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可以清楚地比较数量间的关系。(1)统计图(2)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指(3)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126-13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和绘制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判断与分析
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
1.统计一般有哪两部分组成
&&&&&&&&&&&&&&&&&&&&&&&&&&&&&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
2.已学过了怎样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3.看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复习体验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也为本节课的重点“比较趋势”做了思想上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五(1)班同学第九~十五周捡纸屑情况折线统计图。
(2)你知道这幅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成的吗?让学生说并演示。
(3)出示五(2)班同学第九~十五周捡纸屑情况折线统计图。
(4)不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放在一起,问,两个班哪一周捡的纸屑相差最大,哪一周相差最小。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们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而是通过教师适当的提示,自然地唤醒学生已有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简洁快速地“产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2.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
(1)很难看出来,可以怎么办?(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放在一起)
(2)课件演示合并的统计图
3.细节教学
(1)现在看这个折线统计图,现在你想说什么?
(2)标题该怎样写才对?
(3)可以用什么办法相区分呢?(可以用图例:如——和……或者两种不同颜色的折线)
(4)出示有图例复式折线统计图①
(5)出示有图例复式折线统计图②
4.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5.感悟特点
(1)看统计图,找两个班哪一周捡的纸屑相差最大
&&&&&&&&&&&&&&&&&&&&&&&&&&&&&&&&&&&&&&&&&&你是怎样看的?
&&&看统计图,找两个班哪一周捡的纸屑相差最小
上下两个点距离最大,说明相差最大,上下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相差最小,总结板书: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还有什么区别,板书:能看出两组数据的增减情况。
&6.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两个班共同的增减趋势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2)你们预测五(1)班第十六周会捡到几个纸屑,并进行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两条折线的先后呈现,使修正了之前的认知和判断,从而使深刻体会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具有的优越性,也再次体验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三、多种途径,加深体验。
&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
&2.看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3.亲自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转化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1)同桌合作完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2)看电脑的演示,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3)回答问题
4.直接看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并从中获得信息。
(设计意图: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转化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后,学生既感悟到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数据变化趋势时,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更具有的更大优势。)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课外作业
&1.写一篇数学日记
&2.自己调查一项内容,记录数据,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板书设计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能看出两组数据的增减情况
&&&&&&&&&&&&&
&&&&&&&&&&&&&&&&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方法:标题——图例——描点——连线——写数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复式条形统计图习题附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复式条形统计图习题附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70统计图_复式条形统计图-牛宝宝文章网
70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课内容 本节内容 5.2统 计 图通过调查或实验收集来的数据,经过整理,可 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出来. 用统计图呈现经过整 理的数据,直观清晰,并且便于进行比较.动脑筋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它们有什么作用?1. 条形统计图 图是2010年世界主要石 油消费国的石油消费量统计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这6个国家中,年 石油消费量最少的国家是 沙特阿拉伯 , 美国 最多的国家是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0年石油消费量(2)2010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 约是日本的 4850百万吨, 2 倍.倍,约是中国的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0年石油消费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利用条形统计 图,可以直观地表 示事物的数量大小 并进行比较.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0年石油消费量2. 折线统计图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2009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世界人口逐年增长,直线上升. 从2011年开始的未来14年,世界人 口预计增加10亿,达到80亿.这几个城市的年降水量 由南往北逐渐减少.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表示事物随时 间、地域或其他因素而变化的 情况或趋势.3. 扇形统计图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咸水约占 97.4% 淡水约占 2.6%海洋面 积约占 70.8%陆地面 积约占 29.2%( a)(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直观 地看到我们考察的对象(总体) 的组成成分、各成分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1)如图(a),已知地球的水资源总量达145000万千米3,则地球的淡水资源约为 为 141230 万千米3. 3770 万千米3,咸水资源约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咸水约占 97.4% 淡水约占 2.6%( a)(2)如图(b),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千米2, 则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 3.62 亿千米2,地球2的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千米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海洋面 积约占 70.8%陆地面 积约占 29.2%( b)我们已经知道,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面 表示总体,圆内每个扇形表示总体的一部分. 那 么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呢?做一做为了解某城市居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方式的情况, 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602份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如下:使用交通工具方式 坐公交车 人数 骑自行车、电动车 开私家车 坐单位班车248275709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使用 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第一步,计算出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总 人数的百分比.使用交通工具方式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坐公交车 骑自行车、电动车 开私家车 坐单位班车248 ≈ 41.2% 602275 ≈ 45.7% 60270 ≈11.6% 9 ≈1.5% 602 602使用交通工具方式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坐公交车骑自行车、电动车开私家车坐单位班车248 ≈ 41.2% 602275 ≈ 45.7% 60270 ≈11.6% 9 ≈1.5% 602 602第二步, 计算各部分扇形的圆心角. 360°×41.2% ≈ 148.3°, 360°×45.7% ≈ 164.5°, 360°×11.6% ≈ 41.8°,360°×1.5% = 5.4°.第三步,在同一个圆中,根据所得的圆心角度 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相应的 百分比.练习1.某班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有8人打乒乓球, 12 人打排球,10人打篮球,6人打羽毛球,剩下的11人 当裁判员.请你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参加各项活动人 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裁判, 2 3 . 4 % 打乒乓球, 17.02%打羽毛球, 12.77%打排球, 25.53%打乒乓球 打排球 打篮球 打羽毛球 裁判打篮球, 21.28%2.下面是某城市某年经由不同来源排放出的空气中 悬浮颗粒物的质量表.来源悬浮颗粒物的 质量(kg)发电厂陆上交通工具 船只 家用燃料 其他燃料 非燃料26702740415492351110请你根据上表,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上述不 同来源排放出的悬浮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的百分比.来源 悬浮颗粒物的 质量(kg)发电厂陆上交通工具 船只 家用燃料 其他燃料 非燃料26702740415492351110其他燃料 3.26% 家用燃料 0.68% 船只 5.75%非燃料 15.38%发电厂 36.99% 发电厂 陆上交通工具 船只 家用燃料 其他燃料 非燃料陆上交通工具 37.96%有时为了比较同性质的多组数据,我们需要 把这多组数据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这需要用到 复式统计图.说一说下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统计图:哪个班踢足球的人数多?哪个班打排球的人数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班踢足球的人 数较多,而乙班打排球的人数较多.动脑筋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数 量如下(单位:台):月 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甲乙20 15 11 11 1020 16 12 10 99810 12 13 15 16 1810 10 12 13 14 17为了便于比较这两家商店一年的销售变化趋势, 我们制作了折线统计图.月 甲 乙份1 20 202 15 163 11 124 11 105 10 96 9 87 10 108 12 109 13 1210 15 1311 16 1412 18 17(1)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什么?这一年两家商店的销售高 峰都在1月,而12月也是一 个小高峰,同时两家商店 具有共同的销售旺季和淡 季.(2)你还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第一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 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 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一些有 力的促销措施,从4月份开 始,甲商店的销售量超过乙 商店的销售量.把多组统计数据表示在条形(或折线)统 计图上,就得到复式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便于直观地比较多组数据在同 一方面的不同的状况.议一议我们已经学过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复式折线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呢?结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成分在总体中所 占的百分比结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数量大小结论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结论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对多组同性质的数据作 出比较我们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例下面是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2010年世界各 大洲人口数量的数据: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 亚洲 41.57 亿 欧洲 7.39 亿 南美洲 3.9 亿 北美洲 4.61 亿 非洲 10.3 亿 大洋洲 0.37 亿按要求分别画出下列统计图: (1)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比例统计图; (2)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统计图.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 亚洲 41.57 亿 欧洲 7.39 亿 南美洲 3.9 亿 4.61 亿 (1)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比例统计图; 北美洲 非洲 10.3 亿 大洋洲 0.37 亿 解 各大洲人口的比例关系宜采用扇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比例统计图(2)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统计图. 解 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宜采用条形统计图 表示.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 亚洲 41.57 亿 欧洲 7.39 亿 南美洲 3.9 亿 北美洲 4.61 亿 非洲 10.3 亿 大洋洲 0.37 亿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统计图练习1. 地球上四大洋的面积分别为:太平洋17800万千米2, 大西洋9170万千米2 ,印度洋7620万千米2,北冰洋 1480万千米2. (1)请计算各大洋占地球上海洋面积的百分比; 解:地球上海洋面积为 += 36070(万千米2) 太平洋占 1 = 49.35 % 大西洋占 印度洋占 北冰洋占 9170 ÷36070 = 25.42 % 7620 ÷36070 = 21.13 % 1480 ÷36070 = 4.10 %(2)请制作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上述数据;大西洋, 25.42% 太平洋, 49.35%印度洋, 21.13% 北冰洋, 4.10%2.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是我国从南到北的4个 城市.下图是某一年这4个城市在1月和7月的平均 气温的变化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答:从南到北这两个月的 气温从高到低变化, 但7月份气温相差不 多,而1月份气温相 差很大.小结与复习1. 怎样收集数据?请举例说明. 2. 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请举例 说明. 3. 举例说明什么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为什么 要进行抽样调查? 4. 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单随机样本. 5.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长处? 请举例说明. 6.如何画扇形统计图?本章知识结构全面调查(普查) 调查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统计表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抽样调查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复式统计图注意1.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全面调 查通过调查总体的每一个个体来收集数据,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总体中的部分个体来收集数据,它们各有优 缺点.2. 调查所得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用 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明了,不同的统计图有各自的长 处,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统计 图.中考 试题例1贵阳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城市,总人口数为370万(2000 年普查统计),如图所示的是2000年该市各民族人口统计图,请你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贵阳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是多少? (2)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3)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学生约40000人,请你估计2002年贵 阳市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40 35百分比(%)少数民族 15%30 25 20汉族 85%15 10 5 0苗族 侗族 布依族 其他少数民族解(1)因为15%×370 = 55.5(万人),所以2000年贵阳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是55.5万人. (2)因为55.5×40%=22.2(万人), 所以 22.2 × 100%=6% . 370 所以2000年贵阳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比为6%.(3)因为400(人),所以2002年贵阳市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6000人.中考 试题例2如图1表示某校七年级360位同学购买不同品牌计算器人数 的扇形统计图,每位同学购买一个计算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出购买各品牌计算器的人数; (2)试画出表示购买不同品牌计算器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 饼图 1,扇面 9 4 5 6 7 8 甲品牌 乙品牌 丙品牌20% 50% 30%解 (1)购买甲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20% = 72(人), 购买乙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30%=108(人),购买丙品牌计算器的人数:360×50%=180(人).(2)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216 180 144 108 72 720 甲品牌 乙品牌 丙品牌结束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