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高中化学必修二的问题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一个高中化学老师提出的问题
算出来σ键能比π键的键能小,但却说前者比后者稳定?
这是一个高中化学老师提出的问题,请各位帮忙回答一下。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高中电化学的一个问题?
如果盐桥换成铜导线,会发生反应没,反应又是怎样的呢网名叫什么状况的网友非常感谢,你最后一段解释了我想不明白的问题:如果铜导线做电极分析,反应是什么样的,能进行么谢谢,希望有更详尽的分析
你没有搞清楚盐桥的作用,盐桥又不是导线。盐桥通过传递离子,来平衡阴极阳极的电中性。导线用以传递电子,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此外盐桥还有消除液接电势的作用。用导线替换盐桥,和没盐桥完全一样。会发生反应,但没办法进行下去。
建议你以后问偏向专业的理工科问题还是问老师什么的比较好。盐桥的作用就是为了消除液接电势而存在的,但是其实仍是不能够完全消除的,当离子自原电池的一个半电池流向另一个,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速度不同,造成差异。若未使用盐桥,此电荷差异将附加到电池的总体电动势上。此电动势被称作。使用盐桥后,原本两半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液相接界就变为盐桥与电解质溶液的接界。由于盐桥中离子活度很大,离子扩散以盐桥中的离子为主;又因为盐桥中两种离子的扩散速度相近,故液接电势得以减小,在一般精度要求下,可以认为消除了液接电势。这道题中若使用铜导线代替盐桥是不反应。二楼的答案前提是正确的,但是结论是错误的。如果把盐桥换为铜导线的话,其实可以当成电极来分析。这道题中很特殊,其实会变为原电池-电解的可逆反应,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反应的。因为电解的实际电压大于原电池的电压。如果换为其他导线是有可能反应的,具体的情况就是根据电解反应计算总的电压,如果电压为正即可反应。补充:其实就是把电极和导线都当作电极来讨论,考察进行方向的电极反应,然后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总的电动势。比如Zn变为Zn2+(活度为a1)的还原电势为多少,Cu变为Cu2+(活度为a2)的还原电动势为多少,对导线也是这样,选定分析的方向计算总的电动势,如果你不确定哪个方向是反应进行的方向,那么可以两个方向都计算一下。
不会,首先盐桥是把里面的阴阳离子放到两边溶液里去,以抵消原电池反应造成的两边溶液内电性失衡,维持中性,如果换成铜丝,电性就会失衡,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让铜丝里的电子分离出来,相当于一个平衡被抑制了,这样原电池也不可能反应
文科生怒答:盐桥可以传递电离子,导线只能传递电子,液体只能传递离子,和导线构不成回路。这种问题还是用百度知道或者学霸帮之类的来问吧。
上面的回答全都好像是文科生、明白电桥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条是维持电势差(也就是电压)为什么能有电流、因为有电势差、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而将电桥换成铜丝,左右两个烧杯如果能进行反应、那么必须维持电荷中性,然而铜无法满足的、铜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但是移动之后,谁来补偿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研究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直以来都为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教师提问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同时,学生提问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等也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听取多位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而,笔者选择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进行研究。本研究不仅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还关注学生提问的情况。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资料,获取优质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的特质,并由此编制问卷和课堂观察表。然后运用问卷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再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对化学课堂的提问进行优化。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教师重视课堂提问,并会用较多时间准备问题,高职称教师表现优于较低职称教师;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模式,只有极少数教师在课堂上采取能引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以提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教师都能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课堂问题,但设计的问题的数量和水平糅合不够;大部分教师能视问题难度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能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年轻老师(职称低)喜好选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问题,且“群问群答”和“自问自答”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通过反馈引导学生思考,且职称较高和重点班教师表现更为明显。(2)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学生课堂提问均持认可态度,实际上,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问;学生上课不愿意提问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氛围不浓、学生自身的性格或能力不够、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引导不足。(3)要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课堂提问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转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提升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重视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加强引导学生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G633.8【目录】:
摘要3-4Abstract4-8第1章 研究概述8-18 1.1 研究背景8-10
1.1.1 深化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8-9
1.1.2 对化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观察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1.2.1 对以提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10-12
1.2.2 对教师提问的研究12-15
1.2.3 对学生提问的研究15-16 1.3 研究思路16-17
1.3.1 研究内容16
1.3.2 研究方法16-17 1.4 选题的研究意义17-18第2章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理论探讨18-23 2.1 相关概念的厘清18-19
2.1.1 问题18
2.1.2 课堂提问18-19 2.2 问题的分类19-20 2.3 优质问题的特点20 2.4 提问的技巧20-22 2.5 对学生回答的反馈22-23第3章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与分析23-45 3.1 调查设计23-26
3.1.1 调查目的23
3.1.2 调查对象23
3.1.3 调查工具(问卷、观察量表、教师访谈)的设计23-25
3.1.4 调查的实施25-26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6-39
3.2.1 教师课堂提问情况26-34
3.2.2 学生课堂提问情况34-39 3.3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39-41 3.4 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41-43 3.5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43-45第4章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建议45-54 4.1 加强对课堂提问模式的探索与应用45-46 4.2 转变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46 4.3 提升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46-49
4.3.1 掌握问题设计的基本过程46-47
4.3.2 了解优质的问题设计常用的切入点47-48
4.3.3 合理分配问题的数量和难度48-49 4.4 增强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49 4.5 重视对学生回答的反馈49-50 4.6 加强引导学生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50-54
4.6.1 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学生愿意提问的课堂50-52
4.6.2 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52-54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54-56 5.1 研究结论54-55
5.1.1 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提问54
5.1.2 关于优化课堂提问54-55 5.2 反思55-56参考文献56-58附录58-63致谢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振韶;[J];学科教育;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国成;徐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陈利平;杨扬;;[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8期
杨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裴霞;;[J];华章;2010年14期
邬珊蓓;;[J];考试周刊;2010年21期
叶入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32期
吴秋云;王锋;许爱芹;徐莉春;;[J];继续医学教育;2013年11期
张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杜江;;[J];企业导报;2014年04期
贾芦存;;[J];数理化学习;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魏云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李文娟;[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明永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赵晓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平丽雯;[D];苏州大学;2011年
张福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谢娟;[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吕文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陈维;[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盛华,宋振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王升,张晓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姚本先;[J];教育研究;1995年10期
姜保平,何彦平;[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7年S1期
申继亮,李茵;[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王坤;[J];学科教育;1998年07期
张孔义;[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欧阳文;[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来德;;[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4期
史云;;[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3期
辜正友;;[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4期
齐秀国;;[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4期
计玲凤;;[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朱凌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马红飞;;[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9期
张红兰;;[J];长三角(教育);2012年11期
奚平;;[J];考试周刊;2013年A3期
伏霞霞;;[J];新课程(上);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檀文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张克龙;;[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黄烈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雷秋红;;[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吴春玲;;[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曹涓;;[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吴肖玉;;[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檀文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王秀芬;;[A];中国名校卷(山西卷)[C];2013年
游泓;;[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樟树市洲上中学
杨莉;[N];宜春日报;2011年
句容市第二中学
仲双华;[N];江苏教育报;2012年
江苏阜宁县板胡初中
朱宝明;[N];学知报;2010年
封丘县第二高级中学
孙庆霞;[N];新乡日报;2008年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孟磊;[N];学知报;2010年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赵民;[N];学知报;2011年
南京外国语学校
许亮亮;[N];江苏教育报;2011年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刘春兰;[N];学知报;2011年
山西省大同三中
邢淑芬;[N];山西科技报;2003年
毛晶慧;[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娄延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