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例子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5页¥3.005页¥3.005页¥3.002页¥1.002页¥3.00 4页¥3.004页¥3.004页¥3.006页¥3.007页¥3.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论文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冯川一小数学教师成长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上传: 刘成莲 &&&&更新时间: 19:40:17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呢?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其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但也有不少案例令人深思,本文就以此为主题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整合的、有意义的情境
  【案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师从&上周末,你都做了什么?&开始谈话,到观看淘气和妈妈购物录像(3分钟),教师提问:通过看录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讲了很多),最后,教师才切入正题,引导大家观察标价牌,引入&小数&。
  【思考】如此煞费苦心,为的是引出&小数&这一概念,是否必要呢?该案例虽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利于唤醒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但教师却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来,过多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生在情境中漫无边际的回答教师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程。
  【改进策略】实际上,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的引入应该很简单,只需像上面的片段那样,出示几件商品和几个标价牌,就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数学问题不等同于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情境同样不能等同于生活问题情境。生活中的数学较零散、肤浅、不严密、不成体系,因此,我们从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时应进行必要的整合,适当的提炼,以利于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地学习数学。
  二、创设值得探索、交流的情境
  【案例】圆的周长。教师用课件在屏幕上分别演示:直径为1分米、2分米、3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的图景,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思考】该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三次用圆板滚动的动态的情境,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结论。然而他们没有猜想,没有验证,他们只是作为教师预设教案的忠实的观众、听众,他们只能从属于教师的活动而不能实现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又怎能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又怎能相信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改进策略】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先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然后组织小组活动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实践者。尽管这样做会比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可能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
  【案例】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课件创设商场购物情境,从给商品的价格排序来引入新课。
  【思考】类似商场购物的情境几乎被很多数学老师所用。不得不引发思考:难道离开购物就上不了数学课了吗?商场购物、春游、秋游、森林运动会、奥运赛场等一个个情境确实曾经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可再好的情境如果不断反复地出现,也会让人心生厌倦的。其实,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拓宽思路,跳出常规情境的藩篱,带领学生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满足他们好奇、求新的心理,让孩子们真正入情入境。
  【改进策略】可以将购物情景改为&猜测老师爬的是什么山&的问题情境,由山的高度比较引发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的现实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
  四、创设符合客观现实的情境
  【案例】平均数。上完平均数的意义后,老师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下星期学校将要组织学生去春游。请同学们帮忙选择一个游客最少的景区作为春游的目地。老师提供三个风景区的景点图片及各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让学生计算各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学生们兴趣盎然。但最后当学生问老师什么时候去春游的时候,老师却说:&春游不去了!&
  【思考】挖空心思编造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春游。此情境设计也确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追求、探索的欲望,但美丽的谎言终究要被揭穿,也终究要破灭的。当学生明白老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时,就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种明显的&欺骗式&的虚假情境将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也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是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
  【改进策略】在情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客观现实,当我们设计的情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提出:&数学的味儿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的批评,真可谓切中时弊。在情境创设中,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适度,二是有效。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真正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设问题情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