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2+与Fe3+的是 A.NaOH溶液 B.小青探究铜与稀硫酸酸 C.KSCN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当前位置:
>>>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的是()A.肥皂水B...
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的是(  )A.肥皂水B.稀盐酸C.加热蒸干D.碳酸钠溶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等量肥皂水分别加入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中,有大量泡沫的是蒸馏水,另一个则是氯化钙溶液,故A正确;B、稀盐酸分别加入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中,无现象,故不能区别,故B不正确;C、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分别加热蒸干,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钙,故C正确;D、将碳酸钠溶液分别加入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钙溶液,故D正确;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的是()A.肥皂水B...”主要考查你对&&盐的性质,硬水和软水&&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的性质硬水和软水
盐的定义:&&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溶液里能解离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根据阳离子不同,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钱盐等,根据阴离子不同,可将盆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碳酸氧钠(NaHCO3)、碳酸钙和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硫酸铜(CuSO4)。盐的物理性质: (1)盐的水溶液的颜色常见的盐大多数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但是有些盐有颜色,其水溶液也有颜色。例如:胆矾(CuSO4·5H2O)为蓝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含Cu2+的溶液一般为蓝色,含Fe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 (2)盐的溶解性记忆如下钾钠硝钱溶水快(含K+,Na+,NH4+,NO3-的盐易溶于水);硫酸盐除钡银钙(含SO42-的盐中,Ag2SO4, CaSO4微溶,BaSO3难溶)都易溶;氯化物中银不溶(含 Cl-的盐中,AgCl不溶于水,其余一般易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钱[含CO32-的盐,Na2CO3、(NH4)2CO3、 K2CO3易溶,Na2CO3微溶,其余难溶〕。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一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例如:Fe+CuSO4==FeSO4+Cu 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Na除外)。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例如;HCl+AgNO3==AgCl↓+HNO3。规律: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是其他盐,则要求可溶。应用:实验室制取CO2,CO32-、Cl-,SO42-的检验。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按盐,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或水。应用:制取某种碱,例如:Ca(OH)2+Na2CO3== CaCO3↓+2NaOH。 (4)盐+盐→另外两种盐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应用:检验某种离子或物质。例如:NaCl+AgNO3 =AgCl↓+NaNO3(可用于鉴定Cl-);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与鉴定SO42-) 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比较如下表:
易错点:①“食盐是盐是对的,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②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是混合物,而碳酸钙是纯净物。③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盐叫亚硝酸钠,工业用盐中常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自色粉末,有咸味,对人体有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④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形成蓝色的CuSO4溶液,从CuSO4溶液中结品析出的晶体不是硫酸铜,而是硫酸铜晶休,化学式为CuSO4·5H2O,俗称胆矾或蓝矾,是一种蓝色固体。硫酸铜与水结合也能形成胆矾,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利用这种特性常用硫酸铜固体在化学实验中作检验水的试剂。盐的命名: (1)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AgI读作碘化银。 (2)构成中含有酸根的,读作“某酸某”。如Na2CO3、ZnSO4、AgNO3、KMnO4、KClO3分别读作:碳酸钠、硫酸锌、硝酸银、高锰酸钾、氯酸钾。 (3)含铵根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如NH4Cl、(NH4)2SO4读作:氯化铵、硫酸铵。 (4)其他: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 NaHSO4读作“硫酸氢钠”, NaHCO3读作“碳酸氢钠”。风化: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失去结晶水的现象,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反应。如 Na2CO3·10H2O==Na2CO3+10H2O;CaSO4·2H2O ==CaSO4+2H2O。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后来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原理是: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I 2NaHCO3==Na2CO3+H2O+CO2↑ (1)NH3与H2O,CO2反应生成NH4HCO3。 (2)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aHCO3沉淀。主要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3)在第(2)点中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NaCl,由于 NH4CI在低温时溶解度非常低,使NH4Cl结晶析出,可做氮肥。 (4)加热NaHCO3得到Na2CO3. 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NH4Cl可做氮肥,同时无氨碱法副产物CaCl2毁占耕田的问题。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水的硬度:水的硬度常用一种规定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是:把1L水里含10mgCaO(或相当于10mgCaO)称为1度。硬水和软水的检验:(1)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滴在水里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2)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加热煮沸时,有较多沉淀的是硬水,不产生沉淀或者产生沉淀较少的是软水。 硬水的软化: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实验室常用蒸馏法,蒸馏法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蒸馏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②加热时,应在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或碎瓷片)。③装置气密性良好④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饮用水中含有微量的钙、镁成分,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水中含太多的钙、镁成分,对生活和生产都有危害。①用硬水洗涤,不仅浪费肥皂,而且会在织物上积有肥皂跟钙、镁反应后生成的沉淀,不容易洗干净,还会使纤维变脆、易断。②硬水有苦涩味,长期饮用硬水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 ③锅炉用水硬度太大,会产生水垢,这会大大降低锅炉的导热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费。另外,当水垢爆裂脱落时,会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工业生产软化水的重要方法之一。离子交换法的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聚合物,带有相应的功能基团(一般情况下,常规的钠离子交换树脂带有大量的钠离子),当含钙、镁离子较高的硬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时,离子交换树脂即可以释放出钠离子,其功能基团与钙、镁离子结合。这样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下降,水的硬度降低,硬水即可被软化为软水。离子交换法的流程为:工作(即交换)、反洗、再生、清洗四个过程。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试剂或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的是()A.肥皂水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090279839124558277274169336144562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Fe 2+ 溶液和Fe 3+ 溶液的是(  )
A.NaOH&溶液
C.NH 4 SCN&溶液
D.KSCN溶液
A.向Fe 2+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Fe 2+ 与OH - 反应生成Fe(OH) 2 ,Fe 2+ +2OH - =Fe(OH) 2 ↓,Fe(OH) 2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 3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白色的Fe(OH) 2 沉淀变成红褐色Fe(OH) 3 ,向Fe 2+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 3+ 与OH - 反应Fe 3+ +3OH - =Fe(OH) 3 ↓,生成红褐色Fe(OH) 3 ,两者反应现象不同,故A正确;B.盐酸和分Fe 2+ 和Fe 3+ 不反应,不能区别Fe 2+ 和Fe 3+ ,故B错误;C.加入NH 4 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 3+ +3SCN - ?Fe(SCN) 3 溶液立即呈血红色,证明含有三价铁离子;加NH 4 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 2+ ,故C正确;D.加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 3+ +3SCN - ?Fe(SCN) 3 溶液立即呈血红色,证明含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 2+ ,故D正确;故选B.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 2+ 和Fe 3+ 的是(  )
A.NaOH溶液
C.KSCN溶液
D.酸性KMnO 4 溶液
猪BB卡卡419
A.向Fe 2+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Fe 2+ 与OH - 反应生成Fe(OH) 2 ,Fe 2+ +2OH - =Fe(OH) 2 ↓,Fe(OH) 2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 3 ,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白色的Fe(OH) 2 沉淀变成红褐色Fe(OH) 3 ,向Fe 2+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 3+ 与OH - 反应Fe 3+ +3OH - =Fe(OH) 3 ↓,生成红褐色Fe(OH) 3 ,两者反应现象不同,故A正确;B.稀硫酸和Fe 2+ 及Fe 3+ 都不反应,不能区别Fe 2+ 和Fe 3+ ,故B错误;C.加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 3+ +3SCN - ?Fe(SCN) 3 溶液立即呈血红色,证明含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 2+ ,故C正确;D.因为Fe 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Fe 3+ 不能,故能够用酸性KMnO 4 溶液鉴别Fe 2+ 和Fe 3+ ,故D正确;故选B.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 2+ 和Fe 3+ 的是
A.NaOH溶液
C.KSCN溶液
D.酸性KMnO 4_百度知道
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 2+ 和Fe 3+ 的是
A.NaOH溶液
C.KSCN溶液
D.酸性KMnO 4
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鉴别Fe 2+ 和Fe 3+ 的是
A.NaOH溶液
C.KSCN溶液
D.酸性KMnO 4 溶液
提问者采纳
C;D,答案选B,正确、可以鉴别,可以鉴别,KSCN溶液只和Fe 3+ 反应,正确;B,溶液变成血红色,铁离子不可以、亚铁离子可以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的颜色不同,错误,二者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鉴别、无法鉴别,正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试剂中可用于鉴别Fe2+和Fe3+的是(  )①NaOH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KSCN溶液;&④KI淀粉溶液.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①NaOH溶液,向Fe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Fe2++2OH-=Fe(OH)2↓,Fe(OH)2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Fe(OH)3,4Fe(OH)2+O2+2H2O=4Fe(OH)3,白色的Fe(OH)2沉淀变成红褐色Fe(OH)3,向Fe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3+与OH-反应Fe3++3OH-=Fe(OH)3↓,生成红褐色Fe(OH)3,两者反应现象不同,故①正确;②酸性KMnO4溶液;因为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Fe3+不能,故能够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Fe2+和Fe3+,故②正确;③KSCN溶液;加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溶液立即呈血红色,证明含有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2+,故③正确;④KI淀粉溶液,铁离子能够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溶液变成蓝色,所以能区别Fe2+和Fe3+,故④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Fe3+的检验方法为: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立刻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Fe3++3SCN-?Fe(SCN)3;根据常见离子的颜色判断Fe3+(黄色);Fe3+与OH-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Fe2+的检验方法为:再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只有Fe2+;根据常见离子的颜色判断Fe2+(浅绿色);向Fe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据此即可解答.
本题考点:
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常用的检验方法,试题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青探究铜与稀硫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