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N碳原子性质活泼吗比O碳原子性质活泼吗活泼

为什么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从分子 原子 元素等方面答
遇到TA000E2
因为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氧原子更容易获取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比由氮原子构成的氮分子活泼,所以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也比由氮分子构成的氮气活泼,所以氧气容易支持燃烧,氮气不容易支持燃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氮气也是支持的。不过燃烧的物质不一样罢了。所谓燃烧,就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因为氮气没热情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N原子比O原子活泼_百度知道
为什么N原子比O原子活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子处在围绕原子核的一些称为“壳层”的同心球上。对
每个元素来说,每个壳层上都有固定数目的电子。当最外面的
的壳层上有8个电子时,这种排列特别稳定。
  不过,假定一个元素有这么多个电子,以致当其中的8个
被安置在某一个外壳层上时,还有少数几个多余的电子必须安
置在一个更靠外的外壳层上。这少量最外层的电子(带负电荷
的)只受到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的微弱控制。最
外面的这些电子很容易转让给其他原子,因此,原来那个原子
现在所剩下的就是最外面壳层上8个电子的稳定排列。
  化学反应关系到电子的转移,因此,一个容易失去一个或
多个电子的元素,会容易地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这种元素就
是“化学上活泼的”元素。一般来说,超过8个的电子数目越
少,它们越容易转...
氮气不如氧气活泼
对于氮气和氧气,氮气的活泼型低于氧气的活泼性,本质是每个氮气分子中有三个氮氮键,加起来键能很高,所以氮分子中的氮原子结合得很牢固,其间的化学键不易断裂,导致不易发生原子重组(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不易反应,活泼性低。而氧分子中只有两个氧氧键,加起来键能比较低,所以易反应。当然,这也与氧元素的易得电子的性质有关联。但是,分子的活泼性,主要是看键能大小。(到了大学,也可以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通过比较键级,从而比较分子的稳定性)
对于元素的活泼性,我们就主要考虑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在这里,我也曾有过误区,现在明白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八(除第一周期外),最外层电子少于四(尤其是只有一个或两个电子时...
因为N的非金属性不如O抓不住电子
所以更加活泼
易得失电子的原子为活泼原子,结构稳定的惰性气体最不活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自左至右是逐渐增大的,但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却比氧原子的大,原因是什么?
碉堡小爷277
答:第一电离能是指: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时所需要的能量.我们知道,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原子轨道全空、半充满、全充满时较为稳定.对于第二、第五主族而言,就是由于最外层的轨道半充满稳定,所以不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故其第一电离能较高.例如: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 2s2 sp3p层最多排6个电子,氮原子排了3个,半充满,稳定.欢迎追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第一电离能是指: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时所需要的能量。当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原子轨道全空、半充满、全充满时较为稳定对于N原子的轨道排布p轨道上有3个电子,达半充满状态,所以比氧原子更为稳定,第一电离能更大。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
(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H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个。试写出其中一例的结构简式____。 (2)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H、N三种元素,且以 n(C)和n(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_________最多等于 。 (3)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N、O、H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7& ;H2N-CH2-CH2OH (2)2n(C)+n(N)+2 (3)2n(C)+n(N)+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主要考查你对&&结构简式,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结构简式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
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能团),如CH3-CH3,CH2=CH2有机化学的相关计算:包括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比,所含原子个数,有机物燃气确定其组成,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分数,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等。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计算: (1)先求有机物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再根据题中给的信息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进而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商余法适用于烃分子式的确定:商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注意:一个C原子的质量=12个H原子的质量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产物若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 C、H或C、H、O。欲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二者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若有机物的质量大于C、H的质量之和,则原有机物中含氧元素。 2.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1)实验式法:实验式又叫最简式。&(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 (3)化学方程式法(代数法):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方程组求解未知数值求分子式。 (4)通式法:题干要求或物质性质类别及组成通式n值分子式。 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质谱法,找最大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4.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规律 (1)设烃的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平均分子式为则: ①若&26,则一定有CH4;②则一定有CH4;③若y&4,则一定有C2H2。 (2)最简式相同规律 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n≥2)。 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例相同。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规律 ①同分异构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然相同。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与含(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一元羧酸和一元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③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即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④常见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 a.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b.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有 c.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有 d.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有e.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有 (4)由相对分子质量求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可知:若则烃的分子式为若b为0,则烃的分子式为若b太小而不合理,则可变换为(减碳增氢法,减1个C原子,增加12个H原子)。如分子式为又如分子式为(萘)或 (壬烷)。酚类化合物与反应时最大用量的计算:
&溶液是有机反应中的常见试剂,它们能参与的反应有哪些呢? 1.Br2:①与等发生加成反应;②取代酚羟基邻位、对位上的氢原子;③取代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 2.H2:与有机物中的 ,等发生加成反应。3.NaOH溶液:与酚、羧酸发生中和反应(但不与醇反应),催化卤代烃、酯等的水解并与水解生成的氢卤酸、酚、羧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注意:①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双键或三键中的1mol键消耗1molBr2或H2;发生取代反应时,1molBr2只取代1mol(而不是2mol)氢原子(同时生成1molHBr)。& ②H2不与羧酸、酯基及羧酸酐中的发生加成反应.
发现相似题
与“(1)由2个C原子、1个O原子、1个N原子和若干个H原子组成的共价化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2131325164368254374920353766355026相对原子质量_百度百科
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的实际为1.674×10???千克,一个的质量为2.657×10???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千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定义
相对质量(
)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
原子量为质量单位,符号u,它定义为碳12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发展
原子量最早是由科学家提出来的。他说“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weight),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因此atomic weight在中文里翻译成了“原子量”。但是当时由于重量和(mass)是相同的概念,因此虽然实际中获得的都是原子的相对质量,但仍然称作原子量。
1803年,道尔顿用的原子量为1作为相对原子量的基准。
1826年,永斯·贝采利乌斯改为原子量的 1/100 为基准;1860年,J.-S.斯塔建议用氧原子量的 1/16 为基准,沿用了很长时间。
1929年,W.F.吉奥克和H.L.江斯登发现天然氧中存在着O、O、O三种同位素,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完全均匀,因此用天然氧作为原子量基准就欠妥。后来物理学界改用O的1/16 作为原子量基准,化学界还沿用原来的基准,从此原子量出现两种标度,1940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定以1.000275作为两种标度的换算因子:物理原子量 = 1.000275 × 化学原子量。存在两种标度必然经常引起混乱。
1959年,在召开的国际纯粹暨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简称IUPAP)上,德国J.H.马陶赫建议C=12.0000作为原子量基准,并提交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后者于1960年接受这一建议。1961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上,正式通过这一新基准。1979年,由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提出原子量的定义。
相对原子质量特点
当我们计算一个水分子质量是多少时,就会发现计算起来极不方便。若是计算其它更复杂的时那就更麻烦了。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来表示、的质量关系。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但单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相对原子质量国际规定
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有好几种,其中有一种碳原子它的中含6个和6个,加起来是12,所以把它称为碳-12。当然还有其它如等,它含有8个中子和6个质子加起为14。国际上之所以要选用碳-12而不用碳-14是因为当选用碳-12原子作标准时,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便于记忆与使用)。那每一份的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1/12×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1.667e???kg。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方法
(1.993e???)/12=1.667e???。然后再把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数相比后所得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数值就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的相对原子质量求法为:(2.657e???)/(1.667e???)=16(约),即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我们在计算时就采用16。这样就要简便得多。
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计算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基本单位是1。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和6个的一种碳原子即C-12)的质量的1/12(约1.667e???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kg)ne。
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单位一般为g/mol。
一种原子(分子,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请注意:只有当该原子、分子、的的单位为g/mol时,才符合本规律。
由“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可以得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
≈原子核质量/(1/12)mC
=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
=[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
②:碳原子元素符号
③: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且质子的质量大约为碳原子质量的1/12,故得出此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不能作为计算公式)。
概念与元素氩(Ar)不能混淆。
相对原子质量≈+(不可作为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概念
2011年国际标准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化学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注脚脚注1
[1.007 84; 1.008 11]
4.002 602(2)
[6.938; 6.997]
9.012 182(3)
[10.806; 10.821]
[14.006 43; 14.007 28]
[15.999 03; 15.999 77]
18.998 4032(5)
20.1797(6)
22.989 769 28 (2)
24.3050(6)
aluminium (aluminum)
26.981 538 6 (8)
[28.084; 28.086]
phosphorus
30.973 762(2)
[32.059; 32.076]
[35.446; 35.457]
potassium 钾
39.0983(1)
calcium 钙
44.955 912(6)
titanium 钛
50.9415(1)
51.9961(6)
manganese 锰
54.938 045(5)
58.933 195(5)
58.6934(4)
74.921 60(2)
selenium 硒
bromine 溴
85.4678(3)
88.905 85(2)
92.906 38(2)
molybdenum
technetium*
ruthenium 钌
102.905 50(2)
107.8682(2)
112.411(8)
114.818(3)
118.710(7)
antimony 锑
121.760(1)
126.904 47(3)
131.293(6)
caesium (Cesium)
132.905 451 9 (2)
137.327(7)
138.905 47(7)
140.116(1)
praseodymium
140.907 65(2)
144.242(3)
promethium*
151.964(1)
gadolinium
158.925 35(2)
dysprosium 镝
162.500(1)
164.930 32(2)
167.259(3)
thulium 铥
168.934 21(2)
173.054(5)
174.9668(1)
tantalum 钽
180.947 88(2)
tungsten 钨
186.207(1)
iridium 铱
192.217(3)
195.084(9)
196.966 569(4)
mercury 汞
thallium 铊
[204.382; 204.385]
208.980 40(1)
232.038 06(2)
protactinium*
231.035 88(2)
238.028 91(3)
neptunium*
plutonium*
americium* 镅
curium* 锔
berkelium*
californium* 锎
einsteinium*
mendelevium*
lawrencium*
rutherfordium*鑪
seaborgium*
meitnerium*
darmstadtium*
roentgenium*
copernicium*
ununtrium*
Flerovium*
ununpentium*
Livermorium*
ununoctium*
  以下是翻译为中文的上表附注:
*这些是没有稳定同位素的元素. 一个或多个已知同位素已列在“参考资料”中的“Table 3”中,并给出了合适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半衰期。然而,三个元素(钍、镤、铀)有确定的特征性地表同位素成分,所以这些元素的原子量也被列入上表。
相对原子质量常用原子量
通常初中和高中所用到的都是整数或最多一位小数点附下表:
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1
35.5(只能写成35.5)
63.5(可写64或63.5)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80).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1979&. Pure Appl. Chem. 52 (10): 2349–84. doi:10.1351/pac.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原子性质活泼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