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和气体收集方法的分离方法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4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的认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指人们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的不同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的科学方法.它主要有过滤和结晶两种.具体来说,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而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它又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 过滤时,需要注意的是: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结晶时,需要注意的是:1.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时,可以直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蒸发操作,即可得到所需物质. 2.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时,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先将其配成热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使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析出即可.如果还需要另一种物质,那么可以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完成. 另外,对于可溶性和不溶性固体的分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配合完成.即先固体混合物放入水中充分溶解,采用过滤的方法就其中的不溶性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再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可溶性固体物质通过蒸发其中的水而析出.对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可以通过分液漏斗过滤的方法来分离.对于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气体的干燥(除水)【知识点的认识】所谓气体的干燥(除水),就是指将某气体中的水蒸气,用干燥剂吸收掉,而得到干燥的该气体的过程.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如下三类:1.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还有硅胶、五氧化二磷等);它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_{2}}{{P}_{2}}{{O}_{5}}、S{{O}_{2}}、N{{O}_{2}}、HCl、{{H}_{2}}、C{{l}_{2}}、{{O}_{2}}、C{{H}_{4}}等气体. 2.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固体NaOH、碱石灰;它可以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_{3}}、{{H}_{2}}、{{O}_{2}}、C{{H}_{4}}等气体. 3.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它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_{2}}、{{H}_{2}}、C{{H}_{4}}等气体. 干燥剂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干燥气体时要根据干燥剂和气体的性质,选择只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吸收被干燥的气体的干燥剂.即干燥剂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例如,不能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C{{O}_{2}}、S{{O}_{2}}、HCl、{{H}_{2}}S、C{{l}_{2}}、N{{O}_{2}}等;不能用浓{{H}_{2}}S{{O}_{4}}、{{P}_{2}}{{O}_{5}}干燥N{{H}_{3}}等.常用的干燥装置的基本类型和气体流动方向如下表:【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干燥剂、干燥装置选择原则和相关气体的性质等.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实验图来推断气体或所选试剂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1.固体干燥剂颗粒大小要适当,颗粒太大气体和干燥剂接触面小,不利于干燥效果不好;颗粒太小,气体不易通过,容易堵塞,一般以黄豆粒大小为宜. 2.气体的干燥是气体净化的环节之一.在干燥装置和其它净化或反应装置连接时,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3.为了防止大气中的水气侵入,有特殊干燥要求的开口反应装置可加干燥管,进行空气的干燥. 4.液体干燥剂用量要适当,并控制好通入气体的速度,为了防止发生倒吸,在洗气瓶与反应容器之间应连接安全瓶.
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二氧化碳无毒,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式为: {{H}_{2}}C{{O}_{3}}={{H}_{2}}O+C{{O}_{2}}\uparrow .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_{2}}+C{{O}_{2}}=CaC{{O}_{3}}\downarrow +{{H}_{2}}O.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二氧化碳与水被绿色植物利用,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式为2CO+O2点燃?2CO2.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例如,CO+CuO△?Cu+CO2,Fe2O3+3CO高温?2Fe+3CO2.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相似的试题还有:
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则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丙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活塞______.
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可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盐酸 ④稀盐酸 ⑤澄清的石灰水 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所选的试剂均用序号表示)(1)关闭b、c,打开a、d,则甲中试剂为______,丙中试剂为______.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甲装置中反应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2)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试剂②或④,关闭活塞______(填写序号,下同),打开活塞______,再经过丙装置后即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此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008o顺义区一模)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则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丙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活塞______.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仓储、运输等作业环境中,对诸如水泥、面粉等粉末状物质 进行输送或装卸后,作业环境的空气中会飘浮着大量细微的固体颗粒物,因此必须采用适 当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固体颗粒物从空气中过滤出来以避免散落、污染外部环境。在不同种类的过滤设备都有用作过滤部件的滤芯,滤芯在工作状态中一般处于打 开或展开状态,以便于含固体颗粒物的浑浊气体从其一侧流动至另一侧,同时依靠滤芯捕 获浑浊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物。为了保持滤芯的过滤性能,需要定期对滤芯进行清理,以消除附着在其进气一侧 上的固体颗粒物。机械振动清理是通过一个机械装置产生间歇式振动,使附着在滤芯上的固体微粒 被抖落而实现清理目的。具体地,机械振动清理设备中有一个被称为“梳子”的部件,设置 在每一个滤芯的底部,它可以快速地往复运动以来回抖动滤芯。由于滤芯大多具有一定的柔性,尤其是采用柔性织物作为滤芯时,机械振动设备 直接带动滤芯做抖动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导致滤芯上固体颗粒物的清理效果不佳,滤芯的 过滤性能保持时间短,降低了过滤设备的工作效率,制约了过滤设备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效率 高、清理效果好的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包 括具有气体通道的本体,在所述本体内沿所述气体通道方向延伸设置的滤芯;所述滤芯内 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至少包括一基座。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滤芯的内部设置了支撑部件,在机械振动清理时,机械振动借 助该支撑部件将振动传递到整个滤芯上,从而可以带动柔性的滤芯一起比较剧烈的抖动, 提高了清理效率,改善了清理效果。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为折叠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折叠结构为“W”字结构。如 此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折叠结构良好的受力状况,使采用可折叠材料制得的基座 具有良好的受力状态,满足了支撑部件传递机械振动的受力要求。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基座的褶皱方向交错设置。如此的结构设计, 使基座能稳定地保持一定的结构形状以对柔性的滤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采用天然纤维织物或合成纤维织物或非织物材料,所述 加强部件采用纤维材料或塑料材料。[0013]由于采用上述材料,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为可折叠的非金属材料,成本低,质量 轻,在安装和抖动时不易损伤滤芯,在传递机械振动时不仅能耗小,而且噪音低。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加强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加强部 件通过焊接或粘结或缝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便利的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的折叠高度H与材料厚度T之间的关系为T = H/C;其中 C值在2-100之间。进一步地,所述C值在20-40之间。通过上述相关参数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在具有良好的受力结构的同时还 具有良好的空气流通性能,满足了作为滤芯的内部支撑物的结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装置10,框架体11,顶板11A,框架壁11B,11C,11D,过滤空间12,滤芯
13,支撑部件14,基座14A,加强部件14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装置10包括用作本体的框架体11。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至少包括位于顶部并开设有长槽的顶 板IlA0在图1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其结构,只显示了框架体11的三个框架壁IlBUlC和 11D,省略了第四个框架壁。框架体11的底部弯曲箭头所示处为过滤气体的入口,并可设置 有机械振动设备(图1中未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框架体11也可以采用塑料,木材等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材 料制作。顶板IlA与各框架壁IlBUlC和IlD等共同合围形成一用作气体通道的过滤空间 12。过滤空间12中并列设置有多个滤芯13。多个滤芯13在过滤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延 伸布置,以在有限的过滤空间12内尽可能增加与过滤气体的接触面积。每个滤芯13为一袋囊形部件,由两个过滤布在底部缝合而成,一端具有供过滤气 体进入或流出的开口。制作滤芯可以采用天然纤维布,或合成纤维涤纶布,或棉纱,或其他 柔软的织物,这些材料还可以做相应的表面技术处理。对滤芯的材料选用及表面处理为现 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特别设计的支撑部件14位于上述滤芯13的内部。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14由基座14A与加强部件14B构成。图2为图1中一支撑 部件14逆时针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座14A采用合成纤维织物制成,通过折叠形成“W”字形折叠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14A也可以采用天然纤维织物,或塑料等非织物材料制成。在原理上任何可以在打摺机上被打摺的材料,或通过注塑工艺可以被打摺的材料都可以用 作基座的材料。这种材料可采用片状,这样方便在打摺机(没有图示)上折弯或打摺。支撑部件14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部件14B。本实施例中,包括了多个加强部件 14B。本实施例中,加强部件14B采用如布条等的织布材料。加强部件14B通过缝制与基座 14A固定连接在一起。为进一步改善基座14A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一个加强部件14B与基 座14A在其褶皱方向上交错设置,具体如图2中所示,加强部件的作用是使基座14A能稳定 地保持一定的结构形状以支撑起柔性材料的滤芯。另外,还可将加强部件14B设置在基座14A的褶顶处,共同加固基座的结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加强部件14B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或纤维材料,通过塑性 焊接或超声波加热粘结与基座固定连接在一起。基座14A的折叠层数与其结构强度和空气流通性能具有相背离的有益效果。基座 的折叠层数越多,基座的结构强度越好,但其空气流通性越差。基座的折叠层数越少,基座 的空气流通性越好,但其结构强度越差。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对基座14A的折叠高度H与材料厚度T之间的关系还做一优 选的限定。优选地,使T = H/C。其中C值在2-100之间选定,其最小极限值为2,最大极限值 为100。进一步地,当C值选取在20-40之间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件14在结构强度和 空气流通性两方面具有最佳的平衡性。本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件14的高度H = 51000mm,宽度W = 50+1000mm,长度L =2003500mm,加强部件14B的数量应在210以内,宽度h为0. 5+50mm。以下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支撑部件14设置在滤芯13的内部,支撑起柔性织物制得的滤 芯13,使滤芯13形成为一张开的袋囊形部件,以利过滤空气的进入或流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带有固体颗粒物的过滤气体从装置10的底部沿箭头Fl方向 进入过滤空间12。过滤气体在流经滤芯13后,其中的固体颗粒物被滤芯13捕捉,附着在滤 芯13的外部。过滤气体从装置10的上方沿箭头F2方向流出成为被净化的空气。在图1中装置10的下方还设置有机械振动设备,支撑部件14与滤芯13的底边成 对连接在该机械振动设备上(图中未示出)。上述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滤芯13外侧上附着的固体颗粒物的增多,滤芯 13的过滤效果下降。此时,需要对装置做清理。在清理操作时,上述机械振动设备提供一如图1中F3所示的往复运动,通过支撑 部件14,该往复运动被传递到整个柔性的滤芯13上,使附着在滤芯13外侧的固体颗粒物被 抖动下来,落入下方的一个收集器中。尤其是,当F3所示的往复运动的方向与基座14A的折叠方向一致时,即机械振动 的往复力作用在基座14A的褶顶上时,基座的这种“W”字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变形性能,可以 将振动的往复力有效地传递给滤芯13。滤芯13被清理干净后,过滤效果大为改善,即可继续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折叠材料制得的支撑部件,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受力结构,满足了传递机械振动的受力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件还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具有不易损伤滤芯 的优点。在传递机械振动时,由于支撑部件质量轻,因此其能耗小,更为节能。而且由于其 不具有任何金属部件,振动时噪音更低。以上虽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 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包括具有气体通道的本体,在所述本体内沿所 述气体通道方向延伸设置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内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 件至少包括基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折叠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为“W”字结构。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加强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与所述基座的褶皱方向交错 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加强部件通过塑性焊接或 超声波加热粘结或缝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采用纤维材料或塑料材料。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采用天然纤维织物或合成 纤维织物或非织物材料。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折叠高度H与材料厚度T 之间的关系为T = H/C ;其中C值在2-10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值在20-40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装置,包括具有气体通道的本体,在所述本体内沿所述气体通道方向延伸设置的滤芯;所述滤芯内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至少包括一基座。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折叠材料制得的支撑部件,具有成本低,结构受力好的有益效果,还具有不易损伤滤芯的优点;在传递机械振动时,由于支撑部件质量轻,因此其能耗小,更为节能;而且由于其不具有任何金属部件,振动时噪音更低。
文档编号B01D46/42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斯特凡诺·卡维基奥利, 魏纳·马克西尼 申请人:威姆股份有限公司固液分离的方法
固液分离的方法
09-03-25 &匿名提问 发布
气气分离:1.利用沸点的不同,控制温度使一种气体液化即可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或氧气2.用另一种物质吸收一种气体,即可分离,如分离O2和CO2,可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吸收O2出来,再向NaOH溶液中加酸即可得CO2。固液分离:一般用过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气气分离:1.利用沸点的不同,控制温度使一种气体液化即可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或氧气2.用另一种物质吸收一种气体,即可分离,如分离O2和CO2,可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吸收O2出来,再向NaOH溶液中加酸即可得CO2。固液分离:一般用过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启普发生器”,在初中制备氢气的实验中就用过。简单地讲,就是将反应固体放在有孔的塑料板上或细口容器的口上方,使固体不会掉到下面去,而反应液体又可以通过小孔流到固体以下,然后逐渐升高,直至没过固体,与固体反应。以制氢气为例,有孔的塑料板上放锌片,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稀硫酸直至稍没过锌片,当不需要氢气时,应在气体发生装置的导出气体的导管处关闭活塞,使气体堆积在发生装置内,气压升高,将液面向下压,液体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漏斗颈。当液面降到有孔的塑料板以下时,硫酸与锌分离,反应停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气气分离:1.利用沸点的不同,控制温度使一种气体液化即可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或氧气2.用另一种物质吸收一种气体,即可分离,如分离O2和CO2,可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吸收O2出来,再向NaOH溶液中加酸即可得CO2。固液分离:一般用过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气气分离:1.利用沸点的不同,控制温度使一种气体液化即可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或氧气2.用另一种物质吸收一种气体,即可分离,如分离O2和CO2,可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吸收O2出来,再向NaOH溶液中加酸即可得CO2。固液分离:一般用过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利用沸点的不同,控制温度使一种气体液化即可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氮气或氧气2.用另一种物质吸收一种气体,即可分离,如分离O2和CO2,可通入NaOH溶液中,CO2被吸收O2出来,再向NaOH溶液中加酸即可得CO2。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体收集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