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配置等溶质的质量分数数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试题分析:A、t1℃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甲物质,所以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3.3%,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曲线的变化趋势、陡度及其含义,及其曲线上的点和其交点所表示的意义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任填一种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方法提纯甲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降温能使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毋序号);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3)在实验室中,用固体物质甲和水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或乙溶液变为饱和D.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固体物质R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B.t1℃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2gC.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D.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3)把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填序号)。A.酒精灯;B .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 胶头滴管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D.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比甲多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宁波
A、乙的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要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质量不变,故错误;C、由B可知,甲降温后溶质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中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与降温前相等,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故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小,故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的溶解度,所以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乙少,降温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固体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67462805228807426476916018636900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_百度知道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3℃时、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jpg" esrc="htt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c76d0e7cac51f3dec3e7b162a4dedc27/500fd9f9d72aac2bbbac6.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采用增加溶质://c.baidu.hiphotos.hiphotos、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的溶液接近饱和时.com/zhidao/pic/item/500fd9f9d72aac2bbbac6://c.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62fa295a9dddcaacfd9f9d72aac2bbbac6.baidu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
提问者采纳
故选项错误,原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原叙述错误符合题意,不是升高温度;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是正确的;C、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三种办法,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乙的溶解度相等,采用增加溶质、当甲的溶液接近饱和时,而乙没有晶体析出;D,选项正确,故选项错误、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会析出晶体,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故t3℃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甲、t2℃时;故选C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解:(1)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10g/100g水(2)T3时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当降温到T2时正好在曲线上,为饱和溶液,故温度由 T3→T2 时,乙溶液由A→B 的变化是 由不饱和→饱和(3)甲溶液在T2时是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由T2→T1 时,甲溶液中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甲溶液由B→C的浓度变化是 变小(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所以只要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相等,因此要配制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温度应该控制在 T2℃.(5)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14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g甲物质,因此7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物质 20g.故答案为:(1)小于(2)由不饱和→饱和(3)变小(4)T2(5)20分析: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在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溶解度大,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大,③判断降低温度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多少.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3)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当温度由20℃升高到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填“甲”或“乙”).
科目:初中化学
2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有图回答问题:(1)10℃时,甲的溶解度为
g.(2)3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乙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科目:初中化学
(2013?齐齐哈尔)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写一条即可).(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填“>”“<”或“=”);④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AC.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合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科目:初中化学
(2012?丰台区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M点的含义是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g.(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3)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降温结晶).(5)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若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填“不变”、“变大”、“变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 1 ℃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 2 ℃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1 ℃升温至t 2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宥子npRQ拠醂02
A、不知溶液状态,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t℃时,甲、乙物质的溶液如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错误;B、t 2 ℃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的是乙,故t 2 ℃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分别将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甲的溶液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时甲的溶解度比40℃时乙的溶解度大,因此若分别将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C不正确;D、观察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降温的方法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接近0℃时的变化不大,故D错误.故选B.故选:B.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