特而有趣。“夫妻”常常形影不离,生儿育女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雄虫常背着雌虫,在水中悠闲漂游,捕食任务也由雄虫担任,“妻子”则坐享其成,真可谓模范“丈夫”。负子蝽雌虫临产卵时,爬上雄虫体背,用前足紧抱雄虫的胸板,用后足蹬在雄虫腹部的翅上,支撑起身体,腹部末端向下弯曲,开始产卵,一次可产100多粒,自前而后,排列非常整齐。卵牢固地粘在雄虫体背上,雄虫就驮着卵在水中生活,等待卵的孵化。从此,“丈夫”就既做爹又当娘,默默无闻地担负起养育儿女的重任。他背负着自己的孩儿继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方面寻觅食物以保证自己强健的体魄,好使背上的卵宝宝在父亲体背这张温床上健康发育成长;另一方面躲避敌害,确保孩儿的安全。就这样经过数日,父背上的卵宝宝们发育成熟,破壳而出了。此时,它们的父亲才感到背负渐渐变轻,直到望着它的孩子们纷纷游离而去,这才松了一口气,它的“护子”、“育子”重任才算完成了。你瞧,负子蝽真不愧为模范“丈夫”和敬爱的“父亲”,虫中罕见,令人赞美。负子蝽的雌虫为什么不把卵产在水里或其他物体上呢?因为雌虫产完卵后,身体已经虚弱无力,恐怕在没完成抚育子女任务之前,生命就会结束,若将卵产在别处,易被其他捕食动物吃掉,而且子女出世后得不到照料,又不安全,所以把卵产在“亲人”背上,一切就都放心啦。负子蝽母亲可谓用心良苦,当然,父亲也要备尝艰辛。&
为儿女储备粮食的屎克螂
  蜣螂俗称屎克螂,属鞘翅目蜣螂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前足为开掘足,后足靠近腹部末端,距离中足较远,后足胫节有一个端距。触角鳃叶状,锤状部多毛,小盾片看不见。鞘翅将腹部气门完全盖住。
  当你漫步乡间小道或到牧区游览时,常可发现滚动着的粪球。仔细瞧瞧,原来是两只昆虫在搬运“宝贝”――充饥的粮食。它们的行为十分奇持,一只在前头拉,一只在后面推,这一拉一推,粪球就向前方慢慢滚动。原来这是一对夫妻。通常雌虫在前,雄虫在后,配合默契,那种情景,的确十分有趣。这种灵巧滑稽的小昆虫,就是通常所说的蜣螂或屎克螂,也有称它为粪金龟或牛屎龟的。蜣螂为完全变态昆虫,夜出性。但推粪球是在白天进行。穴居地下(洞穴)生活。我国古书《尔雅翼》(宋代罗愿著)中曾记载:“蜣螂转丸,一前行以后足曳之,一自后而推致之,乃坎地纳九,不数日有小蜣螂自其中出”。从这几句话的记载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并告诉我们蜣螂推粪球的目的。蟑螂能把大堆的牛粪做成小圆球,然后一个个推向预先挖掘好的洞穴中贮藏,慢慢享用。因为圆形在地面滚动时省力,运回巢穴比较容易。雌蜣螂把卵产在粪球里,卵孵化后,出世的小蜣螂立刻就可以得到食物吃。这是蜣螂对它的子女母爱的表现。它宁愿自己付出辛劳,使子女出世后不必再东奔西跑为找食而辛苦。然而在蜣螂的同类中,也隐藏着一些懒汉和无赖,它们不好好劳动,常常伺机在半路上去抢夺滚动着的粪球,妄图占为已有,双方为此展开一场搏斗。若是“强盗”获胜,不但掠走粪球,连别人的“妻子”也一起掳走,这些无赖实在可恶!&
抚育子女的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不完全变态,中大型昆虫,体呈黑褐或黄褐色。触角比体短,前足为开掘足,前翅短,后翅宽。尾须较长,但不分节。栖息于地下,夜间清晨在地表下钻隧道,咬食作物根部、发芽的种子和幼苗等,是重要的地下害虫。蝼蛄穴居地下生活,也有爱幼行为。雌蝼蛄产卵后到处奔走觅食,到卵孵化,小幼虫出世时,再回到土穴内照料这些幼小的儿女们。随着若虫个体渐渐长大,原来狭小的住处已不够使用了,它便挖大土穴,增大居住面积。到儿女们能独立生活,外出觅食时,作母亲的就自己迁往它处,把老巢穴留给子女们,也算是给后代留下的“房产”吧!
护卵的盾蝽
  盾蝽体小型至中大型。背面强烈圆隆,腹面平坦,卵圆形。头多短宽。触角4或5节。小盾片极大,U形,能盖住整个腹部和前翅的绝大部分。
体色多样,因种而异,有黄、红、蓝、梅、紫、棕等,醒目的斑点显而易见。然而,盾蝽的雌虫具有强烈的母爱却鲜为人知。当它产完卵之后,会长时间停留在卵块附近守候保护,以防它的小宝宝遭遇不测,直待全部卵块孵化、眼看着它的孩子们一个个出壳漫步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小小昆虫竞也有如此仁慈母爱,真了不起。
孵卵育儿的蠼螋
  俗名叫耳夹子虫,这类昆虫也会抱卵。雌雄婚配后,在地下挖个8―10厘米深的洞,作为育儿室,并将洞壁修理得整整齐齐,雌虫便进入育儿室。耳夹子虫很快开始产卵,产卵完毕,便伏卧在卵堆上,像母鸡孵小鸡一样,经过20多天,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女出世了。此时雌耳夹子虫便将洞口打开,外出给儿女们觅食。新出世不久的幼儿,经常在母亲的周围玩耍,母亲则日日夜夜地照料它们,儿女们渐渐长大,直到3龄,母亲才允许它们离开巢穴,独立谋生。雌耳夹子虫为儿女操心费力,堪称慈母;而雄耳夹子虫在抚育儿女方面则什么也不干,因为它在婚配后不久就结束生命死去了。
蠼螋属革翅目,雄性尾铗大而弯,雌性尾铗短而直,明显表现出性二型。这种昆虫多为夜行性,白天潜伏在土中、砖瓦块下,常两性同居。多为杂食性,也有肉食性种类,可在自然界捕捉一些害虫为食。&
负夹卵鞘的蜚蠊(蟑螂)
  不同种类的昆虫,母爱表现的形式各有不同。蟑螂是人们讨厌的偷油婆,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这与它们雌虫的护卵习性是分不开的。在它们的儿女还没有问世时,就已表现出对后代的关心备至。雌虫排卵之前,在腹部先形成一个黄褐色的卵鞘,卵鞘里包着20-30粒卵。卵鞘产出后,它不肯将其放下,害怕其他捕食性动物吃掉或伤害,仍将卵鞘粘连在自己的腹部末端。就连夜出觅食时也拖带着这个沉重的“包袱”,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让后代遇到不幸。卵在卵壳里一天天地发育,直到小若虫降生之前,它才将卵鞘卸下,安放在一处寂静而又隐蔽的缝隙里,几天之后小若虫就出世了。&
多种多样的生育方式
  昆虫属于雌雄异体的动物,雌雄异体的动物总是应该进行两性生殖的,但在种类分化繁多的昆虫纲里,还有若干种特殊的生殖方法,各反应了不同的适应方式。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卵生。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
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昆虫的两性生殖的特点是:
& 卵通常必须接受了精子以后,卵核才进行成熟分裂(减数分裂);而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减红分裂。这同别的生殖方式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见。这种现象统称为孤雌生殖。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即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偶而可能出现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在蛾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较熟悉的家蚕,就能进行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②经常性的孤雌生殖,例如在膜翅目昆虫(如蜜蜂)中,雌蜂在排卵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卵都是受精的。在这种情况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非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因为很多膜翅目昆虫(包括蜜蜂)的雌虫,其染色体为双倍体,而雄虫则是单倍体。雄虫形成精于时是不经过减数分裂的。当精于同经减数分裂的卵核结合时就成了双倍体,所以就都发育成雌虫。还有一些经常孤雌生殖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有的甚至雄虫还没有被发现过。这些种类的生殖完全或几乎完全通过孤雌生殖。例如一些叶蜂、瘿蜂(没食子蜂)、小蜂、竹节虫、粉虱、介壳虫、蓟马、蓑蛾等,都有这类情况;
周期性的孤雌生殖,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蚜虫是最熟悉的例子。许多蚜虫只在冬季将要来临的时候才产生雄蚜,进行雌雄交配,产受精卵越冬;而从春季到秋季连续十余代都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这段时期几乎完全没有雄蚜。蚜虫在孤雌生殖时(产性蚜时除外),它的后代都是雌的,经两性交配后产的卵到第二年也都发育成雌蚜,唯有产性蚜时才出现雄蚜。&
  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广泛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即使只有一个雌虫被偶然带到新的地区(如风吹、人的传带),就有可能在这地区繁殖起来。当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造成大量死亡的时候,孤雌生殖的昆虫也更容易保留它的种群。所以孤雌生殖可以认为是对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的有利适应。
  多胚生殖是一个卵产生2个或更多个胚胎的生殖方法。
这种生殖方法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性蜂类,如小蜂科、细蜂科、小茧蜂科、姬蜂科、蜜蜂科等一部分种类,在捻翅目中也有进行多胚生殖的。
  多胚生殖的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的卵里,而到寄主幼虫将成熟化蛹时,才变成成离开寄主。在一个寄主里可产进1―8个卵不等(随种类而异)。一次产卵,即可有受精卵可有非受精卵。前者发育成雌蜂,后者发育成雄蜂。这些多胚生殖的蜂卵在成熟分裂时极体均不消失,而是集中在卵的一端,继续分裂,逐渐发展成为包在胚胎外的滋养羊膜。胚胎通过滋养羊膜直接从寄主体内吸取它所需要的营养物。所以滋养羊膜也有人称它为营养膜。经成熟分裂后的卵核位于卵的后端――与极体相对的一端。随着一次、再次的分裂,卵的后端就膨大起来。只分裂一次的,以后就发生2个胚胎,但就已知的种类看,分裂一次的是极少的,大多要经多次分裂,多者可产生1,600一1,800个子核,
以后每个子核形成一个胚胎。发生胚胎的多少常决定于寄主的承受能力。
多胚生殖可以看作是对活物寄生的一种适应。因为这些寄生性昆虫常常不能所有的个体都找到它相应的寄主。多胚生殖可以保证一旦找到寄主就能产生较多的后代。
胎生与幼体生殖
  昆虫的绝大多数是进行卵生的。但也有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虫或若虫来。这种生殖方法、叫胎生。另有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期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凡进行幼体生殖的昆虫,产出的都不是卵,而是幼虫,所以幼体生殖可以认为是胎生的一种形式。既然幼体生殖的母体都没发育到成虫阶段,当然也谈不到两性交配,所以幼体生殖又可看成是孤雌生殖的一种类型。&
  胎生可以认为是对卵的保护的一种适应。而且由于缺乏独立的卵期,所以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也比较短。幼体生殖同时也都是孤雌生殖,所以也是有利于广泛分布和在不利环境条件下保持种群生存的适应。
  蝇类以苍蝇为代表,它们污染食物,传播疾病,令人望而生厌。然而,它们却对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你也许并不相信,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表现吧。
合成抗菌素:一头苍蝇可携带六百万个细菌,但它自己却很少被感染。科学家发现,苍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虫会合成抗菌素,使其对病原体具有免疫作用。黑蝇、肉蝇体内产生4种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杀伤力的蛋白,3种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蛋白。科学家正设法从中提取这些蛋白,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抗菌蛋白,再在哺乳动物身上进行实验,最终达到治疗人体微生物疾病的目的。
  ② 揭示抗衰老的秘密:果蝇将会帮助人类实现“长命百岁”的夙愿。加州大学罗斯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果蝇的生命可延长一倍,即从60天延长为120天。罗斯教授是第一个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并利用进化论技术探索衰老演变理论的科学家。实验结果表明,最长寿的果蝇已相当于人活200岁了,目前试验已转向老鼠和一些高等动物身上。
  ③治“脑血栓”的药源: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报道,鹿蝇体内有一种叫Chrysoptin的蛋白,可扩张血管、防止血块的形成,是治愈。
  ④治“骨质疏松”的药源:日本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证实苍蝇释放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可治疗人类的骨质疏松症。研究人员是用一根蘸有大肠杆菌的针刺进苍蝇体内后,在流出的化合物中发现这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这种取名为“5―S―GAD”的物质具有阻碍蛋白质磷氧化酶形成的作用。蛋白质磷氧化酶能促使骨髓细胞分化为损害骨质的破骨细胞和复制癌遗传基因等。骨质疏松症就是破骨细胞作用活跃导致发病的。
  ⑤提取第六大生命要素――几丁聚糖:中美科学家正合作开发从家蝇体内提取的高分子物质――几丁聚糖,它在医疗保健中被称为继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之后人体的第六大生命要素。
  ⑥电子鼻和气体分析仪的发明:苍蝇除了眼睛特别出色外,它的嗅觉也是异常敏锐。苍蝇的嗅觉器官能很好地搜集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气味,甚至能嗅到40公里以外的食物源。科学家研究了苍蝇的嗅觉系统后发现苍蝇是如何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脉冲形式的发生机理,揭开了其嗅觉灵敏的奥秘。在此基础上,科学家研制出了电子鼻和气体分析仪,用来辨别气味和测定气体的性质。电子鼻可用于在战场上预测敌方是否施放毒气,还可用于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寻找受难者。气体分析仪被用于测定诸如潜艇、飞机、航天飞机等舱内气体的含量和成分。
  ⑦陀螺仪的诞生:苍蝇总能在苍蝇拍下溜之大吉,这是因为其体内有一个微型平衡器――平衡棍。平衡棍每秒振动330多次,使苍蝇在飞行时保持平衡并在受到外来袭击时迅速做出反应。苍蝇甚至可以不使用平衡器,直接由视觉系统控制行动,苍蝇的视觉系统处理信号的速度是所知生物中最快的。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棍的导航原理,研制出的陀螺仪解决了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出现翻滚和倾斜的难题。现在陀螺仪已在航海、航天航空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沟卵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