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记录简历怎么写写?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已颁布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详表
发布日期:&&&&
来源:市卫计委&&
&&&&&&&&&&&&&&&&&&&&&&&&&&&&&&
标 准 编 号
标  准  名  称
方       法
GBZ/T 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锑(Antimony)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钡(Barium)及其化合物
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铍(Beryllium)及其化合物
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铋(Bismuth)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Cadm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钙(Calc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铬(Chromium)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三、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别测定
GBZ/T 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Cobalt)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Copper)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Lead)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三、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四、微分电位溶出法
五、四乙基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锂(Lithium)及其化合物
氢化锂发射光谱法
GBZ/T 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镁(Magnes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Manganese)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汞(Mercury)及其化合物
一、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
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钼(Molybdenum)及其化合物
一、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Z/T 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镍(Nickel)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钾(Potass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Sod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锶(Stront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钽(Tantalum)及其化合物
碘绿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铊(Thallium)及其化合物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锡(Tin)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二氧化锡的栎精分光光度法
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钨(Tungsten)及其化合物
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钒(Vanadium)及其化合物
一、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法
二、催化极谱法
GBZ/T 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锌(Zinc)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锆(Zirconium)及其化合物
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硼(Boron)及其化合物
三氟化硼的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Carbon)化合物
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气体分析仪法
二、一氧化碳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GBZ/T 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Nitrogen)化合物
一、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二、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三、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
四、叠氮酸和叠氮化物的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Phosphorus)化合物
一、磷酸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二、磷化氢的气相色谱法
三、磷化氢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四、五氧化二磷和三氯化磷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五、五硫化二磷和三氯硫磷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六、黄磷的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GBZ/T 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砷(Arsenic)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四、砷化氢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Oxygen)化物
一、臭氧的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过氧化氢的四氯化钛分光光度法
三、臭氧的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Sulfur)化物
一、二氧化硫的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二氧化硫的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三、二氧化硫和硫酸的离子色谱法
四、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
五、硫化氢的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七、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八、六氟化硫和硫酰氟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九、氯化亚砜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硒(Selenium)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二氨基萘荧光分光光度法
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碲(Tellurium)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氟(Fluorine)化物的测定方法
一、氟化氢和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二、氟化氢的离子色谱法
GBZ/T 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Chlorine)化物
一、氯气的甲酸橙分光光度法
二、氯化氢和盐酸的离子色谱法
三、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四、二氧化氯的酸性紫R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Alkanes)化合物
正戊烷、正己烷和正庚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3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烯烃类(Alkenes)化合物
一、丁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丁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Mix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和抽余油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溶剂汽油和非甲烷总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石蜡烟的溶剂提取称量法
GBZ/T 160.4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烃类(Cycl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松节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Aromatic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苯类(Poly- benzenes)化合物
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环芳香烃类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蒽、菲或3,4-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4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Halogenated alkanes)化合物
一、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六氯乙烷和三氯丙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和溴甲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二氯乙烷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四、碘甲烷的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
(Halogenat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和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四、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
(Haloge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溴苯、对氯甲苯和苄基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Alcohols)化合物
一、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糠醇、二丙酮醇、丙烯醇、乙二醇和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二氯丙醇的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醇类(Mercaptans)化合物
一、甲硫醇或乙硫醇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二、乙硫醇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Alkoxylethanols)化合物
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Phenols)化合物
一、苯酚和甲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酚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三、间苯二酚的碳酸钠分光光度法
四、β-萘酚和三硝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5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Aliphatic ethers)化合物
一、乙醚、异丙醚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Phenyl ethers)化合物
一、氨基茴香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基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醛类(Aliphaticaldehydes)化合物
一、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乙醛和丙烯醛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异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四、甲醛的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五、糠醛的苯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5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Aliphatic ketones)化合物
一、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和双乙烯酮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
(Cyclic and Aromatic ketones)
环己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醌类(Quinones)化合物
氢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Epoxycompounds)
一、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环氧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Carboxylic acid)化合物
一、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或氯乙酸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对苯二甲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草酸的离子色谱法
GBZ/T 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酸酐类(Acid anhydrides)化合物
一、乙酐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邻苯二甲酸酐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三、马来酸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基卤类(Acyl halides)化合物
光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GBZ/T 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酰胺类(Amides)化合物
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和丙烯酰胺的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甲酰胺的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GBZ/T 160.6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饱和脂肪族酯类(Saturated aliphatic esters)化合物
一、甲酸酯类、乙酸酯类和1,4-丁内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
二、乙酸乙酯的无泵型采样–气相色谱法
三、硫酸二甲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
(Unsaturated aliphatic esters)化合物
一、丙烯酸酯类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四、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GBZ/T 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
(Halogenated aliphatic esters)化合物
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酯类(Aromatic esters)化合物
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三、三甲苯磷酸酯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GBZ/T 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Isocyanates)
一、TDI和MDI的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二、MDI和PMPPI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三、IPDI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6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Nitriles)化合物
一、乙腈和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丙烯腈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丙酮氰醇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
GBZ/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Aliphatic amines)化合物
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和环己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乙醇胺类(Alkylol amines)化合物
乙醇胺的液体吸收采集-气相色谱法
GBZ/T 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肼类(Hydrazines)化合物
一、肼、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肼和一甲基肼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三、偏二甲基肼的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GBZ/T 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胺类(Aromatic amines)化合物
一、苯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和苄基氰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三氯苯胺的吸收液采集-气相色谱法
四、对硝基苯胺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GBZ/T 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硝基烷烃类(Nitro alkanes)化合物
氯化苦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Aromatic nitro-compounds)
一、硝基苯、二硝基苯、一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一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二、硝基苯、二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的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三、硝基苯、一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和二硝基甲苯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一、四氢呋喃和吡啶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呋喃和四氢呋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有机磷农药(Organic phosphorus pesticides)
一、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杀螟松、异稻瘟净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敌百虫的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
三、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或马拉硫磷的酶化学法
GBZ/T 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有机氯农药(Organic chlorine pesticides)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GBZ/T 160.7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有机氮农药(Organic nitrogen pesticides)
一、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A测定
药物类(Medicines)化合物
考的松和炔诺孕酮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炸药类(Explosives)化合物
一、硝化甘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硝基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硝基胍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四、黑索金的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五、奥克托今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六、奥克托今的示波极谱法
GBZ/T 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生物类(Explosives)化合物
含酶洗衣粉中酶的抗体结合-比色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相关样表和报告模板.doc2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18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相关样表和报告模板
附录1 编号:□□□□□□□
湖北省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调查类型 □日常检测
□控制效果评价
□现状评价
调查日期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地址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
生产工人数 男 女 人 人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可另附页)
平面布局图及相关设备布局图 (另附页)
调查人 陪同人 日期 年
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绘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 车间/工段 岗位名称 使用的主要生产设备(原料)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
作业方式【1】 作业方式【2】 【1】生产作业方式:指生产的全密闭、半密闭、开放等;【2】作业方式:指定岗生产、巡岗生产或轮岗生产。
调查人 陪同人 日期 年
3 .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车间/工段 岗位名称 防护用品 型号 数量 主要技术参数 使用情况 防护用品包括:
防护帽和防护鞋;防护眼镜和面罩;防噪声耳塞和耳罩;防毒口罩;防尘口罩;化学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空气或氧气呼吸器;长管式呼吸防护器;高温和热辐射防护服;防酸碱服装;防护手套;射线防护服装等。
调查人 陪同人 日期 年
4 .防护设施设置情况 车间/工段 岗位名称 防护设施名称 规格与型号 安装地点 主要技术指标 现场运行情况 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
水喷淋除尘系统;通风除尘系统;通风降温设施;排风扇;隔热设施;吸声、消声和隔声设施、减振设施、辐射防护等
调查人 陪同人 日期 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服务查找:
请选择行业
职业卫生检测项目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定期检测)----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含放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写----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含放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性能检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VIP职业卫生技术配套服务
第三方检测服务
----电子电器有害物质----玩具安全 ----食品级接触材料----食品安全----化妆品安全----生态纺织品----电子烟一站式检测服务
环境检测监测
----环境安全检测----水质监测
----校准计量服务----材料分析----油品检测----货物运输条件鉴定----司法鉴定----未知物剖析----工业诊断
验货与审核
----工厂评估----生产前检验----生产中检验----装运前检验----监装----抽样服务
顾问与咨询
----质量技术文件编写----法规/标准更新----技术解决方案 ----质量、安全与环保咨询 ----标准与技术研讨会 ----培训
行业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 >
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
时间:  作者:admin  浏览:3550 [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产生,对于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必须由专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和识别,以确定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并将检测报告提交给安监部门参考,这类服务机构就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机构或者叫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例如,就是一家具有广东省安监局颁发乙级资质证书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为全广东省用人单位提供检测与评价服务。如图: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的检测项目根据其能力各有不同,目前,天鉴检测的检测项目有124个,是目前项目较多的检测公司。列举如下:
1、镉及其化合物;
2、铬及其化合物;
3、铜及其化合物;
4、铅及其化合物;
5、锰及其化合物;
6、汞及其化合物;
7、镍及其化合物;
8、钾及其化合物;
9、钠及其化合物;
10、锡及其化合物;
11、锌及其化合物;
13、一氧化氨;
14、二氧化氨;
15、砷及其化合物;
更多请联系客服索取。
我们在一文中有详细讲解过各个行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从中可以了解到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如物理因素就包括了噪声、高温等,这些因素的识别都需要由非常专门的检测公司或机构来完成,这些检测公司通常都会有检测分析实验室,并且实验室都应通过CNAS、CMA的认证才具备检测的资格。而根据安监总局制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的技术服务规范如下:
1、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并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2、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保证服务质量。
3、取得资质的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应当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和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接受技术服务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取得甲级资质的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应当填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工作报告表,报送服务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工作报告表式样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4、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开展技术服务时,应当依法与建设单位、用人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明确技术服务内容、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的收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收费;没有行业自律标准和指导性收费标准的,双方可以通过合同协商确定。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职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2)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证书;
(3)超出资质证书业务范围从事技术服务活动;
7、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的检测服务过程控制记录、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当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全过程管理。
如果您正需要找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那么请联系深圳市天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专业而高效的检测服务,出具检测报告时间短,检测结果受安监部门认可,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东莞惠州清远
广州佛山南沙
中山珠海汕头
肇庆江门阳江
云浮梅州韶关
微信服务更贴心
意大利Centro Servizi Tecnologici(CST)
中龙检验认证(香港)有限公司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记住用户名
下次自动登录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来源:互联网
(557407)人已经阅读
&&&&&&&&导语: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无固定形态、形状,其浓度(强度)受检测时的生产状况、气象条件、检测布点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条件下,前后两次检测结果可能差别很大,也使得某些不规范的职业卫生检测单位在检测报告上“做文章、弄手脚”有操作的空间,可出具既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又符合委托单位要求的“灰色检测报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因作业场所因素无固定形态、形状,其浓度(强度)受检测时的生产状况、气象条件、检测布点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条件下,前后两次检测结果可能差别很大,也使得某些不规范的职业卫生检测单位在检测报告上“做文章、弄手脚”有操作的空间,可出具既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又符合委托单位要求的“灰色检测报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1. 分开出具报告。
  检测报告是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检测的依据,是职工劳动条件的反映,是外商验厂的重要凭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用人单位的作业点往往不是全部合格的,检测报告是职工劳动条件的映射,检测结果也不会全部合格。为应付安监部门的检查或外商验厂的要求,有的用人单位会要求检测机构将合格报告及不合格报告分开出具,当外商验厂或安监部门检查时,只拿出合格的检测报告,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职业卫生情况。
  2. 增加合格点的检测数量。
  对于粉尘、毒物或噪声,如何布点、采集样品数目,国家都有明确的规定,噪声“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分贝。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粉尘、毒物“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有些机构不按照规范布点设点,没有将点设在职工操作的呼吸带位置,没有绘制检测布点示意图,对于合格作业点应采尽采,对于不合格作业点少采不采,提高了检测合格率,掩盖了企业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水平。
  3. 引入不实的时间权数。
  我国的粉尘限值标准、大多数毒物限值标准,都是使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超限倍数)相结合的方式规定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噪声的限值标准采用的是接触时间减少一半,容许接触限值增加3分贝的规定,体现了接触水平-反应的关系,所以,作业场所同样的浓度值,接触时间不同检测机构给出的评价结论可能不同,噪声测定结果88分贝,工人每天接触 8小时是不符合规定的结论,接触4小时就是符合规定要求的结论。因此,评价机构检测时,有时会默认甚至暗示委托单位提供职工不实事求是的接触时间,从而向符合标准规定的结论靠拢。
  4. 不满负荷生产。
  多台设备同时开动和开动少数设备,它们的污染水平是不同的,如果开动1台设备的噪声强度是85分贝,那么开动2台设备的噪声强度就是88分贝,所以,检测规范要求“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些检测机构检测时,没有认真选择采样时机,做到在正常生产时检测,而是在用人单位开工不足时检测,有时甚至建议用人单位空开设备,以便完成检测任务,造成检测结果偏低。检测机构的原始检测记录有生产状况的描述,但大多语焉不详,并且不提供给委托单位,是检测机构内部存档的,从用人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书上,看不出检测当时的生产状况。
  5. 受检测人员水平的限制。
  职业卫生采样、分析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业卫生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仪器设备性能的掌握,对标准规范的理解都能影响检测结果及检测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有的人员不能选择正确的采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没有进行流量校正,长时间采样时,没有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并用流量均值计算。有的样品采集记录信息不充分,没有记录样品采集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只是笼统地注明实际采集的时间,如15min、10min 等,没有记录样品采集时的气象条件,没有记录生产状况和工人的防护情况等。
  6. 不能准确引用标准。
  对于粉尘,有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尘浓度的规定,还有超限倍数的规定,对于毒物,有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的规定,应当对有限值规定的指标都进行检测,只有当检测的全部指标都符合才能判定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由于检测机构的客观原因或检测当事人的主观原因,有些检测机构只做总尘浓度的测定,没有做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有些检测机构只进行STEL(短时间接触)的样品采集,没有针对TWA(时间加权平均)样品的采集,致使在检测结果与评价报告中只引用部分卫生标准,评价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存在局限。
  7. 没有全面识别。
  有些检测机构检测之前,没有对用人单位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及生产工艺流程做全面的了解、分析,致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全面,导致检测漏项、缺项,使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得不到评价和控制。
责任编辑:zouli
友情提示:健康安全网所提供文章内容由专业友邻网站及权威专家和专业编辑供稿,作为网民健康安全生活参考文摘,如涉及您的版权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为更好的服务网民和您的价值体现,欢迎社会各界提供健康安全方面的文稿。
最新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绒服工艺单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