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数学日记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的收获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导读]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平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习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习。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习。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习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习。在总复习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过程与效果。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全册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百分数的应用
圆柱和圆锥
正比例和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
  例2、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或原价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是重点。
  例5、例6练习四,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
  "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以现实问题中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口,通过推理分析数量关系,探索算法。
2.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迁移。
3.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例4、例5、例6以及练习里的内容,要更新观念,改变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学生识别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类不同的问题,尤其不要机械套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所谓的规律。过去这样教的解题效果虽好,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变成了依据个别词语的简单判断。改进教法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其次,不必进行有关分率与百分率的联想训练。如从用去25%想到还剩(1-25%);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5+1/6,这些联想是为列除法算式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时安排:百分数的应用
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
二、教学例1
1、 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提示:①单位"1"的量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②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③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④有几种解法?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
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做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提示③,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公顷数的百分之几。
师:对呀!关键在于把今天所要学习的新问题转化成己经学过的问题。
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生: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的。
师:转化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的好办法。我们以后遇到难题时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试试。
2、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四、补充练习
(一)、生活中的百分数。
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百分数呢?
出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断:
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比2000年的4670亿美元增长9.16%。
"青岛双星"当日收盘价比 昨日下跌2.61%。
9.16% 和2.61%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市统计局公布:2005年上海职工平均月平均工资为2235元,比去年的2033元增长9.9%。
2004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为2033元,比上年的1847元增长10.1%;
(二)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三)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四)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
(五)填空
(1)8是10的(
(2)10比8多(
五、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六、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七、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 练习:
(一)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二)口答
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
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四)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五)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
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
可以适当加以分析。
(六)对比练习。A组1、超市十月份营业额是25万元,比九月份增加5万元,增加了百分之几?
2、菜地因干旱,今年产量是1200千克,比去年减产200千克,减产了百分之几?B组1、八月份用水5吨,九月份用水6吨,比八月份多百分之几?
2、八月份用水5吨,九月份用水6吨,九月份是八月份的百分之几?
3、八月份用水5吨,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用水1吨,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百分之几?
4、九月份用水6吨,比八月份多用水1吨,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百分之几?
(七)完成练习一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八)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九)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十)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
今年造林40公顷
去年造林32公顷
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
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
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
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解读:例2结合纳税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找到数学问题"60万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迁移过来,得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数学问题,只要理解了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学生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发展认知结构。在计算60×5%时,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种算法又一次体验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致的,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在"练一练"里,由于6.2×5/100的计算比6.2×0.05麻烦,所以计算含有百分数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数化成小数。例2后面的"试一试"购买摩托车一共花的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摩托车的价钱,另一部分是缴纳的车辆购置税款。教材安排学生先算出车辆购置税是多少元,巩固例2里习得的知识,再算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形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百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二第1~4题是配合例2编排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进行思考。如,第1题是求门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万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题是求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应纳税部分的元数,并找到相应的税率。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
疑难点: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 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幻灯投影出示)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你知道这些句子中缴税的情况吗?
  1、小南海水泥厂2002年向国家缴纳增值税 210万元;
  2、华胜宾馆2002年8月的营业额达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
  3、长沙卷烟厂今年2月销售额3000万元,应缴纳消费税1200万元人民币;
  4、张老师的月工资是1000元,每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学生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 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4、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5、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 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 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补充练习:
1、张强编写的书在出版后得到稿费1400元,稿费收入扣除800元后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强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歌舞演员王华参加演出,取得收入30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演出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20% 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此次演出后,王华的税后收入是多少元?
五、拓展提高
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到500元的5%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10%超过部分是2001元---5000元的15%********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
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六、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1-3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利息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5页例3以及练习二的5-8题。
教材解读:例3计算利息,应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由于多数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释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试一试"利用例3求得应得利息,继续计算缴纳利息税以后的实得利息。要让学生懂得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扣除缴纳的利息税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为什么先算出利息税是多少元的道理。从例题到"试一试"的全过程,就是我国现行的银行存款实得利息的计算方法:先根据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应得利息,再扣除缴纳的利息税得到实得利息。学生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第5~7题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计算实得利息的步骤较多,"练一练"和第6、7题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难点: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教学过程:
知识积累,解决障碍。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生分别回答:2330元,800多元,近2000元,近3000元。)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很少压岁钱,也很开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众生笑答:不是。)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生1:我存银行。生2:我交学费。生3:我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学习用品,再多的捐给灾区小朋友。生4:我用小部分买鞭炮,把大部分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生: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这24元是利息。)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师小结:有关储蓄的知识有很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不少。
1、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亮亮解决他的小问题了,好吗?
  出示例3。学生读题。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交流展示。
  重点分析200X4。50%的错误在哪里。所以当我们用本金X利率后还要再X时间才可以得到什么?
  你能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吗?学生进行计算,算出利息是18元。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 完成试一试。
  存款的利息必须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出示题目。5%的税率是指哪部分钱需要缴纳的?是不是218的5%?独立完成。
3、 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分别求出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应得利息和缴纳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
4、联系生活:出示从网站截取的最新利率表: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全课小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四、说明补充: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教育储蓄。
五、补充练习:
1.李叔叔于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 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
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 小华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按党章规定,工资收入在400-600元的,每月党费应缴纳工资
总额的0。5%,在600-800元的应缴纳1%,在800-1000元的,应缴纳1。5%,在1000以上的应缴纳2%,小华妈妈的工资为2400元,她这一年应缴纳党费多少元?
六、课堂作业。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按折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关键是对折扣和成数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活:春节刚刚过去,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说说看,你们的假期生活是怎么丰富多彩的?
引入:刚才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到商店里购买东西。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全班交流。 揭题: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板书)
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三、教学例4
1、 仔细审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元。×80%=12          =12÷0.8
          =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四、补充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①买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②有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
③老师在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请同学们猜猜看,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师生交流。(板书:商品现价=商品原价×折数)
小结:解答打"折"应用题时,先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照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解答。
2、算出折数。
⑴在日常生活中打"折"现象随处可见。这儿有一家快餐店也在搞促销,你能算出这些美食分别打几折吗?每人可任选一种计算一下。
① 食品原价4元,现价3元。
②食品原价5元,现价4元。
③食品原价10元,现价7元。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3、常熟新开了一家永乐生活电器,"十?一"节日期间,那里的商品降价幅度很大。有一种款式的MP3,原价280元,现在打三折出售。根据这个信息,你想计算什么?
①现价多少元?
②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师生交流。
改编:根据上面的信息,编一道已知问题求原价的题目,并且解答。
①有一种款式的MP3,打三折出售是84元,原价多少元?
② 有一种款式的MP3,打三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196元,原价多少元?
4、一种矿泉水,零售每瓶卖2元,生产厂家为感谢广大顾客对产品的厚爱,特开展"买四赠一"大酬宾活动,生产厂家的做法优惠了百分之几? (注意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5某旅游团共有成人11人,学生7人,他们到一个风景名胜地观光旅游,这是导游了解到的门票报价:
A、成人票每张30元。
B、学生票半价。
C、满20人可以购团体票,打七折。
提问: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拿出什么方案来?(先独立计算,再分4人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提问:那如果成人7人,学生11人呢?
小结:今后如果同学们碰到旅游中的门票问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说每种商品所打折扣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第3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4、做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六、全课小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出要求: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的5至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有知识经验。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
二、补充练习。
1、出示准备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思考过程,重点指导对"九五折"的理解。
2、 对比练习:
(1)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每件售价多少元?分析:①"九折"就是90%,是谁占谁的90%?谁是单位"1"的量(理解现在的售价是原售价的90%)。
写出数量关系式
②要求现在每件售价多少元?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就是求50元的9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③列式:50×90%=50×0.9=45(元)
(2)一种衣服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售价是45元,每件的原价是多少元?
①"九折"就是90%,是谁占谁的90%?谁是单位"1"的量(理解现在的售价是原售价的90%)。
写出数量关系式
②要求原来每件售价多少元?怎样计算?用什么方法?(就是求原价的90%是多少,原价不知道,只知道现价,用除法或者列方程计算)
将两题进行对比,明确已知和未知,灵活使用。
(3)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每件45元,你知道商场正在打几折吗?
说出数量关系式。
(4)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在每件的售价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问: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该怎样求?
你是怎么想的?说想法。小组讨论。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并讲评。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将四题进行比较。巩固此类题目的灵活运用。
3、 题型的练习。
(1)一辆自行车200元,在原价基础上打八折,小明有贵宾卡,还可以再打九折,小明买这辆车花了多少钱?
(2)小红在书店买了两本打八折出售的书,共花了12元,小红买这两本书便宜了多少钱。
三、 学习成数。
1、默看书上P10页的"你知道吗?"
2、 填空:
3、 联丰村去年早稻总产量50万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早稻比去年增产多少万千克?
  试做,说说"增产二成"是什么意思?
  得出成数计算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原粮食总产量×成数 = 现粮食总产量
四、课堂作业:完成书上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1)出示地5题的两张图片。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
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指出: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
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
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学生试做后讲评。
五、小结。
指出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六、作业。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第11页例5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基本训练
(一)解方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1、教学例5
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 )读题,理解题意
问: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根据这个关键句,你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吗?
(2) 引导学生画图
问:如果画图,应该先画谁?再画谁?如何画?
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比男生的线段短还是长?(逐步完善线段图)
怎样表示36人?
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3)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4) 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 检验
让学生尝试检验 ;
交流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
(两个量的总和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
  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利用两个量的关系进行未知数的设立。再利用两个量的总和已经知道这一基本关系式列出加法方程。)
2、出示例5的比较题: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4人。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仔细读题,独立思考。
(2)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
(两个量的差和两个量的关系,要我们分别求出这两个量。)
(3)我们应该怎么去想,和例5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又是什么?
(还是利用两个量的关系进行未知数的设立。再利用两个量的差已经知道这一基本关系式列出减法方程。)
3、沟通比较,将例5与复习应用题进行比较,沟通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在思路上的一致。
将例5与比较题进行沟通比较,突出异同,巩固概念。
4、 教学"练一练"
(1) 学生练习
交流讨论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 课堂小结
问: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四、 补充练习:
1、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果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60%,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果园里的梨树和苹果树共有360棵,其中的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棵树的20%。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3、一套桌椅的价格是7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30%。桌子和椅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五、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4题
其中第4题,要引导学生将此题跟例题相比较,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倍数、分数问题的联系。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第12页例6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四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2.实际比计划节约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
4.乙数比甲数少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三)复习题:
青云小学九月份用水550立方米,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20%。十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找关键句,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二、新课教学:
出示例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句。
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单位"1"知道吗?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 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6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 教学"练一练"
(1) 做第1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2) 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三、 补充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1)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2)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A、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B、指名板演,师生评议。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练习四第5-8题。
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教学反思: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10~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②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③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④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⑤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⑥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激发兴趣,让其体验成功。
2、根据下面图意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比灰兔多25%
  用去(
一堆煤共有(
二、题目的变式综合练习。
做练习四的第11题。(为方便变式,我把书上的25%改为20%,21千克改为28千克)
先让学生画线段图
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
列出方程解答
进行变式:
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2、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两次共剪去6米,这条绳子共长多少米?
  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25%,第二次剪去全长的3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剪了1米,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三、补充的综合练习:
1、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 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
四、 全课总结。
五、 指导完成课堂作业:
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分析含有分率的条件。
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列方程解答
独立完成第10、12、13、16题。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整理和练习(1)
教学内容:第15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1~6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回顾与整理
1、 自主复习: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小组讨论:
(1) 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2)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应用题有三种类型,你们知道吗?回答,总结。
出示小黑板;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要求: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1)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
2)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
3) 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
4)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
6) 某商品打八折出售
7) 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8) 实际节约了15%
9) 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量关系,用乘法的形式来表示。)
(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板书
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
(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
(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
(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
(5)某公司2002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